國學之史部宋史

《宋史》卷四百三十三 列傳第一百九十二

本文已影響 2.31W人 

  ◎儒林三

《宋史》卷四百三十三 列傳第一百九十二

  ○邵伯温 喻樗 洪興祖 高閌 程大昌 林之奇 林光朝 楊萬里

邵伯温,字子文,洛陽人,康節處士雍之子也。雍名重一時,如司馬光、韓維、呂公著、程頤兄弟皆交其門。伯温入聞父教,出則事司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輩行,與伯温為再世交,故所聞日博,而尤熟當世之務。光入相,嘗欲薦伯温,未果而薨。後以河南尹與部使者薦,特授大名府助教,調潞州長子縣尉。

初,蔡確之相也,神宗崩,哲宗立,邢恕自襄州移河陽,詣確謀造定策事。及司馬光子康詣闕,恕召康詣河陽,伯温謂康曰:"公休除喪未見君,不宜枉道先見朋友。"康曰:"已諾之。"伯温曰:"恕傾巧,或以事要公休,若從之,必為異日之悔。"康竟往。恕果勸康作書稱確,以為他日全身保家計。康、恕同年登科,恕又出光門下,康遂作書如恕言。恕蓋以康為光子,言確有定策功,世必見信。既而樑燾以諫議召,恕亦要燾至河陽,連日夜論確功不休,且以康書為證,燾不悦。會吳處厚奏確詩謗朝政,燾與劉安世共請誅確,且論恕罪,亦命康分折,康始悔之。康卒,子植幼。宣仁後憫之。呂大防謂康素以伯温可託,請以伯温為西京教授以教植。伯温既至官,則誨植曰:"温公之孫,大諫之子,賢愚在天下,可畏也。"植聞之,力學不懈,卒有立。

紹聖初,章惇為相。惇嘗事康節,欲用伯温,伯温不往。會法當赴吏部銓,程頤為伯温曰:"吾危子之行也。"伯温曰:"豈不欲見先公於地下耶?"至則先就部擬官,而後見宰相。惇論及康節之學,曰:"嗟乎,吾於先生不能卒業也。"伯温曰:"先君先天之學,論天地萬物未有不盡者。其信也,則人之仇怨反覆者可忘矣。"時惇方興黨獄,故以是動之。惇悚然。猶薦之於朝,而伯温願補郡縣吏,惇不悦,遂得監永興軍鑄錢監。時元祐諸賢方南遷,士鮮訪之者。伯温見範祖禹於鹹平,見範純仁於潁昌,或為之恐,不顧也。會西邊用兵,復夏人故地,從軍者得累數階,伯温當行,輒推同列。秩滿,惇猶在相位。伯温義不至京師,從外台闢環慶路帥幕,實避惇也。

徽宗即位,以日食求言。伯温上書累數千言,大要欲復祖宗制度,辨宣仁誣謗,解元祐黨錮,分君子小人,戒勞民用兵,語極懇至。宣仁太后之謗,伯温既辨之,又著書名《辨誣》。後崇寧、大觀間,以元符上書人分邪正等,伯温在邪等中,以此書也。

出監華州西嶽廟,久之,知陝州靈寶縣,徙芮城縣。丁母憂,服除,主管永興軍耀州三白渠公事。童貫為宣撫使,士大夫爭出其門,伯温聞其來,出他州避之。除知果州,請罷歲輸瀘南諸州綾絹、絲綿數十萬以寬民力。除知興元府、遂寧府、邠州,皆不赴。擢提點成都路刑獄,賊史斌破武休,入漢、利,窺劍門,伯温與成都帥臣盧法原合謀守劍門,賊竟不能入,蜀人德之。除利路轉運副使,提舉太平觀。紹興四年,卒,年七十八。初,邵雍嘗曰:"世行亂,蜀安,可避居。"及宣和末,伯温載家使蜀,故免於難。

伯温嘗論元祐、紹聖之政曰:"公卿大夫,當知國體,以蔡確奸邪,投之死地,何足惜!然嘗為宰相,當以宰相待之。範忠宣有文正餘風,知國體者也,故欲薄確之罪,言既不用,退而行確詞命,然後求去,君子長者仁人用心也。確死南荒,豈獨有傷國體哉!劉摯、樑燾、王巖叟、劉安世忠直有餘,然疾惡已甚,不知國體,以貽後日縉紳之禍,不能無過也。"

趙鼎少從伯温遊,及當相,乞行追錄,始贈祕閣修撰。嘗表伯温之墓曰:"以學行起元祐,以名節居紹聖,以言廢於崇寧。"世以此三語盡伯温出處雲。

著書有《河南集》、《聞見錄》、《皇極系述》、《辨誣》、《辨惑》、《皇極經世序》、《觀物內外篇解》近百卷。三子:溥、博、傅。

喻樗,字子才,其先南昌人。初,俞藥仕樑,位至安州刺史,武帝賜姓喻,後徙嚴,樗其十六世孫也。少慕伊、洛之學,中建炎三年進士第,為人質直好議論。趙鼎去樞筦,居常山,樗往謁,因諷之曰:"公之事上,當使啟沃多而施行少。啟沃之際,當使誠意多而語言少。"鼎奇之,引為上客。鼎都督川陝、荊襄,闢樗為屬。

紹興初,高宗親征,樗見鼎曰:"六龍臨江,兵氣百倍,然公自度此舉,果出萬全乎?或姑試一擲也?"鼎曰:"中國累年退避不振,敵情益驕,義不可更屈,故贊上行耳。若事之濟否,則非鼎所知也。"樗曰:"然則當思歸路,毋以賊遺君父憂。"鼎曰:"策安出?"樗曰:"張德遠有重望,居閩。今莫若使其為江、淮、荊、浙、福建等路宣撫使,俾以諸道兵赴闕,命下之日,府庫軍旅錢穀皆得專之。宣撫來路,即朝廷歸路也。"鼎曰:"諾。"於是入奏曰:"今沿江經畫大計略定,非得大臣相應援不可。如張浚人才,陛下終棄之乎?"帝曰:"朕用之。"遂起浚知樞密院事。浚至,執鼎手曰:"此行舉措皆合人心。"鼎笑曰:"子才之功也。"樗於是往來鼎、浚間,多所裨益。頃之,以鼎薦,授祕書省正字兼史館校勘。

初,金既退師,鼎、浚相得歡甚。人知其將並相,樗獨言:"二人宜且同在樞府,他日趙退則張繼之。立事任人,未甚相遠,則氣脈長。若同處相位,萬有一不合,或當去位,則必更張,是賢者自相背戾矣。"後稍如其言。又嘗曰:"推車者遇艱險則相詬病,及車之止也,則欣然如初。士之於國家亦若是而已。"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