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語錄

2023年禪意的語錄錦集85句

本文已影響 3.57W人 

佛陀認爲一切事物的和合都是無常,有無常便有苦,構成人類存在的所有物質,以及人類生存過程中的全部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苦惱。但是佛陀並不認爲無常是壞事,苦雖然不可以消除,但可以減輕。轉變苦的觀念,改變面對生活的心態,就可以淡然面對無常之苦。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準備的禪意的語錄85句,歡迎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3年禪意的語錄錦集85句

1、看不開,就揹着。放不下,就記着。捨不得,就留着。等有一天……背不動了,就看開了。記不清了,就放下了。留不住了,就捨得了。所以說有些事情不要太計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會過去的。珍惜眼前的人,做好眼前的事。一切都是美好的。

2、人生要有正確的目標,而且要經得起磨練。千萬不要因爲經濟壓力就想不開,只要努力,生活一定可以過下去,絕對不至於餓死。若爲了感情問題輕生,那就更沒價值了,生命不一定要依靠某個人才能活。對待人生的苦境,以毅力、智慧去處理,這樣人生纔不會有遺憾;有心改變、用心突破,就不難。

3、佛曰: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4、問:"佛性與煩惱俱不俱?"答:"俱雖然俱,生滅有來去,佛性無來去,以佛性常故,由如虛空。以是無來去故,三世無有不生滅法。"——《荷澤神會禪師語錄》

5、阿鼻依正,全處極聖之自心;毗盧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

6、塵勞回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7、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

8、生命是虛無而又短暫的,在於一呼一吸之間如流水般消逝,永遠不復回。一個人只有真正認清了生命的意義和方向,好好地活着,將生命演繹得無比燦爛、無比美麗,纔是真正懂得善待自己的人。

9、在慈悲的境界上,一切生命都血肉相關、休慼與共,自我生命的價值僅存在於爲他人、爲羣體的無私奉獻中。

10、一切佛經及闡揚佛法諸書,皆令人趨吉避凶、改過遷善,明三世之因果,知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極樂之蓮邦。讀者鬚生感恩心,作難遭想,潔手淨案,主敬存誠,如面佛天,如臨師保,則無邊利益,自可親得。若肆無忌憚,任意褻讀,及固執管見,妄生毀謗,則罪過彌天,苦報無盡矣。

11、內心常存仁德,至誠待人,自然得人心。

12、平常心人人嚮往。可一顆平常心,到底怎麼個平常法?又有幾人能真正看透?

13、我有一念善良,念念都是善良;我有一念真誠,念念都是真 誠;我有一念美好,念念都是美好。作爲俗人,難能不生一念,不存一念,念既有生,不可遏制;念既有存,欲棄也難,不如時時修 煉,固守真元,任陽光照徹心空,憑和風流暢心田,如此念念必然 是正念。

14、我們都想讓不安定的心安定,卻很難做到,反而浮躁、焦慮,原因是我們從生到死一直在不斷向外求。已經獲得一些世間的成功,卻仍然不滿足,併爲追求更大的成功不停地造業。有些人失敗,卻體認不到因果報應,仍然繼續造業。現在我們的所思所做,註定了難以獲得內心安定,更不用說穩同或發揮功用了。

15、法無二相,道豈多途?彼此絕功勳,古今不變易。——《圓悟佛果禪師語錄》

16、佛家說:慈就是予樂,悲就是拔苦。

17、是的,人生如積水,日積月累,不斷地有東西沉澱下來,無論這些東西曾經如何影響着自己的心靈和生活,我們都需要及時清理這些沉澱,有用的留下來,沒用的乾脆就扔掉。這就好比一個杯子,如果水裝得太滿,就很難注入新的水,心靈的空間也是有限的,只有把過去放空,才能裝得下來來。

18、《菜根譚》上說:"萬事皆緣,隨遇而安。"我們生在人世間,要學會 隨緣一世,一世隨緣,這樣才能活得自在。佛說:隨緣自在。隨遇而安, 隨緣生活,隨心自在,隨喜而作,是爲生活的密行。若能一切隨他去,便 是世間自在人。我們生在人世間,必須得學會接受現實,雖然有時候現實 很殘酷。

19、有大智大慧,就能照見五蘊皆空;有大慈大悲,就能度一切苦厄。

20、以有限的人生面對無限的世界,非"言語"所能"道斷";尤其潛心向道者,真正的說法、傳道,如果只靠語言、文字,"道"即斷了!真道須心會意解、躬身實踐,不能徒靠文字或語言來傳達。

21、懂得放下的人是智慧的,理智的"放"、瀟灑的"放"、超脫的"放"、幸福的"放",無論哪一種,都會讓人獲得自在。很多人總是抱怨自己很累,身體累,心也累,那是因爲他們執著和癡迷的東西太多,放下哪個都捨不得,而揹負得多,自然就會身心疲累。

22、心中有佛,即看他人如佛;心中有糞,即看他人如糞。

23、小心你的思想,它們會轉爲言辭;小心你的言辭,它們會轉爲行動:小心你的行動,它們會轉爲習慣;小心你的習慣,它們會轉爲個性;小心你的個性,它們會成爲你的命運。

24、知心愛人,無須才高八斗家纏萬貫,無須花容月貌傾國傾城,只求一份懂得,一份憐惜,一份陪伴,只求一次真心以待,只求一生相守,只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禪娟。知心愛人,得之幸運,不得宿命。

25、自舍已樂,施與他樂。《大方廣如來祕密藏經》捲上

26、一切衆生有如來藏,爲無量煩惱覆,如瓶中燈。《央掘魔羅經》卷四

27、弟子問:"聽說誦三千卷《金剛經》可以破名相?"師言:"若能夠破名相,四句偈就可破;若不能破,誦一萬卷《金剛經》也沒有用!"

28、無論我們做什麼事,隨時隨地都可以得到禪定。當我們依這樣的禪定而有了覺性時,內心就不會再有迷惑。而這個沒有迷惑的心,就會有智慧如實地看待各種事物,這就是所謂的覺悟。

29、心有滿滿的愛,能化解仇恨與敵對。

30、勇氣:無論前方是懸崖還是坎坷,水都毫無猶疑地勇往向前,形成瀑布、江河與大海。人也應該具備勇氣,在人生的路途上無論遇到挫折還是逆緣,都應該毅然決然地面對、挑戰、接受以及轉化,最終就像流水融人大海一般,一切的逆緣和障礙轉化爲順緣,並戰勝一切。

31、既決定付出,就別圖回報,這樣,在你付出的同時就已獲得 了回報。這種回報叫愉悅。

32、不管是自己的無心之過,還是別人的無心之過,我們都要學會寬恕、 學會忘記。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他心中裝了太多對別人的不滿和仇 恨時,他會感到身心疲憊,哪還有時間和精力去忙事業、爲成功而努力 呢?只有我們忘記該忘記的,我們才能擁有快樂的人生。

33、世間之人無知無信,常與諸根而爲奴僕,唯見掌中,不觀大利,易事不修,難者恆作。

34、糊塗,是一種達觀的生活態度。

35、欲,是自己欠下自己的食糧。

36、每個人的煩惱都有兩個來源,一是自身的慾望,另一個就是外物,如金錢、權力、華屋、名聲、美色、佳餚等,總是誘惑着人們,也煩惱着人們。

37、人生是否有價值,不在於他人眼光,而在於善用生命良能。

38、當你從另一種陽性的場態去看待一個人的缺點時,你會發現他(她)比平時更可愛一些。生活爲何不能就這樣糊塗一些,豁達一些呢?打開一扇扶持擔待彼此的窗,讓更多陽光照進來,讓我們的愛迸發出異樣的光彩,這樣的人生豈不是更圓滿。

39、禪非意想,立意乖宗;道絕功勳,建功失旨。聞清聲外句,莫向意中求。轉照用機關,柄佛祖鉗錘。有佛處互爲賓主,無佛處風颯颯地。心寧意泰,響順聲和。

40、其實,有的時候我們在成功與失敗之間往往僅有一點點的差距,前面 大部分的困難已使人筋疲力盡,這時即使一個微小的障礙也可能導致前功 盡棄,只要咬緊牙關堅持一下,勝利便近在眼前。

41、一個人有能力改變一些事情的時候,往往看不清事情的真相, 當看清真相時,或許已無能力改變事情。細想想,是不是這樣呢?

42、世界上雖有許多成功的天才,但是他們下的工夫比常人都深。

43、活在當下是一種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的生活方式。當你活在當下,沒有過去拖在你後面,也沒有未來拉着你往前時,你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這一時刻,生命因此具有一種強大的張力。

44、當然,不獨鄉民如此,茶之爲物,儒釋道的人都喜歡。與尚講禪,道士悟道,讀書人愛風雅,沾了茶,便沾了這許多意味。若將茶字拆解開來,便是一草一人一木,且人在草木間,這或是茶香自然清新的由來。一些喜歡附庸風雅的人,對茶藝與茶道格外感興趣。然而,風雅在人,不在手藝。我喝過茶室裏的茶,也喝過自制的茶,其實並未有許多不同。所以,有好茶,只管老老實實地吃上一杯,那些面子上的東西都不必理會。

45、每天當你醒來,睜開眼,首先看到的是他人,外物,外界,而唯獨看不到自己。我們很容易看清外面的世界,卻更容易丟失自己。每天給自己一點靜心的時候,與自己談心,與自己對話,感受自己的心,使你能看見自己。每天看見自己,就如一對默契的心靈伴侶,一個溫暖微笑的眼神,就使彼此充滿力量。

46、生命從來就不是固執寂寥的落寞自憐,從平凡中活出特別的意味,從悲觀中活出人生的嚮往,從歷經悲情的傷痛中活好生命的狀態,活出內心的明朗,從生活來,到生活中去,生命註定要面對更多的風雨,一笑悠然,平靜安然。#延參法師寶相寺講座#

47、人爲什麼要有見識、格局、視野?這個話很對~"乞丐不一定會妒忌百萬富翁,但可能會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沒有更高的視野,你會糾結於現在的圈子;有了更高的視野,你會把身邊的人與事看淡。"

48、用微笑的態度處世,用快樂的心情生活。當我們遇到坎坷、挫折時,不悲觀失望、不長吁短嘆、不停滯不前,把它作爲人生中的一次歷練,把它看成是一種人生成長中的常態,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譜寫出自己的人生精彩。

49、有些念輕輕放下,未必不是一種解脫;有些人慢慢遺忘,未必不是一種輕鬆;有些痛漸漸淡忘,未必不是一種睿智。身安,不如心安;路寬,不如心寬,一無所有的時候,守着自己的心便可安然。佛說:衆生無我,苦樂隨緣,宿因所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隨緣。一切悲喜都由心生。放下越多,收穫便越多。

50、俗話說:"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因此,你們必須要自己從勤勞奮鬥中去創造光明。我們也可以把一切工作,當作磨練自己身心的機會,讓我們的生命能作最有意義的發揮,讓我們的生命能有最充實的內容,雖然人生命的時間才幾十年,但是我們可以利用短暫的生命,來完成具有無限價值的事業。

51、有一種幸福叫知足。寧靜知足、內心淡定是人生之鴻福。面對生活中的諸多不順意,抱怨和發牢騷都於事無補,與其消極對待,不如包容現實的不完美,留一份寧靜給自己,存一點淡泊在心底。"人生百年知何似,應以飛鴻踏雪泥,雪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生命中有許多東西都不值得去強取,知足於現有的生活,去領略和享受人生的快樂,而通過快樂這扇心窗,我們也就找到了幸福的方向。

52、溫和地對待下人而不加體罰。

53、我們的痛苦並不在心外面,它是從你心中的無明而產生的。

54、你期待什麼,什麼就會離你越遠;你執着誰,就會被誰傷害得最深。相聚就是離別的序幕,而離別就是相遇的本初。學會放下,放下不切實際的期待,放下沒有結果的執着。看淡、看開、看透一些,不牽掛不計較;一切都會慢慢變好。過去的就別再翻回去,上一秒已經過去,唯有當下的快樂與幸福。

55、不管前世,亦不管來生。今生我願鮮衣怒馬烈火烹油,做錦心素面之人。還願無論如何起伏,仍然是那有情有義之人。還願,煮字療飢,內心安靜凜洌。不求衆人都懂得,賞心三兩枝就好。在時間的荒野上,孜孜以求,散發微芒……在喜氣安穩的似水流年變老變淡。如果能這樣過一生,其實已經是福報。

56、衝動是魔鬼,說話要先想清楚再說,做事要先考慮好後果再做。做與說前先思考就可以避免對他人造成傷害,減少自己事過之後的悔憾。多思、多想、多聽、多看、謹言、慎行。因爲,輪迴的路上沒有如果,只有結果和後果。

57、我生生世世長相逢,同行同願同圓種智功德海。

58、你的微笑得不到迴應,不要緊;你的禮敬換來了無禮的粗暴,不要緊;你幫助他人卻不被接受,不要緊;你的信任換來了背叛,不要緊;他人不願意回饋你的善行,不要緊;如果真做到了,你就走在‘德’的大道上。怨言失望受傷都源自己的私心,無所求持續再持續的在這條大道上邁步,這條路就會成爲‘道’之路。

59、不能長期堅持好好學習的人,容易產生各種懷疑心,找不到正確的答案,失去了人生中很多成功的機會。

60、人的慾望,是一個奇怪的東西,有時我們渴望想得到一些東西,而當得到後很快就失去了興致;明明手中握着別人羨慕的東西卻總在羨慕別人的手裏。我們總嚮往的遠方,遠方卻又是另一些人厭倦的地方。也許,只有歷盡世事,纔會明白,眼前擁有的,纔是真正應該珍惜的珍貴!

61、財富不是真正的福,法福纔是真正的福,身心自在纔是真正的解脫。

62、我們都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着,[xx]歲、[xx]歲、[xx]歲,不同的環境和心境下,領悟都會改變,沒有誰好誰壞,這就是成長。我們都曾經有過無數的選擇,到最後的都是各自性格的宿命。要堅信每個人都會到達對的地方,只要我們努力過。因爲,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63、獨處時,看護好自己的心,它即能創造一個天堂,也能創造一個地獄。羣處時,守護好自己的口,它能帶給人溫暖與光明,也能帶來傷害與遺憾。

64、生活沒有模板,只需心燈一盞……如果笑能讓你釋然,那就開懷一笑;如果哭能讓你減壓,那就讓淚水流下來;如果沉默是金,那就不用解釋;如果放下能更好的前行,爲什麼還執迷不悟的扛着……面對,是心的強大;放下,是心的豁達;自在,是心的家園。是的,智慧不是形式,從心出發。

65、每個人的事業大小有分別,但才幹和仁愛之心人人都可擁有。

66、在佛教的繪畫與塑像裏,佛的容顏,永遠是快樂、寧靜、滿足而慈悲的,決看不到有一絲受難或痛苦的痕跡。

67、"一生無性"最快活;"不計較"是積極而不是消極。

68、跟着太陽走,你就能享受陽光;跟着月亮走,你就能看到星星;跟着北極星走,你就能找到方向。

69、求佛不如求自己,只要你心中有佛,便處處是佛,時時是佛。如果心中沒有佛,拜再大的佛像、求再多的觀音又有什麼用呢?

70、賢而得財,則損其志,最好得財後更爲賢能。

71、動盪時渴望安寧。安寧時又渴望不安。黑夜時想念白天,白天時又盼望黑夜。

72、佛曰: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73、佛曰: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74、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見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性中邪見三毒生,即是魔王來住舍;正見自除三毒心,魔變成佛真無假;法身報身及化身,三身本來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見,即是成佛菩提因;本從化身生淨性,淨性常在化身中。

75、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日道。

76、世界在轉動,而你只是一粒塵埃,就算你消失了,世界仍然在轉動。

77、不知不覺見,秋天已經來臨,晚上吹着微風,跑着步,聊着天,訴說着往事,時間過得總是那麼迅速…不必思索太多,坦然面對所有可預知的和不可預知的,放寬心態,願一切安好!

78、如果人不執著世間的一切物質名利,就不會被物質名利所控制;正由於人追求這些感官之物,他們纔會變得不快樂……

79、慈悲是一種由內在所發出來的意識行動,這種行動,使一個人由有情的生活,一躍成爲般若智,這種轉識成智的過程,就是精神生活的提升。

80、云何一法應多所作?謂:於諸善法中不放逸,此一法是應多所作。云何一法是應當修?謂:可意俱行之身念,此一法是應當修。——《阿含經》

81、以有心奉持而無心物執,以有心爲物而無心想身,能如是,則先天地生不爲精,後天地死不爲老,終日變化不爲動,畢盡寂寞不爲休。

82、若不修內行,唯只外求,希望獲福,無有是處。

83、心中黑暗的人,他的世界不會有光明;內心醜惡的人,他的世界不會有善良;心思多疑者,他的世界不會有真誠;心裏傲慢者,他的世界不會有尊崇。

84、謝謝你曾經愛過我,也謝謝你之後不珍惜。

85、無心似鏡,與物無競。無念似空,無物不容。 欲求大道。先正其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