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問答

幫助初中生學習語文的方法有哪些?

本文已影響 2.24W人 

第一節 語文學習的特點和方法

幫助初中生學習語文的方法有哪些?

本節在瞭解一般學習特點和一般學習方法的基礎上,瞭解語文學習特點和語文學習方法。

一、學習和學習方法

(一)傳統學習和學習方法

中國傳統學習方法是通過接收、仿效、練習等活動以習得知識技能。其特徵主要有:第一,依賴性,學生學習依賴教師、受教師控制,教師的教決定學生的學;第二,被動性,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被動地接受書本知識;第三,封閉性,學習範圍在課堂,不關注人和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和需要;第四,個體性,缺少學習交流活動,很難產生互助互動;第五,保守性,恪守標準答案,缺少深入探究和多角度思考,不易提出創新看法。

(二)現代學習和學習方法

1.行爲主義。強調學習刺激與反應的聯結,主張通過強化或模仿來形成或改變行爲。

2.認知主義。強調學習是利用自己的原有的認知結構,對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主動作出的、有選擇的信息加工過程,進一步強調學習是認知結構的建立與組織的過程,即建構主義,重視整體性與發現式學習。

3.人本主義。強調學習是發揮人的潛能、實現人的價值的過程,要求學生愉快地、創造地學習。

(三)傳統學習方法與現代學習方法的關係

1.傳統學習方法偏愛接受。接受學習將學習內容以定論的形式直接呈現,學生的心理機制是同化,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

2.現代學習方法注重發現。發現學習將學習內容以問題的形式間接呈現,學生的心理機制是順應,學生是知識的發現者。

3.傳統學習方法與現代學習方法是辯證關係。兩類學習方法各有其存在的價值,也各有其侷限之處,二者互相補充,互相促進,相輔相成。二者的矛盾鬥爭,推動着學習和學習方法的發展。

(四)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1.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具有以下特徵:學習者參與確定對自己有意義的學習目標的提出,自己制定學習進度,參與設計評價指標;學習者積極發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內在動力的支持,能從學習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認知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控,並作出相應的調適。

2.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具有以下特徵:積極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的互動;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期望所有學生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並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決組內衝突;對於各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小組加工;對共同活動的成效進行評估,尋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徑。

3.探究學習。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生活中選擇和確定主題,在教學中創設類似於學術(或學科)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蒐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二、語文學習的特點

(一)與語文課程性質特點相關的語文學習特點

1.注重直接感受體驗。

2.不忽視間接知識和經驗。

3.在語文學習的各個過程中都有豐富的感情活動。

(二)與語文課程任務相關的語文學習特點

1.語文學習中要運用各種思維形式。

2.語文學習具有階段性。

3.語文學習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

4.重視語文學習過程。

三、語文學習方法

(一)方法的層次分類

根據方法的層次特點,可以將方法劃分爲四類。

1.哲學方法。

2.一般科學方法。

3.特殊方法。

4.具體方法。

(二)方法的思維特點分類

1.邏輯思維方法。

2.形象思維方法。

3.直覺思維方法

4.社會思維方法。

(三)語文學習方法的類型

1.一般思想方法。

2.一般學習方法。

3.語文學科學習的一般方法。

4.語文學科學習過程中的具體學習方法。

第二節 如何指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方法

本節主要明確語文學習過程中方法指導的內容、要求,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指導的途徑。

一、 語文學習過程中方法指導的內容

(一)語文學習常規過程中方法指導的內容

1.引導階段的方法指導。引導階段的方法指導主要包括預習、介紹學習內容、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料和知識,在教師和學生的交流談話中設計學習目標任務和學習過程方法。

2.探究階段的方法指導。主要指導感知、分析、綜合等方法。指導感知主要是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指導分析主要是引導學生具體認識各局部、各細部,包括重點分析、疑點辨析、難點解析;指導綜合主要是引導學生概括和抽象,在整體認識和分析把握的基礎上通過概括由局部到整體,通過抽象由現象到本質。

3.運用階段的方法指導。主要指導知識和經驗的構建和遷移。要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觀察具體的材料,捕捉某些具有特殊性的現象,在現象的觀察中發現問題,在問題的探究中發現規律,在認識規律的活動中,反思自己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構建新知識,並運用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積澱爲新經驗,遷移爲新能力,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語文學習過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的作用和具體內容

1.優化了語文學習過程。 由以下內容構成:引起注意和喚起學生的學習需要;就教學要達到的目標形成共識;激活學習所必需的先前經驗;規劃學習領域並提供適當的學習資源;引出作業並適時提供作業正確性的反饋;促進保持和遷移。

2.轉變了語文教師的職能。語文教師的職能是:幫助學生檢視和反思自我,明瞭自己想要學習什麼和獲得什麼;幫助學生尋找、蒐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髮現他們所學東西的個人意義;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並促進評價的內在化。

3.爲語文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提出了策略方面的要求。 教師可採用以下策略:幫助學生確立能夠達到的目標;教學方式服務於學生的學習方式;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世界;激勵學生完成富有挑戰性的任務;及時反饋,建造溝通的橋樑;不要限制學生的思考方向;幫助學生髮現知識的個人意義;強調理解而非死記結論;經常提示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關聯;引導學生創設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要勇於承認自己的缺點或錯誤。

二、指導語文學習方法的要求:調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一)調動學生的智力因素

1.調動學生的語感能力。在指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時,要引導學生感知語言,提高語感的質量和發展速度,引導學生髮展語言的質感、敏感、通感、幽默感、美感。

2.調動學生的記憶能力。通過整理,把記憶的內容由繁化簡,以簡馭繁;通過反覆,及時鞏固;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和合理的記憶單位;把記憶同觀察、思維、想像聯繫起來,把記憶同感知、理解、體驗結合起來。

3.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藉助語言材料展開各種方式的聯想和推理,包括橫向聯想和推理,縱向聯想和推理,其具體形式有接近、因果、種屬(整體與部分)、表裏(現象與本質)、對比(相異、相對、相反)、類比(相同、相似、相關)等各種聯想和推理。

4.調動學生的想象能力。教師可利用語言描述、設置場景、設置懸念等方法引發學生的想象力,也可在閱讀中,利用文章中的生活情景、美好情境等引發學生的想象力,其他如寫作中的改寫、擴寫,口語交際中的講故事、聽科普報告等,都可以引發學生的想象力。

(二)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1.動機的調動。通過人生觀、世界觀教育培養良好動機,通過樹立遠期的和近期的學習目標激發動機,通過正確的評價強化動機,內部需要與外部壓力互相結合發展動機。

2.興趣的調動。由需要產生間接興趣,由選擇產生直接興趣,由審美產生樂趣。教師、教材、教學方法、學習方式對興趣都會產生影響。

3.感情的調動。由肯定或否定可以直接產生情緒;由肯定或否定引起,經過觀察、記憶、思維、想像等其他心理活動產生情感,由肯定或否定引起,經過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動機、興趣、意志等心理活動參加產生情操。

4.意志的調動。指導學生明確學習語文的目的,端正學習態度,下定學好的決心。即具有沿着正確方向前進的意志。指導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的途徑和方法,樹立學好的信心。即具有開展有效活動的意志。幫助學生克服語文學習中的各種困難,形成堅持不懈的恆心和堅忍不拔的毅力。

三、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指導的途徑

(一)理論上認識語文學習方法指導的途徑

1.以辯證唯物主義爲指導。

2.以方法學爲指導。

(二)實踐上熟悉語文學習方法指導的途徑

1.教師的教學影響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師的教法往往成爲學生學習的模式。

2.在語文學習實踐中引導學生創造學習方法。在語文學習實踐中總結自己學習過程中成敗得失的經驗教訓,通過交流,學習和借鑑他人的學習經驗,重新建構,逐漸地形成自己的學有成效的方法。   3.學生學習時借鑑名人。

(三)行爲上培養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

1.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

2.練習中形成技能技巧。

對本章"案例研究"的分析提示:

《評說諸葛亮》的主要優點是:

1.重視整體性的發現或學習。這節課的教學是在《隆中對》、《失街亭》、《出師表》學習後的一次綜合性學習,對已有的關於諸葛亮的認識進行整合,重新建構。

2.重視小組的合作交流,個人意見和小組意見得到了充分地發表,在師生的對話過程中進行教學。

3.教師轉變了自己的職能,其主要活動是調動和引導學生,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學習中提高與發展。

4.學習方法多樣靈活,注意調動學生的記憶、思維、想象等智力因素,也注意調動學生的動機、興趣、感情等非智力因素。略嫌不足的是,儘管《評》重視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但似乎應調整引導的方向,使其集中在《隆中對》、《失街亭》、《出師表》上,使學生的發散思維和聚斂思維統一起來。

與傳統的教學相比,教師行爲和教學方式的主要變化是:

1.教師的職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教師不再是標準答案的發佈者和核實者,而是學生的合作者、引導者、促進者、幫助者;

2.教學方式強調自主、合作、探究,學生不再是知識、技能的被動接受者和被訓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