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問答

誰有大熊貓的資料?

本文已影響 1.28W人 

熊貓在分類上屬於哺乳綱、食肉目、熊科動物。主要分佈在我國的四川、甘肅、陝西省的個別祟山峻嶺地區,數量十分稀少,屬於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稱爲“國寶”。它不但被世界野生動物協會選爲會標,而且還常常擔負“和平大使”

誰有大熊貓的資料?

的任務,帶着中國人民的友誼,遠渡重洋,到國外攀親結友,深受各國人民的歡迎。大熊貓身體胖軟,頭圓頸粗,耳小尾短,四肢粗壯,身長約1.5米,肩高60 -70釐米左右,體重可達100一180千克。特別是那一對八字形黑眼圈,猶如戴着一副墨鏡,非常惹人喜愛。

大熊貓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一百多年以來,西方世界從1869年法國神父戴維在中國發現大熊貓開始,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哈克尼斯夫人把大熊貓“蘇琳”帶到美國芝加哥動物園展出,以及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國以大熊貓作爲國禮相送—世界性的熊貓熱,越來越高漲,大熊貓開始名揚全球,底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喜愛。一位蘇聯動物學家如此讚美道“大熊貓是野生動物世界中絕無僅有的,貨真價實的'瑰寶,非常美麗的、標新立異的、令人驚歎的動物。”

大熊貓的祖先是食肉動物,現在卻偏愛吃素,主要以吃箭竹爲生。從食性看似乎應該劃人“草食動物”之列。然而以其消化道的解剖、生理特點以及物種進化的觀點來分類,它們卻是地地道道的肉食動物。在科學分類中,大熊貓屬於哺乳動物綱、食肉動物目。

你看,如此可愛的大熊貓競與虎豹豺狼等猛獸同屬一個大家族。大熊貓的祖先是名副其實的肉食動物有尖銳發達的犬齒、較短的腸道和肉食動物的消化生理特點,大熊貓在進化過程中仍保留了祖先的這些特點。只是由於生存環境發生了很大改變,它們爲了生存,食性和習性必須適應環境。漸漸地,它們退居深山竹林,適應了低營養、低消化率的竹類,過着與世無爭的隱士生活。於是,現代的大熊貓就變成了吃草的“肉食動物”。事實上,在肉食動物家族的進化史中,隨着環境變化而改變食性的“大有人在”。與大熊貓血緣非常接近的熊類,不是也變成了葷素不論的“雜食動物”了嗎一隻成年的大熊貓每天要吃20千克左右的鮮竹。有時,它也會開一次“葷”,捕抓箭竹林裏的竹鼠美餐一頓,甚至大搖大擺闖人居民住宅,偷吃食物。

大熊貓性情孤僻,喜歡獨居,晝伏夜出,沒有固定的居住地點,常常隨季節的變化而搬家。春天一般待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竹林裏,夏天遷到竹枝鮮嫩的陰坡處,秋天搬到2500米左右的溫暖的向陽山坡上,準備度過漫長的冬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