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素材

關於理想化的句子

本文已影響 2.7W人 

●庫斯讓我相信,世界拳擊理事會那綠色和金色的腰帶是值得爲之付出生命的。這跟錢無關。我曾經問過庫斯:“成爲歷史上最偉大的拳手又有什麼意義呢?大部分的人都死了。”

關於理想化的句子

“聽着,他們是死了,可我們現在正在談論他們。這叫不朽。重要的是,直到地球毀滅,你的名字都會被人記住。”庫斯說。

庫斯太理想化了,就像《三個火槍手》裏的人物一樣。 ----邁克·泰森《永不後退》

●人類在不斷的恐懼之中,情感會慢慢死去。真正意義上的恐怖,不是指沒有變化的靜態而是變化着的動態——那種從希望到絕望的轉變,那一瞬間的恐怖/

Rider:拿了東西,乘着黑夜逃跑只是匹夫 的夜盜而已。相反,高唱着凱歌離去,就是征服王的掠 奪了。/

如果能夠在歷史之中留下自己的名字的話,那也相當於某種程度上的永生。但是對我來說這些都是沒有意義的。與其在那樣的書中只有名字存在兩千年,不如讓我像這樣具有生命的再活上二十 年。/

Archer:你認爲自己承受所有痛苦,就能拯 救世間萬物——真是天真的過分。只要你的想法還是這麼理想化,就會和現實越來越遠,矛盾會越來越多。無意義的理想,早晚會在現實的面前潰敗的吧。/

Archer:沒有 ----《FATE》

●太理想化的結果就是挖坑自己跳,其實這個坑顯得恰如其分,不就是自己那點不值錢的原則麼?最後的結果是冷落了別人,嘲諷了自己。

●問題不僅在於我們需要人類學比較文化的視角,而且文學和生活的關係也遠沒這麼簡單。區分作品裏哪些是重現生活的“真實”,哪些是“虛構”,並以此爲準則來創作,是19世紀現實主義出現以後的事情。對分豬的故事這樣的中世紀文學,我們應當看重它折射出來的一個社會的價值觀和基本結構。不妨說,中世紀的愛爾蘭文學就像他們造型藝術上的動物紋飾,只摘取一個社會最具特徵的點睛部分加以理想化的誇張描繪,將其他部分忽略不計或一筆帶過。 ----邱方哲《親愛的老愛爾蘭》

●正直而懂得融通,“有理想而不理想化”

●很少看都市劇,但最近居然看起"歡樂頌"來了。沒辦法關於它的“花邊新聞”頻頻闖入眼。只好看看熱鬧了嘍。怎麼說呢(我不想評論)消消遣還是可以的。不過引導我往下看的慾望並不是裏面的情節發展,只是欣賞裏面的某個演員或角色而已。整部劇表現的內容反正很積極向上超乎現實甚至理想化了點(比如鄰里關係讓人羨慕得流口水 五人個性迥異卻能融洽相處)。但我只是喜歡劉濤演的“安迪”形象,內外有型,雖然姿態高冷了點,但至少她有高冷的資本。用兩個字形容就是"很帥",帥得不分男女都被傾倒的感覺。是的,我覺得她就是我的看點。就那麼簡單。

●師父說:人應該有理想,可生活不能理想化。

●無論執政的是什麼性質的政權,都會有一部分人民對它產生質疑:要麼是批評政府不夠民主,要麼是批評政府執行力不夠。民主和專政,這本是一對相互矛盾的孿生兄弟。但就像威震天所指出的,沒有完全的民主,同樣的,也沒有完全的專政。民主本身是個理想化的詞彙,完全的民主會導致

“無政府”;

而完全的專政更是會直接讓政權迅速毀滅。因此所謂的專政政府,其實是一路吸取前代的教訓慢慢走來的,而慢慢進化的它們如今竟然逐漸演變成了被稱爲

“民主”

的政府。它既讓人民看到民主的希望,同時又保持強有力的執行力。這好比走鋼絲,能在“民主”和“專政”之間保持微妙平衡的,就是一個健康的政權。

——摘自震盪波的私人日記 ----《蒼穹》

●對於一件事情或哪怕一句話,不管是煩事還是無法確定發生的事情,不要立即決策,先放一放,不要去想他,不要去反覆思考同一個問題,否則就會越想越糟糕,人的心裏就是這樣,總是想着一個事情,慢慢的想的內容就會無限增多,很多東西就會無限的放大,慢慢現實的實際情況就變得模糊,理想化的東西就會代替現實,在這種情況下做出的任何決策都是不理智的,在非理智下做出的任何決定往往都是錯的。

●很多幸運的人的確建立了至死不渝的親密關係,這種關係也是他們幸福的主要源泉。但是,即使是最親密的關係也註定會出現瑕疵,而這恰恰是因爲人們不接受這一事實(最親密的關係也註定會出現瑕疵),他們總是由那麼多不必要的不快樂,總是由於那麼多不必要的原因就相互背棄。如果我們承認世上從來不存在理想化的關係,就會更容易理解爲什麼無論男女都需要從其他渠道獲得成就和滿足。正如我們看到的,很多從事創造性活動的人其實是非常孤獨的,是在與世隔絕的`狀態下追去自我實現和自我發展,是在尋覓生命中某種具有連貫性的模式。 ----安東尼·斯托爾《孤獨》

●知乎摘錄: 身體條件不好不是你的錯,做回自己,開心就好。很多事情,你越是恐懼,它對你的影響就越大,你不當它使回事,那它有或沒有,都已經無所謂了。 成功這個詞太過理想化,我們還是談談怎麼開心的過日子吧~ ----《知乎》

●看清現實雖然是沒錯的,可是太拘泥於現實,將理想化爲零是不對的。不帶着理想行動起來,還有什麼意義呢。那已經不是行動,不是意願。應該稱爲是惰性。

●多年以後,當他試圖回憶那個被詩歌的魔力理想化了的姑娘原本的模樣時,卻發現自己已經無法將她從昔日那些支離破碎的黃昏中分離出來。 ----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

●我們不是一個世界的,所以很難在同一個維度思考,我說的話你聽不懂,不怪你,怪我太理想化。

●由於理性包容一切,理性概念被泛化了,理性成了一切現成合理的和應當合理的事物的代名詞:理性的就是合理的、有價值的;反過來,合理的、有價值的也就是理性的。

與理性的泛化、價值化伴生的是理性的理想化。近代思想家極力推崇理性,使得理性成了自我論證、自我完善、自主自律、支配一切的東西,使得人的情感、慾望、信仰、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失去主動和能動的地位,成了理性支配和奴役的對象。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