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素材

唸佛之人不可偏執往生孝親爲首素材作文示例

本文已影響 1.18W人 

佛教認爲人生有八苦,分別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唸佛之人不可偏執往生孝親爲首素材作文

我的一位親戚,約四十多歲。在十多年前,本應結婚成家,忽然婚變,女孩離他而去。從此不談男女感情事,一心學佛,吃素聽經。最近聽說身體欠佳,故而對生活產生厭倦,迷戀淨土。時常求佛菩薩,早日接引,脫離娑婆,往生淨土。

脫離娑婆八苦,往生淨土,本是每個唸佛人所祈求的生死大事。但是執意追求,爲了病痛,毅然決定離開家庭或高堂老母,不思圖報或照顧家庭,逃避一切責任和義務,卻不是念佛人所應該持有的態度。反而隨緣纔是唸佛之人所應持有的心態。但是“隨緣“常常被一些人理解爲不需要有所作爲或聽天由命,由此也成爲逃避問題和困難的理由。

其實,隨緣並不是放棄追求,而是讓人以豁達的心態去面對生活。隨緣是一種智慧,可以讓人在狂熱的環境中 ,依然擁有恬靜的心態,冷靜的頭腦。

隨緣是一種修養,是飽經人世的滄桑。是閱盡人情的經驗,是透支人生的頓悟。隨緣不是沒有原則、沒有立場,更不是隨便馬虎。若能隨順因緣而不違背真理,這才叫 ”隨緣”。

印光大師說執着某日往生容易生病或招惡魔。學道之人不可偏執,偏執或致喪心病狂。

《印光法師文鈔》:“所言決欲年內往生,此見不可執著,執則成病,或致魔事。唸佛之人,當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報滿,亦只可任緣。倘刻期欲生,若工夫成熟則固無礙,否則只此求心便成魔根。倘此妄念結成莫解之團,則險不可言。盡報投誠,乃吾人所應遵之道。滅壽取證,實戒經所深呵之言。但當盡敬盡誠求速生,不當刻期定欲即生。學道之人,心不可偏執,偏執或致喪心病狂,則不唯無益,而又害之矣!”

注:“你說自己決定要在年內往生,這種想法不能執着。執着就會成爲病根,或有可能導致着魔。唸佛之人,應當時時存有即將往生極樂世界之心。如果自己壽命沒到盡頭,也只能隨緣活下去。倘若非要定下期限,要在某年某月往生,如果工夫純熟還沒什麼,否則就是這個追求定期往生之心就會成爲魔根。如果這個妄念結成無法解開的節,那危險真不可言喻。業報盡就投向淨土,這是我們應遵循的道路。斷絕壽命而求證得某某境界,實際上《梵網經》就曾深深呵責此事。只應盡心恭敬、一片至誠懇求早日往生,不應定下日期非要某日往生。學道之人,心絕不能偏執,偏執容易導致喪心病狂,這樣不但沒有任何益處,反而有害!”

從上述印光大師的文鈔,我們很清楚的瞭解,往生之日,不可強求,何況年輕人上有老邁母親,需要照顧和供養,更應振作,鞭策自己,孝敬父母,以至晚年。除非家有其他子女,可以奉侍父母,否則一心欲離苦海,置父母於不顧,反而招來不孝之譏也。

百善孝爲先”。孝敬父母是我們每個做子女的義務。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句話就是告誡我們:孝敬父母要真心相待。犬馬爲我們勞作,我們尚能給它飼養,但是它們不會尊敬人。所以我們不能像對待犬馬那樣對待父母。“孝”不只是體現在給父母吃飽喝足,我們還要尊敬他們的思想,瞭解他們的內心,知道它們的精神需求,物質需求。真正做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牢記父母的年齡,一方面會因高堂的健在而高興。另一方面又會爲他們的`入暮之年而憂懼。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不管父母怎麼對待我們,我們都要好好的孝敬他們到永遠,因爲他們是我們生命的源泉,生命的開始。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我今爲汝分別解說: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決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遭饑饉劫,爲於爹孃,盡其己身,臠割碎壞,猶如微塵,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爲於爹孃,手執利刀,剜其眼睛,獻於如來,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爲於爹孃,亦以利刀,割其心肝,血流遍地,不辭痛苦,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爲於爹孃,百千刀戟,一時刺身,於自身中,左右出入,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爲於爹孃,打骨出髓,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爲於爹孃,吞熱鐵丸,經百千劫,遍身焦爛,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生兒方知父母愛,養兒方知父母恩。當初的父母就是現在的你和我。趁父母還健在的光陰,讓我們盡一份力所能及的孝心,別等父母不在的時候,才恍然大悟。“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至”是一種最深沉的悲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