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手抄報

狗年春節有關的手抄報

本文已影響 1.22W人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第一大節,它在中華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歷史地位。如何保護春節文化成爲了現在文化保護的一個重點對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狗年春節有關的手抄報,希望大家能喜歡!

狗年春節有關的手抄報

狗年春節有關的手抄報 第2張

狗年春節有關的手抄報 第3張

狗年春節有關的手抄報 第4張

狗年春節有關的手抄報 第5張

狗年春節有關的手抄報 第6張

狗年春節有關的手抄報 第7張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裏,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着張羅過年的食品了。由於醃製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因此必須儘早準備,我國很多省份都有醃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爲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爲諧音“年高”,再加上有着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着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爲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麪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爲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由於和麪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爲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篇一:我眼中的春節作文】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有着悠久的歷史。在這一天裏,每個人都要回家團圓,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飯。

今年的春節假期放得長,假期伊始,爸爸媽媽就帶我去廣西、越南遊玩,本想着還能夠順便去趟海南,無奈爲了除夕晚上的年夜飯,爲了過年,我們還是趕在了大年三十的下午到了家。路上已見家家戶戶張燈結綵,貼紅對聯,大街小巷已不見往日的車水馬龍,興許都在家裏等着過年吧。

聽大人們說由於現在生活條件提高了,年味不是很濃了,但是貼春聯、吃餃子、串親戚、收壓歲錢還是必不可少的。這不,我們一到家就開始貼春聯,剛貼好春聯奶奶就叫我們吃年夜飯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了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大家互相敬酒,互相祝福,我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祝爸爸媽媽工作順利,萬事如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祝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他們還給了我好多壓歲錢,我的心樂開了花,感謝他們給了我一個幸福的家。除夕零點的鐘聲一響,我們又吃餃子。古時候叫零點爲“子時”,除夕的子時正是新舊年交替的時候,人們在這時吃餃子,是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也是“餃子”名稱的由來。據說這天晚上鍋裏還要留幾個餃子讓竈王爺吃呢。

過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按照習俗,大年初一要出去走一走,去百病。於是每年的初一我們都出去走,走的越多越好吧。連續去了幾年的圓融寺,人是越來越多,於是今年我們就改去家門口的龍源湖公園了,轉了一圈就該去飯店吃飯了。從初一開始,還要走親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最重要的是還有壓歲錢收呢。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節就結束了,人們紛紛向新一年的目標進發、努力。

【篇二:我眼中的春節作文

大家都有自己眼中的春節,是各種各樣的,而在我眼裏,春節是五彩繽紛的。

春節是放鞭炮,“噼噼啪啪,噼噼啪啪”這聲音像傳遞信息的使者,把春節來到的信息告訴每一個人。這聲音好像是爲新年的曲譜更增添了歡快的音符。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放炮,到晚上就玩老長老長的粗管,一共八發,會噼裏啪啦的響,

過年前我和爸爸一起掛燈籠,爸爸告訴我說“掛燈籠是因爲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因爲迷路而降落人間,卻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非常震怒,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光。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偷偷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一個聰明人想出個法子,他讓大家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3天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爲天兵已經放過火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3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爲是大火燃燒的.火焰而作罷。爲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籠,來紀念這個日子。”我們家門口有彩燈有燈籠,每一道街都有有的每行掛雙層太好看了。

春節,累是一方面,高興也是一方面。回到上海時,收穫了幾袋子的好吃好玩的。這個啊,就是我眼中的春節!

【篇三:我眼中的春節作文】

盼望着,盼望着,盼望已久的春節終於來臨了。伴隨着時鐘的敲響,我們又迎來了美好的傳統節日——春節。我滿懷激動滿懷快樂滿懷興奮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麼美好啊!我興奮地在家中來回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悅的心情。

過年前,家家戶戶門前張燈結綵,我家也不例外。只見媽媽利索地擦洗桌椅、門窗和地板,屋子的裏裏外外都被媽媽擦得一塵不染,看上去像是沒有隔着玻璃一樣。再看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的膠布把春聯貼在大門上,不偏左也不偏右,更不斜,可不,爸爸貼對聯的技術簡直一流。站在旁邊的我,看着爸爸媽媽的舉動都傻了眼,不一會兒,家裏就煥然一新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吃團圓飯,代表歲歲團圓。家人的團聚往往令長輩們在精神上得到了安慰和滿足,老人眼中兒孫滿堂,一家老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作爲晚輩,也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吃完年夜飯,一家人聚在一起,慶祝新年的到來。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燈火通明,處處禮花朵朵,鞭炮聲聲。大家一起守歲,告別過去的歲月,憧憬着暫新的一年。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還要放煙花鞭炮,叫做“出行”,代表踏上了新年的腳步。

啊!看到那一束束的煙花騰空而起,我心中不知不覺得閃動着一種信念,一種追求,一種渴望……春節,美麗的春節,快樂的春節,人人喜愛的春節,我眼中的春節,我愛你,你真的十分精彩。就讓那美麗的煙花永久不熄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