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日誌

【集合】我的日記6篇

本文已影響 1.3W人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在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日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的日記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集合】我的日記6篇

我的日記 篇1

我從小喜歡繪畫,也曾經有過三次參加藝考的經歷,它雖然讓我飽嘗了備考時的艱辛、考試時的緊張以及期待錄取結果時倍受煎熬的那份焦慮,但是,我也真切地享受到了成功時的那份激動與喜悅。更爲重要的是,參加藝考的過程,不僅使我逐漸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打下了紮實的專業基礎,同時還具備了健康的心理素質以及面對考試失誤時的那份自信,從而實現了自己童年的夢想。

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的喜訊,像一股暖流激盪着我心存已久的畫家夢。當時,我中學剛畢業,在陝西西部一個偏避貧窮的山村小學當民辦教師。由於沒有專業老師的指導,我很少進行素描、色彩方面的寫生訓練,也難以讀到一些專業理論書籍,只是照着畫冊上的作品反覆的依葫蘆畫瓢,不求甚解,只求臨摹的像、畫的好看。因此,第一次參加藝考,就以在西安美術學院的初試時名落孫山而告終。

後來,我得到了啓蒙老師劉中立對我耐心細緻地專業輔導,同時,我周圍許多已經大齡的上山下鄉知識青年,他們踊躍參加美術考試的熱情也感染了我、激勵着我。那時候,村子裏沒有通電,也沒有自來水,寒冷的冬天是用燃燒廢木塊取暖。在繁忙的教學和班務工作之餘,我每天晚上就在光線昏暗、油臭味刺鼻的`煤油燈下做習題、畫素描、畫速寫。我吸取了第一次考試失誤的經驗教訓,注重了寫生,更強調了寫生過程中對客觀對象的感受。寫生時,我把觀察理解對象的形體、比例、結構、空間、透視作爲重點,並特別注意把對寫生對象的感受、理解與臨摹範畫時汲取到的營養以及技法理論知識等,一起融匯到自己的寫生練習中去,與此同時,合理安排了繪畫練習與文化課複習的時間和次序。終於在1978年,我順利通過了美術專業的初試、複試和文化課考試,以本縣專業課第一名的成績被陝西省鳳翔師範學校美術專業錄取。

雖然說這只是圓了我一個小小的畫家夢,但當時那激動的心情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畢竟,那是我一年來努力的結果,它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1987年的時候,我已經是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已有數十幅版面作品在《中國青年報》、《美術教育》雜誌、《陝西日報》、《西安晚報》等報刊發表並在省市美展獲獎。這一年,我雖然是很倉促的臨時上陣參加美術高考,卻順利地搭上了一趟美術高考的“末班車”幸運地被西安美術學院師範系錄取。

也許是多年來一直在堅持版畫創作,堅持畫水彩、畫素描和畫速寫的緣故吧,我比較輕鬆的通過了西安美院比較嚴格的專業初試和複試(全校招收120人,有近4千人報考)。值得一提的是,色彩靜物考試幾乎所有考生都在畫水粉畫,而我卻畫了自己平時喜歡的水彩畫。創作考試的題目是《情趣》,我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憑藉我平時搞版畫創作的功底,很快審題構思,用木炭鉛筆畫了一幅黑白版畫效果的創作試卷。畫面上:在白雪皚皚的農家小院,一條細繩從農家的門縫伸出,連接着院子中間支撐小籮筐的木棍,幾隻麻雀在籮筐下覓食,繩子即將就要被藏在屋門後面的小孩拉動,靜靜的小院似乎馬上就要出現一個歡呼雀躍的動人場景。我的這幅創作試卷,後來被當時的師範系主任胡明教授在創作輔導課中,多次作爲創作構思的範例。

那年,由於我臨時有了再參加美術高考的衝動,沒想到專業考試還一路順利的通過了,迫使我很倉促地開始了文化課的複習。在只有短短的不足三個月的時間裏,我加班加點通讀了與考試科目有關的所有課本,做了大量課後習題、模擬試題和往屆的考試題,對重點內容舉一反三。沒想到,最後文化課成績還超過了錄取線6.1分。

這是我經歷的第三次藝考,雖然是“臨時抱佛腳”,卻意外的達到了預期目的。我覺得在這偶然性的背後,存在着許許多多的必然性。假如,沒有我多年來一直堅持版畫創作,堅持平時畫水彩、畫素描和畫速寫所打下的構思構圖能力與造型基礎的話,假如,沒有合理科學的複習方法和我當了幾年小學美術老師所形成的良好心理素質的話,或許現實就會變成另外一種結果。

三次參加藝考的足跡,烙印了我的甜酸苦辣。雖然它早已變成了播種的舊曆,然而,不經意間的翻閱和凝視,生命的意義與生活的快樂,或許就在追求夢想的那個過程,就定格在塵封畫面的每一個色塊中,每一根線條裏。

我的日記 篇2

今天我發現,前幾天媽媽買的土豆發芽了。我問爸爸:“發芽的土豆能不能吃?”爸爸說:“不能吃,因爲發芽的土豆有毒。”我說:“爲什麼會有毒呢?是什麼毒呢?”爸爸說:“這個需要查一下。”

我和爸爸上網找到了答案,因爲土豆裏包含一種叫龍葵素的有毒物質。正常的土豆龍葵素的含量很少,不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傷害。發了芽的.土豆龍葵素的含量很高,人吃了以後肚子會疼,嚴重的還會噁心、嘔吐和腹瀉,所以發芽的土豆不能吃!

我的日記 篇3

我讀三年級時,總是想當廚師。後來奶奶告訴我,當廚師非常辛苦,我就不想當了。後來在讀文章的時候,看到作者寫的'一篇篇佳作,我就想當作家。但是我不想動筆,後來,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網站:麥格。後來,我就經常在這裏面打文章,發表了很多,寫作方法不像以前那麼枯燥了,是麥格給了我自信。這學期我最擔心的作文考試,居然得了個滿分!

我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我有時候也想過想當音樂家,畫家之類的,但想來想去還是當作家好。能寫出書是一件多麼令人羨慕的事情啊!人生策劃:我以後要考到清華。去當記者一年,辭了工作後,就去出版社,邊工作和發表文章。小說、詩歌、深刻的一件事、名言警句。再開一家公司。我的夢想是:當一名作家。感謝麥格!

我的日記 篇4

今天是星期天,我們全家要去焦作探望奶奶。

因爲奶奶生病了。在去奶奶家的路上,我看到一條小河,緩緩地流向遠方。看見爸爸開着車那種着急的神情我心裏很不好受。終於,到了奶奶家看見奶奶沒什麼事爸爸臉上露出了笑容,我的心情也好了。我願奶奶的.身體永遠健康。我好想和爸爸、媽媽、弟弟、奶奶一起分享每一天。

我的日記 篇5

從在外租房住開始,自己就已決定要充分利用這一年,使自己儘量融入當地的環境和文化。起初這個模糊的想法,竟然在後來的時間裏慢慢地被實現,成爲了終生難忘的回憶,以鑄造了許多可以維繫一生的情誼。

卡迪夫沒有其它首府城市的高調與堂皇,但是它的友好與溫馨吸引着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來學習工作居住,因此這個南威爾士海灣成爲了一個具有多元化和國際化的社區。我在這裏的生活也因結識到來自各個國家的朋友,而變得異常豐富多彩。

我對逛街品嚐餐館等消費性的活動着實不感興趣,所以大部分學習以外的時間都用在了社交旅行上。由於性格開朗,也敢於張口主動用英文“搭訕”,所以除班上的同學外,還與許多其他不同背景的人成爲了朋友。

跟着班上的同學去各種pub,喝着啤酒聊中外時事政治,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我們因意識形態和政治立場的不同而較真爭辯。我這時才發現,威爾士蘇格蘭英格蘭在這裏已經成爲了個體,來自這些地方的同學互相嘲諷同時也自我嘲諷,很是有趣。

跟着來自西班牙、波蘭、印度的housemates去各種party,體會到了西班牙人的熱情,波蘭人的瘋狂,和印度人的溫婉,還認識了更多來自其他國家的朋友。不僅如此,品嚐到他們親手烹製的傳統美食,也是一大絕美的收穫。

最令我難忘的回憶之一,是去年在蘇格蘭度過的近一個月的聖誕新年假。應班上一位蘇格蘭同學(現在在動亂的黎巴嫩拍紀錄片)的邀請,我、班上的.一個印度朋克和他們的美國朋友一同北上愛丁堡和阿伯丁過聖誕節。

他的父母都是極其體貼熱情的人,熱愛生活喜歡烹飪,所以在這裏,我們不僅享受到了貴賓級的待遇,天天被賜予美食,還近距離了解到蘇格蘭當地的家庭日常生活,並且成爲其中一份子,雖然是暫時的。

在他們位於阿伯丁農場的大房子裏,我度過了第一個有生以來最正宗最傳統的聖誕夜,平時電視裏看到的居然在這裏成爲了現實:聖誕大餐、火雞、聖誕布丁、猜謎、小鎮的火球遊行、教堂聖誕夜合唱,第二天睜眼後發現掛在牀頭塞滿禮物的聖誕襪,一家人坐在一起拆禮物。

直到現在,每每提起這一個月基本上沒講中文的日子,還能讓我興奮,久久不能忘懷。幸運的我再一次受到邀請,將會在我男朋友的家裏度過今年的聖誕節,一個威爾士聖誕節。

這裏的每一朋友都能成爲一個有趣故事,短短的幾百字是難以敘述盡的。總之,這些社交能讓我在繁重的學業中得到一絲絲喘息的機會,也給予了學國際新聞的我豐富的一手信息與靈感。然而隨着畢業,一個個朋友都各奔東西,各奔前程。不過我相信通過網絡,我們的情誼依舊持續,並且源遠流長。

我的日記 篇6

每當星期五下午放學時,同學們都興髙采烈,因爲雙休日來到了!

我理想中的'雙休日是這樣安排的:星期五晚上就把作業做完,而且把作業給父母檢查完之後並改正,然後纔看電視;星期六早上去學書法,中午把語、數、英複習了之後下午打球,晚上就去學跆拳道。星期天早上就去學跆拳道,中午就睡一會兒,這樣可以補充精力,下午看會兒書,然後就去打籃球。晚上洗完澡之後,就把書包整理好了之後,就要收心養性,全心全意看課外書了,大概到了9點半左右就去睡覺。

我覺得這樣的雙休日既可以玩又可以學習,這會多好啊!現在,我在雙休日學習閱讀的時間稍爲少了一點,今後我一定一一做到。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