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日誌

有關家鄉的日記合集5篇

本文已影響 2.09W人 

一天即將過去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是時候用心地寫一篇日記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日記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日記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家鄉的日記合集5篇

家鄉的日記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知從何時起,清明節已經離我們與我們越來越近了。清明節又俗稱踏青節,在清明節那一天,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也可以出外踏青遊玩。並舉辦一系列體育活動。

我的家鄉是潛江,在清明節那天,街道上沒有多少人,在某些地方可以看見,門前有擺放白色以及其他顏色的花圈以表示對死者的紀念,在一些大樹下也可以看見已經燃放了的香。

清明這一天,我早早的起了牀,跟着爸爸媽媽來到了墓園。我懷着一顆對姥爺無比思念的心,走到了存放姥爺骨灰盒的櫃子前,慢慢打開櫃子,一張黑白照片印入眼簾。照片上的姥爺安詳的笑着,彷彿所有的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他似乎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我的心猛然一緊。沉默了一會兒。我輕聲的對着姥爺的相片說:“姥爺,請您保佑我們全家健康平安,保佑我考上大學。”說完我跪了下去,對姥爺的相片磕了三個響頭。爸爸媽媽給姥爺請過安之後,就和我來到了燒紙錢的地方。我拿起一大把紙錢默默地往火堆裏丟去,漫天都是飛舞的紙絮,落在我的頭上,衣服上,前方滾滾而來的熱浪也讓人受不了,可我還是堅持把紙錢燒完,好讓姥爺在地下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燒完紙錢,爸爸媽媽便拿出鞭炮開始燃放,隨着“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我和媽媽走出了墓園迷途中還看到幾個人在自己的親人的墳前上墳。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它用掃墓,燒錢等一些活動表達了對親人對祖先的一種深深的懷念。

家鄉的日記 篇2

我的家鄉有一大片田野,這裏不僅是一個五穀豐登的地方,也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

春天,秧苗長出了嫩綠色的小葉子,像一個個可愛的小朋友,風一吹,就搖起了短短的頭髮。一大片的油菜花像給大地媽媽穿上了金黃的衣裳。

夏天,秧苗大了許多,像是一個個大學生,風一吹就謙虛地彎下腰。一個個又大又肥的西瓜像一個個小胖子躺在田野睡大覺……

秋天,稻田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風一吹,稻田翻起金色的波浪,“沙沙沙”,像在演奏一首豐收的歌。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像在慶祝今年的豐收……

冬天,白菜長出了嫩綠色的.芽,像一個個綠頭髮的小朋友,胡蘿蔔露出了淺綠色的小腦,土豆在地底下睡大覺,豌豆長出了綠的小葉子……

我覺得家鄉的田野是最美麗的。

家鄉的日記 篇3

我的家鄉在農村,快到過年的時候,人們就開始忙碌了。

在臨過年半個月時,我們家鄉的人就開始蒸饃了,那一個個的胖胖的年饃饞得我就想咬它一口。一家大概要蒸上幾十個年饃,只要夠初一這天無論是誰,都是各到各的舅家去拜年,再下來就講述 佈置年貨了,今天人們就到集會上去買些國瓜什末的,明天到別外一個集會上買些青菜招待客人,後天有道另外一個集會去……,總之他們會趕集買東西一直到三十這天,他們才肯停下來。三十晚上人 們都把自家裏裏外外都打掃的乾乾淨淨,貼上對聯,掛好炮個個只等十二點的鐘聲敲響,家家戶戶門外都噼噼啪啪的'響着,一直玩,炮聲一直持續有半個多小時,響完後,大家回到家就爲這桌子一起包 團圓餃子了。

一轉眼,十五到了,人們又忙活新一年的生活開始。

我喜歡過年。

家鄉的日記 篇4

家門前有一條小溪,清澈見底,水裏的魚蝦在歡快地遊動。

溪1米多寬,一旁是碧綠的菜園,一旁是石砌的洗衣的碼頭。夏天的黃昏時刻,夕陽映紅了村莊,小溪上上下下,洗澡的,洗衣的,小孩的.攪鬧聲,棒槌砍衣服的梆梆聲,可熱鬧了。

可現在小溪卻骯髒渾濁了……小溪旁住着一位養鴿子的人,他不知道得了什麼病,好像每天都必須吃肉。有時有賣肉的到這裏來,他家總要買一兩斤。沒有買到,就要殺只鴿子來吃,在河裏清洗。鴿子裏面的胃呀,腸呀,沉在水裏,黴爛發臭;養鴿子的籠子也在小溪裏洗,鴿子屎都泡在水裏。小溪裏還丟滿了瓶瓶罐罐,他家的一大羣鴨子伸長了脖子在污穢的溪水裏追逐着什麼。

小溪變得渾濁,臭氣熏天,人從那走過都捂着鼻子;再也沒有人在那洗衣服,洗澡,嬉戲了,小溪邊再也不熱鬧了。

家鄉的日記 篇5

一年一度的春節,從臘八節這天就開始了。在這天裏,家家都忙着泡臘八蒜。把蒜瓣放進醋裏,封起來,等到過年時,綠綠蒜瓣如翡翠一般,色味雙美,還可以和餃子一起吃呢!

到了除夕,人們格外忙碌,家家趕做年菜,方圓十幾裏都能聞到酒肉的香味。有的人家正在做炸貨,有的人家正在蒸年糕,有的人家正忙着買新衣服······在這天,人們在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裏貼上了各式各樣的年畫。處處洋溢着新年的氣息。

除夕夜裏,在外地工作的`人們,不管回家的路程有多遙遠,工作有多忙碌,都會回到家,與家人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等待新年的到來,那場面別提有多溫馨了!

“噼裏啪啦,噼裏啪啦······”天還沒亮,家家戶戶就開始迎接新年了。家家洋溢着歡樂的笑聲,大人們忙着包餃子,下餃子,小孩子們忙着穿新衣,放鞭炮。

吃完餃子,人們個個打扮的精神十足,拜年開始了!

瞧!剛上幼兒園的小弟弟,還沒等大人們回過神來,已經給爺爺、奶奶磕起了頭,嘴裏還不停地喊着:“拜年嘍,拜年嘍!”爺爺奶奶高興的掏出了壓歲錢。小弟弟接過錢,忙轉身,跑向老奶奶,“撲通”一聲跪在老奶奶面前,大聲喊着:“老奶奶,我給您磕頭啦!”接着,磕個不停。老奶奶忙站起來,邊扶小弟弟邊說:“快起來,快起來,好孩子!”淘氣的小弟弟好像沒聽到老奶奶的話一樣,繼續在磕。老奶奶這才明白過來,忘了拿壓歲錢了,忙轉身,去拿早已準備好的壓歲錢,小弟弟接過錢,高興地跑了。看到這一幕,滿屋的人鬨堂大笑。

看,我們這兒的春節多熱鬧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