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日誌

《狂人日記》讀後感(集錦10篇)

本文已影響 3.54W人 

一天即將過去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日記怎麼寫纔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狂人日記》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狂人日記》讀後感(集錦10篇)

《狂人日記》讀後感1

魯迅不用很亮很清之類的單一視覺的文字,而用“很好”這樣綜合意識來把握月光。接下來,“我”出場了,但對於讀者來說,“我”無形無狀,更不用說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年輕是年老,實質上,“我”即“我”的意識在繼續牽着讀者走:“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是對“很好的月光”這種感覺的意識重認;“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這一句,是意識再次把握;“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昏;然而須十分小心”,這是意識重認後新意識的出現;“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新出現的意識開始把新的客觀對象納入意識範圍注意,此處不是對趙家的狗那兩眼的客觀描述,而是意識對於這一事實的一種把握。“我怕得有理。”這一句,意識走向判斷。依此分析的路子,使之貫串整部小說,都不難得出意識流動的軌跡。因此,從這一視角看,《狂》是一部展示意識過程的一部小說,簡單說,《狂》是一部意識性小說。

在小說的結尾,有這樣的一句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的我,當初雖然不知道,現在明白,難見真的人!”魯迅此處冠以“我”有“四千年履歷”,並把“真的人”與“我”相對,暗示着“我”並非具體存在的人而是一種藝術設置,當然,“我”只能是人,只有人才能承載某種人的意識,但在《狂人日記》中,這個人又不會是真實的具體的“迫害狂”病人,魯迅作爲藝術家不會像醫生和心理研究者那樣,去記錄描述一個病患者的徵狀。在《狂人日記》中,假如從一個“迫害狂”患者的角度來看,魯迅對其所作的能充分表現這一患者的特徵規定是極少的,“我”無名無姓,沒有病因解釋,沒有病史說明,所生活的環境和時代也有極寬的範圍。而另一方面,魯迅又極爲精細傳神地把握“迫害狂”這類患者的共同特徵。這說明,“我”作爲一個具體存在並不重要,魯迅對於狂人的選擇並不在於這個狂人是誰,而是因爲選擇狂人符合於魯迅的藝術設置和藝術表述,假如小說中的“我”是一個一般的人,那麼魯迅就無法在其身上表述“多疑”的這一意識。從小說的實際情況來看,“我”這一狂人所表現出來的病狀是“迫害狂”一類的共同特徵。實際上,“我”只是一個承載物。一方面,“我”承載着狂人所共有的病狀,以達到小說所要求的藝術真實的要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的病狀在某一層次上與作家所要表述的東西相吻合。而在具體的文本創作之中,作家不可能直裸裸地把自己的東西強加給作品中的人物,相反只能是遵從所選擇的人物性格特點和發展規律,融入自己的東西。由於藝術選擇加上藝術家的藝術表述能力,魯迅的《狂人日記》一方面極爲真實地描述了“迫害狂”的徵狀言行,但另一方面又極爲巧妙地昭示小說並不是要表現“迫害狂”的徵狀,而是要表述狂人所承載的合乎狂人身份其實是作者自己的東西。也即魯迅之所以選擇狂人是因爲狂人有顯著的“多疑”特徵,它暗合着魯迅“多疑”意識的內核表述。所以魯迅選擇了狂人來承載“多疑”這一意識,作者着重要表現的不是這個人,而是這個“我”所承載的意識“多疑”。

魯迅同樣也體現在其文本創作之中。魯迅曾一再強調作品中的自我意識:“我力避行文的嘮叨,只要覺得夠將意思傳給別人了,就寧可什麼陪襯拖帶也沒有。”“所寫的事蹟,大抵有一點見過或聽到過的緣由,但決不全用這事實,只是採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髮開去,到足以幾乎完全發表我的意思爲止。”從寬泛意認上說,所有作家的作品都肯定包含着作家的精神意識世界的表述,但由於作家的藝術思維不同,其在具體的作品表現也不同。有時候,作品的客觀內容與作家表述的精神意識相互分離,有時候,作品的客觀內容與作家表述的精神意識融一。前者如《祝福》,透過《祝福》文本的客觀內容,可以把握到魯迅對於“祥林嫂”這類人物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情感,作者客觀上描寫某一人物某一事實,同時又把某種意識融入其中。舉個例子說,《狂人日記》中“從來如此,便對麼?”的詰問,可以是狂人的、也完全是魯迅先生的詰問。對於魯迅與《狂人日記》的關係,已逐漸引起研究者的注意:“魯迅的幾乎所有的心理特徵和表現,都能在《狂人日記》中一窺端倪。”“《狂人日記》中,那種‘迫害狂’式的病態心理,本身就是他(魯迅)切身體驗的‘變形記’。”“因此,‘狂人’實際上不僅僅是一個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義者,而且是一個文化先覺者形象,是魯迅反抗精神的形象外化。”仭嬚廡┛捶ǘ際侵鋅系模但沒有注意狂人形象與魯迅的差別。多疑”這一意識的活動特徵首先是歸屬於患“迫害狂”的狂人屬性,這些屬性是不能套在魯迅身上的,而狂人這一藝術設置及如何設置、對於“多疑”的表述,則是按着魯迅心靈對於“多疑”的解讀和描述實現的,同時對於“多疑”的解讀和描述,自然受着魯迅“多疑”的主體支配。因此,從《狂人日記》去把握魯迅的“多疑”成爲可能,並具有重要意義,但要從中把握魯迅的“多疑”的本質及個性色彩,必須進入作品,並以一定的方法對狂人的多疑與魯迅的“多疑”加以分離。

《狂人日記》讀後感2

日記共有13小節,當中詳略有當,胡言亂語,從一個狂人的狂態顯示禮教吃人的本質,舊家庭愚昧的制度,扭曲的人性,渴望新希望。文中第一,二,六,八節都描寫了夜。“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今天全沒月光,我知道不妙。”“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天氣是好,月色也很亮了。”我把它當做狂人心理變化的一種過程。撇開文章的話,從好月到沒月再到黑月最後的亮月,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心裏從明朗到消極最後的明朗。

聯繫全文,開始狂人在沒有意識到吃人的事件時,心裏還是舒坦爽快的。漸漸地被人注視,眼神裏的貪婪閃光像預示着要吃了他,雖作爲狂人,在還存留所謂正常人的人性時,是害怕的吧!但又因是狂人,錯亂的邏輯,非正常的思維與價值,那樣該是無畏了,也或許多少心裏蒙上一層“烏雲”。隨着事件的深入,連自己的哥哥也是吃人的,或許自己在無意中也做了吃人的幫兇,無知則無畏,但有知後那份笑裏的勇氣和正義也會被吞沒,更卻連着孩子一起,進入這個吃人的怪圈,心裏滿裝着吃人的意思,心裏也就更迷茫,害怕,膽怯,那麼黑暗也着實正常。(其實我想狂人最在乎的是他的母親的做法,自己的孩子被吃之後的反應,覺得是當然的事情,那份母愛的最初的面貌在吃人事件中變成了幫兇,和着那些人一起吃了自己的孩子。所謂的價值觀,是生活在禮教下掙扎卻又順從的妥協。)最後狂人的心不再錯亂的跳動了,留下了日記,把希望寄託在孩子的身上,這或許自我的解脫的一種方式,心裏也就好過了些。(直到最後我感覺到狂人是期望於孩子的,正如先生的意識裏,是渴望有新的孩子來衝破的,可以是他們孕育的孩子,也可以是孩子們孕育的新的一切,只要有呼聲,有迴應,便不是孤單的,那麼就可以延續希望了。)夜,在狂人時代是個主題,一切都是開始,孕育着新生命新文化的夜裏,一切都在衝破,在掙扎,在撞擊。狂人的狂想下給我們展示了禮教的吃人的本質。

同時,我也注意到第一,二節中的怕字。“我怕的有理。”“我可不怕。”“這真教我怕,叫我納罕而且傷心。”狂人的內心受到禮教的束縛30年,那“趙家的狗”我認爲代表的是吃人,狗吃人,人吃狗,其實是種扭曲非正常的狀況,也正是這樣錯亂的邏輯,他的害怕是有理的。我想在那個大環境下敢於衝破束縛的極少,害怕是社會的普遍現象。

可狂人是不正常的,他的不怕,是假象的無知,內心是懷着試試的想法,或許孩子們可以呢?可是連孩子都用那種眼神注視“我”,“我”納罕傷心,害怕真是很有道理了。孩子在那時就是希望,他們的存在是繼承前面開啓後面,他們是衝破黑暗的新元素。“救救孩子”是他最真誠的希望,是開啓新文化的鑰匙。或許可以看作是對人的一種批判,那些內心的矛盾,同時是對舊文化的一種妥協,在舊家庭禮制下的“孩子”深受毒害。

雖說是狂人,可是他的話值得人深省。其實我感覺先生是矛盾的,對狂人那些深省的話的肯定,也有他對舊文化妥協的批判。值得肯定的是,狂人的勇氣與正義,他無畏那些吃人禮教與壓迫,對着吃人的那些人說“你們立刻改了,從真心改起!你們要曉得將來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我想大概是想說廢了那些舊的腐朽的文化,把新文化迎接過來,改掉那些落後的想法,去面對未來的光明世界。狂人的掙扎,萬分沉重,與他人生觀相反的禮教,抱着勇氣,駭人的毅力去改變。但是,狂人卻是“同夥”,他是吃人的弟弟,吃人的是他哥哥,他們同出一處,他們血脈相連,無論怎樣他都無法抹去這個事實。

他的妥協在於沒有去實踐,他被關在這個體系中,他批判罪惡,可是卻一味抱着空的希望,他用着他的精神勝利法,把希望寄託在孩子上,希望救救孩子。精神上可以接受,可是事實卻沒有變化,吃人依舊吃人。夜還是一樣的黑,只是多了一份不安的衝動,想衝破的力量太小,呼聲還在孕育之中,我們期待那個黎明的到來,期望改變一切的力量的涌現,那樣是不是這個體系就不復存在?到底是什麼力量纔可以衝破?一切都在醞釀吧!

總的來說,文章犀利的揭示了禮教吃人,人性沉淪,黑暗的一幕,可是社會卻不缺一羣正義之士,他們用各種方法戰鬥,精神也好,革命也罷,都是在爲衝破黑暗迎接光明而努力。我感受到的是一種希望的心情,是期待的未來,渲染了整篇文章的氣氛,這也是我讀完之後得以喘氣的唯一機會

《狂人日記》讀後感3

《狂人日記》是魯迅先生創作於一九一八年四月的一篇短篇小說,並於同年五月份發表在《新青年》文刊上。小說全篇以詭異的行文思路及“瘋子”般的言語,給人以毫無厘頭的感覺。初讀是不知道他在寫些什麼,需得慢慢地品味,纔會懂得那“吃人”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即強烈的抨擊封建社會舊禮教吃人的本性,人性內心深處的自私與殘忍。人與人之間,“吃人的人”與”被吃的人”之間的人性的思考。以“吃人”這一經典意象寫出此篇,強烈的反抗封建文化,渴望着救與被救的黎明曙光,照耀在一片狼藉的中國大地上。

(一)淺析魯迅先生的創作歷史背景

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清末民初的動盪年代,中國傳統的固有的封建禮教及封建文化正受着西方先進文化思想及新理念的強大沖擊。有些志士仁人、前沿學者等願意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洗禮與教化。而有些人則故步自封、守着自己所謂的封建文化與新思想主動畫清界線,愚昧、無知、封建,由此以來展現“吃人”的本質,及其利害程度可想而知。封建的舊禮教如此的殘害人民,當然在當時的社會這將是一個必然的過渡階段。因爲那時的中國是深受20xx多年以來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所影響的,試問?讓所有人一夜之間都能夠開化,接受新思想是一種可能嗎?答案必然是:不可能!

因此,魯迅先生就封建社會舊禮教“吃人”的本質及人性自私殘忍冷漠的深刻解刨,解救人的急切呼籲。寫下此篇,既是對當時社會的有力抨擊又是對人性的思考,願讀者從中汲取營養,自救也好,他救也罷,總歸是魯迅先生的美好願望。

(二)“吃人”意象蘊含的意義

我們說“吃人”的本質是那些傳統的思想、封建的禮教,深深地紮根在廣人民的心中,久久地揮之不去。小說《狂人日記》中,魯迅先生寫到:“今天全沒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門,趙貴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還有七八個人,交頭接耳的議論我,又怕我看見。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先生是一個智慧之人,他受過良好的教育,也曾汲取過先進的文化、思想。他自然是與那些人不同的,他思想進步對社會現象的認知也有所希冀的。他渴望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能夠不在封建勢力的影響下過活,人身擁有着言論自由,不再爲舊禮教而服務。希望人人能夠放下“吃人”面孔,將一切舊禮教的醜陋面孔展示在人的面前。再去剖析,將會懂得,其實“吃人”的真實意義,源自於內心始終放不下的那些東西。

(三)魯先生筆下“吃人的人”

魯迅先生生逢那樣的年代,在他的筆下寫出的是有靈魂的事物。“吃人的人”一方面是吃人的“人”,另一方面是被吃的“人”。說他們是吃人的“人”,是因爲在封建舊禮教的約束下他們只能一味的妥協,他們不能跨出那一步,始終把愚昧的準則當做克己修身的標配。而說他們是“被吃的人”,是因爲他們是切切實實的受害者,是封建的思想壓的他們透不過氣來,使他們變成了“吃人的人”。幾千年來的舊禮教剝奪了他們的思想、言論自由,甚至是行爲。說到行爲,使我想起了我國1942年河南大饑荒的案件。據說當時就有狗吃人的事情,而人們更是做出了一些更加過份的事情,屢屢提起,慘不忍睹。狗是動物,是牲畜。我們說人與動物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人類是有思想,有靈魂的。我們不能理解動物的行爲但是人類的行爲又會有誰懂,那又將是幾維空間的生物呢?而與之不同的是河南大饑荒案件,是部分區域,是人們的生理需求。而魯迅先生那個時期的人呢?他們是思想上的,思想上的即是心理上的。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心理上的病態遠遠要比生理上的傷害大的多。可以說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是試圖挽救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吶喊之聲!

(四)《狂人日記》給人以啓迪

魯迅先生的小說,對我個人而言大都是高深莫測、難以讀懂的,須得多讀

個幾遍。初讀懵懵懂懂、再讀深陷其中、三讀嘆之贊之。魯迅先生謹以此篇啓示後人,民族的自救之路,國家的自救之路,離不開文人們的文筆之風,給人以啓示。這篇小說也寫的及其凝練,篇幅很是短小,但是給人的說理說服性及強,以詭異的行文完篇。就是要引起人們的關注,要人們自己去思考,這遠比直接告訴讀者強上百倍,而且這也是更加強有力的發問!《狂人日記》以此洗禮着國人、尤其是文人的心靈。這不僅僅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號召,更是一種對生靈的救贖,挽救人民放下舊禮教的束縛。

對於魯迅先生最後的兩句話:“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得還有?救救孩子……”我是這樣理解的,從小到大我們一定聽到過,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國之棟樑之類的話吧,是的,魯迅先生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我們的國家就是需要新鮮的血液去灌輸,去澆灌。祖國纔會擁有美好的未來!

(五)給予文學革命的影響

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作爲第一篇白話文小說,在當時可以說是揭起一度的熱潮。小說全篇行文怪異,甚至是夢囈之語,既狂又顛。這既是文學史上的一個新的開端,又是文學史另類的一面,呈現出一番新的景緻。使文學革命更進一步,推動了文學革命的發展。大膽創新的寫作手法纔是作品的亮點所在。

《狂人日記》讀後感4

魯迅先生生活在中國那段水深火熱的革命的灰色的年代,混沌的國人還沒有完全覺醒,兩千年來的封建思想仍在影響着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只在暴力革命中取得勝利是不夠的,國人的奴性思想是社會健康發展的桎梏:辛亥革命的碩果被軍閥竊取,推翻清政府後又要建立另一種迫害壓榨窮苦人民的帝國;抗日戰爭勝利的號角即將吹響時又爆發出國共徹底決裂的危機;反動派嚴酷的統治和持續四年之久的內戰,是什麼讓即使取得勝利了的中國仍然動盪不安?如果改變不了人們根深蒂固的迂腐和懦弱,革命的意義永遠無法實現,中國的和平時代永遠不會到來。先生翹首以盼的是一個和平民主、平等自由、國人相親相愛的和諧美好的社會,他用自己的紙筆和頑固保守勢力鬥爭、和國人的愚鈍鬥爭、和想要奴役國人思想矇蔽國人意志的封建勢力鬥爭,他想反映的是那個時代黑暗的社會和悲哀的現狀,喚醒國人清除封建殘餘,躋身革命事業,對社會的不平等奮起反擊是他傾其一生所希望能做到的事情,可是到了他生命的盡頭,也未能看到在他的努力下,才能夠到來的正義的新世界。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昏;然而須十分小心。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我怕得有理。”

這是小說的開篇,人物的意識首先登場了。爲什麼“今天”的月光格外好呢?爲什麼以前的三十多年見到的“全是發昏”的呢?“我”的精神因月光格外的爽快,可是“我”覺得還是要小心,因爲“趙家的狗”不知爲何,“今天”看了我兩眼。其實主人公意識的登場,先生就預示着他的意識與常人的並不相同,否則“狂人”二字又從何而來呢?

這幾天出行“我”總覺得村人的眼神和言談舉止有些許異樣,便想起了其他村莊的人們將大惡人打死並把他的心肝挖出來吃的傳聞,“我”終於明白其中緣由,其他村莊的人會吃人,緣何自己村莊的人就不會呢,既然可以吃別人,爲什麼不可以吃“我”呢?“我”猛然發覺,原來這是一個吃人的世界!本文的敘述者說,“狂人”是患了“迫害症”這類的癔症,因此稱他爲“狂人”。然而在我看來,這其實是一個生活在封建士大夫家族中在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中猛然覺醒的知識分子。他的臆想並不是毫無理由,他以爲他所生活的世界日益變成一個人吃人的世界,其實他看到的是人們獨立的思想被日益吞噬,他看到的是在這個黑暗社會下人們的人格逐漸喪失。

“凡事總須研究,纔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

“狂人”所看到的“仁義道德”,是封建禮教下的道德,而他已經覺醒的民主意識讓他看到這封建思想中極力提倡極力追捧與膜拜的道德,其實是活生生的“吃人”二字!在“狂人”臆想的世界裏,他看到的是在封建禮教地束縛下,一個 人與人之間互相殘害的,人吃人的可怖的世界,他認識到,原來幾千年來的封建文化,教給人們的實質,其實就是“吃人”二字。他感到親情的缺失、人情的淡薄,他感到孤立於世間的艱險與悲慼,人吃人的殘酷迫害正在趨近於他,其實是封建思想的魔爪正在伸向他。“狂人”病症只是把封建殘餘對人身心的侵害變得更加具體和生動了,然而卻沒有人能明白他的恐懼,沒有人明白他的狂與不狂, 沒有人能看到自己內心比“迫害症”更加可怕的病症。在這樣的情況下,真正的“狂人”被看作普通人,而覺醒的人卻被看作“狂人”形單影隻地艱難而忐忑地在亂世中掙扎度日。 現在看來,“狂人”其實說的並不只是主人公本身,而是生活在那個黑暗的世界裏,在封建思想的壓迫下,人性逐漸泯滅的全體國民。

“救救孩子!”多麼微弱,無奈,又悲壯的吶喊,救救孩子、救救下一代吧,被侵蝕的頭腦、被腐化的思想,到你們就停止吧,讓封建社會的假仁義假道德侵害到你們這一代就停止吧,別讓下一代的孩子們還像你們一樣,在這種可怕的、人情淡漠的年代裏、在“吃人”與被吃中終其一生。

《狂人日記》是一種自由的流露,一次正義的爆發。魯迅先生的聲音在那個充滿惡臭、血腥味的封建社會,喚起了沉睡的人,沉睡的真的人,喚醒了整個世界。

《狂人日記》讀後感5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昏;然而須十分小心。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多看了我兩眼呢?

我怕得有理。”

這是狂人日記的開頭,一個詼諧幽默,卻又意味深長的開頭。月光沒有用亮或美麗這樣的字眼,只是用了一個很好這樣的一個很籠統的概括。緊接着“我”就出場了,很自然又帶出了一句趙家的狗,很平淡的描寫,但卻越咀嚼越有趣,接着你會忍不住笑出聲來。怎麼就突然寫了這麼一隻狗呢,還去在乎一隻狗多看了自己兩眼,這就是一個患了迫害症的狂人了。

魯迅曾在他的《自嘲》詩中這樣寫道:“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這樣的一個魯迅在平常人看來是如此的辛辣而且罵人不帶髒字,你看這日記寫的吧。時不時就有這麼一句,你不仔細琢磨還好,細細一想,若你是他罵的那類人,你能嘔出半斤血,不足爲怪,誰讓那些人該罵呢。

與我“有仇”的趙貴翁、被我踹了一腳的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嘴裏罵着要咬兒子的昨天街上的女人、狼子村來的告荒的說要挖人心肝的佃戶、與醫生“串通”好了的說等我養肥了的親大哥……這些人物都寫的那樣的傳神,讓人都快相信這狂人的瘋狂的想法了,好像他們真的是圖謀不軌的人。

“凡是須得研究,纔會明白。”

這個狂人晚上睡不着,只能去研究了,這一研究不要緊,卻引出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議論:“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這一句的對立面你可知道是什麼?這一句一說出你可知道是要打到誰嗎?這一句得罪的你可知道誰哪些位嗎?是統治了中華幾千年的儒家思想!是在所謂的知識分子眼中至高無上的孔老夫子!是仁義禮智信根深蒂固地生長的所有中國人的“聖潔”內心!

別人要吃我也就算了,可是“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這不是很可悲嗎?還有更可悲的呢,是什麼呢,待會說。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趙家的狗又叫起來了。獅子似的兇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這幾句好像前言不搭後語的,許多人熱衷於熟練的說出這幾句,以顯示他們對魯迅是相當瞭解的,但可知其中深味啊?獅子是誰,兔子是誰,狐狸是誰,其實這是一個“人”。一個性格相當複雜的“人”。這個“人”他在比他狠的人面前是兔子,而在比他弱的人面前他又是一隻狐狸兼獅子,像狐狸一樣哄騙着,然後像獅子一樣咀嚼着。話說回來,那些不求甚解的“五柳先生”豈不是也是又像獅子又像兔子又像狐狸嗎?

就在我們迷迷濛濛的聽着狂人的絮叨和覺得吃人的理論可笑的時候,狂人的一句叩問又是如此的震徹天宇:“從來如此,便對麼?”魯迅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關注國民性的質問者。這也許就是中國人的奴性,你只要讓我活下去,我就老老實實的呆着不動彈,任你鞭抽棒打,只要我忍得住,我就必須要做個好奴才,夜夜祈禱着下輩子翻身做主人。中國人忍夠了嗎?中國人沉默夠了嗎?從來如此,就對麼?

狂人是真的成了狂人了,沒日沒夜的擔心着。世人呢,他們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別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極深的眼光,面面相覷,放不下這心思,不管是父子兄弟也好,夫婦朋友也好,師生仇敵也好,各不相識的人也好,都不知道誰和誰結成了一夥,互相談笑着,互相提防着……

狂人不想被吃,也不想自己的大哥淪落,於是去勸他,誰知,大哥也忽然顯出了兇相。他只能自己出了一身冷汗,默默的`嘆氣了:“你們立刻改了,從真心改起!你們要曉得將來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啊!”

太陽也不出,門也不開,忘記了昨天的月光到底有沒有,趙家的狗好像也不叫了,卻想起了自己的妹子好像也死了,這時的狂人終於也察覺到,原來自己也是個吃過人的人啊,而且吃的就是自己的妹子,還吃的那麼香,毫無察覺異樣。原來自己也是個吃人的人嗎?自己吃人時也是那樣自然嗎?這時的自己也要被人很自然的吃掉了?

這日記是狂人病中自己寫的,病後也對自己的言行有點哭笑不得,不知所云。這纔是狂人的最可悲之處啊。一個病中的人看到的月光的很好的,看到的世界時那樣的清晰呢,可是病好之後呢,他又成了一個“正常人”,本來應該的正常狀態被所有的人理所當然的認作了病重,本來應該的病態,卻是整個民族的引以爲豪的常態。拊膺長嘆也嘆不盡這其中的無奈與可悲啊!這難道是狂人一個人的悲劇嗎?

來看看狂人日記是怎麼的結尾吧。

“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

救救孩子……”

見識了魯迅的橫眉冷對,這裏就見了他的俯首甘爲了。中國還有的救,魯迅告訴我們興許還有的救,這些活了這麼那麼久的人都吃過人或者正面臨着被吃,可是還有孩子啊,這纔是民族的希望,救救孩子,血脈莫斷!

《狂人日記》讀後感6

“狂人”近於“瘋”,在做着“惡夢”,在境象中充滿了青面獠牙的傢伙,黑暗陰森的笑,古怪的語句。卻藉着“瘋”,把帶着憤怒、驚恐的鞭子一下子打到了隱痛之處,充滿了內在的緊張。每個人都睜着眼睛說謊話,互相深疑,都想控制別人,卻都無力超越他人,因而斤斤計較着。“狂人”被道得“瘋狂”了,從而說出一堆真話。

都說是“揭露傳統封建禮教的醜惡”,但,何以惟有此篇有如此之名聲?拋舍某領袖對於魯迅先生強加的評價以及歷來的噪音,讓我們關注文本。

最讓我眼前一亮並感到好奇的,並非其對封建文化傳統的批判,而是:“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妹的幾片肉,現在也輪到我自己……有了四十年以人履歷的我,當初雖然不知道,現在明白,難見真的人!”

據此,我想,魯迅之所以不凡,其深刻的懷疑性以及隨之而有的批判性,也許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引文中,他不但懷疑,批判了那些“吃人的人”以及“禮教”,連自身,他也懷疑,他也反思自己,他也肯直面事實,他也批判。

有這樣一種說法:真理,首先應該是真相。儘管,從邏輯角度而言,此話似有語病,但其所指,我已明白。古今能直面現實、勇敢說真話的人,有幾個呢?博學如朱光潛、巴金、郭沫若,爲了“活得好一點”,“安逸一點”,就唱着鋼鐵坦克極權的讚歌,畏首畏尾。魯迅之所以能深刻、透徹看破迷霧,其求真之願,實爲大因由。因此,纔有了這“反常”的“狂人”。

問題是,“反常”、“瘋狂”、“夢囈”之後,怎麼辦?每天身處一個死寂的社會,每個人都認爲你“傻”、“瘋”、“狂”,而且,每天的生活,還得照樣過,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是缺一不可。年深月久,心靈能抵抗得住嗎?“耗散理論”告訴人們,只有“系統的開放,才能讓物質,信息等從無序走向有序。然而,如何能夠堅守,不斷進步突破侷限,實乃大問題,畢竟,理論歸理論,實際歸實際。

必須注意的是,“狂人”身體復原後的“赴某地候補”。由激烈地反封建制度及其文化開始,後來被迫害致狂,留下“語頗錯雜無倫次,又多荒唐之言”的“日記二冊”,最後,病癒,做官去了。也就是說,“狂人”拋棄“狂”時的思想和原則,選擇了委曲求全,終究無法抵抗來自整個社會的“黑暗力量”,重新成爲“奴隸”了。魯迅爲“狂人”安排了做官這個結局,實在是太清醒了。從“救救孩子”那既悲切又空洞的“吶喊”,聯想到“狂人”愈後默默無聞地就範做官,可以感到封建宗法制度及其文化扭曲先行者人性,毒化他們靈魂的頑強而又可怕的力量,就可以看到極大多數尚無原創的強大的思想體系的改革者可悲的下場,比如康、樑,乃至正在寫文章的我,都不過是“藉助別人的武器來戰鬥”,罷了。

就個人經歷而言,突破個人侷限,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並且,充滿偶然性。在我記憶中,有三次半偶然半個必然導致的突破。其中,最迅猛最明顯的突破是從高一開始的。當時,年級有文學社,授課老師是年輕而充活活力的董晶晶先生。他爲我開了一扇窗戶,並且,因爲我一向好閱讀,當時遇此平臺,當然要好好把握。於是,開始了相對大量而廣泛的閱讀。此外,當時促進我幾乎全力投入文學的因素還有三個,一,我當時不堪功課成績之重,理化生幾乎讓我絕望,一絕望就就得尋找精神寄託;二,當時我出任學習部部長,是學生雜誌《星海揚帆》的主編,邊學邊用,學用互助;三,當時遇一志向與性情、愛好相投之人,每天玩着高強度的詩詞背誦遊戲以及文字遊戲,快樂而充實。五大因素再加上一丁點上進心,方有了今天的我。但即使有過這樣的心理歷程與經驗,也不能讓我堅信我以後不會成爲一個空虛無聊苟且偷生之輩。

行文至此,似若離題。

魯迅先生對“娜拉走後,會怎樣”提出了兩種可能:不是墮落,就是回來。今天在此,幼稚地提出第三種可能:繼續前進,因爲“狂人”可能會喜歡上求真求知的快樂。

可是,與此同時,一個新的問題又會出現:隨着發現、懂得的東西越來越多,人會變得怎樣?我還小的時候,媽媽告訴我,地板髒。我求證過,當我赤着腳走上一天的地板,擡起來看,黑如煤炭。因而,“推論”得出,狗也是“髒”的,因此,一直怕狗,怕與它接觸,儘管在理性上,深知“萬物生而平等”,但情感上始終無法接受狗,稱“狗”而非“犬”,足爲證。同樣,小時候看到新聞報道,是關於飛機失事的,由此,害怕乘坐飛機。儘管我知道,飛機失事的概率十分低。也許,知道得越多,限制越多,“無知者無畏”,也許,就是經這樣的推理得出。但,我絕不會選擇做“無知者”。9·11災難發生之時,那些投入救人行動中的人,難道不知道危險嗎?

所謂“細節”決定成敗,我想,大概可以這樣理解:真正決定了一個人走向的因素,主要是兩個,一爲常識,一爲本能。本能也分兩部分,一爲“生理本能”,一爲“繼後天訓練而成的屬於自身的能力”,即對一事作出近乎條件反射的反應,視爲“能力”或“本能”。“知道越多,限制越多”的原因,也許,正在於當我們知道的東西越多,經歷越豐富,就越相信自己的經驗,當新事物出現時,很難及時而準確地作出反應及判斷。畢竟,人是很難超越自我經驗而存在的。這,也許就是人類的大侷限,大悖論,大悲哀所在!我由個人經驗所得的“娜拉走後”第三種可能,即爲證。

上帝又要發笑了。

可是,還有一堆問題。個人的經驗既是人的豐富認知與判斷力建立之源,也是人的侷限性的根本,那麼,是否意味着,最沒有經驗的時刻就是最沒有束縛的時刻?或者說,童年時提出的問題,是否就是一生的侷限的邊界,所謂“救救孩子”?那麼,人,窮盡一生,會有多大進步?人爲何而生?

《狂人日記》讀後感7

《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真正現代白話小說。令人驚異是,這部中國現代小說史上具有開山意義作品,已經顯示出極其成熟特色,使後來許多研究者爲之傾倒,究其原因,除了魯迅深厚文學素養外,我們也無法不歎服於先生天才。

下面,我將對《狂人日記》進行個人化解讀,其中自然有偏頗之處,然而作爲一位讀者,我想也可以有放肆一下權力。翻開《狂人日記》,首先進入讀者視野是“狂人臆想世界”。這個狂人臆想世界,是通過“常人視角”敘述出來:狂人發病棗旁人側目棗家人延醫救治棗狂人復原。這一層意思凡識字者均可以解讀出來,因爲在小說“序”中清楚地交待了:

某君昆仲,今隱其名,皆餘昔日在中學時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漸闕。日前偶聞其一大病;適歸故鄉,迂道往訪,則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勞君遠道來視,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因大笑,出示日記二冊,謂可見當日病狀,不妨獻諸舊友。持歸閱一過,知所患蓋“迫害狂”之類。語頗錯雜無倫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體不一,知非一時所書。間亦有略具聯絡者,今撮錄一篇,以供醫家研究。

通過常人視角,我們可以合理地解釋狂人眼中他人對其“迫害行爲”。比如小說第一節中狂人記道:

今天全沒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門,趙貴翁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還有七八個人,交頭接耳議論我,張着嘴,對我笑了一笑;我便從頭直冷到腳根,曉得他們佈置,都已妥當了。

因爲得知狂人發了狂,因此大家對他有些害怕,並且議論他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眼裏,卻認定是大家謀劃好了,要害了他了。

再如,狂人大哥請了醫生來給狂人診治,開了藥,囑咐大哥趕快給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眼裏,卻是這樣情形:

老頭子跨出門,走不多遠,便低聲對大哥說道,“趕緊吃罷!”大哥點點頭。原來也有你!這一件大發見,雖似意外,也在意中:合夥吃我人,便是我哥哥!

有了這些描寫,於是我們得到一個完整符合邏輯故事:一個年輕人由於腦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對他進行迫害,並且吃人,但不久之後由於醫生治療年輕人瘋病治癒了,重新進入了正常人生活軌道(赴某地候補矣)。我們所看到“狂人日記”就是這樣一個醫學上病例記載。由於魯迅曾經學習過醫學,並且護理過患精神病家人,因此這份“狂人日記”模擬得十分真切、詳盡。

以上是對《狂人日記》第一層解讀,然而大多數人都可以很輕易地透過病例假象,看到魯迅以象徵形式對封建傳統所進行批判棗在這裏,我將它作爲我第二層解讀,即狂人“狂行下表層批判”。

當我們以“狂人視角”對作者筆下世界進行關照時,我們就開始瞭解狂人眼中世界真相:狂人忽然醒悟“傳統”殺人、吃人罪惡棗周圍人無法容納清醒者開始對他進行迫害:加之“瘋”罪名棗狂人重新屈服於惡勢力,同流合污(或被吃)。

這是在《狂人日記》發表當時和以後,大多數評論者所解讀出來共同結果。在這種解讀中,出現了一個時代化批判對象:“傳統禮教”——這正是新文化運動着力批判對象。魯迅作爲新文化運動主將,他第一篇小說《狂人日記》以此爲自己批判焦點,是無可置疑,而且也確是魯迅當時創作目,在作品中,也用狂人自白清楚地昭示出來:

凡事總須研究,纔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每葉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

另外,魯迅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中也曾表示《狂人日記》“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弊害”。

正因爲有了這種共同解讀,《狂人日記》才被作爲“五四”啓蒙運動一個文學範本,通過它,新文化運動倡導者們打起一面大旗:“救救孩子”!

然而一個文本在它被創作完成之後,便脫離了作者成爲獨立存在事物,因此在不同時代中,不同讀者將會有不同解讀出現。正如世紀末今天,在我眼中,《狂人日記》可以解讀出第三層意義:這就是狂人“對人類深層批判”。

依然是通過“狂人視角”關照周圍世界真相:敢於對世界和人生做抽象思考狂人,發現了人與人之間提防、傾軋、殘殺,並且已經成爲一種難以扼止惡性循環: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別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極深眼光,面面相覷。……

於是狂人呼籲人類和睦相處:

去了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飯睡覺,何等舒服。這只是一條門檻,一個關頭。

然而:

他們可是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師生仇敵和各不相識人,都結成一夥,互相勸勉,互相牽掣,死也不肯跨過這一步。

絕望當中狂人吶喊、呻吟,發出“救救孩子……”絕望之音。

對人類整體批判也許並非魯迅創作時清醒本意,但狂人眼中常人世界卻具有廣闊共時性和世界性,因而其批判便決不僅止於五四前中國國民而可以延伸到整個人類;其批判所指人類劣根性也不是僅僅消滅“封建文化制度”並可以根除——也許它本就是人類基因中根深蒂固一個分子,永遠無法消除,並將在最終導致人類自我毀滅。這徵兆,我們在今天已經可以看出:可以將地球毀滅幾千次核武器、每個人都參與其中對地球污染、因人類道德淪喪爆發出來無法治癒世紀疾病“愛滋”……魯迅正是因爲看到了人類這種難以根除劣根性,因此才感到深深絕望,“救救孩子”呼聲之後纔不是一個“感嘆號”而是“省略號”。在他看來,這呼聲儼然如將封閉在無法打破鐵屋子裏將死之人喚醒,使他們感到無法解脫痛苦。

《狂人日記》讀後感8

《狂人日記》對中國現代文學貢獻主要體現在思想和藝術兩方面,即“表現深切和格式特別”。

主題:在思想上,《狂人日記》表達了徹底、不妥協反封建精神。魯迅自述,《狂人日記》受到了果戈理同名小說和尼采思想影響,但卻“比果戈裏憂憤深廣,也不如尼采超人渺茫”。《狂人日記》對封建制度和禮教揭露和批判是多層次逐步展開:第一個層次是先從外部環境上揭示吃人普遍性,進而通過狂人聯想,把歷史和現實具體肉體上吃人,上升到了仁義道德等綱常名教吃人更深層次。第二個層次,從家庭內部着眼,來透視封建禮教所依存基礎――家族制度罪惡。“大哥”意象就是家族制度象徵。“大哥”並不是有意迫害狂人,但是他所遵奉禮教制度觀念卻決定了他必須要按照社會傳統意志來消滅狂人叛逆意識,所以也參與到了吃人行列中。第三個層次,通過狂人自我反省,把封建綱常名教“吃人”含義引向了深廣:狂人也被綱常名教毒害而成了吃人者。尤其是狂人所說“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我,顯然不僅是狂人自身,而且是代指處在宗法制度和封建禮教控制之下“中國人”,作品由此完成了對封建禮教吃人本質最深層次揭露和批判。

《狂人日記》在表現“禮教吃人”同時,還表現出了強烈反叛和變革精神。如狂人面對因循數千年之久傳統思想,大膽地提出了“從來如此,便對麼?”質疑,這集中體現了大膽懷疑和否定一切五四時代精神;狂人還面對面地向吃人者發出了警告:“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人,活在世上”;狂人還渴望將來有不再吃人更高級“真人”出現,這表現了一種改變舊世界、創造新世界朦朧理想。最後,狂人期望未來、矚目下一代,希望“沒有吃過人孩子,或者還有”,發出了“救救孩子”呼喊,這更是一種向封建主義抗爭號召,同時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條變革社會途徑。

《狂人日記》具有鮮明現代特徵,具體表現爲省察歷史與現實理性精神,解剖自我靈魂自審精神,以及關注生存和發展憂患意識,遠遠超出了一般知識分子顧影自憐式自我安慰,顯示了“五四”時期思想啓蒙高度。

藝術成就:在藝術上,魯迅是創造新形式先鋒。《狂人日記》之所以被稱爲是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除了其思想上貢獻外,還體現在藝術上獨特創造方面,具有獨特結構模式、表現手法和敘述視角,併成功地塑造了“狂人”藝術形象。首先,在結構上,採用日記體,借鑑西方橫截面式結構,按照狂人病情和意識流動來組織小說,打破了中國傳統小說注重故事情節結構方式(線性敘事方式)。其次,在藝術表現上,大膽採用了現實主義和象徵主義相結合手法,形成了獨特藝術效果,這主要是通過狂人這個特殊藝術形象來實現。實寫人物,用是現實主義;虛寫寓意,用是象徵主義。一方面,從文本敘述表層來看,狂人確是一個“迫害狂患者”,作家用現實主義方法準確入微地寫出了狂人精神病態:思維邏輯混亂,心理變態等,甚至可以經得起精神病理學者檢查;另一方面,作者巧妙地在狂人瘋話中,創造性地運用了象徵、隱喻手法和漢語多義性,一語雙關地寄寓了讀者完全能夠領略戰鬥深意;巧妙地在狂人周圍環境、氛圍、人物關係中融入了極精彩象徵性描畫,這就使讀者所感受到狂人,在內在精神上,成了一個站在時代前列先覺者,一個反封建啓蒙鬥士。可以說,現實主義方法構成了小說骨架和血肉,象徵主義方法構成了小說靈魂,二者相互結合缺一不可。第三,在敘述視角上,《狂人日記》“日記本文”部分採用是白話,敘述者是白話文第一人稱“我”,“序言”部分採用卻是文言,敘述者是文言文第一人稱“餘”,這樣在文本中就出現了兩個對立敘述者(“我”與“餘”),形成了兩重敘述和兩重視角。文言部分所表現出來內容和白話部分所反映出寓意是對立,白話部分表現雖然是“狂人”非正常世界,卻具有瘋狂中清醒,處處顯示了對舊有秩序反抗,是不正常中正常;文言小序部分寫狂人病好之後,已“赴某地候補去了”,成爲了候補官員,表現雖然是一個傳統意義上“正常人”世界,實際上卻是正常中不正常,表明反封建戰士已經向黑暗現實屈服,成了封建統治者一員。這樣,小說文本就具有了一種分裂性,對立因素相互嘲弄與顛覆、消解,形成了反諷結構,表現出了魯迅對現實深刻懷疑和極度絕望,表現出了“夢醒了卻無路可走”悲哀。第四,成功地塑造了豐富複雜、蘊藉深厚狂人藝術形象。狂人是一個具有暗示性寄寓意義形象,他身上同時存在着理性、非理性,啓蒙、非啓蒙精神特徵,他是被庸人社會宣佈爲瘋子覺醒者、受迫害者、見證者,和受到長久精神壓抑戰士形象,是在近現代社會,受到西方文化影響“覺醒了卻無路可走”知識分子悲劇典型,象徵是近現代社會(晚清至民初)所有壯志未酬先覺善鬥之士和反封建先驅。《狂人日記》整個情節發展都是建立在這樣一個思想基礎上――知識者覺醒程度和他在中國當時社會上孤立程度是成正比例發展,越覺醒就越孤立。“狂人”越是深刻地感到封建禮教吃人本質,越是極力反抗這種禮教,周圍人越是把他看作是一個不值得理解和同情“瘋子”。“狂人”命運深刻地體現了當時覺醒知識者悲哀。

魯迅明寫是狂人狂態,實際上筆筆觸動都是讀者思考時代、社會、人生真諦心絃。狂人並不是一般典型性格,他是象徵性,是整個五四時代先驅者憤激思潮藝術象徵,我們從狂人日記中,感受到是充滿着批判和追求、深思和戰取一首氣魄宏大、熱情奔放時代思潮交響樂。所以,它一經發表,就在思想界和文學界引起了廣泛反響,《新潮》雜誌著文稱譽“瘋子是我們老師”,“我們帶着孩子,跟着瘋子走,――走向光明去”。

《狂人日記》讀後感9

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中寫道:“我橫看豎看都只有兩個字,那就是吃人。”而老舍筆下的《駱駝祥子》中寫道:“這是個吃人的社會,他不讓好人生存。”兩者主題相比,都充分的批判了舊社會,唯一不同的是老舍筆下有一個力圖靠自己辛勤奮鬥而改變命運的“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當時在各種惡勢力的壓迫和政治的剝削下,百萬破產農民紛紛涌入城市,而祥子正是其中一個。

全書敘述了駱駝祥子在經歷人生的三起三落的打擊下精神崩潰從而變成一個慵懶自私的庸人的故事。

整個故事令人回味的同時也飽滿深思:“在舊社會的壓迫下,人的精神承受程度就僅此而而已嗎?” 文篇開頭有一段這樣的記敘:“祥子本來生活在農村,18歲是喪了父母和丟失幾畝田便到北平當人力車伕。

咬牙苦幹了3年,湊足了100塊錢買了輛新車,這使他幾乎激動的哭了出來,他幻想着照這樣拉下去趕上兩年,就又可以買輛新車,一輛,兩輛……他也可以開廠子了。”這段故事情節細膩的描繪了祥子的遠大理想,這同時也使我們充分的感受到了小生產者積極進取的精神,更重要的是這種精神是殘存在舊社會中。

而文末又有一段這樣的記敘:“他低着頭,彎着背,口中叼着個由路上拾來的菸捲兒,有氣無力的慢慢蹭。

只是他走他的,低着個頭像做着夢,又像在思索着點高深的道理。”這段文字也細膩而生動的描繪了祥子陪人送殯的一個場景。

由文篇和文末的兩段描繪而形成的強烈對比中,我感到痛心,一個擁有遠大理想的勤人竟變成這樣一個慵懶、遊手好閒、無所事事的小老頭。

合上整本書,我的心交錯縱橫。

此刻飽滿着心酸、同情與深思。

我同情,那是因爲像祥子這樣的人的遭遇太過悲涼;我心酸,那是因爲祥子由一個正氣之人變成充滿歪風邪氣的用人;我深思,難道在這樣一個社會背景中,中華兒女就只能被失敗搓倒嗎?不僅在舊社會,今時今日,也存在着許多類似祥子這樣的事情。

我有一個小阿姨,最讓她引以爲傲的就是她的兒子。

表哥是一個異常優秀的學生,德智體美勞在他的身上都能充分均勻的發展,而且他經常在各項國家賽事拿獎,對於我們旁人而言他簡直就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典型的好學生。

那時高考剛剛結束,在我心中以他的資質清華北大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所以我便趁這個好時機回老家恭喜他。

一份心意始終抵不過命運的安排,一個噩耗從別人的口中傳來:表哥因3分之差無緣清華,精神崩潰後遂自殺而逝。

這無疑對我來說是個極大的霹靂,我先是極大的震撼,然後便是莫大的嘆惋。

我感嘆這樣一條鮮活的生命就此而逝;我感嘆祖國未來的棟樑就此消失;我感嘆這樣一個飽讀詩書的聰明人處事怎麼如此極端。

近年來,全國各大媒體不斷報導出有關“考生壓力過大精神崩潰或者自殺這樣一些惡性的事件。

據統計,我國因考試而造成的惡性的事件的發生率以每年5%的百分比在持續上漲。

面對這些噩耗,難道我們只能爲他們嘆惋?難道我們只能熟視無睹?難道我們只能坐以待斃?不,我們是完全有機會去阻止悲劇的發生。

如果我們能夠細心的去看待這些事件,就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精神上的承受極限從而促使極端的處事方式。

讓我們換個角度來思考,假如祥子樂觀點,咬牙再苦幹,那麼他早已是一件車廠子的老闆了;假如表哥嘗試心胸放開點,培養好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去復讀的話那麼憑他的資質早已在清華的學堂裏“兩袖清風”了;假如全國成百上千的自殺考生也和表哥一樣,那他們也早已實現各自的理想各奔東西了。

所有的假如,不是存於腦海的泡影,不是嘴上的不切實際,更不是耳上的危言聳聽,它是可以實現的,唯一的前提是:放飛心情,積極樂觀。

青春是一道絢麗的彩虹,稍縱即逝。

青春是一艘急流而下的航船,不可回頭。

青春是一樣別緻的禮花,美景難有。

讓我們把握好人生的方向,在青春的藍天自由翱翔;讓我們把握好自己的心態,沐浴在理想的春風中;讓我們把握好自己的思想,乘着青春,綻放出人生最美好的禮炮。

社會固然沒有百分百光明的,但是如果我們改變態度及社會觀去適應這個環境的話,命運的改變一切皆有可能。

保爾·柯察金曾說:“人生是一條船,在生命裏旅行,沒有不受傷的心靈,堅持住,不要沉默。”因此,把握好人生的方向,開好人生的小船,切勿做那隻潦倒的駱駝。

《狂人日記》讀後感10

魯迅曾經說過:“沒有衝破一切傳統思想的手法和闖將,中國不會有真正的新文藝的。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前途的燈光。”

《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現代白話小說。令人驚異的是,這部中國現代小說史上具有開山意義的作品,已經顯示出極其成熟的特色,使後來的許多研究者爲之傾倒,究其原因,除了魯迅深厚的文學素養外,我們也無法不歎服於先生的天才。

犀利的思想與凝練老辣的語言融爲一體,撕開其潛意識裏面的自私,冷漠,懦弱等變態性的劣根心理,使他們在惶惶不安之中受到靈魂的折磨。在《狂人日記》中並用着兩種創作方法:實寫人物,用的是現實主義;虛寫寓意,用的是象徵主義。作品的思想性主要是通過象徵主義方法來體現。但不同於一般象徵主義作品的是,文章中的象徵主義方法不是獨立的,它只是依附於現實主義而存在,如同影子依附於形體而存在一樣。自然,影子又並非可有可無,相反卻十分重要:如果沒有象徵主義方法構成濃濃的影子,作者投射在狂人身上的思想光束就無從顯示。可以說,現實主義方法構成小說的骨架和血肉,象徵主義方法構成了小說的靈魂。

小說刻畫了一個精神迫害症患者對周圍世界異於常人的內心感受和情緒流變,從而揭示了被封建文化統治的社會的“吃人”本質,全面顛覆了封建文化的合法性,喊出了“救救孩子”這樣富於啓蒙主義意味的聲音。魯迅曾借用吳虞的說法追認自己的小說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實際上這篇小說有着更爲深刻的意蘊。小說的深刻性既表現在對他人進行反封建思想革命啓蒙的徹底性上,也表現在魯迅對於知識分子充當 啓蒙角色的資格的質疑上。魯迅沒有像同時代其他知識分子那樣有一種高高在上充當救世主的心態,而是把這種否定也指向了知識分子本身。魯迅的創作過程可以看作是對身內身外雙重世界的搏鬥過程。這是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最爲徹底最爲決絕最爲深刻最爲清醒的聲音。如果我們撇開是帶背景的束縛,把思考擴展到整個人類世界的發展歷史,擴展到整個人類世界的生存境遇,那麼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限制的生存狀況,羣體對個人人性的限制,肯定會激發我們進一步的思索,使我們有新一層的領悟。

《狂人日記》是具有最明顯的象徵主義色彩的作品。它是魯迅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發出的第一聲“吶喊”,多年淤積在魯迅心中的對封建傳統思想的憤愁之情需要一次總的爆發,多年積累起來的對封建傳統思想吃人本質的整體性認識需要一個概括性的發現。在這時,任何具有鮮明的特指性的事件都不足以完成這樣一個創作任務。魯迅需要一個具體的形象,但這個具體形象又必須是一個非常態的人物。他不能象常態的人物那樣對於具體事件具有太大的粘着性,不能象常態的人物那樣對於現實的生活環境和思想環境具有那麼大的潛在適應性 ,也不能象常態的人物那樣循着常規的思維邏輯由現象向本質做漸次的正常推理.魯迅找到了“狂人”這個具有現實性的人物,實際上便是找到了一個由現實性向象徵性過渡的藝術關節。他利用“狂人”的變形心理直接把現實的封建關係轉化爲一種象徵,並由這種象徵直接昇華到對封建關係和封建社會意識形態的抽象本質的剝露。這裏的社會思想環境是作爲一個模糊的整體性畫面出現的,“狂人”對它的感受首先是一種情

緒性的感受。在情緒性感受的基礎上直接進行理性的本質概括,是《狂人日記》運用象徵主義手法的結果,僅僅依靠現實主義的真實描繪,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便不足以達到如此高度的藝術概括力。而強烈的情緒性與明確的理性概括相結合,現實可能性與現實關係的變形描寫相結合,則是《狂人日記》現實主義和象徵主義相結合的主要標誌。

狂人的確是一個迫害狂患者,懼有恐懼多疑,知覺障礙和邏輯思維不健全等特徵。但作品的主旨並不是要挾下層勞動人民所受到的迫害,更不是一個精神病人的紀實文學,而是要借狂人之口來揭露幾千年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因而作品的狂人實際上是一個象徵性的形象,是一個站在時代前面的反封建禮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啓蒙者,是一個勇於向傳統世俗社會挑戰和反封建民主主義象徵形象。他的超前思想認識是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

在那個變態的社會裏,狂恰恰是現實的不狂。

狂人具有質疑意識、批評意識、自省意識。在舉世昏睡的世界裏,唯獨狂人善於質疑:“從來如此,便對麼?”覺醒的狂人發出了這樣的詰問,正是對幾千年封建文化及其代表勢力的懷疑與否定,這是狂人的質疑疑問;狂人執着勇猛,看穿一切,“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用“吃人”兩個字作簡明直接的概括和深入骨髓的揭露和批判,這是狂人的批判意識;狂人不僅揭露他的大哥吃人,也揭露他自己也在不知不覺地吃人,如把他的妹妹也吃了,這是狂人的自省意識。

《狂人日記》的價值在於“狂人”特有的心理躁動深刻地揭示出覺醒者想封建文化的宣戰,亦即“表現的深刻”。狂人雖然已經覺醒了,對於覺醒後該怎樣,意識卻很朦朧,但他那種反封建的勇猛與執着精神無疑爲知識分子起了表率作用,是值得他們學習的,這也正是魯迅的目的所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