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日誌

有關讀書的日記10篇

本文已影響 3.58W人 

一天即將完結,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麼能落下。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讀書的日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讀書的日記10篇

有關讀書的日記1

一個成功的人,他一定經過了無數的努力和無數的學習;一個成功的人,他一定有着豐富的知識和智慧的頭腦;一個成功的人,他一定對書有着深厚的喜愛。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成功,都努力的拼搏着!我也一樣,所以我很喜歡讀書,因爲書能讓我擁有這些!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的海洋中無奇不有,在我讀過的書中,每一本都是那麼的有趣,讓我最珍惜最喜愛的、是那本《羚羊木雕》主人公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表達的那麼清晰。當然,我認爲好的書不止這一本,不同的書不同的內容,不同的意義,不同的寫作手法,有時讓你開懷大笑,有時讓你黯然神傷,有時讓你彷彿身臨其境,有時讓你不得不看上好幾遍!

我在很小的時候家裏就有了很多書,但不曾去看,爸爸媽媽經常督促我,讓我多看書,曾經讀書是我的累贅,但慢慢的我試着去看,不找無趣的,看些生動。吸引人的,數量從小變大,內容由童話故事變成富含哲理的小說。越來越喜歡,現在不看都不行,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很迷漫畫,漫畫的字很少,只能當解解悶,年紀在增長,漫畫也就不再看了,只有那些內容豐富的有趣的才真正適合我的口味。

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每個人都可以去品嚐,只要你抱着興奮快樂心態去讀,就一定會愛上書籍,因爲我就是這樣。

有關讀書的日記2

書可以使人變得聰慧,書可以陶冶情操,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書的世界裏演繹着大千世界的真善美、正與邪;書寄託着前輩們對下一代的殷切希望。讀書籍是一件快樂的事,讀書的樂趣有很多,就那四大名著來說說吧!

讀《三國演義》的樂趣。諸葛亮、曹操、劉備、周瑜……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在不多的兵馬交戰中上演着一個又一個的精彩故事:《空城計》、《草船借箭》、《三氣周瑜》……這些故事中有讓你高興的,有讓你生氣的,特別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令人佩服的五體投地。體會古代英雄人物的聰明才智,這是讀《三國演義》的樂趣。

讀《西遊記》的樂趣。想必孫悟空在西天取經的路上斬妖除魔,護送師傅的英雄形象,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的《三打白骨精》最精彩了,孫悟空以自己的智慧、神勇和白骨精打鬥的精彩故事給人帶來了無限的想象。孫悟空72變的神通廣大令人嚮往,豬八戒貪吃,沙僧老實、厚道的形象也使人記在了腦海裏。這是讀《西遊記》的樂趣。

讀《水滸傳》的樂趣。一百零八將個個勇猛無敵,講意氣,讓人看後不禁連連叫好《武松打虎》中武松面臨危險,勇敢機智作鬥爭的精神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學習。感受一百零八將的豪情,這便是讀《水滸傳》的樂趣。

讀《紅樓夢》的樂趣則是品味人生百味,感受人生喜哀。

當你親身走進書的海洋,找到讀書的樂趣時,相信你一定會有感而發:“好一個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有關讀書的日記3

“沒有任何力量比知道更強大,用知道武裝起來的人就是不可戰勝的。”就是啊!此時我們就應多讀書,讀好書。從書中慢慢地積累知識,更加充實自己。

要說起書,那還得從小時候說起。

在媽媽的指導和影響下,此時我從小就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小時候,我個性不喜愛看書,覺得看書就是件很無聊的事情,媽媽總就是爲此感到頭疼。有一次,爸爸媽媽工作不在家,無聊的我,不知要做些什麼。突然,我發現一本外殼很精美的課外書,便翻開書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當時,我才上幼兒園,認識的'字不多,閱讀有很多障礙,但並沒有阻止我的閱讀,不一會兒,我最後讀完了書,覺得讀書不就是那麼無聊,反而很搞笑。媽媽下班回家後,我便把這消息告訴了媽媽,媽媽個性高興,她興奮地說:“桌子上的書就是我故意放在那的,都就是爲了讓你愛看書,如今,最後成功了!”此時我一聽,猛然醒悟,原來媽媽爲了讓我看書,想了不少辦法,從此,我便個性愛看書。

此刻我長大了,可我依然愛看書,此時每次和媽媽出去購物,我都會拉着媽媽,走進書店,此時買幾本自己心意的書,才肯離開。有一次,正因購物地點與書店距離遠,因此沒有去書店買書。導看!我多麼愛看書呀!

此刻,我讀過的書可多了!有《愛的教育》、《霧都孤兒》、《願望樹》……我一有空,便沉浸在書的世界;陶醉在“美景”中;漫遊在知識中;遨遊在空中……書,不僅僅擴展了我的知識,此時還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書就是我最親密無間的朋友;就是教育我的好老師;就是醫治我心靈上不足的好醫生。

啊!讀書真好呀!我愛讀書!

有關讀書的日記4

很小,媽媽便把我送進一個叫學校的地方,在那裏,我們有好多知識要學,有好多作業要做,每日感嘆:讀書苦,讀書累!

長大一些,便知道了讀書的重要性,也不再爲讀書而苦惱,清晨一句“上學去咯”放學後的一句“我回來了”講述的是讀書無窮的樂趣。

我們讀書不再是爲了高中狀元,也不是爲了光宗耀祖,更不是爲了去做官,而是爲了培養自己的情操,讀書,多麼優雅的事,多麼高尚的事。

清晨傍晚,清幽小院裏,捧一本《紅樓夢》倒一杯清茶,情緒隨書中情節起伏而起伏,那感覺就像在夢裏,沒有小提琴的伴奏,沒有豪華的場合,就一簡單的'地方,捧一文學古典,獨自陶醉其中,那該是多麼享受的事。

“書籍是精神的糧食”不錯,一本好書勝過千千萬萬瓶飲料,勝過無數的小吃,因爲,那都只是過眼煙雲,而書,卻是你永遠忠實的朋友,煩悶時,捧一本詩歌散文,讓煩惱在優美的句子中消逝得無影無蹤,高興時,讀一首詩,讓歡樂的心情更加歡樂,無聊時,看一篇小說,讓你的心情得以恢復,舒服的早晨,聽朗朗書聲,那心呀!不知不覺便被薰陶了。

讀書時,一心一意地去讀,專心地去看,心無雜念地去品,於是,讀書人的心呀,便變得那樣的寧靜了,就像那平靜的湖面,永遠沒有太大的波瀾,爲什麼?因爲讀書薰陶了他們。

難忘讀書的時光,小說、散文、古典詩歌…有令人氣憤的、有令人傷感的、有令人同情的、有令人高興的、有令人…

故我說——讀書真好!

有關讀書的日記5

身邊有這樣的人,非常認真的讀書,從頭讀到尾,是個特別喜歡讀書的人,因爲堅持的原因還是讀了不少書。讀書沒有記筆記的習慣,也沒有自己思考的能力。我認爲一個人只讀書是沒有用的,因爲這樣子不管多少本書都不會有進步的。

因爲還小,所以可能有點讀不懂,比較深刻的書。例如《百年孤獨》這本書,我記得有一次在打車的時候,司機師傅跟我聊到這本書。因爲是業餘工作,是司機師傅的話,我會覺得他並不是一個普通的滴滴司機。當我與同伴提起,我要把《百年孤獨》這本書看完的時候,司機師傅明顯驚訝,我這年紀,在看這本書。

司機師傅解讀的非常深刻,從這本書,還說到了中國的近代史的狀況。並且覺得我這個年紀,讀懂這種書是一種難得。其實我並沒有看完,所以我還並不是完全的懂。但是也覺得有些悲涼的感覺,但我相信不僅僅如此。

但是同樣讀完這本書的我的那位同學,卻只是單純的認爲這一本書不怎麼樣,甚至有些惡俗。每個人都在說,都有自己的見解,我並不想去反駁他什麼,只是我覺得,不要等我問他,問他看完書的感受之後,他纔會思考自己爲什麼看這本書,知道這本書講了些什麼。而是在他讀書的時候就應該去思考這些問題,只讀書不思考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讀的書多,你也不會懂的什麼的,也許你懂的那些淺顯的道理,但是你懂不了其他弦外之音,你也懂不了自己。

讀書,是一件很平常普通的東西,卻是我們最大的財富。我們拿出時間去看書,同時也是與書對話,不要一味地以爲書只是書。

讀好書,但不要只讀書。

有關讀書的日記6

讀書帶給了我很多,帶給了我智慧,帶給了我正義,帶給了我分辨善惡的能力……更給了我不少樂趣。

因爲我愛讀書,所以知識也較爲豐富。也正是這些書中的知識使我快樂。在小學畢業考試之前的緊張的複習階段,老師讓同學們都要能概括一個課外的三國故事。這對我來說是易如反掌,可對我的同桌來說,那就~~~~~~~(他根本不知道三國故事)這下便是我大展身手的時候,我拉了一把正在冥思苦想的昊昊:“讓我來告訴你三國故事吧!”“什麼故事,你還知道兩個以上的故事?”他有些懷疑。“我給你講《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吧!在攻打城池的時候,關羽不幸墜馬中箭,衆將在焦急之時,華佗前來替關雲長治療……”之後昊昊立刻明白了,隨即完成了作業。我爲他的進步而快樂,是因爲我幫助了他,但只有我愛讀書,纔有能力幫助他。因此,我說:“讀書是快樂的,但不是因爲書中搞笑的情節,不是因爲它能使我得到享受,而是因爲我能用書中所學到的知識去幫助別人。”

書上的知識是無窮無盡的,如果細細品味,或許會得到其他的樂趣。

正如巴甫連柯所說:“書籍使人們成爲宇宙的主人!”既然如此,那我們又何樂而不爲呢?從古至今,偉大的、對國家甚至世界有所貢獻的人,我相信,他們一定也很愛看書,甚至如癡如醉。就連不少學生也是如此。記得在一本書上說一位學生很愛看書,連上廁所,吃飯的時間都不肯放過。一讀起書就是幾個小時。

書,你開闊我們的眼界,增長我們的知識,還讓我們從中得到不少快樂。

有關讀書的日記7

今天下午,我們班要開展了一場“帥狗杜明尼克”的讀書會,我心裏可高興了!因爲,這次讀書會同學們要以比賽的形式來進行;讀書會分別是:問題選答、形象點評、詞語比拼、朗讀展示, 一共四項,我參加了兩項。下午終於到了開讀書會的時間了,同學們陸續上了三樓。等我們小組的全部到齊了以後,我們也上了三樓的報告廳。到了三樓報告廳一進門,我看到同學們已經到齊了,同學 們的爸爸、媽媽也來了很多。

一會兒,我們就開始上課了。一開始老師讓我們每組抽一題,是看題目回答問題,第一項是我參加。我一拿到題就趕快打開看,我的問題是:杜明尼克多大了?他最擅長什麼樂器?我一看心裏樂 了,因爲問題太簡單了。我很輕鬆的就回答對了,得了20分。

第二項是“形象點評”,這個問題我們組由閆英強來回答。他也回答得很好,也得了20分。接下來是“詞語比拼”我們又得了20分。最後是“朗讀展示”,我們每個小組都有機會參加的。到我們 組讀書時,我心裏有點緊張,讀書時漏掉了一個詞,不過我馬上又改了過了;讀完以後心裏鬆了一口氣,最後我們又得了20分。

因爲報告廳下一節課有別的班級要上課,我們只好將讀書會結束了。我們每一組總結了一下分數,我們組得了一百三十分,我心裏真高興啊!

前面我忘記說了,我們每一組人員全到齊了的都會加上四十分,還有我們小組由於認真聽課,老是又獎給了我們小組十分。這一些分加起來就是一百三十分!

有關讀書的日記8

趙恆的詩中寫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然則通過讀書不僅能得到好房子和貌美的女子,還能學到許多知識,體會到不同的人生,感受到各處的風景讀書不僅能得到真實存在的事物,還能得到某些精神上的振奮。

當我打開一本書時,彷彿自己就是書中人。

在蓮花塢的河邊摘蓮花,在雲深不知處喂兔子,在金麟臺買糖葫蘆,在渣滓洞與猩猩鬥智鬥勇,在賈府看林妹妹葬花書中人經歷過的事,就好像自己經歷過的一樣。

我也曾幻想着穿越進書中。

在月光下,看着那個黑衣少年和白衣少年並排坐在草地上,身邊有幾隻毛茸茸的兔子在滾動。悠揚的笛聲和着典雅的琴聲,天上繁星點點,襯托的一切悠閒自在。

我很喜歡的一本書是《紅樓夢》少年輕狂,內心浮躁,端起《紅樓夢》又放下,連讀也稱不上罷;待到內心稍靜,觀起《紅樓夢》便再也放不下。

放不下,寶玉的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放不下,寶玉的我爲林姑娘病了;放不下,寶玉的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是萬粒星辰中只見你的光芒。

可能是因爲十四五歲的年紀都喜歡追求什麼愛情吧,總覺得賈寶玉和林黛玉讓人感傷,但其實《紅樓夢》這本書我到現在也還沒讀懂。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如果讀書只是爲了應付考場,那麼讀書的樂趣遲早會被消磨殆盡。讀書,本就是需要用心體會的事情。如果你體會到了讀書的樂趣,那麼離臺上的那輪圓月還會遠嗎?

有關讀書的日記9

“啊!放假了,終於可以不用讀書了!”

“哎!奶奶,我想讀書,我想同學了!”

放假沒幾天,我的態度就發生了360度大轉變,我也捉摸不透。我們正常上學時,總惦記着什麼時候過節日,可以放假;可一但放長一點的假期,我們都會彼此想念,想要回校讀書。

好比我們去旅行:剛出發的時候真興奮!天天四處玩,吃餐館,住酒店,唯恐這麼幾天玩不夠。可慢慢地,時候久了,你就會慢慢得想家了;當家門近了,又會說:“回家真好。”

人的生活都生活在這種矛盾中;人的可愛,也就在這“一動”與“一靜”之間的矛盾: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把鹽、糖、面、各種好吃的不好吃的東西,都放在娃娃前。娃娃們每一種都抓近嘴裏,都嚐嚐。有些東西,譬如鹽,他們放進嘴裏就吐,甚至氣得哭。但經過長期觀察,雖然那些東西娃娃不愛吃,但如果是身體需要的,他們都會忍着苦,忍着鹹往嘴裏送。

讀書也是一樣是人的本能:我們可能因爲考試太多、功課大多,壓力太大而不想上學。但是真的給了你自由,後來你卻可能自己去求學。就如古代的許多小牧童、小乞丐,躲在私塾門外偷聽,沒人逼他們唸書,他們應該正高興啊!爲什麼反而要偷偷學呢?

這恰恰說明,某些東西是我們是省不了的,也警示我們,應該把握青春年華,珍惜時間,好好學習。莫要“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啊!

有關讀書的日記10

人們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能增長知識,使人進步。因此,我便愛上了讀書。

五歲時候的我,聽說中國有四大名著:《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以及《紅樓夢》。而我只看過《西遊記》和《水滸傳》,完全不知道什麼是《三國演義》,只知道里面有關羽啊,曹操啊,諸葛亮等一些名人。後來上小學的時候,媽媽給我從三洞買來了一本老版的《三國演義》,我看到這本書的作者是羅貫中,便問媽媽:“羅貫中現在在哪裏呢?”媽媽聽了哈哈大笑,說:“羅貫中先生早已去世了。”之後,又給我講了一些關於羅貫中的事,慢慢的,我對羅貫中有了一些瞭解,在之後的幾天裏,我沒事就捧着《三國演義》看,知道了劉備的義氣,關羽、張飛的勇猛與忠心,曹操的*詐……同時也明白了一些東西:做一個人要講誠信,不能因爲財富就拋棄誠信,不能背信棄義,違背諾言,應遵守誠信,這纔是一個人應有的品德。

最令我難忘的是關羽與諸葛亮,關羽字雲長,忠心耿耿,義薄雲天,斬顏良,誅文丑,擒于禁,殺龐德,威震華夏,後人稱爲“武聖”。我佩服關羽不僅是因爲他的武藝超羣,更重要的是他的義氣幾乎無人能比,因爲封建時期,是沒有人投降了敵人還會回來找自己的故主,而關羽卻做到了這一點。但是形勢如果變了,假如劉備死了或曹操殺了關羽,我相信三國的歷史將會改寫,因爲他是三國裏很重要的一個人,我佩服關羽,更佩服他的義氣。另外諸葛亮更是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個典範,他忠心耿耿地輔佐劉備和劉禪,真讓我佩服。

我愛讀書,更愛讀《三國演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