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日誌

【熱門】端午節日記範文集錦六篇

本文已影響 1.66W人 

一天即將過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節日記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端午節日記範文集錦六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端午節,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牀,按照習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讀書時還覺得眼睛特別亮,什麼字都能看清楚。

放學後,我撒開腿就往家裏跑。剛到門口就聞到糉子香,一進門就看見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先給爸爸媽媽一人解了一個糉子,撒上白糖,然後給我自己解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糉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桌上,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屋子裏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瀰漫着香噴噴的糉子味和濃濃的艾香。

吃完飯,媽媽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上摸了脣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把我打扮得和糉子一樣香,就讓我到學校去學習。

我愛吃糉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端午節日記 篇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棕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寫的就是人們在農曆五月初五過端午節的情景。

端午節又稱重午節,端陽節。

傳說古時候有一位受人愛戴的愛國詩人屈原,因故投江自盡。屈原死後,楚國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涌到汩羅江邊去憑弔他。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屈原的真身。有的漁夫拿了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吃屈原的身體。人們紛紛仿效。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吃掉。人們就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分別指的是: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以及雄黃酒。

無論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都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我想,端午節的諸多風俗,也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下一代的美好祝願。

端午節日記 篇3

“小懶蟲!快起牀,今天是端午節,媽媽和你一起包糉子,你怎麼還在睡覺?”媽媽興致勃勃地叫着。難得的假期,我還真想好好地睡一覺呢,都被媽媽攪和了,可是我昨天答應媽媽和她一起包糉子的啊,想想可以吃到美味的糉子,我還是很快地起牀,跟媽媽學着包糉子。  
  媽媽拿出泡在水裏的糉葉,還有糯米和被浸泡的五花肉,我們兩個準備“操作”了。首先媽媽教我包糉子四大步驟:①選料,選擇好合適的糉葉;②把糯米放在摺疊好的糉葉裏,包好;③把五花肉放進有糯米的糉子裏;④用線把包好的糉子纏緊,打結。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心裏暗想原來包糉子還有學問呢。
  媽媽開始包了,她神色嚴肅,十分細心。一層又一層,一道又一道,兩隻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練地上下翻飛,這不,不一會一隻胖乎乎的肉糉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竟顯得有些挺拔有力。真不愧是熟能生巧,媽媽這個包糉子的好手,已經包了幾十個糉子了,整整齊齊地排列着。我的進展又如何呢?
  且看——按照媽媽有說的步驟按部就班地認真操練着,可是這糉子似乎看我是個孩子,非鬧點小脾氣不可,就是不和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個糉子都沒爆好那小糉子似乎在嘲笑地說:“哎呀····就你···還想把我給馴服···那可比登天還難。”我可“不服氣”了,這小小的糉子就能難倒我嗎,這也太小看自己了吧。媽媽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帶着些虛榮心努力的學着。果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茅塞頓開,真棒!我終於包好了第一個糉子。看着手中的這個小糉子,雖然沒有媽媽包的那麼好看,但在我眼裏就像是手上捧着一顆閃閃發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貴,那種喜悅與興奮難以言表。  
  糉子包好了,開始煮糉子。媽媽往鍋里加了許多的水,然後開始煮,煮了好一會兒,糉子就好了,此時家裏到處都瀰漫着棕子的香味,終於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糉子了。  
  今天我不但與媽媽學到包糉子的“手藝”,還嘗試了包糉子其中的快樂,真實一個難忘而愉快的一天,讓這樣的快樂與大家共同分享,“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日記 篇4

我一睡醒,就聞到了糉子的香味,我馬上想到今天是端午節。我趕緊穿好衣服,起牀吃早飯。我迅速地把牙齒刷好,臉洗好,興奮地跑向餐桌,只見:一桌子上滿是糉子,大大小小,有我最喜歡的肉糉、紅棗糉……還有其他像白米糉、豆沙糉……我高興極了,立即叫奶奶幫我煮三個小糉子、一個大糉子。我一說完,奶奶就拿着糉子進了廚房。不一會兒,糉子就煮好了,奶奶把糉子慢慢地端出來,我馬上跟了上去,先從盤子裏拿了一個小糉子,迅速撥開糉子皮,一口氣把一個糉子吃了下去。

吃完早餐,爸爸媽媽一起帶我去常熟看賽龍舟。一到常熟,運動員們已經準備好了,只聽見一聲槍響,運動員們奮力向前劃,般頭的運動員在奮力擊鼓作“一、二、三,比賽結束”。最後一條船也到達了終點。我樂不思蜀、流連忘返,爸爸媽媽拉着我回了家。

這真是個美好又精彩的端午節。

端午節日記 篇5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這天,大家都要吃糉子,這事誰都知道的。當然還不止這一習俗還有,賽龍舟、掛香包。

回想今天的端午節,真讓人難忘!

端午節的這天,我們一家三口在家裏準備包糉子。這是我第一次包糉子既好奇又興奮。只見媽媽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材料,有:糯米,豬五花肉,糉葉……這糉葉又大又長,還綠綠的;這糯米又香又甜,白白的;還有還有,這五花肉還是三肥七瘦的呢!單看着這些食材就足以讓我垂涎三尺了。一切準備就緒後,只見媽媽把兩塊糉葉重疊起來,剪掉根部,說:“一定要記住,如果只要一片包,那裏面的心就會溢出來。”說完,便再把糉葉捲成一個圓錐形。我和爸爸也學着媽媽有模有樣地包起來。“現在我們放入1/3的糯米和一塊五花肉,再放入1/3的糯米。好了!”“媽媽,這太簡單了,看我的。”“嗯,不錯哦!”我聽到媽媽的表揚,心裏美滋滋的。再看看爸爸包的,我和媽媽都不約而同地笑出了聲,爸爸也自我解嘲地笑出了聲。

“好了好了,言歸正傳,現在呢,我們就用糉葉蓋上開口處吧。”爸爸也隨聲附和道:“要順着糉葉捲起,可不要漏出糯米粒哦!”“知道了。”我有些不耐煩了,都迫不及待地想吃了。媽媽笑了笑說:“嗯,都不錯,只是……好了,到最後一步了,就用棉線綁起來吧。”“終於包好了!我都快饞死了!現在,開煮吧!”

“真香!”今天的端午節,真令我難忘!因爲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成果,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節日記 篇6

端午節快到了,媽媽教我編蛋兜,一開始看着媽媽編,心想:“挺容易的!”後來輪到我自己編了,怎麼就感覺這麼難呢?!我不想編了,就把那蛋兜一扔,說:“實在太難了,我不想再編下去了!”媽媽就說:“不難,不難,遇到困難要堅持,這手指會越編越靈活!”我聽了媽媽的話,繼續編了下去,我認真地編着,發現自已編得越來越熟練,編了好長時間,終於成功了。我高興地對着媽媽嚷着: 你看,你看,我編好羅!”我舉起我編好的蛋兜,看了又看,心裏樂滋滋的。

媽媽爲了表揚我蛋兜做得不錯,學會了遇到困難不放棄,端午節這天,媽媽答應帶我去看了一場電影:“功夫熊貓2”,我感覺很精彩,看完電影之後,媽媽又帶我去新華書店去買書,我說:“我想買一本《植物大戰殭屍》的書。”然後就去找,找了好久都找不到。我就問下導購,導購說:“沒有!”媽媽又問:“兒童讀物在哪裏?”導購手一指說:“在那邊!”我和媽媽就往另一邊去找,找了一會兒,還是沒有。媽媽就說:“我們這邊來看看書吧,做幾道題目。”後來我感覺那本書上的題目很有趣,就買下來了,然後去付錢的時候,我發現了一本《賽爾號》的書,跟我想買的《植物大戰殭屍》的書一樣厚,我就想買下來,媽媽一開始沒同意,我說:“媽媽就買了吧!我喜歡看的哇,上面有很多字的呀!”媽媽就同意了。

這兩天我非常得高興!我的端午節就是這樣過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