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日誌

優秀幫扶日誌

本文已影響 2.77W人 

導語:我們中國步入了新時代,正在完全建設小康社會的路上,現如今扶貧是重點,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優秀幫扶日誌》。希望對大家有用!

優秀幫扶日誌

  範文一:定點幫扶扶貧幫扶計劃

爲認真貫徹落實萬委辦發〔20xx〕124號文件精神,我單位成立了貧困村定點幫扶領導小組,落實具體幫扶責任人,深入調查研究,制定如下扶貧計劃。

一、基本情況

**村位於**鄉東北方向,幅員面積9.7平方公里,轄5個社,戶籍農業人口154戶549人(其中舉家外遷51戶195人,在外購房或租房31戶100人,在外務工人數20戶95人),外籍戶口遷入5戶17人,實際居住人口106戶374人。現有耕地面積1073畝(其中田120畝,地953畝),林地8574畝,境內多高山,平均海拔1100米以上。該村以種植玉米、水稻、紅苕、洋芋、雜糧等作物爲主,由於地處高寒,產量較低,養殖以豬、牛、羊、雞爲主,屬家庭經營模式,經濟效益差,20xx年全村人均純收入4644元,精準識別爲貧困村。**村黨支部設有3個黨小組,現有黨員14名,其中女黨員2名。

二、貧困現狀及致貧原因分析

(一)貧困現狀。20xx年底精準識別貧困人口52戶179人,20xx年脫貧5戶20人,現有貧困人口46戶168人。貧困發生率30%。其中:因病致貧1戶3人,佔全村貧困戶總數的2%;因殘致貧8戶17人,佔15.4%;因學致貧2戶7人,佔3.8%;缺技術致貧11戶45人,佔21.1%;缺勞力致貧23戶87人,佔44.2%;缺資金致貧24戶73人,佔46.1%;因自身發展能力不足致貧1戶1人,佔2%;其它致貧4戶18人,佔7.5%。20xx年預脫貧10戶31人。

(二)致貧原因分析

一是自然條件惡劣,基礎滯後。該村的農戶地處高寒山區,居住分散且遠離場鎮,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羣衆出行難、飲水難、上學難、就醫難、致富難等問題較爲突出,制約了經濟發展。

二是農村勞動力文化層次偏低。由於勞動力文化層次偏低,發展家庭經濟缺計劃,缺技術、缺管理能力,自我發展意識差,找不到發展思路,缺乏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小農意識強烈,生產生活較爲傳統,農業種植難以形成規模,經濟發展極爲緩慢。

三是缺資金,缺項目,社會事業發展緩慢。由於客觀條件制約,籌資投勞難度大,一些大項目、重點項目難以惠及,僅僅依靠鄉上,社會事業發展在短期內難以得到根本改變。

四是青壯年外出,勞動力缺乏。大批青壯年外出務工,由於在家的都是老人、婦女和兒童,勞動力嚴重缺乏,導致土地荒廢。

五是因病致貧現象突出。大多數家庭中有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的成員或者殘疾人,不僅對家庭沒有收入的貢獻,反而還增大支出,導致家庭長期陷入貧困之中,難以脫貧;同時,醫療費用又居高不下,治療費用就成了這些農戶的沉重負擔,長期積累的醫療費用和長期生病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自身無精力和信心擺脫貧困。

三、扶貧幫扶計劃

包括立足當前的具體幫扶措施、着眼長遠的三年脫貧幫扶計劃和20xx年具體幫扶計劃。

(一)三年扶貧幫扶計劃

三年脫貧時間緊、任務重,我們務必以鄉村兩級組織爲依託,以提升村民發展意識爲抓手,以協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帶動、定點幫扶爲重點,分步實施,落實21名幹部幫扶聯繫坑塘村的46戶貧困戶,逐項推進幫扶工作。

一是加強思想引導,增強致富信心。通過扶貧手冊、知識講座等宣傳方式加強羣衆思想教育,改變傳統思維模式,增強致富信心。

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居住環境。加強與部門的協調,加快農田灌溉、人畜飲水、道路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相關項目支持逐步解決農村垃圾池修建及垃圾處理問題,完善路燈等配套設施建設。

三是發展種養殖業,提高村民收入。因地制宜的根據坑塘村居住分散,缺少勞動力的特點,把發展養殖、種植業作爲提高村民收入的主要手段。

(二)20xx年幫扶計劃

1. 因地制宜發展養殖、種植業。根據兩個村居住分散,缺少勞動力的特點,把發展養殖、種植業作爲提高村民收入的突破口。**是舊院黑雞的主產地,村民居住分散,地域寬,生態好,適合養殖。46戶168位貧困村民,每人發放黑雞幼苗5只,共計840只。

2. 定點幫扶。在**村抽選勤於勞動又有發展意願的貧困戶共21戶,我局將安排21名職工採取1幫1(1名職工幫扶1戶困難戶)的方式,送政策、送科技知識到戶,力所能及地給予支持。

3. 慰問特困戶。對**村8戶有肢殘、智殘、五保戶等類型特困戶,進行慰問。一是會同鄉村兩級組織協調民政殘聯等相關部門,在政策許可的情況下,對沒納入低保的人員爭取納入低保。二是我局在年終走訪看望,給予一定的物質和資金幫助。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與幫扶村的聯繫。全局幹部職工要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把幫扶工作作爲20xx年重要工作來抓,主要領導、幫扶小組人員和定點聯繫相關人員要定期和不定期到

幫扶村幫扶戶進行走訪,瞭解情況,加強交流,掌握動態,及時解決羣衆難點問題,做到有的放失。

(二)加強政策宣傳技術服務。幫扶幹部要把黨和國家的富民政策及時傳達到羣衆中去,要鼓勵羣衆用好、用活現有各種優惠政策加快發展,特別要對項目建設和種植養殖方面提供情報和技術服務,要讓羣衆心中有數,發展有底氣。

(三)加強與部門的協調。充分發揮部門往來較多,相互之間比較熟悉的優勢,根據聯繫村的實際情況,主動會同鄉村兩級組織與市級相關部門對接溝通,盡力爭取相關部門的幫助和扶持,推動村級項目建設的發展,讓羣衆看到發展的希望,讓更多羣衆得到實惠。

(四)加強與市級聯繫領導的彙報。幫扶幹部到聯繫村後,要認真聽取羣衆的意見和建議,要認真做好記錄,對羣衆提出的對促進發展有示範性的建議要及時加以落實,凡自己的力量無法解決的要收集整理,通過一定的渠道向市級聯繫領導彙報,加快落實步伐。

  範文二:謀扶貧之策盡幫扶之責

按照鍾祥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由市人大辦公室牽頭,市委組織部、市工商局和市殘聯等部門組成的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作隊,於2006年8月進駐客店鎮南莊村實施扶貧開發工作。幾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工作隊緊緊依靠客店鎮黨委政府,充分調動南莊村幹部羣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着力實施扶貧項目建設,紮實履行幫困之責。共整合資金252.3萬元,完成了八個扶貧開發建設項目,農民人均純收入大幅度提高,由原來的600元躍升到3180元。我們的主要做法和體會是:

一、深入開展調研,確定扶貧目標

客店鎮南莊村地處大洪山南麓腹地,集偏遠山區、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於一體,屬省級重點貧困村。全村8個村民小組,203個農戶,786人,耕地面積1048畝,山林面積25800畝,版土面積14.28平方公里,人均耕地1.3畝。在 2006年以前,是一個當地有名的“老大難”村,“揹簍背、扁擔擡、有女不嫁南莊臺”這句民謠道盡了南莊人的辛酸與無奈。工作隊進村後,我們和村“兩委”一班人逐戶走訪座談,組織召開黨員會、羣衆代表會開展討論,切實掌握南莊村貧困的根源。經過深入剖析認爲,南莊村之所以貧困,主要原因在於:

一是思想不解放。長期以來,祖祖輩輩單靠微薄的土地賴以生存,沒有想過如何脫貧,發家致富更是無從談起。

二是自然條件差。山不綠,水不富,路不通。山上雜灌縱生,耕地如此貧瘠,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差,產出效率低下。全村所有的公路都是泥巴路,一遇到雨雪天氣村民難以出行。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年久失修,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人畜飲水十分困難,村民生活極度艱苦。

三是信息閉塞,缺乏組織引導。由於貧窮,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60%的村民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0%的村民是文盲或半文盲。信息不暢,缺乏及時的組織和引導,80%的農戶只能靠幾畝薄田度日,農民年人均純收入不足600元,大多數農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找準癥結後,我們邀請各方面的專家會診,和客店鎮黨委政府領導、南莊村黨員幹部共商扶貧開發大計,科學制定了《客店鎮南莊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建設規劃》,確定了“一年打基礎、二年見成效、三年甩窮帽”的扶貧工作思路。按照規劃,以科學發展觀爲統領,發展旅遊配套經濟爲抓手,改善基礎設施,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

二、抓住項目建設,開闢脫貧途徑

一是修路搭橋,解決出行難問題。要致富先修路。2006年,籌資5.2萬元,在南莊村三組和四組各修築了一座水泥橋,改善了村內的交通狀況。2007年投資109.8萬元,按照四級水泥路標準修建了石碑嶺至南莊5公里的通村公路,解決了4個組羣衆出行難、農副產品買賣難的問題。2008年籌資5.5萬元,拓寬改造3.3公里七組、八組的通組路基,極大的方便了村民出行。

二是改善水利設施建設,夯實發展基礎。積極引導羣衆整修堰塘11口,硬化溝渠350米 ,修建了一座17.5千瓦時的電灌站,基本解決了4個組460畝農田的提水灌溉問題,緩解了農田用水矛盾,夯實了農業發展基礎。2009年籌資14.8萬元,整修了一些水利基礎設施。

三是實施水改,保證人畜飲水安全。投資12.8萬元修建了50立方米水塔一座,架通了南莊村四個組的自來水,解決了98戶400餘人的飲水難問題。對水源條件較差、自來水不能供給的地方,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幫助人畜飲水困難戶打水井17眼,挖水窖2座,徹底解決了24戶94人的飲水安全問題。2008年受雪災影響,自來水管道嚴重受損,工作隊多方籌資1.2萬元及時修復,確保村民正常生產生活用水。

四是抓沼氣池建設,改善村民生活質量。2008年爭取150套國家扶持沼氣池建設指標,建設完工交付村民使用78套,78個農戶用上了清潔衛生的新能源,村民的生活質量有所改善。

五是建設農家書屋,提高村民素質。投資2萬多元建農家書屋,現藏書3000多冊,爲村民提供了掌握法律、種植、養殖、科技知識的平臺,村民綜合素質明顯提高。

六是抓科技培訓,增強村民致富技能。引導富餘人員參加“雨露計劃”培訓、市級務工職業技能培訓和鎮內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聘請市鎮兩級農技專業人員開展科技講座4場次,培訓農民230餘人次,有效提高了農民科技致富能力和務工職業技能,培養了一批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七是結對幫扶,提高特困羣衆生活水平。南莊村有20個特困戶,我們採取由駐村單位自籌經費、組織機關幹部捐款等辦法,共籌集資金5.8萬元用於扶持特困戶發展生產,落實養殖項目,幫助擺脫貧困。八是引導農民調整種養結構,增加農民收入。針對村內資源缺乏、土地貧瘠的實際,工作隊引導農戶發展優質糧油、食用菌、畜牧養殖和勞務輸出四大產業。2008年實現糧食總產量800噸,出欄牲豬4000頭,山羊1000只,發展袋料香菇11萬袋,杆料木

耳2萬桐,實現食用菌產量15000公斤,外輸勞力280人,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3180元。村域經濟走上了快速發展軌道,農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顯提高。

三、爭取重視支持,確保工作到位

南莊村是山區貧困村,也是我市有名的革命老區。搞好南莊村的幫扶脫貧工作能夠更好地體現各級領導對革命老區人民的深情厚意。幾年來,工作隊在紮實抓好扶貧規劃實施的同時,積極爭取多方重視和支持,確保扶貧開發項目建設後勁足,有保障。在項目規劃時,工作隊及時向包村市領導彙報,爭取領導高度重視,爲科學制訂整村脫貧規劃,我們反覆到實地調研,邀請專家論證審定;在項目建設中,多次召開有關單位協調會,嚴把質量和進度關,做到建設項目安排到天,工作責任落實到人,使整推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在項目竣工後,組織專班到現場檢查驗收。近年來,工作隊通過各種途徑爭取項目建設資金達130餘萬元,確保了扶貧開發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年多來,南莊村通過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領導的要求相比、與兄弟工作隊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學習借鑑兄弟工作隊的好經驗,兢兢業業工作,紮紮實實扶貧,強力推進以項目帶動發展,努力打造整村推進扶貧開發的“金”字招牌,向南莊村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二00九年九月

  範文三:真誠無限幫扶貧

真誠無限幫扶貧,萬衆一心築和諧

——共青團長治市委2012年度幫扶洪井鄉煙子村事蹟材料

黎城縣洪井鄉煙子村位於縣城北9公里,處於洪井鄉西南部。村居山谷開闊處,爲羣山所望。古時村民望炊煙而知午,積俗而名煙子(又名燕子)。該村轄煙子、新莊、南莊、西角、煙子溝5個自然村,153戶,375人,團員21人,青年創業帶頭人5人,外出務工101人。全村以小米等小雜糧生產、肉牛養殖和核桃經濟林爲主。盛產核桃、花椒、柿子等。截止2011年底,耕地1980畝,糧食播種面積1000餘畝,總產45萬噸,收入20餘萬元。牛存欄200餘頭,羊100餘隻,新植管護優質核桃樹萬株,全村經濟總收入30餘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70元。2012年團市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到洪井鄉煙子村落實扶貧工作的第一年,針對煙子村存在的問題作出了具體的分析和探討,對2012年的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和落實。在團市委的直接幫扶和指導下,煙子村的各項工作都取得了優異成績,得到了羣衆的充分肯定和認可。

一、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純潔性活動,積極引導羣衆產業結構調整。

針對洪井鄉煙子村農業產業結構的現狀,今年,團市委才書記和相關領導通過深入實地調研,並派專人對全村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位臵等情況進行全面的調查摸底,綜合洪井鄉煙子村的主觀和客觀條件,對全村的經濟發展制定了可行的部署和整體規劃。具體的方針是:始終堅持“一村一品”,發展特色種養業,在原有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小米等小雜糧生產、肉牛養殖和

核桃經濟林、養牛、藥材的種植力度,培養種養大戶和連片種植的新理念。繼續引深“三皇米”青年創業基地,並擴大種植規模,生產面積增至1000畝,新建200畝中藥材青年創業示範基地1個,新建百頭肉牛養殖青年創業基地1個。預計年末,人均收入由1870元增至3870元。洪井鄉煙子村的羣衆在這些種養大戶的影響帶動下,科學種養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種養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洪井鄉煙子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的開展。2012年,洪井鄉煙子村被確立爲市級中藥材種植專業村和小雜糧種植專業村,通過企業聯動、專業村帶動促進農民增產增收。預計今年底,全村農民人均增收達2000元。

二、認真落實成效檢驗工作思路,幫扶村級基礎設施建設。 針對洪井鄉煙子村村級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的現狀,團市委着重加大對村級道路、辦公場所和農民娛樂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進行扶持。目前,全村累計維修自來水管道1000餘米,修整村內巷道及入戶路基2400米、主街道路基1700米,新預製村內巷道及入戶水泥路2400米。全村60﹪住戶基本實現通水、通電、通路。村內現有醫療衛生室1所,村級活動室1所。雖然,通過街巷全覆蓋工程建設,農民生活環境有了極大改善,但村中的基層設施建設和羣衆生活條件的好轉仍需上級相關部門的鼎力支持,方可達到新農村建設的標準和要求。

由於煙子村屬貧困村,洪井鄉煙子村的村級組織建設都很滯後,嚴重影響了村級經濟的發展。針對以上存在問題,支、村兩

委研究,在團市委的扶持下,力爭通過幾年時間,實現以“黨建帶基建”,充分發揮團員、青年的聰明才智和青春活力來帶動全村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業”的青年示範新農村,提升村民的整體生活水平。今年將重點實施“兩個一”工程和繼續引深新農村建設工作,具體如下: 花山青年娛樂休閒廣場一座:花山廣場處於煙子村西花山腳下,佔地2000餘平方米,集文化、娛樂、休閒於一體的綜合性農民活動廣場,同時,將在花山頂端建造迎春觀景亭一座,與之相應。人畜集中飲水蓄水池一座:由於煙子村自然莊比較分散,居住農戶不集中的特點,加之蓄水池年久失修,已經嚴重影響人畜的正常生活,經支村兩委研究決定,借新農村建設契機,對直徑49.6米,面積1900平方米的蓄水池加以維修和管護,解決全村和鄰村600餘人、1000餘頭大牲畜的飲水難題。

三、積極關注富餘勞動力技術培訓,提高外出務工農民綜合素質。

由於洪井鄉煙子村是貧困村,外出務工人員佔有很大的比例,外出民工的經濟收入對全村的經濟發展有着很大的影響。如何提高富餘勞動力外出務工的經濟收入,增強其社會競爭力?對農民工加強技能培訓是一個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團市委領導相當重視,拿出具體措施來支持洪井鄉煙子村農民工的技能培訓工作,並且爲了提高培訓的效果、質量,團市委還多次邀請地方技師爲羣衆授課,採取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

培訓方式,使羣衆在較短的週期內熟練地掌握具體的操作技能。2012年,團市委共支持、組織農民工培訓達10次,參加培訓的人員560人次。具體的培訓項目有:種植業、養殖業和栽植藥材等。團市委還積極做好農民工就業推薦工作,使參加培訓的學員有430人找到了新的工作,爲農民拓寬了增收的渠道。

據統計,僅在半年的時間裏,洪井鄉煙子村舉辦各種培訓合作社12次,培訓人員1000多人次。通過課堂學習、基地培訓,幫助羣衆解決了產前、產中、產後的技術問題和後顧之憂,使參加培訓的羣衆掌握了一至兩門種養技術,使羣衆對搞好種、養殖業樹立了信心。涌現了像靳喜紅、溫文波等一大批黨員種養能手,帶動全村羣衆積極發展種養業。

四、深入拓寬定點幫扶渠道,穩步推進新農村各項建設。 市委幫扶工作會議召開後,團市委黨組高度重視,召開專題會議制定了我委扶貧幫困工作制度,建立了幫扶長效機制,研究確定了“領導掛帥,全員參與,摸清村情,理清思路,務求實效”的扶貧工作思路,在工作安排中,將扶貧工作作爲一項重要內容,堅持同我委業務工作同謀劃,同研究,同部署,同考覈。團市委主要領導還在充分調研、與村支兩委深入溝通的基礎上,針對徐村地理位臵較偏僻,人們思想保守的實際情況,幫助完善了煙子村脫貧致富的具體思路,即以花山 文化、青年創業基地爲依託,實現煙子村新農村建設。我們根據該村小學生外讀實際情況,及時爲洪井鄉中心完小“愛心書屋”捐贈了價值10000餘元的少兒經典讀物和書包等學習用品,進一步營造了關心少年兒童、關愛貧困孩子精神世界的良好氛圍;我們結合業務特點,在洪井完小

開展了爭當四好少年主題活動,幫助少先隊員熟悉、理解和掌握“四好少年”的內涵和重要意義,引導和激勵少先隊員自覺以“四好少年”的標準要求自己,努力成爲建設家鄉的有用人才。

一年來,我們的幫扶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煙子村全體村民致富的任務仍然十分艱鉅。在今後的幫扶工作中,我們將以巨大的政治熱情和對煙子村羣衆高度負責的精神,總結經驗,克服困難,加大力度,真抓實幹,一如既往地全力參與我市的扶貧大事業。

  範文四:幫扶貧困生計劃

一、指導思想 爲弘揚中華民族扶危濟困的`美德,現決定在全體學校幹部中 開展對學困生“結對子、送溫暖”活動,爲學困生提供物質上、 精神上援助,使他們不因家庭困難而失去求學機會,而成爲未來 孤立無援的社會弱勢者。通過全體教師和學生的大力支持和學困 生自己的努力,促進學困生健康成長,從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 教學質量,從而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二、扶助對象

1、遵紀守法,品行優良 ;

2、誠實謙遜,好學上進 ;

3、經濟困難,並迫切需要資助的 .

三、扶助方式

1、具體活動由學校組織進行,學校教師自願扶助。

2、扶助包括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資助、學習上幫助提高。

四、扶助內容

1、思想上解惑 鑑於貧困生的家庭特殊,有的是父母長年患病,無經濟來源; 有的是單親家庭,有的甚至是孤兒。他們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關 愛,因而資助方要從情感上貼近他們,學習上關心他們,生活上 幫助他們,經常與他們交流,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況,有的放矢地 化解他們心中的困惑,給予他們精神上的動力,使他們保持積極 向上的健康心理。 許多貧困生在與同學的相處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要幫助 他們克服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自立自強;要讓他們認識到每 個人都是平等的,貧困是暫時的,是可以改變的,進而激發他們 的進取心,真正體會到多一份努力,就會多一份收穫的道理;幫 扶者平時要把學生當成是自己的孩子或弟妹一樣看待,平時多與 班主任、任課老師聯繫,經常找幫扶對象談心。

2、生活上資助 貧困生平時的生活費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滿足他們最低的生 活需要,因而扶助方要適當的資助,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使他們 安心地投入學習。

3、學習上幫助提高 一部分貧困生由於客觀條件的影響,往往成績不如人意。而 貧困生要在真正改變現狀,提高成績,爲未來人生打好底色,就 必須培養他們自己刻苦努力、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 學習習慣,這樣才能在未來社會立足,有所建樹,爲社會貢獻自 己的聰明才智。因此扶助方要從學習上去幫助,幫助他們學好功 課,幫助他們掌握學習方法,使他們學會學習。

  範文五:結隊幫扶貧困戶

進一步加強社區黨員幹部作風建設,更好地爲被幫扶的貧困戶辦實事解難事,早日擺脫貧困,並確保按時完成幫扶任務,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明確幫扶任務

1、幫扶對象:長河社區貧困戶。

2、幫扶目標:

①確保幫扶的貧困戶家庭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②子女上學的,不因貧困而輟學;

③有危重病人的,能得到及時醫治;

④有勞動能力和就業願望的家庭成員能實現就業再就業;

⑤黨員幹部上門走訪慰問貧困戶每年至少三次,及時掌握幫扶對象的動態情況,傳統節日開展慰問活動。

3、工作重點:

①從幫扶對象所面臨的最困難、最迫切、最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入手,要主動協助幫扶對象與相關部門聯繫向他提供就業、就學、就醫等優惠政策的信息, 2幫助他們理清脫貧思路,並通過“六送”,即送觀念、送政策、送技能、送信息、送崗位、送資金,切實爲幫扶對象解決實際困難。其中“送技能,送崗位”即努力聯繫相關培訓機構 讓他及其有勞動能力的家庭成員能有一技所長,再學有所成之時,通過各種渠道向他提供相關的就業信息,打破信息溝通渠道的障礙。

3要着力在“四助”上落實幫扶措施:一是“助困”。對於幫扶對象中基本生活發生困難的家庭,要通過號召企業 捐款捐物幫助他們解決眼前困難,確保其家庭基本生活有着落;二是“助業”。積極聯繫農業部門及相關農業專家,結合長河實際耕地情況,向其提供農業種植的技術,同時通過企業捐助或擔保申請的資金,走農業致富的道路。並且對於家庭成員中有勞動能力和就業願望的,要幫助他們轉變就業觀念,通過提高就業技能、介紹就業、扶助創業等,幫助他們實現就業和再就業;三是“助醫”。對於幫扶對象家庭成員中有患大病、重病的,要藉助政策和通過捐助等方式,儘量減輕他們的醫療負擔;四是“助學”。對於幫扶對象子女就學有困難的,要通過資助學雜費方式,確保不因貧困而失學。

二、方法步驟

結對幫扶工作從2011年12月開始到2011年12結束,共分爲三個階段進行。具體方法步驟如下:

第一階段——調查摸底,掌握情況

① 社區組織人員,由總支書記率領 ,到幫扶貧困戶柳東書雙家庭瞭解情況,力求能做到全面的清晰的調查摸底,並與其所在小組 溝通了解確切情況,並將屬實的情況記錄在案。

② 吃透情況後,摸清籌工社區貧困戶 家庭急需解決的熱點問題和的迫切願望,找準其家庭致貧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

第二階段——探索方法,積累經驗,做出成效。

1、結對幫扶,責任到位。

由尹吉剛帶領,以支部爲基礎,成立幫扶小組。

2、集資捐款,救助到位。

幫扶經費主要由企業,全體黨員、幹部捐助,由幫扶小組統籌安排,建立幫扶臺帳,確保能先解決該貧困戶的目前困難。

3、定期走訪,提供切實的幫助。

定期走訪貧困家庭,瞭解其在脫貧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併爲其提供切實的幫助,努力做到“四清”,即對家庭情況清、致貧原因清、就業技能清、幫扶需求清。在“四清”的基礎上因戶制宜,制定具體的幫扶計劃和措施;走訪每年不少於三次,重大傳統節日開展慰問活動,建立特困羣衆家庭幫扶情況記錄卡,及時記錄走訪幫扶情況,保證幫扶工作有始、有序、有終進行,使幫扶工作制度化、管理規範化。

4、經常提供信息支持,走出脫貧的瓶頸。

通過社區積極聯繫相關部門,如農業部門、銀行機構等,向貧困戶貧困戶提供最新的農業技術支持和脫貧致富、自主創業的相關優惠政策。對其家庭中有勞動能力並且有就業意願的成員,介紹到相關就業培訓機構,進行再就業培訓,讓其有一技所長。同時提供就業信息,幫助其家庭成員順利就業。從而提高家庭的收入水平。脫下貧困戶的衣裳,爲進一步致富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階段——穩步開展,鞏固提高。

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條件有所改善後,通過繼續的信息支持,促使其自我發展能力進一步提高,在保證前一階段所取得的成果的同時,找到一條走向小康生活的道路。

此階段幫扶的原則由以實際幫助爲主轉入思想攻堅階段。讓其真正做到打破狹隘的舊農民意識,樹立自強自主的意識,打破被動脫貧的行爲意識,從“要我富”到“我要富”的思想轉變,從被動地接受脫貧幫助,轉變爲自我要求並積極主動地創造致富條件。

三、保障措施

1、成立幫扶領導小組。由長河社區尹吉剛書記帶領下,社區成員及黨員幹部組成。

2、建立聯絡員制度。指定一名工作人員爲爲幫扶小組聯絡員,與幫扶對象保持密切聯繫,對幫扶的貧困戶家庭的特殊困難情況及時向企業領導反饋,使他們得到及時救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