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日誌

盪漾在日常的意味裏-日誌

本文已影響 3.4W人 

彷彿看見一個人,漫步在湖邊,看湖水的清澈或含混,看菱荷的開放或枯萎;又彷彿有一個人,站在窗前,看婆娑的樹影,看葉落葉綠,或者側耳傾聽窗外的風聲……

盪漾在日常的意味裏-日誌

這是我讀過胡春江的文集《心語如風》後內心呈現的場景。

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沒有那一種意味來自虛無,所有的意味都來自現實來自日常。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從繁瑣的日常裏發現意味,並在這樣的意味裏抽象出人生的境界。胡春江正是如此。

有人說:人不能活得太過匆忙,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沒有活得太過匆忙的.理由。我說太過匆忙的生活,長久了會使人的思想難以回到內心,失去意味。胡春江出生並一直生活在黃湖邊上一個歷史悠久的小鎮,他的工作和生活並不匆忙。從他的文字裏,我看見了他從日常裏抽象出來的人生意味。

他的意味就匿藏在詩意的抒情或思辨裏。匿藏在童年、青春、回憶、思念裏,譬喻《傷逝》、《寄託》、《漂泊》等;匿藏在湖邊、夕陽、樹影、老屋、小橋、秋雨、夜鶯、古井、暖陽、寒星裏,譬喻《水邊行吟》、《黃湖夕照》、《水的碎片》等;匿藏在父母、師生、兄弟、朋友,以及茶、釣、麻將等等這些意象裏……

他就盪漾在這些如湖水一樣清澈或含混的日常意味裏。他對日常的發現,有時是心靈的獨語,有時是人生的思辨。這些日常的意象,承載了他的詩意,承載了他古典、憂傷、潮溼的心情,甚至焦慮、枯燥、浮泛、苦悶、掙扎的情緒。

《心語如風》是真實的,是一個生命個體的真實呈現。作者對日常的敘述或慢或快,從這種“慢”裏,我看見了安靜、淡泊、古典的人生意味;從這種“快”裏,我也發現隱藏了一個真實的人面對日常現實的內心掙扎,包括對人生名利和浮躁、焦慮心情的主觀消解。我理解爲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衝突。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無處不在,無人沒有,而作者正是企圖平衡這種衝突。這正是文學的魅力,也是文學帶給人內心的力量。

我知道,胡春江年輕的時候就有文學的情結。但是多年以來,他淹沒在日常的現實裏,爲工作,爲家庭,爲生活,沒能把內心抽象出來。現在,人到中年了,開始返回內心,開始回到沉潛了好久的內心糾結裏,文學的情節浮出水面。譬喻他寫了不少有關名着的文章,也包括對經典音樂、電視劇的隨想。所以,這幾年,他與我們交流得多,並寫了這麼多美好的文章。我把這理解爲一種迴歸,人性的迴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