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人生感悟

人生感悟文章:活着,就要活得更像自己

本文已影響 3.64W人 

作者/朱東

人生感悟文章:活着,就要活得更像自己

爲什麼說只有通過讀書來開拓了心靈的視野之後,才能發現本真的自我呢?難道我們在現實中,真的連自我都看不清楚嗎?連我是誰都弄不明白嗎?很遺憾,對於絕大數人來說,這是真的。原因就是,在爲人之學的催動之下,人們評判是非的標準,並不是以自己爲出發點,而是別人。因爲別人有,所以我想要;因爲別人都沒有,所以我也不需要。

因爲別人都有車,所以他也要買輛車;因爲別人都去歐洲旅遊了,所以他也要去。卻沒有好好想想,對於一雙無知的眼睛來說,佛羅倫薩和中央大街到底有多大區別。所謂的旅遊到底是要去看當地的文化,還是要去那拍兩張照片,回來滿足一下,沒有落於人後的這種心理需求。

而之所以讓他如此坦然的去做這些事的那個原因,同樣是別人,因爲別人同樣也沒文化,也是爲了去拍照片,就大老遠的跑去了,所以他也可以去。因爲,別人在往那跑的飛機上大呼小叫,所以他也可以不用顧忌自己的顏面、國家的形象的大呼小叫。

這種人實際上就是活在一個由別人的行爲爲標準,構建起來的時空當中。他活着的終極目的,他所有想要的,想努力獲得的,說到底不過是更像別人而已。

我們前面說的那個叔孫武叔,就是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時空之中,整天琢磨着怎麼能活的更像別人都羨慕的那種人。所以,他會如此坦然的拿着一套其實是取自於別人的眼光的標準,來評判孔子和子貢。這種人雖然整天的振振有詞,最可笑的是在他們所有的那些詞中,還往往把做回自我掛在嘴邊,殊不知,一輩子都在爲別人而活着,都在爲成爲別人而努力奮鬥着。

我們要走出別人的時空,同時也只有走出了這個時空,才能夠開始認識到真正的自我。而這個方法與途徑,其實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只有通過讀書,讀那些真正能給人帶來知識與思想的書,才能獲得。

一旦一個人走出了這個所謂的別人的時空,那麼他就會看到這兩樣東西,我有什麼,我能做什麼。進而,以此爲基礎,以此爲出發點進行判斷選擇,哪些事是應當努力進取的,哪些事是應當淡然處之的。才能從此生活在一個自我的世界之中。活得更像自己。

用中庸的話說,就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看清我有什麼,我能做什麼,就是看清自己的天命之性;順着自己所有的天賦,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就是率性而行的大道;懂得應當這樣做,就是我們要學習的終極內容。

因爲這是一個本和末的問題。無論你怎樣的豔羨別人,也無論這個世界上正在涌動的是什麼風潮,做人的根本,生活的根本,都只能是自己。別人也好,潮流也罷,都只能是末。

人始終應當,將更多的關注,用於關心自我,而不是別人。也只能立足自我這個本,然後再去求那些,現實中客觀需求的末。這是個順序問題,反過來就是錯誤的,就是行不通的。

所以,《大學》說: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這個“否”我覺得應當讀成“匹”,取阻塞的意思,可能更好一些。什麼是厚,什麼是薄。就着我們今天的話題來說,對自己應當厚,對別人應當薄,這是人的天性。如果反過來了,眼睛總是盯着別人,而完全忘記了自己,拋棄了自己。那就是“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該厚的薄了,該薄的厚了。

“未之有也”不是真的沒有,而是說不可能長久,不可能安穩。事實上,現實中有大把的這樣的人和事,大把的人毫不留情,毫不吝惜的拋棄本真的我,去追求更像別人的我。但是,你始終是你,無論怎樣都變不成別人。非要東施效顰,削足適履,其中的彆扭,只有自己知道。

只不過,人們往往經不起物質的誘惑,更主要的是由於缺乏足夠的見識與境界,而總是在現實的名利,與本真的自我的取捨之間,迷茫彷徨。所以,老子曾經非常無奈而感慨的向世人連發三問: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什麼叫得與亡孰病?亡在這裏是失去的意思。得到的是名利,失去的是身,是自我,哪個更嚴重呢?

這個問題,拿出來問,幾乎每個人都發自內心的知道它的正確答案,但是放在現實之中,沒有足夠的見識與境界,沒有一個寬廣而深邃的心靈視野,是很難隨時隨地做出正確判斷的。

其結果,就是老子用的這個“病”字——處於一種心靈的心理的疾病狀態之中。

這種病症的表現,就是焦慮,輕浮,躁動等等,這些都是舉目可見的,不需要什麼高深的學習。所以今天,幾乎每個人,都會看到當前社會的這些問題,看到當前社會的這些病症。

而其病根就在於本末倒置,拋棄自我追求名利,所帶來的那種人我錯位的扭曲感。

反過來說,要治療這種疾病,讓人重新迴歸到淡然的心態之中,悠然的生活之中,就需要引導人們去發現本真的自我,去活得更像自己,去爲實現自己而活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