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古代拾金不昧例子(通用6篇)

本文已影響 3.01W人 

拾金不昧是拾到東西並不隱瞞下來據爲己有。指不佔小便宜的道德和社會風尚。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古代拾金不昧例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代拾金不昧例子(通用6篇)

古代拾金不昧例子 1

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的農曆三月份,龍溪縣(今福建省龍海市附近)的一位名叫黃中的老農,跟他的兒子一起撐着小船,去往漳州的東門買糞用來肥田,泊船碼頭廁所裏的糞便,一向是歸黃中買的。父子二人擔着糞桶進了廁所,忽然看見一個腰袱——相當於現在很多喜歡旅遊的朋友系在腰上的腰包——黃中將腰袱帶回了船,解開一看,只見裏面有六十兩黃金。兒子一看大喜,說這下咱家可發財了,黃中嚴肅地對他說:“這一定是上廁所的人丟失的,如果是有錢人,不會把貴重的財物包好後纏在腰上,所以很可能是窮人丟的,窮人能攢六十兩黃金並帶出來,想必是救命的錢,怎麼能據爲己有?我要等着失主回來。”兒子生氣地爭執起來,說咱們種一輩子田也掙不來這麼多錢,現在白來的錢又不拿,豈不迂腐,說了半天也沒有用,生氣地走了。黃中把金子重新用腰袱包好,藏在船尾,抱着竹篙等失主回來。

“良久,遙見一人狂奔而來,入廁周視,彷徨號慟,情狀慘迫。”黃中連忙上前問他出了什麼事情,那人說:“前一陣子官府抓住幾個山賊,山賊被拷打之下,胡亂攀指,說家父是他們同夥,結果家父被抓進了大牢,多虧鄉親和士紳們一起作保,州官才答應,繳齊一百二十兩黃金作爲保釋金,釋放家父,我把家裏的`房子和田地都賣了,又朝親友借了一些,只湊齊了六十兩,州官說先交一半也行,等家父出獄後,我再慢慢湊齊剩下那六十兩,我趕緊把金子放在腰袱裏,急匆匆去州里,誰知走到這兒突然內急,上廁所時,解了腰袱放在一旁,由於心焦意亂,出來時沒有把銀子帶上,現在銀子丟了,我死不足惜,老父親可怎麼辦啊!”說着淚如雨下。

黃中仔細問清楚他所丟腰袱的顏色、裏面的銀子是怎麼包封的,“俱符”,然後拿出那個腰袱對他說:“金子都在這裏,我已經等你很久了。”

那人驚喜過望,激動得連說謝謝,非要給黃中留下十兩金子,黃中拒絕道:“我要是有那個貪心,爲什麼不直接拿走全部金子,非要等你回來再要你這十兩呢?”說完撐着船離開了。

古代拾金不昧例子 2

顏回是孔子的弟子,他家裏很窮,常常連買筆墨紙硯的錢都沒有。就這樣,顏回還是堅持用功讀書,從不懈怠。但是因爲他窮,同學們丟了東西總疑心是他偷的,之後也就有人把自己的懷疑告訴了孔子。

孔子聽說顏回偷東西,心裏半信半疑。爲了弄個明白,一天他就帶了幾個學生到顏回家去,明着說是去拜望老人,實際上他‘是查看去了。

顏回的母親和妻子都是忠厚老實的婦女,妻子十分賢慧,人長得也很俊氣,見丈夫的老師和同學來了,又是喜又是愁。喜的是老師和同學難得來家,愁的是家裏什麼也拿不出來,可怎樣待客呢!俗話說“急中生智”,她心眼一轉,提個筐子出門去了。一出門,就狠了狠心,忍痛把烏黑油亮的頭髮剪下來一大綹,到了街上把頭髮賣了,用賣得的錢買了一點酒肉,就回家來啦。

晌午,顏回給老師和同學端飯吃,忽然見到又有酒又有肉,他一陣高興,心想這回可對得起老師和同學了。但是他一轉念,心裏可就疑惑了:自家窮得沒有隔夜糧,又無親朋能夠借貸,哪裏有錢買這酒肉呢?越想越覺得解不開,莫不是妻子不規矩嗎?越想他越難受,有心立刻問問,又怕問起來引起爭吵,叫老師聽着不好。他只得先把酒肉端給老師和同學們去吃,一面卻小聲對妻子說了句氣話:“等客人走了,咱們再算賬吧!”妻子摸不着頭腦,只是覺得丈夫話中有話,她心裏很不好過。

孔子和他的幾個弟子,見顏回端出酒肉來,都你看我,我看你,互相遞着眼色,意思是說:“你看,顏回果不其然是偷東西了,要不,哪兒來的錢買酒肉呢!”顏回見這光景,心裏一陣難受。

孔子是一個很講“禮”的人,據說誰家請他吃飯,不把桌子放正,他不入坐;肉不切成四方塊,他不吃。顏回家裏的日子那麼窮,他的母親和妻子哪裏明白那麼多的“禮”呀,就沒有把肉切成四方塊,只切成一大塊一大塊的。孔子見了這碗肉,認爲這是顏回對他不尊重,又加上他這次來就是爲了查看顏回的,正好顏回家買了酒肉,他認爲這是被他抓住“破綻”,就立刻生起氣來,大聲質問顏回:“你買酒肉的錢是從哪裏來的?”顏回正爲酒肉的事心裏不痛快,經孔子這一問,更是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了。孔子見顏回這個樣貌,越發懷疑了,一迭連聲地責怪顏回,而且說:“今後你再不要叫我老師,我也不要你這樣的弟子了。”當時連飯也不吃,氣沖沖地領着幾個學生就走了。

顏回忍住氣把老師和同學送走,轉回屋就追問他妻子,那買酒肉的錢是怎樣來的?他妻子氣得說不上話來,眼淚像脫了線的瑪瑙一樣簌簌地往下掉。她又慢慢地打開了頭髮讓顏回看,顏回一看,她妻子少了一大綹頭髮,心下一愣,才覺得自己太冤枉妻子了。他母親見到這般光景也氣極了,就指着顏回罵起來,還要顏回跪下賠禮。顏回跪下,對他妻子把好話說了一大堆,他妻子纔打開笑臉,讓他快去對老師和同學說個明白。顏回也想到是老師沒弄清楚,就急忙起身出門追趕孔子去了。

孔子和他的幾個學生,一肚子不高興,正走得不起勁,聽後面老遠有人喊,一聽,原先是顏回。孔子也沒叫學生停下來,只從懷中掏出一串錢扔在地上,又折了根樹椏枝在地面上劃了幾個字:“天賜顏回一串錢。”那幾個學生問:“師傅,這是爲了什麼呀?”孔子說:“我還要試試顏回的心哩!我們回頭看看,他見到這串錢怎樣辦吧。”

顏回只顧往前看,沒留神讓那串錢給絆了一跤,他爬起來,看到是一串錢,又看到一行字,認得那是老師寫的,心裏就全明白了。平日間他不愛掉眼淚,可此刻忍不住流淚了,他心想:“唉,我顏回再窮也不撿這不明不白的錢啊!”想着,擦了擦眼淚水,順手抹去了孔子劃的'字,又在旁邊劃了幾個字:“顏回雖窮有志氣,非禮不取半分文。”寫罷,又往前趕去了。

孔子和他的幾個學生把眼前的事看得一清二楚,那幾個學生要去接顏回,孔子說:“等等,得問問他買酒的錢是從哪裏來的?”

等顏回氣喘噓噓地追上了孔子,孔子還是帶答不理,直到顏回把妻子爲了款待老師和同學剪了頭髮賣掉買酒的事一五一十告訴了孔子,孔子才感到自己的確太冤枉顏回了,覺得實在對不起弟子顏回,也有負於顏回的妻子和母親的一片好心。他上前拉着顏回的手說:“你還是跟我去讀書吧!”

顏回仍然跟着孔子讀書去了。

古代拾金不昧例子 3

從前,某莊子裏有個老頭,叫張老漢,老伴張婆婆,生有一對兒女,兒子次,小名叫金娃,閨女長之,叫銀芝,嫁在鄰村一個農家。老頭爲人誠懇老實,從來不欺人詐鬼撈平白的好處,爲此在地方也有一個好名聲。

張老漢在務農營生之外,空時就去村裏村外幾處路旁茅廁,專門掏糞肥莊稼,一年裏把個莊稼種的也倒興旺,年年好收成。

有一次,他估計河那邊茅廁該有貨了,就帶着金娃,撐了小船,過去掏家來存用。不時,過到河那邊,拿着糞瓢桶扁擔傢伙到一茅廁前,見廁門關着,就和兒子在外候等了一遭。過不久,只見一男子匆匆從裏面出來直奔路大踏步走了,估計是行程急,忙着多走幾步路也是好的。

拿準了裏面肯定不會有人,老漢和金娃進去勞動了。剛進門,金娃眼疾,一眼就瞧見位蹲旁一個褡褳放着,忙一個上前,拿到手上,覺的沉甸甸的,心裏暗喜估計是有財意到了。金娃把手中之物指給老漢說:阿爸,你看,有人丟下個褡褳,估計裏面是有什麼東西。”老漢忙也叫金娃打開看看,果然,裏面白花花的銀子,估摸着也有20、30兩。金娃喜滋滋地說:“阿爸,想不到我們竟然走了這麼個好運,我們也不知道做了什麼好事,竟然給我們得到這麼一份財....帶回家阿媽也一定會開心極了。”老漢聽了,思量着估摸是剛纔那位男子丟失之物,他也沒多說什麼。只對金娃說:“我們先把糞掏好再計較,先放好。”兒子恩了聲,忙着把糞掏上來裝桶,再一擔擔地運到堆在小船的一個大缸裏。終於幹好了,老漢歇着抽了一杆煙,抽菸間,悶聲悶氣的對兒子說了句:“金娃,你先把糞搖回家放好,把剛那個拾到的褡褳給我,我要在這等會,說不定那個人會回來找的。人家該很急的了,如果人家是急用之錢,會損人害命的。我們不能要這個銀子”。金娃一聽,騰地跳起來,想說什麼卻不敢說,無可奈何,只好生着氣一聲不吭的先回家了。

回到家,氣急敗壞的跟阿媽說了一大堆,怨恨阿爸不該這麼實誠,這銀錢又不是偷來打劫來的,況且就算撿到是也沒人看見,偏偏做那老好人。張婆婆沒說什麼,她瞭解老漢的.爲人,知道他的硬性,反而寬言安慰起兒子來:娃啊,別怨你阿爸了,他一輩子就是這種人,況且你阿爸說的對,假如人家是用來救命的錢,我們私用了,不是無意中害了人麼,這樣的錢還是不留好。”金娃聽阿媽恁地說,也還是不醒悟,總覺的心裏一口氣不服,氣的晚飯沒吃就睡覺去了。

再說糞坑邊,老漢一個人在那等着,煙都抽了幾袋,還不見人影,他還是耐心地等着。果然太陽快落山之時,只見一個男子匆匆奔來,老漢大喜,仔細一辨認,卻是剛來時見到的那個男子。那男子直衝進茅廁,驚慌失措地四處張望,哪得見個褡褳影子,再也支撐不住了,頓地淚灑下來。躑躅不知所往,此時估計心力已疲,亂了方寸,呆在那裏半餉一動未動,一副癡癡相。老漢這邊看的真切,心裏有了個準七八。他走近那男子,道了聲好,那男子也未理答。那老漢再次問了聲,那男子纔回返過來,老漢細問個明白,才知道那男子的妻患了病,家中錢已用完,沒辦法,奔到千里外的一個好友那借來一筆錢,途中省了錢就路邊小攤吃了點不潔東西,至此痢疾急來,沒辦法,誰知解決好後,急着趕路,卻把個褡褳丟在這裏,因一門心思趕路,至家才知道丟了,失魂落魄一路尋來,一路回憶估計是丟在這裏。卻早已不指望在了卻還存一點希望。老漢聽了,問及裏面銀兩數字,校對準了,放拿出來,遞於男子。男子大喜,倒頭便拜,哽咽不知其語。老漢呵呵幾笑,催促到:“快回家去吧,放好了,別再失去了。”男子再三謝之,定要留下姓名欲後報答之,老漢也沒言多,只催他儘快趕家去買藥救妻。男子走後,老漢也心裏一鬆,解決了一樁心事,到家後已經晚間,回家跟老伴說起此事,開心的笑了。

忽想起不見兒子,便問起老伴,老伴依樣細細複述了兒子言語,並說:“他晚間沒吃飯就去睡覺了。在生氣你呢。”老漢沒支聲多問,心裏卻覺的不舒服,想自己怎麼沒教育好兒子。

幾日後,兒子仍然無法想通。但此事擱下,也沒人再提起了。

大約月餘之後,老漢想河那邊糞物該積留很多了,就準備再去一次。兒子這次是怎麼也不肯隨行幫忙了。老漢只有自己去了。

少了個幫手,幹活慢了很多,老漢思量着又嘆了口氣。但想想自己做人無愧,一生坦蕩,倒也心安。等全部裝滿小船,已經是晚間了。老漢歇息了會,抽了袋煙,然後搖着小船回程了。

搖着搖着,一路順暢無阻,河裏風平浪靜,月光如水,傾瀉其上,真是個天上人間。兩岸山色如黛,密林深幽,草叢裏小蟲兒鳴叫聲聲,老漢禁不住心情也好的不得了,哼起小調來,行至中間,乾脆就歇下來,任船自橫自流。

坐在船邊,老漢自又抽了一杆煙,仰頭看了看天,只見幾顆星星若暗若明,眨呀眨。月亮盤亙在正空,那裏面高大的山影,桂花的姿態了了可見。正在樂不思蜀間,老漢忽然覺的一陣碎光從月宮灑下來,直落到自己船間,老漢張大了口,眼光隨那陣碎光直下到船間,驚看間,老漢禁不住呆了,船頭那滿堆的糞突然銀光金光閃閃,已不是糞樣了。老漢揉了揉眼睛,想着自己是不是睡着了,在做夢,掐了掐自己,又從河裏撈上水衝了衝臉面,清醒地知道自己並不是夢中。

走近那堆糞,老漢拿起一塊,明確地是一塊銀兩,仔細的看看,那一船子糞,都是金塊銀塊,老漢明白過來,奇蹟出現了。可能上天知道他爲人忠厚老實,不欺財,不瞞財,特意回報給他的。 老漢感恩不盡,扒在船上狠狠地磕了幾個頭,然後一路搖船興奮的回家了。

回到家門口,他朝門內大聲喊到:“老婆子,快出來,我回來了!”張婆婆在屋間正做着針線活在等着老漢歸來,聽見喊,忙應到:“老頭子,回來了,我就來就來。”又朝裏喊道:“金娃,你阿爸回來了,快幫忙卸一下。”金娃聽說,也趕忙出來了。

張婆婆走出門,看到河裏小船上光閃閃地,楞住了,兒子隨後出來,看阿媽呆在那裏,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了。仔細一看,也呆了。

老漢樂呵呵地說:“還楞着幹啥,你們,快過來幫忙啊。”

老婆子和兒子趕忙跑上前,把東西物件整理擡回家。完後,看着滿屋的銀兩,未等兒子和老婆子問,老漢急着把經過詳細地告訴了兩人。兒子明白過來了,羞愧地站一邊。老婆子興奮的嘴都合不攏,說:“還是上天知理,好人有好報啊,娃現在不怪你阿爸了吧。”兒子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老漢說:“這些銀子既然是上天給的,估計他的意思也是讓我們用來做點好事的,我們就利用這個銀子,來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吧。”兒子這下子也不再反對,對阿爸信服的很。

於是,在以後中,老漢知道了某人需要幫助,總是會慷慨解囊,幫助了很多人,他的名聲也越傳越開。

他的嫁在外村的女兒銀芝,也知道了阿爸得了很多財物,也想要來用。於是,一天,專門回孃家來討取。老漢沒有拒絕,也給了她很多銀子。銀芝在回家的途中,拎着一大包的銀子,禁不住想打開看看,她一打開,突然那些銀子都變成了蛤蟆,一個個都蹦走了。銀芝大吃一驚,不知道怎麼回事,趕忙折頭回到孃家,跟阿爸說起此事,阿爸看了看,發現那些銀子都自己回家了。於是,他知道了,嘆了一口氣說:“女兒,你沒福氣得到這些錢,你本不該擁有貪念之心的。還是回家努力的去勞作自己掙吧。”銀芝聽了沒辦法,也只好回家了。

人家聽說了這事,都明白了究竟,也不會有小人起貪念,來騙取老漢的錢了。老漢用這些錢做了很多好事,如今人們都還記的他,所以故事流傳至今。

古代拾金不昧例子 4

東漢明帝時,有一個叫陳君賢的人,家住廬州府的陳家村。廬州府在今天安徽省安慶市一帶,這裏曾經是商朝的小諸侯國-皖國(亦稱古桐國)的所在地。

有一天,陳君賢十二歲的小兒子陳爵和他的好朋友陳挺在湖邊玩耍,玩了一會兒兩個人都累了,陳挺就對陳爵說:“我帶了釣魚竿,我們去釣魚吧。如果釣到大魚,今晚讓你爹給我們做紅燒魚吃!”

陳爵性格比較倔強,說:“不用你給我釣,我要自己釣!不過我沒帶漁竿,你在這等等,我回家拿!”話音剛落,也不等陳挺回答,就飛快地跑了。一會兒,陳爵回來了,問陳挺:“你釣到魚了麼?”陳挺說:“你看,我釣了好幾條又肥又大的魚。你趕緊到我這邊來釣吧,這邊魚多!”

陳爵說:“我要自己找釣魚的地方。挨着你,釣到了也是搶了你的福氣!”說着,他跑到離陳挺不太遠的地方,坐了下來也開始釣魚。忽然,陳爵看到湖邊的水中好像有個黃色的罐子,就想把它撈出來看個究竟。於是,他先用一塊大石頭將漁竿壓住,然後脫了鞋子,挽起褲管,下到水裏撈罐子。可是罐子有半截陷在泥裏,他拔不動。

陳挺見他下到了水裏,覺得很奇怪,就大聲地喊道:“陳爵,你不好好釣魚,跑到水裏幹什麼呢?”陳爵聽到陳挺的喊聲,就說:“這兒有個大罐子,挺沉的,趕緊過來幫忙!”陳挺跑過來一看,水裏果然有個黃色的大罐子,旁邊還有一個盤子呢,於是也趕忙脫了鞋下去幫忙。

兩人使出吃奶的力氣往外拔,罐子是拔出來了,他倆卻都後仰摔進了水中。那個罐子被甩到了一邊,兩個孩子互相攙扶着爬起來,一屁股坐在岸邊喘粗氣。

過了好一會兒,他倆把那隻又滑又重的罐子擡到岸上。陳爵開始以爲是一個銅樽,可是將它洗淨後,罐子發出黃燦燦的光芒。兩人都呆住了:罐子是黃金做成的!這時,被攪渾的湖水又變得清澈了,陳爵在發現金樽處的周圍搜索,看見水中有許多像銅錢似的小東西,數不清究竟有多少。他撈起一個洗掉污泥一看,原來是金幣!

他倆都想不明白:這個湖裏怎麼會有這麼多的金器呢?他倆連釣竿也忘了拿,每人抓着兩把金幣就飛跑回村裏。陳爵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地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父親。陳君賢一聽,驚得說不出話來。

陳爵的父親陳君賢曾是皖國的官員。春秋時,小小的皖國相繼依附楚、吳、越等大國;楚漢爭霸時,皖依附楚國。皖國在戰亂中滅亡後,歸屬了漢朝,陳君賢就隱居在陳家村。

“那些都是皖侯國的金幣啊!走,你帶我去看看!”陳君賢,在皖國爲臣時忠心耿耿,國家滅亡後他心灰意冷。這些年來,他一直爲下落不明的皖侯難過。現在看來,皖侯必然是自沉在大湖裏了,隨身帶的金器纔會出現在湖中。他聲音顫抖地對兒子說:

父子倆奔到湖邊。只見那裏已經來了不少村民,都是聽到陳挺的話後跑來的,他們爭着趟進水裏撈金幣,搶奪着那個金樽。陳君賢大聲說:“鄉親們,不要搶!

他們爭着趟進水裏撈金幣,搶奪着那個金樽。陳君賢大聲說:“鄉親們,不要搶!這些都是皖國的東西,也就屬於漢朝,是國家的.財富!”

陳君賢平素爲人誠摯、助人爲樂,在村裏享有很高的威信,大家都聽他的。在陳君賢的指揮下,村民們把金幣、金器打撈上岸加以清點:除了那個金樽,還有金盤等器皿,光是金幣就有十多斤。

一下子撈到這麼多金子該怎麼辦呢?陳君賢把兒子陳爵叫到跟前,問道:“兒子,你可知道這湖是國家的'還是咱自家的?”兒子說:“那還用問嗎,當然是國家的!”陳君賢接着又問:“既然湖是國家的,那麼,在湖裏撈到的金子是應該交給官府呢,還是應該自家藏起來呢?”陳爵想了一下,很懂事地說:“不應該自家藏起來,應該交給官府!”

陳君賢高興地說:“你真懂事,真是我的好兒子!做人就應該誠誠實實的,再好、再貴重的東西,不是自家的就不能要。咱可不能爲了這些黃金而做昧心事,忘掉了比黃金還重要的做人的道理!”

接着,陳君賢又說服了陳挺和他的家人以及衆鄉鄰,把從湖裏撈出來的黃金全部交給了當地的官府。當地官府又把這件事上報朝廷。漢明帝知道陳君賢和陳家村村民拾金不昧的事蹟後,非常高興,特別下了一道詔書,表彰並且獎勵了他們。

陳君賢將皇上的賞賜全部分給了村民,自己分文不留。村民們領到賞賜後都歡天喜地的,紛紛稱頌陳君賢高尚的情操。

古代拾金不昧例子 5

原來這天早上有一個賣菜人,天還沒亮就起來去賣菜了。在半路上,撿到了一摞鈔。賣菜人卻是很有心機,驟得財物,天色尚黑,怕有變故,遂把紙鈔藏於懷中揣着,自己趕緊就躲藏於偏僻之處。待到天色亮了,取出檢視,一共有15定。換言之,這個賣菜人也就是一共撿到了15貫錢,一貫在古代是1000文銅錢。這個賣菜人就從中拿出五貫來,買了兩貫錢的肉,買了三貫錢的米,然後也不賣菜了,挑着挑子就回家了。

待到回到家中,其母見他挑着肉米回來,而不是像往常一樣挑着菜,察覺有異,就詢問兒子緣故。兒子說,我在半路撿到了這束鈔,就買了米和肉回來了。母親就生氣了,說,即使有人遺失了鈔,也應該是遺失一張兩張,怎麼會有遺失這麼多的情形?你是不是去做偷盜之事了?如果真的是你撿到的,那麼你應該送還給失主!反覆說了好幾遍,兒子依然不情願,母親沒辦法,就說,你要是不把失物送還給失主,我就把你告到官府去!兒子說,我在路上撿到的,即使應該送還,那麼我送還給誰呢?母親說,你在哪裏撿到的,就在哪裏等待失主前來尋找,然後交還就可以了。我們的家歷來清貧,忽然因爲撿到財物而買了許多米肉,一定會給自己帶來禍患的。

於是兒子就聽從母親的教誨,去原處等待失主來尋找。過了一會,果然有失主前來尋找。這個賣菜人太老實,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榆木疙瘩沒心眼,他也沒問問這個失主失落了多少錢鈔,直接就說你失落的錢鈔在此!於是就把十五定鈔都給了失主。此時天色已經大亮,路上行人頗多。有人圍觀,就有人起鬨,讓失主拿出些錢來感謝大家,意思就是失主你的'財物失而復得,這是喜事,應該給大家打賞,分幾個小紅包是不?

這個失主卻是個小氣鬼,他不願意拿出一小部分錢來感謝撿到失物的賣菜人,更不願意給大夥兒發小紅包。於是他臉色一變,說道,我明明是失落了三十定鈔,現在纔拿到了十五定鈔。現在還欠一半兒沒找回來呢,怎麼給大家分打賞呢? 但是賣菜人堅持說就是撿到了十五定鈔,而失主咬定說是失落了三十定鈔。數目相差這麼大,於是紛爭遂起,吵鬧不休,不能自決,乃訟之官。

聶縣令聽到這裏,就大致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他反覆詢問了賣菜人好幾遍,從多個角度發問,賣菜人的陳述都很堅定,於是聶縣令又偷偷把賣菜人的母親請來,詢問事件緣由,從另一個角度又證明了賣菜人所說是實。聶縣令很佩服這個母親能夠在金錢面前保持清貧的本色,而且能夠教育兒子以正道,有心幫助這對貧寒母子,另外也給貪心的失主一個教訓,於是心中有了一計,因而對這個案件做出了判決,他說,失物的人失落了三十定鈔,而撿到的人只撿到了十五定鈔,這樣賣菜人撿到的十五定鈔肯定不是這個失物的人掉落的了。這十五定鈔,是老天賜給這個賢良的母親的養老錢啊!

對於這個吝嗇的失主,縣令判道,你掉落的三十定鈔,應該是掉落在別的地方了。你自己再去仔細尋找吧。說完,就把這個吝嗇人轟出了大堂。事件至此有了結局,這十五定鈔,被縣令判決歸這對母子所有。而聽到縣令這樣判決的人,都說這樣判的對極了!

古代拾金不昧例子 6

王成是平原縣一世家子弟,但生性懶惰,坐吃山空,日子一天天敗落下來。最後只剩下幾間破房子。與妻子睡臥在破爛被子中,妻子整日滿腹怨言,難以爲繼。

當時正值夏天,酷熱難耐。村外有一座荒廢的周家莊園,房屋牆壁全都倒塌了。只剩下個破亭子孤零零地立在那裏。王成由於不堪忍受妻子的數落,便到荒園亭子裏去睡覺。日上三竿,王成才睡眼惺忪的地起來。他正懶洋洋地要回家時,無意中發現荒草中有一枚金釵,走過去撿起一看,上面鐫刻着“儀賓府造”的字樣。王成的祖父曾做過衡王府的儀賓,剛開始他以爲這是祖父在天有靈,看自己貧困,賞賜給自己的。但轉念一想,又擔心是誰遺落此處的`。

正當他躊躇不決的時候,忽然有個老婆婆前來找金釵,王成雖然貧困,但生性耿直,把手裏的金釵交還給老婆婆。老婆婆很高興,一再稱讚王成的品德。並問他的名字。王成說了自己的姓名,並強調說自己的祖父是王柬之。老婆婆驚訝地說:“你就是王柬之的孫子嗎?我是狐仙,一百年前和你祖父相戀。自從你祖父去世,我就一直隱居不出。我偶然經過這裏,丟了金釵,恰巧被你拾到,看來這是緣分呀!”王成曾經聽說祖父有過一個狐妻,就相信她的話。又請她到家裏去。老婆婆就跟着他去了。

王成叫妻子出來拜見老婆婆。妻子穿着破爛,面帶菜色。老婆婆嘆息道:“王柬之的孫子,竟貧窮到這種地步了嗎?”妻子滿腹怨言,向老婆婆講述王成的懶惰和貧困狀況,一邊說一邊聲淚俱下。老婆婆把金釵交給王成的妻子,讓她暫且典當換錢買米吃。又說三天後再來。王成挽留她住下,她說:“你連一個老婆都養不起,我住下來,不更養不起嗎?”說完,老婆婆徑直走了。

王成對妻子說了實情,妻子很害怕。王成說狐仙很善良,要妻子像對待婆母一樣好好善待,妻子答應了。

三天後,狐仙果然來了。她拿着幾兩銀子,買來小米、麥子各一擔。晚上就和王成妻子睡在一起,王妻開始很害怕,但見她很熱忱,於是不再害怕。老婆婆給王妻講述了很多爲妻之道。

第二天,老婆婆對王成說:“孫兒你不要再懶惰了,可以做點小生意,坐吃山空,不能長久。”王成說沒有本錢。老太婆說:“你祖父活着時候,金銀珠寶任我拿,但我是世外之人,要那些沒用,現在還存有一百兩銀子,你可以拿去買些葛布,及時趕到京城,可以賺錢。”王成照辦了,拿着錢買回五十匹葛布,老婆婆催促出發,估計六七天內可以到達京城。走時,老婆婆囑咐說:“千萬不要偷懶,要勤快及時,遲一天都會後悔莫及!”王成虔誠地答應了。

王成風餐露宿,到了京城,原來王府要舉辦壽宴,而南方連日陰雨,貨不能及時運過來,因此葛布很貴,王成把葛布賣到王府,賺了一大筆錢。

王成打點行李,回到家鄉。老婆婆叫他購買一百畝良田,蓋起新房,添置傢俱,居然恢復了原來世家的景象。每天早晨,老婆婆早早起來。督促王成管理田間事務,督促王妻紡織持家。兩人稍有懈怠,老婆婆就毫不留情重重斥責,夫妻倆也很聽從,不敢有什麼怨言。就這樣過了三年,家庭更加富裕。王成妻子也身懷有孕。

有一天,老婆婆突然說她要走了,夫妻倆堅決挽留,但老婆婆置之不理,還是走了。王妻分娩這天夜裏,王成夢見老婆婆來了,對他說:“我就要到你家投胎了。”等他醒來後,家人來報,夫人生了一個女孩兒。王成夫妻都認爲女兒是狐仙投胎而來的,因此對女兒更加疼愛。

俗話說,人生就像一場戲,因爲有緣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該去珍惜。“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珍惜緣分,善良待人,終會得福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