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六年級語文課文反思15篇

本文已影響 1.9W人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意爲自我反省。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六年級語文課文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語文課文反思15篇

六年級語文課文反思1

小語新課程標準認定,“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而,“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長基本上得益於自己的學習,課堂上的收穫實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決心真心實意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三、把握訓練訓題,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新教材旨在使學生不要死讀書,讀死書,而是要把書讀活。

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又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拿口語交際這一訓練來說吧,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思維、概括、說話等能力,更是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創新的天地,想怎麼說就怎麼說,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從而也爲夯實寫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在教這類訓練時,要精心組織,重“說”和“演”的訓練。如,我在教第六課《小攝影師》時,根據書上的插圖,實地模擬進行表演,這樣使學生的形象感知變得直觀化。學生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下,相互之間對起話來。頭頭是道,不但“說”得到了鍛鍊,也使學生感悟了許多道理。

六年級語文課文反思2

本課下來總體感覺還不是很理想,還是要時刻提醒自己,教學時語速要再緊湊一些。但是我認爲認認真真地去準備這樣的一節課,加上各位名師指導,老師之間互相討論,能夠使得自己的教學水平有一個很大的提升,所以這次的課上下來,讓我受益良多。

在教學本課之前,一直爲本課的教學設計左思右想,絞盡腦汁。並且看了許多有關本課的教案,以及網上的一些教學視頻,並吸取一些認爲適合自己教學的設計方案。就教學設計而言,原本打算以“驕傲”一詞作爲導入,先讓學生用“驕傲”說一句話,預設:我當了班幹部,媽媽爲我感到驕傲!這裏的驕傲就是自豪的意思。或者學生說:“雖然我這次考試考到班級第一名,但是也不能太驕傲。”那麼這時老師可以說在這裏,驕傲又翹尾巴的意思,有些洋洋自得。另外可以用課件補充第三種意思。但是最終考慮到,學生可能在用詞說話上花費的時間比較多,而且不一定能達到老師所希望學生說出的各種不同含義的驕傲,於是將這個方案捨棄,直接由教師送“驕傲”如題。至於當時一位老師提出學生可能會不明白這裏的驕傲是什麼意思,我認爲,教學完本課,學生就會明白原來老奶奶爲小男孩感到驕傲就是自豪的意思。並拓展驕傲的其它意思。我的一位師傅告訴我,先不要考慮怎樣將課堂上出新花樣,而是要知道這節課你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不要只考慮自己要怎麼教,而要考慮教會學生什麼。以這個爲中心加入一些花樣,這樣就是錦上添花。我認爲說得很對,於是先做好達成目標的這個任務。但最終還是認爲自己能力有限,上了一堂家常課。

課堂中還有很多做的不夠的地方,我自己認爲其中在生字詞教學中雖然花的時間很多,但是課後想想,發現自己只落實了學生對生字的讀音,欠缺落實記住字形。在教學語言的表達上歸納的不是很好,還有評價語還需要豐富起來。

六年級語文課文反思3

《瑞恩的井》一文很長,如果每個點都關注的話,估計35分鐘的一節課室來不及上完的。於是,我在教學中抓住了三條線,一條是非洲兒童的痛苦生活,學校老師發出的募捐;一條是瑞恩自己的捐助,包括他在媽媽的要求之下每天通過做家務來掙得美元爲非洲兒童捐款;還有一條就是瑞恩發動大家的募集活動;通過這三條線的教學,學生既能清楚地理清線索,也知道了課文的主題“瑞恩的井——爲了這個痛苦的社會”這句話的含義。

對於文中要求理解的三個詞語的意思,“捐助”、“募捐”、“募集”我通過課文三句句子的指導學生也能比較順利地解決,就是“募集”這個詞學生知道其意思,但不能用準確的語言來表達,在他們概括的基礎上,我告訴他們“募集”就是“廣泛徵集”的意思,他們才恍然大悟。看來,以後必要的也是需要的,不能老是參考“教材全解”,不然學生的一些基本能力,如、詞語、句子的理解,估計也快還給老師了,總之,五年級學生,既要培養他們的概括和表達能力,但對於一些基本能力也絲毫不能放鬆。

六年級語文課文反思4

《安塞腰鼓》是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中一篇課文,是陝西作家劉成章先生的名篇。這篇課文文質兼美,語言激情澎湃,鏗鏘有力,思想內涵豐厚,特別是其中一些寫意的語句,含義深刻,發人深思。“安塞腰鼓”是陝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現象,也是陝北人精神風貌的象徵和符號,而這一切均與陝北古老的歷史有關,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這對於不熟悉、不瞭解這一民間藝術的我們這裏的六年級學生來說,要想透徹理解文本的全部內涵,是有一定難度的。

根據學生實際,我設計的教學環節是:看腰鼓表演的視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跟隨視頻範讀,反覆朗讀課文精彩段落,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品味貫穿於文章始終的修辭、想象,感悟作者字裏行間流露出的對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讚頌。

這堂課的教學,我認爲有幾處是較爲成功的:

一、情境創設。新課導入,我播放了“安塞腰鼓的頻,讓學生認識什麼是“安塞腰鼓”,感受安塞腰鼓的豪放和火烈,學生一下子感覺安塞腰鼓近了。之後讓學生聆聽一段配樂朗讀,隨着誦讀者抑揚頓挫的朗讀,學生們感受着生命的激越,課堂氛圍完全爲腰鼓聲所感染了。在這樣的氛圍中,在掃除完生字新詞的障礙後,我請學生們齊讀課文。令人欣喜的是,他們的朗讀是多麼的到位,哪段該平和,哪段該激昂,哪段該舒緩……簡直可以用“聲情並茂”來形容。我心中暗喜,一個教學目標達成了。恰當的情境,點燃了他們的學習熱情,深化了學生對安塞腰鼓的理解。

二、 注重朗讀。精讀環節中,學習重點落在品味語句。學生自主朗讀精彩的段落,品味自己喜歡的語句。識別排比句、比喻句,品讀排比句、比喻句及意味深長的語句,體味其中的氣勢、節奏和激情,在朗讀感知。通過朗讀品味,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更主要的是,讓學生自主朗讀品味中得到語言訓練和技能訓練,充分感悟到了文章的魅力,感受到了文章的語言美、音樂美、人物美、情感美,從而培養和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當然這堂課的教學,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在指導朗讀這一環節,我的形式過於單一,朗讀指導還不夠充分,如對重音、語調的指導只停留於示範,而沒有具體指導,效果不是很好!這篇文章所傳達的內涵,確實也不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能夠真正理解的。對主題的探究還不夠,沒有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更深入的探究。所以,課文雖然上完了,我也把自己的瞭解傳達給學生了。可是我卻沒有把握,學生真正領悟了多少。這是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六年級語文課文反思5

一、狠抓生字詞教學不鬆手

生字詞教學是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六年級雖然是高年級,生字詞的教學不像低年級那樣繁瑣,但是,我們教師應當把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作爲語文教學的頭等大事來看待。

在平日教學中,每講一篇課文之前,都要求學生預習課文,預習時學生要將所預習的本課生字每字寫五遍上交,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看學生到底能把生字寫到什麼什麼程度,出錯錯在哪裏,這樣老師就掌握了學生書寫生字的第一手資料,講新課的時候就可以針對出錯多的生字重點指導書寫。這樣就把對問題的發現提前,爲解決問題留足了時間,世間萬物的發展變化都有其自身的規律,語文生字詞教學活動也不例外,根據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取決於複習的次數及每次複習所間隔的時間的長短,所以我在每教完一課都對學生進行聽寫,記錄學生出錯多的生字,每課過關,這次聽寫沒有過關的在此聽寫,直至所有學生過關爲止。單元結束後以每單元爲單位進行聽寫,也是直到所有學生過關爲止。單元過關以後再把每一課聽寫時出錯多的生字聽寫一遍,加強鞏固,加深記憶。練的次數多了,學生自然而然也就熟了,考試的時候就會像平時老師聽寫一樣輕鬆應對了。

二、從教材整體出發,扣住重點訓練項目,提高課堂效率。

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排特點是全冊課文分成若干組,而且也體現了一組課文的訓練重點。這樣編排對我們掌握教材,把握文章的重點也是十分有利的。一篇課文,要講的東西往往很多,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即使能做到,學生的收穫也是甚微,抓住重點訓練項目,從一組教材整體出發,以訓練重點爲主線,就可以把教學重點凝聚到每篇課文,集中體現重點訓練項目,抓住了這一點,也就抓住了教材所要教的精華。

六年級語文課文反思6

《我應該感到自豪纔對》是一篇童話故事,講述了小駱駝聽了小紅馬說他長得難看之後深感委屈,後來跟媽媽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駝峯、腳掌、睫毛在沙漠裏的特殊用處的故事。告訴學生判斷事物的美醜,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其有沒有用處。

書中安排了一道作業:沙漠旅行結束了,小駱駝又見到了那匹小紅馬,他會怎麼說,怎麼做?在學生即興的表演中,"小駱駝"將"小紅馬"帶到沙漠,"旅行"結束了,"小駱駝"們趾高氣昂豪情萬丈,而"小紅馬"面紅耳赤、垂頭喪氣。

所有孩子感情的天平都傾斜到了小駱駝身上。顯然,課題"我應該感到自豪纔對"是從小駱駝的角度來說的,但難道小紅馬就是一個一無是處、可憐自卑的陪襯者嗎?當然不是。

於是我變換了自己的角色"同學們,我就是文中的小紅馬.聽了你們這些小駱駝的介紹,我很是自卑,我怎麼就沒有兩個肉疙瘩,沒有雙層睫毛呢?我的蹄子怎麼硬邦邦的呢?"

這個問題如拋入油鍋的水,瞬間炸開了.一個學生說:"小紅馬,駱駝是沙漠之舟,但在平原上你厲害.""小紅馬"眼睛一亮∶"是嗎!"又一個學生說:"在古代,你可全世界共同的交通工具。""小紅馬,‘一馬當先、馬到成功、老馬識途’這成語都是誇的你們馬家族啊!"......

"小紅馬"欣喜萬分:"啊,看來我也應該感到自豪纔對。哪你們呢?"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說出了自己的閃光點。最終一致得出:我們都應該感到自豪纔對。

一位教育家說:"在每個孩子心中最神祕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絃,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要使孩子的心同你講的話發生共鳴,你自身需要同孩子的心靈對準音調。"而要達到這一境界,問題和情境則是關鍵。當小紅馬的弱者形象叩擊學生的心靈時,"我有什麼值得自豪的?"這個問題引發了學生的思考:不同的對象有不同的價值,小駱駝、小紅馬、你我他都有值得引以爲自豪的地方。這不僅僅是在教語文,更是在塑造健全的人格。

六年級語文課文反思7

我備課時閱讀了教材,發現這篇課文在寫法很明顯是先抑後揚,作者抓住對母雞前後感情不同來寫,於是我把教學重點改爲:

1、自讀課文,體會作者對母雞的感情有什麼變化,兩種不同的感情你分別從哪些句子的描寫中體會出來。學生自讀後很快都完成個內容。

2、抓住個別有特色的句子,引導學生品讀,感悟作者的寫法,如:"發現了一點兒可吃的東西,它咕咕地緊叫,啄一啄那個東西,馬上便放下,讓它的兒女吃。"這個句子,學生找出了作者抓住母雞的動作"叫,啄,放"體會出,除了描寫出母雞對兒女的愛,還看出母雞非常的細心。學生體會到抓住動作描寫的好處。

這節自讀課文抓住一個主要問題,讓學生品讀課文思考,再體會這篇課文在寫法上一二個有特色,值得學習的地方,讓學生學習體會。抓的點不多,但在課堂上感覺效果不錯。

六年級語文課文反思8

1、讓學生自由"展示自己"

課堂上,要大膽地讓學生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每學習一篇新課文,我都鼓勵學生儘可能地蒐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知識,上課時,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給大家,這樣,無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他們都表現得十分積極,而且極大的豐富了知識的儲備量。

2、引領孩子去讀書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提高。我經常上網蒐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另外,我還結合教材所涉及到的內容,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使學生儘量領悟不同類型的文章的寫作技巧;同時,鼓勵學生閱讀中外兒童名著,領略書中的精妙所在。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回顧我聽過的語文課堂教學以及自己兩年語文教學經歷,特別是在整體批閱了學生的第一篇作文之後,我真正地意識到:小學語文學習離不開生活,只有學生把在課本中學到的知識用到對周圍生活的觀察、描寫中,才能真正地學好語文、用好語文。因此,我不斷鼓勵我學生堅持觀察周圍的一切,要養成從生活中汲取養分的好習慣,並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學生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

六年級語文課文反思9

今天,我校舉行片教學半日活動,主題是“減負、增效”,我執教了六年級語文《夜晚的實驗》。這次公開課讓我收穫多多,給我最大的啓示是,語文老師一定要認真細讀文本,這是上好課的基礎。正好我在鳳凰語文論壇上做這篇課文的一課一帖,在兩個星期前我就反反覆覆地讀文本,仔細揣摩斯帕拉捷實驗的過程,我發現了很多以前沒有讀到的東西。首先是在內容的理解、主題的把握上,斯帕拉捷的實驗不但讓我們看到了他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大膽實驗、不怕失敗、鍥而不捨、持之以恆等可貴的精神,而且給人的啓示也是多方面的。比如:“失敗是成功之母”“好奇心是科學探究的可貴品質”“科學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只有善於觀察、勤于思考、不怕失敗、鍥而不捨、大膽實驗的人,才能攀登科學的頂峯。”僅此而已還是不夠的,我想,我們還應該讓學生明白“一切科學研究都應該造福於人類”。其次是在表達方法的領悟上。四次實驗過程不僅啓發我們在寫比較複雜的實驗時要注意“有詳有略,突出重點”,還要學習第一次實驗是怎樣寫具體的(寫了實驗的時間、地點、人物、結果、做法、思考)。不僅如此,我還發現,寫第一次實驗時,文中是從結果寫到做法最後寫思考過程。這種倒敘的寫法與通常寫法相比(從想法寫到做法最後寫結果),又有什麼優點呢?這些都應該讓學生有所領悟,才能啓發一部分學生學習文章的構思,並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創造性地複述斯帕拉捷的第一次實驗的過程。由於我課前比較認真地解讀了文本,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思考,教學的思路就漸漸明晰起來。課堂上纔有了上課的底氣。

我的第二點啓示是:在細讀文本的基礎上,要準確把握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而這節課的重點有兩個方面,一是理解課文內容,提煉出斯帕拉捷這個科學家身上表現出來的可貴精神,也就是理解他實驗成功的原因,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談談受到的啓發,獲得人生的智慧。(這是課後習題3,可見課後的習題有時就提示了教學的重要目標。)二是讀寫結合,讓學生感悟作者寫實驗的方法:有詳有略,重點突出;倒敘手法,設疑激趣。因爲高年級閱讀教學應當重視篇章的訓練,要讓理解內容和學習表達兩條線並進,這才能體現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抓住了讀和寫這兩個重點,其他的知識和技能(如體會引號的用法、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採用多種朗讀形式,尤其多次讓學生通過默讀來理解課文的內容,學法的遷移)、過程與方法(培養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從文中得到啓示)等方面的目標也就在教學過程中一一落實了。

我的第三點啓示是:確定了恰當的教學目標後,還要精心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來實現這些預設的目標。我想,課堂教學應當以學生的閱讀實踐活動爲主,輔以教師的講授和點撥。學習四次實驗,我設計了表格,讓學生自主學習,填寫每一次實驗的做法、結果、結論。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發現寫法上“有詳有略”的特點。這些閱讀體驗是比較淺層的,所以我接下來將第一次實驗爲例,引導學生細讀後理清段落的層次,課文寫了實驗的時間、地點、結果、做法、思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練習創造性地複述課文,以後的幾次實驗讓學生自主閱讀、理解,感悟斯帕拉捷的科學精神就顯得容易多了。我想,課後我讓學生觀察、實驗自行車前後輪胎前行的速度是否一樣,並做好記錄,再學習課文的寫法將實驗過程寫下來,不就水到渠成了嗎?

教學了這篇課文,我掩卷沉思:今天的孩子,又有幾個願意走進大自然、走進生活的?沒有觀察又哪來的好奇心、哪來的思考?即使願意走進大自然、走進生活的,極大部分的學生也是熟視無睹。也許對於孩子,現在的課業負擔太沉重了;也許這些孩子,他們的愉悅點轉移了,都沉浸於動畫片或者其他娛樂方式;也許這些孩子……是什麼使孩子們的目光變得如此冷漠?!

本學期,我們六年級的共讀科普書目是《激發好奇心的66個故事》,真希望這本書能在孩子們的心靈裏播下點什麼,讓好奇的種子在他們的心田裏生根、長葉、開花、結果。因爲我始終堅信:好奇心是一切創造的源頭。

當然,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由於文本解讀比較細緻,教學內容過於飽滿,對課文的第三段的教學顯得較匆忙,讓學生寫斯帕拉捷實驗後所受的啓示也顯得倉促,在這節課上,雖然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高漲,比起上學期的公開課,學生學習語文的各種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但是課堂上他們的“活力”還是不夠,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還有待加強,尤其是一部分後進生。課堂上我牽引的痕跡還是顯得過重,正是有了遺憾,纔有我以後努力的方向,面對遺憾,我坦然面對!

下一次,會更好!

六年級語文課文反思10

讀着《畫家鄉》,好象置身在一座百花盛開的大花園裏旅遊觀光。你看,那浩瀚的大海,掀起萬傾波濤,海底蘊藏着豐富的寶藏。你看,遼闊的平原,像無邊無際的綠色海洋;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別有風光。你看,連綿羣山,威武雄壯;一座座現代化城市,高樓大廈聳入雲霄。你將再次感受到我們祖國是那麼偉大,它像巨人一樣屹立在世界東方,像一隻高昂着頭的雄雞在放聲歌唱。歌唱壯麗的河山,秀美的風光,歌唱富饒的土地,豐富的寶藏;歌唱勤勞智慧的各族兒女,熱愛祖國,熱愛家鄉。這難得的閱讀材料,應該讓學生好好感悟,讓孩子們好好欣賞,使他們從小熱愛我們的祖國,從小熱愛自己的家鄉,讓他們提起畫筆,用絢麗的色彩,把祖國大花園裝扮得更加美麗,更加妖嬈。

教學思路:根據課文特點,以插圖設計教學主線,體現課堂教學的形象性、情感性、創造性。課文插圖是爲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增加課本的形象性而精心繪製的,利用插圖來組織教學顯得新穎別緻,符合學生的心理,能給教學增色不少。

根據課文段落的特點,可以讓學生結合圖,挑自己喜歡的段落加以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精神。

六年級語文課文反思11

1、注重引入

鼓勵學生評價孔子並用《論語》裏的句子做依據,既使學生能積累運用,又爲理解新課打好鋪墊,還能很好的引出新課。效果很好。

2、注重誦讀

“讀”是閱讀教學的主要活動,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誦讀,這節課的重點在讀,難點也在讀。因此,在教學中我將“讀”貫穿始終。本課朗讀分爲三個層次:

(1)、讀通:通過生試讀,個人練讀,好生範讀,齊讀,將文言文讀通。

(2)、讀懂:生對照註釋,在自己的努力下在互助的學習中能將每一句話讀懂,理解全文。

(3)、讀好: 創設情境,激發讀的興趣。重點處我適時地點撥,如:兩個小兒爭辯時爲什麼要用反問句,強調他各持己見、胸有成竹的心態,怎麼讀……這樣學生帶着感受讀出對應的語調,情到深處自然流!同時這樣的訓練充分達成了教學目標讀出韻味。

3、注重創設情景

營造了“漁歌互答”遊戲及辯論的情景,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把知識學實。

遺憾是:

1、時間分配得不夠好,給學生自由彙報的時間少了些。表演的兩名學生緊張,效果不突出。

2、教學目標設計過多,貪多,貪全

因爲這是古文教學,因此,我總想在課堂上讓學生收穫更多的知識,其實仔細想來,不如把了解古文以及激發興趣放在第一課時,這樣便更能突出“讀懂意思”“讀出韻味”的重點。

3、自己的教學語言還不夠簡練,有時語言隨意,有時不夠嚴密或有重複學生說話的現象。

伴隨遺憾,最終我覺得自己還是收穫頗多,多年不這麼講課了,好像剛剛找到感覺。記得崔巒在全國第五屆青年教師教學觀摩活動開幕式的發言中講到: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真實、樸實、紮實。要真真切切地做到“三實”,需要教師捧出一顆對教育虔誠、對學生真誠的心,一顆淡薄名利、無私“忘我”的心。我們欣賞並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爲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迴歸常態的語文教學。他還說,教師的教學能力=把握教材的能力×瞭解學生的能力×導學的藝術×人格魅力。我衷心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能用真實、樸實、紮實這樣“三實”的作風比照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在結束反思的這一刻,有種感覺已在心中孕育、升騰。是希望?是方向?亦或是壯志?雖然說不清楚,但我突然明白爲什麼如於永正等前輩能在語文教學這片沃土上幾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孜孜不倦、樂此不疲,原來它真的能給人帶來成長的快慰,收穫的喜悅。懷着這種情感體驗,我第一次想發自內心地對自己說:雖然年齡大了,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六年級語文課文反思12

課上完後我馬上看了一遍自己的課堂錄像,然後對照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了反思。新課程改革在進行深入反思的時候,我們應該呈現給孩子們一個什麼樣的課堂,我們的課堂教學應該追求一個什麼樣的理想狀態,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思考着,同時我也在常態的教學下不斷的實踐着,我在努力追求一個體現學生真實發展的課堂,追求一個能夠展現學生真實學習過程的課堂。語文課我想需要教師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字詞句段篇,更重要的是要交給學生學習字詞句段篇的方法,因此教師要教的有效;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不僅是要學習一篇短小的文章而完成學習任務,更重要的是藉助語言的範例來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來提高自己的綜合語文素養,因此學生要學的紮實。

這篇課文我沒有讓學生提前閱讀,我想學生能夠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從識字朗讀到積累背誦,運用學習的語言進行表達,這纔是學生真實學習過程的體現。縱觀這節課的教學應該說學生的學習過程是真實的,學生的發展也是清楚可見的。從學生第一遍讀課文出現的字詞障礙,經過詞語教學等環節,學生不僅能夠比較有感情的讀文,至到學生能夠藉助板書進行課文背誦,利用教師提供的句式較規範的進行說話練習,足以展現了學生真實學習的過程和學生實實在在的發展。在教學中所有的活動都是圍繞學生學習語言來設計的,因此這種課堂是真實而又有生命力的課堂。

教要教的有效那就要教要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這是我課堂教學設計追求的一種理念。在備課時發現課文最後出現了一個一問一答的句式,其實這樣的`句式學生朗讀更需要指導,那麼怎樣順其自然的指導學生讀好這兩個句子呢?於是我就大膽嘗試把兩個句子提到最前面先進行教學。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漂亮的楓葉忽然變成光禿禿的樹幹,對比效果非常明顯,根據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和一般的思維方式學生第一個呈現出的問題便是楓葉哪裏去了?課堂教學當中故不出所料,學生睜眼的第一反應就是一個“啊”字,這當然就是感到驚異了,順勢接下來問你們“啊”什麼呢?順其自然的完成了一問一答兩句的教學。其實在這一教學環節當中藉助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一個小的情景,較好的完成這一教學環節,這樣的教學環節真實自然也是紮實有效的。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生字的教學指導學生利用加偏旁的方法識字、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識記生字、利用想象字意的方法識字、利用聽讀識字等多種方法識字,這不僅僅是教學生字,更是一種識字方法的教學。在指導學習課文時讓學生動筆標標畫畫,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辨析多音字(多音字“着”的教學,同時在這裏也應該感謝劉越同學的默契配合,當指導學生讀zhe時,當然就不是詞語“着涼”了,她非常默契的用課文紙將“涼”字擋了起來),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體會詞語的意思等學習方法,長此以往這些學習的方法便會成爲學生學習能力的一部分。在指導學生讀課文時學生先讀帶有拼音的文字,然後讀老師寫在楓葉上的沒有拼音的信,再到學生利用板書的提示敘述書信內容,再要求學生將相關的詞語粘貼到相關小動物的後面,學習的要求難度一步一步的提升,學生課堂上的發展也在一步一個臺階的提高。如在學生(張海林)張貼“好朋友”一個詞語時,學生已經理解到了不能貼到任何一種小動物的後面,該同學都等到其他小朋友都貼完了才發表自己的建議將“好朋友”一個詞語貼到中間。由此可見在課堂上學生的整個教學環節設計紮實有效,學生能力的提高也是實實在在,因此課堂是紮實的。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提高學生綜合語文素養的主要途徑。在課堂教學中詞語教學時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實施適當的引導學生進行說話練習,順勢理解課文相關的詞語的含義,如小心、充足的教學。在學習課文後利用秋天到了,誰要幹什麼,秋姑娘讓他們怎麼樣,這種句式讓學生說話練習,一是檢測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情況同時又是對學生語言運用的練習。在課閉又指導學生用書信的方式拓展想象秋姑娘還給誰寫了信進行說話練習,再次對學生語言運用進行練習。這樣的語言練習課堂因該是厚實的。

一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的確有限,反思整個課堂教學也的確存在很大的遺憾,學生讀書的感情應該再上升一個層次,設計了配樂朗讀可是時間有限了。語言練習設計到了,確實應該練習面再廣一些,效果應該再紮實一點。在詞語教學中設計環節不夠精煉效果不盡明顯,影響了教學進度,導致後面學生感情的朗讀和語言練習的時間沒有了於是練習不夠到位,的確是這堂課的一個遺憾!

六年級語文課文反思13

教學本篇課文,我們要引導學生學習關心世界大事,培養熱愛和平的感情。在把握了單元教學目標,就不難把本課的思想內涵定位於”一個熱愛祖國的人,無論走到哪裏,都會得到人們的尊重。這個思想內涵的把握很重要,因爲它決定着教材內容的取捨,教學內容的分割,教學重難點的把握。這樣,教學設計是有方向的。

這是一篇人文性很強的文章,那麼語文課在把握這個內涵時必須通過語言這一載體實施,只有這樣,工具性才能得到體現。所以設計時,我才求突出四個特點:

一、設計主線,重在人物感悟,不在於情節,主要抓兩個點進行教學。一是我的愛國情誼,二是麪包店老闆的態度轉變。在自由朗讀課文4到12自然段後,以一個大問題引領學生進一步思考:”究竟我是怎麼做的?勾畫出我的行爲的句子,研讀體會,感悟是我的愛國情感促進老闆態度的轉變,而老闆的態度轉變又襯托了我的愛國情感。

二、咬文嚼字。本文的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中國留學生不說一個字,也沒直接寫我的心理活動,而是通過我的表情和動作來表達內心的情感。如”猶豫”、”凝望”“趔趔趄趄”等,這些無言的動作實際上更爲有力的表現出我的深沉的愛國之心。在這些重點詞語的理解上,嘗試採用尋找一個角度,串起一組詞語,激活課文與生活的聯繫,讓學生在一個個具體的語文不幸中理解詞語,從而更好的把握人物的內心。

三、朗讀指導。課文很長,主要幾個情感強烈的點來指導,而不是面面俱倒。如老闆前後態度變化的句子,如描寫我心理活動的句子。指導時突出層次感與理解的深度推進。

四、感悟說話。泡泡裏的問題是“這時候,你想對面包店老闆說什麼?”我沒有直接用這問題,而是換了“這時候,你想對這個中國留學生說什麼?”這個問題較之老闆個說的話來比較直接,孩子更容易說起,說好了此處的說話,對老闆說什麼就容易多了.孩子有的說:“我真佩服你,你真是一個愛國的人.”“你愛國旗,愛國家,維護我們祖國的尊嚴,我真欣賞你.”“你捍衛了祖國的尊嚴,真是一個愛國的人!我要向你學習.”這是明說的,他用了個“捍衛”這詞,真讓我表揚了他一番,把這詞語寫在黑板上.呵,閱讀面廣的孩子就是會用詞.”我太感動了,你不顧自己肚子多餓,還是堅持維護祖國尊嚴,真令人敬佩呀!”......孩子說了很多,說完了,我才用書上的泡泡問題“你想對面包店的老闆說什麼?”此時孩子們就能夠說出來”中國留學生的行爲令人敬佩,而你的行爲也是,你幫助了一個需要幫助的中國人,我也佩服你.”“我欣賞你,麪包店老闆,因爲你幫助了一個急需幫助的中國人.” “老闆,謝謝你!你幫助了一個這麼愛國的人,說明你也非常愛國,值得我們敬佩!” “老闆,謝謝你!你是一個善良的、充滿愛心的人,你救了一個愛護國旗連生命都不顧的人,值得!”“我想你肯定是非常敬佩那個留學生才救他的吧!”……

六年級語文課文反思14

這是一篇以詩歌的形式來告訴人們摒棄不道德的行爲,用寬容善良的心對待生活,人間纔會更美好。這首詩是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作品,也是被翻譯成中文的詩歌,因此在語言、韻律上都與中文詩歌有所不同。儘管如此,全文的語言流暢,感情充沛,讀起來也顯得朗朗上口,是一篇學生喜歡朗讀的文章。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說,文中的語句內容表達得有些抽象,與《體育頌》那篇課文的內容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介於他們的生活閱歷,知識經驗的積累都有限,因此大多數學生還不能旁徵博引地理解這些語句。在課堂上,讓孩子們用身邊的事例豐富對文中語言的理解,將抽象的語言形象化。《別擠啦》以詩歌的形式通過說“別擠”來告訴人們屏棄不道德的行爲,用寬容善良的心對待生活,人間纔會更美好.

教學這課時我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接着引導學生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說說文中的“擠”和“你”怎麼理解.通過交流得出“擠”指不道德的行爲(思想上 行動上)“你”指沒有道德規範或不遵守道德規範的人。

2.聯繫實際說說“擠”的現象.你見過生活中的“你”嗎?學生通過交流生活中存在的不道德的行爲來領悟人應該禮讓,和平共處.

3討論:世界那麼大,爲什麼作者一再呼籲“別擠啦”?作者的呼籲給我們什麼樣的啓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作者希望人們屏棄不道德的行爲,以形象的語言啓發我們不要爲了獲取自己的私利而不擇手段,傷害他人,要用寬容善良的心去和別人平等和諧地相處.最後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受到心靈上的震撼.

反思《別擠啦》這一課的課堂教學,我感觸最深的有兩點:

第一,教學過程充滿了多元性、不可預測性和不確定性。在新課程理念下,要想上一堂實在的有收穫的公開課,千萬不能“演課”。老師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也不能把教學內容定得太窄、太死,不能用老師的思維代替學生的思維,包辦學生的學習內容。要給自己的教學設計留出“空白”供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生對於這些 “空白”的補充,最能體現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其結果也是不可預測和不確定的,它只靠學生在教師組織下的自主生成。這個“空白”也就是在課堂中師生共同創造出來的生成的“教學資源”。

第二,做一節“公開課”,我們都要比平常上課付出更多。在這個過程中,達到了鍛鍊自己、提升自己的目的。而我又在思考:爲什麼我們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就不能有意識地加強自己欠缺的某一方面,就不能有意識地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就不能讓自己的課堂“活”起來呢?

讓課堂“活”起來,是一種觀念,是一種理想,更是一種境界。它需要教師具有一種心胸寬廣、樂觀向上的氣質;需要教師具有自尊、自信的精神;需要教師具有一種關心人、關心社會、關心自然的情懷;需要教師具有一種求實致遠、質樸高雅的品位;需要教師具有一種“富貴不能淫、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

面對着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面對着一張張渴求知識的眼睛,爲人師的我,在深深地思考:我能給孩子們什麼?我不能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中“糟蹋活着的生命”,所以我惟有力求讓我的課堂“活”起來!經過《別擠啦》這一課的教學,我更加理解了讓課堂“活”起來的真正內涵。

六年級語文課文反思15

教學《影子》時,明顯感到學生很喜歡這篇課文。還沒上課,他們都會背了。我提問:“請同學們看看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然後同桌說一說:我的左邊是右邊是,他們都是我的好朋友。”學生們很興奮,馬上左看看,右瞧瞧後,同桌就互相進行說話訓練,然後指名說。

接着我引出了課題。你的影子也是你的好朋友。看看,現在你能找到你的影子嗎?想想,你在什麼時候看到過它?這個問題一提出,學生們紛紛舉手想發表自己的看法。我趁勢引入課文教學。請學生們看圖,看看圖上畫的是什麼?(出示第一幅圖),學生仔細觀察了一會兒,小手就陸陸續續地舉起來了,有的說:太陽在小朋友的前面走,影子在小朋友的後面。也有的說:小朋友向太陽走,影子在小朋友的後面。我一一肯定。又故作神祕地說:小朋友怎樣走,影子會在他前面?有個學生馬上站起來說:“老師,我知道。小朋友揹着太陽走,影子就會在他的前面。”多聰明的孩子啊,我大大表揚了他一番,誇他是我們班裏的小博士。聽到表揚,孩子顯得很高興,坐下來後,腰背挺得筆直。(這是一個上課不太聽,卻很聰明的孩子。)

學完課文,我還讓孩子們同桌合作,一個做影子,一個做小孩,表演書本的內容。其他孩子邊看邊念課文。這似乎讓學習變成了遊戲,孩子們非常投入地準備,又在嘻嘻哈哈的表演中,鞏固了課文。

思考:

1.教學內容如何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以達到教學目的?

2.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培養他們的“質疑問難”能力,這個要求會不會過高?

教學這個課時後,我有如下體會:

1、注意從生活現象入手,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就越能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應該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學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進行教學。如教學一開始,我請同學們看看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然後說說:我的左邊是,右邊是,他們都是我的好朋友。“那麼,你的影子也是你的好朋友,你能找到它嗎?”話音剛落,很多學生紛紛舉手,想發表自己的看法。這說明了把生活現象引入課堂,就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理解“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條小黑狗”這句話時,我說:“爲什麼不說影子像只小黑熊?”“哪位小朋友家餵過小狗,小狗是怎麼跟你玩的?”親切的家常話題,喚起了學生的生活體驗,學生很快地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動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它不僅有利於發揮集體的智慧,解決學生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而且培養了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如在教學過程中,讓同桌看圖互相討論:和影子在一起玩,小朋友快活嗎?從圖上哪兒看出來?在理解課文的重點句子影子“就像一條小黑狗”“它是我的好朋友”時,讓四人小組展開討論、交流,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通過小組的學習交流,學生解決了問題,獲得了知識,體驗了成功。同時,學生思維積極,思路開闊,互相啓發、互相激勵,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4、自主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學源於思,思源於疑。通過讓學生質疑,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更有利於培養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和思維能力。因爲,學生的疑點往往是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一個問題是由老師提出來還是由孩子提出來,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它不僅讓孩子由被動學習轉爲主動學習,而且激發起學生求異思維的火花,激活了課堂教學氛圍。如在學生讀通了課文之後,讓學生想想: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這個問題一提出,引起了學生更積極地去思考。學生們提出了不同的問題。儘管有的學生提出的問題很簡單,或者不是問題,但也足以說明他們已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已在思考,已經有了問題意識。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善於創設與教材內容有內在聯繫的現實生活情景,使學生見景生情,在生活中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自主、合作的學習中主動發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