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公耳忘私的成語典故

本文已影響 1.43W人 

即“公而忘私”。爲了公事而不考慮私事,爲了集體利益而不考慮個人得失,不去講究個人恩怨。語出《漢書·賈誼傳》:“故化成俗定,則爲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義所在。”

公耳忘私的成語典故

賈誼是洛陽人。在十八歲時就因會寫文章而聞名當地。吳廷尉擔任河南郡守時,聽說賈誼才學優異,就把他召到衙門任職,並非常器重。漢文帝即位後,徵召賈誼,讓他擔任博士之職。博士們都認爲賈生才能傑出,無與倫比。漢文帝也非常喜歡他,對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內就升任太中大夫。後來,他遭人詆譭,被漢文帝疏遠,任命他爲長沙王太傅。

賈誼針對大臣獲罪受刑的做法表達了意見。他認爲體罰大臣,不合古代“刑不上大夫”的.規定,要求對有罪大臣待之以禮,不上刑罰,令其自裁。他說:“這樣做了以後,大臣就能做到爲國忘家,爲公忘私,見利不隨便謀取,見害不苟且逃避,以節義上報君王禮遇之恩。”漢文帝採納了賈誼的提議,廢除了對大臣體罰的規定。

“公耳忘私”(公而忘私)一般還指大公無私的行爲而言,含有褒義。現多用以形容全心全意爲國家的崇高精神。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