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邯鄲是哪個朝代都城

本文已影響 1.99W人 

邯鄲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那麼邯鄲是哪個朝代都城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邯鄲是哪個朝代都城

邯鄲是哪個朝代都城?

戰國七雄之趙國的首都,邯鄲作爲趙國的都城,曾歷經八代國君,達158年之久。

趙國滅亡的原因:

趙國自趙襄子元年(公元前475年)即位建國,到趙王嘉被秦俘虜(公元前222年)趙國滅亡,前後共經歷了十二代十三位國君,共253年,在這二百多年的發展歷史過程來看,從初步發展,欣欣向榮到進入強盛階段,趙國東控強齊,西屏強秦,紮根在燕趙大地,成爲影響戰國格局的七雄之一。到趙孝成王與秦的長平之戰慘敗,使趙國一蹶不振,直至滅亡。她的興旺衰敗的歷史過程,給人們警示了諸多歷史啓示。

一、秦王攻趙,勢如破竹

秦統一六國的戰爭,既是戰國末期最後一場諸侯兼併戰爭,又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場封建統一戰爭。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國用了10年的時間,相繼滅掉了北方的燕、趙,中原的韓、魏,東方的齊和南方的楚六個國家,結束了春秋以來長達 500餘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戰亂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統一國家。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乘趙攻燕、國內空虛之際,分兵兩路大舉攻趙,拉開了統一戰爭的帷幕。秦國經過數年連續攻趙,極大地削弱了趙國實力,但離滅亡趙國尚需時日。於是秦國轉攻韓國,公元前231年,攻下韓國南陽,次年,秦內史滕率軍北上,攻佔韓國都城陽翟(今河南禹州市),俘虜韓王安,在韓地設置潁川郡,韓國滅亡。

秦王政十一年(前236年),秦王乘趙國進攻燕國之際,派王翦、桓齮、楊瑞分兩路大軍攻趙,攻佔了趙國的閼與(今山西和順)、撩陽(今山西左權)、鄴(今河北磁縣南鄴鎮)和安陽(今河南安陽西南)等9座城池城,趙國的實力大減。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十月,秦王嬴政擔心秦滅韓時,趙國仍有助韓的可能,再度攻打趙國的平陽(今河北磁縣東南)、武城(磁縣西南),斬首10萬,大敗趙軍,並殺死趙將扈輒。

二、番吾之戰,形成相持格局

趙國經過秦國數年的攻擊,死傷數十萬,再無組織進攻能力了,僅能退守邯鄲自保。秦王政十五年(前232年),秦軍分兩路進攻番吾(今河北靈壽西南),亦被李牧擊敗,史稱番吾之戰。

幽繆王七年(公元前229年)秦趁趙國發生饑荒,乘勝兵分三路,大舉率兵攻趙。北路由李信率領,兵出太原、雲中;中路由王翦率領上黨之兵,通過井徑,進攻趙國中部;南路由端和率領河內軍隊,從黃河北舉進攻邯鄲。趙幽繆王派大將李牧,將軍司馬尚率軍禦敵。李牧以太行山爲屏障,在秦軍通往邯鄲的道路上安營紮寨,接連幾裏不斷,王翦不敢貿然前進。

秦趙之戰,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如果此時趙能全國上下團結一致,加強經濟建設,充實軍事實力,把強秦拖垮亦有可能。對趙國來說,此是是最好的韜光隱晦,奮力備戰之機。

三、秦用離間計,趙自毀長城

李牧是當時趙國繼廉頗之後的名將。數年間,他率兵北破燕軍、南拒韓魏,且幾敗秦軍,王翦畏之如虎。後李牧又取得番吾之戰勝利,秦王看到這種情況,認爲只能智取,不可強攻,遂派人去王翦軍中,告訴王翦說:“李牧是趙國北邊名將,我們不容易打勝他。將軍不妨叫人去跟他講和,以後我自有辦法。”王翦按照秦王的指令,開始與李牧和談。

秦王又派奸細到邯鄲,用大量金銀財寶賄賂趙王寵臣郭開,對他說:“李牧私自與秦軍講和,密謀反趙降秦,請你把這件事告知趙王,將來秦王一定重重酬謝你。”郭開雖然身在趙國而心在秦,又接受了賄賂,便按照秦王的旨意行事。他乘機對趙王說:“李牧、司馬尚欲謀背叛大王,投降秦軍。趙王半信半疑郭開的話,於是派自己的親信,暗暗前往趙軍駐地察看實情。果然看到李牧與秦將王翦之間,不斷有信使往來。趙王就把郭開的話當成真的.,馬上下令革除李牧的職務,改派趙蔥和齊將顏聚去代替李牧。李牧聽完趙蔥宣讀趙王的命令,臉色陰沉,嘴脣緊閉,坐在那裏半天不動。他想: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趙王派人來奪自己的兵權,是極其錯誤的,裏面一定有鬼,他立即站起,用堅定不移的口氣,對趙蔥顏聚說:“兩軍對壘,國家的安危擔在大將身上,雖然有國王的命令,我也不敢服從。”在郭開的慫恿下,趙王派人逮捕了李牧,把他捆綁起來殺害了。臨刑前,他痛心地說:“廉頗爲趙國將軍,沒有落個好下場。爲此我常常心中不滿,沒有想到今天竟輪到自己頭上。”李牧被殺後,同時廢了司馬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附《李牧傳》)。

趙國鉅奸郭開,先後謀害了兩位趙國大將,廉頗和李牧。廉頗逃往外地時,趙王想起了廉頗,派使節去看望。就在這時,郭開拿了重金給那位使節,叫他說廉頗身體不好,吃頓飯就拉了三泡屎多,使廉頗不能再返沙場。

在關係到趙國生存的危急時刻,趙國逼走廉頗、殺賢將李牧,無疑是自毀長城,加速了趙國的最後滅亡。

四、代地地震,趙國雪上加霜

公元前231年,趙國代地發生大地震,自樂徐(今河北滿城西)西北到平陽(今河北陽原西),房屋倒塌,地裂百三十步(《史記》)。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趙國大飢。秦王政十八年(前229年),秦滅韓後第二年,秦軍乘趙國地震之後,又逢大旱,兵分兩路,南北合擊趙都邯鄲。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破趙軍,攻佔邯鄲,俘趙王。

趙國原太子趙嘉,拒不投降秦王,率領宗族親信數百人,逃出邯鄲,日夜兼程逃往代地(在今河北蔚縣)自立爲王,定都代,不久,趙國大夫及一些名門族紛紛奔代,燕趙合軍,駐紮上谷(今河張家口及小五臺以東,北京市延慶以西)。公元前222年,秦攻取代,俘趙王嘉。趙國所屬領土變爲秦國一郡,趙國滅亡。

趙國滅亡,究其原因

一是經濟和軍事實力差,這是根本原因;二是趙國自毀長城,使秦國的離間計得逞這是直接原因;三是地震和饑荒等自然災害,加速了趙的覆滅,這是重要原因。

白起遠不如李牧!

白起外號戰神,人屠。一生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從最低級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國聞白起膽寒。

主要戰績:

伊闕之戰斬殺韓魏聯軍24萬。攻楚三次,攻破楚都,燒其祖廟,共殲滅35萬楚軍。

攻趙先後殲滅趙軍60萬(含長平之戰)。攻韓魏殲滅30萬。

白起一生共殲滅六國軍隊約100餘萬!

但白起指揮的最強大的秦國“虎狼之師”,又有秦的強大國力爲後盾,即使如此,其在長平戰初期遇到廉頗,還是不能速勝之,只是到了趙括爲將後,才大顯神威。後期在邯鄲之戰時竟然不敢出戰,這就給其的“戰神”名號大打了一個折扣!

李牧就不同,其早期在北方一舉殲滅匈奴騎兵十餘萬人。接着又乘勝滅檐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遠遠逃走。其後十多年,趙國北邊穩固,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的城邑。(這是個什麼概念,漢武帝以傾國之力都不能辦到的事給李將軍給辦到了)。前233年,趙將扈輒爲秦將樊於期所敗,喪師十萬。秦又自北路進攻趙的後方,形勢危急,趙王命李牧爲大將軍,率兵南下反擊秦軍,在宜安(今河北蒿城縣西南二十里)大破秦軍,十萬餘秦軍,全部被殲。樊於期僅率少量親兵衝出重圍,畏罪逃奔燕國。此戰給秦國以沉重打擊,李牧因功被封武安君。前232年,秦復攻趙番吾(今河北省平山縣南),李牧出兵迎戰,再次重創秦軍,當時韓、魏已聽命於秦,隨秦軍攻趙,李牧爲此又向南進軍,抵禦韓、魏的進攻。後秦再派王翦來,對李牧亦無可奈何。到這時,李牧連破秦軍,功過朝野,小人暗算也隨之來了,前229年,秦王派人重金賄賂趙王寵臣郭開,在朝野散佈李牧造反的謠言。趙王中計,斬殺李牧。趙王自毀長城,秦將王翦三個月後即滅趙國。

可以說李牧所處的環境和壓力要比白起惡劣多,其尚能支撐趙半壁河山,假設由李將軍指揮長平45萬趙軍,估計歷史都有可能重寫!這也就是所謂英雄造時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