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修養閱讀理解

本文已影響 1.02W人 

修養閱讀理解1

①一個人的閱讀要達到什麼樣的境界?中國古人說起讀書,按照孔子的說法,就是“汝爲君子學,不要爲小人學”。

修養閱讀理解

②讀書人裏面我比較喜歡陶淵明。我大概從四五歲開始讀書,家長通常說陶淵明是讀書的反面教材,大意是,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小孩子讀書萬不能像他那樣馬馬虎虎。可我從小學開始就是馬虎,至今也沒有改變過馬虎的毛病。只是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愈發懂得了陶淵明的境界。其實這是大人們的斷章取義,他們只理解了陶淵明讀書觀“好讀書,不求甚解”前半部分的意思,卻忽略了“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妙處。讀書的境界是什麼,是讀到兩個字叫“會意”,就是先有所會,懂的不是字面的意思。不是考據一個典故,而是一種悠然心會,就是那種無言之妙,可以讀到忘了吃飯的那種歡心。他還說讀書之後常自娛自樂寫文章,讀到最後是爲了讓自己快樂。所以,什麼叫“君子學”,什麼叫“小人學”,其實這也應和了古人的另外一句話,叫做“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

③讀書前,如果我們換一個思路,先了解自己的迷惑,知道我們的生命需要什麼,然後讀書讀到豁然開朗。這種閱讀的境界,就太快樂了。最後可以帶來一種狀態,讓我們在充滿各種選擇的`時代,自己的心有一點定力。

④在我看來,惑與不惑是外在與心理的制衡。閱讀不僅是一種生活的元素,也會改變我們生活的態度,讓我們從急功近利中擺脫出來。

(選自《京華時報》,有刪改)

1.作者認爲怎樣讀書纔會感到快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斷章取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2.言之有理即可。可以刪去,行文簡潔突出作者對讀書要注重修養的看法。不同意刪去。

3.斷章取義: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內容,而根據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修養閱讀理解2

①市圖書館離我家很近,每逢雙休日,我都會到圖書館的閱覽室去翻閱一些報紙和雜誌。 每次來這裏,總看到座無虛席的場面,有時,大家還會圍繞一些文學現象進行交流。在這緊張而喧囂的都市裏,能保持一份閱讀的閒情,是難能可貴的。所以,在我看來,這裏的每一個人,都有着一定的層次和修養。

②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許多麻煩就隨之而來了。走在街上,鞋上會粘滿髒雪,從天寒地凍的室外進入室內,髒雪馬上就會化作污水。所以人走過的地方,往往會留下兩行黑乎乎的腳印。正是在一個雪天,我走進閱覽室時發現了異樣。屋子裏多了一個擦地的女工。她看我進來,竟緊張地盯着我,手執拖布,如臨大敵。我故作視而不見,可感覺告訴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後,我猛回頭,把她嚇了一跳,自己也嚇了一跳。吃驚於自己留下的那行腳印,在淡黃色的地板上,顯得如此扎眼。而那個擦地女工,正在奮力擦抹。

③坐在座位上,想着剛纔的腳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無心看書了。閱覽室是一個開放的公共場所,來往進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個進來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樣的毛病,渾然不覺自己的雙腳正惡作劇式地在剛剛被擦乾淨的地板上塗鴉。於是,那個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進進出出的人後面,擦了再擦。不斷地踩踏與不斷地擦抹,像一場破壞與復原的拉鋸戰,在閱覽室裏上演着,讓人心驚。漸漸地,那個疲於擦地的女工,已是額頭見汗。

④忽然有種感覺,每一雙進出的腳都充滿着罪惡,因爲,它們是在不斷踐踏着別人辛苦取得的勞動成果,是在破壞着一種美好與和諧。

⑤不知過了多久,人才漸漸坐定,女工也有機會喘口氣、歇一歇了。但就在這時,那扇門又被悄悄推開了,一個男人伸頭朝裏面看來看去,但又把頭又縮了回去。不一會兒,兩扇門都被推開了。還是剛纔那個男人,這次,他是肩扛一桶純淨水進來的,腳下發出一陣沙沙的響聲,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從上往下打量他,老舊的棉帽子、軍綠大衣……最後我看到了他的雙腳――每隻腳上竟然都套着一個塑料袋。他一走動,塑料袋就發出“沙沙”的響聲。因爲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過的地方沒有一點污跡,還是那樣乾乾淨淨的。我注意到女工表情複雜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離開閱覽室。而當她再次轉過頭來,眼裏竟有淚光閃現。

⑥這個下雪的週日裏,我沒有讀書,卻想到了“修養”這個詞。我想,修養並不是一個人比別人多認識一些字、多讀了幾本書;或是一個人瞭解《紅樓夢》的情節,會背莎士比亞的一些名句,修養應該是在一個人舉手投足的細節中體現的。就像那個送水工,懂得在雪天裏進入室內之前用塑料袋把兩隻腳套上。

1.從第②段看,“我”愧怍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①段和第⑥段中劃線詞“修養”各有什麼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對送水工的描寫文字不多,卻令人回昧,請賞析第⑤段中的劃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⑤段說“那個擦地的女工,站在那裏表情複雜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離開閱覽室”。請聯繫上下文揣摩女工此時的心理,把她的心理活動描寫出來。(不少於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我的腳印弄髒了地板。(2)我對女工的勞動故作視而不見。

2、第①段中“修養”的含義指有文化或有學識。第⑥段中“修養”的含義指養成的正確的待人處事的態度。

3、示例一:“悄悄推開”這一細節,寫出了送水工怕影響圖書館安靜的氛圍,推門時小心翼翼的樣子,十分傳神,突出了送水工對他人的尊重,體現了他的修養。

示例二:“推”“伸”“看”“縮”這些動詞生動細緻地寫出了送水工想進門又怕弄髒地板的心理,表現了他的修養,也爲下文他腳套塑料袋進門的舉動作鋪墊。

4、示例:這個大哥真是個有心人啊!那麼多讀書人都沒有想到會弄髒地板,而他一個送水工卻能這麼細心.能想到在腳上套上塑料袋,真難得呀!(緊扣女工此時的心理;表達通順即可)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