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小學語文作業的拓展初探

本文已影響 2.2W人 

一、操作型作業,實踐中深化語言的理解力。

小學語文作業的拓展初探

爲了增強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結,使課文靜態的文字變成學生腦中優美的圖畫,生動的場面,活生生的人物,我常設計操作型作業,即讓學生依課文內容畫一畫、做一做、找一找。

1.畫一畫,再現情境。

讓學生將課文的內容通過直觀、形象的畫面表現出來,可以強化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受。①畫畫面:對《荷花》、古詩《小池》等寫景文,讓學生畫一畫,可以再現美景。②畫遊覽圖:對一些遊記類文章,讓學生畫遊覽線路圖,可以明晰思路,抓住特徵,如教完《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後,我讓學生畫一幅作者遊覽線路圖。要求標明路程、位置,景點名稱、特點等。這就提高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力、概括力。③畫方位圖:弄清空間位置,如《小站》一文,學生往往弄不清前後左右的位置。在課前預習時,我讓學生思考如果站在列車上看小站,看到什麼,在什麼位置,然後用簡筆畫成簡圖標出。由於課前形成鮮明的表象,學習課文時,對文中“左”、“右”、“正前方”等方位就清楚了。

2.做一做,驗證事理。

通過做,可以淺化知識難點。如教《兩個鐵球同時着地》一文時,佈置課前預習作業,我就讓學生認真讀課文後,試着做一做文中的實驗,總結兩個鐵球同時着地需要哪些條件。大部分學生通過實踐,總結出兩個鐵球必須滿足同爲鐵,必須同時,必須從同一高度,纔會有同時着地的結果。在獲得這樣感性經驗的基礎上,理解文中亞里斯多德的話:“兩個鐵球,一個十磅重,一個一磅重,同時從同一高度落下來,十磅重的鐵球先着地,速度是一磅重的十倍”,便能敏銳地抓裝鐵球”、“同時”、“同一高度”等詞說出條件中兩個鐵球的共同點,十磅、一磅是條件中的不同點,“先”和“十倍”是結論中的不同結果。加俐略分析亞里斯多德推論的嚴密的三段論推理,是學生理解的難點。而此時學生能邊演示,邊講解,難點迎刃而解。在學完之後,再讓學生做。按課文的思路、敘述的事理,邊操作,邊口述。這樣,可以將課本知識內化爲學生腦中的知識。

3.找一找,體會特徵。

在星期天、假日,我常佈置學生到野外去找一找課文中介紹的景物,如爬山虎、荷花、壁虎、蟋蟀等,親眼看看與課文描寫的特徵是否一致。外出遊玩,留心哪些風景我們從課文中已經熟悉。由於從興趣入手,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完成作業,有利於提高訓練效果。

二、觀察型作業,生活中培養敏銳的觀察力。

“觀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蘇霍姆林斯基語),教學中,我找準讀寫結合點,細化觀察要求。

  1.結合課文,模仿觀察。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將課本學到的'觀察方法及時地運用於觀察實踐,如教學《挑山工》一文,我佈置學生觀察皮鞋匠是怎樣爲顧客服務的,小販是怎樣銷售自己的商品的。對同一個人,安排多次觀察;對不同的人,進行比較觀察,使得模糊的印象清晰,人物個性更加鮮明。

  2.激發趣點,情境觀察。

我根據作文訓練要求,將學生已熟知的但又模糊的素材移到一定的情境中,訓練他們獲取素材的能力。如設計“騙”爸爸媽媽,當爸爸媽媽詢問學習情況時,就說成績不理想,且被老師批評了。再細緻觀察他們的表情、語言、動作。結果,各具特徵,可親可敬的家長形象流露於孩子的筆端。

  3.捕捉素材,隨意觀察。

除了佈置有目的觀察外,我還鼓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時多留心觀察,捕捉生活中的新鮮事。然後通過小組討論會等形式,讓學生在毫無顧忌的談笑中交流,或者讓學生寫進日記。這樣,爲寫作文積累了素材。

  三、表述型作業,交際中提高表達能力。

語言的鞏固訓練,光靠幾題書面作業是遠遠不能湊效的。教學中,我注意書面作業與口頭作業的搭配。低年級,我建立了學生每天向家長彙報制度。學生可以述說一天中學到的新知識,說印象深刻的事。家長則給予孩子必要的思想誘導及語言表達方面的矯正。教師通過家長會、家長留言、學生自我彙報等形式瞭解學生作業情況。這一看似簡單的作業,卻包含着學生觀察吸收———內化理解———語言表達這樣一個複雜的心理過程。小朋友也很樂意做這樣的作業。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也爲中、高年紙寫作文打好選材、語言等方面的基矗隨着年級的升高,我擴大表述範圍,提高表述要求。

  1.內容轉述法。

即轉述他人內容,可以詳述、概述、改變人稱、語氣,但不改變原意。學生可以在興趣盎然的對話中得到訓練。

  2.專題討論法。

壓歲錢怎麼花,雙休日怎麼過,會在孩子與家長、同學的討論中,明辨事理,發展思維。實踐證明,這種不定場所,自由度大,但又有目的表述型作業,能把學生訓練得能說會道、語言訓練效果顯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