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範文15篇

本文已影響 3.11W人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設計範文15篇

教學設計範文1

【學習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2、理清記敘的要素,品味語言,感悟文章意蘊。

3、激發學生愛國的情感,培養理解和想像能力。

【教學重點】

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蠟燭的特殊意義。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查閱資料,瞭解二戰中蘇聯紅軍解放南斯拉夫的情況。

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內容】

這是一篇戰地通訊,寫的是一位南斯拉夫的老婦人將珍藏了45年的兩支結婚喜燭,點在了一位蘇聯紅軍戰士的墳頭。文章讚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國戰鬥的友誼,歌頌了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學習這篇文章,要用心感受老婦人對蘇聯戰士情同母子的深情。

【教學設計】

一、導入

介紹背景。

二、整體感知

複述課文情節,說說課文表現了什麼主題(注意記敘的六要素)。

三、研讀賞析

1、教師導學:這篇文章非常感人,給我們留下難忘的印象。那麼,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研讀課文,思考問題。

事件感人的因素有四點:

⑴環境危險,炮火連天(教師引導學生找出對炮火的描寫,並體會其作用)。

對炮火的11次描寫爲人物設置了一個典型環境,寫出了德軍的殘忍瘋狂,突出了老婦人不顧生死、臨危不懼。

⑵老婦人年老體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找出老婦人的動作描寫的.句子,反覆朗讀,體會其表達效果)。

對老婦人動作的反覆瞭解、三次“爬”、三次“跪”寫出了老婦人年老力衰、行動不便和對犧牲戰士的沉痛哀悼。

⑶老婦人像掩埋親人一樣掩埋烈士(注重細節描寫,體會感情是不分國界的)。

⑷點在墳上的蠟燭有特殊意義(找出對蠟燭的六次描寫,理解蠟燭的特殊意義)。

蠟燭的珍貴意義:老婦人珍藏了45年的結婚的喜燭一直捨不得用,現在,把它們拿出來點在烈士的墳頭,陪伴烈士的英靈。特殊的環境裏,燭光顯出了特殊的意義。

①紅軍烈士生命之光。

②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

③兩國人民戰鬥情誼的象徵。

凡是寫到這四點的,都着力描寫,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2、自由朗讀課文,說說老婦人是怎樣的一個人:

老婦人的思想感情概括起來就是:“敬愛”和“哀痛”。

老婦人飽受德國法西斯侵略之苦,她對侵略者滿懷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對蘇聯紅軍滿懷敬意。年輕的紅軍戰士犧牲在南斯拉夫國土上,她無比沉痛,她向烈士獻出自己的愛戴和敬意。她爲紅軍戰士的英雄氣慨所激勵,變得無所畏懼,她不怕艱難,安葬烈士。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她爲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心愛的寶物,把結婚的喜燭點在了烈士的墳頭,並徹夜守在墳前,陪伴烈士的英靈,表現出深沉而強烈的母愛。

老婦人渴望解放、和平,對蘇聯紅軍烈士滿懷敬意,奉獻愛意。表現出深沉、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四、品讀語言

朗讀令你感動的一些片段,體會句子的含義:

1、最後兩句話是什麼意思?

結尾兩句話謳歌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這種感情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2、課後練習二。

五、拓展延伸

教師導學:文章中的老婦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她豐富的內心世界是通過動作來表現的,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精讀文章倒數第四、五兩段,展開想像,揣摩一下老婦人有哪些心理,回答問題。

投影思考題:

老婦人爲什麼不說話,她心裏是怎樣想的?

老婦人爲什麼對他們深深一鞠躬?她心裏是怎麼想的?

學生齊讀或分讀,自由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意蘊,啓發學生就文句提出一個個問題推想。只要學生的思路打開了,理解就深刻了。

六、教師小結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婦人不顧生死,不顧年老體衰,滿懷愛意地埋葬蘇聯紅軍烈士的遺體,這種感情,達到了跨越國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們每一個人的思想都得到昇華。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能體會這種美好的感情。

七、佈置作業

把你設想的老婦人的心理寫下來,整理到練習本上,並且用上研讀與練習中的字詞,300字左右即可。

教學設計範文2

美術教案:美麗的雨傘

[教材簡解]

下雨時,會看到孩子們撐着自我的小小雨傘擋雨;豔陽時,會看到孩子們撐着小小雨傘遮陽。聊起雨傘時,他們會開心地告訴大家:“我有一個喜洋洋的雨傘。”“我有多啦A夢的雨傘。”“我的像彩虹一樣。”雨傘,給孩子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和歡樂。在生活中,孩子會說到:“我們家裏有黃黃的很大的傘。”大家就這樣談起了油紙傘。之後,孩子明白:在很早之前,人們一向用來擋雨的工具是用智慧的雙手製作的油紙傘,上頭會繪製各種圖案,人們使用它已經1000多年了。欣賞了各種不一樣的油紙傘:山水、花鳥、侍女等圖案,他們覺得很美。的確,油紙傘上確實是師傅們用心繪下的動人畫作,這該是讓孩子們來欣賞到呀!紙傘上的藝術,是值得孩子們去追求的!

在工藝發展的今日,手工藝品已逐漸被機器代替。機器製品缺少了手工藝品的味道和獨特魅力。要讓孩子們瞭解到手工藝術品的魅力,必須孩子自我去實踐。當下,孩子的水墨經驗不是很豐富,只能以小的切入口,讓孩子從簡單的圖案來繪畫紙傘。所以,設計了《美麗的雨傘》,帶着孩子走進傘的世界,以春天的色彩、圖案、事物爲元素,讓孩子在傘面上進行繪畫。

[設計理念]

《3~6歲兒童發展指南》藝術領域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我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在活動設計上,我也是以春天的事物和傘這樣的社會文化資源爲源頭,激發幼兒繪畫傘面的興趣。

[目標預設]

1.明白春天的特點,並使用圖案、線條等裝飾傘面。

2.能使用對稱的方式裝飾雨傘,感受到對稱圖形的美。

 [活動準備]

1.課件、傘柄、一次性彩色杯子、置物架2.傘柄的製作方法:首先,將塑封膜剪成圓形;其次,使用膠槍將吸管黏貼到塑封膜的中間,變成傘託;最終,在塑封膜上黏貼雙面膠(供幼兒黏貼傘面)。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導入語:你明白此刻是什麼季節嗎?春天裏有什麼美麗的顏色?

1.魔術師想把這麼多美麗的顏色變一變,看!變到哪去了?

2.我們一齊來看看這把傘的傘面吧!

3.它是怎樣樣的?

評析:以春天爲切入口,讓孩子們以春天的背景爲元素設計傘面,這離孩子的生活很近,他們很容易引起共鳴;以“魔術師把春天的顏色變到傘面上”爲情境,既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讓孩子觀察到魔術師以顏色的方式來裝飾傘面,爲活動的開展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觀看動畫:明白春天的特點,說出典型的圖案,討論用春天的圖案裝飾的方法。

過渡語:魔術師走呀走。瞧!他看到了什麼?

1.春天的花和草。它們是什麼樣貌的`?

2.春天還有哪些花?你會畫一畫嗎?

3.魔術師也想把它們變到雨傘上。我們一齊來看看吧!

4.傘面上有什麼?它們是怎樣裝飾傘面的?

5.像這樣兩邊有相同圖案的裝飾方法,是對稱裝飾。

6.聽這是什麼聲音?(春雨)7.魔術師會怎樣把春雨變到傘面上呢?誰來試試?

8.還有什麼好方法。

9.春天除了美麗的顏色、花和雨,還有什麼呢?

評析:課件的使用既在視覺上讓孩子看到了春天的花;又在聽覺上,讓孩子聽到了春天的雨,這都給了孩子充分感受的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才能激發孩子將春天的美繪畫在傘面上。此外,還讓幼兒自我想像以什麼樣的方式來繪畫春雨,是對孩子利用圖形和繪畫布局的深度挖掘,這能夠讓孩子意識到雨的圖案顏色能夠是多種多樣、多姿多彩的。

 三、幼兒作畫:利用圖案、線條等圖案,並嘗試使用對稱的方式裝飾雨傘。

過渡語:春天裏還有些什麼?

1.你想把什麼變到美麗的雨傘上呢?

2.我們一齊來變變吧!

3.你用的什麼圖案?

4.畫好的小朋友把你的傘面貼到前面的傘柄上吧!

評析:在幼兒作畫的過程中,能夠鼓勵孩子以變化的方式裝飾,比如:“雨”除了用點子,還能夠用小圓點、雨娃娃、泡泡雨等,激發幼兒思考後繪畫。

 四、幼兒介紹自我的傘,並說說自我的裝飾方法。

過渡語:你覺得最美的傘是最美?爲什麼?

1.春天的小花我也很喜歡。

2.你有什麼好方法願意和大家分享?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3.你有什麼方法能夠讓自我的雨傘變得更美?適合的變化能夠讓我們自我不太滿意的作品變美。

4.你喜歡自我的傘面嗎?爲什麼?

結束語:其實,大自然還有許多美麗的事物,我們都能夠在傘上畫下來呢。我們一齊出去找找吧!

評析:春天是萬物生髮的,在最終激發孩子對春天的探索。此活動後,既能夠繼續讓孩子繼續繪畫雨傘;還能夠把雨傘放到科學區,讓孩子們玩降落傘的遊戲;還能開展關於春天的科學活動,探索萬物生髮的不一樣等等。

教學設計範文3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朗讀課文,瞭解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性。

3。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探索自然奧祕的興趣。

課前準備

1。蒐集一些有關鯨的文字、圖片或錄象。

2。有生字、新詞和重點語句內容的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出示鯨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這種動物嗎?你們對它有什麼瞭解嗎?請和同桌談一談,自由發言。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鯨》這篇課文,看看通過學習,你對鯨有了什麼更深的瞭解。

學習生字,讀順課文

自由讀課文,認準本課生字,不認識的字解決。有些字的音容易讀錯,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寫的字1個,注意重點指導容易寫錯的字。如:“肺”字右邊不是“市”,而是“市”,右半邊的筆順是一、廣、斤、市。

認識生字後再讀一遍課文。看看哪些詞語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畫出來,一會兒提出來大家討論。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情況,再根據講讀課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點詞語,請同學們或聯繫上下文來理解。

自讀課文,看看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每段主要講了什麼?指名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

教學設計

整體感知,瞭解內容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對鯨有了哪些瞭解?

精讀課文。體會寫法

自由讀第l自然段,你從哪兒看出鯨很大,畫出有關語句,然後讀一讀。指名彙報,大家補充,讀出體會。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

從這兩個數字我們體會到了鯨確實很大,這段話中還有描寫鯨很大的數字嗎?

出示句子:我國發現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麼重。

自己試着讀一讀,想想應該怎樣讀,才能表達出鯨的確很大。體會用列舉數字方法來說明的好處。

你還從哪兒看出鯨很大,把有關語句讀一讀。自由讀第1自然段,讀出自己的體會。

小結寫作方法:作者運用了作比較和舉數字的方法把鯨的大描寫得非常具體。

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了舉數字的方法。

全班交流,試着用舉數字的方法說明一事物。

第二課時

圍繞重點,全班研討

自由讀第2自然段,說一說鯨是怎樣進化的'?把你自己當作鯨,給同組同學說一說“你”的進化過程。

學生彙報:我們鯨在很遠古的時代,和牛、羊一樣生活在陸地上。後來環境發生了變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陸地的淺海里。又經過了很長時間,我們的前肢和尾巴漸漸變成了鰭,後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現在的樣子,適應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們並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

快速讀第3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麼?指名彙報,你是從哪裏瞭解到的,把這些讀給大家聽一聽。

鯨生活在海洋裏,可它又不是魚,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習性方面又有什麼特點呢?默讀4~7自然段,想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課文從吃食、呼吸、睡覺、生長這四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

鯨分爲兩類,它們在生活習性上有什麼不同嗎?自由讀第4、5自然段用“——”畫出鬚鯨的生活習性;用“~~~~~”畫出齒鯨的生活習性。填好表後在小組內交流。

吃食(吃什麼,怎麼吃,特點)呼吸(用什麼怎麼呼吸)

共同點都吃魚蝦用肺呼吸浮上海面從鼻孔噴氣

鬚鯨

小魚小蝦吞進吃的多

噴出的水柱垂直細高

齒鯨大魚海獸咬住兇猛噴出的水柱傾斜粗短

鯨在睡覺時是什麼樣呢?學習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鯨睡覺的樣子,並把它畫下來。

輕聲讀一讀第7自然段,說一說你還知道了什麼?

回顧內容,朗讀記憶

我們對鯨的生活習性已經有了一些瞭解,哪個方面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這部分讀給小組的人聽,看看哪個同學能把自己喜歡的內容背下來。

出示資料,延伸擴展

出示“資料袋”的內容,自由朗讀,談談感受。

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對鯨已經有了一些瞭解。其實,我們人類對鯨還有許多地方都不夠了解,這些都等待着同學們去探索。佈置同學蒐集課外資料,以“鯨的自述”爲題,圍繞某一方面的內容寫一篇短文。

教學設計範文4

設計意圖:

付出和給予是每個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質,現在的孩子大多比較自我,因此,我選擇了《愛心樹》這個繪本,既能通過觀察多變的畫面,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更能通過故事內容讓幼兒瞭解得到愛,給予愛都是一種快樂的傳遞,愛他們的人默默爲他們的付出,也希望他們學會感恩。

活動目標

1、講述故事,瞭解故事內容,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2、通過故事內容體會愛與被愛,無償付出的情感。

活動重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畫面男孩每次出現大樹的形態變化,感受大樹對男孩的愛。

難點:教育幼兒要擁有一顆愛心,瞭解付出的快樂,在生活中學會感恩。

活動準備:《愛心樹》繪本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激發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教師講述:從前,有一棵樹,他喜歡上一個小男孩......

問:請你看看,每次小男孩跑來的時候,大樹的姿勢都是什麼樣的?(引導幼兒說出大樹彎下腰,張開枝葉,和男孩打招呼)

教師繼續講述故事:男孩每天都會來樹下采集樹葉,把葉子編成王冠......玩累了,男孩就在樹下睡覺。

問:男孩都和大樹玩了那些遊戲?大樹是怎樣陪他的?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說出(1)採集樹葉(2)爬樹(3)盪鞦韆(4)吃蘋果(5)捉迷藏(在採集樹葉編成王冠時,男孩很驕傲,而大樹的枝葉和男孩的頭一樣上揚,一樣威武;在爬樹時,大樹的枝葉撐起了一個保護的臂膀,保護着男孩;當男孩盪鞦韆的時候,大樹的樹枝緊緊纏繞着男孩,不讓男孩摔倒;當男孩吃蘋果時,樹枝讓他安靜的坐着享受它豐碩的果實;當它和男孩玩捉迷藏時,樹枝與他一同嬉戲,共享歡樂;玩累了,男孩在樹下睡覺,大樹的枝葉變成了一把遮陽擋雨的大傘,保護男孩。

師:男孩好愛這棵樹,好愛,樹很快樂。你從哪可以看出他們很愛對方?(他們相互擁抱在一起,男孩在樹上刻上了他們的名字

2、講述故事後半段,提升幼兒情感,感受樹的無私奉獻,快樂付出,施與捨得情感

師:日子一天天過去,男孩長大了。樹常常好孤獨。(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樹下出現了四隻腳,樹上的名字也多了一個,男孩愛上了女孩,他不在經常到樹下,大樹的枝葉像手臂一樣,抱在一起,給自己安慰,很孤獨,失落)

師:有一天男孩來到樹下......男孩坐下。故事完。

問:男孩都和樹索要了什麼?樹是怎樣做的?

(1)男孩和樹要錢,樹把所有的果實都給了男孩,讓他去城裏賣了換錢,這樣男孩就會快樂,樹也會很快樂。之後男孩好久沒來,樹很難過。

(2)男孩和樹要房子,樹把所有的.樹枝讓男孩砍下拿去蓋房子,這樣男孩會快樂,大樹也會快樂。之後男孩好久沒來,樹很難過。

(3)男孩再次出現,樹很快樂,他又和大樹索要一條船,大樹讓男孩砍下了樹幹造船,這樣男孩會快樂,大樹就會很快樂。

(4)好久以後,男孩再次回來,大樹已經沒有什麼可以給他了,男孩說他只想要一個安靜,一個休息的地方,大樹努力的挺着自己的老樹墩,讓男孩坐下,大樹很快樂。

(5)小結:大樹把什麼都給了小男孩,可它還是很快樂,你知道爲什麼?因爲大樹愛他!誰就像大樹一樣愛我們呢?

孩子們,我們應該對每一個愛我們的家人朋友感恩,他們無私的付出來滿足我們的願望,讓我們感到快樂和幸福,希望你們以後也能做一個像愛心樹一樣關心,愛護,付出的人,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即使無償的付出,也會感受到生命的快樂。

教學設計範文5

教學目標:

1、懂得要愛護莊稼,遇到困難的事能動腦筋,想辦法。

2、能看圖理解圖意,發揮想象。

3、能用一段連貫的話把5幅圖連起來講故事。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圖意,能在看單幅圖說話的基礎上把5幅圖連起來。

難點:看圖想象有難度。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明確要求。

1、同學們,你們想做一個聰明的孩子嗎?今天,老師就要給大家介紹一個聰明的孩子。

2、出示5幅圖。

同學們看,圖上的這個小朋友叫小華。我們今天這節課就要學習看圖,說說小華想了個什麼辦法保護莊稼的故事。

二、整體觀察圖意。

1、一共有幾幅圖?每幅圖裏都有什麼?

2、連起來看圖想想這5幅圖在家小華看見了什麼?

3、要求學生簡單說圖意。

三、逐幅觀察圖意,質疑引發想象,練說意義。

第一幅圖。

(1)看圖,說說“什麼時候?誰在哪裏看見什麼?

小華在路邊的'麥地裏看羊媽媽和一隻小羊在吃麥苗。

(2)同桌互說。

(3)小結。

看第二幅圖。

(1)看圖,小華怎麼樣了?

(2)想象,小華爲什麼仰面倒在路上,他做了什麼?

(3)練說:要求學生把話說具體。

(他趕緊跑過去拉住羊繩,想把羊媽媽拉出麥地,可是怎麼拉也拉不動。小華再一使勁,羊沒有拉出來,自己跌了個仰面朝天。)

第3幅圖。

(1)仔細看圖,小華在路邊幹什麼?

(2)想象小華想了個什麼好辦法?

(3)四人小組討論:觀察小華的神態、動作,再看看羊媽媽和小羊的神態,動作,想一想,這個辦法是怎麼想出來的?

(4)指名說,要求用上適當的動詞。

(5)同桌互說。

第4幅圖。

(1)仔細看圖,小華怎麼做,小華的辦法行嗎?

(小花跑進麥地,抱起小羊,羊媽媽看見小羊被搶走了,連忙趕出麥地。)

(2)同桌互說。

看第5幅圖。

(1)兩隻羊終於走出了麥地,可又會回來吃麥苗呀,怎麼辦呢?後來,小華又想了個什麼辦法使羊不再到麥地裏去吃麥苗?

(2)同桌互說。

(3)指名說。

(小華在路邊打了個木樁,八羊拴在木樁上。他又去割了一籃青草,讓它們吃。)

四、連句成段。

1、把5幅圖連起來回想一下,確定先說什麼,重點說什麼,最後說什麼。

2、逐幅圖連說。先說每幅圖,再回頭說第一幅圖,第2幅圖(以此類推)

(1)自由說。

(2)同桌說。

五、指名講完整的故事,評議(用詞是否恰當,語句是否通順。)

六、總結。

誰能用一句話說說小華是個怎麼樣的孩子?

教學設計範文6

教學思路:

本節語文課,我認爲最好從分自然段、識字等基本環節入手,但在劃分段落和識字環節都有不同程度的發揮和創新。確定到底有多少個自然段,最好將權力下放給學生,由他們來商量確定,最後得到一個比較一致的答案。我想學生的探究和學習積極性一定會得到提高,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也得到了很好的貫徹。在識字環節,同桌之間進行互動,可以調動了孩子朗讀的興趣,超越了一般教學模式下的效果,用開火車的方式來提高認知難度,以及將剛學會的書面語(如端詳),及時運用於老師與學生的對話中(咱們看看玲玲的這幅畫,你覺得這幅畫怎麼樣,請你仔細端詳端詳)。這些施教的小細節,能及時鞏固了初學的生字。探究用形狀相似的字來記憶的方法,既達到掌握生字的效果,還辨析了易錯的字類,可謂一舉兩得。對趴等動詞的強調,直接爲理解課文做了充分準備。

除了對動詞的探究,對重點詞彙的解讀外,我認爲還要有意識地讓學生根據情景,模仿玲玲的語氣,讀出人物的思想活動和感情來。讓學生成爲其他學生又成爲模仿者的評判人,到底是不是讀出了課文中人物焦急、疑惑、茅塞頓開和高興的語氣,不由老師說了算,而是認真傾聽的其他學生。通過這樣的環節,學生之間一定能形成了感情和思想的交流評價,事實上是走向了對課文的深層次理解。

學習目標

1.會認8年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啓發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生活中有些事真是有意思!一塊弄髒畫面的墨漬,眨眼間能變成可愛的小狗;蜜蜂竟然當嚮導引領着列寧順利地找到了養蜂人;拔苗助長,守株待兔,天底下還真有這樣的人!醜小鴨經受那麼多的磨難,爲什麼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沒有放棄?那些因爲它長得醜而欺負、譏笑它的人看到它就成了美麗的白天鵝又會怎麼想,怎麼說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第一個故事玲玲的畫

二、識字

1.識字指導。

(1)出示課題,認讀玲字,注意是後鼻音。

(2)學生在自由讀課文中圈出生字,畫出生字所帶的詞語,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自主想辦法認記生字。

(3)同桌互相交流認記生字的方法。如詳可以放在端詳這一詞語中,通過模擬端詳(認真仔細看)的動作來感悟。獎、叭、催、髒等,可以運用生活經驗,在組詞和說話中認記。玲、詳、叭、髒、幅等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換偏旁的方法識記。

(4)檢查生字認記情況。可以在給偏旁或生字找朋友的遊戲中完成。

三、寫字指導。

(1)寫正確。玲字右邊是令,不是今。糟字右邊的曹字學生沒寫過,是難點,建議作細緻的指導,特別是筆順,應該引導學生認真書空、反覆臨寫。

(2)寫美觀。藉助兩個帶木字旁的字(樓、梯)的書寫指導,可以複習鞏固木字旁的書寫方法。樓字右半部,女的橫畫要長。可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同樣是米,在糟字中捺變成了點,在樓字中捺卻沒變。同樣是月,在腦字中瘦而長,在筋字中要寫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變成了豎。反犬旁的.第二筆不容易寫好,指導寫狗字時要注意示範。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出示小女孩的畫像,猜猜她是誰?

2、她是怎麼解決掉畫上的墨跡呢?

二、自讀自悟

1.讀爸爸說的一段話:好多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2.聯繫課文,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3.聯繫自己的實際,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4.小組合作,交流自讀成果。

四、朗讀感悟

1.讀了課文,你感悟到什麼?

2.小組分角色,按自己的體會讀課文。

3.選夥伴表演課文。

三、積累運用

1.讀課文,勾出你喜歡的新詞。

2.把喜歡的新詞抄寫在自己的日積月累本上。

3.把課後練習讀讀抄抄中的句子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四、實踐活動

1.根據課後泡泡裏的提示,讓學生說說自己遇到的類似事情,以強化感受。

2.回到家裏,可叫爸爸媽媽講一個類似的故事,或自己通過閱讀書刊再找一個開動腦筋、變壞事爲好事的小故事,然後抽時間講給班上的同學聽。

教學設計範文7

教學內容:蘇教版六下P107~109綜合與實踐“制訂旅遊計劃”。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理解、分析教材提供的信息,結合實際情況,通過合理思考、計算、比較,解決有關旅遊費用預算的實際問題;能獨立收集、分析與整理一處旅遊地點旅遊的各類信息,結合自身實際,制訂比較可行的家庭旅遊計劃,並進行旅遊費用的預算。

2.學生能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能綜合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相應的問題,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行,初步積累社會活動的簡單經驗,發展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3.學生體會不同學科、不同領域間知識的聯繫;培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學會評價與反思,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合理分析、處理信息並完成旅遊計劃制訂和費用預算。

教學難點:合理提取信息,制訂旅遊計劃。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選擇國內一處旅遊地點,收集、瞭解往返的交通方式、票價與景點、食宿等相關費用,教師給予指導幫助。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嗎?都去過哪些地方?

在旅遊之前,我們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根據學生的回答,選擇板書:地點、線路、交通方式、費用、時間、安全、可玩性??

小結:爲了獲得一個愉快的旅程,我們必須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很多因素都和數學密切相關,我們要把這些因素綜合考慮,制訂一個合理的旅遊計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完成制訂旅遊計劃的活動。

二、分析信息,解決問題

1.出示信息,提出問題。

談話:小芳和爸爸、媽媽準備利用暑假外出旅遊,計劃8月5日從南京乘火車去北京,8月9日從北京乘飛機返回。下面我們依次出示小芳收集的部分信息,請你根據這些信息,幫助小芳制訂旅遊計劃並作旅遊費用預算。

2.出發時交通方式選擇與費用預算。

要求:首先我們來看交通選擇與費用。去的時候坐火車,請你根據南京到北京的'部分列車時間及票價,選擇一種你覺得合適的方案計算費用。要求既要考慮節約,又要爲到達北京之後的旅遊做好準備。在計算時還要注意考慮小芳的年齡和身高。

請同學們獨立思考和計算,然後在小組裏交流。

彙報:誰來說說你們小組的方案?

根據學生彙報板書:

(1)150×2+150×50%=375(元)

提問:你爲什麼選擇這種列車?知道硬座是什麼意思嗎?硬臥呢?

追問:爲什麼150乘50%?

(2)265×2+265×50%=662.5(元)

提問:你爲什麼選擇這種列車?

(3)315×2+315×50%=787.5(元)

提問:你爲什麼選擇這種列車?

(4)445×2+445×50%=1112.5(元)

提問:你爲什麼選擇這種列車?

深入思考: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你最喜歡哪種方案?爲什麼?

3.返回時交通方式選擇與費用預算。

提問:我們再來計算一下小芳一家返回時的費用。請同學們根據表格中的信息,從票價、時間等方面考慮,選擇你認爲最合理的方案,計算費用。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比較各自方案,確認選擇C航班是最合理的。明確這種方案價格最便宜,而且8月9日晚上返回,不影響當天的旅遊。(如果學生回答的是A、B航班,只要能說出他的想法,不需要否定,可以讓其堅持自己的選擇)

交流計算:選擇C航班:1010×2×60%+1010×50%=1717(元)

4.往返總費用預算。

提問:根據你的選擇和安排,小芳一家往返交通費一共需要多少元?

學生獨立完成。 交流個人方案的預算結果。

5.在北京期間旅遊景點費用預算。

提問:按照制訂的往返方案,小芳一家可以在北京旅遊幾天?(4天)

提問:下面是某旅遊社推出的“北京一日遊”線路及價格(含交通費、景點門票)。看着這張表格,你覺得哪幾條線路是最能代表北京特色、最精彩的線路,是你特別想遊覽的?學生自由表達,說明想法。

提問:考慮到小芳一家只能在北京玩4天,所以我們只能選擇4條線路,如何取捨呢?說說你的想法。

操作:請你選擇合適的線路,設計一個方案,計算需要的費用,然後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獨立完成,在小組內交流。

組織交流幾種不同方案的景點遊覽3人一共的費用,說說計算方法,明確方案不同,費用不同,但算法相同。

6.其他費用及總費用預算。

提問:小芳家在北京期間預計還將需要哪些費用?指名回答表格中的內容。

這些費用是指一個人的花費還是一家人的花費?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指出:表格裏表示的是小芳一家每天的費用。

引導:請你算一算小芳家在北京期間這些費用需要多少元;然後再聯繫前面按你的方案計算得到的往返的交通費用和景點遊覽費用,算一算小芳家這次北京旅遊一共需要多少元?

學生獨立解答。 組織學生交流自己預算的結果。

三、收集信息,制訂計劃

1.設計預算。

談話:課前,同學們已經從網上、報紙上收集了感興趣的一處旅遊地點,並且瞭解了有關的信息,你能制訂出你們全家的旅遊計劃,並進行旅遊費用的預算嗎?

操作:請你先填寫旅遊地點、人數和時間,再製訂旅遊方案,按方案預算,把每一項費用填入表中,算出總費用大約多少元?

學生獨立完成。

把自己制訂的旅遊計劃以及費用在小組內交流。

2.交流。

指名學生交流選擇的旅遊地點,費用預算情況,檢查預算是否合理。

3.調查彙總。

讓各組調查每人選擇的旅遊地點,分類整理小組的選擇情況。

各小組交流旅遊地點的選擇情況,師生合作彙總全班學生選擇旅遊地點的情況,找出班內選擇最多的4個地點。

讓學生在課本上表格里填寫出選擇最多的4個地點的家庭戶數。

提問:如果選擇用一旅遊地點的家庭結伴旅行,費用會節省嗎?能節省哪些費用?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引導:人數較多的話,伙食費、景點購買團體票等可以打折,合用交通工具等可以節省費用。

提問:你家和哪幾家可以結伴旅行?根據團體旅遊的實際情況,算一算大約能節省多少元? 操作:請同學們按選擇的地點分成小組,在小組內討論可能節約的費用。

組織學生彙報、交流討論情況和結果。

四、回顧整理,深入反思

提問:同學們,通過這次實踐活動,你有什麼收穫?

教學設計範文8

設計理念:

本課設計主旨是以“讀”爲核心,以“悟”爲主線,以“美”爲襯托。在教學時,引領學生在聽、說、讀、畫中進行感悟、積累,在品、讀、悟中感受古詩的韻味和意境。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語感,發展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品味並體會古詩的語言美,想象詩中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初步培養學生掌握理解古詩的方法。

3、有感情朗讀並背誦古詩,用自己的語言清楚表述詩意。

教學重點:

理解詩意,想象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觀看畫面,激發興趣。

1、同學們,這節課老師想領大家去一個美麗的地方,大家願意和老師一起去嗎?(課件演示鹿柴的風光)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對鹿柴有初步認識,吸引學生注意力,自然地把學生帶入情境中來。】

2、大家想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這裏是陝西省的一個著名的鹿柴風景區。(板書:鹿柴)在這裏“柴”的讀音“zhài”是山寨的意思。剛纔大家看了鹿柴的風景了,那你覺得鹿柴這個地方怎麼樣?(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使學生對鹿柴的感性認識進一步進行梳理,同時鞏固認識。】

唐代大詩人王維遊覽到這裏的時候,也跟大家一樣,頗有感觸,於是就寫下了一首詩,這首詩的題目就是(老師指“鹿柴”,學生齊讀課題。)

【通過看、想、聽、說,將學生引入古詩所蘊含的意境中來,爲真情誦讀、感悟奠定了基礎,學生對學習這首詩有了渴望。】

二、合作學習,質疑解疑。

1、師配樂範讀古詩,學生注意老師讀時的`語氣、停頓和生字的讀音。

【讓學生能夠初步瞭解這首詩中生字的讀音、語氣、停頓,爲正確流利地朗讀做好鋪墊。】

2、學生自由讀詩,做到讀準每字每句,讀得正確流利。

【培養學生認真求實的學習態度。】

3、同桌或小組間互讀互檢,然後指名讀進一步檢驗學生讀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給予指正。

4、再讀古詩,想想你都讀懂了什麼,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藉助註釋、查字典或請教別人幫助。

5、學生彙報交流。(交流的內容可以是個別字的識記方法,對詞的理解或在哪裏見過這些字詞,都是怎樣用的。還可以是質疑,或針對同學的質疑談自己的看法。)

【本環節給學生提供了足夠的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傾聽、學會思考。不但可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

三、品讀詩句,感悟詩境。

1、結合自己的經歷想象,空山之中能有什麼聲音?(風聲、鳥聲、水聲等)那爲什麼作者在詩中卻沒有寫這些,單單寫了“人語響”?(板書:“人語響”)你能猜出作者的用意嗎?(作者用這種反襯的手法是想突出鹿柴的“靜”)

如果你置身於這鹿柴之中,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幽靜、悠閒、安逸、平和)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吧!學生試讀。

師指導朗讀:“但聞人語響”用輕重兩種方式對比讀,讓學生體會,因爲聽得不夠清楚,有回聲,聲音要輕一些。

學生練讀。(自由讀,指名讀,配樂美讀)

(引導學生體會到人在山中,山靜,人心更靜,人與自然融爲一體的意境美。)

【通過觀察、想象以及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不經意中悟出詩的意境。】

2、如果說“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是一種幽靜之美,那麼夕陽西下時的鹿柴又會給人什麼樣的感覺呢?詩人用“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這兩句來描寫的,現在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應該是什麼樣的景色。(師隨機板書“返景”“深林”“青苔上”)然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學生通過動腦聯想更容易體會到夕陽西下的時候鹿柴的美。】

一抹陽光照進深林,爲這幽靜的深林增添一份獨特的美。請大家看老師蒐集到的一段影片。(觀看鹿柴夕照影片。)

【學生通過觀看夕陽美景,聯繫自己的想象,能夠更進一步體驗到詩人在詩中所要表達的意境美。】

師指導朗讀:“返景入深林”用快、慢兩種方式對比讀,使學生理解,因爲有一抹陽光爲幽靜的深林增添了一份生機,讀的稍快一些、有生氣;“復照青苔上”讀時要充分表現對這種悠閒、安逸環境的喜愛。

學生練讀。

誰想做一回大詩人王維,給同學們朗誦這兩行詩句?(同學朗誦時,其他同學認真傾聽,並想象當時畫面。)

【讓學生學會傾聽與想象。】

3、讓我們共同再來領略一下鹿柴的美景吧!(學生再次看課件)

4、試着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背誦這首詩。

5、採用同桌互背、指名背、配樂齊背等形式檢驗背誦情況。

【不同形式的反覆誦讀有利於感受古詩文語言的優美,而想象更能激發學生內在的情感體驗,多種感官的綜合應用能使學生完全入情入境,進而更深刻地體驗詩的意境】

四、動筆勾畫,深化詩情。

這首詩意境清幽,詩中有畫,畫中有情。(板書:詩中有畫 意境清幽)請同學們也想象一下詩人當時看到的鹿柴是什麼樣,並且畫出來,然後邊吟誦邊將這首詩題寫在畫中恰當的位置上。

【詩是有字的畫,動筆勾畫是對詩的意境的一種真情流露,吟誦和題寫是學生心靈的歌唱、情感的傾訴與昇華。】

五、拓展延伸,開闊視野。

1、其實,描寫山林的詩還有很多,請大家先欣賞配樂師朗誦《山居秋瞑》大家體味一下詩中的意境。(師真情朗誦,學生感悟詩中所描寫的意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