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語文《白楊》教學設計大綱

本文已影響 9.19K人 

 【學習目標】

語文《白楊》教學設計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課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現方法,體會課文借白楊的特點,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

2、能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課文所要表達深刻含義,學習邊疆建設者無私奉獻的精神。

3、認識本課6個生字,摘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背誦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

【課前準備】

1、蒐集有關白楊的圖文資料。

2、蒐集有關新疆自然、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圖文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在祖國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輝煌的絲綢古道,還有那茫茫的大戈壁。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生長在茫茫戈壁灘上的白楊。

2、看課題激疑:

課題是《白楊》,全文僅僅就是寫白楊嗎?

二、三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一讀:

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準,把生字新詞標出,不理解的詞用“?”劃出,聯繫上下文想一想,自己解決不了的可提出來請教老師或同學。

2、二讀:

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文中所出現的三個問句並用波浪線標出。

⑴學生找出三個問句後全班交流。

⑵課件出示三個問句。

①從哪兒看得出列車在前進呢?

②爲什麼它這麼直,長得這麼大?

③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

3、三讀:

默讀課文,把找出的三個問句當成思考題,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嗎?請邊讀書邊思考邊在文中做適當的批註,把解決不了的問題做個記號。

⑴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老師巡視、點撥。

⑵以四人小組爲單位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穫。

三、初步感知,交流體會

1、對這三個問題的理解,能從課文的字面上大體知道意思就可以了。

2、指導學生初步有感情地誦讀課文。

四、指導寫字,示範書寫

1、教師示範“疆”字,提醒學生注意相應筆畫。“陷”的右下部不好寫,注意與“滔、焰”區別。

2、學生在寫字本上抄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抓住“沉思”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接着來學習《白楊》這篇課文。請同學們想想“沉思”是什麼意思?快速瀏覽課文,請找一找“沉思”這個詞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用“△”號標出,想想“沉思”是什麼意思?

二、抓“沉思”一詞學習課文

1、學習爸爸第一次沉思的內容:

⑴默讀1~4小節:

想一想爸爸第一次是看到什麼而陷入沉思。

⑵課件展示,帶學生入境。

出示課件:畫面上展示茫茫的大戈壁荒無人煙、飛沙走石的情景,老師畫外音:看!這就是車窗外茫茫的大戈壁,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天和地的界限並不那麼清晰,都是渾黃一體。從哪兒看得出列車在前進呢!這就是鐵路沿線的一行白楊樹!(畫面上出現一排挺直的白楊樹)每隔幾秒鐘,窗外就飛快地閃過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一位旅客正望着這些戈壁灘上的衛士出神。就在這時,兄妹倆的一番對話打斷了他的沉思。

⑶學習文章的5~11小節,分角色朗讀,以讀代講。

①提出讀書要求:

請同學們分角色把兄妹倆的對話讀一讀。男同學扮演哥哥,女同學扮演妹妹,老師就讀爸爸說的話和敘述部分。注意要把兄妹倆爭論時那份天真、固執的語氣讀出來。

②學生分角色朗讀。

⑷學習文章第12小節,細細品讀爸爸介紹白楊特點的.三句話:

過渡:

哥哥最後一個問話:爲什麼它這麼直,長得這麼大?引出爸爸一番意味深長的話。

出示課件:

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①提出讀書要求:

自由輕聲讀一讀這段話,運用“抓關鍵詞品讀”的方法想一想你從每一句話中讀懂了什麼?

②學生抓關鍵詞品讀這三句話:

A、學生品讀“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一句後,老師引導學生深入品讀“從來”一詞後,老師啓發學生:你從中讀出了白楊的什麼特點?

指導練讀:

你能讀出白楊高大挺秀的特點嗎?

B、學生品讀“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一句後,老師更進一步引導理解,老師啓發學生:從這一句話裏你又能讀懂白楊的什麼特點?

指導練讀:

你能把白楊生命力如此頑強的特點讀出來嗎?

③學生品讀“不管遇到風沙還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A、啓發學生:

從這一句話裏你還讀懂了白楊的什麼特點?

B、指導練讀:

你能讀出白楊樹堅強不屈的品格嗎?

C、當堂完成課堂小練筆:

爲了讓同學們更好地感悟白楊樹堅強不屈的特點,咱們來做一個小練習。

風沙刮來,白楊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雪打來,白楊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對乾旱,白楊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對洪水,白楊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有感情朗讀第13小節。

⑸學習第14小節,抓三個“只知道”體會爸爸的心:

過渡:

爸爸的這番話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那爸爸的心到底是什麼呢?孩子們現在還不能理解。

出示課件:

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幾天汽車。

①老師引讀“他們只知道……”後啓發學生:

可他們卻不知道爸爸媽媽爲什麼到新疆去工作。你們知道嗎?請把爸爸的經歷和白楊聯繫起來考慮,談談自己的看法。

②老師引讀:“他們只知道……”

可他們卻不知道爸爸爲什麼把他們接到新疆去,你們知道嗎?

③老師引讀:“他們只知道……”

可他們卻不知道新疆是個偏遠、艱苦的地方,爸爸爲什麼要把孩子帶到艱苦的地方去呢?

④小結:

看來,你們都知道了兄妹倆的三個“不知道”,那麼,你們是不是已經明白了爸爸的心到底是什麼呢?我們接着往下學。

2、學習爸爸第二次沉思的內容:

出示課件:

爸爸摟着孩子,望着窗外閃過去的白楊樹,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加爲他看見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

⑴鼓勵學生針對這段話大膽質疑。

⑵歸納學生的質疑難點並讓學生自讀自悟自解疑難。

設想學生可能會提的問題:

①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楊樹又陷入沉思,爸爸會想些什麼?

②爲什麼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

⑶學生交流討論。

⑷理解爸爸的心:

①出示“心”在字典裏的兩種解釋:①指心臟。②指思想、感情等。

②請學生爲文中“爸爸的心”選擇正確的解釋條後用“心”字來擴詞,老師相機板書:

心情、心思、心願

③學生用上“心情、心思、心願”這三個詞來領悟“爸爸的心”。

④老師小結:

爸爸的心首先指的是一種心情,他是懷着崇敬的心情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爸爸的心還指的是一種心思,當他深情地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時他就懷着這份沉甸甸的心思,孩子們不知道,而你們已經從孩子們的三個“只知道”中知道更多的內含了;爸爸的心還指的是一種心願,那就是──(學生回答:希望孩子也能和他一樣建設邊疆、紮根邊疆。)同學們這回對爸爸的心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三、想象拓展,佈置課後小練筆

1、大膽想象四十年後,當年的爸爸如今的爺爺的第三次沉思。

老師啓發:

學完《白楊》一課後,我們難忘當年在那趟西行的列車上,爸爸那番意味深長的話。四十多年過去了,如今,在一架西行的波音七四七客機上有不少來自國內外的志士仁人,他們正準備奔赴西部邊疆。飛機內還坐着當年的爸爸,他已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了,他帶着兩個在新疆出生的小孫孫剛從上海探親歸來,此時他摟着兩個小孫孫,俯視着舷窗外的茫茫戈壁,又陷入了沉思。同學們想想,這位當年的爸爸如今的爺爺四十年後可能在沉思什麼呢?這位爺爺和兩個小孫孫之間又會有一段怎樣的對話呢?

2、佈置小練筆作業:

同學們可根據以上的設想大膽展開想象,完成小練筆作業《第三次沉思》。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