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3.07W人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是一篇略讀課文,但篇幅較長,語句難懂。另外,文中出現的一些專業術語學生很難理解。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瞭解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所遇的困難,感受勇克難關的英勇氣概,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4.感受建設者的無私、樂觀向上和科學創新的精神。

重點難點:

體會修建青藏鐵路的重要意義,瞭解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所遇的困難,感受勇克難關的英勇氣概,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題目導入新課:

師:觀賞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遊覽了神祕的絲綢之路,祖國的西部真是景色奇麗,現在,我們繼續學習第4課:《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大家請看,這個題目裏有一個地點,是——拉薩。根據課文預習,誰來介紹一下拉薩?

預設學生介紹拉薩: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海拔3658米.它是祖國西南邊陲的重鎮,歷來是西藏全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和交通樞紐,也是藏傳佛教聖地。拉薩素以風光秀麗、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風俗民情獨特、名勝古蹟衆多、宗教色彩濃厚而聞名於世。

在人們的心目中,“出國易,入藏難”。拉薩地處偏遠,交通閉塞,給物資流通,文化交流帶來了重重困難,是全國唯一一座未通火車的城市。爲了造福廣大人民,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下面,就讓我們來深入學習這篇課文。

二、自覺生字詞,整體感知:

1.指導學生自覺生字詞,不懂的做標記。

2.默讀課文,思考:(1)青藏鐵路是一條什麼樣的鐵路?學生默讀勾畫。

出示:一條長長的“鐵龍”,從柴達木盆地深處的工業新城格爾木起步,跨過巍峨的崑崙山,將通過這裏,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達雪域聖城——拉薩。這就是西部大開發的標誌性工程青藏鐵路,這就是造福廣大人民的青藏鐵路。

正在修建的是一條全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凍土鐵路。

3.學生交流預設:生1:這條鐵路穿越的世界屋脊,這是一條全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凍土鐵路。

生2:我覺得修鐵路的路程好遠,修建好難啊。

師:你們說是很有道理。現在誰來讀一讀?把你心中的這種感受讀出來。生讀課文。

師:那麼在青藏鐵路施工的過程中,築路工人遇到了哪些巨大的困難?又是如何戰勝的呢?用橫線畫出。用波浪線畫出。請同學們默讀課文4——9自然段,把你的體會寫在句子旁邊,再和同桌好好交流交流。(生自學,師巡視輔導)

三、品詞析句,學習表達:全班交流: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4——9自然段,把築路工人遇到的巨大困難用橫線畫出。又是如何戰勝的呢?用波浪線畫出。把你的體會寫在句子旁邊,再和同桌好好交流交流。(生自學,師巡視輔導)

(一)研讀“困難1”凍土層(板書)

1.聯繫上下文,理解文中哪些句子說明了什麼是“凍土”“海拔”。聯繫資料談談高原凍土給施工帶來了哪些阻礙?

預設:生1:風火山隧道要穿過多年凍土區,各種複雜的凍土層擋在前面,施工難度極大。一次次爆破,炸出的不是石塊,而是堅硬的冰渣子。難怪一些西方媒體預言:中國人要在這樣不良的地質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我從這句話體會到想要在多年凍土區開鑿隧道難度極大,在相對發達的西方國家眼裏,都是無法做到的,也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襯托出西部建設者遇到困難的那種勇敢,實幹的精神。

生2:“由於溫度太低,混凝土無法凝固。他們拿來暖風機,給隧洞增溫,洞壁的冰岩又遇熱融化,造成洞壁塌滑。風火山,這座萬年冰山露出了猙獰的面目,給築路大軍來了一個下馬威!”我體會到,工程剛開工,就遇到控制溫度的難題,溫度太低,混凝土無法凝固,增溫洞壁就遇熱融化,造成洞壁塌滑,這些困難都屬於世界級的難題。作者還採用的擬人的手法,說明凍土層給築路工人帶來的巨大困難。

2.師:我們的築路大軍面對多年的凍土區,退縮了嗎?他們是如何戰勝這個困難的?

“科技人員晝夜在隧道里實地考察,發現冰岩溫度的變化規律。經過反覆觀測,分析和實驗,他們終於找到了噴射混凝土的最佳溫度,制服了逞兇一時的凍土。”

預設:生1:我從“晝夜、反覆、終於”這些詞理解到科技人員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終於戰勝了困難;

生2:我從“逞兇一時”看到,這只是暫時的困難,築路大軍經過努力,克服凍土層這個世界級難題,也說明築路大軍很樂觀。

3.感情朗讀,激發情感。

師:所以,面對困難,誰不知道──“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二)研讀“困難2”:惡劣天氣和極度缺氧輪番向這支隊伍進攻

1.預設:生1:我從“風火山一帶經常狂風大作。剛剛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溫大棚,一夜之間被大風撕扯得七零八落。新建的發電機房,屋頂的鐵皮瓦竟不翼而飛。剛纔還是晴空萬里,轉眼間烏雲壓頂,大大小小的冰雹劈頭蓋臉地砸下來。”中的“剛剛、一夜之間、竟、轉眼間”這些詞語感受到這裏的天氣極其惡劣,變化很快。

生2:我從“風火山海拔4905米,這裏空氣的含氧量不到平原的一半,隧道越掘越深,洞裏的空氣越來越稀薄。儘管對缺氧已有準備,施工中出現的情況還是始料不及。工人們身背的氧氣瓶提供的氧氣只是杯水車薪。突擊隊員個個胸悶氣短,頭痛腿痠。兩個人使用的風槍,現在四個人才能抱起來。勞動效率迅速下降。築路大軍的生命面臨嚴重威脅。”體會到這裏極度缺氧,不僅勞動效率迅速下降,築路人的生命都得不到保障。

2.師:面對如此惡劣的天氣,面對含氧量不到平原一半的極度缺氧這樣巨大的困難,我們的築路大軍退縮了嗎?他們又是如何戰勝這些困難的?

攻克惡劣天氣和缺氧:(課件出示)科技人員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實驗、攻關,經過兩百多次的失敗,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製氧站建成了!充足的氧氣沿着長長的管道,源源不斷地送進隧洞裏。風火山,這隻巨大的攔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頭。

體會:引導理解科技人員爲了戰勝困難,忘記吃飯,忘記睡覺,不分晝夜的實驗着,工作着,他們不怕苦、不怕累、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抓擬人句。

想象“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的工作情景。

3.感情朗讀。

師小結:惡劣的天氣和極度缺氧讓築路大軍的生命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了嚴重的威脅,但我們的築路大軍沒有退縮,他們的心中始終有着堅定的信念,那就是——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你覺得築路大軍能一次又一次的戰勝困難,他們靠的是什麼?從他們身上你看到了什麼精神?

(三)研讀決心信心:

預設:科技人員的智慧汗水,工人的勇氣和毅力、吃苦耐勞、積極樂觀向上、無私奉獻的精神。

師:文中有一句話,“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在文中出現多次,找出來讀一讀。體會一下它有什麼作用?

預設:生1:這句話既是文章的題目,又貫穿文章的始終,是文章的線索。

生2:這句話表明了築路大軍的決心和信心,正是因爲有這樣的志向,所以,他們才能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

師小結:正是建設者挑戰極限,勇創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設者勇克難關,頑強拼搏的氣概,纔有了一次次實驗,一次次攻關,一次次失敗,一次次成功。今年7月1日,青藏鐵路將試運行通車,同學們如果有機會坐火車到拉薩去,請一定不要忘記修建這條鐵路的建設者們爲之而付出的血汗!

板書設計:

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困難 解決 精神

凍土層 找到了噴射混凝土的最佳溫度 吃苦耐勞

惡劣天氣 無私奉獻

極度缺氧 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製氧站 樂觀向上

科學創新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