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關於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1.64W人 

《紙船和風箏》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話故事。文章以生動的語言,向小朋友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部編版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關於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

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 篇1

一、緊緊抓住“情”字,設置感人的情境,給學生以情感上的薰陶

課程改革提出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體驗,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就應成爲學生一種愉悅的精神生活和用心的情感體驗,我在教學中根據課文資料多次設置情境,使學生始終處於豐富的情感體驗之中。

本課是一個小小的童話故事,老師在教學一開始就透過精美的板畫創設出了美麗的童話世界,極大地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更巧妙的是,老師讓學生戴上自己做的頭飾,來扮演這童話王國裏的一個人物,使學生真正深入到課文中來,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也爲後面明白課文資料做好鋪墊。

音樂的運用也是本課教學的一個突出特點,課文一至六自然段寫了松鼠和小熊成爲好朋友的經過,是情緒歡快的部分,配上簡單歡快的音樂進行感情朗讀,使學生充分明白友誼給人們帶來的快樂。七至九自然段寫了兩個人吵架後各自的感受,是情緒憂鬱的部分,歡快音樂戛然而止,代之以悠傷的樂曲,一下子感染了學生的情緒,在這種氛圍中指導朗讀明白課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老師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始終注意讓學生有豐富充分的情感體驗,明白了友誼的重要,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了必須的感受。

二、注重朗讀指導,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訓練,做到了課堂上充滿琅琅書聲

低年級段朗誦訓練是重點,老師個性注意利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感情朗讀指導,使課堂上充滿琅琅書聲。

在指導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時,老師讓學生找到了描述小熊快樂的句子,學生一下子找到了“樂壞了”這個詞,老師立刻抓緊這一個詞進行朗讀訓練,讓學生先用換詞的方式體會“樂壞了”的意思,使學生很快體會到了這種快樂的感受,朗讀自然就到位了。

再如,在指導朗讀第十自然段時,讓學生當小老師教老師讀,給老師提出朗讀的意見和要求,在師生共同探究的過程中,進行感情朗讀的訓練,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用心性,引起他們很大的興趣。

三、注重語文基本功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潛質

在用心倡導新教改的大潮中,老師吸收了新的教學理念,但沒有忘記對學生進行紮實的語文訓練。課文中出現了“漂、飄”,一個是風箏飄在空中,一個是紙船漂在水裏。王老師抓住這兩個音同意異的字進行語文訓練,出示兩個句子後,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藉機引導“飄”帶風字旁和風有關,是指飄在空中,而三點水旁的“漂”和水有關,指漂在水裏,老師小結時指出漢字獨有的魅力,引起學生對祖國文字的好奇和熱愛,進行語文的薰陶。

學習完課文,老師仍然沒有忘記對學生進行語文訓練,她出示“小熊看到了許多紙船向他漂來,他……”這句不完整的話,讓學生補充完整,學生在充分明白課文的基礎上,很容易想到小熊的表現,還要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是對學生綜合潛質的訓練。

總之,執教的《紙船和風箏》一課,無論是在實踐新的教學理念,還是在注重語文訓練,都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 篇2

《紙船和風箏》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20課。課文以生動的語言,向小朋友們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紙船和風箏讓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裏和藍藍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紙船和風箏帶去的問候,祝福,諒解和濃情,真正成了維繫,發展他們友誼的橋樑和紐帶。

教學中我緊抓小熊和松鼠感情變化這條線,讓學生在朗讀中悟情理,品情味。一節課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是的以下幾點:

1,以讀爲本,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讀是理解文字,體會情感的紐帶。把"讀"貫穿始終,讀中感悟,以悟促讀。抓住了文中的幾句重點句(1)小熊拿起紙船一看,樂壞了……(2)"山頂上再也看不見飄蕩的風箏……"(3)"如果你願意和好……"引導學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再通過讀強化學生的內心體驗,使學生讀出了意,讀出了形,讀出了情,讀出了味,把課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語言三者融爲一體。

2,走進孩子,肯定成長

在動態生成的課堂教學中,師生都是以平等生命體的身份出現,自由地交流着自己的感受與意見,相互理解,相互欣賞,共同推進課堂教學的進行,一起讓生命共同成長。教師時時對孩子由衷的評價,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教師及時捕捉學生星星點點的智慧火花,不失時機地採用魯迅的"拿來主義",爲課堂所用,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這節課中還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引起了我的思考。

1,朗讀得多,但缺少一個讓孩子將課文語言內化爲自己語言的機會,沒有爲學生提供運用語言的平臺。在指導朗讀上應再下功夫,應該讓學生多讀多體會,不應將自己的體會強加於學生的身上。

2,課堂教學設計得太滿。可能出於向老師們展示一個較爲完整的教學流程的考慮,我的教學安排過於飽滿,使得學生的感悟有些只停留在表面,認識有些膚淺。非但不能體現原本指導比較細緻,有步驟的特點,反而讓學生覺得很倉促,導致實效性不強。

3,課堂教學時間沒有把握好,導致在教課本內容的時候比較倉促,也沒有很好的深入課文,理解課文。

4,在進行角色體驗的時候,有點脫離文本,因爲小朋友對課文內容還不是很瞭解,就直接開始讓他們談自己的感受,要求有點過高。

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 篇3

《紙船和風箏》是課標實驗教材二年級的一篇課文,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下面我結合課堂教學環節,談談我對這課書的教學反思:

一、在愉悅的氛圍中,讓學生快樂的學習

如果學生感到了快樂,那麼他們就會積極思考,主動參與。所以,本課我力爭創設愉悅可持續型氛圍,讓學生樂學,積極投入其中。課前交流時,我們玩“你演我們猜”的遊戲。接着又出示:“山頂、山腳、小溪、紙船、草莓、風箏”等畫面,學生點擊相應詞語。識字中,學生認識紙船裏的生字朋友,請出捉迷藏的詞朋友,於遊戲中自主識字,合作交流。在指導朗讀時,學生帶上頭飾進行表演,他們進入了角色,在讀讀演演中積累語言,自悟道理。佈置開放型作業時,我激趣引入:“學了這個故事,你一定想對松鼠和小熊說幾句話吧!把你想說的話寫在摺好的紙船上好嗎?”這樣,課堂自始至終都充滿了情趣,學生興趣盎然,積極投入其中。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以主人的身份學習

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於是,我努力將這一理念體現在識字和閱讀教學中。

1.自主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我先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再引導他們合作識字,交流方法。我說:“你覺得哪個字比較難記啊?”“誰有好辦法記住這個字?”通過循序漸進的識字過程,學生在自主、合作、遊戲中,識字能力有所提高。

2、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古人云:“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東西,不是教師三言兩語就能強加給學生的。在朗讀方面,只有通過反覆朗讀,從朗讀時語氣的輕重緩急,聲調的抑揚頓挫,表情的喜怒憂傷中體味情感,獲得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受到薰陶。在學生朗讀課文時,我首先給學生範讀課文,特別是讀“松鼠和小熊友誼破裂”一段配上悲傷的音樂,給學生創設一種情景,使學生體會小熊和松鼠他倆爲了一件小事吵架,友誼受到影響是多麼的傷心。再指導學生去讀,這樣學生自然就讀出感情,並讓學生模仿文中主人公的神態、動作,表演課文內容,這樣有助與學生準確理解詞句(例如對“漂流”和“飄蕩”的理解),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種教學方式通常能喚起學生主動參與的慾望,有利與發展他們的思維和語言。

再回過頭來細細反思課堂,我總結出以下幾點做的不完善,今後應該改正:

1、教學層次性體現還不夠。面對同一教材,學生的知識狀況、能力水平、個性特點、感悟能力等都有所不同,我在教學過程和練習設計中已有所體現,但必竟不夠。我想:如果從不同等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出發,在各個教學設計中都加以體現,課堂效益可能會更高些。

2、重視朗讀的訓練,忽視寫字的指導。

3、時間分配有點不合理,造成前鬆後緊的課堂節奏。

4、需要進一步加強教學機智。

與此同時,我也就在教學中的疑問提出自己的看法:

1、表揚越多越好嗎

新課程強調對學生的尊重、賞識,於是伴隨着“你真棒”“棒極了”的誇獎聲,學生們報以熱烈的掌聲。爲了保護學生的`積極性,課堂上出現了“好”聲一片,只要學生回答問題,教師一概以“不錯”“很好”進行籠統評價,而對學生的錯誤結論不加以糾正,模糊的概念不置可否,這實在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欠缺,不使人不想:表揚越多越好嗎?

2、小組合作學習如何有效實施

在新課程的學習中,我發現儘管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但在具體實施中還是遇到了一些困難。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生有時各說各的,有的學生不善於獨立思考,不善於互相配合,不善於尊重別人的意見,也不善於做必要的妥協。這使我感到困惑:如何處理班級教學、個人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係,大班額怎麼組織合作學習?討論出現分歧怎麼辦?意見高度統一是不是好事?如何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討論之中?

教學的成功在於對自己的教學不斷地進行反思,抓住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感覺發現問題,再去研究、解決這些問題,對自己的教學產生質疑,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不斷創新。

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 篇4

《風箏和紙船》是一遍可愛的童話故事,課文淺顯易懂,卻又能在淺顯中讓孩子都明白一個道理,即:要珍惜友情;當我們的友情產生裂縫時,容忍和諒解纔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在教學中,我把課文分成了兩個大的部分來學習:第1至6段爲第一大段,講述松鼠和小熊因爲風箏和紙船成爲了好朋友。在這段中,我主要抓住了一個詞:“樂壞了”。小熊得到松鼠的紙船樂壞了,松鼠得到小熊的風箏也樂壞了。我讓孩子們說說什麼時候你是“樂壞了”的,大家能總結出來就:在自己特別高興的時候會很樂。那麼我們說樂“壞”了的意思是真的“壞了嗎?”引導大家得出答案:樂壞了是非常非常樂,在這裏用的是誇張的手法。接着讓孩子們一起來回答,松鼠和小熊樂壞了的原因是什麼呢?大家都能說出因爲他們得到了對方的友情,非常高興。再進行提問:你有沒有這麼美好的友情?你幫你的朋友做了什麼?你給你的朋友留下了什麼美好的回憶?同學們都似有所悟。

第7至11段爲第二部分,講述松鼠和小熊在產生分歧後能與對方和好,他們又成爲了好朋友。這段中教學中,我也抓住了一個詞:“難過”。小熊很難過,小松鼠也很難過。用這個詞語說明他們的心裏非常後悔沒有好好把握友情,希望和對方重新和好。所以學生們就能夠理解爲什麼小熊把風箏紮好後掛在高高的樹枝,爲什麼松鼠把紙船摺好後放到高高的屋頂。接着引導孩子思考:當朋友間鬧了彆扭的時候你會不會主動提出和好呢?你更喜歡課文中的誰?孩子們找到了答案,他們都喜歡能主動提出和好的小松鼠。所以當松鼠看到美麗的風箏朝他飛來時,他不是開心地笑了,而是高興地哭了,因爲大家都知道友誼又回來了。通過這一次之後,大家都會知道鬧完彆扭後的心情是多麼的難受,以後不會輕易和朋友鬧彆扭了。

課文講解完後,有孩子一連提出一大串的問題:爲什麼松鼠的紙船會讓小熊收到,小熊的風箏會讓小松鼠收到?會不會被別人收到了呢?森林裏又不是隻有兩個動物!別人收到了會怎麼辦呢?這個問題有點出乎意料,但卻是情理之中。我當即表揚了這個善於思考的孩子,並讓其他的孩子一起參與到這個問題當中,引導孩子回答:如果你是那個收到了禮物的小動物,你會怎樣想?生答:我會很高興。我會以爲是我的朋友送給我的。我會送一份信給我的朋友。我會送一份禮物給我的朋友。等等。這時我再提問:既然大家都會送禮物和信給自己的朋友,那麼收到來信、收到禮物的動物們會越來越多,森林裏會出現什麼樣的場景?孩子們都積極地發言:動物們就不會吵架了。動物們就不會鬧彆扭了。動物們會更珍惜自己的友情了。森林裏會變成一個更溫暖的世界了。我接着說:如果我們也能像小松鼠一樣主動地去放一隻風箏,當友誼有了裂縫之後能主動和對方和好,那麼我們的周圍會充滿了友情,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孩子們都收到了深深的感染,一個個對老師說:我要送一個小禮物給我的好朋友。我也要寫一封信給我的好朋友。

整堂課相對以前的教學有了些許進步,但仍有許多不足需要不斷改進,如:課後的詞語積累沒有一個個地進行把關。針對二年級學生詞彙量如何提高的問題,在這單元結束後我動員學生準備了一個筆記本,讓學生主動蒐集自己喜歡的詞語,形成積累詞語的好習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