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5篇)

本文已影響 1.19W人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5篇)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經過研究新課標,我獲取了點滴的教學經驗:

一、學生在“玩”中學語文,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

在識字方面,這一學期學生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學習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分析字形,並對認字方法有比較系統的歸納整理,學生基本上都學會了運用不同的認字方法來獨立識字。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將學生引領到生活當中去識字,激起學生識字的極大熱情。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整體識記生字,提倡個性化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尋找出自己認爲最有效的識字方法。

二、在寫字方面,我把寫字當作美的鑑賞對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一直強調學生把字寫得正確、工整、規範、漂亮。

三、在閱讀教學中,我反對無目的多讀,強調有層次的`讀書。

初讀,將課文讀正確,整體感知全文;再讀,將課文讀流利,理解課文中詞句;研讀,將課文讀出感情,談獨特的理解與感受;練讀,將課文讀入心,積累語言文字。在不同層次的讀中,教師同樣鼓勵個性化的學習。讓學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方法,彼此交流、逐步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挑出有價值的問題共同討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等等。這些頗有趣味的方法不僅能有效地完成閱讀教學任務,還能促進學生樂學、愛學語文。

四、在學生學習能力形成方面,提倡學生積極參與各項語文活動,學會參與、學會合作、學會尊重他人。

我教學中,我努力創設寬鬆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確有所得。

在探求語文教學進程中,我力求將“講堂”轉變爲“學堂”,將機械重複的練習轉變爲生動活潑的遊戲,讓學生充分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爲他們語文學習的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儘管是“玩”中學語文,但我們決不是追求形式主義。這裏倡導的“玩” 是一種形式、一種途徑,“玩”是爲了更好地學習語文,培植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以上是我的一點收穫,但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我會在工作中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探索,尋求出更好的教學方法。小學語文教學反思初中語文教學反思論文高三語文教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早晨,小螞蟻來到樹林裏找吃的。樹林裏變了樣,滿地是落葉。一陣風吹來。他感到有點兒冷。周圍靜極了,朋友們都到哪兒去了呢?

小螞蟻忽然聽到鳥叫聲。他一擡頭,看見喜鵲站在樹梢上。小螞蟻喊道:“喜鵲,你好,燕子、杜鵑、黃鸝他們都到哪兒去了?”喜鵲說:“天冷了,他們到南方過冬去了,明年春天才回來呢。”“你也去嗎?”小螞蟻問。喜鵲說:“我不去。我把窩墊得暖暖和和的,就在這兒過冬。”

青蛙聽見小螞蟻的`聲音,從池塘裏跳上岸,說:“小螞蟻,我正要跟你告別呢!”“怎麼?”小螞蟻問,“你也要到南方去?”“不,不,我要去睡覺了。”青蛙說。小螞蟻看看天,問:“你怎麼啦?太陽才升起來,你又要睡啦?”“我要冬眠了。整個冬天,我們青蛙都睡在洞裏,不吃也不動,到明年春天再出來。”青蛙一邊說,一邊用腳刨土,一會兒就刨好了一個洞,“你看,冬天住在這個洞裏,既不怕風,又不怕雪,暖暖和和的,真舒服!”

小螞蟻想,冬天快到了,我也該準備過冬的食物啦!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15個,會寫8個。

2、通過朗讀初步認識俗語,初步懂得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3、在朗讀中感受漢語的音韻之美,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能主動吸收民族優秀文化的營養。

學習重點:認識1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書寫生字第二課時進行)

學習難點:讓學生初步認識俗語這種語言形式,基本懂得它所講述的道理。

學習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在我們民間有一種語言非常有意思,比如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人心齊,泰山移”等,我們把這種語句稱爲俗語。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起來學習識字二的第一課《俗語》。板書課題:俗語(生齊讀)

師:俗語就是在人民羣衆中廣泛流傳的,簡練而形象化的定型語句,大多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反應了人民的生活經驗和願望。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一)師生活動

(錄音範讀)學生認真聽,心裏跟着默讀。

(過渡:剛纔老師給大家講了什麼是俗語,下面我們就去看看課文中有哪些俗語。我們一起來聽錄音範讀一遍,大家要認真仔細地聽,心裏跟着默讀。)

(二)學生活動

1、自由讀課文。

(過渡:剛纔我們一起聽錄音朗讀了課文,下面老師要求大家也來讀讀課文,不過,老師可有要求告訴大家喲。)

(課件出示)自讀提示:

(1)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對照生字表,勾出生字和生詞並朗讀。

(2)然後同桌交流學習生字。(從組詞,說話,怎樣記住它等方面去進行)

2、自主學習生字

(三)師生共同學習生字

1、反饋生字學習情況

(過渡:剛纔老師叫大家相互學習了生字,讀了課文,下面老師就來看看大家的'學習情況。)

(課件出示生字)(小朋友們看仔細了,老師用紅色表示的就是生字,通過剛纔的自學、相互學習,請小朋友們用拼音把生字的音節拼出來。注意要讀準哦。)

2、生字:小老師教讀;搶讀;開火車讀等形式。

3、練習說話。

三、細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過渡:剛纔我們一同來學習了生字,下面我們就去課文中初步感受一下俗語所講的道理吧。)

(課件出示)

1、生讀課文,讀句子。

2、說說自已讀懂了些什麼。

3、抽生說。師相機指導。

4、實踐活動,初步理解句意。

(用學生自已準備的小棒理解“一根筷子易被折斷,十根筷子抱成團”,讓生感受到團結的力量大。)(過渡:小朋友們把你們的小棒拿出來,先折斷一根小棒,再把十根合在一起折一折,看看你發現什麼了。)

5、師小結:這幾句俗語的意思都是講的團結的力量大。

6、拓展:生活中還有哪些例子可以證明團結的力量大呢?(生自由的說一說)(拔河、勞動等)

四、自主實踐,知識遷移

課後收集你感興趣的俗語,看看自已能記住多少。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在新課程教學中,語文課最大的特色莫過於“主題性教學”的開展,每一個單元就是一個主題,在一年級下冊中就有八個主題,它們分別是: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護環境、快樂的夏天、動腦筋想辦法、我們的生活多麼幸福、我們都有好品質、我們身邊的科學。當我們在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時,當我們在學習文本的過程中,也結合進行思想教育,把學科教學與思想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起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當我在教學第二個主題——“家庭生活”時,面對“識字2、看電視、胖乎乎的小手、棉鞋裏的陽光、月亮的心願”這幾篇課文,一下子便被文中孩子們那深深的孝心所感動,爲他們出色的表現而驕傲。那麼,如何讓我的孩子們也能這樣做呢?怎樣才能讓孩子們變學習爲行動呢?我便思索怎樣把課堂上的習得與平時的真實生活相聯繫,讓孩子們在無形中學會感恩,學會回報。

【文本簡介】:

識字2

小朋友,正年少,尊長輩,懂禮貌。

父母教,認真聽,做錯事,即改正。

長輩錯,要提醒,態度好,心意誠。

家務事,願承擔,洗碗筷,掃庭院。

家愛我,我愛家,好孩子,人人誇。

這是一篇“三字經式”的課文,我們也稱之爲“新三字經”,它讀起來琅琅上口,節奏明快,文章內容也淺顯易懂,教師不需要多加解釋,學生也能自己學會,關鍵是如何把文本中的內容真正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中,我想這纔是教學的關鍵。

【教學關注】:

在對本課的教學中,我在孩子們初讀的基礎上,讓他(她)們自己來說說、悟悟,並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聊一聊。而我則根據平時的家訪,以及在與家長的交流中瞭解到的一些情況,在教學中才穿插進來讓孩子們進行辨析:他(或她)這樣做對不對?好不好?爲什麼?

1、“父母教,認真聽”

早在上學期結束時我就聽說了瑋瑋的任性和頑劣,讓媽媽頭疼萬分,再加上家庭教育的不一致,爸爸和媽媽的教育方法完全相反,使得小傢伙有恃無恐,對於媽媽的話完全是“耳邊風”,甚至是“充耳不聞”。這讓媽媽不僅累,更是急,因爲孩子的學習差強人意。於是,當有孩子講到“父母教,認真聽”時,我便講述這樣一個真實的事例:

我們班有這麼一個孩子,特別的任性。有一天,媽媽在做晚飯讓他自己寫作業,大概二十分鐘過去了,媽媽出來一看,他一個字也沒寫,便提醒他不要玩了快點寫作業。可是等到媽媽把飯菜端上桌他仍然一個字也沒寫。媽媽一看時間已經過去半個多小時,很生氣,就要求他寫完作業才能吃飯。接着,媽媽就坐在他旁邊看他寫,可是這個孩子不僅沒有抓緊時間寫作業,仍舊這裏弄弄,那裏弄弄就是不寫。一個小時也過去了,可他的本子上還是一個字也沒有。媽媽非常非常地生氣,就把他的作業本撕了。可他呢?還在一邊笑呢。你覺得他做得怎麼樣?

針對這個事例,孩子們進行了剖析,一致認爲這個孩子太不應該了,作業本來就是自己的事,現在媽媽陪你寫作業你還不寫,這就說明他根本沒有做到“父母教,認真聽”。有人說到“父母平時工作那麼辛苦,我們應該乖一點,這樣他們就會開心一點的”。還有人說“沈老師平時就教育我們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他這樣做根本就不是一個好孩子嘛,因爲好孩子就應該聽爸爸媽媽的話。”……孩子們七嘴八舌地發表着意見,還不時地問我一聲:他是誰呀?是誰啊?而我在整個敘述和討論的過程中都沒有多看他一眼,但我卻發現了他的表情是非常驚訝的,也許他在想我爲什麼知道的那麼清楚,也許他還在擔心我會叫出他的名字,因爲我清楚地看到了他的神色在不停地變化中……下課後,孩子們還一再地問我:是誰?他是誰?當然對於這個孩子的名字我是絕對的保密的。

從瑋瑋那陰晴不定的表情中,我感受到了他心靈的衝擊,應該說今天課堂上的討論和孩子們的話語給了他很大的壓力,儘管他一言不發,但他已經被觸動了,接下來只要我再暗示一下,相信孩子會改變的,我這樣想着。

2、“家務事,願承擔,洗碗筷,掃庭院。”

說到家務事,孩子們總是那樣的津津樂道,但也有非常嬌氣的孩子,從來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於是在講到“家務事,願承擔,洗碗筷,掃庭院”時,我想到了一個孩子曾經向我反映的一件事,便要求大家一起來評一評——

事情是這樣的:某一天早晨,一個小男孩對我說:“沈老師,我今天在食堂看見我們班的***也在那吃早飯,可是她沒有自己吃,而是讓她媽媽喂她的。”雖然也知道現在的孩子都是沒寵大的,但已經是一年級的孩子了,吃飯還要喂,是不是也太誇張了點呢?也許我們的家長不覺得,但我既然已經知道了這樣的事就應該說一說。於是,我也把事例說了出來,讓孩子們一起來評說一下。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了不少道理,也說了很多那個孩子不應該這樣做的理由。是啊,既然我們要做到“家務事,願承擔,洗碗筷,掃庭院。”怎麼還能自己吃的飯還要父母來喂呢?我看到那個孩子的頭越來越低,顯然她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希望她接下來能用行動來告訴大家她的.改變。同樣,我也沒有說出這個孩子的名字。

【課後談話】:

這節課後,在中午休息時,事例2中的小女孩來找我聊天,乘這個好機會,我湊在她耳邊說:“你知道那個要餵飯的孩子是誰嗎?”孩子一下子語塞了,紅着臉沒說話。我笑着摸着她的頭說:“沒關係,那是因爲你還沒有學習‘識字2’的緣故,現在開始不會了,對嗎?”孩子拼命地點着頭。

至於瑋瑋嘛,我沒有找他,而是在下午時他來交作業,我很隨意地說:“你知道那個和媽媽對着幹的小男孩是誰嗎?”孩子睜着大大的眼睛,很小聲很小聲地說:“是我。”“我知道你再也不會這麼做了,對嗎?而且你一定會尊敬媽媽的,聽媽媽的話了,對嗎?”孩子不住地點着頭。“因爲在我們學校每年要評‘摩根好少年’,評比的首要條件就是‘愛自己的媽媽’,你想參加評比嗎?”孩子依然點着頭,眼眶已經紅了。我想不用再多說,今天對於他來說將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跟蹤反饋】:

由於平時和瑋瑋媽媽的聯繫比較多,所以一段時間(大概課結束後兩個星期吧)後,我們又進行了一次交流,媽媽非常高興地對說了孩子最近的變化。她說:“不知道怎麼回事,孩子最近很聽話,作業也能較快的完成,平時對於我的要求也基本能接受了,特別是昨天晚上,我給他準備好水果,他竟然拿了一半的橘子要我吃,這可是破天荒的事,從來都是他一個人獨吞的。沈老師,是不是你最近跟他說了什麼呀?”

於是,我把發生在課堂上的一幕告訴了她。媽媽很欣慰,我也很激動,因爲這樣無痕的教育成功了,這也說明我們的孩子都是“孺子可教也”,關鍵是找到一個切合的點,再加上適當的點撥,孩子的行爲還是很好教育的。當然,這也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只有形成家校合力,孩子的任何不良行爲都能得到糾正。

而在語文教學中融入思想教育,我覺得可以讓孩子們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完課文,思考這樣兩個問題:這篇課文讓我們學習什麼?在我們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該怎樣做?只有理論聯繫實際,才能讓孩子們真正學懂課文,學會做人的根本,以行動證明“我學會了”!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瀑布》是一首飽含深情的風景詩,通過對瀑布的生動描寫,突出祖國山河的壯麗,抒發作者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之情。本課重點是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受詩歌的韻律美,體會瀑布的雄偉、壯觀。領略美好景色,受到美的薰陶,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發揮學生的想象。

一節課上下來,我覺得做的比較好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充分並有效利用搜集資料。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學倡導大語文觀,它強調課文只是一個載體,而不是教學資源的全部。語文教師,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所以,在上課前,佈置學生蒐集有關瀑布的資料,從課堂的彙報可以看出,通過蒐集交流,學生對瀑布的瞭解,不僅僅侷限於詩歌所表現的內容,而是圍繞瀑布這一中心所形成的一種大的學習氛圍,特別是學生所展現出來的蒐集過程,更是爲語文學習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哪裏有生活,哪裏就有語文學習”。交流之後,要求學生“下課以後把所有的材料都粘貼到牆報欄裏,大家都來讀一讀”,使材料發揮了最充分的作用。

2、調動多種感官的參與,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思維的拓展,可以引發學生豐富的想像和聯想,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發散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還能使學生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教學中,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眼、耳、口等多種感官的積極參與,相機進行了創新思維的拓展教學。如:導入新課時利用多媒體播放了瀑布的'聲音讓學生聽,然後猜猜是什麼聲音,讓學生感受到瀑布的聲音不僅像詩歌中所描述“疊疊的浪涌上岸灘,陣陣的風吹過鬆林”,有時還像火車疾馳而過的轟鳴,像悶雷滾動,像萬馬奔騰……又如:學生觀看了瀑布的圖片後,進一步引導學生“你剛纔看到的瀑布是什麼樣的?”學生說,有的像白色的馬尾,有的像一條長絲帶,有的像又寬又長的水簾子……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顯示出創造性思維在他們身上所釋放的巨大能量。

可是也有不足的地方。雖然能夠重視學生的朗讀,體現新課程“以讀爲本”的理念和要求,但還不夠深入。應採用多種形式的讀,如:個人讀、同桌互讀、男女分讀、小組讀、集體讀,配樂讀,加動作讀等,更加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朗讀積極性,讀出感悟,讀出體會。同時,對學生朗讀的引導和評價上還應該更爲細緻和耐心些,要說到點上去,更加富有人情味和鼓勵性。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本次練習共安排了5個板塊,有認清筆順、學用字詞句、寫好鉛筆字、讀讀背背、口語交際。本次練習的重點是學用字詞句和口語交際。口語交際的內容緊貼學生的生活實際,是一個很好的教材,在培養口頭表達能力的同時,又能養成說話姿勢的習慣。

書上配以三幅情境圖,分別表現了幾個孩子在不同情境中不得體的說話姿勢。課堂上,我先用自己作例子,做了一個很難看的姿勢給孩子上課。許多孩子都在用驚訝的眼光看着我,我立刻追問:你們爲什麼這樣看着我啊,有大膽的孩子就說:老師,你平常上課的時候不是這樣的,你還經常教育我們,站有站樣,坐有坐樣,今天你自己卻做不到了。於是,我乘勢揭示了今天的學習任務,孩子覺得很有趣,立即打開書本,積極地投入到討論的行列中,大家各抒己見,都發表着自己的觀點,分別對這三幅圖進行了分析,並對錯誤的'說話姿勢加以糾正,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孩子經過思考、討論、交流這一些列的活動,親身感受到說話時候的姿勢是那麼重要,在任何場合,都應保持正確的說話姿勢,正當文明的好學生,可想,一堂好的課,是不需要多說的,老師的一言一行足以給孩子啓示,老師是學生的榜樣,這話一點都不假。

當然這樣的說話訓練課,也並非一朝一夕,應當貫穿於整個口語交際的教學過程中,也就是在今後的口語交際的教學中,都應該落實這一要求。我們應引導學生去觀察自然,做好生活積累,注意日常的言行舉止的修養,不斷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本學期我擔任小學二年級語文課,由於資歷尚淺經驗不足,日常教學中我遇到了很多難題,在不斷的成長學習和努力中,使我收穫頗豐。低年段的教學從一開始就應該注意學生的特點和接受能力。我的語速太快,雖然講了一大堆,卻只有十幾個好一點的學生明白了,其後果就是好的越差,難怪我總會教出兩極分化特別嚴重的班級來,這一點上蔣老師就比我做得出色,她很善於用孩子們能接受的方式和語速來講課,一步步很紮實。所以,永遠不要被幾個優秀學生的表現迷惑,充分考慮到全體學生的接受能力,用能使最差學生明白的話和語速來授課,纔是明智之舉。

讓學生在讀文中學會抓重點詞,並聯繫上下文理解乃至運用。雖然大綱中的低年級教學重點在生字詞,老教師們也認爲抓好生字是根本,但千萬別把這作爲放棄讓學生解詞的理由,否則吃虧的只能是學生和自己。藉助字典中的解釋來解詞是比較傻的一種辦法,除非碰上諸如“地質”一類很抽象很專業的詞語,否則千萬別指望字典中的餓解釋能幫助二年級的學生理解這個詞語,更別提記住和運用了。解詞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根據上下文的情境、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其次可以造句、找同義詞等。

我還發現在我發現二年級的識字量特別多,寫字量也特別大。二年級上期就要會寫350個字,除此之外還要會認450個字。由於識字量大,因此,在每節課前我都要求學生預習,但是我發現這樣預習的結果是好的越來越好而差的學生卻越來越差。因爲那些好的學生他們會很自覺的按老師的要求的要求去做,一般也會做的很好,而那些比較差的學生,一般都是父母不在家裏,根本就沒有人輔導他們,於是預習變成了一紙空文,第二天,什麼也不知道。字不會認讀,課文也就無從下手。那些預習了的學生就會情緒高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他們卻只能坐在那兒一言不發。這時如果不注意到這羣孩子,長此以往他們就會越來越差,跟不上其他同學的腳步。我採取的措施是在上課提問的時候多請這些孩子,但是也存在這樣一些問題,經常請這些不能回答問題的孩子而忽略了那羣想竭力表現自己的好學生,也是不行的,太打擊他們的積極性了。針對這樣的問題,我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每堂課學習完了之後,抽出三分鐘來讓那些基礎較爲薄弱的.學生來朗讀生字生詞,遇到不會的地方就發動大家一起來大聲的告訴他,這樣全班同學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了。那些基礎較薄弱的同學也在大家的帶動下學會了生字。

僅僅是在認字這一點上還遠遠不夠,因爲接下來還有比認字更艱難的事情,那就是讀課文。我發現二年級的課文比我小時候讀書時記憶中的要長的多,例如二年級上期的第八課《難忘的一天》,講的是一位小朋友給鄧小平爺爺表演計算機操作的經歷。全篇課文整整六個自然段,三百多字,不認識的字多達34個,對於一個不識字的大人來說在短時間裏會認這些字,並且將這篇課文讀通順,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是一羣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呢!於是,我就想如何把難度給孩子們降低。我把孩子們分成四個小組,再根據課文段落的長短和每個小組的實力來分派任務,比如第一組的同學就負責讀一二自然段,將這兩個自然段讀熟,讀流利。然後四個小組來進行比賽。比賽的內容一共有兩項。比賽第一項,看哪個組的任務完成的最好,第二項,看哪個組的學另外三個組學的最好。這樣孩子們個個情緒高漲,鬥志昂揚,都想戰勝別人,最後評出的冠軍小組就當小老師,來教全班的同學朗讀課文。

除了認字以外,需要會寫的字也比較多,平均每課都有8個字要求會寫。如果想要學生個個都不落下,就必須得課課清,每篇課文結束以後都要進行聽寫,有錯誤的還要進行二次甚至三次聽寫,這麼以來時間是遠遠不夠的。那怎麼辦呢?於是,我開始仔細調查和統計我班上學生的家庭情況,將他們進行歸類。大致可以分爲三類,一類是有家長在仔細認真的輔導孩子,當然這僅僅是很少的一部分。一類是有家長,也有能力,但是卻疏於對孩子的輔導。另一類就是家長或許在外打工,或許沒有能力輔導的。對於第二類的孩子,我主動和家長聯繫,取得家長的支持和理解,同時讓他們明白這樣做對他們自己的孩子有多麼的重要。當然,一個電話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給孩子們施加壓力,這樣,從兩方面入手,效果就會好一些,可以把一部分第二類的孩子轉化爲第一類的孩子。對於第三類的孩子,就將他們分派給第二類和第三類的孩子。這樣以來,可以讓我從煩瑣的聽寫字詞中抽出時間來,思考其他的問題。

以上就是我在這一期多裏在二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一點反思,也許它會顯得非常稚嫩,只有在以後的實踐中繼續完善。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新課標強調要努力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語文教育資源,豐富學生的語文實踐,拓展學生的語文空間。《找春天》一文語言優美,充滿詩意。學生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把春天說得更美麗,不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還充分利用文本來拓寬學生寫話的空間。由此可見,教材不應是碼頭,而應是航船。

新課標“倡導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尊重學生的多元化理解”、“倡導學生的感悟體驗。”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讓學生潛心會文,充分與文本對話後,談談對春天的感受。當一個學生從文本的字裏行間感受到“春天是活潑的”,教師並未急着去談其它的感受,而是在肯定其會讀書,會思考後,便鎖定“活潑”這一感受,讓學生繼續深入思考,激發想象。這一引一撥,孩子所展示的思維空間竟是如此的廣闊。想象是如此的豐富,假如沒有這一環節的停留、挖掘,學生只是膚淺、走馬觀花似的多元解讀,那麼課堂上情感迸發的鏡頭也就不復存在了!

學生在課堂上的靈性飛揚,還有賴於教師所營造的一種自由寬鬆的氛圍。新課標所倡導的`民主平等的對話,讓學生從各種束縛、禁錮、定勢和依附中超越出來,在師生、生生互動的對話過程中,學生充分展開了思與思的碰撞,心與心的接納,情與情的接觸。基於此學生纔會在課堂產生“我也來說說”的大膽想法。當學生產生這些想法,教師除了大加鼓勵,還可幫其“扶上馬,送一程”,讓學生享受成功的愉悅。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上完二年級《語文園地一》的“口語交際”和“展示臺”兩部分後,對我的觸動非同一般。“口語交際”一部分,讓學生明確了“口語交際”的內容後,讓學生說說到哪兒秋遊,學生在組織語言時說的很完整,很通順。“我建議大家到……因爲……”“我想讓大家到……因爲……”。不光學生的語言組織的非常到位,而且理由非常充分。在進行作業展示時,由於星期天給學生布置了做樹葉貼畫的作業,學生的作品真是五彩紛呈,有用樹葉粘貼成小兔子的,有用樹葉粘貼成海底世界的,有用樹葉粘貼成各種各樣植物的樣子……我問學生是自己做的,還是和家長共同完成的。有的說是自己做的,有的說是和家長一起完成的。總之,這一堂課學生學得自由,教師教得輕鬆。

【反思】

1、放手讓學生自己充分的說:

口語交際中,教師在課堂上只要給學生明確提出要求後,教師指導到位,應放手讓學生充分的去想象,充分的去說。可以讓學生自由說,小組說,全班交流說。不論採用哪種形式,教師都要給學生提出具體的要求,不能毫無目的的重複說。

2、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新課標指出要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合作能力不光包括與夥伴之間的合作,也包括與家長之間的'合作。我們要經常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和別人的交往中學會合作。

3、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行爲:

要培養學生養成“傾聽”的習慣、“表達”的習慣、“支持”與“擴充”的習慣、“求助”與“幫助”的習慣、“建議”與“接納”的習慣。學生良好合作行爲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既需要教師從點滴抓起,更要求教師以身示範。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風娃娃》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二年級(上)第四單元第16課。是一篇淺顯易懂的優美的童話故事,語言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這個童話表達的是:在爲他人的勞作中體會人生的快樂。老師可以通過問題的巧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想象,培養擴散思維,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確,語文教學應千方百計地爲學生創造個性化的閱讀氛圍,讓課堂充滿童趣、充滿樂趣、充滿活力。基於以上觀點,我在教本課時通過巧設情境,以孩子們喜歡的童話故事爲主線,即以一封擬人化風娃娃的“救助信”清新導入,讓孩子們耳目一新,激起了他們的學習的興趣,喚起了他們的責任心。有了這份情感的牽引,有了這樣的期待視野,孩子們就會產生強烈的閱讀願望,並貫穿全課。努力做到課伊始,趣已生;課行中,趣正濃;課雖盡,趣猶存。讓學生學有情趣,使語文課堂成爲學生幸福成長的沃土,成爲一次有滋有味的精神會餐。

教學課文時,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風娃娃做了哪些事情,通過閱讀課文,學生能很快找出風娃娃做的事情有:吹風車、吹帆船、吹風箏、吹衣服、吹小樹等。讓學生整體的瞭解課文。接着又問:其中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事情呢?這個問題也難不倒學生。

新課程提倡讓學生自主地學習,自己鑽研課文,學懂知識,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的'作用應突出體現在爲學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成爲學生學習“學習方法”的幫手。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風娃娃做了哪些事情,正是體現了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發揮出來,而且學生找到了其中的答案,其高興的心情是不言而喻讓學生增強自信心,增強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接着又請學生讀課文,提出你在閱讀時,哪些地方你不懂?學生提出了好多問題,“斷斷續續、縴夫、船帆是什麼意思。”等問題。有些問題其他同學知道的,我就請其他同學來解答,有些比較難的,離現實生活比較遠的問題,就由我來講解。學生能自己提出問題,說明他在閱讀時動了一翻腦筋,在原有的知識結構中尋找答案,但還是不明白。就好象讓孩子摘桃子,沒摘到,就差跳起來這一步。教師在這時助學生一臂之力,學生主動地聽講,記憶就非常深刻。

學習不能脫離實際生活,還應和生活相聯繫。風娃娃還做了哪些事,你知道嗎?聯繫實際生活讓學生來說說看。學生踊躍發言。風娃娃會給幹活乾得很累出汗的人們擦汗,帶來涼爽;風娃娃會關窗,有時把玻璃也打碎;大風有時會把房子吹倒等。學生的想象力是豐富的,感情是細膩的,他們說出了風的許多好處和壞處。其實風娃娃一心想做好事,爲什麼會做壞事呢?我們小朋友中間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情況呢?其實也有,你好心幫別人,人家不領情。不但不感謝你,反而埋怨你。通過舉例子,讓學生明白其實你有時候也像風娃娃好心辦了壞事,啓發學生做事是不能一廂情願,不能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還要全面地考慮問題,從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認真動腦,少做傻事,快快長大。

在明理小結時,我先後提出了兩個問題分別是:

一、“我想來採訪一位風娃娃,你爲什麼感到快樂?”

二、“你想對風娃娃說什麼呢?”

在教學的最後提出這兩個問題,其實是對課文思想的昇華,是讓孩子來說說自己對課文的感受,與同伴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課程標準裏說到“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重視學生對文本的感受,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一點上,這節課上是做得還比較好。在低年級就堅持讓孩子這麼感受這麼交流,培養一種良好的閱讀的習慣,對將來孩子的學習是有益的。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古詩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漢語言文學的精華,所以從小激發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讓他們從中汲取精華,以做到傳承中華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在執教《春夜喜雨》這首古詩時,我注重了一個詞——詩情畫意,即讓學生從讀入手,在讀通、讀懂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積累想象詩歌畫面,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從而受到感染和薰陶。

整堂課下來,以下幾方面做得較好:

一、以讀帶動課堂,分層次達到目標,遵循了教學規律。這樣,學生積極性較高,學習氛圍濃厚。在朗讀上我採取了循序漸進的方法:

(1)讓學生讀出節奏,讀通。

(2)讓學生讀出韻味。

(3)讓學生譯讀,讀懂。

(4)悟讀,邊讀邊想象畫面,感悟意境,體悟情感。

二、注重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我以讀爲主,根據情況採取了對讀、小組合作探究交流等形式,注重了學生主動性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例如,我讓學生課前收集杜甫的生平及本詩的寫作背景,學生做得相當好。另外,對詞語的品析,相互間交流得認真、詳細。

三、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很輕鬆的便將學生帶入了情境,讓學生體會到了意境美,受到薰染。

當然本節課也有一些待商榷的地方:

一、譯讀的環節突出不夠,有影響學生掌握詩意的'嫌疑。

二、時間把握上有問題,導致最後結尾匆忙。

一堂課下來,總是得失兼有。教學就是這樣——不斷在實踐中找到最適合自己和孩子們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有勇氣,有創新的決心和信心,就一定會在教學的路上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我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已經有幾個年頭了,這個學期又將結束,反思一學期來的語文教學工作,有可圈可點的地方,也有敗筆之處。二年級的學生雖說不像一年級剛入學什麼也不懂,但還沒有完全養成良好的語文習慣。因此,這一學期,我的教育側重點還在於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一、培養閱讀習慣

我覺得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越早開始越好。一二冊的'學習中,學生已經認識了七百多個漢字,因此現在適時開發孩子的早期閱讀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爲二年級的學生,內部言語機制還不完善,注意力不穩定,有聲思維起主導作用,需要朗讀的大聲發音來組織思維、集中注意力,還有朗讀過程中,眼、口、耳多種器官,同時活動,加強了記憶,所以教學中我十分加強學生的朗讀,背誦方面的訓練,培養他們積累有價值的語言材料,並做到熟讀成誦的習慣。並鼓勵他們多讀課外讀物,背誦兒歌、古詩、名言,並定時安排課外閱讀任務,背誦任務,切實做到,勤讀書,廣積累爲三年級的習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培養主動識字的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爲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兒童生活經驗,注重教授識字方法,辦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同時,二年級識字仍是語文學習的重要任務之一。讓學生識字,必須有內驅力,小學生喜歡讀故事,我告訴他們要讀懂這些精彩的故事,就得認識大量的字。爲了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發揮漢字本身的魅力,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如:

1、自編兒歌識字法

2、動手演示記字法

3、辨部首想字義

4、拆字、合字遊戲

5、做加一筆減一筆遊戲藉助這些方法主要培養識字興趣,讓學生每看到一個新字,都會動用各種方法識記,在識字過程中不是囫圇吞棗式的記憶字形,而是經過一個精細,辨認各個組成成份的階段,這樣做既鞏固識字效果,增強識字興趣,又養成勤於動腦的習慣。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農業的變化真大》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最後一篇課文。本課以“我”參觀農業科技成就展爲線索,記敘了“我”在展覽館的見聞和感受,主要介紹了我國近年來在雜交水稻、大棚模型、無土栽培和彩色棉花幾方面產生的巨大變化,讓學生們瞭解農業科技知識,感受農業的變化,進一步增強熱愛科學的情感。

在認讀字教學中我採用藉助拼音讀、去掉拼音讀、組詞、找朋友遊戲,看圖片認字等。以多種方式、變化節奏讓孩子們在高效的、張弛有度的氛圍中始終保持積極濃厚的學習興趣。並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這樣有層次性,有梯度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使學生在識字的同時,發展語言,提高識字能力,在語言環境中學到的字詞是活的,帶着感情去記憶的東西是牢固的,教師以夥伴的`身份參與學生的活動,營造了融洽的學習氛圍。

生活是教學的源泉,也是學生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在課前,我讓學生蒐集農業變化的資料及圖片,積累一些農業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部分進行學習,然後進行交流。學生在結合自己蒐集的資料進行學習時,非常積極投入,談得頭頭是道,在選擇讀時,有的學生讀出了對袁隆平爺爺的敬佩之情,有的學生讀出對蔬菜大棚的新奇,彩棉給我們帶來的驚喜……自由練讀後,再全班練讀評議,這樣探究讀文,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與人交流、評價的能力。另外,我還進行知識的延伸,適時進行拓展,讓學生說說農業還有哪些變化?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覺得激發了學生對農業的興趣。學生真正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很大,是科技給農業帶來了有益的變化。但我覺得這節課,在語言文字訓練方面,還略顯薄弱。另外,如果我們能真正把學生帶到這些高科技面前,去看看,學習學習,學生的收穫會更大的。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一分鐘》是二年級語文上冊的一篇課文,講述了小朋友元元因爲多睡了一分鐘,而遲到了二十分鐘的故事。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在生活中要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這篇文章之後,我對自己的教學有如下反思:

一、導入部分:

我以一道算式導入“一=20”,讓學生看了以後能產生疑問而進入本課,引起學生的興趣,讓閱讀成爲一種需要。

二、識字教學:

我在上這課之前,就要求學生自己回家做生字卡片,學生在做卡片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有一個識字的過程了。所以上這課時,我檢查、糾正就比較容易了。面有些詞語讓學生聯繫生少實際進行表演。“嘆哈欠”“丁零零哈欠”讀輕聲。

三、閱讀教學:

通過字詞的教學,學生能把字寶寶放入課文中進行正確朗讀。讓學生根據板書“一=20”,說出文章的大概內容,並適時板書。但是這一環節,我在教學中由於沒有處理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先抓住元元發生在上學路上的兩件事來學習,重點體會元元的`心理。教學中,我以“元元一共說了幾句話?”讓學生很快找到了文章的中心,也就是元元的兩次嘆氣:“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要讀好這兩次嘆氣,還要聯繫上下文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教學中我以幫元元找回20分鐘爲線索,抓住元元在綠燈前和在公共汽車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無奈,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象元元當時的心情。同時,在朗讀過程中,注意抓住重要字詞,體會感悟。如“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中的“剛”;“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再引導學生對照插圖,想一想,演一演,學生體會到了元元當時的心情,再進行朗讀,自然就能讀出其中滋味。

四、教學不足:

我認爲在以後教學中我應該努力做好以下幾點:

1、評價語言不能含糊不清,做到聲情並茂,富有感染力,我認爲以於二年級的學生很重要。

2、在備課時應反覆研究教材,抓準教學的切入點,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3、在教學中,遇到難點,不能急於求成,要循循善誘,把課堂、時間留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動腦思考的好習慣。

4、在教學中,還存在不足,如對於課文的朗讀,大多數學生能積極參與,朗讀效果較好,但還是有同學參與積極性不高。今後的教學中既要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更應該大膽放手,充分挖掘學生潛能,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還應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聯繫,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學習。

通過本次教學,我自己受益匪淺,今後,我將認真備好課,努力上好每一節課,拉高課堂效率。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課文《農業的變化真大》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講讀課文。本課要求孩子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讓學生們瞭解農業科技知識,感受農業的變化,進一步增強熱愛科學的情感。在第一次的實踐課中,我對學生預習的檢查力度不夠,孩子的思維沒有很好地調動起來,在我們小組同伴的幫助下,我一次一次地修改教學設計,並轉變我的課堂,讓我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1、本課要求認識“我會認”中的14個字。由於孩子回家進行了預習,在檢查預習時,讀的方式有同桌互讀、點名讀、開火車讀等。以多種方式、變化節奏讓孩子們在高效的、張弛有度的`氛圍中始終保持積極濃厚的學習興趣。通過認字、讀詞、造句這樣有層次性,有梯度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使學生在識字的同時,發展語言,提高識字能力,在語言環境中學到的字詞是活的,帶着感情去記憶的東西是牢固的,教師以夥伴的身份參與學生的活動,營造了融洽的學習氛圍。也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學會了在生活中識字,樹立生活處處皆語文的大語文觀。

2、通讀課文後,提問:文中介紹了幾種農業的科技新成果? 在課堂中,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發言時間,學生暢所欲言地發表自己的見解,還會互相補充意見,完善見解,學生的思維在此基礎上生成,得到生長。

對不足之處:

1、課堂評價語不到位,沒有激勵所有孩子表達的積極性。

2、在語言文字訓練方面,還略顯薄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