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五年級上冊語文少年中國說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1.77W人 

少年中國說是清朝末年梁啓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寫於戊戌變法失敗後的1900年,文中極力歌頌少年的朝氣蓬勃,指出封建統治下的中國是“老大帝國”,熱切希望出現“少年中國”,振奮人民的精神。接下來小編蒐集了五年級上冊語文少年中國說教學反思,歡迎查看,希望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上冊語文少年中國說教學反思

  五年級上冊語文少年中國說教學反思1

樑啓教學超作爲中國近代維新派的領袖和一個才華橫溢的學者,在風雨飄搖的1900年,以他的一支有力之筆飽蘸激情寫下了慷慨激昂的熱血之歌——《少年中國說》,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如何讓當代少年感受到那種悸動人心的力量,是學習《少年中國說》最重要的目標之一。

讓學生重溫1940年後中國那段屈辱的歷史以及康、樑等人探求救國之路的過程是很有必要的。而在品讀中慢慢地領悟文字間所流淌的愛國之情比教師死板灌輸給學生要好很多。多讀多悟,而且很全面地體會到了朗讀給理解文章所帶來的益處。朗讀後背誦也成易事,理解情感更成易事,所謂“品讀易達情”在這一課得到很好的驗證。《少年中國說》對中國少年的啓迪,對美好祖國前程的展望都給當代少年以很大影響。

學生跨越了時代的障礙,歷史的障礙,語言文字的障礙,直接抓住了文章的精髓,也牢固地完成了學習的目標。但教師在朗讀的輔導時間上有些長,用了一課時,在以後的教學上可適當加以調整,以便課堂時間被利用得更充分。另外,在文章第二段的結構上,部分學生的理解顯得吃力,也與此文屬文言議論文有很大關係,還應探索更好的角度去剖析結構。反思過去,才能創造更好的將來。在教學上,這一點尤顯重要。

在日後的教學中,借鑑以往,改正不足,才能日臻完善,給學生一個絕對有效的課堂。

  五年級上冊語文少年中國說教學反思2

《少年中國說》寫於“百日維新”失敗後的1900年。當時清政府腐敗無能,國家命運岌岌可危,帝國主義嘲笑中國爲老大帝國,在此背景下,梁啓超寫了這篇文章。

文章熱情謳歌了祖國未來的英姿及其光輝燦爛的前程,對肩負着建設少年中國的中國少年寄予了無限希望。號召“中國少年”應肩負起救國的責任,爲創造一個繁榮富強的“少年中國”而努力奮鬥。課文多爲四字一句,或六字一句,而且押韻,多處運用反覆、對偶、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大量引用典故。文章讀起來鏗鏘有力,朗朗上口。

一、教學效果

1、名言導入,激發興趣。

課前佈置學生收集梁啓超的名言以及《少年中國說》原文(試着讀一讀)。一開課,便讓學生交流名言,簡單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初步從名言中認識梁啓超,既拉近與作者的距離,也爲學習本文及感受人物品質作好鋪墊。

2、批文入境,感知內容。

自由朗讀,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這一環節用時比較長,學生不會讀的字音比較多,足夠的練習時間才能保證流利的朗讀。還創設了生幫生朗讀和聽錄音的環節,充分營造讀書氛圍,落實誦讀目標;接着引導讀出本文的停頓、韻律美,讀出抑揚頓挫的語言美。緊接着思考課後問題:課文用哪些事物來讚美少年中國?

在思考中再次走進文本,進一步感知文章的內容。

3、品詞析句,體悟情感。

少年中國和中國少年之間有什麼聯繫?這個探究性的問題一拋出,孩子們便進入了情緒高漲的辯論理解之中,情感立刻在思維碰撞中得到感染和昇華。再次激發學生:今天的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每個學生都暢所欲言,爲中華之興盛而努力的志向紮根心中,使整堂課達到了高潮!

4、熟讀成誦,豐富語言積澱。

“腹有詩書氣自華!”不錯的,學生積累越多,感受會越深,表達會更得心應手。

在指導背誦時先引導觀察寫作特點,再以補充填空的形式呈現,學生背得興味盎然,而且速度非常快,準確率也很高。今天的積累,也爲明天的語言交流夯實了基礎。

二、成功之處

文章雖然不長,但讀起來有難度,理解起來更有難度。但是,整堂課卻在我的預設中一步一個臺階穩步上升,由不會讀到會讀,不理解到感悟深刻,爲國之興亡立下遠大志向可謂是水到渠成!抑揚頓挫的誦讀環節更是讓課堂熠熠生輝!

三、不足之處

這堂課上下來,優秀的孩子一展自己的風采,也有了自己更高的目標,但是有部分學生因自學能力和讀書能力不強做了看客,學生整體水平的發展不均衡,課堂容量也略顯臃腫,不夠合理。

四、改進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這篇課文,我會重視創設更適合中等生髮展的教學環節,補充原文內容,在對比閱讀中提升學生的整體水平,使我的教學效果趨於更圓滿!

  五年級上冊語文少年中國說教學反思3

教學這節課,有以下兩點做的不錯:

1、以讀帶講。讓學生通過自由朗誦、分角色朗誦、表演朗誦,進而使學生以充沛的情感讀出內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

2、課前讓學生大量查找和本文有關的歷史典故、傳統風俗的資料、圖片和小故事,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交流彙報機會,激發了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有助於學生對詩歌情感的把握與感悟。

不足之處:

1、課堂密度過大,時間分配不夠合理。如自由朗讀、分角色朗讀、表演朗讀過多,目的性不強,有的讀後的評析不到位,顯得爲讀而讀,整堂課只是走馬燈似的一味地讀,應該讓學生明白,讀一次把詩歌內容和爲什麼這樣讀的理由說出來,同時再聽一聽別人的評價,這樣理解和實踐讀,自己和別人理解的相互碰撞,纔是學、思結合的好辦法。因此,只是書聲琅琅的課,亦未必是好課,必須辨證地看待讀這一小學語文主要的教學形式,尤其是高年級的讀,更要體現它的思辨性,不能爲讀而讀。

2、教學重難點體現不明顯。本文是本單元“祖國在我心中”這個專題的最後一篇課文,編排本詩的意圖是讓學生通過朗讀詩歌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學習本詩重在朗讀做到了,但是在有感情等技巧方面沒有達到。

總之,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與策略,不斷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和發展,竭盡全力上好每一節課,把每一課的教學目標落實到位。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