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黑板報

春節黑板報圖片及文字資料

本文已影響 3.32W人 
春節黑板報圖片及文字資料


春的幾種雅稱
三春古人習慣稱農曆正月爲孟春,二月爲仲春,三月爲季春,合稱「三春」。所以,有的詩文中提到的「三春」,其實就是指春天。孟郊《遊子吟》雲:「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九春春季3個月共90天,10天一春,故又得「九春」之名。阮籍《詠懷》雲:「悅懌若九春,馨折似秋霜。」
  青春春天,草林極青,一派蔥蔥郁郁,因之稱春爲「青春」。杜甫《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雲:「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青陽春天空氣清爽新鮮,陽光溫和明媚,所以春又有「青陽」之美稱。陳子昂《感遇》雲:「白日每不歸,青陽時暮矣。」
  豔陽春天風光明媚,故又稱「豔陽」。鮑照《學劉公幹體》雲:「豔陽桃李節,皎潔下成妍。」
  芳春春天天氣漸暖,百草萌發,萬木滋長,奇花異草鬥芳菲,於是春有了「芳春」的雅號。陸游《長安有狹邪行》雲:「烈心厲勁秋,麗月艮鮮芳春。」
  此外,春天還有「蒼靈」、「陽春」、「陽節」、「昭節」、「淑節」等別稱。
漫話春節
 中國農曆年的歲首稱爲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象徵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千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春節過去也叫元旦。春節所在的這一月叫元月。
  但是,中國曆代元旦的日期並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爲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爲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以十月爲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漢武帝劉徹感到曆紀太亂,就命令大臣公孫卿和司馬遷造「太陽曆」,規定以農曆正月爲一歲之首,以正月初一爲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曆(陰曆,又稱農曆)紀年,直到清朝未年,長達2080年。
  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宣佈中國改用世界通用公曆,也叫陽曆、新曆。並決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爲民國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稱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爲了區分陽曆和陰曆兩個「年」,又因一年24節氣的「立春」恰在農曆年的前後,故把陽曆一月一日稱爲「元旦」,農曆正月初一正式改稱「春節」。
  地球繞太陽一週,曆法上叫一年,循環往復,永無止境。但是,人們根據春、夏、秋、冬四季節氣的不同,就以夏曆正月初一爲一年的歲首。每年農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時(十二點)過後,春節就算正式來到了。
  臨近春節,人們採辦年貨,除夕時,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貼年畫、春聯;迎接新的一年來臨。
  隨著新中國的建立,春節慶祝活動更爲豐富多彩。不僅保留了過去民間習俗,剔除了一些帶有封建迷信的活動,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內容。使春節具有新的時代氣息。1949年12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規定每年春節放假三天。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過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漢族、滿族和朝鮮族過春節的風俗習慣差不多,全家團圓,人們吃年糕、水餃以及各種豐盛的飯菜、張燈結綵,燃放鞭炮,並互相祝福。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極爲豐富多樣,有舞獅、耍龍的,也有踩高蹺、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區人們沿襲過去祭祖敬神活動,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豐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節叫做「白節」,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過藏曆年。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斯坦族等,是過「古爾邦節」。春節也是苗族、僮族、瑤族等的盛大節日。
春節對聯
春種人人用科技春暖神州百卉豔放開改革陽春曲冬來戶戶過豐年官清大地萬民安兩制三通白雪歌興邦有法千般好翠柏蒼松兆福壽國興特色三江暖爲政無私萬里春金樽檀板慶新春日燦神州萬里春朝霞燦燦三春景龍飛鳳舞昇平世善政和風指海峽旭日彤彤九域天柳綠桃紅豔麗春紅心桃李報春暉特色福州富四海美酒紅燈歌盛世和風吹綠江南柳小康歲月樂千家銀箏銅鼓報新春春雨催開塞北花春風時雨花千樹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