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成語

二年級小學生成語故事

本文已影響 2.96W人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成語吧,成語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華文化的精華,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成語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小學生成語故事,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小學生成語故事

二年級小學生成語故事1

脣亡齒寒

(嘴脣沒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關係十分密切。例這兩個盟國互相依靠有着脣亡齒寒的利害關係。)

晉國舉兵攻打號國,但晉軍要開往號國必須通過虞國的國境。於是,晉國的國君獻公用美玉和駿馬,做爲禮物,送給虞國,要求借路。

虞王身邊的一位臣子宮子奇勸虞王說”不要答應他們虞國和號國好像嘴脣和牙齒一樣,互相關聯着。嘴脣沒有了,牙齒豈能自保如果借路去攻打號國,號國滅亡了,我們虞國也會跟着被滅掉。”

虞王不聽,接受了晉國的'禮物,同意晉軍通過。晉軍攻取了號國之後回國的路上又把虞國也順便滅掉了。虞公被俘,美玉和駿馬,仍然回到了晉獻公的手裏。

二年級小學生成語故事2

下馬作威

西漢時期,有個達官貴人家的少年名叫班伯,他常常在皇宮裏出入,皇帝對他很是喜愛。那時侯定襄有石家、李家對朝廷非常不敬,他們常常對地方上的官吏們下手,定襄的治安特別的`差,百姓都是人心惶惶過不上安居樂業的生活。班伯知道後便懇求去定襄做官。定襄的土豪劣紳們聽說來了新太守,想新官上任定是雷厲風行,在當地來個下馬威,於是他們把犯了罪的人都藏起來,靜觀其變。班伯上任後把這些惡貫滿盈的豪紳們請到一起來,對他們說道:“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的長輩,以後有事還望大家鼎力相助,我班伯一個人確定沒方法把定襄治理得井井有條,我也不想在這裏呆太久,定襄終究還是你們的依據地,我到這兒來只想跟大家交個朋友。”然後班伯跟衆位年長的行過見面禮。此後班伯只是廣交朋友,並不太過問定襄的事務,時間長了班伯自然結識了許多朋友,因此也瞭解到那些犯過法的人身藏之所。然後班伯將官吏們召集起來將這些犯人都捉了起來,定襄因此也很快恢復了正常的生活秩序。

二年級小學生成語故事3

海納百川

“海納百川”出自晉袁宏的《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海納。”沒有物質形態的困擾,即使方寸之地也可容納像大海一樣遼闊的東西。意指要心胸寬廣,不要拘泥於形式。

李周翰註釋道:“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此聯爲清末政治家林則徐任兩廣總督時在總督府衙所題堂聯。意爲:大海因爲有寬廣的度量才容納了成百上千的河流;高山因爲沒有勾心鬥角的塵世雜欲才如此的挺拔。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告訴人們要豁達大度、胸懷寬闊,這也是一個人有修養的表現。人們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樣廣闊胸懷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此外,海納百川還有包羅萬象的意思,常常用來形容事物壯闊雄奇。

二年級小學生成語故事4

搖頭擺尾

有一對錶兄弟相處感情很好,表兄叫臨濟,表弟叫元安,兩人年齡只相差一歲,是很要好的朋友。這表兄弟兩人的性格很不一樣,臨濟遇事冷靜,不愛虛誇大揚,性格內向、穩重;元安卻好說好動,喜愛表現自己,性非常向、輕率。

這一天,元安到臨濟家做客,臨濟設酒席招待他。表兄弟兩個邊喝邊聊,興致很高。不知不覺,酒至半酣,元安非常得意地對臨濟說:“表兄,告知你一個好消息,你肯定會替小弟快樂的。”

臨濟關切地問:“表弟有什麼喜事,快說來愚兄聽聽。”元安說:“小弟前日已得縣令賞賜,就要被提升了。”看着元安那副快樂忘形的樣子,臨濟並沒有一絲笑意,也沒有一句表示慶賀或恭維的'話。元安原本以爲會得到表兄的欣賞,可是臨濟的表現卻使他很絕望。

看看天色已晚,元安這纔想起應當回家了。他起身告辭時,臨濟卻一把拉住他,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小弟,聽我告知你一件事吧。有一條赤尾鯉魚,樣子非常好看,它自己也甚是得意。

這一天,鯉魚搖着頭,擺着紅色的尾鰭,向着南方游去了。可是它這一去,連它自己都不知道會游到那兒。假如游到寬敞的河裏,那還算幸運;假如是游到了別人家醃魚肉的缸裏,那豈不是死路一條嗎?”

臨濟一番話,元安立即深感慚愧,自覺不如臨濟。

二年級小學生成語故事5

乘龍佳婿

春秋時期,秦穆公特別疼愛她的的女兒弄玉,秦穆公很想給她找一個好夫君。弄玉生得一副花容月貌的樣子,而且特殊會吹笙,有天晚上,弄玉楚裏看到一位俊男在他的繡樓前吹着簫,這位男子來到弄玉面前溫順地她說:“玉帝命我來跟你成婚,時間就在八月十五中秋節的那一天,我就在太華山上住。”男子說完又吹起了玉簫。弄玉其次天把昨每天的楚跟秦穆公說了,秦穆公聽了後便立刻命人到太華山去找到了那個吹玉簫的男子,原來他的名字叫蕭史。秦穆公見到蕭史後感到很滿足,於是弄玉跟蕭史便在中秋這一天結爲了夫妻。後來他們的'生活過得美滿幸福。就這樣日子很快過了半年,有一天弄玉跟蕭史在一起吹簫、笙,突然有一條赤龍和綵鳳飛落在蕭史的身邊,簫史這時對弄玉說道:“我是天上的神仙,不能在人間長留,現在必需回到天庭去了。”弄玉不想與簫史分別,於是二人一起去跟秦穆公正別,秦穆公無法違反天意只能讓夫妻二人回到天庭。於是蕭史乘着赤龍弄玉駕着綵鳳向天庭騰空而去。

二年級小學生成語故事6

老馬迷途

春秋戰國時期,齊恆公率出征,卻在途中因大霧迷失方向,找不到出路,靠一匹老馬才能平安回國。從此,齊國上下對這匹識途老馬倍加寵愛,漸漸地,老馬迷失了自我。它常這樣想,原來我有如此異能,我可是匹寶馬啊!老馬陷入了自我陶醉中。

過了一個月,齊恆公再次出征,爲了防止迷路,齊恆公又帶上了這匹老馬。老馬得意極了,把頭擡得高高的,連正眼也不瞧那些戰馬一眼。不出齊恆公所料,途中又遇大霧,只好就地紮營。因大霧久久不散,糧食也吃完了,齊恆公只好率人回城取糧,又把老馬牽了出來,讓它帶路。老馬心想:我有異能,肯定能帶大王回去。於是,老馬隨便選擇了一條路,揚蹄前行,不料走了幾個時辰,卻發現是條死路。齊恆公怒極之下,一刀殺了老馬。原來老馬太驕傲,沒有在沿途做下標記,因此迷了路。

老馬剛醒悟,已是含淚於九泉之下了。

二年級小學生成語故事7

膽大如斗

(膽像鬥一樣大,比喻做事大膽。例這人很大膽但是不夠細心。)

三國時期,蜀國的姜維膽量很大,也有才幹,得到軍師諸葛亮的器重,委任他爲徵西將軍,並且竭力培植他。諸葛亮死後,蜀國的兵馬就由他統率,任蜀國的大將軍。他繼承諸葛亮的遺志,多次領兵攻打魏國,都沒有取勝。後來魏國征伐蜀國,蜀國寡不敵衆,遭到慘敗,後主劉禪投降。

不久,魏國的.鍾會陰謀叛變魏王,姜維認爲時機已到,便假意與鍾會勾結,企圖趁機恢復蜀國。不料事機敗露,姜維被魏兵所殺。魏兵剖開他的肚子,發現姜維的膽像鬥一般大。

二年級小學生成語故事8

病入膏肓

(心與膏肓膈膜之間的病,比喻事態嚴重,無法挽救。例這個國家的政治腐敗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

春秋時,晉公患重病,派人到秦國請醫生。秦桓公派了一位名叫緩的名醫去診治。在緩還未到之前,晉景公做了個夢,夢見兩個小孩在談話。一個說“來人是個醫術高明的醫生,恐怕要傷害我們,我們該逃往哪裏“另一個回答說”我們躲在膏肓的下面,看他能把我們怎樣”

緩到了之後,給晉公作了檢查,然後搖搖頭說”你的病已發展到膏肓的下面了,用火炙的辦法不行,用針剌也剌不到患處,服湯藥力達不到,實在是無法醫治了。”晉景公嘆了口氣,說”緩是一位名不虛傳的醫生。”於是賞給了緩一筆厚禮,送他回國。不久,晉景公果然病逝。

二年級小學生成語故事9

揠苗助長

宋國有一個農夫,他擔心自己田裏的禾苗長不高,就天天到田邊去看。

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象一點兒也沒有往上長。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辦法幫助它們生長。

一天,他終於想出了辦法,急忙奔到田裏,把禾苗一棵棵地拔,從早上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精疲力盡。他回到家裏,十分疲勞,氣喘吁吁地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白費,我幫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他的兒子聽了,急忙跑到田裏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二年級小學生成語故事10

掩耳盜鈴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範氏。有人趁機跑到範氏家裏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裏吊着一口大鐘。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裏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揹回自己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裏偷鍾嗎?他心裏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己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二年級小學生成語故事11

分道揚鑣

南北朝時期,北魏的元齊爲朝廷立下了大功,被封爲河間公。他有一個兒子,名叫元志。元志精明能幹,很有文才,被任命爲洛陽令。

有一年,北魏孝文帝接受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議,將都城由山西平城遷到河南洛陽。根據當時的封建禮節,官職低的元志應當給官職高的李彪讓路,但元志生性倔強,不願避讓。他們兩人爭吵不下,只好一起前往皇宮去請孝文帝裁決。李彪說:“御史中尉是皇上的重臣,作爲官職比我低的洛陽令,元志不應當搶道。”元志說:“我是洛陽這個地方的行政長官,但凡住在洛陽的人,不管是誰,統統編在我的戶籍本中,御史中尉也在我的治理範圍之內,我爲什麼要給李彪讓路呢?”

孝文帝見自己手下的兩個大臣發生爭吵,而且各有各的`道理,便和稀泥說:“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道揚鑣。自今以後,可分路而行。”意思是說,洛陽是我國的都城,你們雙方各有職責,那麼就把路分開作爲兩局部,你們各自驅車在一邊走。從今以後,誰也不要搶佔誰的道路。

元志和李彪從皇宮出來以後,立刻用標尺量路畫線,每人各走半邊,也就相安無事了。

後來,人們用“分道揚鑣”作爲成語,比方誌趣、目標各不一樣,所以各走各的路,相互不干預。鑣,馬勒口;揚鑣,舉鞭驅馬前進的意思。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