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成語

描寫水滸英雄的成語

本文已影響 1.1W人 

水滸傳》是我國人民最喜愛的古典長篇白話小說之一。它產生於明代,是在宋、元以來有關水滸的故事、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創作而成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描寫水滸英雄的成語,你知道它們的意思嗎?

描寫水滸英雄的成語

逼上梁山

豹子頭林沖,是北宋京都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他爲人忠厚正直、安分守己。

一天,林沖帶着妻子去岳廟進香。途中遇見花和尚魯智深在耍六十多斤重的渾鐵禪杖。衆人齊聲叫好,林沖也被吸引過去觀看。魯智深與林沖兩個好漢一見如故,結義爲兄弟。正在這時,侍女錦兒慌忙報信說,林妻在路上被歹徒攔截。林沖急忙向魯智深告辭,去岳廟追趕歹徒。林沖抓住歹徒舉拳要打時,發現此人原來是他的頂頭上司、奸臣高俅的義子高衙內。高衙內一夥一看那女子是林教頭的妻子,害怕打起來不是對手,便假惺惺地勸解:“衙內不認得,多有衝撞。”說罷將高衙內擁走。這時,魯智深也急忙趕到,聽明情況便要去追打高衙內,被林沖勸阻。林沖忍下了這口惡氣。

高衙內逃走以後仍不死心,還想霸佔林妻。他與高太尉一起設計,以看刀爲由將林沖騙進高府,誣陷林沖持刀闖入白虎堂,將他下獄拷打。高俅一夥不便在京公開殺害林沖,便將林沖發配滄州(今屬河北省)充軍,買通差人,陰謀在路經野豬林時將他殺害。魯智深暗中保護林沖,大鬧野豬林,高俅的陰謀未能得逞。

到滄州後,林沖被分配看管大軍草料場。高俅父子賊心不死,又派心腹之人前往滄州,放火燒草料場。這樣即使林沖不被燒死,也會因草料場失火而被處死。當草料場起火燃燒時,林沖聽到高俅的心腹們得意地談論暗害自己的計謀,他再也按捺不住心頭的怒火,將仇人一個個殺掉。以後,林沖毅然上了梁山,走上了反抗宋朝的道路。

【注音】bī shàng liáng shān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一回:“林沖雪夜上梁山。”

【解釋】比喻被迫進行反抗,也比喻不得不做某些事情。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被迫反抗時

【近義詞】迫不得已、鋌而走險

反義詞】自覺自願、自告奮勇

不三不四

《水滸傳》中,魯達因救賣唱父女而拳打鎮關西命案,被迫削髮爲僧受法名智深。因酒後“打鬧五臺山”,魯智深通過智真長老介紹從五臺山來到大相國寺,被智清長老安排去管理本寺的一個大菜園。

菜園附近住着二三十個地痞小混混,平常總在園內偷盜蔬菜餬口,聽說新來了個管菜園子的和尚,便想方設法來個下馬威,以便今後能夠自由出入菜園。這幫小混混商量決定引誘魯智深到糞窖邊,然後一齊動手把他掀入糞窖,逼他離開。計 議商定後,那二三十個地痞小混混便拿些果盒、酒禮來到菜園,嬉皮笑臉地對魯智深說:“聞之和尚新來主持,我們鄰舍街坊都來作慶。”魯智深不知是計,便來到 糞窖邊,說:“你們既是鄰舍街坊,都來廨宇裏坐地。”衆小混混頭領張三、李四拜倒在地上,不肯起來,只指望和尚來扶他便要動手。魯智深見了,心裏早疑忌 道:

“這夥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來,莫不要攧灑家?那廝卻是倒來捋虎鬚!俺且走向前去,教那廝看灑家手腳。”(《水滸全傳》第七回)

魯智深走向前去,張三、李四便動起手來。魯智深不等他們靠近他,右腳早起,一下就把李四踢下糞窖去;張三正要逃走,魯智深又起左腳,把張三也踢入糞窖。後面的二三十個地痞小混混看到這種情形,嚇得目瞪口呆。

【注音】bù sān bù sì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回:“這夥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來,莫不要攧灑家。”

【解釋】謂不倫不類,不像樣子的。也指行爲不端,不正派。

【用法】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形容人的品行不好

【近義詞】不倫不類、非驢非馬、非僧非俗

【反義詞】正正經經、中規中矩、有板有眼、有模有樣、一本正經、正襟危坐、堂堂正正

非同小可

蔣門神憑藉着孟州張團練的勢力,霸佔了施恩的市井酒店快活林,並把施恩打得數月起不了牀。施恩傷勢剛剛好了一點,就請武松爲他報仇,去快活林打蔣門神。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武松的性格,於是滿口答應,但要依他一件事,即在去快活林的路上,每遇到一個酒店要請他吃三碗酒。施恩想,去快活林的路上酒店十幾家, 每遇到一個酒店吃三碗,豈不爛醉如泥麼!武松看出施恩的心思,大笑道:“你怕我醉了沒本事,其實我卻是不醉沒本事。帶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就有 五分本事……”於是,武松沿途吃酒,到達快活林時已經吃了五七分酒,他卻裝做醉醺醺的樣子,前顛後偃,東倒西歪。

武松進入快活林酒店,馬上要上等酒喝,故意鬧事。酒保見壯,慌忙去報告了蔣門神。武松道:“那廝必然去報蔣門神來,我就接將去,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衆人笑一笑。”武松大踏步趕將出來。正好在大闊路上撞見蔣門神。

武松“先把拳頭虛影一影,便轉身,卻先飛起左腳,踢中了,便轉過身來,再飛起右腳。這一撲,有名喚做玉環步,鴛鴦腳。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實學,非同小可。打的蔣門神在地下叫饒。”(《水滸全傳》第三十九回)

【注音】fēi tóng xiǎo kě

【出處】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蕭令史,我與你說,人命事關天關地,非同小可!”

【解釋】小可:尋常的。指情況嚴重或事情重要,不能輕視。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事關重大

【近義詞】非同尋常 非同兒戲

【反義詞】不足齒及 等閒視之 細枝末節

【例句】這件事可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必須妥善辦理。

鵝行鴨步

臘月初,山東清風寨知寨劉高的夫人坐着一頂大轎,身邊帶着七八名軍卒,前去化紙上墳。一行人路過清風山時,被佔山爲王的王矮虎趕散軍卒,捉走了知寨夫人。此 時,宋江正在清風山上,得知此事便來說情,要王矮虎放走劉高夫人。清風山頭領燕順、鄭天壽礙於宋江的情面,不管王矮虎願意不願意,喝令轎伕擡下山去。那知 寨夫人聽了這話,不住地拜謝宋江,連聲說道:“謝大王!”兩轎伕心中恐慌,擡着那夫人飛也似地奔下山去。

當知寨夫人被捉後,幾個被趕散的軍卒沒命地跑回去報告知寨劉高。劉高聽了大發雷霆,怒罵那些軍卒,並用大棍狠狠地去打他們,還聲嘶力竭地吼道:“如果不把夫人奪回來,統統下牢問罪。”

那幾個軍卒無可奈何,只得央求本寨軍兵七八十人,各執槍棒,盡力去奪。沒想到來到半路,正撞着兩個轎伕擡着知寨夫人飛快地跑來了。衆軍卒接着了夫人,簇擁着轎子便行。

衆人見轎伕走得快,便說道:“你兩個閒常在鎮上擡轎時,只是鵝行鴨步,如今怎地這等走的快?”那兩個轎伕應道:“本是走不動,卻被背後老大慄打將來。”衆人 笑道:“你莫不見鬼,背後那得人?”轎伕方纔敢回頭,看了道:“哎也!是我走的慌了,腳後跟直打着腦勺子。”衆人都笑。(《水滸全傳》第三十二回)

【注音】é xíng yā bù

【出處】《水滸》第三十二回

【解釋】步:走。像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用法】作賓語、定語、補語;比喻步行緩慢

【近義詞】蝸行牛步

【反義詞】大步流星

七上八下

潘金蓮與西門慶通姦,毒死了武大郎。武松向官府告狀,催逼知縣抓人,誰知知縣貪圖了賄賂,不肯主持公道。武松決定親自報仇,於是就在家裏擺下酒席,請街坊鄰居作證親審潘金蓮。

武松請到四家鄰居,加上王婆和嫂嫂潘金蓮,共六人。對門鄰居賣冷酒店的胡正卿,也在應邀之列。胡正卿原是吏員出身,見此事關係重大,不肯來作證。武松不管他,硬拉了過來。

安排坐定。武松攏條凳子,卻坐在橫頭,叫士兵把前後門都關了,那後面的士兵只是來篩酒,武松只是客套一番,也不說幹什麼。

衆人懷着鬼胎,正不知怎地。看看酒至三杯,那胡正卿便要起身,說道:“小人忙些個。”武松叫道:“去不得!既來到此,便忙也坐一坐。”

“那胡正卿心頭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自尋思道:‘既是好意請我們吃酒,如何卻這般相待,不許動身?’只得坐下。武松道:‘再把酒來篩。’士兵斟到第四杯酒,前後共吃了七杯酒過,衆人卻似吃了呂太后一千個筵宴。”(《水滸全傳》第二十六回)接着,武松審問潘金蓮、王婆,讓胡正卿一一記錄在案。審問完畢,武松親手血刃了潘金蓮,又去殺了西門慶,終於報了殺兄之仇。

【注音】qī shàng bā xià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六回:“那胡正卿心頭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解釋】形容心裏慌亂不安,無所適從的感覺。也指零落不齊或紛亂不齊。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心裏慌亂不安

【近義詞】忐忑不安 惴惴不安 忐忑不定

【反義詞】從容不迫

【例句】哥哥外出,媽媽心裏總是~的,擔心出事。

大刀闊斧

盧俊義渡過昱嶺關之後,催兵直趕到歙州城下,當日與諸將上前攻打歙州,龐萬春引軍出城迎戰。因龐萬春能放連珠箭,宋軍出馬的歐鵬中箭落馬,城上南國王尚書、 高侍郎乘機引領中軍殺出城來,亂軍中又折了菜園子張青,宋軍大敗,退回三十里下寨,扎駐軍馬安營。當下,盧俊義依軍師朱武計,把軍馬衆獎將分調開去,四下 埋伏單等南國軍前來劫寨。

南國軍王尚書、高侍郎兩個頗有謀略,便與龐萬春等商議,上啓皇叔方垕道:“今日宋兵敗回,退去三十里屯駐,營寨空虛,軍馬必然疲倦,何不乘勢去劫寨柵必獲全 勝。”方垕道:“你衆官從長計議,可行便行。”是夜,高侍郎和龐萬春披掛上馬,引領軍兵前進,馬摘鑾鈴,軍士銜枚疾走,前到宋軍寨柵。

結果自然是正中宋軍埋伏,南軍全軍覆沒。

【注音】dà dāo kuò fǔ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一百十八回:“當下催軍劫寨,大刀闊斧,殺將進去。”

【解釋】比喻像使大刀、用闊斧那樣,形容辦事果斷而有魄力。

【用法】作狀語、謂語、定語;指果斷迅速

【近義詞】大張旗鼓、聞風而動、大刀闊斧、大馬金刀

【反義詞】束手無策、縮手縮腳

【例句】大家都欣賞經理這種~的辦事作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