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成語

時和歲豐的成語解釋大綱

本文已影響 3.32W人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時和歲豐的成語解釋,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時和歲豐的成語解釋

  發音:shíhésuìfēng

  簡拼:shsf

  類型:褒義成語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稱頌太平盛世

  出處:宋蘇軾《論賞罰及修河事》:“太宗皇帝每見時和歲豐,雨雪應時,輒喜不自勝,舉酒以屬羣臣。”

  解釋:四時和順,五穀豐收。用以稱頌太平盛世。同“時和年豐”。

  示例:兩側的對聯將這個舞臺襯得莊重大方,橫批“時和歲豐”與中央一個大大的“和”字相互呼應,寓意社區平安和諧。

當初,周魴的`兒子周處,體力超過常人,他不拘小節,鄉里的百姓都認爲他是禍患。周處曾經詢問鄉里的老人說:“如今四時諧調,又是豐收之年,而人們卻不歡喜,這是爲什麼?”老人嘆氣說:“三害沒有除掉,哪裏會有快樂!”周處說:“三害是什麼?”老人說:“南山的白額虎,長橋的蛟龍,再加上你就是三害了。”周處說:“如果所憂的只限於這三害,那我就能把它除了。”於是,周處進山搜尋老虎,將老虎射死;他跳到河裏,與蟻龍搏鬥,殺死咬龍;然後他跟隨陸機、陸雲,向他們求學,專心致志地讀書,磨陳操守與德行。過了一年,州郡的官府爭相徵召他去作官。

初,周魴之子處,膂力絕人,不修細行,鄉里患之。處嘗問父老曰:“今時和歲豐而人不樂,何邪?”父老嘆曰:“三害不除,何樂之有!”處曰:“何謂也?”父老曰:“南山白額虎,長橋蛟,並子爲三矣。”處曰:“若所患止此,吾能除之。”乃入山求虎,射殺之,因投水,搏殺蛟。遂從機、雲受學,篤志讀書,砥節礪行,比及期年,州府交闢。八月,戊申,葬元皇后於峻陽陵。帝及羣臣除喪即吉,博士陳逵議,以爲:“今時所行,漢帝權制;太子無有國事,自宜終服。”尚書杜預以爲:“古者天子、諸侯三年之喪,始同齊、斬,既葬除服,諒闇以居,心喪終制。故周公不言高宗服喪三年而云諒闇,此服心喪之文也;叔向不譏景王除喪而譏其宴樂已早,明既葬應除,而違諒闇之節也。君子之於禮,存諸內而已。禮非玉帛之謂,喪豈衰麻之謂乎!太子出則撫軍,守則監國,不爲無事,宜卒哭除衰麻,而以諒闇終三年。”帝從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