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六年級試題

人教課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學期期末基礎知識複習

本文已影響 1.02W人 
人教課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學期期末基礎知識複習

俗話說,平時教學像“栽活一棵樹”,總複習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樹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功夫。如何上好總複習課,提高複習質量,最大限度地取得複習效果呢?下面我就基礎知識的複習談一點膚淺的看法:
首先明確複習的目標。(拼音,字,詞,句,標點)
1、拼音:複習和運用語音知識,能認讀字的讀音,能根據拼寫規則,判斷注音的正誤。
2、字:對於教學目標中規定的字要做到會讀、會寫、會組詞。瞭解形聲字的構造,能指出一般形聲字的形旁和聲旁。能區分常見的同音字、形似字;書寫時做到筆畫清楚,字形規範,不寫錯別字。掌握常見字的音、形、義;特別要了解多音字、多義字在不同詞語中的意義。
3、詞:理解、掌握基本課文中規定的詞語,做到會讀、會寫、會運用。會辨析一些近義詞和反義詞。能夠理解多義詞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的含義。瞭解詞語的感情色彩,能辨析褒義詞、貶義詞。
4、句:瞭解常用的關聯詞語。瞭解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設問、反問等修辭方法,能在具體語境中辨別所使用的修辭方法。瞭解常見的句式(陳述句、反問句、感嘆句;肯定句、雙重否定句;“把”字句、“被”字句)及其作用。瞭解句式變換的幾種形式(陳述句與反問句的變換;肯定句與雙重否定句的變換;“把”字句與“被”字句的變換)能根據語言環境和表達的需要選擇和變換句式。
5、標點: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要能結合語境,瞭解標點符號的用法,特別要了解分號、引號、省略號、破折號的作用。
其次是精選習題
習題的設計是複習的關鍵之一,複習課的目標應達到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消滅疑點、查缺補漏、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所以我們挑選習題要認真研究課程標準、分析六升七考試題,做到有的放矢。
一、拼音部分 :
(一)選擇正確的讀音:如彈(tán dàn) 琴 漲(zhǎng zhàng)潮 和煦(xǔ xù ) 粗獷(guǎng)
(二)看拼音寫字、詞、句
jì lù shěn yuè chén shè gē bì méng lóng liǔ lǎn
( ) ( ) ( ) ( ) ( ) ( )
這種題型出現的可能性很大,這不僅是考查拼音,同時也是考查字詞的掌握情況,一般這種題都出自教材每一單元后的詞語盤點中的讀讀寫寫,所以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我們必須要求學生全部掌握,強化訓練。讀讀記記一般我們只要求會認讀就可以了。
考試中拼音部分經常出現的題型還有
(三)確定字的音序、音節 
一般是以查字典的形式出現:如(課件):查字典填空。
“置之不理”的“置”字用音序查字法應該先查大寫字母( ),後查音節( )
老師要提醒學生只要提到音序就要用大寫字母,還要注意雙聲母音節的音序只寫第一個字母。
二、漢字部分
漢字部分主要題型有:(一)把字寫得正確、端正、勻稱(二)確定字的部首,除部首外還有幾畫(三)辨字組詞 (四)多音字組詞或在同一個句子中爲多次出現的同一個字選擇不同讀音(五)選擇正確的字填空(六)改錯別字,發現成語、廣告語、應用文中的錯別字等。這類知識看似簡單,但在學生的各個階段的學習中都是重點也是很容易出錯的難點。糾正錯別字更是複習的重點和難點。
錯別字的常見類型和糾正方法:
常見錯誤類型 例子 糾正方法
字形模糊多筆少畫 代木(伐) 記清筆畫
筆畫錯誤 廷安(延) 對比記憶
字部件易位 秦岑(嶺) 記清結構
偏旁誤用 住軍(駐 形義結合
長短不分 週末(末) 形義結合
不明字義義近致誤 略奪(掠) 形義結合
同音代替形似相混 急燥(躁) 形義結合
考查錯別字時常出現的題型有:
 1、選字填空:
(  )假  部(  )  (  )名  (  )天   (暑、署)
  (  )固  (  )難  (  )定  (  )險   (堅、艱)
   浪(  ) 作(  )  消(  )  半途而(  ) (廢、費)
  (  )亂  (  )水  (  )戰  (  )然不知 (混、渾)
  (  )心  (  )對  (  )壁  (  )決裂  (決、絕)
2、先判斷下列每組成語是否有錯,再圈出錯字改在括號裏。
  無事生非 張冠李戴 守株待兔 神機妙算(  )
    日積月累 顛倒是非 濫竽充數 千均一發(  )
    揚眉吐氣 南轅北轍 滔滔不絕 自力更生(  )
  用錯字,寫錯字是小學生在書面表達中常見的現象,所以在進行改錯別字的練習中,首先要分析本班的實際情況,因人而異、因班而異地進行教學。
建議
1、查找班級中常見的錯別字,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錯練習。
2、組織自改、小組改錯字的活動,通過學生間的互動提高學生改錯字的積極性和能力。
3、作業設計靈活多樣,留出空間,讓學生主動查找自己習慣性錯誤,真正達到不寫或少寫錯字。
三、詞語部分
詞語部分主要題型有:
(一) 把詞語補充完整,並解釋所填字的意思。這類題型一般比較簡單,如果出現在閱讀題中,要求根據課文內容解釋。那麼就要求學生結合自己對詞語和課文的理解進行解釋。
(二) 照樣子寫詞語。一般是觀察例子特點列舉同形式的詞語。
如AABB式 例:重重疊疊 ABAB式 例:鍛鍊鍛鍊
……
(三) 根據意思寫詞語。這考察的是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和成語的積累量。
(四)按要求寫成語
如:描寫動物的成語
描寫神態的成語
描寫動作的成語
描寫外貌的成語
……
(五) 用詞造句。使所造句中的詞語具有指定詞性、指定意義或具有幾種不同意義。
(六) 找近義詞或反義詞。這類題則主要考察學生的詞彙積累。
(七) 給句子中帶點的詞選擇合適的意思。
(八) 辨析褒義詞和貶義詞。
(九) 選詞填空。
例:寬闊 遼闊 廣闊
(1)河畔( ) 的防風林,像綠色長城保護着果樹和成熟的莊稼。
(2)在這( ) 的平原上,糧食平均畝產量比去年增長三成左右。
(3)我國是一個幅員( ) ,物產豐富的國家。
學生對於“遼闊”一詞掌握得比較好,但對於“廣闊”“寬闊”兩詞卻不能很好地比較區別。老師們怎樣幫學生區別呢?這類選詞填空主要表現在詞義的範圍的大小。“寬闊”範圍較小,着重表示尺度寬,橫向距離大;“廣闊”範圍稍大,着重表示面積大,又廣大又寬闊;“遼闊”範圍最大,着重表示遼遠無邊。學生了解的詞義的範圍再來選擇就容易多了。
(十) 辨別每組詞語中不是同一類的詞。
詞語的歸類,常見的可以從詞語所代表事物的性質、特點、用途、概念大小,等方面來考慮。
(十一) 把可以搭配的詞語用線連起來。
(十二) 在括號裏填上適當的詞語。
說到詞語,其實主要是在我們平時的學習中,應該讓學生注重積累,注重理解。這樣,我們才能在實際運用中準確地使用,更好地表情達意。
句子部分:
句子部分的主要題型有:
(一) 在括號裏填上恰當的關聯詞語。
(二) 句子之間的互相轉換(把肯定句改成雙重否定句; 把陳述句改成反問句、感嘆句。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感嘆句。把感嘆句改成陳述句、反問句。把“被”字句改爲“把”字句。雙重否定句改成肯定句。把直接引用改爲間接轉述。把一般的句子改成運用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的句子。)
例:按要求改寫句子
1.我們怎麼能隨意砍伐樹木,破壞綠化呢?(改成陳述句)
2.這件事不能不讓人高興。(改爲肯定句)
3.小杰悄悄地告訴小力說:“這件事情是我和小民一起做的。”(改爲間接轉述句)
4.小青在操場上找到了丟失的鋼筆。(改爲“把”字句和“被”字句)
5.對違法亂紀的現象我們一定要嚴懲。(改爲反問句)
6.別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改爲反問句)
7.趙王告訴藺相如,要藺相如帶着寶玉到秦國去。(改爲直接敘述句)
8.小方說:“不行,我的字寫得不夠好,應該讓小宇去參加比賽。”(改爲間接敘述句)
……
句式變換應注意的問題:
1、 句式變換隻是變換句子的表現形式,不是變換句意。不少學生總是忽視這一點。這就要求,改寫前,要認真分析原句意思和句式的特點(包括結構、語氣、修辭等方面),並以此爲改寫的依據;
2、改寫後的句子既要符合題目要求,又要保持原意。
老師們可提醒學生以下幾點:
①認真審清題目要求,明確做題的“方向”。
②仔細分析原句特點,包括原句的句式特點,爲改換句式打下基礎。
③根據題目要求改變原句句式,同時須相應地改變原句中的詞語甚至句子結構。
④改後檢查,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改變了原句意思,改後的句子是否規範。
下面我重點說說擴句和縮句
(三) 擴句
擴句時學生容易出的問題:
問題1、不在原句的基礎上擴,改變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例如“我買了《少年文藝》。”不能擴成:“我買了《少年文藝》、《兒童時代》和《少年報》。”,可擴寫爲“我買了一本剛出版的內容豐富的《少年文藝》。”
問題2、擴充的詞語與原句的詞語搭配不得當。
例如:有同學把“雨點落了來了。”擴成“大片大片的雨點落下來了。”顯然,“大片大片”和“雨點”搭配不當。
(四) 縮句
在小學的基礎知識——縮句中,一般的原則是保留“主幹”,刪除“枝葉”,但是在有的句子中,“主幹”和“枝葉”有時並非涇渭分明,學生在縮句時經常出現的問題有:
問題1、縮句時刪掉了把字句和被字句
例如:柔軟的淤泥把高大的黃河象陷了下去。很多學生就縮爲“淤泥陷了下去”,這明顯不合情理和不符原句意思;還有的縮爲“黃河象陷了下去”,從語意上看似乎恰當,但在原句中,“高大的黃河象”只是受事體,而施事體則是“柔軟的淤泥”,在縮句中,施事體、受事體都是句子的主幹,應保留。因此,例句的正確縮句是:淤泥把黃河象陷了下去。由此可見,把字句在縮句中應保留“把+受事體”的內容。同樣道理,被字句在縮句中也應保留“被+受事體”。
問題2、縮句不合情理、不符合句子原意。
例:可愛的小演員差點兒在舞臺上滑倒。學生縮成“小演員滑倒”而原句的意思是“差點兒”滑倒,並沒有真的“滑倒”。在這裏,“差點兒”雖是修飾成分,但不能去掉,因此,例句的正確縮句應是:小演員差點兒滑倒。
所以,老師們應提醒學生在縮句時,我們不應硬套方法進行縮句,而要在理解句子原意的基礎上,合情合理進行縮句。
(五) 修改病句或一段話。
改病句練習是小學語文基礎訓練的一個重要練習項目,也是語文考試中經常出現的題型。
老師可以幫學生整理歸納修改病句方法。
1、整理歸納修改病句方法:
在這裏向老師們介紹兩個小竅門:
(1) 縮句法。
指對病句進行縮句、精簡,去掉句子次要成分(定詞、狀語、補語),保留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語、謂語、賓語),從而判斷句子的病因,以便對症下“藥”。
如:夏天的興安嶺是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運用縮句法,縮爲“興安嶺是季節”,顯而易見“興安嶺”與“季節”搭配不當。正確改法是刪去“季節”。或者改爲興安嶺的夏天是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
(2)分類法。
指把病句根據不同毛病予以分門別類。運用這種方法,首先要記住各種病句類型(常見的有:搭配不當、句子不完整、前後矛盾、詞序顛倒、詞語重複、用詞不當、分類不當等);遇到具體病句時,再對號入座。
學好任何知識都需要多思,改病句也是如此。老師應該提醒學生不能滿足於只知道答案,要多揣摩,多實踐,在語言運用的實際活動中不斷提高能力。
標點:
標點方面主要題型有:給句子或一段話加標點符號;讀句子,說省略號或破折號的不同用法。現在最常見的考法是爲同樣的文字加不同標點表達不同意思。
如:“小紅小華叫你去參加比賽”用四種不同的方法加標點,表達四種不同的意思。正確的讀出“小華姐姐叫你過去”表達叫小華過去和叫你過去兩種不同的意思。複習標點符號的用法時。以教師講解爲主,穿插一些提問。標點符號的例子,應舉學生手頭課本中的,以便隨時翻書對照。
詩詞
大綱要求在衆多的古詩詞中,有70首小學生必須能熟練背誦。這70首中有很多已經編入了小學課本中,在六年的小學學習中已經陸續學過了,但遺忘是必然的。在緊張的複習着各項知識的同時我們怎樣讓學生輕鬆的記憶這70首古詩?成了我們畢業班的老師必須思考的問題。我想如果我們把這些古詩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整理、背誦、默寫、運用。教師根據生活中的情境,考試的題型,設計好古詩文默寫的專題練習,對學生的古詩文默寫情況進行檢測,也可以進行古詩文競賽、誦讀比賽;鼓勵學生運用古今意義不同的詞句進行語言訓練。對於要求默寫的古詩文,課前課後進行復習,每隔一個星期左右瀏覽一遍,以免遺忘。每讀一遍,向同伴講述一遍,增強理解,增加運用的頻率。 擴大古詩文閱讀量。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注意積累古詩文素材。
最後,提醒老師們在基礎知識複習時應注意幾點:
1、根據新課標要求和小學六年綜合素質,複習時一定要聯繫實際,實行基礎知識的開放,將基礎知識向生活開放,向社會實踐開放,向課外讀物開放,再加上適當的趣味練習、遊戲練習、試卷練習,強化基礎知識。
2、本冊教材,共有七大單元,每一個單元都安排了單元練習,其實這就是提醒我們一些基礎知識的知識點、要求和題型,特別是交流平臺和日積月累。因此複習中,我們千萬不能忽視,而且必須做到綜合性,要統籌兼顧,夯實基礎。
3、學生手中的課程練習和CS不能忽視,可能出現原題或變型題。但老師們也要注意,不要反覆讓學生抄寫習題,如果這樣會加大學生的課業負擔。
除按以上敘述複習基礎知識、精選習題外,其實還要注重學生的測試,測試是促使學生掌握知識的很好途徑,通過重點知識的測試學習,學生能更好的掌握所複習的知識。
基礎知識的複習內容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我的教學經驗也不是很豐富,發言中的不妥之處,希望老師們批評指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