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九年級試題

《故鄉》對比手法的運用練習題

本文已影響 2.85W人 
《故鄉》對比手法的運用練習題
運用對比的寫法是這篇小說獨到的特色。本文在對比中刻畫人物,表現主題。少年閏土和成年閏土對比,反映了農民命運的日益悲慘;“我”和閏土關係的前後對比,反映等級觀念的鴻溝難於逾越;閏土與楊二嫂的兩個典型的對比,表現了作者對閏土的崇敬同情,楊二嫂的尖刻自私襯托了閏土的憨厚朴實;楊二嫂前後生活的對比,反映黑暗社會病人膏肓,故鄉情景的前後對比,反映每況愈下的中國農村經濟;“我”和閏土的關係與宏兒和水生關係的相比,反映了作者對未來生活的嚮往。

  1、外貌對比:

    少年閏土:“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着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

    中年閏土“先前的紫色的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縮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2、動作、語態對比:

    少年閏土:巧於雪地罩捕鳥雀,敢於月夜叉刺狡猹;短短的一問,甚至“我”還沒有問,閏土便說出了許多“天下的新鮮事”,將心中的話盡情傾吐。

    中年閏土:說話前的神態,歡喜──淒涼──恭敬,共說七句話,前六句用斷斷續續的話表達自己的心情和謙恭,最後一句用斷斷續續的話訴說自己的苦況。說話後的神態:“他只是搖頭,臉上雖然刻着許多皺紋,卻全然不動,彷彿石像一般。”

  3、思想、精神對比:

   ⑴ 對“我”的態度的對比:

     少年閏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

     中年閏土;恭敬地叫“老爺”,要水生“給老爺磕頭”,認爲少年時的“哥弟稱呼”是“不懂事”,不成“規矩”。

   ⑵ 對生活態度的對比:

     少年閏土:捕鳥、看瓜、刺猹、拾貝、觀潮……

     中年閏土:揀了“一副香爐和燭臺”。

  對比的作用:通過閏土這個形象,作者所揭示的是勞動人民的悲慘命運。經濟上和政治上的殘酷壓迫,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而封建禮教和迷信思想更在他們的精神上套上了沉重的枷鎖,使他們麻木,使他們默然地忍受。

  除了以上人物,小說中還寫了“我”與閏土的關係及水生與宏兒的關係,也具有對比的意味,對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