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高一試題

高一語文上冊11月月考試題

本文已影響 2.01W人 

一、詩歌閱讀

高一語文上冊11月月考試題

(一)課內閱讀

1.下列對有關詩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說要回家了要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實現。

B.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我駐守的地方還不安定,不要再派人來打聽我幾時能回家的消息。

C.王事靡盬,不遑啓處。 ——徵役沒有休止,沒有時間安居休息。

D.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怎麼能不每天戒備呢? 玁狁之難很緊急啊。

2.對《氓》中語句的理解,不確切的一項是( )

A. “蚩蚩”二字,表現那個年輕人忠厚的神態;從他“抱布貿絲,匪來貿絲”的舉動,則透射出小夥子忠厚中還帶有狡黠的性格特徵。

B. “送子涉淇”“將子無怒”,表現出“氓”所追求的女性是位關心人、體諒人、有情意的姑娘。

C. “不見覆關,泣涕漣漣,既見覆關,載笑載言。”通過對“我”的心理描寫,表現了姑娘的純情、熱情、癡情。

D. “以爾車來,以我賄遷。”寫出婚禮的隆盛,透露出女主人公新婚的歡樂和幸福。

3.對下列詩句藝術手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是( )

A.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用了比和興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棄。

B. “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用了賦的手法,桑葚是甜的,但多吃易醉,愛情是美好的,但太癡情容易上當。

C.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興中有比,言下之意 爲水有岸,澤有邊,我的痛苦爲何沒盡頭。

D.《離騷》是我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歌傑作,想象瑰麗、奇特,運用了比喻、對偶等 修辭和象徵等手法,如:以“制芰荷”、“集芙蓉”比喻自己要保持芳潔與美好。

4.下列文學常識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 ,古時也稱“詩三百”。它和樂、射、御、書、數一起被稱爲“六藝”。

B .《詩經》內容上分爲風、雅、頌三個部分, “賦”“比”“興”是《詩經》的三種表現手法。,後人把這兩者合稱爲“六義”。

C.我國文學史上向來以“風”“騷”並稱。“風”就是指《詩經》中的“國風”民歌;“騷”就是指屈原的代表作《離騷》。“風騷”就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

D. “風”指十五國風 ,大多爲民間歌謠 ;“雅”分大雅、小雅,是西周王畿地區的正聲雅樂;“頌”分爲周頌、魯頌、商頌,是統治階級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

5.下列文學常識,不正確的一組是( )

A.《歸去來兮辭》的作者是陶淵明,“辭”是一種文體。

B.《師說》的作者韓愈,是“唐宋八大散文家 ”之一。

C.《爲了忘卻的紀念》是魯迅爲紀念劉和珍君而寫。

D.《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是一篇悼詞,屬於演講詞的一種。

二、文言文基礎知 識選擇題(共15分,每題3分)

6.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 雖有槁暴 B.或師焉,或不焉

C. 乃瞻衡宇 D.君子不齒

7.下列加點詞語和現代漢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B.古之學者必有師

C.悅親戚之情話 D.登東皋以舒嘯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和例句中的活用現象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A.樂琴書以消憂 B.善萬物之得時

C.吾從而師之 D.園日涉以成趣

9.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青,取之於藍 B.既自以心爲形役

C.農人告餘以春及 D.尋程氏妹喪於武昌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學不可以已 已:停止 B.假輿馬者 假:藉助,利用

C.士大夫之族 族:類 D.是故無貴無賤 無:沒有

三、翻譯句子(共12分,每題4分)

1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用心一也。

12.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13.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四、名句默寫(共10分,每題2分)

14.積土成山, ;積水成淵, 。

15. ,善假於物也。

16. ,無長無少, ,師之所存也。

17.悟已往之不諫, 。

18.登東皋以舒嘯, 。

五、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第(1)-(4)題。(25分)

命若琴絃(史鐵生)

①老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條木棍探路。這正是說書的旺季。老瞎子領着小瞎子一個村子一個村子緊走。老瞎子心裏算定:彈斷一千根琴絃的日子就在這個夏天了,說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

②老瞎子說書開頭常是這麼幾句:“自從盤古分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有道君王安天下,無道君王害黎民。輕輕彈響三絃琴,慢慢稍停把歌論,歌有三千七百本,不知哪本動人心。”於是聽書的衆人喊起,老的要聽董永賣 身葬父,小的要聽武二郎夜走蜈蚣嶺,女人們想聽秦香蓮。這是老瞎子最知足的一刻,他不慌不忙地喝幾口水,待衆人的吵嚷聲鼎沸,便把琴絃一陣緊撥,唱道:“今日不把別人唱,單表公子小羅成。”或者:“茶也喝煙也吸,唱一回哭倒長城的孟姜女。”滿場立刻鴉雀無聲。

③這天晚上,在野羊坳說書。書正說到緊要處——“羅成回馬再交戰,大 膽蘇烈又興兵。蘇烈大刀如流水,羅成長槍似騰雲,好似海中龍吊寶,猶如深山虎爭林。又戰七日並七夜,羅成清茶無點脣”。老瞎子把琴彈得如雨驟風疾,字字句句唱得鏗鏘。小瞎子聽見那小妮子蘭秀站在離他不遠 處尖聲細氣地說笑,卻心猿意馬,手底下早亂了套數。

④野羊嶺上有一座小廟,離野羊坳村二里地,師徒二人就在這裏住下。小瞎子蹶着屁股燒火。老瞎子坐在一旁淘米,憑着聽覺他能把米中的砂子撿出。老瞎子終於開了腔:“聽我一句話,保準對你沒壞處。以後離那妮子遠點兒。”

⑤一早起,小瞎子病了。一連好幾天,老瞎子無論是燒火、淘米,還是給小瞎子挖藥、煎藥,總想那張藥方和琴絃。彈斷最後一根就可以去抓藥了,然後就能看見這個世界:他無數次爬過的山,無數次走過的路,無數次感到過溫暖和熾熱的太陽,夢想着的藍天、月亮和星星。心裏總在說:“我非要最後看一眼不可。” 晚上仍一個人到野羊坳去說書。終於彈斷了最後一根琴絃。他幾乎是連跑帶爬地上了野羊嶺,回到小廟裏。

⑥“明天我就去抓藥。你就先留在這兒,我用不了十天就回。”

⑦老瞎子早忘了蘭秀兒的事。“吃的、喝的、燒的全有。你要是病好利索了,也該學着自個兒出去說回書。行嗎?”

⑧“行。”小瞎子覺得有點對不住師父。

⑨蛇皮剝開了,老瞎子從琴槽中取出一張疊得方方正正的紙條。小瞎子把那藥方放在手裏摸了一會兒,也有了幾分肅穆。“你師爺一輩子才冤呢 。他本能彈夠一千根,可他記成了八百。要不然他能彈斷一千根。”天不亮老瞎子就上路了。

⑩回到野羊坳時已經是冬天。小瞎子已經走了些日子,村裏人都說是在蘭秀嫁到山外去的那天。老瞎子心裏便一切全都明白。若不是還想着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張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藥方原是一張無字的白紙。請了多少個識字而又誠實的人幫他看,人人都說那果真就 是一張無字的白紙。“您別死,再活幾年,您就能睜眼看一回了。”說這話時他還是個孩子。他師父久久不言語,最後說:“記住,人的命就像這琴絃,拉緊了才能彈好,彈好了就夠了。”

⑾在深山裏,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師父,您現在看得見了?”小瞎子伸手去摸師父的眼窩。 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記住,得彈斷一千二百根。”“一千二?”“把你的琴給我,我把這藥方給你封在琴槽裏。”老瞎子現在才弄懂了他師父當年對他說的話——咱的命就在這琴絃上。

⑿莽莽蒼蒼的羣山之中走着兩個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後,兩頂發了黑的草帽起伏攢動,匆匆忙忙,像是隨着一條不安靜的河水在漂流。無所謂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也無所謂誰是誰……

(選自史鐵生的《命若琴絃》,有刪 改)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小說多處描寫老瞎子爲治好自己的眼睛不辭辛勞奔波說書,到後來發現“藥方”只是一張白紙時,頓時感到自己的生命之弦驟然斷裂,一切都失去了意義。

B.老瞎子將“一千根”的謊言變爲“一千二百根”,繼續傳給徒弟,意味深長,與前文老瞎子師父臨終前說的話形成照應。

C.小說第⑸段細緻描寫了老瞎子彈斷最後一根琴絃前的心理活動,表現了老瞎子對治好眼睛的渴望,爲後文發現“藥方”實爲一張白紙而蓄勢。

D.小說的構思巧妙,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瞎子藝人的一生,也看到了衆多底層人民的生命狀態——人生的殘酷與命運的無奈。

E.這篇小說,以瞎子藝人追求睜眼看到光明爲內容,傾訴了殘疾藝人們內心對命運不公的憤慨和不平之氣。

(2)小說開頭的劃線句子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3)第②段刻畫說書老人的形象用了哪些手法?請結合文章簡要分析。(6分)

(4)小說的最後,老說書人已經知道所謂的“藥方”根本不存在,爲什麼他還要將這個“藥方”繼續傳給徒弟?請結合小說的主題和現實生活,談談你的理解。(8分)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2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題。(25分)

貝聿銘: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貝聿銘10歲時就對建築產生濃厚興趣。1935年他到美國留學,1939年以優異的成績 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1948年,紐約市極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產開發富商柴根道夫打破美國建築界的`慣例,首次聘用中國人貝聿銘擔任建築研究部主任。

貝聿銘在建築設計中最爲人們稱道的,是關心平民的利益。他設計了許多既有建築美感又經濟實用的大衆化的公寓。他在費城設計的三層社會公寓就很受工薪階層的歡迎。

真正使貝聿銘聲名遠揚並躋身於世界 級建築大師行列的是他對肯尼迪圖書館的設計和建造。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羣應選的一流建築師中沒有太注意貝聿銘這位“初生之犢”,但當他生動地描述了根據建築場地所作的設計、建築材料的選用以及如何賦予這座建築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義之後,深深地獲得了肯尼迪遺孀的賞識。她斷言:“貝聿銘的唯美世界無人可與之相比,我再三考慮後選擇了他。”這座圖書館在當時的美國建築界引起轟動,被公認爲美國建築史上最佳傑作之一。

盧浮宮是法國最大的王宮建築之一,可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時候,盧浮宮內標誌不清,彷彿迷宮。每年370萬名遊客大多都會迷失在224間昏暗的屋子裏,試圖找尋赫赫有名的3件作品:米洛斯的“維納斯”、薩莫特拉斯的“勝 利女神”和透過防彈玻璃對着參觀者微笑的“蒙娜麗莎”。密特朗總統許諾:“讓盧浮宮恢復原來的用途。”隨即,總統邀請了世界上15位博物館館長評選徵集的改建方案,結果有13位館長同時選中了同一個方案——在拿破崙廣場上建一個“金字塔”入口,從地下通入盧浮宮內。方案的設計者便是貝聿銘。

人們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蹟變成藝術大市場,而貝聿銘卻希望“讓人類最傑出的作品給最多的人來欣賞”。1983年,貝聿銘參觀了盧浮宮4次,在他眼中盧浮宮正處於一種“可憐”的境地。8個世紀的不同用途和多次外貌改動使它成爲一個雜亂無章的建築。貝聿銘的構想是建造一座約23米高的金字塔,理論上每小時可以吸納1.5萬名參觀者。在得知貝聿銘的設計方案時,法國人不分晝夜地表達他們的不滿。人們認爲這一方案“既毀了盧浮宮又毀了金字塔”。因此他不惜在盧浮宮前建造了一 個1:1的模型,邀請6萬巴黎人前往參觀並投票。結果,奇蹟發生了,大部分人轉變了原先的態度,同意了這個玻璃金字塔的設計方案。有人回憶,“金字塔”落成那天,記者採訪貝聿銘時,“他的臉亮得像金字塔”。他說,等這一刻等了很久了。同一年,他還獲得了被稱爲“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利茲克獎。

20世紀70年代,貝聿銘懷着一腔報國熱情回到大陸。他應中國政府的邀請設計了北京香山飯店。以貝聿銘的世界級名望來說,香山飯店只是一個小小的單子,但他卻看重這個報效祖國的機會。他的步履遍及江南一帶的大小城市,他參觀了無數的園林和庭院,要爲自己設計的建築風格注入新的生機。最終,貝聿銘確立了香山飯店這幢建 築必須體現中國建築藝術的理念。香山飯店設計的層次感很強,逐漸展開,引人入勝。貝聿銘說:“在西方窗戶就是窗戶,它要放進陽光和新鮮空氣。但對中國人來說,窗戶是鏡框,那裏總有園林。”

貝聿銘爲香港中國銀行設計當時香港最高的建築物——中銀大廈。他強調說,香港在1997年要交還中國,這幢建築必須使福斯特的銀行大樓和其他殖民統治的標誌相形見絀,使香港著名的老公司放心,在中國政府的領導下香港會繼續繁榮昌盛。它應該代表“中國人民的抱負”。

貝聿銘有三子一女。貝定中、貝建中、貝禮中三個兒子的名字裏都含有一個“中”字,寓意是:安定中國、建設中國、禮儀中國。貝聿銘原本不希望子女繼承自己的志向,他告訴兒子們:建築師是一種老年人的職業,只有到了四五十歲,才能取得成績。但三個兒子都繼承了父親的事業。1990年,他和兒子貝禮中還因合作設計洛衫磯比利華山莊辦公大廈而獲得“ 洛衫磯美化獎”。 (有刪改)

相關鏈接

①貝聿銘是在多重文化架構下孕育而成的建築藝術家。他的衣着等擇取了西方的範式——現代建築、幾何學等,他的血脈和基因卻是東方華夏民族的自然融通、剛柔相濟。

(《“擁有兩個世界的精華”貝聿銘》)

②盧浮宮改建時,貝聿銘深知法國人對美國文化的不信任,他沒有立即表示對這一計劃的熱情,而是禮貌又決絕地回覆:“我年紀大了,不想再爲了一個項目去搞競爭,要麼直接把項目交給我,要麼我放棄。”密特朗當機立斷把這個項目單獨交給貝聿銘。

(《貝聿銘:建 築界的外交家》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肯尼迪的家族最後採用貝聿銘的設計方案,最主要的原因是貝聿銘能夠生動地描述自己的理念,並且受到肯尼迪遺孀的特別賞識。

B.貝 聿銘雖然身在外國,但仍心繫祖國,骨子裏對祖國有着深深的眷念情懷,同時對祖國的發展與未來充滿信心。

C.作爲一個華裔建築設計師,貝聿銘身上的多重文化性,使他能夠同時擁有東西文化的精華,並在建築設計領域取得輝煌的成就。

D. 年少對建築的濃厚興趣,加上留學時的刻苦學習,特別是柴根道夫獨具的慧眼和大膽的聘用,讓貝聿銘在美國建築界嶄露頭角。

E.由於法國人的反對,迫於壓力的貝聿銘對盧浮宮的改造既要考慮“讓盧浮宮恢復原來的用途”,又要做到兩種建築藝術的對接。

(2)貝聿銘的設計理念有哪些?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3)貝聿銘在從事建築設計工作中表現出怎樣的精神品質?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6分)

(4)本篇傳記在選材、人物塑造、語言方面有什麼特點? 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8分)

22.作文。(共50分)

請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爲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格式不限,字數不少於800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