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中心勵志文章

人生感悟文章:做朋友,也要有分寸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2W人 

導語:人與人之間,是要有點分寸感的。不但你跟周圍的人應該有,跟自己的父母也應該有,陌生人之間更應該有。分享一篇人生感悟文章,歡迎閱讀。

人生感悟文章:做朋友,也要有分寸感

 做朋友,也要有分寸感

  文 | 小木頭

所謂的分寸感,是對人與人之間距離的把握,是對彼此差距的認知,也是一種相互尊重,一種自我保護。

有個我不怎麼熟悉的人,忘了在什麼場合見過一面,加了微信,從此就孜孜不倦地騷擾我。

隔三差五就給我發消息:幫忙投票唄!幫忙給我的第一條朋友圈點贊啊!幫忙點擊一下這篇文章吧!你昨天朋友圈裏的那個東西是在哪裏買的,鏈接發給我咯……到最後他甚至問我,能不能給他寫一篇文章,他要給自己的行業雜誌投稿?!

被騷擾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終於把他刪除了。

他居然重新申請加我:你怎麼把我刪了啊,你是不是操作失誤了?!

我的天!

微信的存在,某種程度上抹殺了分寸感這件事。

它不像是微博,陌生人給你發私信,若是你不回,那麼它就一直在陌生人的那個信箱裏待着。微信只要加了“好友”,就好像真的有一種是好友的錯覺了。

以至於,一些根本不熟悉的人,或者陌生人,也完全踩踏着分寸感,爭先恐後地來爭奪你的注意力,瓜分你的時間,甚至,擾亂你的情緒。

從前用QQ的時候,至少你還得在電腦上登錄,所以有時候你不在線,別人發了消息你沒回,不會被怪罪;而現在微信在你的手機上,你好像就“有責任”隨時隨地迴應否則就會被認爲傲慢、無理、不尊重人……

這種距離感的缺失,在某種程度上導致我們漸漸失去了人與人交往的分寸感。

所謂的分寸感,是對人與人之間距離的把握,是對彼此差距的認知,也是一種相互尊重,一種自我保護。

當你產生誤解,認爲自己跟其他人是非常平等、靠得很近時,會有一種“絕對平等”的錯覺,而一旦差距顯露,溝壑出現,巨大的落差所形成的心理波折,就可想而知。

有個朋友給我發微信說:“看到了嗎,某某剛買了新車,差不多一百萬,真能顯擺!”我呵呵噠,沒回他。

他提到的那個人,自己開公司賺得盆滿鉢滿,住別墅開豪車是早幾年就實現的事兒,這些我們私下裏都知道,只是這次在朋友圈裏發了一下剛換的新車而已,就被不那麼熟悉的人八卦,有意思。

我們在現實中跟朋友交往的時候,都會比較有分寸,除非是關係非常親密的朋友,否則很少會有人口不擇言,也不會任意評價什麼。

但是在微信上,我們就不。

在朋友圈裏點評的時候,會由着性子評論,我們會略帶嘲諷地批評那些跟自己並不熟的朋友,甚至跟關係沒有熟到份兒上的朋友說一些平時絕對不會說的話。

網絡縮小了我們的距離,但是切記,那種縮小根本沒有你想的那麼誇張。

我拉黑了一個在朋友圈評論裏開黃腔的男性朋友,換在現實場合中,想來他是絕對不會講的`,可是到了微信裏,到了朋友圈裏,就變成了可能。

前段時間,一個多年未見的朋友加了我微信。

我們從前也沒有多熟稔,經年不見,彼此的狀況都沒什麼瞭解,現在她在哪座城市,做什麼工作,有什麼樣的生活,我一無所知。講真,也並不好奇。

那天我忙得團團轉,截稿日期在即,心裏都快着火了,加了她之後打了個招呼我就摩拳擦掌準備寫稿了。

她發了幾條消息過來,我看了一眼也沒什麼重要的事兒,跟她說了一聲“不好意思我在忙”就把網絡關了。每當需要非常專注地寫稿時,我都會這麼做,否則太費時間了。

一個小時後我再開微信時,看到她發來的十幾條消息,最開始還是寒暄,再後來就是憤怒質問了:“你變化好大,現在怎麼對人愛理不理的?”

我無語了。

爲什麼一個人對於打擾別人會這麼理所當然理直氣壯?當你聽到別人說在忙的時候,難道不應該知趣地消停一會兒嗎?爲什麼我們在生活中能做到的事情,在網絡上卻完全做不到呢。

還有一種特別不見外愛談心的人,更可怕,他們可能根本沒有聽說過“分寸感”這個詞,他們積攢了太多的苦悶和牢騷,千頭萬緒就想找個人發泄。

這種人非常“自來熟”,聊幾句之後他們就會把你視爲知心人,大事小情都會跟你說,無論是領導罵她了,還是同事發生矛盾了,或者跟老婆吵架了,又或者其他的大事小情,他們都會毫不見外地把你當作情緒垃圾桶,傾訴不夠,還得問:“你說,我說得對不對,我做得對不對?!”

我始終認爲,人與人之間,是要有點分寸感的。不但你跟周圍的人應該有,跟自己的父母也應該有,陌生人之間更應該有。

我給出建議的時候,也一定是站在你幾米之外,哪怕再設身處地,也無法以你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這是現實。

因爲你自己的人生,別人是無法參與的,這種分寸感能夠很好地界定我給出的建議或者意見只是我個人的想法,我需要謹慎地提醒你我可能會這樣做,而你未必,重要的是你要自己思考。

許多人渴望有親密無間的友誼,想想看,許多親密無間的友誼最後可能會翻船,因爲失去分寸感的感情可能會因爲有恃無恐而導致更加劇烈的反目。過於親密的友誼很容易突破分寸感,互相之間的隱私都心知肚明,到要翻臉成仇的時候,都成了相互攻擊的武器。

分寸感不是疏遠,不是冷落,不是傲慢,更不是不尊重;而是我們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清醒地認識自己的位置,懂得自己的分寸,對自己有清醒的認知。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夠更好地尊重別人,妥善安頓我們的友誼和感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