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中心成功勵志

六大億萬富翁成功的創業歷程

本文已影響 8.51K人 

在《贏道:成功創業者的28條戒律》書中,對“第一桶金”有極其精彩的描述,它這樣寫道:第一桶金!這四個字是多少創業者夢寐以求的,又是多少創業者希望儘快獲得的。在如何掘第一桶金的問題上,各有各的道,各有各的法。小編從其中選擇了部分章節,重點挑出了王玉瑣、袁寶景、胡志標等現在的或曾經的風雲人物們創造第一桶金的過程,從其中,相信正在創業或者想創業的朋友能從中得到一些啓發。

六大億萬富翁成功的創業歷程

  1.王玉鎖巧賣燃氣

新奧燃氣創始人王玉鎖三次高考落榜,從此放棄高考,開始做些小生意。王玉鎖賣過葵花子、賣過啤酒,賣過女用泡泡紗背心,還做過一家塑料廠的業務員,但都沒有賺到什麼錢。

1986年春節,生意失敗的王玉鎖拿着100塊錢,準備去租車跑運輸,沒想到到了地頭人家又不許租車了。王玉鎖在茫然之際,忽然想到倒騰燃氣能賺錢,於是半途改道來到任丘,然後在這裏掘到了第一桶金。

據公開資料的講述,王玉鎖到任丘後先住下來,然後到街上閒轉,看到有個蔬菜公司賣鋼瓶,就問一個姓樊的老大姐有沒有氣,並且約好了晚上見面。晚上,王玉鎖買了一兜子剛下來的杏,騎着自行車找姓樊的大姐去了。一敲門,門開了,王玉鎖一看就愣住了,原來是他救過的一個人。那人說,“玉鎖,你怎麼過來了,你怎麼不打聲招呼啊?”王玉鎖說,“大哥,怎麼是你們家?”大哥說,“是呀”。該大哥先讓王玉鎖拿了一套設備回去,然後由那位大哥負責聯繫燃氣。

王玉鎖將設備拉回老家,往自家小賣鋪一放,貼了個告示:“就這個東西,誰買,你先交12罐氣的錢,10塊錢一罐,是120塊。”我這個東西一套是120塊。實際我這個王玉鎖是一次交一次錢,這樣我不就多一些資金了嗎?另外,再加上利潤,那時一套掙40多塊錢。做飯燒燃氣,那時候即使對於許多北京人來說也是有門路的象徵,何況是在河北廊坊。

王玉鎖的告示貼出來,顧客蜂擁而至,當時就登記了7、8套。幾天時間就賣出去40多套,淨賺1000多元。這是王玉鎖從燃氣中掘到的第一桶金,以後王玉鎖在那位大哥的幫助下,常跑任丘,瞅準燃氣,咬定青山不放鬆,終於修成正果,成爲中國有名的燃氣大王。

 2.袁寶景借“東風”

北京建昊集團董事長袁寶景享譽業界時只有36歲。其幼時家境貧寒。據其自述,兄妹五人,全靠父親一個人的工資養活全家。有時窮得連衣服都穿不起,就盼着開運動會,那樣就有希望獲獎。

考上中國政法大學後,袁寶景不願意讓哥哥打工來供自己學費,便一面讀書,一面幫別人推銷產品,幫教授抄稿,在校園擺攤賣書,維持基本的生計。工作後,還在節假日期間內寫字賣錢,以補貼家用。即使後來下海經商,都是爲生活所迫。

他畢業後分配至中國建設銀行。爲了脫貧,1992年,袁寶景辭職,到北京懷柔註冊建昊實業發展公司,創業資金爲多方籌集的20萬元。在資金不足,又乏門路的情況下,袁寶景將目光首先瞄向了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大量科研成果。其認爲在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那些經過論證和鑑定之後就束之高閣、沉睡不醒的科研成果中,埋藏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袁寶景採取苦行僧的做法,仿照推銷員,先是一家一家地敲企業的門,將有技術需求的企業名單及其所需之技術種類記錄在案,再找到各個大學和研究機構,買斷相關科研成果,再賣給需要這些成果的企業。在做中介的過程中,袁寶景也一直留意着適合自己的項目。他很快相中一個項目。這個項目現在的名字叫做小黑麥,其實是一個基因工程,能夠將種子基因進行排序。袁寶景認爲此技術遠遠高過現在熱門的克隆技術。相中小黑麥技術後,決心將之實現產業化。產業化這個詞是文明的稱呼,其實,當時就是租地賣種子,就是去當農民。小黑麥成爲建昊公司所做的第一個實業項目。

半年後,小黑麥成熟,麥種很快佔領全國市場,當年獲利200多萬元,袁寶景挖掘到了第一桶金。以後袁寶景將這第一桶金善加使用,通過收購和買賣企業,迅速將事業做大。31歲時就當上了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是當時全國最年輕的上市公司董事長。32歲時獲得世界傳媒集團舉辦的世界創業者大獎,爲我國獲此獎項的第一人。

  3.胡志標做標王

胡志標是愛多公司的創始人,一度,愛多曾火遍大江南北,成爲一個時期的熱門關鍵詞,而胡志標以“標王”之譽名震江湖。

胡志標出生於中山一個十分偏僻的小山村裏,家境貧寒,沒有讀過太多書,很早就出來跑碼頭。1995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胡志標在中山市東昇鎮上的一間小飯館裏,聽到一個消息:有一種叫數字壓縮芯片的技術正流入中國,用它生產出的播放機叫VCD,用來看盜版碟片比正流行的LD好過百倍。經瞭解,胡志標得知前不久有一家名叫萬燕的中國公司已正式在國內市場推出VCD產品。胡志標決心加以仿製,並且迅即赴香港、跑上海,組織人馬開發VCD,當年6月樣機開發成功。

1995年7月20日,26歲生日那天,以80萬元註冊成立了一家公司,開始做VCD播放機。這80萬元中既有胡志標自己的資金,也有其合夥人陳天南投入的,同時還有胡志標家鄉益隆村的10%。80萬,數額雖然不是很大,但對於創業者而言,這筆啓動資金已經能夠用來做一些事情了。

這筆創業資金是胡志標與陳天南兩人積累起來的,在成立愛多之前,兩人曾一起給人修電視機、做變壓器,各出2000元辦起了愛多公司前身“升達電子廠”,先做遊戲機,後做學習機,小打小鬧積累了一些原始資本。

1995年10月,“真心實意,愛多VCD”的廣告便在當地電視臺播出。同月,胡志標想盡辦法從銀行貸到幾百萬元,除留下一部分買原材料外,剩下的全部投進了中央電視臺,買下體育新聞前的5秒標版,這是出現在中央臺上的第一條VCD廣告。通過廣告轟炸,愛多迅速打開市場。6個月後,剛在廣東市場站穩腳跟的胡志標,就買了一張中國地圖掛在牆上。他發誓要將愛多的紅旗插遍全中國,隨後胡志標開始了全國征程。不過,這都是後話。胡的創業經歷有許多值得人們回味的地方。

萬燕造出全中國第一臺VCD播放機,卻沒能抓住機會將企業做強、做大。胡志標以仿製之法,反而賺到了大錢。後來又有許多人反過來效法胡志標,也賺了個盆滿鉢滿。不過,這種創業方法因爲涉及到知識產權問題,未來的路一定會越走越窄。中國的富豪中,不少當年都是採用與胡志標類似的方法完成原始積累的,這一點在廣東珠三角以及江浙一帶表現得尤爲明顯。榜樣的力量無窮,這些地方的衆多人士至今尚樂此不疲,但此法還是應該慎用,無序競爭、惡意競爭的結果,往往是多輸。

  4.尹明善造車

尹明善目前身家5.2億元,曾列2001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96位。1992年時,尹明善不顧家人反對,在55歲高齡時開始創業。尹明善一開始便將創業核心指向了摩托車發動機。

在此之前,尹明善對摩托車一無所知,當時重慶摩托車有嘉陵和建設兩大品牌,他決心背靠大樹。經一番琢磨,尹明善指示手下將建設集團維修部的發動機配件買過來,自己裝配成發動機再賣出去,成本僅1400元,而賣價高達1998元。因爲零部件系出名門,產品質量有保證,給尹明善免去許多麻煩。尹明善雖是行業生手,卻藉助建設集團的名牌零配件,迅速將銷路打開。

爲防建設集團察覺,尹明善指示部下化整爲零,分散購買零件,比如今天買1號到10號的零件,明天買11號到20號的零件,同時指示部下仔細研究哪些配件是通用,容易買到的,哪些零件是非建設集團不可的,然後積極聯繫配套廠,設計替代品。4個月後,待建設集團一夜醒悟,下令一個零件也不許賣給尹明善時,尹明善的替代品已經開發出來。尹明善從摩托車行業掘的第一桶金已經達百萬以上。

尹明善這種打法在早期時很普遍,通過這種路線創業起步的中國富豪不在少數。一些被損害的企業後來察覺其中價值,反過來搞貼牌生產,創造出雙贏局面,也有一些企業因爲貼牌而將自己陷了進去,如北京的五星啤酒,現在哪裏還能聽說五星啤酒,據說被國外一家啤酒品牌收購,作爲生產車間了。

  5.朱新禮吃“休克魚”

無論是在行業內,還是大衆羣體中,匯源鼎鼎大名,家喻戶曉,但知道匯源果汁集團董事長朱新禮的人並不多。

朱新禮原是山東省沂源縣一名國家幹部,官至縣外經委主任。1992年辭職下海,買下當地一家虧損超過千萬元的罐頭廠。所謂買下,其實打得只是一張遠期期票,當時朱新禮並沒有錢。朱新禮提供的回報承諾是:答應用項目救活罐頭工廠,養活原廠數百號工人,外加承擔原廠450萬元債務等條件。將罐頭廠拿到手後,手頭缺錢的朱新禮想到的辦法是搞補償貿易。補償貿易,是國際貿易的一種常用做法,當時在國內卻鮮爲人知。

朱新禮通過引進外國的設備,以產品作抵押在國內生產產品,在一定期限內將產品返銷外方,以部分或全部收入分期或一次抵還合作項目的款項,一口氣簽下800多萬美元的單子。朱新禮當時答應對方分5年返銷產品,部分付款還清設備款。

1993年初,在20多個德國專家、工程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朱新禮的工廠開始生產產品。也許是活該朱新禮鴻運當頭,正在這時,朱新禮聽說德國將連續舉辦兩次國際性食品博覽會。他立即購買機票,單刀赴會(朱沒有帶翻譯的原因是因爲當時他買不起2張機票),在當地華僑的幫助下,朱新禮先後在德國慕尼黑和瑞士洛桑簽下第一批業務:3000噸蘋果汁,合約額500多萬美元,由此掘得第一桶金。1994年,朱新禮將總部從山東北遷至北京。如今,匯源已成爲國內最大的果汁生產廠家。

朱新禮的做法,對今天的創業者仍具有極大的借鑑意義。現在各地都存在一些面臨倒閉的企業不在少數,如果我們相信自己的操盤實力,不妨倒騰其中,低代價接手過來,盤活資產,把企業做活,闖出一條陽光大道,也並非不可能。當然,要這麼做,必須處理好產權問題,以免以後遭遇糾紛。

 6.孫正義賣專利

大名鼎鼎的投資機構軟銀創始人。孫正義在美國上大學的時候,爲了獲得創業的第一桶金,他想出了一套“構思發明、研發專利、銷售專利”的賺錢方法。於是,他每天固定花一定的時間,構思發明,用了大約一年的時間,積累了200多個發明的點子。最後選定一個“會發音的多國語言翻譯機”的發明方案。但一沒錢,二沒技術,孫正義又想出一個辦法:找到多位教授進行商談,說服他們接受這個方案,先進行研製,然後通過賣出專利、拿到專利費後,再支付報酬。

多方努力後,終於有一位教授同意了他的方案。經過幾個月的共同奮戰,他研製出專利樣品。然後,孫正義帶着專利回到日本,向許多企業推銷,經過艱苦努力,終於將專利賣給了夏普公司。作價1億日元,掙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也許,小編及身邊創業的朋友們,離那100萬的第一桶金也不遠了,在拿到第一桶金之後,如何實現事業的飛躍和企業的轉型、升級,是一個更大的課題,在讀完《贏道:成功創業者的28條戒律》後,會有更多的分享與大家共同探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