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週記

清明節週記彙總九篇

本文已影響 3.32W人 

清明節週記彙總九篇

清明節週記彙總九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週又過去了,這一週內讓你有什麼啓發呢?是時候好好地記錄在週記中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週記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清明節週記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清明節週記 篇1

這天,全家吃了午飯,奶奶準備好了要用的東西。我一看,準備得可真周到呀:除了天地銀行的錢和金銀財寶,連衣服、褲子、襪子、鞋子都考慮到了。我就和爸爸媽媽、奶奶、小姑媽乘上了爸爸的車出發了。在車上,奶奶告訴我:“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清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談清明節,須從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奶奶便向我說起了寒食節的故事。

來到了我們永康的花街那兒的一座山上,那裏樹木成羣,山路歪七扭八,偶爾也能聽見幾聲清脆的鳥鳴聲,因爲今天早上剛剛下過雨,所以地上的泥土有些變得泥濘起來了。

我們找到了太公、太婆的合墓,我便開始幫起忙來了。奶奶把準備好的飯菜擺在了墓前,敬上了酒,點上蠟燭。接着,就讓爸爸媽媽把清明紙標起來,媽媽告訴我:“用清明紙插起來或者放在上面用石頭壓上,就表示這家人已經來過了。”標好了以後,奶奶讓小姑媽拿出12支香給她,奶奶點燃了香,只見往上一吹,火就滅了。奶奶把12支香分別發給我們4個人每人3支,便讓大家拜起來。當時,我在心中默默地說道:“太公、太婆,今天我們來看你們,給你們帶來了好吃的、好穿的、好花的,你也要給我們一點嗎!我希望全家人身體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每一家人都生意興隆,讓家裏的孩子都學習優秀,特別是今年就要考大學的表哥,讓他一次性就考上重點線,上一所好學校。你們能答應我嗎?太公、太婆?我相信你們一定會答應我的。給你們的東西你們儘管用吧!”說完,奶奶收了香,把它插在一邊,讓我去敬一次酒,還囑咐爸爸把帶來的鞭炮放起來,爸爸便聽了奶奶的話,乖乖地把鞭炮放了起來。放完了鞭炮,媽媽有敬起了酒來。除了爸爸,我們就燒起了帶來的東西,燒了差不多有一半了,奶奶嘴中便說道:“東西太多了,拿個帶子給他們裝一下吧!”說罷,便把手中的塑料帶丟進了火堆中。幹完了,奶奶把把一個托盤拿了回來,其餘的就放在了那兒。快要走了,我對太公、太婆說:“太公、太婆,再見了,明年的今天,也就是明年的清明節,我們還會來看你們的。”

說完,我們就走了,在回去的路上,我還在想着太公、太婆。“太公、太婆,你們安息吧!”

清明節週記 篇2

我的家鄉在風景優美,氣侯宜人的黃海之濱、靈山灣畔,當和煦的春風吹綠了大地,清明節也悄悄地到來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是一個追思先輩的傳統的節日,過去在清明時節,家鄉的人們都會到先輩的墳前焚香燒紙,以表達自己的懷念之情。在新時代裏,人們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摒棄陳規陋習,現在多以鮮花代替燒香燒紙,既環保又有新文明社會風氣。

在追思祖先的節日裏,我們不僅要追憶祖先的光輝業績,更要把他們發揚光大。

清明節週記 篇3

每年的清明節,母親都要煎一鍋鍋貼,吃着香酥酥的鍋貼,老外婆的音容笑貌便清晰地浮現在我的眼前

老外婆是貴州人,生前最愛吃鍋貼了,不用說了,包鍋貼肯定就是俺老外婆的絕活,記得我7歲那年,一天老外婆在廚房裏忙活着摘菜,洗菜、切菜,一會兒一大鍋香噴噴的“匯菜”就出現在我的面前,我很好奇,便問老外婆:“老外婆,您不煮飯,光炒菜,而且還這麼大一鍋,我們怎麼吃得完?”老外婆笑咪咪的對我說:“小饞貓,別急,好東西在後頭,一會兒保準你饞得流口水。”老外婆像變戲法似的從櫥櫃下端出一盆早已揉好的麪糰,拿起趕麪杖開始忙了起來。哦,原來老外婆是要包鍋貼給我們吃。

原來只知道吃現成的,我還從來沒看過鍋貼是怎麼包出來的。看着老外婆忙碌的身影,我心裏癢癢的,總想去包幾個試試,嗨,這包鍋貼有啥難的,不就是麪皮裏包點菜,再把麪皮合攏,鍋貼不就完成了嗎!於是我就自告奮勇地對老外婆說:“老外婆我和您一起包好嗎?”“好吧”老外婆慈詳地說,只見老外婆手裏拿着一張麪皮兒,輕鬆地打了一匙菜放在麪皮上兩手一合然後捏幾下“面嘴”一個鍋貼就包好了,像個吃飽了的小船,可再看我手上的,麪皮上放着一大坨菜,不是麪皮包不攏,就是菜跑到皮兒下邊去了怎麼包也包不攏,再看看老外婆,已經包了好幾個放在盤子裏了!急得我團團轉,真不想包了,可又要面子,只好硬着頭皮包!老外婆好像看到了我的心思說:“茜茜,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要急躁,否則一事無成!”我聽了,心裏愧疚極了,真想找地縫鑽進去。總結經驗,自己就特別仔細地觀察老外婆包鍋貼的每一個動作,看了幾次以後,我學着老外婆的樣子,拿一塊麪皮放在手心裏,從菜盆裏打一小匙菜放在麪皮上,然後雙手一合,把兩個半圓的麪皮捏緊,一個鼓鼓的小船就“遊”在了我的手上,老外婆表揚了我,我心裏比吃了蜜還甜呢!……

如今,老外婆去世也有幾年了,每當清明節,我就想起老外婆教我做鍋貼的情形!

清明節週記 篇4

今天是清明節,爸爸前一天早把要拜祭的食物買好了,到了九點多的時候,我們就出發了,一路上,後面的食物一直散發着香氣,我回頭一看,那些食物彷彿一直在和我招手,還叫我趕快吃它,可是還沒拜好不能吃,我只好把口水吞回去.

到了目的地之後,我們就把東西放好,過了不久拜好了之後,就開始放鞭炮,我怕被鞭炮炸到就躲在柱子後,但還是被炸到,我痛得快忘的也快,一放完鞭炮後我就開始狼吞虎嚥的吃了,一直吃到肚子漲了起來才休息,到下午我們要回家的時候我卻看見一個幾乎身不見底的大池塘,池塘裏的魚都好漂亮喔,真想把它們都抓回家,正當我看的入神的時候池塘裏卻出現了一條蛇,那條蛇的花紋很漂亮,但頭卻是三角形的,真可怕.

下午的時候,我們去姑姑家,姑姑家養的狗一直在我腳邊轉圈圈,好可愛喔!

晚上九點的時候,我們就回去了。

清明節週記 篇5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們全家商量好了一塊去祭奠爺爺。大姑媽在專心致志地剪紙錢,那碩大的白紙轉眼間就變成了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紙錢,送給遠方的爺爺。奶奶和我母親在包餃子,把我們對親人的的思念一起包進去。父親和大伯在準備貢品:蘋果,香蕉,還有爺爺最愛喝的白酒。

一切準備停當以後,我們全家都去了墓地。在那裏,逝去的人們安睡在那裏。父親和大伯用鐵鍬把墳上的荒草盡力鏟去,又添上許多新土。大伯幹得汗流浹背,我還是看得出他的心情很沉重。北風呼呼的吹,彷彿蒼天也跟我們一起嗚咽;時而捲起陣陣黃沙,爲爺爺遠行墊路。我們把帶來的水果、水餃等貢品恭敬地擺放在那裏,虔誠的蹲下;從大口袋裏捧出剪好的紙錢;一張、一張,慢慢地引燃。火苗歡快地跳動,把我們的思念帶給遠方的爺爺。大姑媽嘴裏低聲祈禱,祈求親人保佑我們平安。燒完紙錢,我們又鞠了四個躬,大家的眼圈都紅紅的。我輕聲地告訴爺爺:“爺爺,我想您,好想好想的……您也一定想我們了吧。您放心吧,我已經長大了,我會照顧自己也會照顧奶奶的。明年清明我們還會來。”其實,我們應該經常來纔是。

到家以後,我總圍着奶奶轉,跟奶奶說話,給奶奶唱歌;奶奶別提多開心了。父親母親都誇我懂事了。今年的清明節讓我懂得了活着的意義。我想,我要熱愛生活,尊敬家人,孝敬父母,爺爺纔會在九泉之下安息的。

清明節週記 篇6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每逢這個時候,家家都要帶上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 今天是清明節,媽媽領這我來到墳前,那裏的大大小小的墳墓豎着。望着那麼多的墳墓,心中感覺不勝複雜,這些墓中的人愛過,恨過,累過,得意過,失意過,而今只有一塊塊石碑躲在雜草中敘述這他的光榮與淚水。不一會,走着,走着,就到了外公的墳前,墳上刻着一個個名字,上面也有我的。我蹲了下來,輕輕地撫摸那塊冷冰冰的石碑。回想起以前,外公雖然是一位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人,但是他是一位樂於助人,有一顆善良的心。他曾經當過兵,還有一顆堅強的心,不屈不撓的意志。 外公還非常喜歡給我講那些大道理,雖然我聽不大懂,但我還是一個勁的點頭。因爲我知道外公都是爲了我好,爲了我以後有出息。可如今外公走了,只留下了一張毫無表情的照片,和一塊冷冰冰的石碑。 想着,想着,媽媽已經吧紙錢燒掉了,把香遞給了我。在默默的禱告中,我再一次的細想,不知先人感受的`我,不知道黃土下的祖人會喜歡這樣的氣氛嗎? 一滴雨珠滴在我的手背上,漸漸的雨下大了。我也該回家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這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耐人尋味,不同尋常!

清明節週記 篇7

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到了,今年爸爸帶我去孔廟追憶孔子呢。在到孔廟的路上正如杜牧的詩句所說一樣“”傳統節日清明節是雨紛紛啊。首先我們去了泗制同源,看到一塊黃色的布圍着孔子上課的地方,爸爸對我說:“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論語》是孔子思想的代表著作。”

我們又去了後花園,我看到了水車、魚塘,魚塘裏養着成千上萬條漂亮的金魚,水車上流着水。這真是讓我大開眼見,我沒想到孔廟怎麼大怎麼漂亮。

清明節週記 篇8

今天的天氣可真好,我纏着爸爸到昆都侖水庫遊玩。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昆都侖水庫。

放眼望去,水庫四周羣山環繞,水邊的柳樹,在風中翩翩起舞;桃樹上的朵朵桃花含苞欲放;帶着春天氣息的野草,生怕人們把它們忘了,爭先恐後的破土而出,吐出淡淡的草香。一直冬眠醒來的小蛇,不知道什麼時候溜到了我的腳邊,我連忙的向後跳了幾步,正好看見一個小洞,我問爸爸:“這是什麼洞?”“應該是蜥蜴洞吧。”爸爸說,我好奇地蹲在洞口,向裏望着,等待着小蜥蜴從洞裏鑽出來。正在我失去信心的時候,突然,一隻小蜥蜴警惕地探出頭來,朝四周看了看,“嗖”的一聲鑽出洞口,不見了。接着我和爸爸爬了一座較高的山,在山頂上遠遠眺望,水庫的美景盡收眼底,到處都盪漾着春姑娘的氣息和活力。

該回家了,再見吧,美麗的昆都侖水庫!別走,美好的春天!

清明節週記 篇9

又到清明節,這次我沒能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公墳前祭拜他,我後悔莫及。

晚上我躲到被窩裏翻開我的相冊,外公的照片映入我的眼簾,勾起我對外公的懷念,我的眼淚落下來。

記得小時候,爸爸媽媽都不在家,讓我住到外公家。外公是個和藹可親的人,對誰都是那麼友好。每次放學,我總會看到外公的身影,沒有一次是例外的。聽外婆說,外公就像一頭倔脾氣的老牛一樣,不許任何一個人去接我,一定要自己去。外公疼愛我,不免讓哥哥們有些吃醋,每當外公那零食給我時,哥哥們就像鬼魂一樣,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這時的外公就像魔術師一樣,也會“變出”同樣的零食給他們,因此外公在我們心裏,就有一種神祕感。

外公疼愛我和哥哥們,一刻也沒停過,哪怕在他生病期間。

但是人固有一死,沒有誰會例外。就在一次放學的時候,我和哥哥一起去舅舅家,在路上有一些人對我們說:“你外公走。”那時我們還不解這個“走”是什麼意思,還以爲外公去哪裏。我們連忙向舅舅家跑去,可結果我們誰也沒料到。剛踏進大門,我們幾個人幾乎癱,都忘記該怎麼哭,眼淚卻不止的往下掉,就這樣,外公離開我們!

雖然外公已離開我們,但是外公依然活在我們的記憶中!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