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徵文

中華好家風徵文(精選20篇)

本文已影響 1.98W人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徵文吧,藉助徵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徵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華好家風徵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華好家風徵文(精選20篇)

中華好家風徵文1

我從小時候就聽別人說過,中國是最講究禮儀的,五千年的文化傳承中,“禮儀”貫穿始終。俗話說:校有校風,家有家規。我們家的家風就是“禮儀”。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正在家裏玩耍,突然聽到有人在喊媽媽的名字,出來一看,原來是鄰居阿姨說要找媽媽談點事,我連忙拿了一個凳子讓阿姨坐下,還給她倒了一杯水。阿姨一直向媽媽誇獎我真懂事。

就這樣,阿姨和媽媽一直談到了下午,這時已是夕陽西下,可能事情很重要吧,阿姨還沒有走的意思。

媽媽借拿東西爲由,走開後悄悄對我說,我們留阿姨在我們家吃飯吧,你去和阿姨說。之後我就徑直去找阿姨,客氣的讓她在我家吃飯,她又誇獎了我一次:“你家的孩子可真懂事。”我心裏美滋滋的,可開心了。

我媽媽常常說要和小夥伴們友好相處,尤其是對那些比自己小的小朋友,要主動幫助他們。現在我慢慢長大了,老師也教育我們,尊重他人是一種美德,被人尊重是一種幸福。尊重也屬於“禮儀”,在生活中,時時刻刻需要尊重,時時刻刻需要禮儀。

可以說,禮儀在我們的日常中是必不可少的,讓禮儀之花爲文明鋪路,讓禮儀的家風繼續傳承。

中華好家風徵文2

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爸爸媽媽是我傳承良好家風的啓蒙人,他們時刻提醒我,不依賴別人,不安於現狀,堅強、勤奮,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斷向上。在他們的薰陶與影響下,我學會了勇敢、堅強、獨立。

我從小就膽小怕事,不敢一個人呆在家裏,特別是晚上,爸爸媽媽去哪兒我都要跟着。那是我剛上一年級時,爸爸不在家,媽媽剛好也要出差學習,當時媽媽跟我說,讓我跟爺爺奶奶在家,還特別叮囑晚上讓我自己睡一個房間,眼看着媽媽整裝待發,我十分不情願,眼含着淚水,心中充滿着對媽媽的不捨,對夜晚的害怕,對生活的無奈。這時,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說到:“阿煒,你要勇敢點!要從小學會堅強,學會自己處理事情,學會照顧好自己。爸爸、媽媽也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一直都你身邊,照顧你,你要自立!媽媽相信你能做到的。”我點點頭,勉強答應了。晚上,我打開所有的燈躲在房間裏,說實在,我真的很害怕,怕黑,怕窗外的聲響,可媽媽的話又在我耳邊響起:勇敢點,勇敢點!對,我是男孩,我一定要勇敢!那一晚,我第一次關掉了所有的燈,美美地睡了一覺。從此,我學會了勇敢、堅強、獨立。

在學習、生活中,我漸漸地懂事了,雖然平時爸爸媽媽只是簡單的提醒,但我慢慢地理解了爸爸媽媽的良苦用心。知道了做事不依賴別人,要勇敢面對,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不斷進取,的確,繞檐家燕永遠飛不上藍天,繞膝孩兒永遠不會奔向遠方。

爸爸媽媽的言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我,讓我健康茁壯成長。

中華好家風徵文3

好家規創造好家風,好家訓創造好家庭。每個家,都有家風家規,它可以讓一個家積極向上,健康成長。

我們家的家規體現在孝順上,爸爸媽媽經常說:“百善孝爲先。”孝順長輩,孝敬老人,就是每一件事都讓老人稱心如意,老人說話,我們小孩子一定要聽,老人說錯了,也不能當面指責。吃飯時,長輩沒有動筷子,我們晚輩絕對不可以先吃,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到齊了,纔可以吃,長輩生病了,我們小孩也一定要儘自己所能,照顧老人,雖然你們可能聽上去像一些死板而又老土的規定,但是隻要你養成了這些好習慣,你就會發現,其實它們一點也不死板,反而覺得這是必須的。

我們的家訓體現在誠信上。誠信,也是二十四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中的一個詞,奶奶因爲誠信,在她們的廣場舞隊裏,大家對她的印象都特別好,爺爺因爲誠信,在他的工作單位上,交到了許多的好同事,爸爸因爲誠信,在工作中,與他們公司合作的人日漸增多。媽媽因爲誠信,在家裏有急事的時候,她的同事和領導也都會幫它幹活,現在,這個品質傳到了我的身上,所以在學校裏,我找同學們借書,約定好了什麼時候還,一定按時歸還,絕不失約,在日常生活中,我跟朋友們一起玩,和家人約好了幾點回家,也絕不會誤點,在我看來,誠信是從每一件小事中看出來的,是一個人必備的品質。

這些家風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爲家訓,是爲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的璀璨。

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規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有朝一日,實現幸福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雖然這個願望不太大,但它也是我們一家人共同的願望。

中華好家風徵文4

中國曆來特別重視家族傳承與家庭教育,自古就有許多家訓,甚至是今天個別有名望的大家族依舊延續着祖上的諄諄教導,一經提起這些家風、家訓來聊聊時,自然會別有一番滋味和特別自豪的情感。

記得小時候每每外出時,父母會百般叮嚀:緊睜眼、慢張口、謙虛謹慎、待人接物要有禮貌如此云云。父母的這些教育使我領悟到的無怪乎是:謹言慎行、爲人低調。這些教導的話語雖不大氣,但也相當的適用中肯,在普通民衆間爲人處事去使用也是恰到好處的。

每當穿梭在文化名城的小巷深處時,不經意間就會看到“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匾額。儘管房屋已是老舊簡陋,但有了這些穿越歷史的家訓,才更能顯示出房屋主人曾經滄桑的經歷以及世代延續家風所帶來的家業平安的傳承。細細品味這十個字,不免讓人陷入沉思,回味深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家風”傳承的重要性,不亞於血緣的傳承。“忠厚”與“詩書”,就是中國古人所強烈追求的理想精神與文化特質。古人渴望這種精神與生活方式能夠世代相傳,也就把它作爲家族興旺與驕傲一種圖騰符號。

中國古代重農桑,“耕讀傳家”是古人世世代代最理想的生活方式。耕田既事稼穡,又豐五穀,既養家餬口,又安身立命。讀書則是既知詩書,又達禮義,既能自強不息又能厚德載物。然而中國歷史上大多數老百姓雖與名門望族無緣,但他們都有自己的家風傳承。通過歷史來看,每個家族好的“家風”都稱得上是中國人千百年來薪火相傳的信仰,所以“耕讀傳家”就是在以農耕文明著稱的中華民族中所有中國人共同的家風了。“耕讀傳家”不但讓國人學會做人,而且還讓國人學會謀生,從古至今已經深深印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了。

歷史上能夠傳承數十代、輝煌不滅的家族是不多見的。大多是顯赫一時,後因家風不繼,子孫不能夠維繫家風,或是世事變遷大難臨頭,使得家族分崩離析,瞬間灰飛煙滅,給後人留下“俱往矣”的無限慨嘆。正如《紅樓夢》裏的“好了歌”唱得一樣蒼涼,“陋室空堂,當年笏滿牀;衰草枯楊,曾爲歌舞場”一曲殘香,就會又給我們漂浮出了歷史上曾經的那份感傷和蒼涼。然而在今天千千萬萬個家庭中,還能有多少“蛙鳴稻浪,詩書吟唱”可言呢?漸行漸遠的“耕讀傳家”也許就只能成爲當今世人的無限鄉愁吧。

有幸讀到《曾國藩家書》,全書以“重德修身”爲宗旨,真實細密,平常而又深入地教化着子孫後代。曾國藩對自己及家人要求非常高,不僅在封建的清王朝末期成爲修身治家道德楷模,也讓崇尚禮儀的儒士大家稱譽爲“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曾國藩認爲持家教子要注意以下十事,勤理家事,嚴明家規;盡孝悌,除驕逸;習勞苦爲要義;不可有餘財;聯姻不必定富室名門;家事忌奢尚儉;治家注重:考、寶、早、掃、書、疏、魚、豬八字;親戚交往宜重情輕物;不可厭倦家常瑣事;擇良師以求教。《曾國藩家書》可謂概括了中國古代持家立業的基本生活理念和世代相傳的傳統。無論是從修身持家、交友教子、還是處事理財、爲政治學等都十分的詳實細緻,對於我們現世也不愧爲一部生動的生活寶鑑。這些教導對現代人仍有教育指導意義,也令現代的“紈絝子弟”以及那些被“官二代”“富二代”坑過的“爹”們感想頗深吧!

生活中我們要懂敬畏,做人要有底線,這是我們在中國傳統教育中所總結出的教誨,即使在不懂敬畏、缺乏底線的今天仍有無數中國人在堅持。我們必須堅持好的家風,好的家風能夠培育出家之驕子、國之棟樑;樹立好的家規就能夠培養出更多的品行良好的國之公民。

中華好家風徵文5

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中孕育了無數的優秀傳統美德,其中很多傳統美德是以“家風”的形象代代相傳、延續至今的。如尊老愛幼、勤儉節約、謙恭孝順、善良禮讓、和氣爲貴,這些美德通過一代又一代的言傳身教,在現代社會積澱、傳承和弘揚,形成一個家庭的價值共識,也形成了全民共識。

爸爸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教我做人要尊敬長輩,愛護小輩。當然他們也以身作則。記得在我10歲那年暑假的時候,外婆生病了,媽媽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刻回到老家,在外婆的身邊片刻不離,細心照顧着外婆,直到外婆病好後纔回到家。受到了媽媽的影響,我也對長輩很尊敬。在外面,我會扶年邁的老奶奶過馬路;在公交車上,我會爲頭髮花白的爺爺讓座;在家裏,我會幫爸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孝順的家風需要每一位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樣,良好的家風才能代代相傳。其實父母親要的真的不多,如果不能天天見面,每天只是電話的問候,足矣讓他們安睡一晚。週末減少不必要的應酬,有時間多回家看看父母,陪老人說說話。外出旅遊時儘量帶父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有時,我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後如何對我。那現在,我有沒有如此對待我的父母?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捨得花時間陪你的人,一定是父母。孝與感恩是人最基本的美德,感激父母,善事父母,體現的是人內在的品質。兒女最需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報答養育自己的父母。

現在,家風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之一。其實,家風是個古老話題,對家庭成員而言,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會有什麼樣的處世態度。孝敬父母,關愛父母,就是一種最重要的家風。好的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着別的東西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某種品德和力量的源泉。就是說,做兒女的,在好的家風薰陶下,會用好的家風內容來塑造自己的行爲,從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中華好家風徵文6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雅稱。古老的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勤勞的華夏兒女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和優秀的傳統美德。五千年的文化融入每個華夏兒女的血液,鑄成了我們的民族的品格。

家庭是祖國的細胞,正如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品格一樣,千千萬萬個組成國的小家,也有自己的家風。縱觀歷史,回顧無數曾輝煌一時的家庭,其家風各有千秋,有不少稱之爲傳世經典:岳母爲二刺字“精忠報國”名流千古,一個“忠”字便是岳氏的家風;曾國藩以“勤”爲人生第一要義,崇尚“勤”就是曾門的家風。好的家訓、家風,體現了祖輩對後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必然會推動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這是民族興旺發達、國家繁榮昌盛的必要條件。

傳承好家風,可以弘揚廉潔正能量。在我們黨的隊伍中,涌現了一大批行清正家風的楷模,他們嚴於律己,以優良的家風帶動社會風氣。焦裕祿的大兒子曾借父親的名義看戲逃票,焦裕祿知曉此事後,對大兒子進行了嚴格的教育,還以此爲契機制定了“領導幹部十不準”。後來,焦裕祿的那句“帶頭艱苦,不搞特殊,工作向先進看齊,生活條件跟差的比”成了兒女們一生的信條。新中國第五任財政部部長吳波,臨終前立遺囑,要求把財政部門分配給他的兩單元住房歸還公家。正是這些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家風家教,讓家人親屬在潛移默化中集成優良品格,同時也促進和加強了黨風廉政的建設。

傳承好家風,離不開“孝”道。還記得央視的一則公益廣告嗎?勞累一天的年輕的母親,晚上給自己的孩子洗完腳,又大汗淋漓地端着一盆水給自己的婆婆洗腳。孩子沒有睡覺,跟在後面偷偷看到了,就效仿着也端了一盆水走向這位年輕的媽媽。人間自有真情在,那窄窄的樓道,那不太穩健的腳步,還有那微波盪起的水花、孩子純正的笑臉,和那聲稚嫩的“媽媽,洗腳”,多麼溫馨與幸福啊。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廣告裏的兩位母親,一位慈祥,一位賢惠;而裏面的兩個孩子,一個以身作則,一個懂事可愛,受母親影響,年級小小就懂得孝敬父母。這則廣告感動了無數人,也很好的詮釋了什麼是家風的傳承。

傳承好家風,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學校。家風雖然是無形的、潛在的,但是對孩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它對孩子的成長既是一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爲規範的“調節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爐”。美國的愛德華和珠克兩個家庭,家風傳承至8代。愛德華是博學多才的哲學家,勤奮好學,爲人嚴謹,爲子女樹立了良好的風範。他的子孫中有13位當過大學校長,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學家,60多位醫生,還有1人當過副總統,1人當過大使,20多人當過議員。而珠克市遠近聞名的酒鬼和賭徒,畢生玩世不恭,渾渾噩噩,無所事事。他的子孫中有300多人當過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導致殘疾或死亡,60多人犯過詐騙和盜竊罪,7人是殺人犯,總之沒有一個人是有出息的。兩個家庭的家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後代,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續,在社會的大舞臺上向兩極發展。

家庭建設影響着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在中國夢的新形勢下,重提家風建設,有着重要的意義。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家家戶戶都有好的家風,傳承美德,共同發展!

中華好家風徵文7

記得從我記事起,父親就一直規範我們的言行,比如吃飯,在沒有特殊的情況下,一定要等家人到齊才能一起開動,父親說,當忙碌的一天結束,你拖着疲憊的身軀回到家,看着那滿桌飯菜,還有最愛的家人在等候着你,那是一種來自家獨有的幸福感。就這樣,父親讓我們體會了家人的尊重、家的親情、家的溫暖。

小時候,父親、母親就經常教導我和姐姐要勤勞,講述了許多名人因勤勞而獲得成功的故事,從小起“勤勞”二字就深深的印在了我們的腦海裏。每到休息日,父親、母親就帶領着我和姐姐一起打掃衛生。父親擦窗戶,母親洗衣服,姐姐拖地,我擦桌子。不用一會功夫,我們的家就乾淨極了。勤勞的家風使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快樂,家庭的溫馨。

父親還教給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節儉興家,浪費可恥,這個淺顯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裏,影響着我的言行,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實際上它是我們世代傳承的傳家寶。在物質生活不斷提高的今天,我們不能讓勤儉節約與孩子們漸行漸遠。作爲長輩,我們要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影響下一代,作爲軍人的我經常利用茶餘飯後的空閒時間給我的孩子講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是我國的文明傳承,興國安邦,經久不衰的制勝法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在我家的衛生間裏放了個大水桶,孩子受我們的影響,總是把用過的生活用水都倒在這個水桶裏,進行再利用,從不浪費一滴水。勤儉節約,低碳生活是我們現代生活的主旋律。有時我們還可以教孩子一些生活中的小竅門,比如家裏的冰箱出現異味時,我會跟孩子一起把剝下來的橘子皮、柚子皮洗淨擦乾後放入冰箱內,幾天後,打開冰箱,清香撲鼻,異味全無,這可是天然的環保型清新劑。現在我家的孩子儼然成了環保小大人、勤儉節約的好幫手。

當然,我的家風還有很多津津樂道的故事,美好、溫馨的家庭是每個人都想擁有的,我的一家在友愛、互助、向上的家風的沐浴下,幸福生活着。就算面對暴風驟雨,我們也絲毫不退縮,昂首挺胸,勇往直前,最終成長爲一棵參天大樹。想必,這就是家風的力量!

中華好家風徵文8

“家風”看到這兩個字首先讓我聯想到的是種種嚴厲的家規!依照我的看法,家規像是一些列在紙張上的條條框框,就像是約束人做事情的一把戒尺,如果有人違反了就要受到懲罰!而家風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規則,他不需要列舉,他不需要宣導,更不需要背誦!是一個家庭裏一把無形的尺子,子子孫孫代代傳承。

從小在農村長大,所以我的童年不是那種錦衣玉帛的日子!爸爸經常外出賺些零花錢,地裏的活就都落在了媽媽的肩膀上,媽媽沒有時間照顧我們姐弟三個,從小是奶奶把我帶大,所以我和奶奶的關係格外的親!記憶力都是奶奶的影子記得小時候家裏的電視機總是那麼的新鮮,裏面有看不完的節目。當時的願望就是一整天哪裏都不去就在家裏看自己喜歡的節目,但是在奶奶看來這是絕對不允許的,因爲奶奶有她自己的理由:第一是經常看電視對我的眼睛不好,第二是這樣會浪費電費,那個年代每分錢都是那樣的珍貴!奶奶總是說攢着錢給我娶媳婦。所以我已經習慣了奶奶的安排,每天什麼時間看電視什麼時間休息都是有時間的!漸漸的我養成了習慣!習慣一旦養成也就感覺理所應當了。如今奶奶已經離我而去,但是奶奶的教導卻永遠的留在了我的內心深處,我也將奶奶對我的教導教導給我的後代,我想節儉是中華兒女的傳統美德,不管到什麼時候也不會過時的!奶奶用實際的行動教會了我節儉持家的道理。從我記事從來沒有見爸爸媽媽吵架打架,他們真的很和睦,從來也沒有說髒話罵人等不文明的行爲!也許是環境的原因吧,所以我自小沒有和誰家的小孩說過一個髒字,村子裏的人經常守着爸爸媽媽誇獎我,我想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此吧。謝謝爸爸媽媽給我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和萬事興,和睦的家庭纔能有進步,才讓人感覺到家的溫暖!我爲生我養我的爸爸媽媽感到自豪!等我以後結婚生子也會像爸爸媽媽一樣,努力去維護一個模範和諧家庭!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社會要和諧的前提是無數個家庭的和諧,家庭要和諧離不開良好的家風,傳承美德,共同發展!

中華好家風徵文9

我們常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而家規便是爲了維護良好的家風,我們需要傳承良好的家風。

家風的一個重要表現,便是在於這個家庭的氛圍。如果一個家庭始終是抑鬱不振的,每個人都很消極,沒有陽光只有陰霾,那麼這個家庭便是不樂觀的家庭,他的家風也不會很好。有良好的家風首先體現在這個家庭是陽光積極的,是活潑的,具有朝氣的無論是父母一代還是孩子,一代都擁有奮鬥的動力和堅定的信念,敢於面對生活上的苦難和不可預知的挫折。

一個家的家風是否優良,還體現在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如果一個孩子出口成髒,而他的家人還不及時指正,反而帶頭說髒話,那麼這個家就是不文明的家庭,他也是沒有家風的家庭。家風不僅僅表現在家內,還表現在對外的行爲舉止上面,如果家長不好好的教導孩子,不注重培養孩子的道德修養和素質,反而帶頭做一些很沒有素質沒有道德的事情,那麼這個家的家風就是敗壞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還體現在對孩子是否負責,如果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毫不過問,甚至不怎麼參與孩子的日常生活,與孩子就像是隔絕的世界一樣,那麼怎樣形成融洽和睦的家風呢?所以形成良好的家風,需要家長帶頭做事,需要家長併成有擔當,有責任心的態度,好好的教育孩子,爲孩子立好榜樣,培養孩子的道德心,公德心,鼓勵孩子做一個有教養有禮貌,有修養的人。

一個家的家風最能表現在孩子的身上。如果一個孩子成績不好,那並不能說明他品德敗壞,但如果他在生活中總是欺凌年紀小的孩子,欺負別的同學,在生活中不講道德,不講禮貌,不講誠信,在家裏喜歡窩裏橫,那麼這個家的家風也不會很好,即使家長有比較好的修養,但是孩子也敗壞了家的風氣。

中華好家風徵文10

人們常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那麼我家的家規又是什麼呢?

爲了弄清這個問題,我仔細詢問了爸爸,爸爸還特意給住在農村的奶奶打了電話,通過爸爸和奶奶的介紹,我不僅瞭解了我們家的家事,還從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感悟。

我的老家在山東煙臺地區。上個世紀初,老家人多地少,經常吃不飽飯,而東北地區卻地廣人稀,土地肥沃。我的祖輩們商量了一下,下定決心要闖關東。一大家人拖家帶口,一路上飽經磨難,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討着、要着纔來到長春。祖輩們在長春安家落戶後,平時種地,閒時還做點兒小買賣,但不管做什麼都堅持“勤儉”的家風,做事勤奮,生活簡樸。平日裏,一家人起早貪黑,勤勞苦幹,節省每一分錢,節約每一粒糧食,就這樣“勤儉持家”的良好家風逐漸形成並一代代傳承下來。

爸爸小時候家境貧寒,家中兄妹六人他排行老大。爸爸從小就立志要好好學習,做一個懂知識、有本領的人,讓全家人過上好日子。每當天還矇矇亮時,爸爸就早早地起來看書,有時候即使吃不上飯,他也要翻山越嶺去上學。有一天早上,爸爸又沒吃上早飯就要去上學,奶奶煮了兩個雞蛋偷偷地遞給爸爸,對他說:“你正在長身體的時候,上學不吃飯怎麼行,快把這兩個雞蛋吃了吧!”爸爸想到一個個面黃肌瘦、體弱如柴的弟弟妹妹,哪能吃得下去,就趁奶奶出門的機會分給了他們。在弟弟妹妹的心中,爸爸就是一個重情重義、富有愛心的好大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爸爸通過堅持不懈地努力終於考上了一所好大學,畢業後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在爸爸的帶領下,他的弟弟妹妹們也都很有出息,如今都走出了黑土地來到城市裏生活,過上了幸福美滿的日子。

通過訪家風、問家事,我受益匪淺。感悟最深的有兩點:一是“成由勤儉敗由奢”,這是中華民族在千百年歷史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至理名言;二是“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全面發展,爭取做一個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做一箇中華民族傳美德的優秀繼承者和傳承人。

中華好家風徵文11

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風尚,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爲準則。中華民族有着勤儉持家、誠實守信等優良家風。我們要在前輩的教導下繼承及發揚這些優良傳統。在生活中,父母常教導我要傳承這些優良傳統。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太陽七色的光芒匯成耀眼的白亮,蔚藍長空之上,遊蕩着幾隻雪白的綿羊。舉目四望,一片明亮中,點綴着幾許陰涼。媽媽帶着6歲的我到市場上市。市場里人山人海,商品琳琅滿目。我們來到一處賣菜小攤,我拿起三把油菜花詢問價錢。油菜花本是一把六元,可當我給了那滿臉皺紋、飽經風霜的老伯伯五十元之後,他卻找給我四十二元。我心中竊喜:嘻嘻!太好了,多賺了十元。得快點離開,不要讓老伯伯發現。我連忙拿起老伯伯找還的錢和三把油菜花,牽着媽媽離開市場。媽媽問我:“怎麼這麼急躁?”我得意地把多找的錢拿給媽媽看。媽媽卻拽着我,告訴我:“孩子,你不能這樣做。我們要做誠實的人。誠實,就是要正直而真實。這是我們家的傳統家風。不能因貪小便宜而不講誠信,快把錢還給老伯伯,知道了嗎?”我愧疚地點點頭。媽媽帶我來到剛纔那處小攤。我拿出剛剛老伯伯多找的十元,扭扭捏捏地走向老伯伯,並對老伯伯說:“伯伯,對不起。您剛纔多找給我十元,可我因爲貪小便宜,沒能及時還給您。對不起,希望您能原諒。”說完,我把十元還給老伯伯。老伯伯用他粗糙的手輕輕撫摸着我的頭,和藹可親地對我說:“孩子,沒關係。只要知錯就改,你就是個好孩子!”就在這一瞬間,我被深深感動。

因爲有好家風,我在生活中漸漸養成勤儉持家、誠實守信、勤儉持家、尊老愛幼、樂於助人、看重親情、拾金不昧、勤奮好學等良好的性格與習慣。這將讓我一生受益無窮。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社會要和諧的前提是無數個家庭的和諧,家庭要和諧離不開良好的家風。讓我們一起傳承美德,讓勤儉持家、誠實守信、勤學向上、尊老愛幼等良好家風飄進各家各戶,共建和諧美好的社會!

中華好家風徵文12

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中孕育了無數的優秀傳統美德,其中很多傳統美德是以“家風”的形式代代相傳、延續至今的。如尊老愛幼、勤儉節約、謙恭孝順、善良禮讓、和氣爲貴這些最美德通過一代又一代的言傳身教,在現代社會積澱、傳承和弘揚,形成一個家庭的價值共識,也形成了全民共識。

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爲先” ,這是人間真情的永恆旋律,說的是孝順父母是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佔據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個家庭都應該首先傳承的家風。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

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捐腎救母,退學爲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着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小時候總是在父母懷裏撒嬌,然後是看着白髮增多卻是無能爲力,總是說長大後要讓父母以後更好的過日子。可是到大了,卻又很多人忘記了小時候的承諾。都說孩子是父母心頭一把刀。兒時的調皮,少年的叛逆,青年的奔波,何時才能讓父母省心呢?都說人只有到了中年,自己有了孩子,才能感知父母當年的恩情。而那時的父母已過

花甲之年,身體大不如前,還能陪伴我們多少年呢?因此孝順是最不能等待的事情。

可是,在很多的家庭中,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吃過飯後,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父母卻在忙碌着收拾碗筷;家裏有好吃的,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嚐,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後,百般關照,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這種現象,使子女不自覺地養成嬌慣、任性、懶惰、自私的不良習慣。凡此種種,值得憂慮。

而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則廣告:一位剛下班的年輕媽媽,忙完了家務,又端水給老人洗腳,老人對她說:“孩子,歇會兒吧!別累壞了身子。”她笑笑說:“媽,不累。”年輕媽媽的言行舉止被只有3、4歲的兒子看到了,兒子一聲不響地端來一盆水。年幼的兒子吃力地端着那盆水,搖搖晃晃地向媽媽走來。盆裏的水濺了出來,濺了孩子一身,可孩子仍是一臉的燦爛。把水放在母親的腳下,爲母親洗起了腳。

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孝順的家風需要每一位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樣,良好的家風才能代代相傳。 其實父母親要的真的不多,就像陳虹演唱的常回家看看:老人不圖兒女爲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如果不能天天和父母見面,每天給父母打一個電話,問候一聲父母,足矣讓他們安睡一晚。週末減少不必要的應酬,有時間多回家看看父母,陪老人說說話。外出旅遊時儘量帶父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有時,我常在想:

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後如何對我。那現在,我有沒有如此對待我的父母?

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捨得花時間陪你的人,一定是父母。孝與感恩是人最基本的美德,感激父母,善事父母,體現的是人內在的品質。兒女最需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報答養育自己的父母。孝老愛親,爲人之本 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裏的一盞燈;是寒冬裏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孝敬父母,關愛老人,不分時間和地點,更和條件無關。愛,就得從眼前做起,就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愛,就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愛,就得說出來;愛,無須等待!

中華好家風徵文13

何謂家風?這確實是一個充滿中國傳統文化氣息與元素的概念,雖短短的兩個字,卻飽含中華傳統文化漫漫承襲中的力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歷來是中國知識分子的使命。齊家即飽含着家風的規範,養成和浸潤。因此,家風是社會歷史發展下的文化積澱,蘊含着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深具歷史傳統的核心氣質。

隨着時代的迅速發展,人們生活的所有領域皆衍生出無數的新鮮事物,人們的生活與心靈無不承接着前所未有的時代衝擊,一切彷彿都在與歷史告別。快節奏和高強度的行進中,急功近利,唯利爲止,潦草盲目,信仰缺失,世俗淡薄,責任殆盡等速朽的生活姿態,消解着國人沉積了幾千年的傳統觀念,面對世態萬象,現實中的人們不由重新對傳統文化精神進行深入認知與思考,並再次回返其深處,以一種全新而彌足的深刻,走向對民族精神的深沉敬意,而這種對傳統的回返本身,無疑更具有特殊意義。如何讓每個人成爲一個正大光明,知書達理,生活嚴謹,寬容善良,理想崇高的人,成爲一個有情懷有情操的人,並構建美滿家庭,進而構建和諧社會,這是當下中國所面臨的莊嚴追求。

托爾斯泰的《復活》中一句經典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爲什麼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爲什麼又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細究起來,除了人的機緣與命運差異,最重要的恐怕要從家風中尋找原因。

人誕生與家庭,成長與家庭。家庭是人生幸福之源,也是生命中遮風避雨的港灣。任何人的幸福都不可能離開家庭的生息,呵護與滋養。 我自幼接受良好的家風的薰陶和父母的教誨:家和萬事興,但“和”的前提在於家風,在於“大有大樣,小有小相”,就是說大人凡是要以身作則,要吃苦在先,享受在後,否則就將是“大無大樣,小無好相”,意即“上樑不正下樑歪”。父母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作爲子女的我們,自然也是何苗逢春,日復一日,長年累月潛移默化的接受着這樣的薰陶,可見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品德的培養是多麼重要。

很難想象,一個品行惡劣的父親,如何能讓耳濡目染其言行的孩子不沾染惡習?也很難想象,一個粗俗不堪,出言不遜的母親,如何能培養出知書達理的子女?同樣,一個家庭如果夫妻終日冷眼相對,抑或大吵大鬧,孩子純潔的心靈能不留下抑鬱的陰影嗎?

曾經,我看到一些父母,貪圖享樂,自私自利,動輒惡言相對,甚至大打出手。上行下效,他們的子女自然也自私自利,你爭我奪,混不講理,更多的一些父母,平日裏不思進取,無所事事,只知道怨天尤人,卻要求自己的子女要出人頭地,光宗耀祖,要實現父母此生未曾實現的理想。此種要求,未嘗不可,可若當自己的孩子正學習時,做父母的卻當着孩子的面要麼沉醉於打牌娛樂,大聲喧譁,要麼癡迷

於電視節目,在孩子面前大呼小叫。如此言傳身教,全然不顧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從小,父母教導我,要踏實勞動,要忠誠老實,要尊老愛幼,要謙恭禮讓,要助人爲樂,有了種種日積月累的薰陶,自小就體會到父母的不易,也在互助友愛中,一步步健康成長,終於成爲知書達理,團結友愛,孝敬父母,熱愛生活,愛崗愛家,努力工作並自立於社會的有用之人。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而國家是一個由千百萬個小家庭組成的社會大家庭。良好的社會風氣需要從每個家庭中形成,更需要從我們每個人做起,只有這樣,我們每個人纔會健康快樂,我們每個家庭纔會幸福溫馨,我們的社會纔會和諧而又充滿活力。

中華好家風徵文14

樹立良好家風,傳承中華美德。

古有岳母爲兒刺字名流千古,盡顯岳氏家風;曾國藩以“勤”爲人生要義,彰顯曾門家風;現有盧永根心存大教育,甘願化作護花的春泥,英雄楊科璋以速度書寫青春,用懷抱護住花朵。這是傳統文化的良好傳承,這是代代相傳的民族之風!

孝敬老人,嚴教子孫,尊老愛幼,辛穆存心。記得,在七年前的一個寒風刺骨的冬天裏,外婆突發重病,在住院期間,爸爸媽媽放下所有的一切,就這樣交替着、無微不至地照顧着外婆,每每看到他們疲憊不堪的身影,就讓我心疼不已,這段記憶讓我永遠難以忘懷。這些就是孝心嗎?長大後才知道,爸爸媽媽是在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下,現在的我,在家人吃過飯後,我會主動的洗碗,在媽媽下班後,我會主動給媽媽倒杯茶……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感恩父母的付出,珍惜幸福的生活。我覺得這就是最大的“孝”。

飲水要思源,吃飯當節儉。粒粒盤中餐,皆是辛苦換。小時候爺爺就常講“節儉興家,浪費可恥”。這個淺顯的道理,深深的印在我的心裏。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是節儉之人,爸爸媽媽也繼承了他們的優良傳統。在我的家裏穿衣服從不講究穿大牌。爸爸媽媽總說:穿衣只要大方得體就可以。我也是節儉之人,鉛筆用到握不住再換新的。吃飯的時候,爸爸媽媽從來都是讓我吃多少盛多少,不允許掉剩飯。爸爸媽媽對我的要求是:不浪費,不攀比。時間長了,我就養成了這樣的好習慣,這完全來自於我嚴格的家教。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節儉是對家庭幸福的盤算,也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

勤勞一日,可得一夜之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之長眠。在我家“勤”不僅體現在學習上,也體現了在生活中。奶奶用它勤勞的雙手把我家的空地整成一個小菜園,讓我們吃上了純綠色無污染的蔬菜。姥姥姥爺更是勤奮之人,姥姥除了睡覺好像沒有一刻是閒着的,好像她的眼裏總有幹不完的活。還有我的爸爸,他在工作上也很努力,每天早出晚歸,總是一絲不苟,踏踏實實。總之,勤奮才能讓人上進,在他們的影響下,我一定也要養成這樣的好習慣。

“買地不肥實,其繁系耕鑿。良田少鋤理,蘭焦香亦薄。”長輩們用勤勞的雙手爲我們創造了美好而又幸福的生活,所以我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

千年家風,“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這幅家教對聯,底蘊厚重,韻味深長。於家,這是風範;於國,那是脊樑!我們的國家是千千萬萬個幸福家庭組成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良好的家風家訓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他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幸福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加穩定和諧繁榮強大!

中華好家風徵文15

我們家的家風很簡單,只有六個字:誠信、孝順、進取。我無時無刻謹記着我家的家風,它影響着我生活的每一天,讓我受益匪淺。

人無信不立,誠信,是立人之本,無論對人還是對事都要把誠信放在第一位。

有一個星期六,媽媽上班,爸爸有事去上海,只有我一個人在家。媽媽出門前交待我把週末作業完成,我不假思索地答應了。早飯吃好後,我拿出作業來寫,剛寫完英語作業時,小宇打電話來讓我跟他一起聯機玩迷你世界。我本來想不理他,可經不住他的軟磨硬泡,和他一起玩了起來。

到媽媽快下班時才驚覺還有作業沒完成呢!爲了怕媽媽責罵,我在媽媽下班前把作業藏好,想等媽媽晚上出門散步的時候再拿出來做。媽媽回來問我做好了沒,我面不改色,爽快地回答:“做好了。”心想媽媽肯定要急着做飯不會來檢查的。誰知媽媽說拿出來看看,我的心怦怦直跳,忐忑不安地拿出作業慢慢地走向媽媽,媽媽一看,臉上頓時陰雲密佈,狠狠地批評了我:“我批評你,不是因爲你沒寫作業,而是因爲你不誠實,不講信用。你沒寫你可以告訴我,而不應該用謊言欺騙我。記住,做人要一諾千金。”

在媽媽的諄諄教誨下,我時刻謹記誠信比任何品質都珍貴,努力成爲一個講誠信的人。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爲先”。行善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兒女的義務責任。爸爸就是我們家最孝順的人,去年爺爺住院,爸爸怕爺爺在醫院的伙食吃不習慣,每天醫院來回燒爺爺喜歡吃的菜,給爺爺按摩捶腿,還叫我每個週末去醫院陪爺爺,給爺爺端茶倒水,講故事給爺爺解悶,說笑話逗爺爺開心。

最近爸爸公司爲獎勵優秀員工,爸爸可以帶一個家屬坐豪華郵輪去日本遊玩。爸爸和媽媽商量後決定帶爺爺去,可我很想去見識見識,我都沒去過這麼遠的地方呢!可是爸爸說什麼也不同意,他說:“爺爺年紀大了,以後出國的機會也不太有了,你還小還有大把機會呢!”我聽了很慚愧,心裏暗暗地發誓:我也要像爸爺一樣,孝順父母長輩,平時也要多體諒爸爸媽媽,做一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

晨讀晚誦裏有一段話:“飛禽走獸,飢知食,渴能飲,又能營巢穴爲休息之所,能爲人言。惟不知讀書,故終不如人。人不讀書,則於禽獸何異?”是啊,如果我們不進取讀書,那又和飛禽走獸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家最勤奮的要數爺爺了。他雖然已經六十多歲了,每天晚上依然專注地看着論語之類的書,就算在住院期間或外出旅行,少不了的就是他的寶貝書,他還常常教育我“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在他的耳濡目染下我也喜歡上了看書。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我在這種家風的薰陶下,也逐漸成長成一個有良好品德和習慣的人,我以後也會把它好好地傳承下去。

中華好家風徵文16

古語說得好:“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中孕育了無數的優秀傳統美德,其中很多傳統美德是以“家風”的形式代代相傳、延續至今的。如尊老愛幼、勤儉節約、謙恭孝順、善良禮讓、以和爲貴這些美德通過一代又一代的言傳身教,在現代社會積澱、傳承和弘揚,形成一個家庭的價值共識,也形成了全民共識。

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孝順的家風需要每一位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樣,良好的家風才能代代相傳。

媽媽是個大孝女,不論是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媽媽總能照顧的面面俱到。記得那年秋天,奶奶生了一場大病情況非常糟糕。媽媽知道了這件事,帶着我急忙趕到醫院,當媽媽看到奶奶那黑白交錯的亂髮、瘦不經風的身子時,媽媽鼻子一酸,頓時,嘩嘩流水集成汪洋大海,隨後,媽媽鏗鏘有力的說:“媽,女兒不甘心您有這般享福的年齡就早早離開人世,女兒不甘心啊!”自此以後,媽媽在家與醫院之間來回奔波。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和爸爸去醫院看奶奶,透過病房窗戶,我看到奶奶的臉稍有了一點光澤,頭髮也非常油亮,一種淡淡的薰衣草味,身子也漸漸變得健康的了,聽醫生說奶奶的病情大有好轉。爸爸的眼睛紅了—這是對媽媽孝心的感動;這是對媽媽視婆婆爲生母的感動。經過媽媽一個月的精心照料下,奶奶順利出院,難道這般尊老、敬老、孝老的心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可是,在很多的家庭中,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吃過飯後,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父母卻在忙碌着收拾碗筷;家裏有好吃的,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嚐,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後,百般關照,而父

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這種現象,使子女不自覺地養成嬌慣、任性、懶惰、自私的不良習慣。凡此種種,值得憂慮。

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捨得花時間陪你的人,一定是父母。孝與感恩是人最基本的美德,感激父母,善事父母,體現的是人內在的品質。兒女最需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報答養育自己的父母。

現在,家風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之一。其實,家風是個古老話題,對家庭成員而言,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會有什麼樣的處世態度。孝敬父母,關愛父母,就是一種最重要的家風。好的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着別的東西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某種品德和力量的源泉。就是說,做兒女的,在好的家風薰陶下,會用好的家風內容來塑造自己的行爲,從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中華好家風徵文17

我生活在農村的新時代,似乎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家風祖訓,只是憨厚的爸爸常對我嘮叨:做人要誠實守信,勤儉節約,尊老愛幼之類的話。嘮叨長了,我也就只當耳旁風,現在想想這幾句話大概應該是我們的家風祖訓吧!

我今年已經上三年級了。從我上學前班的時候,爸爸就叮囑我上課一定要聽老師的話,認真聽講,努力學習,不要和同學打鬥,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一定要幫助,不許撒謊,做誠實守信的孩子。至今我仍然牢記爸爸的話,在學校謹遵老師的教誨,團結同學,認真學習,從不和同學鬧矛盾,每當同學有困難如沒有筆寫字、沒有筆擦等,我都會主動幫忙;當在某個問題上產生分歧的時候,我總是笑笑說:“那就那麼辦吧!如果不行,再採取別的辦法。”就這樣,班級同學都很願意和我交流問題。到頭來,常常還是我的辦法好,同學們都說我是“樂於助人的小諸葛”呢!

有一次,同桌的筆擦丟了,我就幫他找,正在這時,一名同學說是我拿走的,就在我的文具盒裏,是呀,我的筆擦和他的一模一樣,可是我的是爺爺早上新給我買的,不是他的,後來老師經過仔細調查,真相大白了。老師誇我是一個誠實的孩子。把這件事說給了家人聽,得到了家人的肯定,並鼓勵我今後遇事不要慌,也要做誠實的孩子。

記着有一次,爺爺來學校接我,我揹着書包高高興興的張開雙臂奔向爺爺,此時爺爺手中正好拿着幾個被人亂扔的塑料瓶,於是,我疑惑不解的問:“爺爺,撿塑料瓶有什麼用?”爺爺不慌不忙地回答“賣錢,給你買雪糕呀!”我當時就愣住了,爺爺看到我此時的情境,就笑眯眯地對我說:“勤儉節約,纔能有吃有穿嗎。”我和你奶奶就是這樣勤勞節儉才讓你們過上幸福的生活。是啊,每當我亂扔紙張、還有半截鉛筆時,爸爸也總是這麼說我:“不要浪費,要勤儉節約。”從此以後,我就慢慢養成了一個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說到尊老愛幼,我深有感觸,特別是去年的夏天,天氣非常炎熱,我特別想吃一根雪糕解解涼,正在這時,從南邊的衚衕口走過一位飽經風霜奔波勞累、瘦骨嶙峋的老人,他就是我那年近八旬的爺爺來接他的“心肝”放學回家,他看到別的家長都給自己的孩子買雪糕,他也從兜裏掏出一張舊的一元錢,也買了一顆遞給了我,當我接過雪糕送到他的嘴邊,爺爺輕輕地舔了一下說:“你快吃吧!回家好寫作業。”我的這一舉動被旁邊的人看在眼裏,情不自禁地說:“多懂事的孩子呀!知道尊敬老人,現在的孩子能有幾個這樣的,早把老祖宗留下的傳統美德給丟了,您老人家爲有這樣的孫子多自豪呀!”聽了別人的誇獎,我高興極了,爺爺也笑了。從此,我吃好吃的都先給爺爺奶奶吃,再給爸爸媽媽吃,最後我在吃,現在我也有一個可愛的小妹妹了,所以有好吃的也先緊着她吃。我的行爲不僅受到家人的誇獎,也受到老師同學及親朋好友的讚許。

好的家風,能成就一個人的夢想。能給社會帶來許許多多的正能量,而這些正能量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正印證了那句話:“少年強,則國強。”作爲新時代的我,一定要把好的家風傳承下去,讓我的家鄉、我的祖國更強大。作

中華好家風徵文18

俗話說:家庭是社會的縮影。家庭進步,社會就會向前發展。我認爲,家風是一個家庭遵循的行爲準則,是幾代人傳承的道德規範。我家的家風就是勤勞節儉、尊老愛幼,我願意傳承好這一家風。

提到我接受的家風,不得不提我的爸爸。

他出生在一個農村的家庭,爺爺奶奶從小就教導他做人一定要勤勞節儉。爸爸小時候經常參與家務勞動,農忙時更是忙得很。爸爸跟隨着爺爺奶奶等長輩一起收麥子、掰棒子、刨花生、摘棉花等農活都幹過。雖然很勞累,有時汗流浹背、腰痠背痛,但家人靠自己辛勤的勞作,換來了豐收的碩果,看在眼裏,美在心頭,開心的總是不得了。除了經常參與家庭勞動,我爸爸還非常愛惜糧食,每次我掉了飯菜在地下時,爸爸就罰我背誦?憫農?古詩。這就是我家勤勞節儉的家風,從小爸爸便讓我懂得只有付出了,纔會有回報;只有節儉,家庭才能興旺。爸爸的話一直這樣教導着我。

在家中爸爸不僅教導我要勤勞節約,他們還特別在我們小輩面前注重尊老愛幼。我家族人多,大大小小几十號人,比我爸爸大很多的堂姐堂哥也有,比我爸小的堂弟堂妹也有。我爸與這些堂兄妹相處融洽,很少紅過臉,對堂弟堂妹更是愛護有加,這些堂弟堂妹們總喜歡鬧着要我爸爸講故事等,一有好吃的,他們一定就會分享給他們。我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也很是尊重孝順,從不頂撞。每次見到爺爺奶奶,我爸爸媽媽總是和顏悅色,哪怕自己工作再忙甚至遇到煩心事,也從不把不開心帶給爺爺奶奶。至今爲止,我沒有看到爸爸媽媽頂撞過一次爺爺奶奶。至於爺爺奶奶生病什麼的,爸爸媽媽更是上心,雖經常很忙,但還是盡心盡力照顧。這就是我家尊老愛幼的家風,儘管我有時做得不夠好,但相信有了爸爸媽媽的身教,我一定會傳承好的。

爸爸經常說:“勤勞節儉,家庭才能興旺。尊老愛幼,家庭才能和睦。”儘管幼小的我似懂非懂,但我相信這是個理。我要傳承好這一家風,相信我吧!

中華好家風徵文19

俗話說的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任何事物都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國又素有“文明禮儀之邦”的美稱,這都歸功於中國人民的素養,中國人民講究體面,每個人都出生於一個有素養,有講究的家庭,不論窮與富,每一個純樸的家庭,都會有那麼幾條不變的家訓,教育後人怎樣做人,人生在世的責任。

每個人的家裏都有幾條好家訓,塑造好家風,我家也不例外,爸爸也經常跟我說起爺爺的事,爸爸說,爺爺表面上很嚴肅,其實在姑姑和爸爸之間,爺爺最疼的便是爸爸,爺爺表面上若無其事,其實一直都很關心爸爸,爸爸小時候上學的路很遠,又沒有公交車,爺爺裝作不在意,結果偷偷地給爸爸買了一輛自行車,雖然只是一輛普通的自行車,卻包含了爺爺對爸爸無聲的愛,爺爺自己勤儉節約,把好的東西都留給身邊的人,就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於是樂於助人便成了我們家的傳統,好的東西也要和別人分享。

我一直都很崇拜我的爺爺,可是我卻從來沒有見過我的爺爺,因爲在很早的時候,我爺爺就去世了,那個時候我還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我爸媽都還沒有結婚,所以從小到大,對於我的爺爺,我都只是聽說,雖然對於爺爺,我僅僅只是聽說,可是爺爺已經成了我心中的第一。所以爺爺那些好的品質全被保留下來,作爲我們的家訓。

爺爺一直都是我們家做人的警鐘,我爸爸每次在我做錯事的時候,都會告訴我一些關於爺爺的事情,告訴我其中的道理,教我做人,做一個像爺爺一樣的人,我也從這樣的家訓中慢慢長大,他們都說我是我們家裏最像我爺爺的人,要我長大成爲一個和爺爺一樣的人,向爺爺看齊。

可是我卻沒有,我犯了一個錯,也許是在青春期裏的迷茫,突然覺得很慚愧。我沒有牢記爸爸告訴我的家訓,沒有像爺爺一樣,每個人都難免會犯錯,只要肯改。現在我知道自己做錯了,我會改,並且不會再犯,我會把爸爸的訓導和爺爺的精神牢記在心,我以後會嚴格要求自己,不辜負大家對我的期望。

正是因爲我家有一個榜樣給我們指明方向,我們家一直以來都是以和爲樂,幫助左鄰右舍,不卑不亢,有了好的家訓,塑造好的家風家氣,一家人和和樂樂,雖然平凡,但是很充實。

這樣的家訓便一直從爺爺身上留下來,教育爸爸,教育我,教育以後的子子孫孫,家訓記我心。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國天下”的情懷深入每一箇中國人的骨髓。重視家庭、強調家風。

家是社會最小的細胞,家風對我們的社會而言,就是一種對道德力量和規則的信仰。如果每個家庭都能傳承優良的家訓家風,如果每個家庭成員都能將家風意識植入內心的價值觀,時代的精神就能得到非常重要的支撐力量。重視家訓,重建家風,必須重建家庭觀念,將家庭置於更重要的角色定位。每一個家庭的幸福,決定着中國的氣場。“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的形成,無關貧富,只關德行,家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和影響着社會之風。從家風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個是具體行動,一個是精神昇華。家風是社會的產物,與時俱進,歷史的變革,或早或遲,總會賦予家風、家規、家訓以新的意蘊,也給時代和人心以指引!

中華好家風徵文20

最近,中央電視臺在“新春走基層”欄目中開展了“家風、家規”調研活動。我本人認爲,此活動開展的非常好!中央電視臺新聞,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風向標,這說明國家在抓道德規範,抓國風民風,抓法制法規。是啊,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法律風尚和道德規範;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和約束;一個家族,也有一個本家族傳承習慣和約定俗成的家教、行爲規範。

家風,是一個家庭或民族的傳統風尚、門風;家規,是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爲規範,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傳下的教育規範後代子孫的準則。家風是仁慈的、寬厚的;家規是嚴厲的、強制的。家教,是圍繞本家族的家風和家規而採取的引導、教育、約束的方式方法。

作爲屹立在世界東方的文明古國——中國,五千年的發展史已形成了中華民族勤勞樸實、文明孝行的國風、民俗。

作爲我的家庭,雖幾代人都沒有總結、歸納、明確家風是什麼,家規是什麼,家教怎麼做。但是,以我從記事到我現在五十多年的感染和體會,我總結認爲,我們的家風就是:勤勞節儉;我們的家規就是:正道守法;我們的家教就是:孝老誠實。

“勤勞儉樸”的家風。我的姥姥、姥爺早年帶着我母親姊妹五人(母親姊妹六人,排行老四,一哥二姐一妹一弟,當時大姨十五歲嫁人未隨行),從山東老家徒步逃荒要飯到東北、進而到朝鮮,在朝鮮定居多年,後來返回老家——山東沂蒙山區。他們深知生活的艱辛和苦難,教育我們一生都非常珍惜每一粒糧食和每一分錢,要把每一粒糧食和每一分錢都要用在刀刃上,都用得恰到好處!他們從小養成的非常勤勞和特別節儉的習慣也言傳身教給了他們的子女們。

“正道守法”的家規。祖輩們都一代要求一代走正道遵紀守法。偷雞摸狗的行爲決不允許;吃飯時吃再多不嫌,不到吃飯時,吃零嘴不許!對事業要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忠誠守信、不甘落後。

“孝老誠實”的家教。父親常說,要孝敬長輩,父母生育子女很不容易,父母省吃儉用,一口飯、一把尿的照顧養育子女,把你們養大成人很不易,到老來,父母的經營能力降低了、身體條件變差了、精神狀態欠佳了,這時的老人需要人照顧、需要人安慰、需要人陪伴,這些就要子女們自覺去做到。對老人要孝敬,做人要誠實友善。不能貪圖別人的利益、好處,對他人不能有壞心,要用善良的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要用付出的心善待他人;要身影正、品德良、心地善;要誠實守信,不說假話;不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絕不得有害人之心!

以上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家規和家教。我會身體力行繼承和傳承下去的,也期盼我們家族的人也都能做到並傳承發揚下去。讓我們的家風、家規和家教能留芳後世,爲國家文明發展和民族進步做點滴貢獻!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