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演講稿

有關三年級演講稿彙編五篇

本文已影響 2.55W人 

演講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衆,演講人圍繞着主題講話的文稿。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演講稿,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演講稿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三年級演講稿彙編五篇

三年級演講稿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我國的風俗文化源遠流長,豐富異常。在我的家鄉,過春節時就有着別樣的風情。

正月初一子時,新年開始,家家戶戶燃放鞭炮,稱爲“開正”。人們要吃點紅糖線麪湯,糖寓意“甜蜜”,線面意味“長壽”,有祈求全家幸福長壽的意思。還要在門前備茶和糖果,在香爐裏焚香。

初一這一天,每個人都早早起牀,穿上新衣服,並在祭祀祖先的桌前燒香點蠟燭,祭拜天地祖先。在這一天,人們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如果說了必須要用紙巾擦嘴。也不能吵架,或者是摔碎東西,萬一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便要將碎的東西收藏起來,同時口中念着“歲歲平安”。

拜年是春節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小輩們向長輩拜年時,叩頭並祝賀長輩新年快樂、萬事如意,長輩們會把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象徵着好運。所以小輩們不能當着長輩的.面拆開紅包,這是不禮貌的做法。

春節時是不能吃粥的,是爲了避免往後出門遇到雨。也不能掃地或往門外倒垃圾,即“財氣外泄”。此外,還有很多禁忌,如:無論生活多麼困窘,都不能到外面去討債。大人無論怎麼生氣,也不能打罵孩子等。

怎麼樣,我們家鄉的春節既講究,又別有一番風趣吧!

三年級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家長:

孩子升入三年級了,很多東西都在發生着較大的變化,語文知識的學習更加廣泛了,中高年級的學習不同於低年級的學習了,現在除了基礎知識以外,就是閱讀和寫作了。而閱讀則是學生對文章的分析、理解、歸納和概況等綜合能力的體現。我將本學期的一些教學要求與構想與各位家長一起探討。

一、明確三年級的學習要求(一)預習:①正確、流利地熟讀課文;②思考勾畫重點句的理解;③相關資料的蒐集;④畫標生字詞;⑤查字典解釋生詞的意思;⑥思考課後問題;7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二)、課文:①應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②聽寫生字詞;③能用生字組詞④背誦精彩的句子,段落、古詩等。

(三)、作業:①生字本②詞句篇③聽寫本④習作本⑤《作》⑥《新》

(四)、日記:除了基本字、詞、句必須掌握積累,相應的練習應該有以外,每月至少有1篇日記或作文練習。

二、從以下幾方面配合督促孩子的學習。

1、關於寫字(圓珠筆要求)

2認真完成家庭作業:每天根據作業登記本上抄的作業,認真檢查並簽字。我知道很多家長都有認真檢查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因爲我看到孩子的每一條作業後面都畫上了一個勾。每次看到後面的這些小勾我都特別感動,感動於家長的認真和細緻,而相反的,有的孩子的作業根本沒有完成,或者有的孩子作業完成質量不高,錯誤很多,字跡非常潦草,可是我們有的家長仍然在後面簽上了自己的名字。長此以往孩子的書寫越來越潦草,學習也會越來越浮躁。只有父母嚴格把關,孩子纔會有更大的進步。

3預習。預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能使孩子在課堂上聽課更有針對性。

4聽寫:聽寫是幫助孩子掌握字詞的好方法,

5關於寫作:以前一二年級的時候叫寫話,三年級正式開始習作,字數上從低年級的幾十字到現在的.250字,到了學期末要達到300字以上。內容上也從低年級的看圖寫話,寫日記,到了按照一定的主題進行寫作,並且要求寫具體,寫詳細。從小學三年級,作文學習正式開始起步,這是小學生從口頭語言轉而發展書面語言的一個關鍵環節,也是決定學生走穩習作之路的關鍵一步。尤其是三年級,作爲作文時代的開端,三年級作文學習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以後的作文和語文水平發展。

要寫出好文章,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以上重視閱讀外,還需要我們從平時做起,在生活中留心觀察,善於積累等等。主要出現的問題有這樣幾個:

(1)文章內容空洞且不具體,內容沒有展開,甚至還存在“流水賬”似的文章。

(2)文章不能抓住重點展開,不切題,偏題,跑題的情況不在少數。

(3)文章佈局謀篇的結構、寫作的順序不夠合理,很多孩子還不知道該怎樣分段。

(4)文章語言不夠流暢,語句拖沓、重複,甚至顛三倒四。不能夠熟練使用學習過的好詞佳句去表現事物。

(5)文章標點符號的使用不規範,甚至使用錯誤。

(6)書寫不夠規範、認真,有的孩子文章裏錯別字較多,說明沒有養成寫完後多讀幾遍的好習慣。面對孩子的寫作方面存在的問題,我認爲像“跑題、結構、標點、錯別字”等問題,隨着老師的糾正、指導,以及練習的增加,孩子們都慢慢改正了一些。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許多孩子現在“言之無物”,沒有東西、沒有素材可以寫,導致了下筆難。我想究其原因便是:閱讀少、觀察少、體驗少、感悟少、練習少。

因此,我們試着與孩子們一起從以下方面改進:

1.讓孩子留心體驗生活,積累豐富的素材。其實生活是所有創作的源泉。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孩子只有切身體會到,寫出來的文章才更加真實、生動、形象。

2.讓孩子留心觀察生活,調動多種感官。觀察周圍的事物是學生獲得寫作材料的重要途徑。三年級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淺,加上平時沒有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或是觀察不得法,在寫作中普遍存在“無話可說”的現象。所以我們在指導時要特別注重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法:例如,觀察事物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從上到下、由遠及近、從左到右或按時間先後順序觀察,先看見什麼,再看見什麼,然後看見什麼,還提醒孩子,觀察不僅可以用眼看,還可以用手摸,用嘴嘗,用鼻聞。孩子意識到了,文章中自然會將意識到的東西體現出來。

3.具體指導細緻化。畢竟是三年級的學生,很多時候,學生在寫作時,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毛病:內容跳躍,缺少層次,或者大致籠統,內容不夠細化。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和家長有足夠的耐心去輔導,去講解。總之,三年級的作文還剛剛是個起步,有時確實使人感到無頭無序,無從下手,但只要我們老師與家長密切配合起來,多一份耐心,講究一下方法,相信一定能讓孩子走好這成功的第一步!

四、送給各位家長几點溫馨提示。

1、每天請檢查孩子的學習情況、家庭作業,及時查漏補缺,做到堅持不懈。檢查完後作業本上請簽名。

2、家長的善導是家庭教育的黃金,要多給孩子一點信心,做孩子成長的強有力的後盾。每天與孩子進行親切交流,和他們談談今天學到了什麼新知識,哪篇新課文,知道哪些道理,今後打算怎樣做,交談時,要有耐心,不能簡單粗暴。

3、定期與教師進行溝通,對孩子的優點、不好的習慣以及在教育過程中出現的疑惑,可經常與老師保持聯繫,共同尋找最好的教育方法。

5、讓學生多讀書,家長給孩子捨得買有關學習和課本上有關的作家的書籍。多讀作文選。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6、多讓學生寫觀察或紀實日記,指導孩子的習作,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7、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家長必須輔導把知識補上。

8、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觀察力是智力的構成因素之一,是學好各門功課的必要條件。中年級孩子已具有初步的觀察力,但是他們的觀察無計劃,不全面,不細緻。做家長就在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留心周圍事物,逐步培養成爲孩子觀察的興趣和習慣,教給觀察的方法:觀察要有條理、觀察要有重點、觀察要抓特點、邊觀察邊發揮想象等等,從而提高觀察能力。

9、鼓勵孩子積極思維:中年級學生處於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期,是思維發展的飛躍,這是小學兒童思維發展的關鍵年齡。要重視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培養孩子分析、比較、綜合的能力。

10、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和行爲習慣。做好每一次考試的分析和改進措施。

總之,爲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我們將和各位家長一道共同教育學生,並希望各位及時地與我們聯繫、溝通。真誠感謝各位家長!

三年級演講稿 篇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我想問,二十年後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炎熱的天氣,烏黑天空,或許我們根本看不到、鴨、鵝。最近一百年,氣溫比過去五千年之和升的都高。最近一百年,臭氧層在急速破壞,或許二十年後世界上將沒有一口新鮮空氣。最近一百年,酸雨灑遍全球各地,地球上最後一滴水可能是我們的眼淚。

境還在急速破壞,人口在劇烈增長,我們的資源在加速減少。如果我們不停止對地球的破壞(),二十年後我們將呼吸着漆黑的空氣,喝着烏黑水流,吃着黑麪膜。

這是危言聳聽嗎?

或許有人認爲這很假,不一定會發生,但是我想告訴你們,這是事實,事實甚至比這還嚴重:北京沙塵暴我們已經耳熟能詳了,但是你們知道嗎,許多國家在沉淪,正在被淹沒,許多地方已經在呼吸漆黑的'空氣了,每天我們都可以看到黑烏烏煙囪直通天際,這些都是以後,我們將要面對的,將要呼吸到的空氣。

地球是有自動調節環境的功能,可是我們的破壞,已經遠遠超出她的承受能力,而她還在默默爲我們付出。

看到那些把地球當作廢物處理場,污水到處撒的情況,我們難道不心寒?

有時我常想,我們的腳下,是否也充滿了污水,是否也被先進的科技填進了無數的垃圾,生活廢水,人畜排出物,工業垃圾,化學試劑?

三年級演講稿 篇4

各位家長,很感謝大家從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來參加這一次的家長會。再次對一直以來都鼎力支持我的家長說聲謝謝!要說的話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但想必家長們都非常想知道孩子在學校的各方面的表現,我就挑出重點爲各位家長說一說,一起互相交流。以便老師能夠及時調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促使家長也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教育管理中來。

一、班內基本情況。

三(1)班共有學生45人,大部分學生課堂上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從上學期的期末成績來看,大部份學生呈良好的上升趨勢,成績有了顯著的提高。重點是後進生,相比較自己而言,有一定的進步。這學期的期中考試情況來看,發現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缺乏對學習任務的恆心與毅力, 值得我們大家去思考一些問題,尤其是學習習慣和生活態度以及個人性格發展的問題。

(1) 表揚熱心班集體事務的同學:王威、王靖雯、吳夢豪、毛新宇、張均舒、王一帆、王安冉、丁雨竹、汝喆、孟響、張雅欣、吳佳宸、郭家寧、趙藝蔚、靳明宇、張劍初、王文川。

(2) 表揚聽講專心,發言積極的同學:毛新宇、汝喆、郭家寧、王文川、張均舒、吳夢豪、張雅欣、吳佳宸、張劍初、李正達、武雲天、趙藝蔚。

(3) 書寫認真、字型漂亮的同學:王一帆、王安冉、傅瀚文、王文川、張均舒、趙藝蔚。

(4) 進步很明顯的同學:吳夢豪、趙雪淳、昌銘尉、郭睿智、丁雨竹。

小學六年一般可分爲三個階段:一、二年級爲低段;三、四年級爲中段;五、六年級爲高段。三年級是一個關鍵年段,學生的兩極分化現象開始出現,有些學生很可能就在這個年段成爲了學困生。有人將學生的小學五年學習成績,比喻爲“u”字型,低年級起點較高,中間的三年級是處於最低點,但隨着年級的增長,在往後的學習中,成績又會慢慢地升起,直至最高點。現在您的孩子就處於低中段的跳躍。那麼我們要使孩子順利的完成這個過渡過程,除了孩子自己的主觀因素之外,其中也需要我們老師家長的幫助,要幫助孩子我們必須瞭解孩子從低年級進入中年級到底有哪些變化,我個人認爲主要有這樣幾個變化:

(1)學習方面:知識學習廣泛了,我就拿語文課爲例來講,低年級的時候呢我們主要是一些非常基礎的知識,拼音、生字、詞語讀幾遍,抄幾遍,也就是說只要孩子肯下功夫肯記一般不成問題。但是,現在可能就有點不同了,因爲現在除了以上這些基礎知識以外,考試卷上更多的是一些比較“活”的題目,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這些題目是沒有什麼最標準的答案,可以是一題多解,不像學生字、拼音該怎麼讀就怎麼讀,所以這就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礎必須紮紮實實地掌握,該讀的還要讀,該抄的還得抄,但同時還要拓展孩子的思維,從不同角度去考慮問題。從上次期末考試的我們可以看出,正是由於學生閱讀解題能力的欠缺、解題技巧的缺陷,所以很多孩子閱讀提失分很多。學習方面的改變還表現在內容增加了,並開始練習寫作文,如果基礎方面不紮實,寫作也就困難了,因爲寫作文必須要有事實的語言,如果積累少了,寫作文時就沒語說,這就要辛苦我們各位家長,要輔導孩子進入中年級,順利過渡到高年級。有一些學生因爲感到學習困難不想學,爲了逃避寫作業在家長面前說:今天老師沒布臵作業,或者說在學校已經做好了,這就要我們家長檢查一下是否已經完成。爲什麼有的孩子越來越想學,成績越來越好,而有的孩子卻越來越差,除了孩子的主觀原因以外,相應還要我們家長多抽點時間看看孩子的作業,輔導一下他們的學習,讓他們把成績搞上去。

(分析試卷)

(2)心理方面:孩子一大,心理狀況也變了。三年級的孩子對很多事情都處於好奇,開

始有獨立性,不願意將自己的小祕密與大人分享了,自尊心也逐漸增強。不知家長們有沒有發現,這階段的孩子對很多事情都想試着自己一個人去做,但往往又達不到你所要求的標準,其實我們不要要求他們最後的結果怎樣,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答應他們的要求,同意讓孩子自己試試,不過你得告訴孩子:如果遇到困難一定要想辦法,可以找父母幫忙。特別要注意的是,這階段的孩子自尊心逐漸增強,也就是我們通常在講的孩子知道“難爲情”了,他怕“丟面子”了,所以各位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不要以勢壓人,而應該以理服人。批評時先肯定孩子的努力,再告訴他該如何做就比較妥帖。

(3)思想意識: 三年級,孩子們的思想從單純走向了複雜。其實,也就是孩子們想的事情多了,開始有自己的意向,有自己的打算。我們常常聽到家長說:這孩子很倔,不聽我們家長的話了。這也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三年級正好是他們的一個心理反叛期。在這個階段,會出現一種心理矛盾:孩子們的辨別力比較弱,但又很想吸收新鮮知識。他們還不能完全理解到底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這也就需要家長經常給孩子一些指示和告誡,以給他明確的方向。特別是有些家庭,一定要注意大人的“口風”必須一致。不要爸爸媽媽這麼說,爺爺奶奶卻是那麼說,這樣孩子就更辨別不清楚了。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注意與學校老師的要求保持一致,否則學校老師再怎麼嚴格,都將絕對出現效果爲“零”的效果。

二、重要問題.

(一)作業問題。從開學到現在,我們班交作業的情況都不是很理想,無論是哪一科,每次總會有沒交作業的學生。作業成了我們老師教學的一大阻礙,很多時候,我們老師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追討學生的作業,這樣下去,對孩子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我很明白家長都有自己各自的工作也很繁忙,但是,請抽出時間,檢查孩子的完成情況。孩子作業會不會做是孩子對知識掌握的問題,但孩子做不做作業則是學習的態度問題,同樣的,家長檢不檢查也是對孩子負責的態度問題。

在學校裏,我們老師會盡心盡力的輔導,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靠家長配合。一個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終生受用,我便有這樣一個體會:一個好習慣一旦養成,長大後便會一直堅持下去。作爲父母要幫助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我想一個好習慣的養成應該包括好多方面的,下面我就談一下我幾點看法:

1、迅速開始。有些同學在坐下開始做作業時,常表現出不能立刻進入全神貫注學習狀態的特徵:或東找西找學習用品;或東翻翻語文,西翻翻數學;或一會兒喝點水,一會兒吃點東西,一會兒瞄瞄窗外,一會兒聽聽大人們閒聊,一會兒又插話……時間就不知不覺地過去了。那麼怎樣才能做到迅速開始做作業呢?第一,請你給孩子一個固定的學習的地方,一坐下來,就可以做作業了。而其他事情,如看閒書、喝茶、聊天、吃點心什麼的都必須到別的地方去。而且,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做作業,時間一到,做沒做完都必須結束。

2、集中注意力。學生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因而其注意的穩定性和集中性較差。若環境中存在各種干擾性因素,小學生就易分心。第一,做作業時要儘量避免電視、電話的干擾。若來了客人,又無法避開的,寧可先放下作業等客人走了再做。一邊聊天一邊做,得不償失。第二,不要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批評、教育孩子,這樣一來教育無效,二來作業效率低下,長此以往,還會導致作業與煩人的數落聯繫在一起,從而討厭做作業。1、專心致志。 回到家時要給孩子創造一個適合孩子學習的環境,讓孩子養成放學及時做作業,按規定時間完成作業之後再做其它事情的好習慣,同時我也希望家長不要縱容孩子邊做作業邊吃東西。有時改作業都會在作業本上留下餅乾屑、橘子汁等。

3、獨立思考。父母對孩子不能解決的問題要採取誘導的方式引導孩子思考問題,重要的不是教會孩子一道題怎樣解決,而是要告訴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我們老師改作業時,經常可以聽到老師抱怨作業是家長或者哥哥姐姐做的,不知道是家長沒有耐心呢還是真的時間不夠,希望家長能夠多些耐心,給孩子多些時間。

4、認真細緻。 孩子的作業一定要在規定時間內去完成,而有不能草率馬虎。這就要求內容正確,書寫工整,按時完成等方面。爲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正確率與責任感,從一年級開始,就應要求孩子養成檢查的習慣,更何況現在已經是三年級了,家長也可以體會到,年齡越大的孩子越難說服,其實你想要省心,最重要的還是在年幼時養成的習慣。

5、培養孩子活躍的思維。 不要以大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提問,要善於培養孩子勤思的優點,對他們的提問進行恰當的鼓勵與表揚,並能及時更正孩子的錯誤想法。對孩子接觸的事物家長要多講,多啓發誘導,千萬不要對孩子的提問不理不睬,這樣會使孩子有問題也不敢問。

6、養成看書讀報的習慣。 家長需要爲孩子購買、訂閱適合的的圖書報刊,創設一個閱讀環境,但書最好不要訂得過多,書要少而精。爲防止“走馬觀花”,家長可以與孩子們一起閱讀,共同討論書中的問題,並指導孩子做讀書筆記。例如一些好的詞語,好的句子。

7、培養週期學習習慣。 掌握學習週期,培養孩子按預習、聽課、複習、作業這樣的週期學習的習慣。低年級小學生很重要的一點是好習慣的養成,這包括學習上的,也包括生活上的。孩子就是孩子,理應天真爛漫,千萬不要把社會上一些世俗的東西教給孩子,讓孩子成爲一個小大人。讓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大人的事幫着做。能夠合理地安排時間,家長在旁只作適當的引導。 現在是三年級了,應該多看一些課外書,增長一些課外知識。努力創建“學習型家庭”讓孩子以學爲樂,尊重孩子的自信,促進孩子主動發展,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引導孩子和諧成長,密切與家校聯繫,在家多和孩子溝通、交流,經常抽時間到學校瞭解子女的學習、思想狀況。

(二)差異問題

首先,我先從語文學習方面來談。

一是“抓閱讀”。

孩童時期是記憶的黃金時期,學習能力最強,最擅長背誦。多讀多背多寫,語文不會差。班裏寫作水平不高、閱讀短文不會做、經常寫莫名其妙病句的肯定不愛看書。腹有詩書氣自華。所以我希望家長能督促孩子每天在家中多讀些課外書,如果他不肯看,那你就和他一起看,挑選好的課外書,做完作業後看半小時左右。

第二“抓作文”。

寫作是語文的靈魂,但很多學生不喜歡寫作,主要原因:一是無話可寫(其根本原因就是閱讀量少),二是不知道怎麼寫。久而久之,學生便怕寫,不願意寫。三是懶惰的孩子只願講不願意寫。面對這三大難題,作爲家長,首先要消除“速戰速決”,“一勞永逸”的念頭。作文非一日之功,需要我們耐心地陪同孩子一步一步積累。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讓孩子寫日記是個很好的起步方法,剛開始寫日記時不要苛求日記的質量與篇幅,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興趣,敢說心理話,尤其是如果成文速度比較快,說明思維很活躍。我相信隨着訓練的循序漸進,孩子的作文能力一定會越來越高。

第三“抓寫字”。

中年級是孩子最能練出字階段,能讓孩子寫出一手好字,相信是每個家長的樂事。想提醒各位家長朋友的是:別老是專門讓孩子在某一個時間練字,而應該讓孩子養成“提筆即練字”的習慣,每一次作業,甚至留個便條,都應該認認真真寫好它。

第四、抓做人。我常向孩子們傳遞這樣一個觀念:做人第一,學習第二。

誠信是首要。我總是儘量在學生面前說到做到,不食言!(有些事情也許你們家長見了認爲是小題大做,沒事情找茬。可學校沒小事,件件是大事。否則,老師怎麼會在孩子心目中會那樣敬畏?家長的話爲什麼有時會沒有作用?而且隨着孩子年齡的增大,家長的話會越來越不靈驗。我想,其中的原因就在於此。)對待孩子說謊,有的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事就打,孩子爲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瞞則瞞,能騙就騙,因爲對孩子來說,騙過了一次,就可以減少一次“災難”。可是孩子說的謊話,往往站不住腳,很容易被家長髮現。爲了懲罰孩子說謊,家長的態度會更加強硬;而爲了逃避捱打,孩子下一次做錯事後更會說謊,這樣就構成了惡性循環。遇到這樣的情形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恰當地引導。如:可以給孩子三次機會,第一次說理,第二次提醒,第三次再懲罰也不遲。這樣,給孩子改正錯誤一個緩衝,孩子就不會有害怕恐懼的心理了。

在最後我想給每位家長提幾個要求:

1、樹立家長的威信,創設基本的家庭教育的環境,爲什麼老師的話願意聽,家長的話就不願意呢?

2、要創設機會,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家長以身作則,培養孩子關心他人、善待老人的.心靈

3、經常性的檢查孩子的家庭作業情況,如發現錯誤、少做或不認真現象,請及時給予糾正。不管你是否看得懂,也要讓孩子有壓力。

4、要正確地瞭解自己的孩子,老師平時因材施教,家長也應該“因材施教”,使孩子優化發展,有新的進步。

5、安全教育,你我共同的責任。老師僅僅起到教育的責任,下不了保證的承諾。 特別提醒家長,孩子到校時間。

6、不要隨意給孩子零花錢。 (零食、玩具)

7、各位家長想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多打電話與老師溝通。

8、工作再忙也要抽點時間來多瞭解孩子在校的表現和學習成績情況。因爲孩子只有一個呀,我們的一切工作難道不是爲了孩子將來的美好前途嗎?

9、在孩子面前一定要絕對地支持老師的工作和教育,樹立老師的威信,不要過多地把成人化的思想教給孩子。 目標一致,纔是教育的良策。

10、關於能否打電腦的問題。

剛纔有幾個孩子提到父母不允許他們打電腦,而他們心裏又是非常渴望能在網上與同學交流,與精彩的世界接觸,心裏非常羨慕能上網的同學。隨着計算機的普及,許多孩子的家裏都買了電腦。但我們家長不給孩子上網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主要是對他們不放心,怕影響了孩子學習,怕孩子接觸到網上一些有害的東西,所以堅決不給他們上網的機會。有些家庭怕孩子上網學壞,連電腦都不買,有的買了也不開通互聯網。而你越是這樣嚴格控制,孩子心裏就越是對電腦念念不忘,甚至產生一些逆反心理。所以,我想我們家長也不必過分緊張,條件許可的話,還是應該讓孩子上網。我的觀點是:電腦是把“雙刃劍”,利用得好,對孩子的學習確實有幫助,也適應時代的發展;當然,如果利用不好,對學習的危害也是相當大的。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孩子們現在的電腦水平確實挺高,電腦課上他們已經學會了在網上申請自己的郵箱,學會了收發郵件,學會了與同學聊天交流,學會了在百度等一些網站搜索自己需要的資料,學會了在一些兒童網站上發表自己的文章等。關鍵是我們應該對孩子上網進行正確的引導,注意他們在網上幹些什麼,控制他們上網的時間和次數。如果孩子利用電腦來學打字、搜索學習上有用的資料、瀏覽一些時政新聞,我想應該支持他們,偶爾獎勵一次玩遊戲也未嘗不可,但時間不能過長。最近班上經常有同學在一起談論在家打遊戲打了多少時間,又有了多少積分,使一些不能上網的同學更加手發癢,心理不平衡。這點請我們在座的家長一定要注意,如果發現孩子上網只是玩遊戲,養寵物,得積分等,必須堅決禁止,並要和他耐心談話,使他認識到其中的危害。

三、總 結。

讓孩子成爲敢於搏擊風浪的海燕,而不是溫室中的花朵。感謝您的指導,孩子的進步是我們共同的心願!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三年級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家長:

不知不覺,我和這幫孩子已相處2個半月的時間,對他們的瞭解越來越多,對他們的要求越來越嚴,對他們的期望越來越高,因爲我和你們一樣,真的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沒有進步,沒有出息。在這半個學期的相處裏,我發現我們班的家長還是比較非常負責的,非常關心孩子的學習,對於我的工作也是全心全意地支持,再次向各位家長朋友表示真誠的感謝。

三年級是孩子的轉折期

第一方面:三年級存在的現象

現象一:行爲習慣分化的高峯期

9~10歲的兒童其行爲方式還未定型,且又極易受社會不良習氣影響,但經過了兩年的學校生活後,在心理上,他們認爲自己什麼事都可以獨立自主了,有一種反“束縛”的要求。有的孩子則表現出兩面性:在學校老師在與不在兩個樣,在家裏無法無天,不守規矩;有些同學甚至在課堂裏的學習中出現好動、隨意說話、坐立姿勢不正確、老師提問題未經允許搶先答題或大聲插話、同學回答錯誤時鬨笑、上課不舉手回答問題等現象。因此,孩子在進入中年級後,家長要特別重視孩子的紀律教育,教育孩子遵守校紀校規以及公共秩序規範,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這對於兒童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現象二:學習困難學生產生的高峯期

國內和國際的研究成果都證明:小學中年段是學習後進生產生的高峯期。兒童對於學習來說,天生是勤奮的,這可以從每年9月1日剛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的心態得到證明,孩子們都興高采烈地,甚至可以說神氣活現地進學校。由於考試的出現,總有人排名最後,甚至於考試不及格,如果當這一現象在某個孩子身心反覆出現,那麼基本的自卑感就會上升,勤奮感也就下降了,厭惡和抵制學習的孩子越來越多。因爲發展是人的發展,主體的發展,主體沒有了自信心,積極性是談不上發展的。一般情況下,某一次的成功可能歸因於努力,而連續性的成功就可能歸因於能力。小學三、四年級的反覆失敗,就可能促使學生懷疑自己的能力。這是因爲十歲左右的兒童的心理髮展往往有很大的波動性,更容易消極地理解失敗。也由於這時兒童的自我概念更容易受周圍人的影響,所以他們的自我概念更易因爲失敗而變得越來越消極。僅僅是自卑還不足以產生大量的學習後進生,還有三年級的學科特點。各門功課的內容多了,難度增加了,學習要求提高了,考試中機械記憶方面的內容相對減少了,運用抽象思維的方法進行解答的內容有所增加了等等,有的孩子一時適應不了,有的孩子就因爲本身的理解能力而跟不上了,如果還不有重點地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不鍛鍊自己的分析理解能力,長此以往下去,隨着學習內容的加深,他與別人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第二方面:說說期中檢測。

當家長拿到試卷的時候,有喜有憂,喜的是孩子考到了好成績,憂的是孩子的成績不理想,平均分:89.6分優秀率88.9%(85分以上)試卷難易適中,3分的書寫分,基礎知識42分,閱讀分析20分,習作35分。基礎知識45分,的有。閱讀分析18分以上,習作34分的有。基礎知識:書寫不認真3分沒得到。字音沒有掌握,錯別字較多,詞語積累不夠,審題不認真。對策(做到能夠聽寫正確)1.加強聽寫,每單元學習結束要對生字表一的讀音全部掌握,進行詞語表的聽寫,古詩句及園地中的佳句及名言等,要全部會背,默寫,本學期所學四首古詩(第9課、第21課)的作者、朝代、詩句的意思及相關的詞語註釋要會默寫。2、學過的每篇課文都要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部分課文要會背。要求背誦的課文要一字不差地背下來。

閱讀:讀文章不深入,審題不清,不能把握每段話,每句話的意思,對作者的表達順序不清楚。詞語的理解不到位。對策1.課堂上老師引導學生學習閱讀,課下要多閱讀,圈點勾畫好詞句,寫出文章或段落的內容,以及自己讀後的感悟與收穫。2.可以買閱讀分析題,每天中午做一課。並要對照答案進行用紅筆修改。3.習作。不會審題,不會選材,不會組織材料,語句不通,不能正確分段和使用標點。對策1.學習課文時要認真聽,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寫好小練筆。精心準備材料,選材,構思,寫提綱,打草稿,修改,再謄寫。2.多讀書,多積累。

常規作業1.每週一篇讀書筆記,一篇日記(不少於300字)2.同步訓練每課跟做,用紅筆修改。3。練習冊,每週末進行佈置。自己用紅筆批改,家長簽字。

新課程改革和三年級的學科特點使孩子的兩極分化越來越明顯。當然,現在的社會並不是一味地看分數,他們更關注的是孩子的能力,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教師的目標也是一樣的。不過,從這張試卷上也可以看出一些問題。很多孩子閱讀能力還有待加強。我們要正確對待分數:分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但分數決不是衡量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二、三年級分數的波動原因。)此時首先應給孩子以安慰、鼓勵,其次要幫助孩子查找原因,並給予具體的幫助,從好的一面去指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培養他們的好的學習品質,樹立他們的信心,增強他們的勇氣,提高他們的興趣。

三、分析孩子們的學習存在着極大差異的原因。

1、首先,每個家庭智力背景有差異。

做家長最重要的是:時刻注意自身形象。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強,而家庭教育的特點是在於感化、示範和薰陶,如父母具備高尚的追求與情操、助人爲樂的精神積極的上進心等等,這些都能對孩子起着榜樣作用。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孩子的教材。

2、其次,孩子的學習習慣有差異。

班級裏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習慣相當好,上課時專心,作業專注,作業速度很快,學習效率也高。可同時也有一部分學生,上課的時候默默無聞,你講什麼充耳不聞,做作業的時候卻磨蹭、拖拉、羅嗦。同樣的一道題我在課堂上講過,別人會做了,部分同學還是不會,這一類同學,我們習慣性的歸結爲一類不會聽課的學生。正是因爲孩子學習習慣上種種差異,造成了學習成績的巨大差異。

3、家庭的重視程度有差異。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掌上明珠。但對學習的關注度各個家庭卻大有不同,我到現在接近20xx年的教齡了,見過形形色色的家長,有的家庭父母身居要職工資豐厚,家庭條件好,自身學歷高,對孩子的教育也是相當的重視,而且這一類家庭的孩子大都相當出色。我們班應該也有。而恰恰相反有的家庭,有一類學生父母沒多大文化,生活條件一般,卻對孩子的學習相當不重視。其實這一現象教育界早就有人關注了,在城市和鄉村中對比最明顯,這樣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會越拉越大。我最想不明白的是你這一代已經是碌碌無爲了爲什麼不想着讓我們的下一代改變呢,不是說只是知識改變命運嗎?唉,請所有的父母記住這樣一句話:“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爲天才的父母。”你看每年高考後出現一個高考狀元或神童之類,一些媒體對其父母進行各種採訪,而這類父母就會高談闊論的談及自己從小對孩子是如何因材施教的,針對孩子出現的種種問題家長是怎樣教育培養的。我想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們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作爲家長我們沒事時應該好好想想針對自己孩子的特點,該如何從明天開始進行改變,引導,教育。在這之前孩子學習好或壞都不重要了,改變從今天開始還不晚。我也私下問過我們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比如劉家瑩的成績好,因爲媽媽的密切配合,孔令一的字漂亮因爲媽媽的嚴格要求,還有很多,恰恰相反的是我們班部分家長對孩子不負責任應付老師,比如:有的孩子作業記錄本上記下了要做什麼作業,家長簽了字,可我檢查時,卻總會發現有些孩子少做、漏做,甚至不做。家庭作業我實在沒有時間一一批閱,希望家長朋友們嚴格要求,認真批閱,負起責來。

四、結合語文學科特點談家庭教育

差異已經存在,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想方設想地減少這個差異。

1.先抓習慣,再談學習:

教育孩子難,難就難在良好習慣的養成上。俗話說:“積千累萬,不如養成好習慣。”教育家葉聖陶也指出:“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由此可見培養習慣的重要性。

良好習慣的作用有三:一省時,二省力,三減少錯誤。就學習而言,孩子在小學階段必須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和課後認真做作業的習慣等,重點講幾種吧。

(1)培養孩子“立說立行,講求效率的習慣。

以做作業爲例,有些同學在坐下開始做作業時,常表現出不能立刻進入全神貫注學習狀態的特徵:或東找西找學習用品;……怎樣培養立說立行的習慣呢?第一,請你給孩子一個固定的學習地方,其次,把每次作業當考試,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做作業,時間一到,做沒做完都必須結束。把作業當成考考試,給孩子掐表。先對孩子做作業的情況暗地裏觀察,大體掌握多大的作業量孩子要用多少時間完成。然後,當面告訴孩子:我準備根據當天的`作業量規定完成作業的最後時限,每天限時完成作業,督促你加快寫作業的速度。

其次,家長也要注意。若環境中存在各種干擾性因素,小學生就易分心。第一,做作業時要儘量避免電視、電話的干擾。第二,不要在兒童做作業的時候批評、教育孩子,這樣一來教育無效,二來作業效率低下,還可能討厭做作業。

(2)課前預習的習慣

中國有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強調不管做什麼事,要事先有充分的準備。學生學習課程知識,課前的預習,既是心理準備,也是具體內容的準備。預習是促使孩子積極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的關鍵,是激發孩子求知慾、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三年級具體的要求:(一)預習大體包括:①正確、流利地熟讀課文;②思考勾畫重點句的理解;③相關資料的蒐集;④勾畫生字詞;⑤查字典解釋生詞的意思;⑥思考課後問題,將理解寫在課文旁邊(這叫批註);⑧提出不理解的問題。(二)課文學完後,①應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②聽寫生字詞及生字音節;③用生字組詞④摘錄文中好詞佳句;⑤背誦精彩的句子,段落、古詩等。(三)寫字時提醒學生做到“三個一”,養成正確寫字習慣,把字寫工整、清楚,寫在格子裏面。

(3)培養有計劃學習的習慣

幫助孩子制訂學習計劃。先制訂日常作息計劃:先訂每天什麼時間起牀上學,什麼時間做作業,什麼時間鍛鍊身體。再訂每週學習計劃,要擠出多少時間看書讀報,要求孩子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一些課外書並規定自己每週看幾本書或是看多少頁內容。最後,幫助孩子制訂學期學習計劃,寫明本學期的學習目標是什麼,發揚哪些優點,克服哪些缺點;課餘時間都打算做什麼等等。

(4、)勤學好問的習慣

善於請教是一種好習慣。善於請教的前提是善於思想、善於提出問題。家長要指導孩子隨時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以便向老師請教,向同學請教。向別人提出的問題,應該是自己通過努力沒有解決的。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

(5))查閱工具書和資料的習慣。

工具書和資料是不會說話的老師,在學習中,會使用工具書和資料好處很多。在培養孩子良好習慣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嚴格要求、以身作則、反覆練習,及時強化。

B、抓閱讀

孩童時期是記憶的黃金時期,學習能力最強,最擅長背誦。多讀多背多寫,語文不會差。班裏寫作水平不高、閱讀短文不會做、經常寫病句的同學肯定不愛看書。“腹有詩書氣自華。”所以我鼓勵孩子每天在家中有閱讀時間。挑選好的課外書,做完作業後看半小時左右。學校推薦的成長書單上的以及報刊雜誌,希望家長們能幫助孩子們挑選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鼓勵孩子記筆記。隨便寫什麼都可以,寫個簡單的書名也好,可以培養孩子要從閱讀中獲取一些東西的習慣。“好記性還不如爛筆頭”閱讀筆記較突出的同學有:

C、“抓作文”。提高習作水平除閱讀之外,最重要的還要寫好“兩記”:讀書筆記和日記。寫讀書筆記就是摘錄書中的優美詞語,妙語妙句,精彩片段它可以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不失爲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所以要讓孩子們大量閱讀課外讀物,作好課外讀物的讀書筆記,並反覆吟誦,只有經過長期積累,語言纔會豐富,寫作時大量生動的語句就會涌向筆端。寫日記也是一項有效的訓練措施。日記形式靈活,內容自由,訓練多,容量大,是提高自由寫作水平的捷徑之一。天天動筆就會開闊學生的思路,積累大量詞彙、語言素材,越寫越熟。而且日記也是一種積累材料的過程,平時積累,作文時選擇使用,“活期儲蓄”,隨用隨取,只有用心把事記下來,寫成日記,哪怕只是一兩句話,日積月累,時間長了,就會使自己所寫的日記由點到淺,由線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雛形”。

寫作是語文的靈魂,但很多學生不喜歡寫作,主要原因:一是無話可寫(其根本原因就是閱讀量少),二是不知道怎麼寫。久而久之,學生便怕寫,不願意寫。三是懶惰的孩子只願講不願意寫。面對這三大難題,作爲家長,首先要消除“速戰速決”,“一勞永逸”的念頭。作文非一日之功,需要我們耐心地陪同孩子一步一步積累。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讓孩子寫日記是個很好的起步方法,剛開始寫日記時不要苛求日記的質量與篇幅,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興趣,敢說心理話,尤其是如果成文速度比較快,說明思維很活躍。我相信隨着訓練的循序漸進,孩子的作文能力一定會越來越高。生活中隨時隨處可以找到寫作素材,家長也可以隨時指點:

我們無論是散步還是遊園,讓孩子觀察和述說周圍的景物,引導孩子按一定的順序觀察,按一定的順序述說,用自己所能想到的最形象、最生動的語言述說。春天述說春風、細雨、新枝;夏天述說落霞、晚風、雷雨、蟬鳴。和孩子一起遊玩兒、一起訴說,正是在這種妙不可言的享受中,孩子的觀察能力和描述能力得到了提高,孩子的歸納能力也從中得到了鍛鍊,我們何樂而不爲呢?

另外,引導孩子用心感受生活,其內容是多方面的。刷碗、洗衣服……多讓孩子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孩子知道了生活的不易,特別能體諒大人的辛苦。養魚、養烏龜、種植花草、踢毽子、扔沙包、放風箏、……這些課餘活動的內容都是記日記、寫作文的素材。另外,我始終堅信: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在孩子們作文剛剛開始起步階段就應培養他們自主修改習作的習慣。說到修改作文,我們的B類作文都是讓學生互相修改的,到現在爲止我班還有六位同學沒有紅筆從兩個月前就要求的事,(別人修改時他就在那裏瞪着眼看着)到現在不放在心上,我不點名了,回到家打開孩子的鉛筆盒一看你就知道了。

寫作好的:

E、“抓寫字”。中年級是孩子最能練出字階段,在這個階段,孩子們將從鉛筆字向鋼筆過渡,能讓孩子寫出一手好字,相信是每個家長的樂事。想提醒各位家長朋友的是:別老是專門讓孩子在某一個時間練字,而應該讓孩子養成“提筆即練字”的習慣,每一次作業,甚至留個便條,都應該認認真真寫好它。寫鋼筆字筆尖必須朝上,力度要適中,不可以用手去摸剛剛寫好的字,避免將本子弄花。寫錯的字一律用鋼筆橡皮輕輕擦去,不可以使用膠帶、修正液、修正紙等。大面積的錯誤可以使用修改符號,但符號必須用鉛筆畫。不管使用哪一種方法,都會在作業上留下痕跡,影響作業本的美觀,因此在我們要叫他們先動腦筋想好了再下筆,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寫一個字看不合適了再擦掉重寫。使用鋼筆的過程中不可以甩筆,鋼筆用完要及時套上筆套。寫完作業要等墨跡幹了之後才能合上本子。

書寫好的有:

最後,我想給家長們提點兒建議:(1)不要在開完本次家長會就回家揍孩子,孩子是成績優異還是有差距,作爲家長你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所以先反思自己。再製定措施,在教育培養孩子身上自己應該做些什麼(2)古詩的背誦也是我校一大特色,我們發的那本書上,三年級學生應背的24首古詩我們已經背了22首,你定期檢查一下,把前面不會背的再背背(3)常與老師聯繫,我們只要手機在手裏,只要不上課不開會,一般都能接聽家長的電話,並且非常樂意接聽,這是你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對孩子的關心,我們怎能不歡迎這樣的熱心呢?(4)教育孩子的工作不能憑三分鐘熱度,要長期關注,只要你的愛心,耐心到位了,孩子會進步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愛玩是正常的,家長就得時刻監督提醒,學生是最會察顏觀色的,你鬆一尺,孩子就會鬆一丈。成績下滑也很快。我把幾點建議歸結爲這麼幾句話:

1、以高遠的目標激勵孩子2、以嚴格的要求約束孩子

3、以實際的行動支持孩子4、以平常的心態關愛孩子

另外,我想說一個八、九歲的孩子一定要是幸福的,快樂的出現在實小這片沃土上,別讓孩子因爲要遲到了而一大早就慌慌張張的,別讓孩子因爲一大早因爲沒帶書,沒完成作業而誠惶誠恐的站在老師面前,別再讓孩子因爲考試成績不好而難過了,這些困難我們這些家長們老師們幫他們解決。爲了我們的孩子能快樂成長請幫幫他們。孩子的教育工作是瑣碎的,我們在工作中,難免也會出現疏忽或不足之處,懇請家長們批評指出,如果我們在教學中有什麼不合理之處,也歡迎家長們能坦誠與我們交流。。如果我們在教育您的孩子時,有令您不滿意之處,請您及時與我們溝通,並給予理解,您的理解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支持!謝謝大家!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