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演講稿

2022研究生開學第一課演講稿(精選5篇)

本文已影響 1.45W人 

演講稿是爲了在會議或重要活動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彙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現在社會,需要使用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演講稿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2022研究生開學第一課演講稿(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2022研究生開學第一課演講稿(精選5篇)

  2022研究生開學第一課演講稿1

各位研究生新同學:

歡迎你們來到復旦大學繼續你們的求學深造之路!

在這座古樸寧靜的校園裏,有你們可以流連的優美的環境,我想這也是我對這個學校熱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因爲這是進入我們眼簾和心靈的第一幕。復旦也有你們可以徜徉的學術氛圍,更有許多值得你們結識和交往的良師益友,他們將陪伴你們度過一段非常美好的精神歲月,併成爲你們寶貴的人生財富。

作爲研究生,你們和本科生相比的話,當然更加成熟,而這種成熟或許更適合於你們靜下心來探討那些需要叩問自己內心的問題。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討的是大家選擇了念研究生,但是大家今天來到這裏究竟是爲何而來?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深奧,但是面對這樣的問題,自然而然有各種各樣的答案。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人生規劃。而復旦的氛圍也支撐同學們這種多樣化的發展路徑。更何況在座的學生當中,有博士生,有碩士生,碩士生裏頭又有學術性的學位生和專業學位生,不同類型的學生當然有着不同的培養目標,不過儘管這些客觀上的差異是存在的,我們仍然可以找出大家的共同之處,那就是學校在接下去對你們的培養當中學術研究將是一個最爲重要的方式。這一點從你們的名稱——研究生就能夠得到一種非常好的體現。

講到學術研究,我們就會有一個疑問,因爲有人可能會講我畢業以後並不想從事學術研究。這可以理解,因爲真正能夠從事或者有需要從事學術研究的人並不是大多數,而只是一小部分人。所以我今天的講話並不希望我是號召大家去從事學術研究,但是我想號召大家的是希望有一顆從事學術研究的心靈,因爲不管到哪裏,不管從事什麼職業,你們都會面對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是需要研究的。因此研究生這個階段,對你們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訓練,也是一種思維的訓練,也是一種技能的訓練。

正因爲如此,無論你們是什麼專業,無論你今後將會從事什麼職業,但作爲學校來講我們都是希望通過學術研究來培養你們,培養你們成爲能夠在各行各業裏面具有創新精神,而且有擔當的這樣一種年輕人。所以對於每一個個人來講,研究生階段是一個十分特殊,而且十分重要的階段。對此我有體會,因爲在這個階段,我覺得比以往任何階段都賦予了你們自主學習的這樣一種氛圍,自由發展的空間就會更大。你們的課程將會更少,因此你們可以自由安排的時間將會比你們前面更多。你們擺脫了各種方面的,包括來自家庭,來自父母對你的各種限制。所以這段時間給你們創造了最大的自由,而這種自由對你們說來是十分寶貴的,因爲要給你們這個自由,目的就是希望把你們培養成爲積極而富有創新的思維習慣。

愛因斯坦在回顧自己的求學經歷的時候就曾經說過,說現代的教育方法很容易扼殺研究問題的神聖好奇心。而如果沒有自由,那麼這種好奇心就會不可避免地遭受夭折。因此愛因斯坦強調自由行動和自我負責的教育比那種依賴訓練,依賴外界權威,依賴那種追逐名利的教育實在是要優越得多。其實教育家懷特海德把青年人的智力發展分成三個階段,首先當然是對事物建立模糊的認識,有所啓悟的階段,其次是對相關的知識進行條理化、系統化的階段,最後則是對各類知識進行融會貫通、綜合運用的階段。對青年人的心智發展而言,前兩個階段是重要的基礎而已,最後的綜合運用的階段則是更加關鍵。如果做不到融會貫通、綜合運用,那麼我們所學的知識就僅僅處在一種被記憶和相互隔離的狀態,不僅無法幫助我們建立起對事物的整體認識,更無法幫助我們開展創造性的活動。而我認爲訓練和幫助我們融會貫通、綜合運用知識的一個最爲有效的辦法就是從事一段紮實而又嚴謹的學術研究,儘管學術不一定成爲你的終身職業。因爲學術研究是一種驅動力、建構力很強的學習活動,它激發我們的求知慾望,推動我們深入學習相關的知識,主動去涉獵新的知識領域,從而不斷拓展和充實我們的知識結構。基於這樣的知識結構我們能夠逐步建立起合理的概念框架,對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進行相對獨立的分析和判斷,並逐步形成一貫的穩定的看法。毫無疑問這是一種更加獨立和自由的思想狀態,也是一個人的心智走向成熟的標誌。

學術研究是一種需要行動力、創造力和持續的學習活動,學術研究的工程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推動這個過程向前發展的是研究者的行動力和創造力,其中也包括了一種持久力,一種耐心。因爲學術研究往往都是成功的少,失敗的多。而成功是建立在大量失敗的基礎上,而且學術研究無論是在查閱資料,做實驗,還是搞研究,寫報告都需要我們沉穩踏實地做事,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不放棄,不浮躁、不懈怠,用足夠的耐心和韌勁把研究推向深入。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我們準確把握事物的內在規律、綜合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就有可能有創造性的發現和發展,分析和解決一些重要的問題,從而爲事物的發展做出獨特的貢獻。

學術研究還是一種互動性、合作性很強的學習活動,尤其是對當今的學術,在大學裏的每位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開展研究。大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讓富有經驗的老師與富有想象力的學生結合在一起,開展專業性的、創造性的學術研究活動,而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也是大學裏極爲重要的學習優勢。正如教育家紐曼所說過的當一大羣青年人敏銳、開放、富有同情心、善於觀察,他們走到一起,並且自由的相互交流,他們肯定就會彼此得到學習。所有的交談就是對每一個人的一系列的講座,日復一日的從他們自己那裏得到了種種的新的觀念、觀點和新的思想材料,獨特的判斷原則和行動的原則。

在我當研究生導師的過程當中,我發現了一個簡單的規律,這個學生他畢業的時候學術研究的成就或者他做得好壞,論文的質量跟他入學時候的考試成績關聯性並不大。但是跟一點因素的關聯性很大,凡是跟他的同學能夠友好相處,凡是跟導師有足夠的溝通交流的,那麼他的學術研究,他的論文必定會達到最佳的地步。因此我認爲同學之間的學術探討將有助於培養我們一種很好的與人交流的能力,在這種學術的交流當中,大家會努力把自己的觀點講清楚,把他人的思想聽明白,然後共同追溯理論的根源,進行邏輯的推演。在遇到分歧的時候,大家不會有意氣之爭,也不會尋求表面上的和諧,而是深入剖析問題的本質,努力在更深的層次上來認真分析,達成共識。這一種理性平和的交流既有建設性又有包容性,它是我們在多元的社會和文化環境裏面需要具備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文明素質和領導能力。

正因爲學術研究具有上述的特徵,所以我堅定地認爲,一段紮實嚴謹的學術訓練會很好地塑造我們的心智。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這個社會,更加清晰地思考和表達自身的想法,更加善於發現和解決問題,更加善於交流與合作,並且養成我們全面綜合的做事能力和嚴謹踏實的做事的習慣。因此無論你們今後從事什麼職業,無論你們今後進入哪個知識領域或者是職業的領域,這些重要的能力和品質都是極其有效的通行證。

所以讓我回到最初的問題,我們今天各位同學是爲何而來,作爲校長和一位研究生導師,我真誠地希望你們是爲研究而來,是爲學術而來。希望你們通過一段紮實、嚴謹的學術訓練,讓自己成長爲具有全面素質和專業特長的新人才。爲學術而來,但不一定是爲學術而去。但爲學術而來,你一定是爲研究問題而去,因爲無論從事什麼職業,從事什麼領域,你將會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想我們復旦之所以能夠享譽海內外,之所以能夠吸引世界各地的優秀青年來學習深造,關鍵在於我們所培養的人都能夠滿足我。作爲國家重點建設的大學,我們必須自覺承擔起這個使命,爲國家和社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質的創新人才,我衷心期待各位新同學,能夠和廣大的師生員工一起努力,爲促進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而來學習,爲促進復旦大學的發展而努力奮鬥!

最後再一次表示復旦歡迎你們,同時復旦也祝福你們!謝謝大家。

  2022研究生開學第一課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學弟學妹們:

上午好!我是xxx,非常感謝也很榮幸站在這裏作爲老生代表發言,與大家交流在蘭大學習、科研和生活的感受和心得。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時刻,我謹代表全體在讀的老生,向勤奮學習並通過激烈競爭,並最終選擇了蘭州大學的各位新同學表示真誠的祝賀和熱烈的歡迎,歡迎你們加入蘭州大學,你們的加入,將使蘭州大學這所著名的百年學府注入新的希望、生機與活力,您們的人生也將開啓新的征程和篇章,不斷學習和成長。

十八歲那年,我在高考志願上毅然填報了蘭州大學,隻身從雲南來到蘭州大學,至今仍記得拿到蘭州大學錄取通知書時的歡欣和雀躍。兩年前,我和在座的學弟學妹們一樣,滿懷興奮與期待,作爲一名碩士研究生繼續在蘭州大學的學習。從當初的青澀、懵懂到今日的逐漸成熟與自信,每一步成長都深深烙上了蘭州大學的印記。百年積澱,歲月崢嶸,在蘭大求學的日子,也曾經感到生活艱辛,學業困惑,也曾彷徨過,徘徊過,有歡聲,也有笑語。蘇格拉底說,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我常常自我審視和反思:我來蘭大做什麼?畢業後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經過本科和碩士階段的學習,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在百年歲月積澱和一代代蘭大人不懈奮鬥中形成的蘭大精神,大學精神影響着蘭大人的氣質與風骨,當我們困惑和徘徊的時候,總能從蘭大精神中找到進取的力量,總能在“自強不息,獨樹一幟”的校訓中得到鼓舞。在“勤奮、求實、進取”的學習氛圍中,我逐漸消除了困惑,不斷成長。學校嚴謹濃郁的學術氛圍,安靜閒適的學習環境,豐富的圖書資源,淵博可敬的各位老師,優秀可愛的同學,豐富的校園活動和課外實踐,將使每位蘭大學子激揚的青春和理想得到釋放,只要用心經營,蘭大將成爲我們夢想起飛的舞臺。

在研究生學習的兩年中,自強不息的蘭大精神與樸實的人文關懷始終激勵着我不斷進步。實驗室、圖書館、自習室,都有勤奮的.蘭大學子忙碌而充實的身影,每天的生活都是飽滿而充實的。當我在圖書館進行經典閱讀與文獻追蹤時,常常感嘆於人類知識的奧妙與博大。參與導師的研究項目讓我感受科研訓練的嚴謹,導師的點撥和提醒則經常讓我茅塞頓開,豁然開朗。與研究小組的反覆爭論帶來的碰撞與火花,參加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會做論文報告時與點評人的激烈迴應與對話,直到撰寫的研究論文被學術期刊匿名評審並發表,讓我體驗着科研的辛酸與快樂,讓我明白,真理的追尋是一生的事業,只有堅持開放式心態與批判性思考,才能爲人類的知識增量做出邊際的貢獻。只有那些擁有堅持與信念,冷靜與執着的人,才能欣賞燈火闌珊處的無限風光。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正處於一個充滿深刻反思和創新的變革時代,在複雜快變與不確定的環境面前,激烈的競爭現狀與快速的社會轉型,使我們面臨着空前的機遇與挑戰,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新的起點上,讓我們珍惜時間,熱愛生活,將我們的青春與汗水,揮灑在追求真理的求索當中,讓我們勤奮閱讀,積極探索與實踐,將我們的理想和事業,播種在蘭大這片熱土,通過蘭大三年培養和自己的不懈修煉,當畢業時可以自信地說,我是一名真正的蘭大畢業生,我在這裏已經找到了人生成功幸福的鑰匙。

最後,祝願各位新同學學習進步,生活愉快。祝願各位老師節日快樂,閤家幸福。

謝謝大家!

  2022研究生開學第一課演講稿3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很榮幸,能在這個美麗的季節和你們相聚在綠茵如畫的經貿園,和你們一起分享收穫的喜悅。我們很是激動,能夠憑着自己的努力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我們很是驕傲,能夠在全國涉外經濟最高學府繼續深造。

五十年來,外經貿大學在“博學、誠信、求索、篤行”校訓的指導下,逐漸成爲一所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知名度的大學。五十年來,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學子,爲祖國培養了數以萬計的經貿人才,在各自崗位上成爲國家的棟樑。邁進新千年,兩校合併後,經貿園正發生着巨大的變化:裝扮後的經貿園如西子般的美麗,五十年的文化積澱噴薄出新的生命,改革後的經貿園煥發着青春的氣息……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們,激勵着我們。

我相信,我們在坐地大多數人都曾經過“導航”、“啓航”、“領航”的指引,都曾品嚐過晝夜苦讀的艱辛,甚至曾經徘徊在放棄的邊緣,終於戰勝了彷徨與挫折,穩穩地踏上惠園這片沃土!這裏有我們渴求的書林翰海,有我們企盼的學界鴻儒,更有我們嚮往的開拓進取、勇於創新之精神!大浪淘沙,方顯真金本色;暴雨衝過,更見青松巍峨!經過考研磨練的我們,經過工作磨礪的我們,更加成熟、穩重而自信。

如今,在這研究生新的起點上,我們心中更是充滿了期待:期待着更多的機遇與挑戰,期待着結交各方英才,期待着更爲碩果累累的三年,在未來的三年裏,我們要努力鞏固知識結構,鑽研理論內涵,豐富實踐經驗,在以後更爲激烈的競爭中乘風破浪,展現經貿之子的風采!謝謝大家!

  2022研究生開學第一課演講稿4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來自全球88個國家和地區的6134名新同學歡聚一堂,隆重舉行20xx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首先,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各位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

同學們,在今後幾年的校園生活中,你們的人生之舟將駛入一段全新的旅程,探索創造新知,培育職業素養,在這裏完成青春的再一次蛻變。你們的思想將更加成熟,羽翼會更加豐滿。你們將不再只是既有思想、知識、技能的學習者、接受者,更將成爲新思想、新知識、新技能的創造者、貢獻者。同學們,今後幾年也可能是你們人生最後一個階段的系統學習,你們自然會更多地思考自己未來的工作和職業的選擇,更現實地考慮自身的發展方向和人生目標,這可能會讓你們更加關注身邊的、眼前的、局部的事物。這是一個迷茫、探索和“作繭”的過程。我希望你們在這一過程中,勇於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化繭成蝶,收穫新的成長。

突破自我,首先要突破眼界的侷限。眼界有多寬,追求就有多大。從這個意義上說,你的眼界就是你的世界。在清華的一些演講會上,我發現很多同學提問時,話題總是繞不開身邊的事情,即使談到一些大的問題,往往也是從自身的視角出發。

今年畢業的法學院許吉如同學,曾作爲交換生前往海外學習。後來,她在寫給我的一封信中說到,使她感到驚訝的是,海外的學生能夠跨越自己的國籍和文化背景、站在整個世界的軸心去觀察和思考問題。她有兩位室友,一位是來自瑞士的交換生,選修了最難學的阿拉伯語課程,原因是對中東—歐洲關係很感興趣;另一位美國室友,則對南亞地區情有獨鍾,說以後要致力於研究、檢驗各種經濟援助計劃究竟有沒有解決亞洲的貧困問題。兩位室友對於自己的城市、國家之外的地區的高度關切,令她稱奇和深思。

這也讓我深思,清華的同學,能否多關注一些與今天的自己無關、看來無用的東西,並由此建立起你的理想和情懷。因爲只有眼界開闊、視野寬廣的人,才能把目光投向與自己無關的人、無關的事、甚至無關的國度。今年,清華髮展中國家研究博士項目的首批6位同學將陸續前往阿聯酋、巴基斯坦、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亞和阿根廷,深入當地去開展與他們的生活完全不相干的研究。他們爲我們、也爲清華打開了認識當代世界的新窗口,讓我們在這裏祝福他們,也感謝他們。這6位同學是:王霆懿、塗華忠、謝超、周燕、薛鬆、田嘉。同學們,我也希望你們今天讀研不要僅僅是爲了今後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或職業,甚至不是爲了發現值得奮鬥的事業,而是要爲尋找更明晰的人生方向做好準備。

突破自我,就是要突破追求的極限。做人、做事、做學問,都是一個過程。你的追求就是你的人生,因爲人生的價值不在於追求的結果,而在於追求的過程。有更大的追求,人生纔能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突破追求的極限,意味着你要不斷突破追求的目標。我們尊敬的老學長、應用數學大師林家翹先生,當年曾對他的老朋友、也是清華老學長的歷史學家何炳棣先生講,“不管搞哪一行,千萬不要做第二等的題目。”據何先生回憶,1933到1934年,林家翹大一時選修薩本棟教授的普通物理課。季終考試時,薩本棟和同仁研究某試題所有可能答法,看林家翹能否採用最簡潔最漂亮的答案,結果林家翹的答案出乎所有教授意料,他的答案“比預想的答案都要高明!”同學們,對目標的突破,不僅是追求完美的答案,更是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探尋人們預想不到的答案,這就是清華人的自強不息、追求卓越。

突破追求的極限,更意味着你要突破自我價值的實現。看重什麼,選擇什麼,追求什麼,取決於一個人的價值取向。今年是中國第一次核試驗成功50週年,當年有一大批清華人爲此隱姓埋名、默默奉獻,鄧稼先學長等14名“兩彈一星”功臣就是他們中的突出代表。王淦昌學長那句“我願以身許國”,道出了清華人突破自我價值實現的家國情懷。清華是一個有理想的學校,清華人追求的並非一己之私,而是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和人類文明進步。這是清華和廣大清華人贏得社會尊重的真正原因,也正是厚德載物的深刻涵義。同學們,希望你們能夠跳出自我欣賞、自我設計、自我實現的小圈子,在歷史的長河中追尋生命的意義。

突破自我,還要有敢於突破的勇氣。剛纔魯白教授也談到了勇氣。《孫子·始計》曰:“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勇敢,有勇氣,有膽量,是千百年來一直爲人們所稱道的品質。這種勇氣,在今天不是要你們流血犧牲,不是要你們面對災患,也不是讓你們浪跡天涯,而是更多地體現在敢於打破傳統的思維習慣、擺脫從衆的心理、衝破世俗的困擾。

作爲一名有勇氣的清華人,就是要在當今社會推崇時尚、快餐、誇誇其談之時,深深地懂得科學上沒有捷徑,做人也沒有捷徑,就是要敢於堅持自己,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施一公教授認爲,“圓滑的人是不適合做科學家的”。當別人都很浮躁,選擇做簡單題目、短平快項目的時候,你能不跟風、不從衆,不隨波逐流,敢於選擇別人不敢做的題目,勇於做冷、偏、尖、深的課題。你不是爲了展示自己,不是世故地做學問,不是投機取巧走捷徑,而是能夠認認真真地下笨功夫。正如老校長梅貽琦先生所倡導的——“沉潛治學、樸實無華、不尚標榜、不尚宣傳、誠誠懇懇、實實在在的研究科學”。

同學們,希望你們在未來的幾年,勇敢地突破眼界的侷限、追求的極限,實現人生中最美麗的一次蛻變。

謝謝大家。

  2022研究生開學第一課演講稿5

各位同學:

大家好!收到邀請我發言這幾天,我反覆想,該和大家談些什麼。大家早已過了能被說教的年齡,我只想與大家分享我的幾個思考的片段,期望這幾個片斷,能引發大家一點思考。

第一個思考的片斷是,在座各位,在這麼好的年齡選擇來清華讀研究生,就意味着你們不甘心平凡,要追求卓越。在這個的年齡,是可以做出非常偉大的事來。我由衷羨慕大家處於人生最好的年華。就讓我們看看像你們的這個年齡裏,幾位年輕才俊和智者:

1961年的諾貝爾物理獎,授予了德國物理學家穆斯堡爾,他發現了原子核中伽馬射線的無反衝共振吸收效應, 就是現在還在使用的穆斯堡爾譜基本原理。這一榮獲諾貝爾獎的工作,是他的博士論文,完成博士論文的那一年,他只有29歲。

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獲獎者美國生物學家沃森,在他25歲時,就與克里克一起完成了dna雙螺旋結構的論文,這一重要發現,奠定了現代分子生物學基礎。

在計算機領域設有著名的圖靈獎,以紀念這位人工智能之父。他關於“論可計算數及其在判定問題上的應用”的經典論文發表時,年僅24歲。這篇論文是今日計算機的基礎。

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納什,22歲就完成了他的“非合作對策”博士論文,他的這一理論奠定了對策論的數學基礎,而且後來在經濟學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這個片斷只是和大家共同思考,在這個年齡,不僅僅是學習的年齡,也是可以結出碩果的年齡,是可以有所創造的年齡。期望清華的自由學術土壤,能幫助你們產生創造的靈感。

我的第二個思考片斷是,作爲一個研究生,怎樣的學習方法是得當的。你們經過十二年應試教育,四年大學學習,可能有些同學還有了幾年的工作經驗,大家應該已有了很好的學習方法。到了研究生階段,我認爲主要學習的不再是知識,而是創造知識的方法,並去真正開始創造知識。這一過程的實現,要通過自我思考,互相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向最先進的知識信息學習,而應該較少地依賴課堂學習,而較少的到網絡上覆制知識。其中, 瞭解最先進知識和信息的一個重要窗口,是在清華園幾乎每天都有的來自世界各地傑出學者們的講座,我認爲聽講座並參與討論是很重要的一種學習途徑。關於創造知識的方法,不同的學科具體可能不同,但也有共性,如不同思維方式的碰撞,跨越學科的邊界,從舊理論中的再發現等。我殷切地希望同學們,通過思考和實踐,總結你們創造知識的方法。我相信:研究生階段形成的方法論,將有益於你們未來取得傑出的成就。

我想講的第三個思考片段,是人生和職業的理想和目標。我常問遇到的年輕學生,你想做什麼?我得到的答案常常是:我打算出國,我要考研,我在找工作。這不算錯誤的回答。但我更期望同學們思考更具體的問題:如我在思考記憶的分子基礎是什麼,我在思考如何實現非石油路線合成材料,我在思考人腦與計算機如何聯結,我在思考什麼樣的能源政策適合中國,我在思考20xx年開始的金融危機的深遠影響,甚至我在構思一篇小說等等。還有的時候,我問碰到的研究生,最近的工作怎麼樣?他回答:“我最近在哪裏哪裏發了幾篇論文”等。其實,我更期望他告訴我,他解決了什麼樣階段性科學問題,它的學術意義和應用價值是什麼。所以我就想:如果說中學教育是爲了高考,以求能夠進入理想的高等學府;四年的大學教育,一入校門就想的是一份工作,或考研或出國留學;那麼研究生階段,我們是否該沉靜下來,不該仍如一個過客,成爲再一次匆匆忙忙地趕往下一站的旅遊者。研究生是開始創造知識的階段,希望你們能夠去深入思考人生大目標,去踏實地工作,去從事富有想象力的創造。我期望在你們畢業的時候,不僅是把最美好的年華留在了清華園,也留下你們創造知識的足跡。

我喜歡那個宏偉而又樸素的千古名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麼,今天開學伊始,從自身的思考開始,這可以是我們行動的一個出發點。

謝謝大家。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