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15篇

本文已影響 1.59W人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歡迎閱讀與收藏。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15篇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1

23日張娟校長的《你若盛開清風自來》這場報告可謂是精神大餐。在要做有教育智慧的教師中,張校長詳細講了聽課和閱讀兩方面,入職三年聽了很多節課,但其實一直在重複“爬樓梯”進步不大。現在明白瞭如何去聽課。在實幹精業方面,其中備課和作業的落實對我啓發最大。備課要做到“一課三備”。

關於作業的落實,張校長提到的`“全批全改”這一點我做的不好,上一屆作爲班主任,自己又是新手教師,總是忙得雲裏霧裏,很多時候作業佈置下去,沒有進行全部批改,所以對學生的掌握情況把握不好,這樣就少了針對性,失去了提高鞏固的機會。“面批”這一點,我在上一屆使用過,體會到這種做法的好處。強化面批講解,及時做好反饋。無論是數學教學還是自我成長,我要做的有太多太多,希望在這場報告中學到方法,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儘快成長爲一名有情懷有智慧有能力又幸福快樂的人民教師!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2

本學期學校教導處組織我們學習了《如何才能打造高效課堂》。經過學習,我認識到了高校課堂的重要性,也懂得了什麼樣的課堂纔是高效課堂,同時對如何打造自己的高效課堂有了些許的認識和體會。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每一個老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它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晶。

高效課堂是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的。現在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自主、合作、探究”爲核心的課堂教學備受青睞。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是在訓練習作中的昇華認識,在一節課的時間裏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一般來說,高效課堂效益評價主要標準是,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流利、有感情,課堂充滿激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目標達成且正確率在95%以上。

高效課堂的前提是看學生是否願意學、會不會學,樂不樂學,核心是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因此,評價課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高效地實現預期教學目的。它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教學策略,更是我們課堂教學的基本追求。而課堂能否高效的關鍵在於教師,在於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在於教師研讀教材的功夫,在於教師對課堂的精心設計,在於教師對教學的科學規劃,在於教師對教學材料的精心取捨與提煉,在於針對學生實際設計出學生能高效自主學習的活動抓手,在於讓學生既能進行長時間的充分實踐活動,又有大量的知識積累,老師又能不失時機的引導和提升,使得在單位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效率。

如何實施高效課堂教學策略呢?我覺得具體的是:

一、精心備好課,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

精心備課,分四步。

第一步是在備課前泛讀,我們一定要經過大量的閱讀和準備,不單是寫寫教案那麼簡單,自己必須廣泛深入地閱讀,隨時充電充實自己,打下深厚的知識基礎,作好充足的教學準備。比如科學課中有許多知識和技能必須老師先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給學生去上課,否則你不可能讓學生透徹地掌握正確的科學知識與技能;自己如果都是迷迷糊糊的,那學生肯定更是雲裏霧裏的。這哪談得上高效呢?只會令學生生厭而已,久而久之就是誤人子弟了。所以,我每次備課前都進行大量的閱讀。翻閱各種資料,上網查詢各種疑難問題。所以,本期我自己閱讀學習的教學資料形成了厚厚的一本,遠遠超過了備課本的厚度。“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句話我是深有體會了。總之,我認爲一個負責任的老師絕不能把自己都不懂的東西去教學生。

第二步是備課時自讀,不參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參考書,完全是自讀自思自解。

第三步是針對自讀時的難點疑點,參照別人的備課,看看哪些是別人想到而自己沒有思考到的,想想別人爲什麼要這樣設計,吸納別人的智慧補充自己的教學設計

第四步是在上課後,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寫出課後反思,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這樣的備課能促進我們教師獨立思考,使能力不斷提高。我覺得寫教學反思與教學後記或教學日記絕不是應付上級檢查的事情,而是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的必要手段。所以,本期我寫了一些隨筆與反思,來隨時反省自己的教學行爲。但是,由於時間精力有限,我的反思與日記還是寫的不夠。所以爲了讓自己的課堂成爲真正的高效課堂,以後我要堅持寫教學隨筆與日記,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第四步是既要站在教師的角度去備課,同時也要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讀教材,並提出疑問。因爲對同一教材的內容,師生的年齡、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都有巨大的差異,必然對教材內容的實際解讀相差巨大。因此我們要站在學生認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體的高度,體察學生閱讀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需要具備的方法,分析應該落實的知識、訓練重點,找到三維目標的交匯點,在心裏和學生先期對話,徹底吃透教材,能夠對教材內容舉一反三,變式練習層層遞進。然後再統籌安排在教學中應教什麼、怎麼教?學生學什麼、怎樣學?但無論事先如何備,都不會與事實上的發生的一模一樣,必然有很多出入。這就需要課後進行反思,進行整理,小結得失,及時進行調理,揚長避短,以求下節課上得更好。不僅是知識方面的小結,還是思維方法等方面的小結。教材的編排一般有兩條貫穿始終的主線:一條是明線,即知識的聯繫;另一條是暗線,即掩藏在知識背後的思想方法。這條暗線一般不被重視。但經歷上課實踐後,教師一般都有感覺,只要勤於總結,及時運用到課堂中去,必將大大提高課堂的效率。例如,教師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對於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此外,通過設計高質量的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拿它和本節知識做比較,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樣安排學生能對本節課的知識牢固掌握、靈活掌握,也就是能夠舉一反三,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二、運用新觀念,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

新課程背景下,老師的角色變了,教與學的方式變了,我們對高效課堂關注的重點也要改變。新課程要求學生全員、全程和全身心地參與教與學活動,學生的情緒狀態要關注,老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學生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之中,並能自我調節和控制學習情緒,對學習能保持較長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慾。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深層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闡明自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遇到困難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另外,課堂上要善於換位思考、轉變老師與學生的角色,例如:上新課之前,佈置學生預習,或佈置有趣可行的實驗作業。這樣做的目的是學生以後在課堂學習時能夠學中有思,思中有學。在課堂上還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現問題,要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爲“會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要調動學生質疑的積極性,就必須適時開放課堂,讓課堂活起來。這“活”,首先是方法靈活,學生思維活躍,師生靈動,課堂開放。其次是適度控制,使課堂又活又實,活而不亂,不“跑野馬”,該止時堅決止,該落實的知識、方法、技能、情感態度等方面都能落實。這一點我覺得是最難做到的。課堂上要做到收放自如真的很困難。學生喜歡活躍的'課堂,但是你稍一放開,可能局面就難以控制。特別像六年級這樣人數較多,男生也比較多的班級就更覺得不好控制。這一直是我想探討的問題,希望可以和同仁們多多切磋。第三是切入點要新,更吸引人,有更多探討的價值,出其不意,與衆不同,環節奇特。第四是注重價值,即真正把問題“弄清”,不做花架子,不探討與本學科無關的問題,做到知識清、方法清、思路清、環節清、滲透點清,一節課學到了什麼,師生心裏清清楚楚。

三、落實好作業,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基礎。

教師需要做的是精心設計作業、創新作業批改方式、減少學生重

復、機械、無效的作業。教師精心地設計具有針對性、層次性、選擇性、實踐性和開放性作業,創新作業批改形式,發揮作業批改中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師生心靈交流的激勵性作用,作業及時評價,促進學生不斷改進和發展的作用。主要措施:加強教師作業佈置和批改情況的檢查和講評,組織作業設計研討,開展優秀班級作業展評、學生家長評教等措施,推進作業設計的優化,使教師形成自主設計高質量作業並及時批改評價的良好習慣。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成績的進步,更要鼓勵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對學生能積極地發言、認真地練習,及時完成作業等都要及時地鼓勵。我們適當的激勵,正是爲實現全體學生高效學習,實現課堂更大面積高效作準備。

真正的高效課堂,需要師生一起共同努力。將我們的課堂變成真正人文的、靈動的、有魅力的、煥發生命活力的學堂和舞臺。只有智慧與智慧的碰撞,心靈與心靈的交融,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每一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尊嚴,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成長,這樣的課堂,纔是真正的難忘的課堂,出彩的課堂,高效的課堂。

總之,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要切實的提高教育教學效率,課堂就是我們的主戰場。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課堂教學因素佔了相當的比例,我們只有理性地認識我們的課堂教學,客觀地面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課前的周密準備、課堂求真務實、不斷改進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外,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思考與實踐。我們遇到的困難也會不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教師要把追求課堂教學藝術的完美與課堂教學的高效作爲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一定會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3

我國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說:“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於人類文化上能盡一份子的責任。”蔡元培老先生早就就我國的教育提出了一個目標,可要達到這個目標卻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作爲教育者——教師,理所當然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我們與學生接觸的交流的時間主要是在課堂上,由此課堂上的教學技能成爲展現教師的主要舞臺。

《課堂教學技能拓展》這本書中講述的'很多課堂教學方式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結合自己平時教學進行反思,現在我簡單的從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進行深刻的體會。

因學而教——導入新課:課堂教學的導入,猶如樂曲的“引子”,戲劇的“序幕”,有醞釀情緒、集中學生注意力、滲透主題和帶入情境的任務,精心設計的導入,能觸動學生心絃。

講授:講授是教師以語言爲載體,向學生傳輸知識的信息、表達思想感情、啓迪學生心智、指導學生學習和調控課堂活動的一類教學行爲,講授必須運用語言,但這只是講授的一個條件,關鍵是講的內容在多大程度上能與學習者已有的知識經驗發生相互作用。

課堂提問:它是課堂教學中師生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最長用的手段之一,而這種交流互動是主要、最常用的行爲方式就是師生之間的問答。提問技能是教師提出問題或誘導學生質疑發問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促進學生參與學習、理解和應用知識、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的一類教學行爲方式。

獨到的板書藝術:課堂教學是一個信息不斷傳遞的過程。板書在教學中的功能主要突出在教學的重點和要點,幫助學生理解教材;提示教材內在聯繫,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建造;增加信息刺激的強度,提高學習的效率。

教學中,我們要合理選擇、靈活運用各種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學生音樂素質。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學生的有效參與不可或缺。有效參與不只是行動上的呼應,更重要的是思維的同步、情感的共鳴。關注學生的“學”,而非教師的“教”,這纔是有效教學的生命。“親其師,信其道;疾其師,隱其學。”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就要贏得學生的情感認同。

通過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技能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使自己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爭取更大的進步。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4

一直以來,我們在通往優質課堂的道路上不斷摸索前行,試圖營造出最優質的課堂。然而,什麼是優質的課堂?優質課堂具有哪些特徵?怎樣評對優質課堂進行評價?大家都很難說出個所以然來。讀了《怎樣上課才最棒》一書,讓我對優質課堂的評價有了些認識,同時也不由得將書中的一些特徵與我的課堂進行對比參照。

書中提到,優質課堂具備以下十項特徵:①清晰的課堂教學結構②高比例的有效學習時間③促進學習的課堂氣氛④教學內容清晰明確⑤創建意義的師生交流⑥教學方法多樣化⑦促進學生個體發展⑧“巧妙”地安排練習任務⑨明確的學習成果期望⑩完備的課堂教學環境。

特徵之多讓教師不可能面面俱到,都達到要求。因此,優秀的教師能夠用他優秀課堂特徵來彌補某一項課堂特徵上的不足。而對於我一個新教師而言,我要做的則是先了解這十項特徵,然後逐步提高各個部分的能力。縮小我的.課堂與優秀課堂之間的差距。

我認爲在我的課堂中,我現下需要思考的是高比例的有效學習時間。學習時間因素對於學習成果有着決定性影響,尤其是在小學階段。知識體統還不是很龐大,難度還不是很大,學習時間越長,相對而言,學到的知識就越多。話雖如此,但是我們進行的是傳統型的課堂教學,面對的對象多,水平參差不齊,課堂上短暫的35分鐘遠遠不夠,所以如何在35分鐘之內讓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最高,就要參照高比例的有效學習時間這一優質課堂的特徵。

那麼如何才能夠利用好這35分鐘呢?本書提供了一些具體的措施,其中有幾條是讓我頗有感觸的。①師生都守時。②課外整治違反紀律的行爲。③課堂教學過程中安排注意力訓練環節、熱身練習及收尾放鬆練習。

守時看似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是日常的工作瑣碎,難免會影響到教師的上課時間。所以,教師應當在課間排除可能影響課堂的一切因素,包括多媒體設備的檢查,準時上課,按時下課。教師要求學生上課不遲到的同時,自己也應當做到準時上下課。不佔用課堂上寶貴的時間資源。確保課堂教學有序、緊湊的展開。

某某同學在做小動作,“某某,請你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你沒有認真聽,對麼??”這就是我對於課堂擾亂紀律學生的處理方法。立即制止,給與批評。但是如此一來,不僅浪費了其他學生的課堂時間,粉絲拿了他們的注意力;還耽誤了我的課堂進度,拖堂的效果更是差,不僅學生不樂意,得到的教學效果也差。在本書中提到建議在課外整治違反紀律的行爲。細細想來,這樣做着實要比在課堂進行指導教育要有意義。一方面能夠得到預期批評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能把原本屬於孩子的時間還給學生,同時還能適當的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避免其產生負面的感情,真可謂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對的建議。

弦繃的越緊,越容易斷裂,所謂張弛有度。一堂緊繃繃的課,學生聽得累,教師也上的精疲力竭。試想,35分鐘的高強度思維下,所有知識都能轉化爲自身的知識麼?顯然,答案是否定的。既然一堂課的時間無法做到從頭到尾都聚精會神,那麼請你設置放鬆的瞬間。一句調皮的反問,可能讓學生瞬間舒緩一下緊繃的神經。思維適當的小憩,爲的是更高速的運轉。這樣的氛圍纔是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的愉悅的學習氛圍。

不存在完美,也沒有最優質的課堂。青年教師需要在追求完美的路上不斷奔跑,不斷地去嘗試,去實踐,插上這本《怎樣上課才最棒》一書的翅膀,相信我們能夠從初步意識到優質課堂的存在,感受到優質課堂的魅力,無限接近並不斷營造出優質的課堂!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5

“雙減”工作的總體目標分爲兩個方面。在校內方面,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進步提升,作業佈置更加科學合理,學校課後服務基本滿足學生需要,學生學習更好迴歸校園。在校外方面,使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爲全面規範,學科類校外培訓各種亂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訓熱度逐步降溫。

一年內使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有效減輕,三年內使各項負擔顯著減輕,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人民羣衆教育滿意度明顯提升。

作爲一線教師,更是站在了“雙減”工作的主陣地上,更要認真學習領會並貫徹到學習工作中去。

在我看來,“雙減”不是讓學生遠離學習,虛度光陰,輕視教育,更不是在教育質量上做減法,不是在教育責任上搖挑子。而是對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要認真備課,引導學生敢於質疑,提出問題,發現問題,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要健全作業模式和形式,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同時轉變教育評價方式等。

我認爲具體的做法:

首先,創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率

1、課堂是“減負、增效”的主陣地。如果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沒有真正成爲課堂的主流,那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就不會得到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效率自然提不上去。究其原因,主要在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講得多,學生自主學習少;二是隨意提問多,激發思維少;三是關注形式多,實質落實少;四是重複作業多,有針對性的作業少。

2、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聚焦課堂,積極改課堂教學,構建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教師要相信學生,依靠學生,解放學生,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充分感受求知的快樂,要結合實際,改課堂教學方式,着力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課堂,實現課堂教學的輕負擔、高質量、低耗時、高效益。

其次,精編家庭作業,構築反饋體系

1、課後作業是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加速知識內化,形成系統知識結構的有效手段。要因材施教,就要佈置有針對性和分層次性的作業。教師可以提供不同層次的作業,或同時提供兩種以上的作業方案,給學生一定的選擇權利,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真正達到課後鞏固的目標。

2、教師還要注重構築作業反饋體系,採用合適的方式檢查、評價作業完成情況使教師對教學效果心中有數對學習成果印象深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再次,指導學習方法,促進學生自學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我們教師不是要在課堂上教

給學生多少知識,而是要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教學是教和學的統體,學生的學法直接得益於教師的指導。課堂教學中要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愛學習,自覺地去學習,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

雙減教師怎麼做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1、加強學習,提高認識,積極更新教育理念。

老師們要理解爲什麼要進行“雙減”?“雙減”之後,我們要朝哪個方向思考和改進教育教學?因爲“雙減”,家長、社會對教師工作又有了更高規格的期待,所以,教師們必須認真學習領會“雙減”精神,提高自己的判斷力,切實提升自己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識,才能用更加創新的理念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創造新的經驗方法。

2、充分鑽研教材教法,發展素養,提升能力。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教師的核心素養是教育教學質量的保障。作爲教師,不僅要加強專業學習,提高教師職業技能,還要聚焦“雙減”,加大力度豐富教育教學理念。學習比較前沿的教育教學理論,觀摩優秀教師課堂實錄,充分鑽研教材教法,提升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的能力水平,以豐富多彩的課堂學習類型,助力學生學習,提升學生學習力,讓學生體會課堂學習的樂趣。

3、以生爲本,植根課堂。

教育教學的核心目標是立德樹人、五育並舉,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我們必須結合學生的發展需要,通過深度鑽研教材、精準聚焦目標、巧妙設計活動、科學合理實施、理性綜合評價等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以確保教育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4、提高作業練習的設計水平,降低作業量,提升作業質量。

“雙減”嚴控了考試測驗的次數和規模,全面發展固然重要,但測試也是檢驗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老師們不妨靜下心來認真思考是不是還有更好的練習題目可以替代?是不是可以創新作業的內容與形式,讓學生充分感受課程學習的獲得感?所以,老師們還是要多學習作業管理有成效的老師的經驗和方法,提高作業的設計、批改和反

饋的管理水平。從源頭上降低以刷題爲習慣的作業模式,降低作業總量,提高作業的訓練效果。

5、終身學習,持續發展。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時時刻刻都行走在教育教學這一條“知行合一”的行動研究的道路某某。在這條路某某,我們會遇到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們會調整提升。然後我們又會發現新的問題,周而復始、循環往復、螺旋提升進而深度發展。

教育教學,需要我們每一個教育人勤於學習,勇於實踐,善與反思,樂於分享。只有這樣,“雙減”政策下的教師纔會有更加清晰的奮鬥目標,我們的教育人生纔會更有意義。

雙減背景下對學習的思考

“雙減”政策落地,更加需要教師鑽研教學,精心備課,抓住課堂主陣地,切實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關鍵之一,需要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保持情緒飽滿,積極思考的課堂學習狀態。

深度學習,是指在教師引領下,學生圍繞着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全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展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掌握學科的核心知識,理解學習的過程,把握學科的本質及思想方法,形成積極的內在學習動機、高級的社會性情感、積極的態度、正確的價值觀,成爲既具獨立性、批判性、創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礎紮實的優秀的學習者,成爲未來社會歷史實踐的主人。

剖析深度學習的概念,正與“雙減”政策落地,教師對課堂的孜孜追求不謀而合。在此“雙減”背景之下,語文課堂的深度學習可以這樣開展:

1、確定課堂學習目標,定位於學生,提高備課時效。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要從源頭抓起。備課是教學流程的起點,抓減負,要首抓備課。爲提高備課實效,教師應該認真研究學情與教材,做到心中有學生,備課時以學生的學情爲起點來確定一堂課的學習目標,當堂達成學習目標。

2、設計教學過程,既兼顧基礎,又注重設計深層思維的問題。根據布魯姆學習層級理論,層次越低越基本、越關鍵,層次越高越複雜。我們可以用布魯姆學習分類法的知識來評價、設計教學過程。就像紮實的地基上才能建起高樓一樣,紮實的基礎概念能批判地、創造性地思

考問題,幫助我們更好地設計教學過程。布魯姆的學習分類法有助於選擇適當的學習層次和類型激發學生思維,備課時,設計教學過程除了設計一些記憶、理解的問題外,同時設計一些應用、設計、評價、創造性的問題,激發學生思維能力。

3、當堂內容當堂清,當堂達成學習目標,做到課內消化吸收。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當堂學習內容當堂清,不把作業帶回家。回家沒有書面家庭作業,學生多閱讀,從閱讀中汲取知識,開闊視野,培養閱讀能力。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6

從事教學工作已經幾年了,一直以來擔任我校試驗部的地理課。由於我本人不是地理專業的,再加上地理在有些人眼裏被冠以“副科”這一不太好聽的名字,因此學生不重視,學習上不肯下大功夫,怎樣讓學生喜歡地理課,愛上地理課。我也在工作中苦苦的思索着。

1、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地理學科由於涉及面廣,所須記憶的地點、現象、事件紛繁複雜,所以給人的感覺是教起來枯燥,學起來無味,考起來難。爲避免陷入此局面,我在教學中儘量運用知識性、趣味性、現實性相結合的原則。

知識性是要求學生掌握教科書上地理知識,這也是教學的主要目的。爲此我每次力爭自己吃透教材,凡要求學生讀背的知識自己事先全部掌握(包括圖)。甚至在有意無意中讓他們發現我們的老師竟然能把我們的課本背下來,讓他們在心裏敬佩老師的同時,自己也就下功夫學習了。

趣味性則是爲避免課堂教學的單調枯燥,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進行的。活動作爲現今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運用得體,便可激發學生思考地理問題的興趣,積極去探索,去學習。在地理課中,我始終把地理知識的學習和地理技能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活動帶動知識學習和技能培養,讓學生動起來。比如,在八年級“水資源”一節中,課文提到我國水資源嚴重匱乏,上課時,我又引導學生回顧“我國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一節中的圖文材料“水資源危機”,結果學生觸動很大。因爲,在學生的意識中,水龍頭一開,自來水就來。土地龜裂、河道斷流,人們飲水成爲困難。對他們而言,都沒有親身經歷過這樣的生存環境。我及時利用這組圖片給學生帶來的觸動,讓學生分別表演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水片段,要求真實地反映自己的行爲。同學們都很積極,在短時間的議論之後,有的表演用水龍頭衝腳的,有的表演用一盆水洗了一下手就倒掉的,還有兩位同學表演用水打鬧的,也有表演用水後不關水龍頭的,當然也有表演節約用水的。我沒有對學生表演出自己日常生活中不好的行爲而批評他們。相反,表演浪費水資源的同學,他們大膽地展示出自己的真實行爲,說明了他們已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作爲教師,要及時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對其肯定、表揚和鼓勵。表演之後,請學生分組討論今後我們應如何合理使用水資源,然後各組推選代表發言。活動結束後,我注意觀察學生日常生活用水情況,通過觀察發現,學生在這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變,能夠做到節約用水。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基礎,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中提出的問題和現象,並自行設計或補充一些學生較熟悉和感興趣的地理問題和現象,以展示地理課內容的豐富多彩和智力價值,初步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比如在講述《陸地和海洋》一課時,正好是我國的“神舟六號”宇宙飛船上天,結合時事,既有利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又有利於學生對現實的認識,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的思考能力。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內容有足夠的興趣,纔會產生強烈的探索慾望和飽滿的情緒狀態,纔會自發地調動全部感觀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中去。就如孔子所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興趣纔會使他們產生無窮地渴望和勇往直前的熱情。,因而在教學中要學會適時地進行興趣的激發和積極情緒的調動,促使每位學生都被你深深吸引,促使他們自始至終處於和諧融洽、興趣盎然地探究氛圍。

2、溝通師生感情,鼓勵學生髮言

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還來源於師生思想感情的溝通,師生關係的融洽。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看到成績優秀的學生,還應特別關心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他們常有自卑感和對教師的戒備心理。爲此,我常以一些較簡單問題讓他們回答,即使回答錯了,也肯定他們敢於回答的精神,並儘可能找到他們回答中的合理部分加以肯定,作爲教師,及時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對其肯定、表揚和鼓勵,消除他們的心理壓力,讓他們相信只要我舉手回答問題,就是一種勇氣、一份自信;漸漸地他們就變被動回答爲主動舉手參與討論了。

3、發揮課代表優勢,學生管理學生

課代表作爲老師的助手,不僅僅只是收發作業如此簡單了事。讓學生參與管理學生,一方面鍛鍊學生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讓他們有一種緊迫感、壓力感。意識到如果自己不嚴格要求自己,讓就無法去要求別人。八(3)班的趙瑞傑,是一個讓老師家長都頗爲頭疼的學生,但是自從擔任地理課代表一職以來,協助老師嚴格要求班內學生,認真及時收發作業,自習課佈置作業、讀背聽寫,着實成了老師的好幫手。

4、親身體驗教師角色,激發聽課興趣

上課老師講,學生聽,天長日久,相當單調、枯燥。在七年級上冊第五章《發展與合作》時,我嘗試讓學生講,我來聽,結果反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①、學生自己或身邊同學上去講課,無論好壞,對於他們都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因此講的用心,聽的專心。

②、“我”是老師,站在講臺上,面對同學,他的學習使命感、責任感無形之中就會增強。感覺要教好別人,首先要自己學好。

③、讓他們相信:地理的知識點,只要學生肯學,真的就能自己學會。通過當老師講課,體會老師講課的辛苦,增強學習信心,感覺地理知識不難學。

④、扮演老師,站在講臺之上,當然更激發了興趣,即使個別知識點沒有處理好,沒講清楚,也覺得沒什麼。甚至有的同學自己覺得講的不滿意,要求在講一次。

⑤、體驗課堂,讓他們親身體驗一下上課時學生如果不認真聽講故意搗亂該怎麼辦。七(3)班的高仁在講課中,就提出“孔燕同學上課太調皮,不專心聽講”。這樣在以後的課堂上他就知道要自我約束了。

5、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由於地理不是本人專業,對於所有地理知識不能很好地融會貫通,再加上不能專心致志地鑽研教材,因此在教學時不能做到一氣呵成,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爲藝術。同時對於怎麼學好地理,本人也沒有一定的方法,在教學中只好要求學生多背死記,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負擔,不能很好地落實素質教育精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教育教學的園地裏,我還僅僅是一名新兵,我以我滿腔熱情,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使自己成爲他們的良師益友。在自己的崗位,永遠不滿足現狀,要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勇於實踐,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教學水平和科學素質,爲我所熱愛的教育事業、爲我所選擇的職業獻出我畢生的精力!

“大練教學基本功”活動是吉林市教育侷促進我市教師專業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響應上級號召,結合進修學校確定的學科教師“每人一絕”教學基本功訓練內容及要求,結合本人專業水平及教學實際的需要,活動啓動後我們每位教師都制定了練功計劃,並認真地按計劃實施。在此過程中,作爲一名一線的班主任教師頗有感觸。

首先,這次練功活動給我們教師提供了一個平臺,讓我們意識到自己那些地方不好得馬上改進,在課餘時間對自身的弱項進行彌補,。以“三字一畫”爲例,在這段時間的練功過程中,雖然每天的教學工作繁忙,但仍能逼着自己堅持按計劃實施。過程有點苦,但看到自己的進步,還是有點欣慰。

其次,這次練功活動促進了教師個人專業水平的發展。作爲語文、數學雙科教學的教師,備課前認真學習《課程標準》,熟記學年和學年段的具體要求,讓它成爲自己教學中的一把度尺,來服務自己的教學,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教學設計中要結合教材內容及編者意圖,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班級學生整體情況、科學有效地設計教學方案。課堂上面向全體學生,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設計有層次、開放性的習題,力爭做到靈活運用教材,科學有效地使用教材。課後及時及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總結經驗,積累經驗。此次練功給自己提供了一個提升教學水平的儲備機會。

再次,這次練功活動爲基礎型教師的評定奠定了基礎。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教師的自身的能力,沒有過硬的教學基本功,就不能提高教學質量,就不能適應當前的教育需要,更談不到做家長滿意教師之說了。開展“每人一絕大練基本功”活動,目的就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作爲一名教師,應該借本次活動,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專業能力,以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凡事貴在堅持,讓自己每天都切實地去做,虛心學習,嚴格要求自己,不求最好,但求更強!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響應上級號召,結合進修學校確定的學科教師“每人一絕”教學基本功訓練內容及要求,結合本人專業水平及教學實際的需要,特制定練功計劃如下:

一、三年發展規劃總目標:

1、首先努力完成日常教學工作,認真備課,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愛崗敬業,及時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總結經驗,積累經驗。

2、善於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發現問題,並努力解決問題,認真研究學科特點,進一步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現代教育技術,掌握基本的教學規律,努力提升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能力,不斷拓寬自己知識視野,增加自己知識儲備。

3、更新教育理念,能夠以發展性眼光來看待學生與教學,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及教研意識。

4、結合具體工作實際大練基礎功、學科基本功和專業技術功。

5、每個學期末對自己的的練功情況進行總結,對取得的成績作出分析,及時反思自己的不足,總結經驗。

6、通過系列的學習,練就“一絕”,並能學以致用,使自己成爲具有特色,素質過硬的教師。

二、三年發展規劃實施階段

(一)、實施的第一階段(20xx——20xx)

1、第一階段的達成目標:

⑴、鋼筆字,粉筆字,書寫規範工整。

⑵、學會各種與教學有關的動物,植物,靜物,人物的簡筆畫造型。

⑶、努力完成日常教學工作,認真備課,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做到學科知識技能訓練點一口清。

⑷、口算做到快速準確,形成口算能力。

⑸、能夠在課堂中熟練運用現成的遠程資源,並學會電子表格的使用。

2、第一階段的實施措施:

(1)、認真參加教師培訓和函授本科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學歷水平和自身能力。積極參加各種專業培訓或講座學習活動,勤於學習,更新觀念,認真研究學科特點,認真學習課程標準,與時俱進。

(2)、向身邊優秀的教師學習管理經驗,及時積累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成功與失敗,總結經驗、教訓。

(3)、養成“善於反思、勤於積累”的習慣。形成自己獨有的工作風格。

(4)、加強關於數學、語文學科教學理論的學習,提高研讀教材的能力,並認真做好教育、教學日記。

(5)、做到節節有板書,加強粉筆字的練習。認真書寫教案,備好課的同時有目的的進行鋼筆字的練習。

(二)、實施的第二階段(20xx——20xx年)

1、第二階段的達成目標:

⑴、鋼筆字,粉筆字,書寫美觀規範。

⑵、能夠將有關的動物,植物,靜物,人物的簡筆畫造型合理的運用到具體的教學中。

⑶、熟練掌握所教學段的數學、語文學段目標。

⑷、能夠合理有效的使用信息技術,掌握演示文稿課件的製作,並能結合教材設計課件,形成資料包。

⑸、形成快速準確的計算能力。

2、第二階段的實施措施:

(1)、積極參加各種聽、評課活動,進行高質量的教研活動,爭取機會讓自己在校內或校外都開一些有質量的公開課,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並將自己的技能融入課堂中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2)、在工作中“多做”、“多想”、“多聽”。豐富自身的文化底蘊。

(3)、養成善於學習、樂於學習、主動學習的學習習慣,對自己的教學工作的失敗與成功注意積累,爲自己打造一個具有多元化知識結構的人。

(4)、利用課堂和課餘加強教學理論的學習,提高研讀教材的能力,並認真做好讀書筆記。撰寫有較高質量的的教學設計、教學反思。

(5)、繼續利用板書和書寫教案做學習筆記等機會加強粉筆字和鋼筆字的練習。

(三)、實施的第三階段(20xx——20xx年)

1、第三階段的達成目標:

繼續深化前兩階段的達成目標規劃,並在此基礎上達到小學教師“每人一絕”的練功要求。

⑴、寫一手規範、端着、整潔美觀的鋼筆字和粉筆字。

⑵、能夠結合相關教學熟練的運用簡筆畫進行輔助教學。並能夠進行即興情境設計。力爭簡筆畫教學形成特色並達到“一絕”的目的。

⑶、在熟練掌握所教學段的數學、語文學段目標。將理論在頭腦中形成影像,並將其實踐於課堂,促進新課程的發展,使其發揮最大效力。

⑷、能夠合理有效的使用信息技術,在熟練掌握演示文稿課件的製作的基礎上能結合教材進行動畫課件製作。

⑸、數學中的口算、四則運算、簡算能夠達到吉林市教師教學技能競賽的要求。

2、第三階段的實施措施

(1)、平時抓緊時間加強自身學習,廣泛閱讀教育教學的報刊,雜誌及專著,做好讀書筆記,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撰寫教育隨筆和教學反思,加強課題研究和論文寫作。

(2)、進一步提高研讀教材的能力,使自己具有綜合的學科文化素質,掌握多層次,多元化的知識結構,能較科學地、系統地對教學內容進行規劃。

(3)、加強自身課堂調控能力和教學方法手段的靈活運用,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深入研究,並加強具體的實踐。

(4)、在生活和教學實踐當中全部運用普通話,並向新聞主持人學習正確發音。

(5)、將近三年的學習練功經過總結形成經驗。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7

近期,參加了學區組織的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對高效課堂教學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受益匪淺,但收穫的同時,仍有着不解之處或者說是困惑。下面針對這次學習談談自己的膚淺體會。

從整個課堂教學結構來說,教師真正做到了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充分體現了自主、合作性的學習,在學生自學過程之前,教師提出明確性的學習目標,然後圍繞一箇中心問題放手讓學生自學,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時間,大約15分鐘,保證了能讓學生充分地閱讀課文有所悟,有所思,學生將自己的學習心得批註的書旁,培養了他們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反思,我自己的教學,在給予學生自學的時間還不夠充足,甚至有時目的性不是很強,學生不知怎樣進行學習。

在班內大展示環節中,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充分讓學生談理解、談感受,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自讀自悟、對比感悟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體會人間的和諧的美,從而激發學生心中的美好的情感。培養了學生的感悟能力,在朗讀中欣賞到了風情。反思自己的教學,放手還遠遠不夠,生怕學生說不到,牽引太強,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相信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相信他們一定會學習的,學習得也會更深,更透,在關鍵之處,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

收穫的同時,我也存在着困惑,針對這節課來說,整堂課教學順順暢暢,沒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與思維碰撞之處,教師講得的確是少多了,但這樣是不是少得可憐。語文教學,我認爲教師與學生,師生之間與文本之間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理解重點之處時,學生有時談得比較膚淺,這裏教師並沒有做過多的引導,而是一帶而過。我個人認爲,這一點做得不是很好。比如說有的孩子彙報船給我們組留下的印象是柔和的,教師有必要再次追問學生,哪些詞語更能體現了作者的真情,你能再次把這種感受融入你的朗讀之中嗎?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多多學習別人高效課堂的精華,更要深入鑽研教材,準確把握其重難點,採用靈活多變的方式,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真正做到讓學生學有所得,教師也教有所獲。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8

**之行讓我收穫滿滿,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探索怎麼讓語文課自然走進孩子的心田,作文課不再枯燥難熬,但這種探索與研究在斷斷續續的激情中終是沒有成形。這次,在這裏讓我內心豁然開朗,原來冥思苦想的作文就從我們身邊開始;魯迅的文章也可以生動有趣,簡單;古詩詞就要在詩情畫意的唯美境界中體驗······第一節課是長辮子老師的創意寫作課,通過短短几分鐘與學生的交流,一個資深教師的幽默風趣,富有感染力的情態已影響了在場所有人。讓我、我們彷彿置身於一場即興的詩會,沐浴在知識的春光裏。我不禁想短短一節課的時間她會創作出什麼呢?只見長辮子老師拿出了給孩子們帶來的禮物——紅紅的蘋果······

蘋果是什麼?蘋果是太陽的孩子蘋果是什麼?蘋果是甜甜的笑臉

孩子們七嘴八舌,衆說紛紜,一首小詩就這樣輕鬆完成了。接着變魔術般的拿出一幅簡單的畫,顏色只有黑白色,老師用帶着磁性的聲音輕輕發問:

如果有顏色,它是······像······

我們不得不佩服孩子們的想像力,一首題爲《如果》的想象詩在不到兩分鐘內輕鬆完成,作詩如此隨性,跟着長辮子老師的思路我特別想成爲一位滿腹經綸的詩人,何況上課都是充滿好奇心愛表達的孩子呢,他們想成爲詩人的感覺更強烈吧!這纔是剛開始熱熱身。這節課主要是學習人物描寫,我們總是通過已有的詞彙對一個人進行描述,長辮子老師沒有,她讓學生觀察她時髦的着裝,並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運用各種修辭來形容自己,並在林林總總的細節中發現人物的性格特點,然後孩子們再把這些瑣碎的資料做有序的整理。一節作文課下來,我想學生對人物描寫的方法已瞭如指掌了。長辮子老師的作文課通過教師的示範,並潛心引導,學生用眼睛看,用耳朵聽,再發揮豐富的想象,內容題材隨心而動,用她的話說思想比表達更重要,作文是拼出來的,玩出來的,是合作出來的。這幾節課中我最期待的是竇老師的示範課《阿長與山海經》,因爲每到上魯迅先生的課時總是很糾結,總覺得上課時孩子們一臉茫然,我也用盡氣力把魯迅的思想傳達給他們,但還是覺得心裏不踏實。我很好奇竇老師怎樣的教法把初中孩子才學的文章放到小學並在兩小時之內完成。

竇老師在講《阿長與山海經》一開始和我們平常老師上課沒什麼不同,介紹背景資料,文章講了幾件事,待到關鍵處——怎麼通過魯迅平常的語言來體現魯迅對阿長的敬意呢?原來是表演,孩子們輪番扮演這個作者認爲沒有文化、迷信、甚至有一點點粗魯,讓人生厭的阿長。加上竇老師適時、有趣的在中間插上一句:“阿長難道不會說我白天累,所以晚上才擺大字。或阿長難道很有錢嗎?”經過一系列的感悟活動,孩子們總結出阿長其實是誠實善良,不善表達的.一個人。魯迅對阿長的感情由憎恨轉化爲深深的敬意。

竇老師這節課讓我明白,有些課的意蘊不是講或討論出來的,通過學生身其境的表演、展示,不光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還把深刻的內容變得易學。

如果說長辮子老師和竇老師那裏學到的是一種教學方法的話,那從孟強老師講的《漁歌子》當中接觸到的是一種教學理念,他的課樸實豐富,形成了以“組串教學”爲代表的師多次以舉一反三,以組促學爲切入點,以反三歸一,學以致用爲落腳點,在文本內部或文本之間進行有機整合,適度重組,形成“字詞句段篇”多種類型的教學組串,發揮“抱團效應”和“拳頭效應”。如果孩子們從一首小的詞接觸到更多優美的詩,而且詞中所寄託詩人的情感是和其他詩作比之後自然流露出來的。在理解“斜風細雨不須歸”時,找到了和“歸”相近的“還”字,“明月何時照我還”,一“歸”一“還”意境情不同,本節課的主題也自然流露。

課雖結束了,但老師們講課時幽默風趣的音容笑貌仍歷歷在目。我不禁想“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他們在臺上看看而談的背後一定付出了幾倍於常人的努力。他們所傳授給我們的,不光是一些教學的方法和技能,他們身上那種知識的魅力,文化的修養,以及對學生傾注的愛,對每一位教師的影響是深遠的!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9

《教師怎樣駕馭課堂》,這本書是分專題介紹的,每專題都有相關案例指導。從各個方面詮釋了該教師該如何駕馭課堂。不同的課堂應如何處理,怎樣提升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

引導學生有計劃的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來說,有計劃的學習要比無計劃的學習好得多。有些學生學習毫無計劃,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算哪裏,根本沒有真正認識到有計劃學習的重要性。高爾基曾說過“不知明天該做什麼的人是不幸的”,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首先確定學習目標,有了目標,就有了學習的保障。目標可分爲短期和長期,先制定短期目標,在短時間內可完成的一個小目標,然後再製定長期目標,讓自己的學習一步步從小目標走向大目標;其次引導學生恰當地安排多項任務,使學習有序的進行。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能夠不斷髮現自己學習上的優勢和劣勢,優勢繼續發揚,劣勢進行克服,長期以往,學習效率就會提高,學習習慣就會養成。做任何事情都應該做到有條不紊、有序有章。學習也是一樣,有了計劃,我們就會按計劃進行學習,就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這樣,我們的學習就不會盲目,學習效率就不會低下,學習成績也會大大提高。

於漪老師曾提出“語文教材應是培養學生語文素質的沃土”,這實在是一個精彩的比喻。植物生長需要從土地汲取水分和養料,學生語文素質的培養也離不開語文教材。好的語文教材蘊含知識、思想、情感、審美等豐富的養料,學生學好語文教材,自然可以獲得語文素養的提升。如果語文教材沒有豐富的養料,而是一片貧瘠,學生也難以獲得知識和精神的滋養。所以要發揮語文教材的功能,首先要讓語文教材成爲沃土,然後要讓學生植根於語文教材,發揮語文教材的功能。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一直是我們教師所追求的目標,但是要切實做到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首先最關鍵的就是教師能否對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的認識,最大可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不能走形式,不能刻意追求課堂氣氛的火暴熱烈。課堂是師生思維火花碰撞的場所,一切的發展都應順其自然。

教師創設教學情境是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真正引領學生探索思考的、牽着學生思緒走的還是教師精心設計的一系列有價值的問題。“問題”要集中體現本節課內容的主體和生成背景,通過引導啓發、爲學生搭建“思維平臺”,幫助學生學習、促進學生的認識發展。其次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教師還應該提升課堂教學的高度。教師只有恰當地提升教學的高度,才能促進學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思考問題,也就是促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最近發展區。從面促進學生邏輯思維得到提升,創新能力得到發展,真正做到厚積薄發!其次,作爲一名語文教師,無論是在教學還是在生活中,都應該時刻以學生爲本,因勢利導,充分挖掘教材,把探究的權利教師教學中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是新課改的靈魂。課堂是師生互動的舞臺,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學習策略、方法,將學習的時間、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才能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質量。針對不同的課文,可以讓學生大膽地進行了嘗試,首先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交流學習發現,學生通過讀書很快就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當學生已基本掌握了文章的內容,他們才能明白教師提出問題的意思,有了反覆閱讀,理解,形成印象,學生更容易解決問題,即便是遇到難題,鼓勵學生充分發揮集體智慧,用小組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探究。在探究中,學生很快抓住文中重點。這樣通過讓學生進行探究,教師點撥,學生也在課上發揮了自主性。交給學生,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情感經驗來深化課堂教學內容,這樣,既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語文素養。最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但是要依據自己的課堂需要重新整合課件內容,形成新的、能夠滿足自己教學需要的多媒體課件。

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生生關係,使自主學習更好的`實施。 教學的實質是交際,是師生之間情感、思想、信息的雙向交流,教與學是互動且不可分割的過程,教學中的溝通和合作,互動與交往是教學的互動性的體現。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通信息、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不是配合教師上課的角色,而是具有主觀能動的人。教學並不是教師將已經掌握了的知識通過灌輸的方式傳授給學生,而是一種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不斷交往、建構的過程。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廣泛參與、形式多樣、及時反饋。另外,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同樣可以促使自主學習得以更好進行。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建立一種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係。師生平等和諧、互尊互愛有利於營造一個能激勵學生探索的良好氣氛,讓學生感到沒有思想負擔,敢想、敢說、敢問,也有利於創新教育成爲可能和事實。

作爲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十分重要。只有教師善於組織課堂教學環節,機智地處理課堂上的突發事件,以良好的人格魅力,新穎有趣的方法,調動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精彩會隨時出現,學生會樂在其中,成爲學習的主人。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10

說起課改我們都不陌生,回顧參加工作以來,所經歷的課改浪潮已很多次了,今天我就課堂改革談一談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爲什麼要進行課改?

從根本上說,課程改革的動因是我們面臨的社會環境已經變了:在知識經濟時代、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知識以人們無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們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須不斷學習、終身學習。這就是說,具備學習的願望、興趣和方法,比記住一些知識更爲重要。真正對學生負責的教育,應當是能夠促進他們全面、自主、有個性地發展,改變過去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爲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二、課堂改革給我們帶來的思考。

(1)、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激發學生學習愛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

(3)、改變課程內容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體現課程選擇性。

(4)、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5)、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6)、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

三、目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備課不充分

很多教師對備課沒有足夠的重視、課堂上學生身上表現出的很多問題、直接誘因就是備課不到位。雖說學校現在實施了集智備課,但很多時候也是走形式,沒有把備好課這一任務落到實處。往往重視了大框的設計、對細節的關注不夠、往往沿着一條路走下去,不能多個角度來設計、往往重視了探究內容、卻忽略了方式、方法。

2、教師過多幹預

課堂上教師習慣於以往的教學流程、雖說一開始給學生時間去自主探究,但由於學生在彙報時不能按教師預想的結果彙報,會出現原有的自主探究、學生彙報演變爲教師的橫加干預,教師講解。“一言堂,滿堂灌”仍然存在於我們大多數教師的課堂。認爲自己不講學生就不可能會思想比比皆是。

3、學生小組合作成效不高

大多數小組合作時,學生仍處於各自發表各自的意見的狀態。原本能在小組解決掉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組員之間的配合度不夠。

4、課堂低效

一節課我們能解決幾個問題?能教會學生多少知識?能達到幾個學習目標?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我們很多老師的課堂低效、單一、乏味。在國家雙減政策落地以後,“減負、增效、提質”就給我們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說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高效,?必須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

四、課改改什麼

我認爲課改主要改課堂,改教師,如果教師不變,課堂就不會變。所以課改的實質是改教師,教師應該改什麼?首先,教師必須改觀念,由原來的以師爲本,變成以生爲本;由原來的以教爲本,變成以學爲本。其次,教師必須改變角色,由原來的課堂主宰者變成學生學習的服務者和引導者。再次,教師必須改變自己的行爲,也就是改變自己的課堂模式,由原來的教師講學生聽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模式。所以,課改教材改革是前提,課堂改革是核心,改變教師是關鍵。

五、具體措施

1、抓好集智備課

周所周知備好課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要以集智備課爲抓手,集中大家的智慧,備好課,做到胸中有竹,上起課來才能得心應手。

2、發揮三級三類教師示範帶頭作用

作爲學校我們每學期要多組織各級各類的示範觀摩課,讓教師去觀摩學習?,在學習借鑑中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

3、多組織聽評課活動

每一次聽評課活動對於教師來說可能都是一次提高的過程。因爲個別的教師面對學校領導來聽課,可能思想上會更重視?,不管備課,上課我們可能會花費更多的精力去準備?,你用的功多??,效果肯定會會比平時更好,就算上的不成功,也可以吃一塹長一智。?一次次的的積累就會成長。

4、注重校本課程的開發

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我們現在的問題就是辦學沒有特色,一個學校沒有自己的校本課程,只有根據本校及學生特點積極開發校本課程才能使我們的學校更有特色。

總之,課堂改革千百種,希望我們的老師要有大教育的思想,要着眼於整個教育事業,而不能只是爲了應付每天的工作,一定要有探究意識,要有終身學習的思想,教師在學習上要做好學生的榜樣,做學習型教師、研究型教師。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11

核心素養是現在教育最熱門的話題,近期閱讀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這本書。讓我對素養教育又多了更深的認識。

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提出,明確了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有力地迴應了新時代的呼喚,也爲深化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提供了方向。學生髮展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全書共分爲三篇內容,分別論述了核心素養的意義、核心素養導向教學觀怎樣建立,以及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

核心素養究竟如何落地?課堂教學怎樣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書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入手,從一線教師最爲關注的內容出發,系統迴應了這些問題,並重點對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進行了深入闡述,並提出核心素養導向的六大教學基本策略:整體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動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義化策略。

因爲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追求有效,而有效教學是爲了學而教的,是爲了學生學會學習的,真正做到“教是爲了不教”。爲了發展學生爲適應社會變化終身學習而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對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基本訴求,也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

在覈心素養與三維目標關係的論述中,作者提到,核心素養相比三維目標,更加能夠體現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說,核心素養更關注教育的內在性、人本性和終極性等方面。另外,核心素養是來源於三維目標又高於三維目標的,是學科教育在高度、深度和內涵上的進一步提升。因此,核心素養更多意味着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又一次根本性轉變。

那麼怎樣在我們教學工作中體現出核心素養呢?

通過學習,知道在教學培過程中,注重文化對學生的薰陶,還得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道德修養、審美情趣的得到提升。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養。可從以下方面在在教學工作中體現出來:

第一、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第二、在課堂內充分體現出“情感課堂”。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是不可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

第三、傳授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給學生一個交流,開放式的課堂。課堂以學生爲主題,那就儘量給學生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讓學生真正實現“學會學習”這個目標,需要讓學生儘快轉變學習方式,可以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三種方式,指導學生自己先獨立思考,並在小組合作中解決問題,牢固掌握知識。學生在自主探究式學習中,可以實現能力的發展,增強情感體驗,培養學生髮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注重積累,海量閱讀經典書籍。通過大量、廣泛的閱讀,積累優美、新鮮的語言材料,並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中華傳統經典作爲我國文學寶庫的瑰寶,不僅內容源遠流長,同時也有精闢的語言和深邃的思想,每篇文章都如同一面鏡子,能夠將社會生活反映出來,映照着學生的心靈,並啓迪學生的心智。

總之,課堂教學變革是核心素養落地的切入點,突破點和成長點,只有聚焦課堂,才能真正讓核心素養落地,促進學生智慧地成長。關於核心素養教學觀的重建,我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這本書我還需要細細品閱,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12

越努力,越幸運!自開學以來在學校領導的引領,任課老師們支持,家長們的配合,學生們的積極參與下,1909班全體在課改環境下,受益頗豐。現將我在教學及班級管理等各方面的做法做簡單介紹。

這個學期在上期的博學課堂基礎上有所改進,但並不衝突。老師們必須領會課堂教學五環節:自主學習,互助學習,展示點撥,總結提升,檢測過關。在教學上,我嚴格按照博學課堂五環節設計好每堂課。並充分運用好小組積分制組織教學。

1。課前預習:學生提前在前一天晚自習完成預習,第二天課前由各小組長檢查,課代表落實彙報。完成者每生加2分,未完成者扣2分。

2。課堂討論:在小組合作環節,不再流於形式,討論前必須留有2-3分鐘時間獨立思考。當然不同的課型靈活運用不同的討論方式,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內成員互動,組間互動……其中,我發現最能檢查討論效果如何的是組間互動,在展示環節,採用挑戰的方式進行,組間成員抽查,如果被抽查的組員沒有回答出剛纔大家討論的問題,說明在小組討論時是不認真的`,就會被扣分,這樣長此以往,小組長在討論時就更有責任心,組員們也會更認真參與,而不是濫竽充數。(通常在挑戰環節,被抽人員會是小組裏基礎較弱的同學),課堂重點如果學困生都掌握了,那麼這堂課就更接近高效了。

3。課後鞏固:要想學生學得紮實,學以致用,把握課後鞏固是至關重要的。我要求學生每天上完課後,小組成員輪流出題(概括本堂課五個重點:可以是語法填空,選擇題,翻譯題等)給組員做,所有成員完成鞏固題後必須給出題人檢查,這中間既有合作,也有獨立思考,更能培養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更能促進小組合作的高效。課後鞏固題,必須每天晚讀前上交課代表檢查(按時上交的加組分2分,反之則扣分),課代表反饋具體情況給老師,老師不定期要求練習題互做。

抓好小組積分除了能明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外,還能明顯提升班級管理實效。上個月,我們班被評爲了“課改先進班集體”。有老師問,你們班的班長李欣怡怎麼那麼厲害,流動紅旗怎麼在你們班能成爲“不動”紅旗……確實流動紅旗基本上每週都花落在我們班。其實我想說,這也是課改推動我們班越來越團結,越來越優秀的關鍵所在。班級各項事務都與小組建設緊密相連。包括學生出勤,學生值日,寢室內務,活動參與,假期德育作業打卡等等,都是小組建設其中的一項考覈標準。我們班的特色是石頭畫,每週日下午第一節課是班級特色課,按時完成作品的加2分,被評優秀的加3分,因此所有同學都非常積極,認真完成。包括手抄報,徵文競賽,運動會,週週樂活動等等,只要主動參與者都是能爲小組爭光出力,都能獲取相應積分。對於每月的優秀小組,雅正達人,博學之星,都是大家的奮鬥目標。因此大家也都有一個信念:“同是寒窗苦讀,怎能甘拜下風”!當然這一切的競爭都朝着良性發展,大家團結一致,互幫互助,共同進步。也因此班裏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能做事,事事能做好。

總之,課改不僅讓我在教學上收益匪淺,在班級管理上也收穫頗多。當然,唯有做一個有思想的班主任,有智慧的教師!才能收穫滿滿!繼續加油!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13

通過學習教師課堂教學技能指導,感覺收穫很多。特別是“課堂提問的技巧”與“有效合作學習的技能”“有效教學”這幾方面,對我的教學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講座中具體講到了合作學習不僅僅是學生的事,還提到了教師應是學生合作技能的培訓者和指導者。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合作技能的培養與指導。特別是講座中講到的要注重培養學生“傾聽、說明、求助、反思、自控”等幾方面技能的培養。這些技能和細節就像專家們說的那樣看似簡單,卻決定着合作學習的成效,並對學生的規則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產生着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我們不能告訴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某個問題就行了,還應該告訴學生在合作中應注意的這些問題,並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中良好習慣的培養。還要告訴學生合作學習時,小組成員間應合理分工,明確各角色的職責,使主持、記錄、把握主題、彙報、記時等各有所屬,人人有“事”幹,以便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長處和作用。

除此之外,專家還提醒我們應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習慣。這些習慣包括:獨立思考、積極參與、踊躍發言,認真傾聽、始終關注任務,而不遠離主題、遵守規則等,這些都是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注意的。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教學貼近學生的學情。專家告訴我們,我們教師的教是爲學生的學服務的,以學論教應是教師必須具有的意識。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學就應貼近學生的知識、情感、思維。

這一點對我的觸動很大。我們的教育對象是聾啞孩子,他們的學習能力,思維方式與正常學生都有很大差異,這就決定他們所學的內容不能和正常學生相同,最起碼要求應有所降低。特別是初中、高中數學難度很大,我們的學生學起來困難重重,他們學不會,以至於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也讓他們失去了學習數學的信心。我們要牢記專家的建議

第一、讓教學貼近學生的情感

。以人爲本、以學爲主,從學生的學情、學生的感情、學生的興趣入手,而不是一廂情願地“閉門造車”,“以本爲本”、“以教參爲本”、“以自己爲本”。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得好:“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我要把有效教學與教材、學情、教法統一起來。

第二、讓教學貼近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基礎。許多教師的教學忽視對學生知識和能力基礎的研究,起點定位過高,學生難以給予積極的迴應,教與學都頗爲吃力。而優秀教師的教學都特別注重對學生知識和能力基礎的研究。這也是我們在教學中應注意的。

第三、讓教學貼近學生的`思維狀態

四、教學過程中別讓學生的思想缺席

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學生的有效參與不可或缺。有效參與不只是行動上的呼應,更重要的是思維的同步、情感的共鳴。當學生能全員參與、全程參與、主動參與、真實參與時,教學的有效性纔有保證。當全體學生的興趣被充分激發、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身心從始到終都能全程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時,動口、動腦、動手,方能真切地感受知識的獲得、體驗能力的發展變化。

關注學生的“學”,而非教師的“教”,這纔是有效教學的生命。教了不該教的,丟了該教的,都違背了有效教學的宗旨。有效的,必是學生需要的,想要的;有效的,必是文本個性的,獨特的。

第五、努力贏得學生的情感認同

“親其師,信其道;疾其師,隱其學。”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就要贏得學生的情感認同。當學生喜歡、熱愛、敬仰教師,渴望與教師敞開心扉對話時,就會對教師所講的內容產生心理上、情感上的認同。情感認同離不開教師的學識才華、人格魅力、與學生和諧的關係。課堂教學要實現和諧有效的師生對話,需要講的人聲情並茂;聽的人心情愉悅;講、聽雙方關係和諧。這三者缺一不可。

1.以自身的學識和獨到的見解贏得學生的情感認同2.以教師的人格魅力贏得學生的情感認同3.以和諧的師生關係增強學生的情感認同第

六、注重課堂動態生成

要注意給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讓機智應變有效生成。

第七、開展有效的師生對話

“對話、平等對話、多重對話”已經成爲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時尚用語,它蘊涵新的教學理念,反映新的價值追求,提倡新的教學策略。這裏要探討的“對話”並不是高深理論,而是作爲教學技能的較爲明確的教學行爲——互爲陳述、互爲補充、互爲啓發、互爲質疑、互爲辯論,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通過對話,能夠使新課程教學建立在清晰、可辨的實踐基礎之上,使教學模式、教學行爲具有針對性,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另外,反思自己教學實踐中出現過的某次無效和低效的行爲和原因。

注重了以上幾點,我想我們的教學有效性會大大的提高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14

在當今新課程理念的大環境中,在主體多元教育思想的引領下,我們小學英語課教學的目的更加明確,主要是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愛好,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初步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從而享受學習的快樂,爲進一步的英語學習打下基礎。但英語課的普遍現狀是孩子的愛好不濃厚、收穫知識較少,爲了應對這一現狀,同時也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進程中更加快樂輕鬆,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就需要採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如做遊戲、唱歌、小組活動、全身動作反應學習法、脫口秀等活動來激起學生學習的愛好,還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輔助教學,如使用實物、圖片、卡片、簡筆劃等,利用錄音機、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給學生們修建一個愉悅高效的英語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愉快地參與學習活動,並根據小學生模仿能力強和記憶力好的特點,創設條件讓學生多聽、多說、情勢多樣,操練充分,從而使學生的辭彙量得以增多,語法知識得以鞏固,平常會話能力得以進步。使學生體會到語言理解帶來的快樂,到達寓教於樂的目的`。情勢豐富、輕鬆活潑的小學英語課堂纔是受學生們歡迎的課堂,纔是真正有效力的課堂。在英語課堂上要應用各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也要充分投入其中,讓學生善於動腦、勇於動手、勇於開口,讓他們在英語課堂的活動進程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並在其中培養他們的思惟能力、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還需要特別留意的是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當看到有不愛發言的學生,忽然舉手要發言時,更要給他們機會,叫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不管說的是對是錯,不論是好是壞,我們都要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等待着他們說完。並且鼓勵他們要大膽英勇的去說。邁出學好英語的第一步。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15

新課程改革正在全面、健康、穩定地向前推進,“以人爲本,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理念已引起了老師們對以往教學的深刻反思。但是,面對全體學生:基礎不同,認識參差不齊,對知識的領悟與掌握能力存在較大的差距,部分學生學習自覺性差,啓而不發等的情況,又覺得課堂教學真的難以調控,無所適從。如何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儘量照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儘可能使每一個學生都自覺地參與課堂,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真正體現“以人爲本,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呢?下面我談談在新課程實施中的幾點體會:

一、與學生互換位置

許多學生已經習慣於:“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優生答的傳統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對於下層生來說,參與率極低,時間長了,也就對學習失去了學習興趣,中上層學生雖然也有參與學習,但缺乏學習主動性、獨立性和創新性。我在一些章節的教學中與學生換個位置――讓學生講,我聽,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磁現象”是學生比較熟悉的自然現象,課前我告訴學生:學習這節課我想跟你們換個角色,由你們來教我,看誰教我的知識多,學生都覺得很有興趣。我並沒有向學生提出什麼特別的要求和準備些什麼,但卻發現當天學生預習教材特別主動和認真,他們有的把教材內容看完一遍又一遍,有的看完課本又看練習冊,有的還通過各種途徑查閱資料,自找器材做小實驗,平時很懶的學生把課文看了一遍,找一兩塊磁體來玩。在上課時我發現這節課學生的精神狀態特別好,早早就把課本等學習工具準備好了。我先讓學生告訴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磁”?我還沒說完,幾十隻手就舉起來了,我先點了那些平時學習差的學習,他們都能說出一些生活中用到“磁”的實例,我一面感謝他們的“教”讓我知道了很多知識,一面以學生的身份提出我的“疑問”:生活中那麼多方面用到“磁”,“磁”有什麼特徵、作用?學生很快就幫我解決了,並用自帶的磁體做了生動的演示。更精神的是有位學生居然對課本的“同名磁體相排斥,異名磁極相吸引”提出了質疑,提出:在兩塊磁體強弱懸殊的情況下,也有可能是同名磁極相互吸引,並即時作出了演示,博得了同學們的熱烈掌聲。後來舉起了手越來越少了,但我發現越到後來的同學發言,同學們就越認真聽講,就好像發現自己缺了什麼,要從別人那裏找回來一樣。這樣一節課下來,學生們的臉上也充滿了成功感。我感覺到不但絕大部分的學生參與了學習,自覺學到了應該學的知識,積極動手動腦,敢思敢想敢質疑,學生更能體現到學習的成功愉悅。

二、做錯了也有收穫

學生在做課外作業時,抄襲同學作業答案或其它參考書答案的現象比較普遍,老師對此現象也禁而不止。但我覺得學習抄襲作業很大程度上是給我們老師迫出來的,例如:有些學生不會做或做錯了就要挨批評、留堂、甚至懲罰,你說學生能不抄作業嗎?但我們應該知道,每個班的學生都有智力水平、知識結構、潛在能力等的差異,爲什麼還要佈置統一的作業?既然我們是想通過批改學生的作業來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鞏固已學知識,檢查自己的教學效果,就要學讓學生經過認真的思考和獨立完成作業的問題,我與學生作了一個作業協定:一、以後做作業可以一定範圍內,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選一部分做;二、一定要獨立完成作業;三、確實不會做,可以空出來,也可以請同學、老師指導,但要在題目中註明,四、不會做和做錯了,老師一定不會批評你們,而只會幫助你們;五、要明白:只要是經過自己的認真思考和分析而完成的作業,不管是對是錯,你們都有收穫,如果是錯了,改正後會更加深刻。作業協定宣佈後學生反應熱烈,紛紛表示支持。開始,我還擔心學生不會只挑一些簡單的.題目做應付一下就算呢?很快就發現我的擔心是多餘的,雖然開始時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作業題空了出來,可能也是試試我會不會真的按要求幫助他們,經過幾次後,學生已經能把作業獨立做完了。不過,這樣的作業比原來難改多了,什麼錯的都有,老師累了很多,但學生抄作業的壞習慣改了,學習興趣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三、學會將錯就錯

在課堂教學中,無論你在課前準備如何充分發,有時也會在教學過程中出現講錯了什麼,漏什麼,並及時有學生髮現而毫不客氣地指了出來,而且是理直氣壯地那種氣勢。這時有些老師可能會手忙腳亂、十分尷尬。我有一次聽課,也碰到了這種講錯的情況,但上課老師並沒有手忙腳亂,而是從容解決了問題,還博得了一片熱烈的掌聲。課上,老師正在認真的與學生分析一道電學計算題,突然有個學生說:“老師,你做錯了,這一喊,把大家都嚇了一跳――有這麼多的老師在聽課,怎麼可以這樣說老師呢?同學們正在納悶和擔心,聽課的老師也擔心上課老師不知如何處理,要知道這樣的事如果處理不當,可真要“身敗名裂”。這位老師開始也一愣,但很快就回過神來,對學業生微笑着說:“同學們,剛纔XX同學說我做錯了,這說明他不但認真聽課,還認真思考分析問題,敢於向老師提出質疑,這種學習態度值得大家學習。現在大家認真的重新分析題目,也可以幾個同學討論,看看剛纔是不是真的做錯了,如果是,錯在哪裏,你們能不能更正。”一下子緊張的氣氛就緩解了,老師心中也有了底,兩分鐘後,“你認爲剛纔是有地方做錯的請舉手”老師剛說完就有很多同學舉起了手,老師首先讓剛纔發現問題的同學發表了意見,再讓其他同學說,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在老師的鼓勵下,同學們充滿了信心,還提出了不同的幾種解法。這是老師應用了將錯就錯的方法,及時調整了教學模式,由老師分析、講授,變成了學生小組討論和探究。由於老師對“突發事件”處理得當,一方面及時化解了尷尬場面,不會讓學生感覺到這是老師的水平問題,反而感到老師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好的修養,另一方面及時調整教學模式,把“一不小心的錯誤“變成了學生學習的新動力,使課堂教學達到更佳效果。

四、縮小教學空間,增加表演機會

在課堂教學中,很多老師都會讓學生多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但是我們不難發現,40分鐘實在是太少了,而且課堂上提出問題的絕大部分都是上層的學生,基礎差的學生幾乎沒人提出問題,這不是說下層生沒問題,而是他們不敢提問題和不會提問題。但是,這些下層生在課後或私下幾個同學一起的時候就什麼都敢說敢問,於是我就經常在適當情況下安排小組學習,每個小組上、中、下層次的學生都有,並指定了一位學生爲組長,每次小組學習都是組長指定一個同學爲記錄員,小組中儘可能多提出並解決問題。這樣就爲中下層學生創造了一個敢說、敢問的小圈子,同時也爲中上層的學生創造了一個“教師”角色,幫助下層學生分析解決問題。這樣的“教師式的學生”對於下層生來說是平等的、和諧的和沒有壓力的。這樣,一方面中下層生有了更多的提問和表達的機會和空間,另一方面中上層學生也有了更多的表演和鍛鍊機會。

五、多與學生聊聊生活

有些老師在課外與學生聊天時總是離不開學習、成績,滿以爲時時“提醒”學生學習,指導學習方法,就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其實這樣不但使相當一部分中下層學生覺得尷尬而不敢接近老師,也使大部分的中上層學生覺得枯燥無味,而失去與老師溝通的興趣,從而也失去了學習物理的興趣和動力。我們知道,一個人的成才誠然與智力因素有關,而更重要的是與人的非智力因素有關。情緒、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和知識、智力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三者互相制約,相互促進,互相補償。非智力因素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動力,對認知過程起着推動、維持和調節作用,能促進智力的發展。因此,老師在課外與學生聊天時,應多點走進學生的生活,幫助學生認識生活中的問題和解決生活疑難,成爲學生生活上的朋友。在情感、意志和性格方面影響學生向良性方面發展。正如一位成績較差的學生向我表白的心裏話:我雖然成績差,但並不等於我不會,我很喜歡學物理,老師教我的,都記在心裏,而且實際操作中我也相信比很多優生好,只是不會考試。與學生的課外交流,不要侷限於所教的科目,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社會自然等等,樣樣都可以與學生聊,豐富學生的課外見聞,在適當時還可以向學生介紹有關的名人、偉人資料,以名人、偉人熱愛科學、追求真理的獻身精神,攻克難關的頑強意志和獨立創新思考的優秀品質教育學生,激發學習興趣,從非智力方面提高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