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關於平臺戰略的讀書心得3篇

本文已影響 2.32W人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平臺戰略的讀書心得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平臺戰略的讀書心得3篇

關於平臺戰略的讀書心得3篇1

在商業暢銷書裏面,有一類是特別容易得到好評的。那就是用講故事的方式告訴你很多商業案例,然後提煉出一個概念,並試圖用這個概念解釋他看到的現象。這樣的書,我印象中就有《長尾現象》、《免費》、《紫牛》、《引爆點》等等。

但是遺憾的是,擅長這樣寫作的人一般都是老外,很少見到中國人在這方面的產出,這本《平臺戰略》可以說是一個突破,在這種類型寫作裏面,出現了中國人的作品。

之所以說這本書是中國人的作品,更重要的一點是本書大量案例都來自中國本土,中國人看了,能夠和自己過去的印象加以對比分析,感覺更接地氣,當然作者畢竟是旅美學者,國際上的經典案例也順手拈來。

回到本書的核心概念,是提出了“平臺”這個詞,能夠從商業現象中提煉出一個大家都認可的概念是一種特別稀缺的能力,能做到這一點的作者大都有暢銷的潛力。

之所以能提出“平臺”這個概念,作者的解釋是因爲“網絡效應”,網絡第一次可以讓服務提供者直接面對服務使用者,從而得以構建新的商業模式,而一個網絡服務應用的人羣越多,它就會自我增值,在這個基礎上運營平臺的企業就可以選擇價值鏈上不同的環節加入平臺,並利用匯聚這些環節人羣的能量巧妙向其它環節施加影響,使新進入的人羣成爲商業模式中的“付費者”或者“被補貼者”。

在“平臺戰略”實施過程中,作者認爲關鍵是:搭建好你的平臺機制,這樣才能在機遇來臨的時候引爆你的多邊市場中的某一邊,進而獲得平臺生態圈的話語權。一旦你成爲一個成功的平臺,最大的危機來自於:1、現有的模式對社會變化的不適應不敏感;2、其它構建了平臺圈的'企業跨界滲透。

說說這本書的遺憾吧:

1、商業案例分析的可以更加宏觀。本書對出版社觀察很多,比如分析了盛大起點中文網,電子閱讀器市場,這些觀察分爲幾個案例研討,但是這些案例其實都有內在聯繫,作者可以用更加宏觀的思維去考慮他們之間的交叉影響,而不是切割成幾個部分分析。

2、個別案例分析不夠深入,像婚戀市場,求職市場的分析比較深入,但是對新浪微博的分析就非常淺,新浪微博是一個非常好的案例,它搭建了一個平臺,卻沒有構建一個有力的商業模式,在平臺實施過程中,它遭遇了很多非經營問題的外力干涉,在中國,這恰恰是實施平臺戰略的企業都必須迎接的挑戰,越是規模大,越是要考慮政商關係對平臺的影響,這一層政治經濟學,在本書完全不加以介紹,至少在中國,是無法實現本書的結語:打造一個多方共贏的生態圈。

3、平臺不過是一類商業模式的概括,即便是側重平臺,本書也應該考慮平臺的對立面生存策略,比如“小而美”的生存模式,在互聯網時代,是不是一樣也有足夠的生存空間,當然我們也可以發現,有些小而美的模式,實際上是採取了依附大平臺搭建自己的微平臺圈的生存模式。在介紹大平臺戰略的時候,能否在將來更多觀察商業微觀案例,看看能否提出“大平臺的依附生存戰略”企業案例分析,這本書會更加全面。

雖然有各種遺憾,但這依然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商業模式著作。

關於平臺戰略的讀書心得3篇2

我們已經身處平臺競爭的時代,各式各樣的平臺圍繞在我們身邊,比如便於單位職工相互聯繫、交流經驗的QQ羣、日常生活中經常光顧的淘寶、政府單位用於給各個單位發放通知公告的易信、打開手機不停刷新的微信,這些都是一個個平臺,連接起你我他,讓我們有了另一種看世界的方式。

雖然很多人還不是太熟悉這些事物,但是這些工具卻是實實在在影響着我們的生活,仔細想一想,就會感覺到平臺對我們的影響,特別是網絡平臺直接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和消費方式:買書我們會去噹噹網看看,買衣服會去淘寶“逛逛”,吃飯會去美團“團團”,旅遊會去去哪兒網找找,我 們的衣食住行已經不能脫離開這些平臺,離開這些平臺,你就會感覺回去了原始狀態。

對於郵政企業來說,我們要有這種平臺思維,平臺連着“付費方”和“被補貼方”,通俗理解來講就是交易的兩端,一端是產品,一端是客戶。這種平臺思維在代理金融業務方面、分銷專業“惠民優選”方面、電子商務“郵樂網”方面、函件數據服務“平臺”方面體現的比較全面具體。

伴隨着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深入應用,金融行業不僅創造了一個全新的電子渠道即電子銀行,更爲客戶提供了難以想象的產品,使得客戶能通過電子銀行(包括手機銀行)購買日常生活用品,甚至可以自己進行投資,購買債券或是基金等,這些功能成爲新的吸引點,據此,加強渠道建設是我們提高客戶數量和粘度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也是我們提高餘額和保險的一個必要措施。我們要圍繞“合規經營年”主題,牢固樹立“合規優先,內控先行”的管理理念,真正將以客戶爲中心的發展理念貫穿全局,以市場化的思維,創新轉型,提升能力,增強實力;以互聯網的思維,發揮優勢,跨界整合,做強平臺;以大數據的思維,強化分析,精細管理,深耕客戶,以轉型保合規,以轉型促發展,以轉型推動代理金融競爭實力的提升。

分銷的“惠民優選”是連接實物商品和客戶的網絡平臺。我們雖然不能複製Groupon的平臺模式,但是我們要有把銷量或者客戶量做到一定規模的思想。一個網絡平臺只有用戶達到一定的數量後纔有產生盈利的可能,這叫突破引爆點,達到了這個點才能獲得利潤。如何達到突破引爆點?這值得我們深思。借力“郵掌櫃”系統大力推進的契機,“惠民優選”項目搭載至該系統中,發展使“郵掌”系統的商戶爲服務專員,利用便民服務站、三農服務站等郵政廣泛的社會渠道資源,進一步促進“惠民優選”項目在農村區域內推廣。

數據庫作爲函件的核心業務,支撐着郵政商函市場,搭載着我們的客戶和“客戶的客戶”。我們要在認真分析任丘市場動向的基礎上,抓住數據庫綜合服務平臺建設不放鬆,通過加強培訓、數據整合、數據“清洗”、與第三方合作、更新擴充數據庫容量和類型等手段,不斷提升郵政數據庫服務的能力和水平,積極搭載客戶專業服務平臺。21世紀,平臺無處不在,我們不能拒絕它,而要擁抱它,爲我所用才能無往不利。

關於平臺戰略的讀書心得3篇3

這本書把傳統企業直線型的業務模式和互聯網平臺型的業務模式根據案例做了很多比較的圖表,看了之後確實很清晰,理解起來也容易很多。我是在20xx年3月就開了第一家淘寶店,第二年做到了200多萬的銷量,在當時是非常高的。但是我對淘寶制定的很多針對買家和賣家的規則和政策是不太理解的,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在傳統企業(沃爾瑪中國、東方家園、王府井百貨)做電商,都會在淘寶和後來的天貓商城開店,那個時候開始才隱隱感覺互聯網的平臺思路和傳統企業的思路很不同。

像沃爾瑪和東方家園的模式是將採購回來的商品通過店內運營人員擺到貨架,然後消費者到店裏買走。商家(賣家)和消費者幾乎沒有過多接觸和了解,多數只能依賴沃爾瑪的Retailink系統提供的數據和店內運營的建議對商品進行改進和調整。

在這種模式裏做電商構建O2O感覺效率要高很多,畢竟貨都在店裏自己掌控,難度就是沒有形成平臺,無論是獲取用戶還是服務成本都非常高,對人的能力要求也很高,所以電商做得特別慢。看這本書讓我深刻感受到平臺模式和自營模式之間巨大差異的各個部分,這本《平臺戰略》歸納整理得特別清晰。

像王府井百貨這樣的商業地產實際上如果早期能夠更理解互聯網技術引發的平臺模式變革的話,估計也沒有天貓什麼事了。畢竟王府井百貨本身線下就是平臺模式,只是由於對平臺戰略的理解不夠透徹,加上之前在傳統企業做電商都認爲貨在自己手上電商才能做起來,包括銀泰、王府井線上業務反而採取了自採模式,還建了倉庫。線下是平臺、線上是自營,兩種截然不同的模式,O2O的推進就更加艱難。

《平臺戰略》除了將平臺模式通過互聯網、電商、遊戲、電視節目等案例清晰地表述了之外,還總結了平臺生態圈的機制設計、平臺生態圈的成長、平臺生態圈的創新思路、平臺生態圈的競爭和覆蓋競爭。

每個章節都分了很多小點進行了仔細闡述,我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除了回憶起自己在世界500強的沃爾瑪、中國零售百強的王府井百貨的電商實踐外,也引發這兩年創業除了繼續服務大的零售客戶做諮詢外,帶着團隊在社羣電商和營銷方面的努力。

如我們實踐的朦朧意識,一個小小的羣、公衆號和微博賬號,如果你有平臺的思維,它們都可以變成平臺,而我由於受沃爾瑪的職業生涯和早期淘寶賣家的影響過深,平臺思維是較弱的,很多之前沒有做好的事情和遇到的困惑都在這本書裏找到了答案。

當然,作爲沒有資金、資源,僅有一些經驗和才華的知識型小創業者,在不具備平臺思維的情況下,最好的選擇是靜下心來多看書多學習;其次是把自營的事情一點點做好。我的選擇是靜下心來根據經驗和對很多互聯網及電商書籍的理解(畢竟從業經歷和服務的客戶還是很豐富的),將"商性書院"的課程設計好和帶着大家學有所獲、學以致用,後續是不是可以平臺化,就看我們一起學習的收穫有多大了。

如果你是生產產品的,那麼考慮把產品質量、產品設計、產品定價做好,在這個基礎上學習《平臺戰略》的知識讓你在產品的宣傳和銷售上,可以更加了解不同的平臺對待賣家的方式和政策,制定相應的平臺合作策略,從平臺那獲得最大化的資源,促進品牌的快速成長和提升銷售。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