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關於幼兒園讀書心得體會合集8篇

本文已影響 3.57W人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心得吧。到底應如何寫讀書心得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讀書心得體會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幼兒園讀書心得體會合集8篇

幼兒園讀書心得體會 篇1

“五一”假期,我讀了一本好書《生命的留言》,作者是身患癌症晚期的陸幼青。這本書是作者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裏帶着強烈的身體痛楚、傾注個人的最後力量寫成的。

作者,他是一個非常堅強、幽默、樂觀而又很有勇氣的人。在這樣一種絕望下,他給我們展現出來的仍然是一種淡淡的藍色,而不是沉沉的黑色,這已經是一種奇蹟。我不知道,他是怎樣控制情緒的抖動,依然在悲傷中站立,是真正的堅強?還是絕望之後的平靜或是身爲男人的固執?

人生本來,可能都是綠色的,就像一株草或是一棵樹,這也就難怪,病中的陸幼青,會一次又一次要求妻子,幫自己逃出家門,去湖邊、去草地上,去一切和自然有關的地方,這個時候,也許只有綠色才能撫慰他。

讀着此書,感覺非常精彩,也非常感動,就像崔永元說的:陸幼青的文字往那一放,你再寫什麼都頓生難度。

讀着此書,感覺給自己增添了很好的一筆精神財富,受益匪淺。啓示一:雖然疾病的疼痛讓陸幼青難於言說,他仍然希望他的家人的生活不要有一絲陰影;他還呼籲:快樂起來吧,朋友們,不要爲年齡、健康、容貌、金錢、職務、公平之類的事情而不快樂。如果你不快樂自己,那世間事豈不變成荒唐事,比如:無論你多麼有錢都沒有用,因爲你不快樂。

幼兒園讀書心得體會 篇2

一看到封面上的四個“蟲”字連在一起,就覺得這本書充滿了童趣、可愛。翻開這個讀本的內容一頁一頁往下看時,就會覺得像一首清新、自然的小品,每一頁圖畫與圖畫就像是一幅慢慢展開的分格漫畫,先是由蟲蟲—蝴蝶—青蛙—魚兒—小朋友,陸續出場的角色將故事一波一波地推進,而且圖畫中也體現的由部分到整體的順序。

其次文本的兒歌也是採取了循環的形式,每一句的末尾和下一句的開頭呼應,非常有利於幼兒進行預測,文字琅琅上口,節奏感強,很適合幼兒朗讀。

在知識經驗方面,讀本還展現了不同動物的生活習性、特徵和和諧的生活情景,還用了“爬”、“飛”、“跳”、“遊”、“跑”多個動詞描繪了小動物的活動方式。

再次遊戲的趣味性也很強。例如:可以準備一些頭飾,將幼兒分成幾組,讓他們分別當“蟲蟲”、“蝴蝶”、“青蛙”、“魚兒”、“小朋友”等小動物,然後讓幼兒邊念兒歌邊學各種動物的運動方式,不但使幼兒可以很快掌握兒歌,還可以鞏固“爬”、“飛”、“跳”、“遊”、“跑”多個動詞。也可以準備“蟲蟲”、“蝴蝶”、“青蛙”、“魚兒”和“爬”、“飛”、“跳”、“遊”的字卡,請幼兒匹配,說說除了以上的幾種動物外,還有那些小動物也會“爬”、“飛”、“跳”、“遊”?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不錯的讀本,相信除了我們孩子們也會很喜歡它。

幼兒園讀書心得體會 篇3

最近幼兒園組織我們學習了一些關於幼師方面的書籍與法律法規文獻。這些天的讀書讓我切切實實的感受到讀書帶來的好處,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多讀書,可以變聰明,變得有智慧去戰勝對手。我們變得更聰明,纔可以勇敢地面對困難,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這樣,就又向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邁出了一步。多讀書,也能使自己的心情變得快樂。在書的海洋裏遨遊也是一種無限快樂的事情。用讀書來爲自己放鬆心情也是一種十分明智的。

閱讀中,我係統的瞭解了關於幼兒教師的一些專業性知識,其中《做一個專業的幼兒教師》一書中,不僅有一些理論性的專業知識,更是列舉了一些老教師多年經驗的實際案例,對於我們經常遇到的一些小麻煩小事情的處理技巧等有很大的幫助。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抓傷"事件,一起簡單的抓傷事件,由於兩個老師的不同態度以及說話的技巧,事情也經過了兩三個轉折,這就告訴我們說話之前要先考慮好該怎樣說,組織好語言,不然出口之後往往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同時也告誡我們老師這一職業的嚴謹性,應爲我們要面對的家長是各行各業的人,他們不是單一的從事一個職業的,面對不同的人也要有不同的處事技巧,學會了這個才能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便利,自己也能在工作中有所收穫。

另外,我們無論是面對面對家長和孩子,都要用心,無論什麼事情,只要用心就能做到。尤其是對我們的孩子,畢竟跟跟我們朝夕相處的還是孩子,我們用心對待孩子,家長也會感覺得到,對於我們的工作,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給與支持與鼓勵,這些都是相關聯的。另外,雖然工作中會遇到很多不順心的事情,但我們儘量不要表現出來,我們最應該做的事就是儘量把煩惱留給自己,把快樂帶給別人。這就要求我們要有寬廣的胸襟,要有海納百川的氣度。

我感覺如果用幾句話來形容我們的職業的話,最合適的莫過於"微笑面對每一天,真誠對待每一位家長,愛心呵護每一個孩子。"

幼兒園讀書心得體會 篇4

怎樣做一個專業的幼兒教師?這個問題很廣泛,我覺得無論任何一個人都沒自信說自己是一個很專業的幼兒教師,我們唯有往專業那一方面靠近,而不會真正的做到專業。近期通過學習《做一個專業的幼兒教師》,瞭解了一些作爲教師的專業性和技巧性問題,對我的工作也有了很大的幫助。

《做一個專業的幼兒教師》這本書裏的一個個的問題,一個個的案例,一個個分析都是從教師教育上發生的實例,掌握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是每個一線教師必須具備的教育技能。書中提到了一句話:“要讀懂孩子這本書。”孩子是一本讀不懂的書,但可以慢慢地去解讀。我們要做到的是,順應兒童的自然發展,讓兒童快樂地玩。同時,書中也介紹了專家的一些經驗,以及以前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小技巧對我們以後的教育教學也有很大的幫助。書中談到幼兒園的課程設置、教學形式、教學評價等諸多方面的問題都是通過不斷的實踐研究,摸索出來的。以往的一日活動中存在着“六多”現象,即集體活動多於自由活動,教學活動多於遊戲活動,室內活動多於戶外活動,等待時間多,控制時間多,班級人數多。聯繫自己的教學,雖然今時不同往日,幼兒教育更多體現的是以幼兒爲本,更具科學性,但不可否認有些時候,我在教育活動中,因急於求成,或多或少的干預了孩子們的自由學習,有時自己說的多,而忽略了孩子的年齡特點,忽視了他們的接受能力。特級教師閔傳華提出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理念,我覺得說得非常有道理,教師不是教學的主導者,不能像牽馬一樣,牽着孩子走,教師應該是在後面推孩子的人。這樣教師就能夠更多的去幫助兒童,也才能給兒童創造更多的學習空間。

本書前半部分講述到遊戲、幼兒、老師的關係。這部分我的印象極爲深刻。書中提到,現在流行一句話,不叫“兒童遊戲”,叫“遊戲兒童”。兒童遊戲其實很簡單,但是在我們當今老師安排的任務之下,遊戲對幼兒來說又是枯燥無味的。

說到了遊戲,我們不得不提到區角遊戲。區角遊戲時,我們總會先給幼兒講解玩法,在玩耍的過程中觀察、指導幼兒需依據我們預設好的“軌道”往下進行。忘記了孩子們喜歡玩什麼,能玩什麼,最適合他的玩具是什麼。你怎麼知道小孩喜歡玩這個,不喜歡玩那個?你知道小孩在玩的時候他到底把這個東西想象成什麼?你只能事後來解釋,來解讀,沒有辦法事先預設。遊戲是不可能預設的,遊戲也是不可能按照你的想法來規範的。這才叫做遊戲。

遊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活動方式,是他們獲得最大發展的最佳途徑,也是幼兒學習的基本方式。孩子想做真正的遊戲,老師就要提供給他機會,不要去幹擾孩子游戲,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遊戲也是幼兒最爲喜歡,最能夠接受的一種方式。可見遊戲在幼兒發展與教育領域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人們十分重視教育觀、遊戲觀點轉變,並且更加重視發揮遊戲在促進幼兒全面發展中的獨特教育作用。這是我讀這本書前半部分最深刻的感悟。

“一切爲了兒童”既熟悉又陌生,這不僅是書中南京鼓樓幼兒園的校訓,同時,也是我們幼兒園的宗旨、目標。當我繼續往下讀,細細品味鼓樓幼兒園的校訓時,我又發現了“爲了兒童的發展,爲了每一個孩子的發展。”這句話讓我陷入了沉思。

首先從自己身上下工夫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做一名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會自我調節情緒,保持平和心態。學會欣賞每一個孩子,發現他們各自的閃光點。幼兒老師的

工作是繁瑣的,責任是重大的。幼兒教師應具備積極向上,健康,快樂的工作心態,永遠保持一顆童心。因爲工作,接觸的都是沒有閱歷的孩子,可笑的想法,異想天開的做法,有時會很出人意外。所以保持一顆童心,可以不會扼殺他們的豐富想象力。比如,幼兒畫,既色彩絢麗,又怪異縱橫,那麼,老師在指導的時候,不僅不能糾正孩子正確的事物形象,反而更應該鼓勵孩子去繼續完成自己的畫作。讓孩子有一個足夠寬廣的想象空間,不至於過早的被限制住思想。

一個教師不管她唱得有多好,彈得有多棒,也不管她的課上的有多創新,如果沒有很好的師幼關係作基礎,課堂上沒有師幼良好融洽的情感交融,那麼,她的教育也是失敗的,只不過是一個人的表演罷了。什麼纔是好的課程,好的教育?答案只有一個,就是一切以幼兒的發展爲出發點,時刻把孩子放在心中。蹲下身子,用一顆童心與孩子交流,傾聽他們的聲音,順應孩子的年齡特點,說他們聽得懂的話,把教育融進遊戲和生活之中,還給他們自由的天空,讓他們在快樂中健康的成長。

教師的教育對象是活的個體,同時也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教師不能做控制者,一定要在瞭解兒童生理、心理特點的基礎上再進行教育,靈活的教育個體,促使我們教師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不斷的學習,不斷地向專業化方向成長!霍姆林斯基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在談話”。我讀了《做一名專業的幼兒教師》這本書,它猶如一位老師,告訴我做人的準則,開闊我的視野,豐富我的知識。而且這本書凝聚了專家,園長們的教育智慧,也包含着所有參與人員的辛勤付出,使我受益匪淺。

作爲一名幼兒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與幼兒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這是作爲一個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愛心”是一個教師的首要具備條件!

幼兒園讀書心得體會 篇5

當今社會的發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於我們轉崗的幼兒園教師更是一個新的挑戰,我們只有不斷的充電學習才能順應時代潮流,適應社會發展。

在一次會上,我們園長給我們介紹外出學習時帶回的幾本幼兒專業的書籍,我帶着好奇心向園長借了一本,在我讀了這本名爲《給幼兒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我受益匪淺。這是一本用愛和經驗寫出的書,我讀了之後讓我感到既親切又實用,它爲我們幼兒教師指引了方向,讓我深深領悟到怎樣才能當好一名幼兒教師。書中有很多教育成功的案例,它像一盞明燈,爲我的教育工作導航,讓我從中找到了不斷完善自己的金鑰匙。

有人說:“幼兒教師是高級保姆,低人一等”,也有人說:“家有三鬥糧,不做孩子王”。其實,幼兒教師“站起來是老師,蹲下來是媽媽”。每天超負荷的工作,練就了超強的工作效率,但其精神也高度緊張。幼兒園工作的核心是“愛”,我們要學會熱愛。贊可夫說過:“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因此,教師要做到熱愛每一個幼兒,主動接近幼兒,用教師廣博而無私的愛去理解、寬容、尊重和關心每一個幼兒,使他們感受來自老師的母親般的溫暖。課上,應用親切的態度、誇張的表情吸引幼兒的注意,課下,應和幼兒一起玩耍,和他們成爲好朋友,努力讓每一位幼兒在快樂中得到感知、獲得進步。

我們幼兒園教師幹這一行是幸福的,我們有了不同於別的稱呼—

—幼兒教師,繁忙與瑣碎兼容,責任與壓力並重,忙碌於疲倦同行這正是幼兒教師工作的真正含義。爲此,我們懷着一顆平常心並充滿自信,坦然地面對挫折,用一份愛、一顆心,獲得孩子的愛,贏得家長的心。這種被需要、被尊重和支持的體驗是幸福的。

在幼兒園想上好課也是不容易的,首先要備課,備課之前先要研讀教材,把教材吃透才能上好一節課。尹紫昕老師用一個實際案例指出研讀教材對於一個教學活動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適用於語言活動,在數學、科學、社會等教學活動中也是非常必要的。我們轉崗教師,剛開始對於幼兒園的教材真是一頭霧水,不知該上些什麼,該怎樣上,經過多次的學習、培訓,讓我們慢慢地從小學教師的角色走出來,熟悉幼兒教師的課堂,知道給幼兒上好一節課,不僅要備好課,還要多準備教玩具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課後,還需要我們老師多進行反思,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反思,長則一二百字,短則寥寥數語,一個有用的活動反思將會對自己以後的教育活動有着指導意義。

《給幼兒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中,給我們指出教師在整個國民羣體中,應該是一個閱讀率比較高的羣體,因爲這個羣體承擔着教書育人的責任。作爲幼兒教師,我們更應該讀書,這與幼兒教育的特點密切相關,幼兒教育的特點是基礎而全面的,幼兒的特點是好奇、好問,這些對教師的個人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常讀書,不充實自己,便無以做好這項工作。所以,要在專業上取得成績,就非讀書不可。我們反思一下,是否正在讀書?是否在意讀書?在以前我還真沒有意

識到這個問題,現在才驚覺:自己實際上是不怎麼讀專業書的。往往我們總在抱怨整天工作的辛勞,總在抱怨沒有時間讀書,但是“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要擠總是有的”,我們要拿出實際行動來,擠出時間用於讀書。在書中,我找到了適合幼兒教師的讀書方法:1、要讀專業的期刊。好的期刊有哪些呢?例如《幼兒教育》、《學前教育》、《早期教育》、《上海托幼》等。2、要讀經典的專業書籍。如蒙臺梭利的《童年的密祕》,陳鶴琴的《家庭教育》等。3、要閱讀通俗易懂、與幼教職業有實際聯繫的書籍。作爲幼兒教師,我們要堅信要多讀書,讀好書,閱讀專業書籍有利於成長和發展,無論如何繁忙、勞累,我們要擠出一點時間來讀書,力求在有限的讀書時間裏獲得最大的收穫。

《給幼兒教師的建議》一書,讓我讀懂了教育,也讀懂了人生。也許我們教師這個角色太小不起眼,擂不動那驚天大鼓,但我們可以時刻準備着,以智慧守望理想、以真情堅定信念,去追逐生命的完滿、去求索教育的真諦。

我自豪,我奉獻於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我驕傲我是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工作固然繁瑣和辛苦,但是,付出總有回報,給予本身不僅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而且會帶給我們更多的快樂。我們給孩子真誠的愛,孩子也會給我們純真的愛,這就是我們得到的最好的回報。

幼兒園讀書心得體會 篇6

近一個星期以來,我正在讀《做一個專業的幼兒教師》裏的"幼兒園本研修"部分,這部分內容使我瞭解到爲進一步發展幼兒教育事業,我們國家進行多次幼教改革,所有這些努力使我們對幼兒教師專業成長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對幼兒教育進一步明確了方向,同時也進一步掌握了教育規律,對教師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知道要做好一個好老師,好班主任,應該做到"三心二意"。所謂"三心二意",是指愛心、信心、恆心這"三心",真情實意、深情厚誼這"二意",能做到三心二意的老師一定是熱愛孩子,善於研究孩子、會呵護孩子心靈、受孩子喜歡的好老師。

書中談到幼兒園的課程設置、教學形式、教學評價等諸方面的問題都是通過不斷的實踐研究,摸索出來的,以往的一日活動中存在着六多現象,即集體活動多於自由活動,教學活動多於遊戲活動,室內活動多於戶外活動,等待時間多,控制時間多,班級人數多。聯繫自己的教學,雖然僅是不同往日,幼兒教育更多體現的是以幼兒爲本,更具科學性,但不可否認有些時候在教育活動中,因急於求成,過多的干預了孩子的自由學習。老師講的過多,限制了孩子思維的發展。讓孩子失去了自由探索的空間。生活教育中有時缺乏耐心,不是去教孩子做,而是過多的幫孩子做,導致孩子們的自理能力的發展受到了限制。

一個教師不管他唱的有多好,彈得有多棒,也不管他的課上的有多創新,如果沒有很好的師幼關係作基礎,課堂上沒有師幼良好融洽的情感交融,那麼,他的教育也是失敗的,只不過是一個人的表演罷了。什麼纔是好的課程,好的教育?答案只有一個,就是一切以幼兒的發展爲出發點,時刻把孩子放在心中,蹲下身子,用一顆童心與孩子交流,傾

聽他們的聲音,順應孩子的年齡特點,說他們聽的懂得話,把教育融進遊戲盒生活之中,還給他們自由的天空,讓他們在快樂中健康的成長。

教師的教育對象是活得個體,同時也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教師不能做控制者,一定要在瞭解孩子生理、心理特點的基礎上再進行教育,靈活的教育個體,促使我們教師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不多的學習,不斷的向專業方向發展。

幼兒園讀書心得體會 篇7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職業,是全天侯的,從幹上的那一天起,就永遠沒有退休的可能;而且不準請假,不得偷懶,不可以休息,白天黑夜都得上班,並且沒有薪水——薪水在其他地方掙,然後往這兒花;這種職業,叫做父母。

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就要從培養好子女各方面的良好習慣開始,有人說,培養好習慣就像往銀行裏存錢,隨時都可以取出來用。有了一個好習慣,就好像在銀行裏存了一筆錢,有了兩個好習慣,就存了兩筆錢??好的習慣很多,就等於在銀行裏存了很多錢,一輩子都可以取之不盡。《世上最划算的教育》一書,從“童年需要培養的38種好習慣”種,每一種好習慣都從故事引入,再讓我們思考學到了什麼讓人可以從中學到知識,再運用到實踐中。例如:書中在培養孩子“遵守諾言的習慣”裏,引用了《宋慶玲的故事》,故事裏的小慶玲爲了她之前答應叫教小珍疊花的事,而放棄了全家到一個很有趣的伯伯家做客,而不知怎麼,她等了一個下午,小珍也沒有來,爸爸遺憾地說“早知道就一起出去,慶齡一個人在家多寂寞啊”。懂事的小慶齡卻說,我們約好的,我本來就應該遵守自己的諾言,要不然我就是跟你們出去玩了,也不會高興啊!從這個故事裏,我們學到了什麼呢?小慶齡是自己決定留下來的,這一點很重要。她一定也是想去那個伯伯家做客的,但是最終放棄了,是因爲在她心目中留下了等小珍更重要。我們從故事裏不難猜到,信諾言,不僅讓守諾的慶齡快樂、有尊嚴、也讓小珍有了安全感和信賴。

我們可以怎麼做呢?1)、凡向孩子許諾言,就要儘量兌現;2)事前提醒孩子諾前三思,事後提醒孩子兌現諾言;3)發現孩子守信用,要及時表揚;4)不“逼”孩子許不可能兌現的諾言。孩子在成長中,需要培養的習慣實在是很多,如果你的孩子有了許多良好的習慣的

話,作爲家長的你,是不是很划算呀!

幼兒園讀書心得體會 篇8

針對課間自由活動混亂的局面,作者在文章中是這樣反思:我們給幼兒自主的空間了嗎?我們有提供給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選擇做事的條件嗎?幼兒知道在這個環節可以做什麼嗎?於是,作者在每天的活動區講評時都將問題拋給孩子:“活動結束後我們有什麼事可以做呢?”洗手、小便、喝水等等。“小朋友做事有快有慢,需要我們等待,這個時候我們還可以做什麼呢?”根據孩子的回答,按照孩子的想法,作者在教室中豐富了一些簡易活動材料。這樣一來,活動結束後幼兒可以看、可以說、可以玩,多了許多自主選擇的機會,兩節活動課間的環節就顯得順暢多了。

針對每次活動在不同的場所,需要幼兒在短時間內一次次搬椅子到不同地方的問題。如何讓幼兒預知呢?作者還是把問題拋給孩子:“我們每天上課的地方都不一樣,怎麼才能讓小朋友都提前知道把椅子搬到哪裏呢?”通過幼兒的討論,最後決定用圖片的預知方式來告訴幼兒,下一環節要準備什麼。於是作者在班內開設了一個“溫馨提示角”,每天早飯後都將當天上午的活動要求、場地安排用圖片的形式告訴幼兒。如上閱讀活動,就放一張書的圖片和一張小椅子的圖片,幼兒一看就知道老師需要他們搬椅子到上閱讀的地方上課。

通過作者這兩方面的闡述,我們可以貫通的使用這種方法。在一日活動的其它環節中,如:戶外活動前,通過提示牌讓幼兒瞭解去哪兒,站幾路隊,要帶什麼?音樂舞蹈要到哪裏上?要帶上道具嗎?數學活動要到珠心算室嗎?要帶上書嗎?等等。做到讓幼兒預知下面的活動,瞭解自己要做的事情,讓幼兒從小學會有計劃的支配安排自己的時間,形成有序做事的習慣,對幼兒的成長很有幫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