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文祕知識

2015關於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

本文已影響 1.5W人 

7月24日,市委辦、市政府辦以隴辦發〔2015〕40號出臺了《市扶貧攻堅行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關於紮實推進特困片區精準扶貧的實施方案》,以下是實施方案全文:

2015關於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

爲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深入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和省人社廳等部門《關於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加強貧困鄉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進一步提升貧困羣衆自我發展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2015年至2020年,瞄準全市64.37萬貧困人口,圍繞市場需求和勞動者意願實施精準培訓,累計培訓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中有培訓需求的勞動力20萬人次,新增技能勞動者15萬人,實現貧困地區貧困家庭中有培訓需求的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全覆蓋,使每個貧困家庭有培訓需求的勞動力至少有1人拿到職業資格證書。具體分兩步實施:第一步,到2017年以全市25個特困片區貧困人口中有培訓需求的勞動力爲重點,實施精準培訓,3年累計培訓10萬人次,實現精準培訓全覆蓋;第二步,到2020年以新成長勞動力和貧困人口中有技能提升需求的青壯年勞動力爲重點,實施技能提升行動,3年累計培訓10萬人次,實現技能提升培訓全覆蓋。

  二、主要措施

(一)培訓內容

1.就業技能培訓。主要是利用農閒時間,針對農村勞動力不同技能水平開展電子商務、機械維修、服裝加工、建築、餐飲、家政服務、保健護理、老年人家庭護理、護工、藥膳、中醫推拿、旅遊服務、保安、電焊等就業技能培訓,儘可能把培訓地點設在用工企業和村、社,使務農(務工)和技能培訓“兩不誤”,實現技能和收入“兩提高”。

責任部門:市人社局。

參加單位:各縣(區)政府。

培訓任務:每年培訓11680人次以上,累計培訓70080人次。

培訓時間:15天

資金來源:就業專項資金。

2.“兩後生”職業技能學歷教育培訓。主要是以農村“兩後生”爲對象,開展電子商務、資源環境、新能源、裝備製造、有色冶金、物流配送、石油化工、建築工程、農林牧漁、酒店及餐飲服務、汽車駕駛與維修等培訓。以市場爲導向,擇優選擇由人社、教育、扶貧部門認定的師資力量強、實訓設施好、就業率高的職業教育機構,通過2—3年的中等職業學校和技工院校學制教育和1年期汽車駕駛技能培訓,培養持有畢業考試和職業資格證書的“雙證”技能人才,“雙證”持有率達到100%,就業率達到100%。

責任部門:市人社局、市扶貧辦、市教育局。

培訓任務:每年培訓11390人次以上,累計培訓68340人次。

培訓時間:2—3年。

資金來源:扶貧資金和就業專項資金。

3.勞務品牌培訓。主要是以我市特色勞務、電子商務品牌爲重點,採取“滾動教學、適時鑑定”的方式,組織開展王牌網店、“隴原巧手”、保安、保潔、古典傢俱、建築裝飾、計算機應用與維修、機械設備維修、電子技術應用、月嫂、牛肉拉麪等培訓。

牽頭部門:市人社局。

參加單位:市婦聯、各縣政府。

培訓任務:每年培訓3800人次以上,累計培訓22800人次。

培訓時間:集中培訓15天。

資金來源:省財政專項資金或就業專項資金。

4.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主要以從事農業生產和服務的農村勞動力爲重點,圍繞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重點產業,按照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三類不同的從業方向,開展農業公共基礎、專業技能、能力拓展、實習操作培訓和農業科學技術推廣普及,並開展政策扶持與跟蹤服務。

責任單位:各縣政府。

培訓任務:每年培訓1420人次以上,累計培訓8520人次。

培訓時間:7—15天。

資金來源:中央財政新型農民職業培育工程專項資金和市財政配套資金。

5.農村創業和技能帶頭人省級示範培訓。主要是以25個特困片區農村創業和技能帶頭人爲主要對象,採取理論知識培訓、實際操作訓練、組織學員研討和實地觀摩等形式,開展機械加工類、種植養殖業、建築類及餐飲服務類的創業培訓和技能培訓。

責任部門:市人社局。

參加單位:各縣政府。

培訓任務:每年培訓4270人次以上,累計培訓25620人次。

培訓時間:集中培訓10天。

資金來源:省人社廳籌集資金和就業專項資金。

6.崗位技能提升培訓。主要是採取技術比武、名師帶徒、離崗學習等靈活有效的培訓形式,結合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對與企業簽訂6個月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在崗農民工開展技能提升培訓。

責任部門:市人社局。

參加單位:各縣政府。

培訓任務:每年培訓1040人次以上,累計培訓6240人次。

培訓時間:80個學時以上。

資金來源:就業專項資金。

7.創業培訓。主要是對有創業願望和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農村勞動力,以企業註冊、稅務登記、人員管理、資金管理、市場營銷等創業知識培訓爲主要內容,採取模擬企業生產、交易、宣傳、管理、財務等業務操作過程形式,根據培訓對象的需求,分別開展GYB (產生你的企業想法)、SYB (創辦你的企業)、IYB (改善你的企業)、EYB(擴大你的企業)、SIYB(創辦和改善你的企業)培訓。

責任部門:市人社局。

參加單位:各各縣區政府。

培訓任務:每年培訓950人次以上,累計培訓5700人次。

培訓時間:集中培訓10天。

資金來源:就業專項資金。

(二)工作要求

1.培訓平臺精準整合。依託現有的培訓資源,按照培訓對象各有側重、培訓資源相互補充、培訓內容各有特色的原則,各縣(區)政府對轄區內各類培訓資源或按照機構進行實體化整合,或按照培訓項目、內容進行功能性整合,力爭到2015年底,在全市9個縣區都搭建起一個以精準扶貧培訓爲目標的綜合性培訓平臺,將各類培訓項目統一到培訓平臺統籌實施、規範管理,最大限度發揮現有人力物力財力作用,實現培訓的精準性。

2.培訓對象精準摸排。全面推行建檔立卡和培訓實名制,一方面,在總體掌握25個特困片區勞動力狀況的基礎上,對全市每年確定的減貧人口,按新增勞動力、“兩後生”、致富帶頭人、輸轉就業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和服務的勞動力進行分類,建檔立卡,確定重點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另一方面,到村、到戶、到人開展培訓需求調查,對每個勞動力的個人情況、從業狀況、技能水平、培訓需求和願望進行登記造冊,建立實名制培訓臺賬,對號入座,實施精準培訓。

3.培訓重點精準優先。緊緊圍繞全市精準扶貧的重點區域和重點羣體,由點及面,分步實施,有序推進精準培訓。在區域上,以25個特困片區的勞動力爲重點,集中培訓資源、資金,優先進行技能培訓、優先幫助轉移就業、優先促進收入增長;在羣體上,以青壯年勞動力、新成長勞動力、“兩後生”、農村致富帶頭人爲重點,優先進行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和職業學歷教育,充分發揮技能示範和致富示範“兩個帶動”作用。

4.培訓需求精準對路。堅持以市場和就業需求爲導向,實現市場需求和勞動者就業願望有效對接。一方面,緊貼新型城鎮化建設、重大工程項目建設需要,圍繞當地優勢產業、現代服務業、生態旅遊業等產業發展,分類預測用工需求,合理制定培訓計劃,確定具體的培訓項目和規模。充分發揮政府的橋樑紐帶作用,在加強供需信息對接服務的基礎上,採取補助經費的辦法,積極引進社會力量,吸納民資、企業參與勞動力培訓,實現按企業崗位需求開展培訓;另一方面,根據培訓對象的需求和就業意願,開展“點菜式”培訓,實現按勞動者需求開展培訓。對少數民族地區勞動力,要按照他們的生產生活實際,選擇實用性強的職業和工種,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開展特色培訓。

5.培訓時間精準分類。嚴格執行國家相關規定,各類培訓項目不得少於最低培訓時間,具體爲:就業技能培訓和勞務品牌培訓不少於15天,崗位技能提升培訓不少於80學時,創業培訓和示範性培訓不少於10天,職業技能學歷教育不少於2年,農業生產和服務培訓不少於7天。在堅持各類培訓常規時間的基礎上,以確保培訓實效爲前提,根據培訓內容的難易程度和技能等級,實行彈性培訓時間制,最長可以延長原培訓時間的一半。

6.培訓質量精準評估。在培訓結束時,開展培訓滿意度調查,認真聽取參訓人員對培訓內容、課程設置、培訓方式及培訓效果的評價,徵求改進的意見建議;在培訓人員就業後,開展用工滿意度調查,認真聽取企業對培訓人員的技能評價,徵求用工企業對技能培訓工作的意見建議。在此基礎上,不斷優化培訓內容和方式,努力提升精準培訓質量。

(三)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全市統一制定實施方案,部門分工協作,市、縣(區)統籌實施,形成工作合力。市直有關部門要加大對縣(區)的指導和督促力度,切實履行監督把關職責;市上負責指導各縣區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工作措施,改進工作方式,提升服務質量,確保精準扶貧培訓按計劃推進。

2.推進資金整合。按照目標任務同向、培訓資金集中同向、縣級整合、年終各算各賬各記其功的原則,進行資金和項目整合。市直有關部門要根據培訓計劃,定期或不定期會同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做好培訓對象補貼經費審覈、培訓資金撥付和管理使用等環節的監管工作,確保培訓資金規範使用、發揮效益。

3.強化鑑定考覈。積極推行培訓鑑定輸轉一體化模式,做到培訓與鑑定、勞務輸轉和維權服務緊密結合,努力實現培訓一人、鑑定一人、輸轉一人。積極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和學歷證書“雙證書”制度,探索創新培訓模式,大力推行定向、訂單、訂崗培訓,着力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責任分工

(一)制定隴南市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支持計劃實施方案和年度計劃,指導縣(區)建立精準扶貧培訓臺賬,協調推進、統籌指導、檢查落實全市貧困地區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工作。

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扶貧辦、市農牧局、市財政局、市教育局。

(二)制定縣(區)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支持計劃實施方案,細化年度培訓工作計劃,彙總各貧困鄉鎮精準扶貧培訓臺賬,指導檢查本縣(區)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工作。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社、扶貧、農牧、財政、教育等部門。

(三)整合各類培訓項目和資金,制定本縣(區)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支持計劃實施方案和年度培訓工作計劃,督促鄉鎮、村社建立精準到戶到人的培訓臺賬,組織實施精準扶貧培訓工作。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社、扶貧、農牧、財政、教育等部門。

(四)具體開展本地區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工作。

責任單位:承擔培訓工作的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和職業培訓機構。

  四、完成時限

(一)2015年,完成9個縣區貧困家庭勞動力培訓有關情況的建檔立卡工作。制定勞動力培訓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根據貧困地區貧困人口中勞動力的培訓需求,完成培訓3.455萬人次。

(二)2016年—2017年,完成貧困地區貧困人口中勞動力培訓6.545萬人次。

(三)2018年—2020年,對全市貧困地區新成長的勞動力和已參加培訓且有意願再次參加提升培訓的貧困地區勞動力開展培訓,實現貧困地區“兩後生”職業技能學歷教育培訓和勞動力培訓全覆蓋,累計完成培訓10萬人次。

  五、檢查驗收

檢查驗收在市扶貧攻堅行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進行。每年底,由市、縣(區)人社部門牽頭,會同有關部門分級對勞動力培訓精準扶貧工作進行檢查驗收。檢查內容包括:精準扶貧培訓建檔立卡情況;培訓項目、資金等整合情況;培訓實施方案和年度計劃的落實情況;培訓經費的管理使用情況;對定點培訓機構的動態管理情況;培訓後職業技能鑑定和勞務輸轉、自主創業情況。檢查驗收工作主要採取統計資料分析、座談分析、聽取彙報、實地檢查、走訪培訓機構和培訓對象等形式進行。各縣(區)要適時進行自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問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