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創建新集體》說課稿大綱

本文已影響 2.4W人 

  一、 話理念

《創建新集體》說課稿

課堂教學不僅是知識教育過程,也是學生心理活動過程、心理髮展過程,它存在着豐富的心理教育因素。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種心理因素,優化學生心理環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獲得知識、增進文化的同時,以潛移默化的方式獲得滲透性心理教育,促進心理素質的全面提高。基於這種新的教育理念,我在設計《創建新集體》一課時,力求使教學活動成爲一個充滿快樂的過程,使師生雙邊的積極性都受到激發,都有積極的情感投入,讓學生快樂中獲得知識,在“潤物細無聲”中不斷完善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質。

  二、 說教材

本框題是初一《思想品德》第一單元的第二課,內容是《創建新集體》。本框題側重從學生的交際能力入手,培養學生適應初中三年的學習、生活的能力,是在明確了自己已是初中生,並認識了新夥伴的基礎上,去嘗試瞭解集體、融入集體、創建新集體的一個情感過程,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同時又對學生以後的學習、生活做好鋪墊,打下基礎。因此,本框的學習對學生將來的學習影響較大,學生通過本課將真正學會融入集體,讓他們在創建集體的過程中,學會從集體中汲取營養,認識到集體在個人成長中的作用,平時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從無知走向有知,從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不斷地提升他們的精神境界。而這過程是他們在對本框知識有較深認知的基礎上,自發實現的。

  三、 析學生

由於初一的學生正處於“危機”的年齡階段,他們的情緒呈現出豐富而強烈、波動性大、不穩定,不成熟的特點,且學生平時接觸的人較少,很多人具有我們通常所說的“小家子氣”,在與人交往中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本節課把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使這個新集體更優秀做爲教學重點。由於學生剛升入中學,各方面的能力,如參與小組討論的能力、協作能力尚未較好培養,因此,本節課難點應放在學生的個性張揚上。

  四、 定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通過教學讓學生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係,體會“團結就是力量”,能夠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發展觀察、感受、體驗、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養交往與溝通的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1) 利用多媒體渲染課堂氛圍,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創新。

(2)組織發動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探討如何使集體更優秀等問題,聯繫實際由小組內部探究擴大爲組外交流合作,師生共同總結。

(3)強調自主學習,聯繫自身的生活實際與集體的處境去思考與領悟,主動地去質疑、探究。讓學生多思、多領悟。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認識到集體在個人的學習、生活中的作用,培養熱愛集體,具有責任感、競爭意識、團結合作和奉獻精神。

  五、析教法

教學有法、又無定法、貴在得法。本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過對生活的認識和實踐逐步形成的”這一理念,新的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強化了過程性、體驗性目標,以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改變單一的記憶、接受、模仿的被動學習方式,從而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新的思想品德課標強調,教學“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範,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將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將全班學生分爲每組3——4人的幾個小組,每組設立一個小組長,負責組織小組討論,並組織進行小組成員的課堂表現評價,設立一個記錄員,整理小組成員的意見,然後進行全班集體討論,老師負責整理、分析、綜合。心理學家多依奇認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構成學生三種不同的目標結構:合作、競爭和個體化目標結構。其中合作目標結構所激發的是以道德爲中心的動機系統。學生有着共同的目標,學生之間存在着積極的相互依賴關係——平等、協作關係。合作使學生具有使同伴接受、支持和喜愛的強烈願望。合作使學生更專心一致地投入學習,對教學過程、學習任務和學科本身產生更積極的情感,提高學生對他人認知和情緒的理解能力,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基於這樣的理念,在實際的教學中,採用小組討論和集體討論相結合的方法來探討如何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通過讓學生爲班集體的發展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議,張揚學生的個性。

  六、談設計

爲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我把教學過程分爲三個環節,即:課前設計環節——課前調查探究——課堂交流總結

(一)課前設計環節

課堂教學中實施心理教育的關鍵是要準確地把握切入點、結合點,而切入點與結合點的把握要在課前進行良好設計。因此,我在上課前充分利用教學內容與心理聯繫,進一步挖掘出心理教育的資源,圍繞學生設計教學過程,讓學生成爲課堂學習的主角,使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興趣激發、情緒調動等有機地融爲一體,提高學習效率。力求使教學兼顧學生現有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差異,努力使每個學生輕鬆、愉快、高效地學習,並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課前調查探究

教師主宰課堂教學,學生被動接受知識,使他們不會學習,不會獨立去獲得知識,這是當前中小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大頑症。學生不會學習,是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熱情、缺乏學習自信心的重要原因,這同時也直接或間接地成爲妨礙學生個性發展與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目前的課堂教學就要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上下功夫,使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其達到學會學習,學會自主控制學習進程,從而體會到學習的歡樂,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因此,我爲了激發學生興趣,在課前準備方面煞費苦心,把其視爲課堂教學成敗與否的關鍵所在之一,於是課前我先佈置了四個方面的研究課題,分別是:1、你希望我們的班級成爲怎樣的新集體。2、目前我們班級中存在什麼樣的問題。3、解決方法如何。4、你能爲班級做些什麼。讓學生根據認知水平的差異以及研究問題的難易程度,自由組合成五個探究小組,每個小組可以自由選擇某一個課題並開展調查,實現個性化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在調查克服困難的過程中自覺磨礪意志品質。並且,在學生開展調查的過程中,我和他們一起收集資料,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融洽了師生情感,加深了溝通與瞭解,使他們更“親其師、信其道”,同時也使學生了體驗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成功快樂、團隊協作的快樂,爲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做了充分的準備。

(三)課堂交流總結

如果說課堂教學前的這些環節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那麼這“東風”就是課堂教學這一環節,我們前期的所有準備都是爲這一重要環節服務的。引導學生質疑、探究、發現、交流,傳授知識、培養技能、完善心理,都要在課堂教學中實現。所以,我在課堂上採取了創設問題情境——深入探討——總結昇華三環節課堂活動模式,以發展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和主體學習能力。

1、 創設問題情境。本節課問題的提出,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下提出的,圖文並茂、

形象具體,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思考,同時渲染課堂氣氛。例如,導課時利用多媒體配樂播放了大量的關於新班級的圖片,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聽覺,進而引發學生的思維,直接切入課題。

2、 深入探討。課前我和學生已經蒐集了大量的資料,所以我們要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這些資料的作用,讓我們手中的材料和演示實驗去說明問題。使學生明確新班集體存在着什麼樣的隱患以及其可能引起的嚴重後果,進而自覺探究造成這些環境問題的因素有哪些。

3、總結昇華。這個環節是我精心設計的,力求用文學化的語言,達到情景交融,具有較強的感染力與說服力。使師生產生共鳴,論理自然,對知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並伴隨着優美的音樂,讓學生以不同形式發表對新班級自己應做何種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更加熱愛這個新的班集體,昇華學生的情感。

  七、 述過程

導入新課:

學校是我們的大家庭,班級就是我們的一個小家。那麼,我們的家應該是個什麼樣子呢?我們又應該爲她做些什麼呢?

創建新集體(板書)

師:我想每位同學在進入新學校之前,肯定都忐忑過,我的新班級會像我小學時的班級那麼優秀嗎?有那麼和睦嗎?同學會看不起我嗎?會欺負我嗎?班主任帶班認真負責嗎?當然也期待過,希望新班級別像小學時的班那麼亂,貪玩的多,學習的少等等。那麼,經過這麼多天的生活,相信大家對新的班級也有了一些瞭解。現在就請同學們談談你對新班級的印象、建議。

(學生髮言,提示:教師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形成真誠坦率的風氣。學生可以提出班級的優點,當然更應該指出班級現存的不足,並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其他學生針對他的觀點進行補充或提出異議,最後大家總結出最喜歡的班級的模樣。)

師:從剛纔同學們的發言中我們可以看出,同學們都希望生活在一個健康、活潑、上進、團結的班集體當中,同時也希望自己是這個集體中優秀的一員。那麼首先要恭喜大家,我們的班級肯定會一步步好起來的,雖然她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因爲我們沒有人覺得或者說很少有人覺得什麼樣的集體無所謂,只要我自己學習好就行了。這樣我們就有了共同的目標,就是讓我們的集體向着我們理想的方向發展,而共同的目標自然也就給了我們團結奮鬥的不懈動力。

(一)共同的目標,前進的動力(板書)

當然要想創建一個優秀的、理想的班集體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那麼,我們每個人能夠爲我們的集體做些什麼呢?

(二)各盡其能,發揮所長,奉獻集體(板書)

學生活動:毛遂自薦

學生介紹自己的特長,說一說自己能爲班級做些什麼。比如寫字或畫畫兒不錯,可以幫助班裏出板報;體育方面有特長,可以在運動會上爲班級爭光;樂觀幽默,可以給班級帶來活力,給大家帶來快樂;我不太愛說話,也沒有什麼特長,但是我願意默默地爲班級做些工作,比如班裏的衛生,比如運動會的後勤。通過這個活動,讓每個同學有表達自己情感的機會,也有重新認識和了解自己的機會,讓學生知道在集體中,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也只有每個人把自己的智慧和熱情獻給集體,這個家才能朝着我們的既定方向發展。

(建議:除了自我推薦外,也可以由其他同學進行推薦。教師要尤其注意那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要給他們表達的機會,不要讓他們有自卑的情緒產生。如果學生始終不肯發言,教師要在課下就從側面瞭解他們的優點,不得已時由教師或熟悉他的同學來介紹。總之,最後的目標就是每個人都要認識到自己可以爲集體做些什麼。)

師:在這個家庭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都可以運用自己的智慧爲集體做出貢獻,也只有這樣,我們的集體纔有可能在我們大家努力的過程中成爲一個溫暖的、美麗的家。爲什麼說有可能,而不是一定呢?就好像五匹馬拉一輛車,車怎麼樣才能跑得很快呢?當然是勁往一塊兒使,否則,這輛車不僅不會前行,反而會四分五裂。因此,在這個集體中,大家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更要發揚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團結協作,互助前行(板書)

學生髮言,說明團結協作在集體中的重要性。例子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

(提示:軍訓結束時的檢閱,方隊整齊、喊號有力,需要大家的合作;拔河比賽需要大家合作;班裏的衛生保持要靠大家協作;課堂秩序良好要靠大家協作;學習成績整體提高要靠大家的協作;學校的演講比賽,班裏雖然只有一名選手,但他的獲勝也需要大家合力幫助,比如服裝、語氣、配樂等等。)

師:所以說,在這個大家庭中,每個人要力爭做到最好的同時,還要和其他人配合好,這樣我們的集體也才能做到最好。我們用愛構築了自己的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們,因爲有深深的愛,我們互相關心、互相鼓勵,我們的家所以溫馨、和諧、幸福,讓人羨慕。我們也希望同學們用愛創造出讓自己自豪、讓別人羨慕的班集體。

學生小結。

  八、 聊反思

整堂課一直縈繞着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學生通過親身嘗試、參與、探究得出結論,培養了實踐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合作意識,促進了心理品質的不斷完善。然而。也有一些不太理想的地方,如讓學生自由分組,是爲了充分發揮民主和團隊合作,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但因爲學生的個體差異,所以在活動中表現出的積極性就不一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組的整體發揮。作爲教師,自己是本堂課的設計者、參與者、引導者,更要發揮好指導和調控的作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