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活動總結

語文高效課堂展示課活動課總結

本文已影響 3.41W人 

  語文高效課堂展示課活動課總結

爲切實解決我校教師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低效和無效問題,圍繞“聚焦課堂,有效教學”這一主題,按照教育局關於《金鳳區有效課堂教學研究與展示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認真開展組織,通過小專題研究,實施工作。以有效教學推進活動爲載體,按照“更新教育觀念、深化課程改革、完善教學規範、聚焦課堂教學、鍛造優良隊伍、提高教學質量”的總體思路,深入探索有效教學的策略、方法和途徑,努力實現“有效教學”這一基本目標,以課堂教學效益爲中心,實現質量提高方式的根本轉變,提高我校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現就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一下總結:

語文高效課堂展示課活動課總結

  一、組織形式嚴謹,領導全程參與。

課堂有效教學是課堂教學的生命線,對課堂教學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有《效教學研究與展示活動實施方案》的解決課堂無效或低效的問題,我校積極組織和開展本次活動,本次活動是本着有效教學和如何解決課堂無效或低效的問題開展的,這對我們教師來說是一次提高自己和改進自己課堂教學的絕好機會。

活動初,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教研員王老師和校長在動員大會上就我校的課堂有效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標,從中我們也感覺到了本次活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1、全面開展階段。我組以開展小專題研究爲中心。首先、我組與學校領導小組對語文組每一位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圍繞“課堂教學有效性”這一主題,進行聽課摸底,查找大家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初步確立小專題,每個教師根據設定的小專題再講一堂公開課,解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到兩個低效行爲。學校的課堂教學進行了聽、評,並結合以往發現的問題做了認真的分析,基本找到了課堂教學低效或無效的根源,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問題:一是課前準備不充分。教師在課前進行教學設計時沒有認真研讀課程標準,沒有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沒有對教材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和挖掘,青年教師對教材理解不到位;二是教研組在教研活動中沒有形成合力不夠,集體備課計劃式的少,針對性不夠突出,對一些教學中的難題充分的研究不夠深刻,形不成解決難題或困惑的策略;三是課堂教學實踐與課前設計嚴重脫節,“教學設計是給領導檢查用的”的思想瀰漫在部分教師羣體中。

以曹校長爲代表的學校評價領導小組對各教研組根據小專題的預設效果結合課堂教學實際效果進行診斷、評價和研究。會同各評價員認真分析、評價了各授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細緻入微地指出了教師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引課、課後小結、板書中的低效現象。個性問題:教師授課中評價語不到位、專業用語不規範,師生互動、教師設問、小組合作中存在低效現象,同時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爲每一位老師提出了具體的改進建議,並根據教務處的安排佈置了下一階段的研究工作。對於出現的問題,大家羣策羣力,對各個教學環節逐一修改,爲下一階段的再研究工作做好了準備。

2、發現問題再研究階段。在第一階段工作的基礎上,進行第二輪研究。我教研組根據第一階段發現的共性與個性問題爲教師確定改進方案,進行新一輪小專題研究;以解決第一階段出現的問題爲研究目標,組織教師進行再診斷再評價和再研究。第二階段,首先進行了學校內現場展示。由學校活動領導小組安排組織各學科教師進行研究展示活動。我組確定以《課堂中的師生互動低效》爲小專題研究形式開展,我們語文組的全體老師坐在一起進行商討、研究,我們認爲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環節的低效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互動實質的失真

互動實質的失真就是指互動徒有形式而無實質內涵。在當下語文課堂中,教師面無表情,語氣生硬,缺乏親和力。在這樣的氛圍中,雖然有互動和對話,但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很難完成師生間的有效互動。或者,語文課堂互動又走向了“爲互動而互動”的形式主義,與互動的本質背

離。比較典型的是程式化。程式化的師生互動是經過教師特殊“包裝”過的,或者是在教師一定“控制”下的師生互動。這樣,表面看來是師生在互動,實質還是教師的話語霸權在控制,或者說教師在預設的框架內無法解放。

(2)互動方法的缺位

一問一答和生生討論的運用成了語文課堂上互動方式的主角,但流於“形式化”或“程式化”就反映出教師在運用互動方法上的意識缺位,成了課堂互動中的隱形“殺手”。就拿討論法來說:楊老師在第一次教學《女媧補天》找石頭部分時採用討論法,說:“女媧尋找五彩石的過程你有怎樣的體會?”學生回答很多,如體會到了女媧甘於奉獻、有愛心、救被困的人們等。學生爲了顯示自己的獨特視角,教師爲了尊重多元理解,最後互動結果脫離文本,莫衷一是。如此討論活動不僅耗時、低效,拖散了嚴謹的課堂結構,而且養成了部分同學在熱鬧中偷閒的習慣。由於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不到位,討論的成員之間分工及要求不到位,問題的設計不到位,這樣的討論形同虛設,使有價值的互動內容失去意義。

(3)互動評價標準的缺失

語文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實施,課堂教學任務由“雙基”變爲“三個維度”,就是要在“雙基”的基礎上使學生具有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方面得到充分的發展。但是,在針對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的評價中也常常暴露出評價方式的不合理、沒有做到評價的恰如其分。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對自己喜愛的學生的評價一般是積極的、肯定的;對自己不喜愛的學生的評價一般是消極的、否定的,這樣往往會使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根據上述所暴露的問題,在第二輪的聽課中,我們帶着這些問題,深入課堂,查找與解決,通過教研員王老師的細心指導和老師們的不懈努力,我們認爲要解決課堂中師生互動環節中的低效問題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更新師生理念,更換互動意識

爲了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構建有效的師生互動,教師首先應轉換其角色。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要成爲師生良好互動環境的創造者,交流機會的提供者,師生互動的組織者和學生髮展的支持者、幫助者。因爲教師對學生作用的影響,只有通過學生主體的積極參與和反應才能產生積極作用。我們教師要樹立起“一切爲了學生”的觀念,尊重學生,全方位地爲學生的發展服務。通過教師的“教”來喚起學生的“學”,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2).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是構建互動式教學的重要保證

“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把對學生的關愛化爲一個溫柔的眼神,一個會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話語,一個讚許的姿態,一個體貼入圍的動作,都會使學生感到教師的關心賞識,心理上會產生一種說不出的愉悅與滿足,這就無疑能促進他們積極上進,從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增添他們的勇氣,鼓起他們的自信。反之師生之間的關係緊張,學生會由厭惡教師進而厭惡學習,即使是難度不大或者很有趣味的教學內容,也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 我們應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這樣,教師就很容易和學生進行心靈上的溝通,產生一種自然的情感交流,那麼學生對語言的學習興趣便會自然而然地提高。

(3).關注後進學生,是構建師生互動的必要條件

在目前的教學模式中,大多數班級並不是小班教學,因此班級的人數比較多,教師由於忙於教學,一般只關注那些思維活躍,性格較外向的學生或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而對那些不善言談,學習比較落後的學生則關注較少,這個問題會嚴重影響我們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效果。因此,我們應該對性格內向,不善表達的學生,付出更多的關愛和鼓勵,課堂上多給他們提問、發言的機會,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個別實在難以表達的學生,可以適當降低要求,讓他們從最簡單的語句說起,由易到難。

  三、展示成果

第三階段,我們根據實際情況和學校教務處的統一安排在本校舉行了第三階段集體備課

與展示交流活動。確定了以教研組長爲核心的備課小組,以三年級語文《女媧補天》爲集體備課對象,楊華老師爲主備,先由授課教師根據小專題談教學實踐與教學設計吻合之處和不吻合之處,反思出吻合和不吻合的成因,找出不足及今後如何改進;備課組的教師根據小專題對照教學設計並結合自身的研究方面找出實踐與設計相同和不同的環節,分析成因,找到解決小專題的策略,取得了一定效果。

  四、通過本次活動取得的經驗:1、我們認爲在以後應該不斷創新和改變原有模式促進教師參與的積極性。繼續加大校本培訓的力度,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把課堂作爲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渠道,組織好各個教學環節,通過不斷的實踐、不斷的磨練,整體提高長龍小學的教學質量。進一步向抓管理、重精細、強素質、創特色這一工作目標邁進。在閱讀文章的理解上,只要他們說得與答案接近,都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表揚,使他們感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上進的動力。2、通過本次活動,使我校教研組和教師對小專題研究的基本方法------課堂教學小專題研究有所理解:一是對照教學設計看教學實踐存在的問題。二是從教學實踐的亮點反思教學設計的缺陷。三是在研究中找到解決低效和無效問題的一般規律,針對不同教師的教學特點、個性、創造力進行修正,使一般規律變成不同教師的個性化規律,使教師在遇到同一問題時都有適合自身的有效的解決辦法。

  五、存在的問題和今後努力的方向。

通過活動的開展也反應出一些問題:

1、個別教師不能端正態度,參加活動不踊躍,不能虛心向他人學習。

2、個別教師不能學習和運用新的教學理念來充實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3、個別教師不能爲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課堂氣氛不活躍,調動不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今後的努力方向:本教研組將以這次活動爲契機推廣“預防在先、認真落實、反思研究、找出策略”實現有效課堂的策略,在今後教師的教學中充分運用這一策略,使本課題的研究落到實處。具體的作法就是在聽課前,第一要看看教師的教學設計是否合理,特別是青年教師的教學設計;第二就是聽課時要用教師的教學設計對照教師的教學行爲;第三是課後與教師一同研討這節課理論與實踐的吻合度,需要完善的地方;第四是經過充分的研究和分析與教師找到好的教學策略。這樣就可以避免無效或低效的行爲儘量少的出現在課堂上,從而基本保證每一堂課的教學質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