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活動總結

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活動總結範文(通用5篇)

本文已影響 2.71W人 

一次精彩紛呈的活動結束了,相信你會有不少的收穫吧,爲此需要認真地寫活動總結了。但是活動總結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活動總結範文(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活動總結範文(通用5篇)
  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活動總結1

本學期,我校語文教研工作緊緊圍繞學校教學工作重點開展教研活動,加強過程管理,嚴格活動措施要求,充分發揮教學研究、教學指導和教學服務的職能作用,積極探索語文教學的新經驗、新方法,努力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努力提高學生語文素質,提升學科教學質量。

  一、強化教師的業務培訓

教學質量高低的關鍵在教師,學校把教師的業務培訓放在一個極其重要的地位。學校積極鼓勵教師進修學習,還組織教師參加市、縣、鎮教學觀摩、培訓,讓教師開拓視野,並且在實踐中加以運用。積極派教師參加了中區新課程備課研討會、中區畢業年級教學質量分析會、省閱讀教學研討會、青年教師說課送課活動等。

  二、加強學習,提高語文教師的教學技能

我們組織語文教師學習了《語文新課程標準》及《人民教育》《山東教育》《小學語文教學》等雜誌上的理論文章,並要求教師每學期閱讀一本教育書籍,寫出讀書筆記和學習體會5000餘字。老師們把學到的教育教學理論運用於語文課堂教學實踐,提高了教師的語文教學素養和語文教學水平,開闊了教師的視野。同時,我校語文教研組還充分利用網絡教研平臺,組織交流學習研討,青年教師在參與中收穫頗多,提高很快樂。

  三、加強常規管理,爲教學質量保駕護航

抓好常規管理是辦好學校的基礎。我們重視教學常規的檢查和落實,夯實教學基礎。教導處和語文組每月進行常規檢查,對教師的計劃、備課、作業佈置與批改、課下輔導、考試考查等教學常規工作進行檢查,還查學生課堂行爲習慣及培養,並及時反饋。對好的做法進行表揚和宣傳,並對優秀作業進行了展示。

平時加大常態課的檢查力度,抓好聽課指導。對學生單元測驗情況進行反思和總結,老師對班級每次單元檢測都做質量分析,要求任課老師關注優秀學生和後進生的學習情況,有利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加強校本教研,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我校認真組織教研活動,保證實效。在時間、地點、人員、內容的安排上做到精心、明確,對於組內開設的常規課、示範課、研討課等公開課,作到人人蔘與聽課、評課,並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圍,促進了教研活動質量的提高。上課前老師們都認真準備,集體備課,反覆修改教案,課後評課再交流經驗,總結成果,提高研究水平,真正達到示範課和研討課的作用。本學期,主要進行了拼音教學觀摩課、習作教學研討會、青年教師說課指導與說課比賽、期中教學質量分析、板書練習、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展示、課件評比等教研活動。另外,開展了集體備課活動。每週提前確定備課內容、集體研討。

  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活動總結2

我校《小學語文課堂生成的策略研究》課題於20XX年6月立項爲市級課題,伴隨着課程改革的春風,本課題的研究已開展了五個多月的時間。在這五個多月裏,課題組的全體成員努力探索,實踐創新,共同研究,取長補短。既有探索的辛酸,又有成功的喜悅。現將本階段的工作小結如下:

  一、學習理論夯實基礎

市級課題組的成員除縣級課題組原有成員外,新加入了陳文豐校長,石丙喜主任,石雲榮老師,李凡花老師四位新成員,由於在縣級課題研究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因此對做好市級課題充滿了信心。市級課題雖與縣級課題同名,但我們卻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擺在我們面前的研究之路並不平坦。要想做出新意,做出深度,做出成績,我們還需要更深入地進行理論上的學習與補充。因此課題組長徐躍前校長在《課題實施方案》中提出了更明確的研究內容,在課題運作階段的第一階段專攻教學預設,對此,課題組全體成員通過多種途徑,蒐集了大量的相關理論與實例,利用集中學習的機會相互交流,並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暢談體會,互相補充,從而爲後來的實踐與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努力實踐有所收穫

預設是必要的,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堂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教育活動,預設是課堂教學的基本特性,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本要求。教師在課前必須對教學目的、任務和過程有一個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但是,教學不只是單純的“預設”操作,原有教案的展開過程,而更是課程創生與開發的過程。因此,我們在設計教學時要以生成爲導向,使自己的預設具有針對性、開放性、可變性,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的課題主要從三個方面加以研究:

(一)簡約而厚實的教學結構設計

“教學思路清晰,學習頭緒繁雜”的“剛性線型設計”已遠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下的課堂教學,我們主張讓教學結構從“線型”走向“板快”,從“剛性”走向“彈性”。進行教學預設時既要留有開放的空間,又要尋求深化文本的支點。例如我校高芳老師在教《小熊住山洞》一課時,課前預設了四大版塊,先在童話中走入,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縮短學生和文本的距離;再在情境中感受小熊迫切想住新房的心情,爲後面的學習作好鋪墊;然後在朗讀中品位大自然的美,對學生進行美的薰陶,從而感受到小熊品質的美好;最後在言說中提升,明白我們要愛護樹木,保護環境。整個教學結構設計簡約而厚實,學生在精心營造的童話氛圍中輕鬆地學習課文,得到美的薰陶。同時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深入文本,深化認識,從而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中播下環境保護的種子。

當然,文本的生髮,學生的感悟並不一定都在教師的預料之中,關鍵在於教師在進行預設時要深思熟慮,課堂上隨機應變,彰顯教育機智,使預設與生成相得益彰。

(二)多維導讀悟的教學問題設計

課堂提問是讀中感悟的催化劑,是激活思維的金鑰匙,是引發情感的導火索。課堂提問決定着學生的習狀態、學習維度以及學習方式,因此,課題組老師在教學問題的設計上進行了更深層次的研究。我校胡明蘭老師在教學《烏塔》一課時設計了這樣兩個問題:

1、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個人漫遊歐洲,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

2、對於烏塔獨自一個人漫遊歐洲,大家有不同的看法,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在文中找到證明自己觀點的內容,十分鐘後,我們來開一次辯論會。這兩個問題的設計層層深入,第一個問題學生很容易回答且對於中國的學生而言觀點不會統一,第二個問題順勢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深入瞭解課文內容,在準備好素材後再以辯論會的形式進行彙報,達到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

我在預設〈鹿和狼的故事〉時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此時此刻假如你是鹿,你想表白些什麼?假如你是狼,你又想訴說些什麼呢?”。孩子們在深入學習課文,瞭解鹿和狼的遭遇之後有感而發,他們慷慨陳詞,說出了鹿和狼的真心話,由此,學生對這篇文章的主旨也有了更深層次的體會。

(三)精彩而動情的教學語言設計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的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課堂教學語言是教師傳遞教學信息的媒介,語言的質量直接制約着學生對信息的接收與處理,影響着新知識的構建進程和質量,影響着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有效的教學語言是課堂有效的基本保證,而藝術性的教學語言是課堂高效的重要特徵。

教學是一門語言藝術,精彩的課堂,離不開精彩的教學語言,而精彩的教學語言具有情化和催化的功能。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充分考慮導語的引導角度、語言的衝擊力、表達的動情度。我校石雲榮老師在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時,一進課堂,她就用深沉、悲哀的語調說“歲月的風雨,可以洗去我們許多記憶,歷史的車輪,可以磨掉世間許多往事,但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1976年1月8日,一顆巨星在祖國的上空隕落了,一顆偉大的心臟停止了跳動。他就是我們敬愛的周總理。江河嗚咽,羣山肅立,億萬人民悲痛欲絕,淚水灑遍祖國大地。1976年1月11日下午,百萬羣衆雲集在長安街兩旁,在淚雨和哀哭聲中,向徐徐而去的總理的靈車沉痛告別,這是歷史上空前的送葬禮,時至今日,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感人場景,依然清晰地留在人們的記憶裏。儘管我們沒能親眼見到那動人的場景,但〈十里長街送總理〉這篇課文,卻可以把我們帶進那催人淚下的場面中去。”這樣動情的導入,學生的情緒很快被調動起來,在情感上與作者達成了共識,產生了共鳴。

其次,要用教學語言情化文本、感化學生,從而拉近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心理距離,營造一種生動活潑、動情動心的心理環境,使課堂閃耀出思維、情感與智慧的火花。我在教學《豐碑》一課時,曾以這樣的語言引導學生:“多好的戰士,多麼偉大的軍需處長啊!通過這段描寫我們彷彿真的看到在風雪中,一位穿着單薄破舊的老戰士,他那瘦弱的.身影從山的那一面艱難地、一步一步地走過來,他累極了,他只想倚靠着光禿禿的樹幹歇一歇,可這一歇就再也沒有站起來。同學們,軍需處長只是這樣的隊伍中的普通一員,那麼可以想象,在這樣的隊伍中,一定會有許許多多像軍需處長這樣一心爲公、捨己爲人的好戰士,所以如果勝利不屬於這樣的隊伍,還會屬於誰呢?”

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作爲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更應該在實踐中不斷錘鍊自己的教學語言。新課程的實施使我們緊迫地感到必須建立新的課堂教學觀。在課堂教學中應當關注學生的體驗,關注學生的需要,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需求中的生成。因此,教師要精心預設,讓課堂充滿活力。其實,課堂是學生的,是學生個性張揚的舞臺,是學生自我表現的場所。教師並非一個凌駕於學生之上的“導演”,而是學生張揚個性的引導者。教師應該爲學生搭建個性張揚的舞臺,激活學生心中那小小的“漣漪”,激起學生在課堂上的“千層浪”,引發思維碰撞的“共鳴”。教師多一份精心的預設,課堂就多一份精彩生成!在預設中溶進我們教師的匠心,在生成中撞擊出智慧之光!讓我們精心預設、預約精彩。

  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活動總結3

課堂教學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孩子成爲現代中國人的教育渠道,也是實施教學計劃的主要基地,其質量將成爲素質教育實施的重要標誌。爲使素質教育在正常的軌道上運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自然成爲其強勁的動力。通過近幾年來的實踐與探討,現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談幾點本人的思考:

  一、深入瞭解,因材施教

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向他們提出統一要求,又要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採取各種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每個學生的個性各不相同,知識、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都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和發展傾向,只有深入瞭解每個學生,從多種多樣的個性中概括和把握學生的共性,把教學措施主要建立在學生共性的基礎上,即相近的智力水平,相近的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教師因材施教,學生因教而學,教學高度適應,師生相互促進,這樣才能獲得最佳的效果。

  二、以學生爲主,教師爲輔

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的“學”爲主,教師的教爲“輔”的指導思想。這樣的教學指導思想有利於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知識潛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去,有利於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通過實踐,我總結了以下五點可行的方式:

1、按照學生的智力水平進行教育。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對智力水平高的學生可以適當提高要求,而對智力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生應放低要求。

2、抓住學生特長,分層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於抓住學生特長分層進行教學,使學生的特長得到真正充分的發揮,並加以引導,鼓勵學生各顯神通。對於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層次的引導,促使其在學習上一步一個腳印,穩步發展,不斷進步。

3、按照學生的努力程度進行教學。“因材施教”要根據學生的智力水平進行,但也不能忽略學生的努力程度。如果忽略了這一點,將事倍功半,得不到預期的效果。孔子的學生顏回,才智不算太高,但非常好學,“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孔子抓住這一特點,不斷地加以鼓勵,終於使其成爲儒學的一代宗師。

4、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自學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實施因材施教,並不是讓學生被動地去接受知識,而應該鼓勵他獨立思考,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把因材施教與學生自主學習結合起來。

5、運用問答教學,靈活回答提問。問答教學是教師經常採用的手段之一,那麼,怎樣纔能有效地解答學生的疑問,做到因材施教呢?通過實踐,有以下四種方式:

(1)一個問題對不同的人做不同的回答。

(2)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不總是直接作答,讓學生去思考,發表自己的建議,然後再作討論。

(3)對於愛“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學生,積極引導,從不厭煩。

(4)採用追問法,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作一系列追問,不作任何回答,迫使學生各盡其力,自己找到答案。

  三、巧妙營造氛圍,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古詩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著名教育家託蘭斯也曾指出:創造力的發展,必須在自由而安全的氣氛中進行,自由而安全的課堂氣氛,會使學生的思想處於積極活躍狀態,使其創造力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那麼如何營造良好的“人和”氛圍呢?

首先,教師在教學中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係,對學生多鼓勵、少批評,同時,教師也應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使學生之間建立起平等、友愛、互助的氛圍。

其次,教師應儘量減少對學生的行爲和思維的無端限制,使學生有自由表現的機會。如:我在講《狐狸和烏鴉》一課時,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續編故事,既鍛鍊了他們的說話能力,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興趣很濃,課堂氣氛非常熱烈。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思想性很強的學科。其課堂教學質量直接關係到素質教育的實施。在今後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必將是探索素質教育之路的永久性課題,只有通過不斷地實踐,不斷地發現,纔會有所創新。

  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活動總結4

一、課題的確立

我們組的子課題是“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研究”,我們選擇這個課題的本意就是實用,實際,每節課、每個老師都離不開的就是提問

二、前期工作

(一)收集資料,學習理論

多途徑地理論知識學習,確保從根本上認識提問,研究提問。研討學習並總結出現階段我們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以及關於提問的理論知識和解決策略。

(二)找準根源,把握方向。

通過閱讀文獻資料和分析實際的語文課堂,我們全組老師討論研究發現我們語文課堂提問存在的一些問題:

1、提問的目的不明確,不能準確把握知識本質。如這個知識點的知識基礎是什麼,又能爲後面哪個知識點的學習做服務?重難點是什麼?

2、提問的個人主觀性太強,太隨意。在一節課中的提問多的可達幾十個問題,少的卻只有幾個問題。特別是在常態課上,這類問題非常嚴重。

3、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不到落實。教師只注重自己問,忽視了讓學生提問。答案開放的問題比較少,不敢放手。

4、存在口頭語式提問。比如“是不是”、“對不對”。這樣的問題學生沒有任何思考過程,順水推舟就回答“是”“對”。在實際應用中,這種現象普遍存在。

  三依託課例進行實踐,努力實現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發現問題了,我們就來解決問題。首先,我們制定了嚴把課堂提問的三個環節:“課前備課中設問”、“課堂實踐中精問”、“課後總結中思問”。把課堂提問研究的意識滲透在每個環節,並落實行爲。確立了這個教學行爲的目標和要求,我們心裏就有底了,研究起來也更有方向性了。那就是提高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爲了提高語文課堂中提問的有效性,我們有計劃的開展了多節課堂教學聽、評課活動,主要從提問的數量要求少而精、提問的難易適度、提問要切中要害等幾個方面入手對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進行研究。我們在同講一堂課活動中,就特別留心了各節語文課堂提問的質量,同時觀察課堂中老師們的提問技巧,學生們的提問能力,從中吸取對自己有用的經驗和教訓,在評課中,每位老師也都針對課堂提問發表了看法。

在課堂中,我們首先轉變自己的觀點。努力開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我們是這麼做的:

(1)激發學生提問的興趣。教師應相信學生的潛力,給予學生提問的機會,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及時反饋,對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給予表揚。

(2)鼓勵學生大膽置疑。課堂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大膽允許學生表達自己的疑惑和見解,即使學生的問題很幼稚,也應給予積極的肯定。

(3)讓學生參與課堂提問的設計。在預習、學習或複習階段,均須安排學生參與到課堂提問的設計中來,因爲學生提出的問提纔是他們真正感興趣的問題,纔是他們關心的問題,

  四、總結課題研究的成果和今後的改進措施

(一)取得的成績。

1、通過對《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研究》這一課題的自主學習研究,我們真正認識了課堂提問,明確了課堂提問對於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性,學習了提高課堂提問的策略,並通過實踐證明了真正有效的課堂提問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事倍功半。由此我們撰寫了教學反思、案例分析、階段報告。

2、學生們則在老師精心設計的“精問”、“設問”中爭當學習小主人,改變了被動、懶惰、依賴等不良學習習慣,很大程度上激發了他們探究課堂問題的興趣,思維得到鍛鍊。

(二)今後的改進措施。

1、進一步落實教學研究。在課堂實踐中注意提問層次和梯度,並根據問題的難易提問不同的學生,使得學生全面發展。以及,教師在設計提問時應注意趣味性,課堂提問的內容新穎別緻,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學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學習,做學習的主人。

2、進行多渠道的學習,注重平時積累。

3、繼續充實完善個人研究資料夾,裝載每次研究過程中的個人研究成果以及個人撰寫的案例分析、教學反思、教育教學心得體會、教學論文、優秀課例、等,便於隨時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顧自己的成長曆程,不斷反思和提高自己的專業研究素質。

以上是我們課題研究小組完成的一小部分工作,以後我們會本着“想到一點就做到一點”的課題研究作風,紮紮實實地做好課題研究工作,決不敷衍了事,一切本着課題研究的精神,實實在在地做好每一項工作,使課題研究成爲日常課堂教學的一部分。爲推進實驗小學優質教學模式和方法研究總課題的進程添翼。

  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活動總結5

回憶一學期的工作,想說的真是太多太多。公民教師這一職業是非常辛苦的,不僅擔負着教學工作,更擔當着治理全班同窗的重擔。先生是學生班集體的教育者、組織者和領導者,也是學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學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主力軍,能夠說,教師工作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全體學校的發展。下面分多少個方面來說一說:

  一、思想方面

本人關心國家大事,工作當真負責,關懷學生,愛惜學生,爲人師表,有貢獻精力。

  二、教學方面

1、備課

開學初,積極參加教研室組織的教研活動,在師校教研員的領導下進行羣體備課,仔細聽,認真記,懂得精神實質。而後根據要求,提前兩週備好課,寫好教案。平時做到周前備課。備課時認真研究教材、教參,學習好綱領,虛心向同年組老師學習、求教。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

爲了上好一節課,我上網查資料,集中別人的長處判斷自己的教學思路,經常工作到深夜。爲了學生能更直觀地感想所學的知識內容,我積極查找課件,製作課件,準備、製造教具。每次,當我工作完的時候,脖子就已經感到十分僵直而苦楚悲傷。而家人都已酣睡,時鐘已靜靜滑過深夜十一時、十二時,有時已經凌晨一時多了。

2、上課

上好課的前提是做好課前準備,不打無籌備之仗。上課時認真講課,力求捉住重點,衝破難點,精講精練。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動身,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發明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難度的問題找優等生;個別問題找中等生;簡單些的總是找學困生回答。桌間巡視時,注意對學困生進行背靠背的輔導,課後及時做課後記,找出不足。

3、輔導

我應用課餘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不明白的耐煩講解,不會寫字就手把手地教,及時查缺補漏。並與家長接洽,及時溝通情況,使家長了解情況,以便在家裏對孩子進行輔導。爲了輔導學困生,我常常在班後把他們帶回家,給他們吃小竈。

4、作業

依據減負的請求,我把天天的作業經由精心腸篩選,適當地留一些有利於學生能力發展的、施展主動性和發現性的功課。

  三、德育工作

德育是學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德育工作的祕訣就是"愛"。師愛是宏大的、神聖的。師愛是人類複雜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固着教師無私奉獻的精神。師愛是"超常脫俗"的愛。這種愛不血源跟親情,不私利與目的,然而這種愛卻有一種巨大的力氣。

1、愛就是了解。

愛學生就要了解學生,包括對學生的身體狀態、家庭情形、知識基本、學習成就、興致愛好、性格氣質、交友情況、喜怒哀樂的深刻懂得。這是做好班級管工作、避免教育盲點、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進步教育管理程度、提高教育教學品德的必要條件。

初接新班,瞭解學生從瞭解學生家庭開始。父母的年事、職業、家庭住址、生活狀況,做到高深莫測。接着就要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特色,他們有什麼弊端,需不須要照顧;瞭解孩子的學前教育情況,以便因材施教。爲了瞭解學生我每天都和他們在一起,課間和他們一起做遊戲,中午休息時和他們說談話,在閒談進程中瞭解他們的基礎情況。經過一段時間的瞭解,知道了許多。

2、愛就是關心。

師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是進行教育的必要條件。當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時,師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爲有了師愛,教師能力贏得學生的信任,學生才樂於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果。師愛要全面、公平。全面公正的愛是指教師要酷愛每一個學生。學習好的要愛,學習一般的要愛,學習差的也要愛;活潑的要愛,文靜踏實的要愛,內向拘謹的更要愛;"金鳳凰"要愛,"醜小鴨"同樣也要愛。

3、愛就是尊重。

尊重、理解、信任學生是消除教育盲點的基礎。尊敬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與學生誠然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應該是等同的,這就是懇求教師不能平易近人,更不能利用老師的地位和權力污辱學生;理解學生要從青少年的心理髮展特點出發,理解他們的要求和主張,懂得他們成熟和天真;信賴學生要信任他們的潛在能力,放手讓學生在實踐中鍛鍊,在磨難中成長。只有這樣,學生能力與教師縮警戒理距離,學生纔會對教師產生依靠感。

在班上,人人都是小主人。不用老師指定,不必編排值日表,每天衛生掃除都有學生搶着去做;班上有同學遇到艱難,同學們都會主動去關心、援助……用愛心造就孩子對羣體,對別人的愛,一旦這種愛昇華爲對別人、對社會的責任感,那麼人格大樹就矗立起來了。

4、愛就是責任。

愛學生要深入地愛,愛學生要理智地愛。就是要嚴厲要求學生,對學生不嬌慣、不溺愛。對其弊病錯誤,不放蕩、不姑息、不放任。師愛既蘊含着強烈的情緒色彩,又表現出深刻的理智,不僅着眼於學生目前的得失和苦樂,更注重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前途。

作爲一個合格的國民先生,我有義務引領他們走進常識的殿堂,學到更多的知識;我有責任引領他們張開空想的風帆,駛向夢中的彼岸;我有責任引領他們插上智慧的翅膀,翱翔在無盡的天空。

在教學中我採用了良多孩子們易於接受的方式進行教養,想了很多有趣的遊戲,不僅使學生愛動的天性被髮揮的暢快淋漓,由此吸引了學生的留神力,而且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在輔導學生學習時,不僅要使優等生學好,也要使中等生學好,更要使學困生學好。教師的責任不僅在於教學學生知識,更在於引導他們學會生涯和生存的根本技能,及做人的基本行動準則。

剛入學的學生,不知天高地厚,只會隨心所欲地玩鬧。我就不失時機地抓住一切可能利用的機會進行慣例教育,如:班會上、早檢時、值周總結得到紅旗和沒得到紅旗都要進行教育。這樣讓他們心中有通例,時刻有常規意識。但這是遠遠不夠的,他們的自發性不強,還需要時刻不放鬆地"看"。下課時,我先走到教室門口,站在那兒,而後目送他們一個一個走出去,還要不斷地提醒,某某站排裏,某某把手放下。這樣的話不知說了多少。指導他們遊戲的辦法。上課時光站隊就得訓練好幾次。就這樣,促地下課我不再用時時地去看着了,隊伍也站得整整齊齊了。

  四、個人學習

積極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以充實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堅實的理論作爲領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我還利用業餘時間認真學習電腦知識,學習製作多媒體課件,爲教學服務。

  五、努力方向

1、加強自身基本功的練習,課堂上做到精講精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知識上做到課課清、段段清。

2、對差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們在各方面有更大進步。

3、加強守紀方面的教育,使學生不僅在課堂上集中留心力學習,課下也要按校紀班規嚴格約束自己。

4、教育學生要注意保持環境衛生,增強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

5、利用各種方法,訓練學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6、在教學高下功夫,努力使班級學生的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更大的先進。

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着始終的變革。作爲有任務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發性,及時發明、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誨跟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把持其特點、創造其法令,失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實現咱們肩負的神聖歷史使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