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通用19篇)

本文已影響 3.63W人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通用19篇)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 篇1

最近看了部好電影,叫《肖申克的救贖》。感觸頗多。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叫安迪的銀行家因被污告殺人,無辜入獄,謀劃了二十年成功越獄的故事。肖申克是那所監獄的名字。希望和自由是貫穿整部影片的重要線索。而正是擁有希望和自由的信念,一個囚犯纔有能力有決心實現自我救贖。

安迪作了囚犯後,是否也失去了自由?我想,是沒有的。至少他會時不時地召喚自由的降臨。在陽臺上,陽光盡情散在他和朋友肩頭;他讓音樂飛遍肖申克,甚至是那最無人問津的角落,告訴每一個不自由之身,聽,這就是自由。他用六年撰寫了一段自由傳奇--那就是他一手復舒的圖書館。在裏面每一個不自由的人至少擁有一個讀書的自由權。正如影片所說有種鳥是關不住的,因爲它的翅膀太過耀眼。是的,安迪正是這種鳥。自由便是翅膀,一隻永不失翅膀的鳥,怎肯永屈於欄杆之下,畢竟鳥會飛。安迪用二十年用一把小刀挖出了鳥的翅膀,記得那夜電閃雷鳴。有五十個橄欖球場的長度的下水道又如何,置之死地而後生,何況那只是下水道。全身惡臭又如何,人的外在莫不過皮囊一張,何況只是髒了囚衣。正如破繭的蝴蝶,安迪從下水道鑽出時,上帝賜於了他渴望以久的翅膀,這雙翅膀不再是虛無飄渺的,它真實的如同手腳。喊吧,安迪,叫吧,安迪,讓雨水沖走蚩伏於你身上的一切一切的惡臭。哭吧,安迪,我想,正如天上的電閃雷鳴,淚和着雨一起殞落。

一個人因有了希望纔會想擁有自由。當希望佔據一個人的心時,他就會想“我需要自由”。畢竟自由有種魅力,它可以去觸摸希望。瑞德似乎最明白這點,至少他知道希望在肖申克不是件好東西,會令人發瘋。他學會忘記希望,告訴安迪希望不可再妄想。肖申克的銅牆鐵壁,足以讓一切希望成爲笑話。老布,一個假釋犯,一個失去希望的自由人。當他尋不到活下去的意義時,他選擇了死亡。死亡解脫自己又無礙於他人。生死對自己已毫無意義,對於他人又值什麼呢?老布,一個假釋犯,一個老頭子罷了。相同的命運似乎也要降臨到瑞德身上,然而安迪的一封信,幾張鈔票,填充了瑞德的希望空白。在老布辭世的房間,瑞德提起行李,起程了。爲看一看太平洋的海是否藍得正如他所希望的。

安迪是偉大的,一個人的自救,那是勇者,一個人自救的同時,又實現他人的救贖,那是聖人。芝華塔尼歐某個海岸邊,有家小旅館,旁邊有一條舊小艇。上面站着一個人,是安迪。安迪,看,瑞德來了,該出發了。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 篇2

影片色調大部分時間陰暗、冷峻、壓抑,在影片片尾卻開始越來越明快鮮豔,最後更是碧海、藍天,沙灘上兩位相處19年的老友重逢,畫面上的鮮豔明快的顏色彷彿都要從銀幕上噴射而出。在此結束,肯定了對人性的救贖,對自由的追求,對希望的珍視。

《肖》以瑞德,這樣一個既是局中人,又是旁觀者的視角描述了這樣一個救贖的故事,讓人既能客觀看待,加以分析,又可以主觀投入,感同身受。

影片在鏡頭處理上非常熟練老道。大量運用景深鏡頭,賦予深刻寓意,加強效果表達。例如安迪終於逃離監獄,跑到了小水潭。鏡頭後景是監獄,被雷電黑暗籠罩,象徵着邪惡,對人性的壓迫。鏡頭背景是一個雷電交加的小水潭,大雨滂沱,以此襯托出雷電交加的苦熬19年的安迪,一朝出獄,得到自由的狂喜、極度激動和興奮。另外一個景深鏡頭是安迪飛奔,前景的一排樹枝快速地掠過,這個鏡頭很好的表達出安迪越獄後終獲自由的狂喜心情。其實在前景佈置樹枝的手法是很常用的一種方法,可以在許多影片中看到。還有的是用木箱代替樹枝,比如槍戰片、武俠片。

還有一個鏡頭,安迪進入獄房時導演給了一個安迪擡頭看天空的主觀鏡頭,藍天和黑暗涇渭分明,以顯示監獄的黑暗對人性的壓抑。

還有一個場景,男青年小偷被槍殺那場戲。獄官從黑暗中出來槍殺他,隨後又隱入黑暗,象徵獄官們的邪惡黑暗。而唯一一處光源來自上方的小燈,燈光照在血泊中的男青年上,昏黃微弱,寓意光明被邪惡黑暗壓制,無力而軟弱。

導演的蒙太奇功力也是爐火純青。在影片開頭,導演用平行蒙太奇手法,一邊是安迪妻子與情人激情火熱的鏡頭,配合着粗大的喘氣聲。一邊是安迪無精打采得悶着酒,只有酒水流動和裝槍的單調刺耳的聲音。這既是平行蒙太奇又是對比蒙太奇,將安迪面對妻子的背叛的悲痛淋漓盡致得表現出來。這還沒完,接着導演插入第三條平行線索,安迪在法庭被控方律師指責,在一 、二條平行線索中插入控方律師的話外音,音畫雙軌,這樣不僅表現了安迪在當時時空的灰冷心情,也表現出安迪在法庭上百口難辯的窘境。實在是大師手筆。

導演還在多處運用了重複蒙太奇,來暗示人物命運,顯示人物心理的變化。典型的,是將老頭子和瑞德分別出獄的重複蒙太奇。鏡頭處理上,老頭子出獄時,有一個景深鏡頭,後景是肖申克監獄,這個鏡頭象徵着老頭子的心還在裏面,他屬於那裏,暗示老頭子前景暗淡。當瑞德出獄時,導演沒有再給出肖申克監獄一個鏡頭,相反,給出了監獄對面的景物。這反映出瑞德心態比老頭子積極,暗示瑞德的未來的光明的。

還有一個重複蒙太奇是瑞德的3次審覈的,這個主要反映了瑞德心態的變化,就不再贅述了。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 篇3

高聳的灰色石牆。

冰冷的堅硬鐵柵欄。

兇狠殘酷的獄警。

你如新生的嬰兒般赤裸裸的來到這裏,數十年如一日,時間足以磨滅一切東西。

面對着遙遙無期的囚禁歲月,時間慢慢地腐蝕着一個個囚犯的精神,扭曲的靈魂、麻木的心靈,每個囚犯就像一隻只鳥兒,在時間的牢籠裏苟延殘喘。我們的主人公安迪——一位銀行家被誣陷以殺人的罪名判無期徒刑,在肖申克監獄中呆了二十年後,通過密藏在聖經裏的一把實錘,鑿出“600年都無法完成”的通道,從而越獄成功。

這部影片給人一種精神的救贖,安迪他不僅救贖了自己,更救贖了瑞德,救贖了那個黑暗的肖申克監獄。精神折磨遠比肉體的折磨更殘酷。有句話說得好“上帝指教那些自救的人”,真正的救贖之道永遠得靠你自己,拯救自己的靈魂,面對坎坷的未來。安迪的救贖,使他成功地逃脫束縛,靠的是二十年來不變的信念,永恆的希望。

希望究竟是什麼?瑞德曾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在暗無天日的監獄裏,心存希望何嘗不是一種精神的折磨呢?但安迪說“希望是件美好的東西,也許是最好的東西。”因爲他堅信這個,他就真的做到了。沒有希望,一個人的靈魂就死了,就一無所有了。那個被囚禁了半個世紀的圖書管理員老布面對陌生的新社會,面對曾經渴望的自由,他孤獨茫然,最終以自盡了結了自己的一生,他的靈魂永遠被囚禁在了肖申克監獄裏,即便肉體得到了自由。這是悲劇,是沒有希望的下場。

而瑞德在肖申克中關了四十年,被釋放後,本來他很可能步老布的後塵——在快速發展的社會中被淘汰。但是他沒有,因爲安迪喚醒了他的希望,讓他擺脫了體制化的後果,是他最終履行了自己對安迪的承諾,去知華塔尼歐尋找安迪。一個即將要放棄希望的人,體驗到了自由——久違的令人激動的自由,安迪救贖了瑞德的靈魂,給了他新生。

如果把每一個囚犯比作一隻只鳥兒的話,那麼最悲慘的事情並非被囚禁,而是親自折斷自己的羽翼。瑞德曾說過“有些鳥兒是關不住的,因爲他們的羽毛太鮮亮了”,我認爲,安迪之所以能夠重獲自由,是因爲他堅信自己可以飛上藍天,堅信自己不會被時間的牢籠磨滅信念,堅信希望,勇敢的面對生活,最終在那幾乎不可能脫身的地方站了起來,迎接自由的擁抱。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免有很多挫折,每個人都不免有人生的低谷,可是一定要堅持下去,走過絕望與黑暗!心懷希望,笑對人生,這樣就算生活把你踩在腳下讓你遍體鱗傷,但你依然擁有最珍貴的東西——希望!古希臘哲學柏拉圖說過:“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當你心懷希望咬牙挺過最黑暗的時刻,你便可在希望中新生,在希望中御風翱翔!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 篇4

“救贖”在我眼裏一直以爲是不好的人才需要做的事。直到我看完《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我才明白“救贖”這兩個字沒有字面上那麼簡單。

電影講了男主人公安迪,被陷害殺了妻子,進了一所名叫肖申克的監獄。在監獄裏,他結識了一羣朋友,和一個可以傾訴心事的摯友——瑞德。他通過瑞德得到了一把小錘子和一幅畫,還在監獄裏擴建了圖書館,甚至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監獄長逃稅,洗黑錢。

“布魯克沒瘋,他只是體制化了”影片放到這兒我開始可憐布魯克。我一開始有點不明白他明明可以出獄了,爲什麼還要拿刀子架在赫伍的脖子上?後來我才明白布魯克在監獄已經呆了50年。他已經習慣了在監獄裏的生活,該睡覺時就睡覺,該吃飯時就吃飯,做的所有事情都是被安排好的。可到了外面就不同了。他變得不會生活,如果說肖申克是個“井”,他就是那隻坐井觀天看了50年的“老青蛙”。

這有點如同我們當下的處境。因爲新冠肺炎而被困在家裏的我們,2月9號本來是開學的日子,可是因爲它我們只能呆在家裏。呆在家裏的我很不習慣!平時在學校,什麼時候讀書,什麼時候上課,什麼時候寫作業,什麼時候吃飯,都是規劃好的。但在家裏,我像布魯克做超市店員一樣,變得很混亂,有時會記不清哪樣東西做了,哪樣東西沒有做。自己不會合理有序分配時間,制定學習計劃。時而睡懶覺,時而偷懶症“上頭”。師傅領進門,我被死死地卡在了“學習”的門外,怎麼也闖不進去,猶如布魯克融入不了現實。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人也被體制化了,他們一開始也會有夢想,也曾追求過。漸漸地,他們學會了妥協,放棄了自己曾經的追求,活成了自己曾經覺得可笑的模樣。

沉默是金,有的“愛”靜寂無聲,卻閃閃發光。安迪對瑞德說:“我太太說我是一個很難理解的人,其實我是多麼愛她呀,只是我不會表達。”安迪其實很愛他的妻子,他希望他的妻子過的很好很幸福。於是,他努力工作,年紀輕輕就是一家銀行的副總裁。影片中的安迪與我的爸爸有許多相似之處。他每天天剛亮,就起牀,等我下樓時,已經看不見爸爸的身影。爸爸與我也少有溝通,爸爸不太能理解我。因此,我一直埋怨爸爸陪伴我的時間太少。直到看了這部影片,我才知道有些愛雖然不常掛在嘴邊,但早就埋在彼此心底。我的爸爸不善言辭,不愛說話。他唯一擅長和堅守的,或許就是:努力工作,給我們更好的生活。

有些鳥是不應該被關在籠子裏的,因爲他們的羽毛太過豐潤了,當他們飛起來的時候,你會由衷地爲他們高興,因爲覺得如果把它們關起來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孽。

有時彼此依賴,相互羈絆的愛,是不是也會成爲一種“束縛”?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 篇5

每天,我們都是這樣堅持着面對不同的生活狀態。因爲對生活的一份期待,所以每天都有着與衆不同的心情,每一顆心靈裏也有屬於自己的那個信念。它洋溢着熱情和信心,作家楊朔在《木槿花》中曾寫到:“一切都會慢慢地好起來!我的信念,像是南國盛開着的木槿花一樣的鮮明、美麗。”

正如希望是生命的靈魂,心靈是燈塔,成功是嚮導一般,信念引領我們的生活,走向無法預知的未來。“信念””似乎等同於“信仰”,彼此間又有一種必然的聯繫。軍人有軍人的信念,工人有工人的信念,學生有學生的信念,老闆有老闆的信念,不同領域的人有不同領域的信念,但都是向着更高層次的追求而爲之。

在某部體現監獄生活的影片中,主人公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有些鳥是不能關在籠子裏的,它們的羽毛太光亮,當它們飛走的時候,你會覺得把它們關起來是種罪惡。但是,它們的離開讓你生活的地方變得空空蕩蕩的。”生活每天都在變化,惟獨不變的是心中的信念,那份對現實生活的敏感、牴觸和適應。

信念就如同籠中的鳥兒,在思想的牢籠裏待得過久,必然會導致它的羽毛失去光澤,而讓它從思想的牢籠飛躍到心靈的廣袤平原上,又何嘗不是一件易事呢?抑或是它從我們千變萬化的生活中淡出的時候,我們又會思考些什麼呢?

生活因爲信念的存在而不同尋常,人生因爲信念的垂青而愈挫愈勇。影片中的另一個主人公,因被陷害而鋃鐺入獄,身處高牆鐵窗之內,面對冷酷無情的獄警,身心備受煎熬。誰能想到,一個腰纏萬貫的銀行家竟然突然間身陷囹圄,一時間成爲牢友們談話的笑柄。

然而,心中的信念卻成爲他擺脫牢獄生活的無形動力。他用一把小鐵錘爲人生敲開一個全新的開始,將自己的潛伏行動搞得悄然無聲,打通高牆逃離監獄這個污穢之地。在那個政權腐朽的時代,濫權職守下的獄警貪污受賄、鼠目寸光,舉止間透露出社會體制的缺陷和人心的叵測。尤其是監獄長,竟然讓一個無辜入獄的銀行家做自己的貪污財務管家,真是愚不可及。

信念讓一個無辜的靈魂重獲自由,儘管高牆鐵窗、儘管生不如死,擺脫囹圄束縛的那一刻彷彿一次重生。在信念面前,有些人“忙着活”,有些人卻在“忙着死”,話雖有些刺眼,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那些政權法制下的壓迫者們,最終還是在他們自己看管的監獄裏,戴上了他們低頭不見擡頭見的枷鎖,困住了自己的腳和手,甚至性命難保。

理想的路總是爲有信念和自信力的人預備着,因此它的價值倍增。活在信念裏是一種幸福,因爲有所期待值得我們去忙碌;活在信念裏是一種幸運,因爲茫茫人海中,幸運的我們,是一個個有信念的人;活在信念裏是一件樂事,每天都盼望着有新的發現、有的結果,進而有了新的樂趣。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 篇6

《肖申克的救贖》,這是一部1994年在美國上映的電影,講述了一個被冤枉的的囚犯靠着一把石錘挖了二十年的隧道,最終收穫自由的故事。

安迪入獄後,結識了黑人瑞德,瑞德告訴安迪: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的你習慣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那就是體制化。瑞德的這段話無疑是告訴安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可是安迪卻並不這樣認爲,希望從來不會破滅,他們可以關住人身自由,而內心的自由與希望是他們所觸摸不到的。

在獄中,因他學過金融管理,最終謀得一份圖書管理員的工作,爲了讓身邊的獄友們能喝到冰啤,爲獄卒逃稅,最後爲獄警洗黑錢。直到後面又送進一批犯人,其中一個犯人告訴他謀殺他妻子與情人是另一個人,當他把這件事告訴獄警,換來的是告知之人的死訊和他被關二個月的禁閉。獄警爲了他能繼續洗黑錢而選擇把他永遠的留在牢中,最終安迪明白真正的救贖只有靠自己,他用十九年時間用小鐵槌鑿開了美女圖後的牆壁,爬過了500米的臭水溝,在那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晚上,看着安迪擁抱自由的神情,我深深爲他尋求自由希望所震撼。

記得前面老布獲得假釋後,因習慣不了監獄之外的生活,而選擇了自殺,無疑讓我們看到在心靈受到束縛後而軀體回到生活中卻習慣不了自由,精神與希望破滅後,人將走到盡頭。

還有在瑞德獲得假釋前,獄警們問他的一句話:你是否改過了。他的回答是:我沒有一天不後悔,但並非受到懲罰才後悔,我回首前塵往事,那個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談談,我試圖講道理,讓他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但是我辦不到,那個少年早就不見了,只剩下垂老之軀。

希望這東西很難說,有時選擇也一樣。安迪的苦難,也是每個人的苦難,安迪只是我們的一個縮影。跨過去就是幸福,跨不過去就是痛苦。安迪跨過去了,他獲得了幸福,老布沒跨過去,最終在痛苦中選擇了上帝。生活中也一樣,很多時候都被成長路上的石頭絆倒,都被路旁的荊棘刺傷,勇敢者向前,怯弱者退縮。勇敢的人最終獲得了成功,怯弱者躲在失敗裏嘆息。成功和失敗有時只是一步之差。一步一切都將改寫。我想也許每個人都不能像安迪一樣成功,但至少應該向他學習。想起食指的詩,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人生可以歸結爲一種簡單的選擇: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仔細想想,爲什麼我們不能真正活一次,而不是麻木絕望地走向死亡。怎麼過都是一生,怎麼偷懶也總忙碌着,到不如把封鎖的熱情釋放出來,我們還都年輕,何必表現的如此適應這個社會的遊戲規則。橫衝直撞的馬里奧,未必不會吃到代表勝利的超級蘑菇。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 篇7

如果你被陷害入獄,你會怎麼做?是默默地接受命運,奮起抗爭,還是逃離監獄?在刑事監獄裏,有一個被冤枉的人,一顆不屈的心和一顆聰明的心,最終打開了通向自由的一個洞。

這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銀行家安迪被誹謗並殺害了他不忠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他被判終身監禁,並進入肖申克監獄——號,一個改變了他一生的地方。在這裏,他受到了無情的虐待,但他沒有放棄對自由的追求。他用自己的智慧對付警察和典獄長。經過20年的挖掘,他終於在一個雷雨之夜沿着挖洞爬出了監獄,重獲新生。有些鳥註定不會被關在籠子裏,因爲它們的每一根羽毛都閃耀着自由的光芒當瑞德看到安迪試圖越獄時,不禁有這樣的感覺。爲了獲得自由,安迪每天都準備着詳細而龐大的逃跑計劃。爲了不被警察騷擾,他利用自己豐富的金融知識向警察提供建議,併爲腐敗的典獄長洗錢。他從“無所不能”的瑞德那裏買了一把小錘子。瑞德嘲笑他的逃跑計劃,認爲他需要“600年才能把它挖出來”,但安迪不這麼認爲。與此同時,他還爲出獄後的生活制定了計劃,利用他的“職位”寄信和僞造身份。通過20年來每天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設法逃脫了。這是多麼堅強的毅力和智慧啊!

《肖申克的救贖》有句諺語:“只有強者才能拯救自己,只有偉人才能拯救他人。”在黑暗的監獄裏,安迪不僅在救贖自己,他也在救贖其他人,比如他的朋友瑞德。瑞德說,“除了我自己,這個監獄裏沒有罪犯。”但在長期的接觸中,安迪知道自己是個好人,並在計劃逃跑的過程中幫助了瑞德。在他們的談話中,安迪認爲他想追求自由,渴望牆外的世界,而瑞德認爲這是一個寓言。通過喬治·布什的死亡,他講述了制度化的恐怖。他只想安靜地在監獄裏度過一生。沒有安迪的救贖,瑞德可能會步喬治·布什的後塵。但是安迪給了他希望,並向他展示了自由的可能性和美麗。最終,在安迪越獄後,他用他發自內心的懺悔打動了審查官,結束了40年的監獄生活。

安迪出獄後,他給瑞德留了一封信,“記住,希望是件好事,可能是除了活着以外最好的事”。我想這可能是導演想告訴我們的。如果一個人沒有希望,他會像行屍走肉一樣度過餘生。就像肖申克的高牆一樣,沒有希望禁錮我們的思想。老布什被制度化不是因爲他在肖申克呆了50年,而是因爲他沒有自由的靈魂,不敢期待外面的世界。安迪的成功也是因爲他對20年的自由充滿了希望。瑞德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正是這種危險的東西使安迪不放棄,激勵他的靈魂,並以驚人的毅力寫下了偉大的篇章。

在電影中,有一句話我非常喜歡,“要麼努力活着,要麼活着死去”。我們如何對待生活決定了生活如何對待我們。如果你不想像行屍走肉一樣浪費生命,那就讓希望之光伴隨你前行。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 篇8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我以前就有聽過,但這次是真正的完全看完。這部電影講述了男主人公安迪含冤入獄後,表達了安迪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和渴望,以及安迪通過自己的才學和金融證券的知識,得到比平常獄友們生活更好一點的待遇以及成功越獄後的生活資金。

安迪在肖申克中,他遇到了很多人,有瑞德、典獄長、湯米等人,可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瑞德。

整部影片都是以瑞德爲第一人稱來講述,他從自己的角度分析安迪從入獄、在獄中、出獄的所有心理和狀態,從自己的角度對安迪進行了一個理性的表述。安迪進入肖申克時,瑞德已經在肖申克里呆了20年。瑞德是典型肖申克的大哥,就是那種什麼物資都可以得到的人。安迪的到來給他帶來了很大的變化,他的敘述中說“我喜歡他″,這是他和安迪成爲朋友的契機,他在獄中總共待了40年。40年,滄海桑田,當時的美國正處於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一切都在變化。40年足以讓一個小孩成長爲成熟的中年,一箇中年成爲一個老人,雖然他一直在獄中,但至少他一直與獄外的物質世界接軌,但他卻從來沒有真正走出監獄。40年,他適應了獄中的一切,甚至到後來在假釋審查時,直接的告訴審查人員,“我無所謂"。是的,他已經被“制度化”了。布魯克斯的事給他敲響了警鐘,在肖申克中,他可以拿到各種物資而被獄友們羨慕。可是到了外面,一切都在變化,他根本無法適應。在肖申克中,他嚮往自由,對未來充滿希望,可離開後的錯不及防,他想過自殺,但他與安迪的約定救了他。他珍惜安迪這個朋友,堅守他與安迪的約定。當瑞德與安迪相見時的快樂,隔着個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出獄後的自由讓他們失去了在肖申克中制度化的管理。他們的快樂、高興更加真實。

如今社會是日新月異的,一天天都在不斷的進步,一直髮展不會有停滯,且永遠不會達到頂峯,40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人的一生一共可有多少個40年呢?肖生克中的40年。沒有自由光明,沒有快樂與同情,只有無盡的勞動和典獄長的辱罵和暴打。在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肖申克的管理者們對犯人生命的無視和冷漠,也看到肖申克中的犯人對未來生活、外面世界的渴望、還看到了肖申克管理者的貪婪。

看完這部電影讓我知道了,希望可以是人活下去的動力,肖申克中的犯人正是因爲他們對未來有渴望和希望,所以他們堅強的活着,拿怕捱打捱罵,他們依然活着。對未來的希望,對外面的希望是他們活下去動力,哪怕假釋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通過,但他們最終依舊會獲得自由。這也告訴我們,有希望不一定會成功,但至少讓你擁有勇氣去面對未來要經歷的風風雨雨。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 篇9

最徹底的毀掉一個人,不是折磨他的肉體,而是毀滅他的靈魂。

幾米見方的小房間,渺渺可見的光線,形態各樣的“鄰居”,兇狠惡毒的獄警,貪婪虛僞的典獄長,這是鯊堡監獄生活的主調,是犯人們朝夕所處的生活環境。在這惡劣的環境裏,有人失去希望,精神崩潰;有人攤手妥協,向體制低頭。而安迪的心中,始終充滿着對自由的嚮往和永不磨滅的希望,即使在瑞德“希望是一個危險的東西”的提醒下,儘管在監獄“博格斯三姐妹”的折磨和侮辱下,即使在翻案的希望被典獄長抹去的黑暗下,他的靈魂也始終保持着堅韌。

“害怕讓你被禁錮,希望你能自由。”從始至終,安迪從未停止過對所有人靈魂的救贖。爲獄警辦事換來的冰啤酒,建設起的監獄圖書館,響徹整個監獄的《費加羅的婚禮》,安迪所有的一切,都是爲了讓囚犯們重燃希望,脫離體制,嚮往自由。他不是一名囚犯,他是鯊堡監獄的救贖者。即使在他已經將隧道挖好後,也沒有馬上離開,而是抱着最後一絲成功救贖他人的希望留下。

可惜,現實不是童話故事。雖然安迪始終在努力去救贖,但可惜的是,在已經體制化的監獄裏,囚犯乃至獄警的靈魂都早已被深深的囚禁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在獄中居住長達五十年的老圖書管理員老布,在獲得假釋時情緒激動,甚至險些爲了留下而做出出格的事情。在他完全被體制化的靈魂裏,人性早已被摧殘的殘破不堪。出獄後,他的生活也始終無法進入正軌,他已經完全與世界隔離了。“博格斯三姐妹”同樣是這種可怕體制下的產物,在被扭曲的人性驅使下,他們做出了一件件令人作嘔的變態行爲。除了瑞德,其他囚犯也始終沒能理解安迪的所作所爲,只當作飯後談資,津津樂道。他們沒能理解安迪的用意,最終使得安迪在湯米死後失去了拯救其他囚犯的希望。

瑞德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不行在他假釋請求的一次次被駁回,幸運在他是唯一一個真正得到安迪的救贖的人。他是這部電影中的那成爲現實的希望,他的靈魂最終擁抱了自由。整部電影中,他的內心獨白是他逐漸擁抱希望的見證,他對自由的嚮往,使得他和安迪一樣脫離了體制的束縛。

強者自救,聖者救人。安迪是一名強者,而聖人何在?無人可知。正如莊周《逍遙遊》中所訴“聖人無名”,沒有人知道聖人所在,也正因如此,沒有人是真正的聖人。當你爲一個乞丐捐款時,你是否真正幫助了他?也許他在得到捐助之後,更加沒有靠自己努力去生活的信念,靈魂陷得更深。你的幫助是否能稱之“救贖”,答案不得而知。

也許我們真正需要尋得的,不過是對自己,僅僅是對自己靈魂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 篇10

電影開篇就是安迪被誣陷爲殺人犯(當時的法院爲什麼這麼糊塗的辦案),然後被送入肖申克監獄,開啓長達二十年的生活。

影片中常會出現這句話:肖申克監獄中所有的人沒有一個不是被冤枉的。監獄中各任務的形象分別如下:

典獄長諾頓高高在上,當時他第一次查安迪的房間時我對他還有點好感,因爲他看到安迪手裏的書籍和安迪牆上貼的海報時,給了他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並鼓勵他找點事情做。我的直覺是這個典獄長應該是個“知人善任”的上官。但是恰恰相反,他平時道貌岸然,對聖經倒背如流,實際上攫取利益時不擇手段,殘酷、陰險而貪婪。人命在他手裏無足輕重。與警長海里和其它警員,兇狠殘暴,充當諾頓的打手,草菅囚犯的人命。

囚犯中也有很多不同性格的人,瑞德就是其中一個。它可以說是整個影片的一個線索,甚至剛開始看時我覺得他是男一號。他是個睿智且善良的人,他在監獄裏面混的非常好,可以說是“犯人們的需求”沒有他搞不到的,但是他也曾告誡過安迪:希望是一個危險的東西,這是智者之言。這也是肖申克監獄的本質。儘管瑞德看清看透了城堡的本質,但他沒想過去抗爭,更不用說是影響和改變別人,他只是順應城堡的規則以求自保。直到安迪的出現,改變了他,並最終引導他走向了自由的彼岸。

湯米,一個年輕的主人公,他是最晚到達城堡的,她和安迪一樣,對生活充滿希望,並在安迪的幫助下爲之努力,但是他太年輕幼稚而不懂得自保,結果在即將獲得成功的時候因爲知道安迪被冤枉的真相而諾頓和海利謀殺。

圖書管理員布魯克斯,這是最讓人震撼的角色,老布的一生,深刻的反映了“體制化”下人的一生。在碉堡度過了大半輩子,終於被假釋,獲得了自由,但是他離開了生活了一輩子自己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他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有了身體的自由,但其實他的靈魂早已被碉堡扼殺,屬於他自我的世界已經被壓縮到了最小。最終他只能選擇從這個已經完全不屬於自己的世界消失。試想如果沒有安迪出現,老布是不是就是瑞德和監獄裏其他人的未來呢?

主人公安迪他是一個真正的人,他救贖的不僅是自己,他也盡一切努力救贖身邊的人,實際上整部影片關於他挖隧道逃生的情節是惜墨如金,以至於安迪逃走那一幕讓我感覺相當突兀,這說明神乎其神的逃獄並不是影片的主題。而且瑞德告訴了我們,安迪在挖好地道之後並沒有立刻逃走,他最終離開是因爲湯米的死讓他看清了諾頓們的殘忍無情,看清了自己並沒有能力救贖其他的囚犯。也就是說,儘管安迪已經做好了逃獄的準備,他也沒有馬上逃走,雖然他有擁抱自由的極切渴望——在他逃出鯊堡之後站在小河裏擁抱風雨的那個俯視鏡頭相信觀者都會印象深刻——但他仍然留在鯊堡幫助那些“無希望的人”。影片主要就是在這方面進行描寫,我想這也是影片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杜佛瑞的救贖》的原因。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 篇11

一部好的電影就像是珍藏了多年的酒,撬開木塞,酒香四溢,輕嘬一口,又飽含馥郁醇厚的時間印記。這是我初次觀看《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雖然不太熟悉這部影片的背景,但影片裏的每一處情節都扣人心絃,讓人產生無限好奇。不過最令我敬佩與讚賞的人物還是男主人公安迪。

他是一位成功的銀行家,生活環境優越,但卻因被冤枉謀殺了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被送進了監獄,最後通過自己的堅持和一種滿懷希望的精神逃出了監獄,重建了光明。他看起來十分軟弱,而且還文縐縐的,總是有一種書生子氣環繞在他周圍。正是因爲他這副弱不禁風的樣子,招來了很多人的欺負,總是被打的青一塊紫一塊的。但“人不可以貌相,還水不可斗量”,不論是安迪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爲獄友們換來啤酒,還是廣播裏播放的沒有人能聽懂的意大利歌曲,還是他通過每週寫一封信最終得來的書,這些都說明了安迪的不簡單,而他的優點還遠遠不止這些,他與監獄裏的其他人不同。如果讓我用一個詞來描述其他人,我會選擇瑞德提到的“體制化”,他們被體制化束縛,但同時他們也適應了這種體制,在高牆裏有限的空間內過着日日重複的生活,早已習慣了整天在監獄裏被人又打又罵,過着“非人”的生活。但如果描述安迪,我會選擇“希望”,他從進入監獄的第一天起,就沒有放棄獲得自由的希望,而且還給監獄中的其他人帶去希望,他通過從瑞德手中拿來了一把鶴嘴鐵錘,經過二十年的努力鑿出了一條三米長的隧道,後來又在臭氣熏天的下水管道里爬了一晚,足足有五個足球場那麼長,這讓我們感到無比震驚,但安迪挺過來了,獲得了生的希望。看到他到達管道出口,然後跳到水中,將已經穿了幾十年的破舊牢服脫下的那一刻,我的心遲遲不能平靜。

讓安迪逃出來的動力是什麼?我認爲是心中的希望和那種堅持的勁頭。其實希望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我們擁有它,即使是落入萬丈深淵,也有可能重見天日,我們沒有它,即使有再多的可能也會最終走向絕望。

有時候,生命極其脆弱,所有每個人不要揹負太多的痛苦與悲傷,而是應該活的豁達一些,樂觀一些。要知道,我們活着的意義是追求幸福和快樂,而不是被痛苦所折磨。對此,一位心理學家的建議是:痛苦來了要耐得住。同時,深感痛苦的時候不妨想想宇宙。是呀,每一個生命對於宇宙空間來說都是一粒小小的“塵埃”,我們幾十年的生命相對於宇宙的“年齡”來說,更是不值一提。因此,當我們痛苦的時候,想想浩渺無垠的宇宙,想想自己的微不足道,是不是可以將痛苦化解掉呢。

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要想成功,我們就必須要堅定信念,不僅具有堅持不懈的毅力,百折不撓的韌勁,而且要有寵辱不驚的平常心,保持清醒頭腦,擺正自己的位置。而這些優點彷彿都在安迪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不得不說希望也許是世間最美好的東西。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 篇12

這是我第二次寫博文了,距離上一篇的博文,已經過去了6天。本來每天想寫一篇博文來記錄每一天的生活,但感覺每天過都一樣,從而毫無頭緒去寫博文。其實自己也想像其他的博主那樣,天天都可以發博文,天天都能記錄每天的趣事或者心得,也許目前自己還在尋找寫作的靈感中吧。

今天來說一下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吧。這部電影是我第三次觀看了,我覺得這部電影真的超讚,簡直好看到不知用什麼詞語來形容。前兩次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當時就覺得這部電影很好看,尤其是主人公安迪逃出肖申克監獄,把衣服脫掉,在大雨的洗刷下,雙手張開的那一幕,彷彿是釋放了一切,重拾自由的感覺。前兩次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沒啥感觸,就相當於看了一部好看的電影,觀看電影過程中能體會好看的節點,但是觀賞完畢,過了就過了,也回憶不起這部電影的細節。但內心覺得這部電影應該是要表達一些東西,自己卻無法表達出來。今晚我又看了一遍,這次觀看完後,稍微能體會到了一點點,那就是:這部電影除了表達對自由的嚮往,我覺的這部電影真正想表達的就是忍耐這種品質。

忍耐這個詞,可能我概括不是很準確,但是,我覺得如果一個很有智慧,真正幹大事的人,必須具備一種品質,那就是忍耐。電影主人公,爲了逃脫本來不屬於他的地方,苦苦忍耐了19年,用鶴嘴鋤挖通隧道,最後逃離牢籠。如果這19年期間裏,他沒有忍耐的住,可能他會一輩子都關在肖申克直到死去。安迪從剛進肖申克直到查找到真相,他一直都在忍耐,等待着逃離的機會,他每天都在時刻準備着,即便他受盡牢籠裏各種暴力以及監獄軍官的迫害,他都時刻忍耐着,因爲他一心想逃離這個不屬於他的地方。這讓我深深體會到,如果你越是想逃離目前的狀況,你就得忍耐的住,靜下來思考同時需要不斷的修來自己,提升自己欠缺的技能。一旦時機成熟,便會鳳凰涅盤,得到重生。

對於目前的自己來說,其實是一樣的,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想換行業但是自身儲備的技能知識並不夠,從而無法逃離目前的公司。前段時間,公司很多同事都相繼離職而去,很多人都是裸辭,當時自己的內心衝動很多次,後來在家人的勸說下,我冷靜了下來,打消裸辭這個念頭。裸辭這個舉動,本人並不推薦,裸辭雖能逃離一時,但是在離職手續辦完這段時間,壓力特別大。目前經濟不景氣,市場低迷,工作不容易找。一旦找不到工作,首先下個月的工資沒有着落,相應的公積金以及五險可能會斷檔,對未來的生活可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所以,如果當自己的知識無法支撐自己目前野心的時候,就要靜下來去學習。具備忍耐的品種,冷靜下來,不斷去思考並且修煉自己,提升自己,減少煩躁,才能一步一步尋找自己所需的東西。當代這個社會,煩躁的事情太多,往往會衝昏人的頭腦,但唯有冷靜下來,思考,才能懂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識。

目前自己還在學習當中,學習方法也很欠缺,不懂如何下手。希望自己能儘早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吧,加油!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 篇13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老片子,其實我在很早之前就已經看過一遍了,這幾天又刷了一遍,從拍攝到現在,歷經十幾年的老片子依舊充滿了魅力。主要講述了銀行家安迪的“自我救贖”,爲了重見光明、追求自由的故事。電影中傳遞給人一種對自由的強烈渴望之情和對希望的堅持,具有着不屈的信念。這部電影真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肖申克,並不是一個人名,而是一座監獄,顧名思義,就是關押犯人,讓人改過自新的地方。在這裏犯人們無論幹什麼都要報告,最終讓他們成爲失去靈魂的行屍走肉。希望、自由和尊嚴在這裏已經消亡殆盡。正如瑞德所說:“剛進入監獄時,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生存。”在這部電影中,監獄已經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意義。

老布,一個已在監獄裏度過了半個世紀的七旬老人。在這裏他可以憑着自己受過的教育來贏得一點點其他犯人的尊重。有一天,得知自己被釋放的老布,第一反應反而是恐懼。像籠中的鳥兒被關的太久之後已失去了飛翔的能力一樣,老布已沒有了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因此不可避免地被社會淘汰了。事實上,老布也曾嘗試着融入社會,可是五十年的距離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礙。最後老布在一間昏暗的房子中自殺了。

老布的悲劇令我們心痛。電影裏,瑞德認爲老布的悲劇是因爲體制化,並覺得自己,甚至是整個監獄,都正在淪爲體制化的犧牲品。那麼從現實來看,一些心理素質不強的學生也正在演繹着同樣的悲劇。有些學生在學校裏待了太久,進入社會後,像老布一樣,因爲缺乏生存的能力而得不到社會的認可。在經歷挫折之後,就不堪重負而了斷自己年輕的生命。

安迪本來是一個年輕而有前途的銀行家,可是他被冤枉殺死了自己的妻子,只不過兇手沒有找到,被判了兩個無期徒刑。進入了肖申克的高牆之內,安迪除了遭受了嚴格的管理體制,還收到了"三姐妹"肉體上的折磨。遇上這樣的事情,誰都會失去理智,然而安迪卻例外。

安迪從不抱怨生活的不公,只是默默地努力去把握住自己的命運。冷靜、勇敢、頑強、從不放棄用智慧來進行反抗,這正是安迪的不同之處,也正是我們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所缺乏的。面對困難,我們總是過於浮躁,急着去抱怨而不是去思考;總是過於怯懦,急着逃避而不是去面對。這也是我們要向電影中的安迪學習的。

當所有人認爲安迪要被壓垮時,他在一個暴雨滂沱的夜晚爬過500碼的充斥着惡臭的管道後尋獲了屬於他的自由。20年的時間,一把石錘再加上安迪不屈的信念和對自由的渴望,最終挖通了一道瑞德認爲要600年才能挖通的道路。實際上安迪始終都是自由的,他的心靈並沒有被肖申克的高強所束縛,對自由的渴望和對逃出去的信念也從未動搖。因爲制度只能規範一個人的行爲,卻不能禁錮人的思想。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 篇14

肖申克監獄,這是一個只有黑暗的地方。裏面沒有真正的罪犯,只有心狠手辣的獄警,無辜的替罪羊。所有的殘酷、真相、痛苦都藏在黑暗裏,無人知曉,除了身在黑暗中的人們。沒有任何的光能進來,直到安迪的出現。

安迪因被人誣陷殺了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而入獄,但他沒有自甘墮落,每天都想着要越獄,爲此花費再多時間也值得。在某天風雨交加的晚上,他穿過花了19年時間挖的通道,爬過500碼長的下水道,終於在監獄外擁抱住了風雨,擁抱住了自由。對於妻子的死,他一直都感到自責,以致在監獄中中度過了19年,但他最終依舊救贖了自己,重獲新生。

我不知道監獄裏的人有沒有被安迪救贖,但可以肯定的是,安迪帶給了他們黑暗中的光。爲他們擴建圖書館,違規播放音樂,使他們逐漸因“體制化”而麻木甚至死去的靈魂再次活過來。即使已經適應了黑暗中的生活,但越是黑暗,光越能帶給人微暖,即便只能照亮一個角落。

但安迪來不及完完全全救贖老布的靈魂。這位在監獄裏面待了幾十年的老人,一旦離開肖申克監獄這個籠子,竟然沒有半分的欣喜,而是選擇了死亡。每天當驚受怕,半夜驚醒,外面的世界對於他來說是完全陌生的,他無法融入。自由,現實的社會,對他而言,竟然似沒有圍牆的監獄,比有圍牆的監獄還要可怕。於是,他西裝革履,神情肅穆,微微發抖的手在屋樑上雕刻“老布到此一遊”,然後懸樑自盡。死亡也是一種解脫,這個可愛又帶點小幽默的老人,就是“體制化”的犧牲品。老布對於這世間的留戀,可能也只剩下一手養大的烏鴉小杰和監獄內的朋友了。

對於瑞德來說,遇上安迪是他在監獄裏最幸運的事。如果沒有安迪,已經在監獄待了40年的瑞德不會說出能讓他獲得假釋的話:“我每一天都在後悔,但不是因爲受到了懲罰才後悔。我回首前塵往事,那個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談談,想給他講道理告訴他什麼是對是錯。可我辦不到,那孩子消失了,只剩下我一個垂老之軀。”如果沒有安迪,瑞德在出獄後的結局也會跟老布一樣。他曾想着如何違法重返肖申克,曾想着像老布一樣離開,但他想到了安迪與他妻子的橡樹,想到安迪說過在太平洋的那片沒有“回憶”的像天空一樣藍的海,他決定違背監獄的命令,到那片海灘上。當兩人在陽光海灘上擁抱時,我知道,安迪成功救贖了瑞德。

電影的結尾,是大片藍藍的海水,那是我見過的最耀眼的藍,是希望與自由的藍色。“堅強的人只能救贖自己,偉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那安迪也接近於是偉大的人,起碼他救贖了自己,救贖了瑞德,也嘗試救贖了監獄內的其他人,不是嗎?“有的鳥不會被關住,因爲它們的羽毛太美麗了”,不要忘記自己內心還有其他東西,別人碰不到的東西。當手握希望,跨過所有的不可能,那生命中也會呈現別樣的繁華。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 篇15

電影以旁觀者瑞德的視角描述在監獄生活了二十七年的主角安迪,無罪卻被判刑謀殺的罪名,最終無法證明自身清白而進監獄。入獄第一天(1948年),典獄長就說過“把你們的精神交給上帝,把你們的身體交給我”,那一刻他沒有崩潰,人羣中顯得尤其地沉着冷靜。剛進監獄時安迪看起來很冷酷,喜歡獨來獨往,表情也不多。第一次主動和瑞德說話是想讓他幫他弄一把錘子,因爲在監獄裏瑞德似乎什麼都能弄到:口香糖,香菸。

入獄三年來被“三姊妹”施暴,從未屈服,後來“三姊妹”被以惡制惡。慢慢的,安迪憑藉自己出衆的才華,沉穩的性格和樂觀的態度讓獄友們能在廣場上聽到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可以在老師的教導下進行考試,可以在屋頂上喝着啤酒幹着活,這些時刻都讓他們重溫着作爲一個社會人的自由身份。

這位青年才俊利用自己銀行家理財服務的學識和智慧,幫助改造圖書館,大大改善監獄環境,得到監獄管理員的賞識,爲典獄長提供免費理財服務。在監獄呆了五十年的老布出獄後因不能適應世界的改變而上吊自殺。正如瑞德所說:“開始,你恨他們,接着,你適應了他們,時間久了,你開始離不開他們,那就是被體制化了。”

偶然間,新獄友湯米能夠證明自己無罪,他要求重審案子。爲了讓他留在監獄幫典獄長逃稅、洗錢,典獄長拒絕了他重新審判的要求,並殺了湯米。他激動之下惹怒了典獄長,爲此關了兩個月的禁閉。“我的人生,這是我的人生,你難道不懂嗎?”他在反抗,渴望離開這個應該不屬於自己的地方,可沒人理他。最終他不得不逃離肖申克監獄。

安迪有着強大的內心,堅定的信念和對自由的無限嚮往。此前,他憑藉一把錘子用17年(1949—1966)的時間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從比基尼女郎海報後的牆壁中鑿出了一條隧道,於1975年逃出肖申克監獄,重獲了自由,當天晚上電閃雷鳴,風雨交加。“得救之道,就在其中!”這是聖經的原文,也是他越獄前最後的留言。越獄後他舉報了監獄的典獄長。和老布一樣,他的好友瑞德被釋放後因監獄的“體制化”而不能適應外面的世界。唯一活下去的希望就是遵守約定,找到答應幫安迪尋找到盒子。收到安迪放在盒子裏的信後繼續行走到太平洋邊找到了安迪,和安迪在海邊走過餘生。

安迪並沒有開槍殺死妻子,但他認爲是他的脾氣害死了妻子,他用了二十多年時間救贖了自己的罪惡的靈魂,而他只是被捲入了龍捲風中。他所追求的自由,是痛苦而漫長的自我救贖後體會到的自由,是有希望的自由。“希望是件好東西,也許是世上最好的東西。”電影最終以蔚藍的大海爲結尾,象徵着嚮往中的自由。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 篇16

一位普通的青年銀行家,因爲涉嫌殺妻又沒有找到真正的兇手所以被拘捕,在肖申克監獄裏被終身監禁,但是這個人好像不太一樣。他好像從來沒有放棄過逃出去的希望,運用自己的機智,運用自己的能力在這個地方有了自己的世界,原來這個人是不一樣的。

當他發現了一個唱片的時候,立刻把這個唱片用廣播放出去,雖然這個唱片持續的時間不到3分鐘,但是這部影片會長久的留存在安迪的心目中,這部唱片的聲音會是那麼的鏗鏘有力,當所有人都習慣了這裏的生活的時候,好像就是有這麼一個人,不願意服輸,想要過上屬於自己的生活,想要變得更好。

當安迪用那個小錘子,鑿出一個小洞洞,並且在16年之後通過這個洞爬出去,並且逃出監獄的時候,我覺得這個人好像很厲害的樣子,他忍受着長達500米的'惡臭,回到那個現實中的世界去,這讓我意識到,只要是心存希望,是不是就不會失敗,就會看到希望,當安迪逃出這個地方的時候,在那個下大雨的夜晚,全身淋溼但是也要擁抱希望的樣子我仍然歷歷在目,是的,安迪逃了出來,而他又利用之前的十六年給典獄長做賬的機會,依靠自己的能力,給自己增加了籌碼,當他出來的時候,它能夠有錢,並且有了一個完整的身份。

那個大雨傾盆的夜晚裏,安迪獲得了救贖。《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有一張海報,畫的就是安迪在大雨傾盆中享受自由的一張圖片,我很喜歡,看到這張圖片的時候覺得這部影片需要我去觀看很多次。

安迪剛剛到達監獄裏的時候,很長時間都不和別人接觸,當別人抱怨的時候,我們親愛的安迪就在監獄裏悠閒的散步,也許安迪沒有什麼可以欽佩的地方,但是我就是喜歡他從不放棄的樣子。

但是現在我們很多人都是有胳膊有腿卻從來不知道努力,不知道拼搏,而安迪沒有被那樣的環境同化,和他相比,我覺得我差的還很多,如果我出於那樣一個環境裏,我早就因爲受不了選擇死亡或者別的什麼了,或者是因爲害怕而選擇適應當時的環境,而不是享受當時的環境,如果是我的話,一定是等死,像那個曾經在這裏生活過的管理圖書館的老漢一樣,最後因爲無法適應現實生活而死亡。

而我呢?

也一定享受不到自由的感覺,當你逐漸成長的時候,就會發現,自由這兩個字的含義,你會發現擁有自由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就像是《圍城》裏的那句話一樣,堵在城外的人想進來,圍在城裏的人想出去。如果我當初看懂了《圍城》,我的生命早就已經得到了救贖,但是還是很感謝自己,雖然不知道未來的道路是正確還是錯誤,但是我知道,不往前走一定不會成功。

安迪,謝謝你,教會我生命的意義,也讓我往前走的無怨無悔。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 篇17

半夜睡不着,想找一部新電影來看看,但是翻來翻去,似乎沒有可以吸引我的新片。於是又打開我的“典藏文件夾”,把當年看過的經典的電影回味一遍。放在我文件夾下的十大經典電影裏,《肖申克的救贖》是排名第一的,重看這部經典,似乎又有點新的體會。

有一種東西,它可以穿越高牆,渡過汪洋,翻越山嶺。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它存在於我們的內心深處,我們無法觸摸,卻能深深地感受到它真實的存在,它就是希望。

記得第一次看到《肖申克的救贖》的時候,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鼓舞,萌生了很多想法。直至今日,我再一次重溫了一遍,感觸依舊頗多。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遭遇失敗,有失意,落魄,我們會抱怨,沮喪和彷徨,甚至不知所措,但最後卻也會去習慣,適應。而主人公安迪卻不同,他勇於反抗,敢於挑戰命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都不失希望,他自信,從容,只因,他滿懷希望,就像夜幕下的螢火蟲。

金斯萊曾說過:“永遠沒有人力可以擊退一個堅決強毅的希望。”是的,希望就像安迪所說的那樣,它是關不住,鎖不牢的,別人摸不到,也奪不走的!它是呼吸,賜給靈魂以擺脫束縛和窒息的力量,永遠沒有人力可以擊退。所以我們應心存希望,打破生活的枷鎖,使生活過得充實自由,使心靈得到昇華。

在電影中,有一個鏡頭,在一個溫暖的陽光下,囚犯們斜倚在樓頂,喝着冰鎮的啤酒,只有安迪坐在角落裏微笑,這是在肖申克監獄裏從未出現過的一幕。看到這個畫面,我的嘴角不由自主地跟着上揚,安迪的那個微笑,從此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裏,時刻提醒着我,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保持希望。因爲恐懼使人成爲囚徒,希望則能還你自由。強者自強,聖人渡人。我想,這也是安迪微笑的原因吧。

還有一個鏡頭也給我留下來很深刻的印象。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安迪舉着一塊大石頭,雷聲響一次他就砸一次,直到砸出一個足夠大的洞後,他一頭扎進了那糞便與泥水的混合物中,靠着身體一點點的挪動,終於爬出了500碼惡臭的污水管道,重獲了自由。安迪的這一舉動,使我感到很震撼,我很佩服他有這樣的勇氣。吉伯特說過:“每朵烏雲背後都有陽光。”是的,安迪的獄中生活就像是一片烏雲,憑藉他的努力和智慧,他撥開烏雲,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陽光。

且在劇中,我極喜歡安迪所說的臺詞:“人生歸結爲一種簡單的選擇: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忘記在這世界上,還有這不用高牆圍着的地方,還有自己心裏的,他們拿不走,碰不到的東西,屬於你自己的東西——希望。”這幾句話,簡單明瞭,在道出了人生的真諦的同時,也形象地詮釋了希望,十分耐人尋味。

在現實生活中,希望就像是我們埋下的種子,收穫來年茁壯成長的樹苗;希望就像是我們撒下的漁網,收穫的是魚蝦貝殼;希望就像是我們今日的努力,收穫的是明天的成果。因此,生活需要希望,希望是夜幕下的螢火蟲,閃閃發光,點亮夜幕。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 篇18

我一向不怎麼太喜歡看美國電影,因爲很多時候我聽不太懂,對那些美國叔叔也臉盲的很,覺得他們都長一個樣。隱約中記得還在上高中的時候聽班裏有人提過這部電影,英語老師也推薦我們看過。可我卻一直推遲到現在纔看,看完之後,真的十分震驚,非常佩服男主的毅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所以覺得很有必要來寫一寫觀後感。

個人覺得安迪是一個很可悲的人物,準確的說肖申克監獄裏的每個犯人都很可悲,因爲他們幾乎沒有一個人犯罪,不是被污衊的就是被律師害的。可是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的,安迪是一個有名的銀行家,是有知識的文化人,他憑藉自己的頭腦幫獄長獲得了一大筆錢,以至於三姐妹再欺負安迪的時候,獄長把他們揍進了醫院,從此三姐妹再也沒站起來過。他不僅僅只幫助過獄長一人,監獄裏的每個人都受過安迪的恩惠。他幫典獄長洗錢,讓典獄長獲得的黑錢變白,以至於有人告訴典獄長安迪不是殺人兇手時,典獄長爲了繼續讓安迪幫自己洗錢,他把那個人殺人滅口了。真是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啊。爲了獲得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擇手段。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利益高於一切,他們的下場可想而知。

安迪進入監獄的第一刻起,就想着怎麼逃出去,因爲他知道一輩子關在監獄裏人生就完了,他對外面的世界嚮往,以至於他向red要了一把小鋤頭,red說你要用這個挖洞,怎麼也得挖600年吧,然而安迪每天都挖,他從沒放棄,終於,別人以爲要用600年才挖的通的道,安迪用了19年就挖完了!其實生活中很多我們不敢想,在想之前就否定自己的事情,然而總有小部分人,敢想敢做,一直堅持,從不放棄。就是這來人,他們最後成功了!當哦們認準一件事時,做就完了,別放棄,要有自己的固執,總有一天,我們會有所收穫的。

老布出獄時給我的感觸也很深,他在監獄待了一輩子,已經被體制化了。監獄外的一切他都很陌生,出獄之後他反而不那麼自由,因爲他已經習慣了監獄的生活。所以最後,他自殺了。其實真的很可悲,當我們被體制化的時候,我們的神經會麻痹,我們會停止思考,我們會忘記反抗,以至於最後會忘記我們存在的意義。很多企業的員工們就是這樣,他們被體制化,只是企業的一個螺絲釘而已,每天重複着簡單的工作,不用動腦,用時間填充着時間。這就是被體制化的悲哀。所以無論何時,我們都要保持思考,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

很多東西是可以被別人拿走的,比如金錢等一切身外之物。但是知識是自己的,頭腦是自己的。別人怎樣都偷不掉的。還有希望。希望,聽着就是很光明的詞。很多時候我們失意,覺得快挺不住的時候,看不到光明的時候,希望會指引我們。無論何時,都要有希望。這是個美好的詞。安迪給了red希望,以至於他出獄時和老布有着截然不同的結果。red也過不下去外面的生活,但他去找了安迪,這就是希望。安迪救贖了自己和red,不得不說,他很偉大。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 篇19

一開始的謀殺令人震驚。喝酒後,安迪想殺死一個有婚外情的妻子。或者上帝關心這個可愛的天使。那天晚上,他的妻子和那個男人被另一個人殺死了。

巧合中的誤解是無法辯護的。安迪被冤枉入獄,被判無期徒刑。監獄不是一個好地方。它在家裏不舒服,在家裏也不自由。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甚至徹底改變一個人。令人驚訝的是,這種糟糕的誤解使安迪成爲一次美麗的邂逅,與精彩的生活相遇。

起初,他在監獄裏保持沉默,拒絕與人交談。直到後來,他慢慢地開始和別人交談,甚至用智慧爲獄友們買了冰啤酒。他問瑞德買了一把小錘子。他又找到了一張大海報。就這樣,安迪開始了他20多年的越獄之旅。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有時候,當你鼓起勇氣去完成這些挑戰時,你可能會被別人看不起,甚至被嘲笑和嘲笑。有一次,當安迪說希望這個熟悉而陌生的詞時,瑞德的解釋是這樣的:希望?我聽過一句老話,希望很危險。他會讓你發瘋。在這樣的地方,不要有這個想法。但安迪不這麼認爲。有一天晚上,安迪成功地結束了他20多年的監獄生活。他成功越獄了!憑藉豐富的經驗,他帶走了30多萬美元的典獄長。這讓每個人都難以置信。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奇蹟。只有愛戰鬥,我們才能贏得成功。想象一下,當安迪說希望是危險的時候,他選擇相信: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他還會有追求海岸日落和航行的自由生活的動力嗎?眼睛是靈魂的窗戶。我一直認爲安迪在監獄裏的眼睛是不同的。他沉默寡言似乎是一個局外人、旁觀者,甚至是多餘的。但他是那個把握全局、胸中有溝壑的天才。監獄就像一把枷鎖,鎖住了人們對外面美好事物的憧憬,改變了每個人對希望的看法。然而,在安迪目睹了監獄裏的各種黑暗之後,他仍然有希望,堅信逃跑是擺脫不公正的唯一途徑。

逃跑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巴金的《家》、《春天》和《秋天》中的年輕知識分子想要跳出舊社會習慣的障礙,越過和尚的高牆,走向新時代。哪吒用憤世嫉俗的方式,抵制命運的兇猛和憤怒,向世界宣誓:我的生命取決於我,而不是天堂。他在命運的安排上逃跑,用風火輪和混天凌創造了一片天空。安迪用逃跑的方式洗去了自己的不滿。憑藉他超強的毅力和堅定的決心,他逃離了可怕的小申克監獄。這些不安的輾轉反側就像跳出舒適區的挑戰。與他們背道而馳的是電影中的老布。監獄不僅阻礙了與外部空間的聯繫,也阻礙了時間的流動。老布幻想把自己留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小申克里,永遠不要出去。這似乎是他的桃花源。他寧願做不知道有漢的春秋夢,也不願睜開眼睛看新世界。如果老布也堅信追求卓越,挑戰極限,在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究輝煌。該多好?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只有學會鼓起勇氣,希望做出類似的逃跑,才能站在屋頂的屋頂上,仰望天空,想象遠方美麗海岸線上的鹹甜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