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精】

本文已影響 1.08W人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唸書的孩子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精】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1

3月3日,我在學校觀看了老師播放的《唸書的孩子》這部影片,由於在校沒有觀看完,我是在媽媽單位又補看的,看完後媽媽問我喜歡《唸書的孩子》這部電影嗎?我說喜歡,媽媽問我:“那你看到了什麼?”我沉默了一會兒,告訴媽媽:“開開的爸爸、媽媽因爲要到外地工作,所以只有他和爺爺在家,由爺爺接送他上學,他還養了一隻非常可愛的小狗,叫小膽兒。我也非常喜歡小狗,媽媽,可不可以也讓我養一隻那麼可愛的小狗?”媽媽說我們不行,因爲住樓房不能養。媽媽又問我:“那你看了這部電影學到了什麼?”我有些傷心的回答媽媽:“開開的爺爺後來死了,只剩下他自己在家了。可是他是一個很勇敢的孩子。”媽媽說:“媽媽覺得你也很勇敢呀,你也能自己在家。”“我沒有他勇敢,他自己在家能開燈、關燈,可是我自己在家不敢自己開燈、關燈,還有我不會做飯,可是路開卻會,而且他還能幫爺爺做許多事情”。“媽媽,我覺得路開比我棒,他是一個懂事的孩子。”

是呀,我從從影片中體會到了以往所沒有接觸過的一些感受,媽媽希望我能因此而成長,同時也能變得更勇敢與堅強。影片最後是開開離開農村要到城裏上學,因爲車上不能帶小動物,於是爸爸只好將小膽兒留下,可是開開捨不得小狗,一邊哭喊着下車一邊讓小膽兒快跑追趕車輛。影片結束後,我對媽媽說,小膽一定能追上那輛車,和開開在一起了。也許媽媽不想讓我太失望,只好說可能吧。無論怎樣,我都善良地認爲,勇敢的孩子一定都有一個美好的結局。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2

上星期,我們在學校大報告廳看了一部電影,名叫《唸書的孩子》,走出報告廳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電影中的情節時時浮現在我眼前

影片講述了一個山村留守兒童路開和爺爺以及一隻撿來的流浪狗——小膽相依爲命的故事。冬天,因爲太冷,路開給爺爺點了煤,卻造成爺爺煤氣中毒。經過醫院的搶救,爺爺總算醒來了。但爺爺的身體越來越弱,不能再照顧他了。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有一天,小膽兒帶着路開來到爺爺的牀邊,添着爺爺的手,可爺爺再也醒不來了。爺爺走了,爸爸媽媽回來了,帶着路開到城裏上學。到公交車站時,因不能帶動物上車,便把小膽留在車站。車開了,小膽在後面拼命地追着汽車跑,路開得在車上哭得撕心裂肺……

在我們中國,還有千千萬萬像路開一樣的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身在他鄉打工,每天只能自己照顧自己。他們有多少次坐在窗前,望着天空中的月亮,幻想着月光下出現家人的身影;他們有多少次獨自一人在寒冬臘月中,用那冰涼的泉水,那長滿凍瘡的手,洗着那被汗水淋溼一次又一次的衣服……他們也需要愛,來自家人的愛。

再想想我們,有父母整天在你身邊關心你,愛護你,我們卻還不知足,有時還要指指點點、挑三揀四……和他們比起來,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留守兒童需要愛,雖然我們不能給予他們父母般的親情,但卻能給他們送上點滴關心。也許,那小小的關愛,就能使他們的心靈無比溫暖。所以,讓我們走進留守兒童,瞭解他們,溫暖他們吧!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3

今天晚上,媽媽讓我看了一部具有教育意義電影,名叫《唸書的孩子》,劇情結束了,當媽媽問我有何感想,我忍不住放聲大哭,眼淚止不住,被深深的感動了。晚飯後,回憶故事情節:九歲的開開和爺爺一起生活,父母在外地打工掙錢,開開是一個典型的留守兒童,沒有父母的關愛,只能和年邁的爺爺相依爲命,不過好在開開還有一個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小膽兒,給他的生活帶來了無盡的快樂和歡笑。

開開是一個活潑開朗、懂事的好孩子。和爺爺相依爲命,常常等在外地打工的媽媽爸爸打電話,這也許就是他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一個堅強勇敢自理能力很強的孩子。開開爲了給爺爺減輕負擔,每天早上早早起牀給自己和爺爺做飯;開開那麼小的年齡,還自己學着蒸饅頭,想想開開,再比比我,我真是比開開幸福多了,我應該向開開學習,做一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開開是一個熱愛學習的好孩子。開開每天在學校借書,晚上回家給爺爺唸書,開開爲了騰出時間給爺爺唸書,開開在學校早早地就把作業完成;爺爺不在的日子裏,開開每天放學回家就趴在臺階上寫作業,啃饅頭,喝涼水,條件再苦,也不忘記學習;開開還有一個遠大的理想——考上博士,做一個有出息的人,不像爸爸一樣長時間外出打工,遠離家鄉和家人! 我對開開真是敬佩,作爲留守兒童的他,把對父母的思念深深地埋在心裏!當看到他和“小膽兒”說起父母思念之情時,想想我也九歲了,一樣的年齡,卻有如此的差距,讓我感動的再次流淚。

和開開相比,我的生活環境比他好很多,而且我還有父母深深的愛,因此,我更要努力向開開學習,做一個懂事、勇敢、堅強的好孩子!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4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部電影《唸書的孩子》。當我走出電影院的時候,我的心情還是久久不能平靜,電影裏的情節似乎總是在我眼前展開。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山村留守兒童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叫陸凱的小學生。他父母進城打工,留下他和爺爺還有一隻流浪狗——《小勇氣》。

他們生活貧困。家裏沒錢,他們買不起電視。他們不能看電視。當他們晚上開車離開時,他們爲他們的祖父學習。狗也在牀底下擡頭,好像在認真聽。每當陸凱上學的時候,狗就和他在一起。陸凱經常對狗說心裏話,陸凱爲父母着想。當他對狗說他想他的父母時,我不禁淚流滿面。我希望他父母早點回來陪他。

寒冬來了,生病的爺爺只好坐在被子下的牀上禦寒。有一天,城裏的爸爸送來200塊錢,讓他們把煤球竈點着,這樣就不怕冷了。

一天早上,“肖丹”大叫着衝進爺爺的房子,咬住了盧凱的褲子。原來爺爺是煤氣中毒,陸凱撥打了120。經過醫院治療,爺爺獲救了,但是身體越來越虛弱,已經不能照顧他了。他每天放學回來,都要照顧爺爺。他學會了烹飪,還煮了鹹蘿蔔。

日復一日,有一天,“肖丹”又哭了出來,躺在爺爺的牀邊,舔着爺爺的手,但是爺爺再也沒有醒來而是來了。爺爺走了。爸爸媽媽回來了。他們想走進城的路去上學,但遭到了路的反對。最後,他們還是想去城裏。路和爸爸媽媽上了車,卻帶不出“小勇氣”。動物不允許上公共汽車。車開走了,狗拼命追車。我忍不住哭了。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5

今天又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們要看電影了,走進教室同學們就開始議論看什麼電影,噹噹頓時教室裏雅雀無聲,屏幕上出現了五個大字,也就是我們要看的電影名字------《唸書的孩子》。

電影講了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開開從小和爺爺還有一隻名爲小膽兒的小狗相依爲命,媽媽和爸爸都外出打工了,爺爺喜歡讓開開唸書給他聽,但是因爲天氣太冷,體弱多病的爺爺不幸去世了,就在開開的父母在城裏給開開找學校的時間裏,開開獨自一人面對黑夜,從不畏懼,還每天給小膽兒唸書。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就在開開進城的那一天,小膽兒追着公車,追了好遠好遠&&

看到這裏我的眼睛溼潤了,眼淚情不自禁的流了下來,這讓我想起了兒時的我,父母上班,一週纔回來一次,我總是和奶奶在一起,常常唱歌給奶奶聽,每到週五在幼兒園放學時,我心裏又高興又緊張,唯恐父母不來接我?開開和小膽兒就被這麼硬生生的分開了,因爲父母不在身邊,開開過着艱苦又寂寞的生活,他早已學會了獨立自主,那時他只有九歲,還是個孩子啊!回想一下,我們在九歲時還在父母的懷裏撒嬌,要這要那的,而開開呢?早已學會了做飯,成爲一個了獨立小男孩,在這個本該生活在天真爛漫,自由自在的童年裏的開開,他卻要照顧年邁的爺爺。

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在爺爺奶奶還在的時候多孝敬他們,多陪陪他們!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6

在電影《唸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小和爺爺生活在鄉下,脫離父母關愛的他是個典型的留守兒童。影片用生活化的情結勾勒了開開喜怒哀樂的點點滴滴,我能感受到開開內心的那種孤獨和執着。

“父母在遠方,身邊無爹孃,讀書無人管,心裏悶得慌,安全無保障,生活沒期望。”這則順口溜,點出了小夢遭受傷害的直接原因,反映出許多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親情、教育、安全,缺失了這些至關重要的環節,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引人憂思。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親情是所有社會關係的基礎。在經歷了慘劇後,小夢的父親痛定思痛:孩子好了後,必須要帶在身邊。然而,正如有人所擔憂的:進城後的小夢能在父母奔波忙碌中得到足夠的關愛嗎應對高高的戶籍壁壘,又如何從稀缺的社會公共服務中分享到自己應得的一份留守兒童的問題,不只是一個家庭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5800萬留守兒童的背後,是超過兩億背井離鄉的“流動大軍”。一邊是“流動”,一邊是“留守”,許多時候,正是流動人羣權利的缺失,造成了留守兒童的種種困境。在這個好處上,留守兒童的安全問題,不僅僅是能否與父母共同生活的問題;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也不僅僅是一本課本和一張書桌的問題。對留守兒童的關注,既要着眼於對單獨個體的關切,更應擴展至對龐大流動人羣的關懷。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7

看了一個電影,它的名字叫:“《唸書的孩子》。”故事是這樣的:……

從前,在一個山村裏,有個叫路開的學生。因爲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所以,他從小到就跟爺爺一齊生活。因爲爺爺患有肺病,家裏就沒有交電視費。因爲1、爺爺怕影響孩子的學習,所以沒有交電視費。2、爺爺拿着那些錢買藥了。

之後,路開撿了一條流浪狗。路開給他起名:“小膽兒”,不久他和這隻流浪狗成爲了最好的朋友。每一天晚上,路開都會給爺爺和小膽兒念學的課文,爺爺和小膽兒因爲有路開念課文,這也許使他們幸福。

有一天早上,路開在廚房裏做飯。小膽兒就在門外不停地叫,路開以爲又是大狗來了呢,誰知小膽兒咬着路開的褲子,把他拖到了爺爺的屋裏,爺爺煤氣中毒。多虧了路開及時撥打了120,爺爺才撿了一條命。爺爺回家沒幾天,不幸去世了。這讓路開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打擊。

爸爸媽媽擔心路開自己在這山村裏上學,於是把他一齊帶到城裏。路開失去爺爺,王老師,同學……最後他爸爸,把小膽兒也一齊丟在了這山村,小膽兒拼命地追着路開!路開擦着眼淚,給小膽兒喊加油!最後小膽兒沒有追上那車,又去過它那隻流浪狗的生活,而路開則離開了這山村!

我看完這個故事,我的眼淚一大滴一大滴的往下掉,我最後明白在山村裏的同學,是那麼艱難的讀着書。期望城市裏的我們要珍惜!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8

這個星期在學校,經過學校的組織我們觀看了《唸書的孩子》這部電影。

一個九歲的男孩,他的父母要到城裏打工掙錢,家裏只剩下了他和爺爺。這個男孩名叫“路開”。隨後,路開拾了一隻流浪狗叫“小膽兒”,他倆成了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有一天,開開爺爺煤氣中毒,幸好“小膽兒”聞見了氣味,才解救了爺爺脫離生命危險。可是,過了不久,路開的爺爺不幸去世了,這讓人痛苦萬分。從此,只剩下路開一人。最後,爸爸帶他到城裏去,他離開了同學,離開了老師,最後,連自己的唯一一個朋友“小膽兒”都失去了。

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跟開開比起來我們已經很幸福了,難道我們還不知足嗎?每當我看見一個個孩子盛氣凌人,每天被家長寵着慣着,都不理解我們的生活已經很好了。仍然,一會兒要這一會兒要那,家長爲了哄你,讓你開心,才迫不得已買一些沒用的東西,可開開呢?他什麼都不要,只求獲得父母的愛和上大學的機會,成爲一個有出息的人。

當燈光亮起來時,我的眼睛被猛刺了一下,隨着我的心也跟着痛起來,我一回憶起電影的畫面,那感人肺腑的故事,那個孤獨的開開和他的“小膽兒”,我的眼淚就會悄然無聲的落下來。我們真的要學會關懷,學會理解。

想想開開的學習環境,再看看自己的學習環境,熱了冷了有空調吹;餓了有豐盛可口的飯菜;寫作業時還有爸媽的陪伴,時時遞上水果和牛奶.在這樣優越的.條件下,我怎能不好好學習呢?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9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個電影,它的名字叫:“《唸書的孩子》。”故事是這樣的:……

從前,在一個山村裏,有個叫路開的學生。因爲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所以,他從小到就跟爺爺一起生活。因爲爺爺患有肺病,家裏就沒有交電視費。因爲1、爺爺怕影響孩子的學習,所以沒有交電視費。2、爺爺拿着那些錢買藥了。

接着,路開撿了一條流浪狗。路開給他起名:“小膽兒”,不久他和這隻流浪狗成爲了最好的朋友。每天晚上,路開都會給爺爺和小膽兒念學的課文,爺爺和小膽兒因爲有路開念課文,這也許使他們幸福。

有一天早上,路開在廚房裏做飯。小膽兒就在門外不停地叫,路開以爲又是大狗來了呢,誰知小膽兒咬着路開的褲子,把他拖到了爺爺的屋裏,爺爺煤氣中毒。多虧了路開及時撥打了120,爺爺才撿了一條命。爺爺回家沒幾天,不幸去世了。這讓路開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打擊。

爸爸媽媽擔心路開自己在這山村裏上學,於是把他一起帶到城裏。路開失去爺爺,王老師,同學……最後他爸爸,把小膽兒也一起丟在了這山村,小膽兒拼命地追着路開!路開擦着眼淚,給小膽兒喊加油!最後小膽兒沒有追上那車,又去過它那隻流浪狗的生活,而路開則離開了這山村!

我看完這個故事,我的眼淚一大滴一大滴的往下掉,我終於明白在山村裏的同學,是那麼艱難的讀着書。希望城市裏的我們要珍惜!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10

這天,我和爸爸媽媽一齊去看電影。名叫《唸書的孩子》。

《唸書的孩子》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九歲的開開和爺爺一齊生活,父母在外地打工掙錢。這是一部典型的關於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的電影。

影片中的開開是一個典型的留守兒童,沒有父母的關愛,只能還年邁的爺爺相依爲命,但是好在開開還有一個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小膽兒,給他的生活帶來了無盡的快樂和歡笑。

開開是一個活潑開朗、懂事的好孩子。和爺爺相依爲命,常常等遠方的媽媽爸爸打電話,這可能就是他的精神支柱吧!

開開是一個堅強勇敢自理潛力很強的孩子。開開爲了給爺爺減輕負擔,每一天早上早早起牀給自己和爺爺做飯;開開那麼小的年齡,還自己學着蒸饅頭,想想開開,再比比我們,我們真是比開開幸福多了,我們就應向開開學習,做一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

開開是一個熱愛學習的好孩子。開開每一天在學校借書,晚上回家給爺爺唸書,開開爲了騰出時間給爺爺唸書,開開在學校早早地就把作業完成;爺爺不在的日子裏,開開每一天放學回家就趴在臺階上寫作業,啃饅頭,喝涼水,條件再苦,也不忘記學習;開開還有一個遠大的理想——考上博士,做一個有出息的人,不像爸爸一樣長時間外出打工,遠離家鄉和家人!

我對開開真是敬佩,作爲留守兒童的他,把對父母的思念深深地埋在心裏!當看到他和“小膽兒”說起父母思念之情時,我的眼淚總是嘩嘩地流着,彷彿開開在對着我說一樣,讓我感同身受。

看看開開,再想想自己,我們的生活環境要比開開優越很多,而且我們還有父母沉甸甸的愛,因此,我們要努力像開開學習,做一個懂事、勇敢、堅強的好少年!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11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電影。名叫《唸書的孩子》。

《唸書的孩子》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九歲的開開和爺爺一起生活,父母在外地打工掙錢。這是一部典型的關於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的電影。

影片中的開開是一個典型的留守兒童,沒有父母的關愛,只能還年邁的爺爺相依爲命,不過好在開開還有一個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小膽兒,給他的生活帶來了無盡的快樂和歡笑。

可是,狗終究是狗,車終究是車。哪怕有深厚的友誼,又無法改變。漸漸地,無論“小膽兒”怎麼跑,大巴車與“小膽兒”的距離越來越大……

直到現在,“小膽兒”奔跑的身影還時時刻刻映在我的腦海之中,無法忘懷。

開開,一個留守兒童埋在心底的那份誠摯、淳樸的情感,怎能不令人感動?僅僅只有九歲的他,命運是如此不幸,可他從未抱怨,一直用功學習,對爺爺孝順有加。

而我生活在有爸爸疼,有媽媽愛的幸福家庭,過着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卻充滿了抱怨與不滿足,還時常爲一些生活瑣事與他們頂嘴,做出一些令他們傷心的事來。

開開,你是榜樣,你是力量,你將永遠存在我的記憶,激勵着我要做一名孝順的孩子。

你讓我明白了:孝順其實很簡單,我沒有那頂純黑的博士帽,但有試卷上的一個優秀;烹製不出一桌滿漢全席,但可以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家鄉小菜;沒有昂貴華麗的頭釵,可以有一朵樸素的雛菊……

開開,請記住歌德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開開,相信吧!只要努力,那快樂的日子就會來到!就讓我們一起創造美好的明天吧!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12

週五,我們去搭建好的影篷看了一部電影。在一開頭,便是一位婦女含淚不捨地上了大巴,她就是開開母親。

接下來就是電影主人公開開與他的爺爺在農村生活的場景。看着爺爺的慈愛和開開的調皮,使人心情愉快。開開上學認真,學習成績優異,經常教爺爺,但他非常想父母。一次爺爺煤氣中毒,他趕緊撥打電話來拯救爺爺。但美好的事情中就會結束,開開的爺爺不幸去世了,他帶着他的狗——小膽兒,投宿到老師家。開開和小膽兒是最好的朋友,他們有着深厚的友情。最後,開開父母接他到城裏,但開開捨不得鄉下的一切,被父母硬拖上了車,小膽兒就在車後拼命追着那車,車和小膽兒的距離逐漸拉遠……

看完這部電影,我被最後的場景打動,幾乎就要流下淚來。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投奔城裏,留下孩子在村裏,爲的是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美好的生活,但他們沒有想過,打一個電話就是對孩子的鼓勵和慰藉。

除了父母之心,還有爺爺之心,爺爺對開開特別疼愛,好的留給他,凡事包容他。開開讀書給他聽,他就耐心聽着,時不時指點幾句,雖然,他的知識都是聽說書來的,但仍然和開開討論着,指明錯誤。

我滿心以爲他的父母來接開開,開開會十分樂意地和他們走,結果出乎意料,開開堅決地留在農村,讓我們在這個小小的男孩子身上看到了大大的光芒。而小膽兒,似乎很聽開開的話,充滿靈性,他倆就是好兄弟。如果沒有了小膽兒,這部電影就不會這麼好看,這麼感人。

我覺得,小膽兒一直窮追不捨的,不就是友情嗎?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13

這天,老師帶領我們看了一部感人的電影《唸書的孩子》。主人公是一個內心孤獨,需要關懷、勇敢頑強的九歲男孩——路開。他是一名留守兒童,誓死陪伴他的是一隻名叫“小膽兒”的狗。

看着這部電影,我一次又一次地落下了眼淚。我們此刻的生活環境跟開開比起來我們已經很幸福了,難道我們還不知足嗎每當我看見一個個孩子盛氣凌人,每一天被家長寵着慣着,都不理解我們的生活已經很好了。仍然,一會兒要這一會兒要那,家長爲了哄你,讓你開心,才迫不得已買一些沒用的東西,可開開呢他什麼都不要,只求獲得父母的愛和上大學的機會,成爲一個有出息的人。

當老師唸到開開的作文時,我明白了“小但兒”對他是多麼重要,寧可放下去城裏上學的機會,也不要拋棄“小膽兒”。可他的父母不懂得開開心裏想什麼,不懂得小膽兒在開開心中的位置,不懂得開開和小膽兒之間深厚的友情。家長們,你們揣摩過這些孩子的內心真正想要什麼嗎你們只明白忙東忙西。當一個孩子在屋裏應對黑夜,應對孤燈,心裏有多麼害怕,你們不明白,你們只明白給孩子買好東西,我們寧可不要這種愛,我們只要你們抽出時間跟我們玩耍學習,我們就很滿足了。

當燈光亮起來時,我的眼睛被猛刺了一下,隨着我的心也跟着痛起來,我一回憶起電影的畫面,那感人肺腑的故事,那個孤獨的開開和他的“小膽兒”,我的眼淚就會悄然無聲的落下來。我們真的要學會關懷,學會理解,理解萬歲。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14

今天下午,我看了一部電影《唸書的孩子》,走出電影院我的心情還久久不能平靜,電影中的情節時時刻刻都彷彿展現在我的眼前。影片講述了一個山村留守兒童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叫路開的小學生,爸爸媽媽去城裏打工了,只留下他和爺爺和一條撿來的流浪狗——“小膽兒”相依爲命。他們生活的非常貧困,家裏沒有錢交不起電視費,不能看電視,晚上路開就給爺爺唸書,小狗也趴在牀下擡起頭,好像聽得很認真。每當路開上學的時候,小狗都陪伴着他,路開經常把心裏的話說給小狗,路開特別想他的爸爸媽媽,當他對小狗說想念爸爸媽媽的時候,我禁不住也淚流滿面了,我多麼希望他的爸爸媽媽早一點回來陪伴他呀。

寒冷的冬天來了,生病的爺爺只好蓋着被子坐在牀上抵抗寒冷。一天,在城裏的爸爸郵來了200元錢,讓他們點燃煤球爐,這樣他們就不怕冷了。一天早上,“小膽兒”大叫起來,咬着路開的褲腳往爺爺的屋子裏扯,原來爺爺煤氣中毒了,路開撥打了120,經過醫院的治療,爺爺被搶救過來了,但是爺爺的身體越來越虛弱了,已經不能再照顧他了,開開每天放學回來寫完作業後,還要照顧爺爺,他學會了做飯,還會做鹹蘿蔔。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有一天,“小膽兒”又大叫起來,它趴在爺爺的牀邊,舔着爺爺的手,可是爺爺再也醒不過來了,爺爺走了。爸爸媽媽回來了,他們要把路開接到城裏去上學,卻得到了路開的反對,最終,還是要進城了,路開和爸爸媽媽上了汽車,可是卻無法帶上“小膽兒”,汽車上不讓帶動物,車開了,小狗拼命的追着汽車跑,路開在車上哭的撕心裂肺,我也忍不住大哭了起來。

小膽兒一直追一直追,可始終追不上,電影伴着哭聲結束了。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15

《唸書的孩子》是一部感人、勵志的電影,讓我受益匪淺。

這部電影講述了主人公開開的父母爲了他出去打工,從小就和爺爺生活。他由於缺少父母的關愛變得任性、不愛學習、頑皮。可幸運的是上天賜給了他一個慈愛的爺爺和一個優秀的老師。他的爺爺改變了他,讓他開始熱愛學習,變得可愛,聽話。不想一場飛來橫禍襲擊了原本平靜的生活:開開的爺爺去世了。或許是因禍得福吧,他的爸爸媽媽回來了。

開開的父母擔心他一個人不安全,想把他帶進城,再找學校,可是學習的勁下去了就難上來了。就在這時,開開的老師找到了他的父親,叫他先自己回城裏,開開可以先住在老師家。開開的父親同意了。開開的父母有一次離開了他,他決定自己一個人留在家中。過了一段時間,開開的父親來把他接到了城裏。

在這部電影中,我看到了堅強樂觀的開開他的堅強令我震撼,他的樂觀令我動容,他的孝心更讓我倍受感動。他的生活條件根本不及我的五分之一,而他的努力卻是我的五百倍!他對長輩的尊敬也讓我自愧不如、望塵莫及、我的爸爸媽媽同樣也很愛我,可我卻沒有像他一樣回報父母的愛。甚至我的學習也總讓父母爲我操心。

在電影中還有個角色讓我感觸很大,那就是開開的寵物也是最好的夥伴——“小膽兒”。他讓我明白了留守兒童的孤獨。由此,我希望所有留守兒童的家長要多顧慮孩子的感受。這些自己孤單無依無靠,夜晚睡覺都想着父母的孩子,是多麼渴望爸爸媽媽無私、溫暖的關愛啊!

這部影片讓我受益匪淺,我佩服開開的堅強和勇敢,和他相比我自愧不如。我知道今後該怎麼做了,以後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都要做一個堅強的人,不畏懼艱難險阻,勇往直前。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