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彙編15篇

本文已影響 1.46W人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摔跤吧!爸爸》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彙編15篇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1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口碑很好的電影。因此我也看了一遍,覺得它可真是名不虛傳,裏面的情節令我感觸至深。

這部電影主要寫了一位前任摔跤手年輕時沒能完成得到世界冠軍的這個願望,所以他一直想要生個兒子繼承他的事業。可是命運卻給他開了個玩笑,一連給了他四個女兒。他十分沮喪,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自己女兒很有摔跤天賦,決心讓她們成爲一名摔跤手,於是他就開始了對她們魔鬼般的訓練。他的兩個女兒覺得很辛苦,曾多次想要放棄。但聽了同齡女孩的傾訴,明白自己是幸運的,慢慢愛上了摔跤。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了父親的願望。這時,我覺得我們的父母也是如此,雖然他們會讓我們學這學那,對我們十分嚴格,但他們是希望我們將來能有選擇的權利,過上更好的生活。

在這部電影裏,讓我最感到討厭的就是那位教練。他不僅自高自大,用自己愚蠢的方法讓姐姐吉塔多次與成功失之交臂。更讓我感到氣憤的是,他居然在吉塔最重要的比賽中,設計把她爸爸給關了起來,讓他錯過了女兒最精彩的時刻。因此一個好的引導者是多麼的重要。而且,影片中,許多比賽場景都十分逼真,在吉塔比賽時,我居然認爲我不是在看電影,而是再看體育比賽,讓我不斷爲她加油鼓勁。當比賽的最後時刻,父親對自己的女兒說;“你是我的驕傲!”我鼻子一酸,差點哭出來了。因爲這是對女兒最大的獎勵。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令人感動不已,又讓人深思的好電影。也是一部任何人都適合看的影片。因爲你能從中感悟一些道理,看出一份感動。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2

苦,永遠爲樂做鋪墊。

許多人,包括吉塔和巴比塔,他們都會問:“我爲什麼要這麼做?”爲什麼當其他人在看漫畫時,我卻在學畫畫;爲什麼當其他人在打遊戲的時候,我卻坐在書桌前解奧數;爲什麼當別的女孩過着安逸和悠閒的生活時,吉塔和巴比塔都在苦練摔跤。

吉塔和巴比塔每天早上五點起牀接受訓練,她們被剪掉了長髮,與男孩比賽,面對痛苦的訓練,她們只能絕望地說:“爲什麼要摔跤?”

我們也如此,當我們坐在書桌前,做着似乎超乎我們能力範圍的題目,左手撐着腦袋,右手握着筆,在草稿紙上摳着,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時,也會煩燥地對爸爸媽媽說:“我不想做了,我爲什麼要做這些題目?”

同時,吉塔和巴比塔也開始了反抗,調爸爸的鬧鐘,故意摔得很慘,弄壞燈泡,這些都只是想解脫那絕望的生活。

其實,我們有時候也是這樣,遇到難題時,我們便悄悄看一看答案,便寫了上去,完全不去思考解題思路,以爲應付了老師和父母就可以了。

有了一點點成績的吉塔開始驕傲和放鬆自己,成績當然也落了下來,經過一次次失敗,吉塔終於後悔沒有聽父親的話,又開始像從前一樣嚴格要求自己,用心練習,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吉塔在奧運會上奪得了金牌。爸爸激動地熱淚盈眶擁抱着吉塔和巴比塔說:“你們是我的驕傲!”

而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在那一點點的驕傲自滿中學習成績直線下滑,這才抹着眼淚後悔沒聽老師和父母的話,便開始勤學苦練。

無論是吉塔和巴比塔,還是我們,都一樣,我們或許在遇到困難時都會退縮,但在我們的身邊總會有人給我們指點方向,他們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老師,正因爲有了他們的諄諄教導、無私幫助,我們價值

伴隨着風趣的印度音樂,我品味了一個成長過程中不會遺忘的故事,也讓我重新看待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願我們終將成爲電影中的吉塔和巴比塔,成爲父母的驕傲!

也願,我們都能“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3

一個人,也可以做得很好

故事發生在一個小鄉村裏,這個村裏有一位全國摔跤冠軍,他正是影片的男主角,他一直渴望生一個兒子幫助他實現自己的夢想——在國際比賽上贏得金牌,然而他的妻子卻接連生了四個女兒,這件事成了全村的笑柄。

有一次,一對夫妻帶着兩個兒子找上門來,原來是他的兩個女兒把這兩個男孩打得鼻青臉腫。於是爸爸發現了他的兩個女兒是天生的摔跤手。他和妻子約定用一年的時間將兩個女兒打造成摔跤手。

在這一年裏,她們每天起早鍛鍊,不能吃油炸、辛辣的食物,她們曾經也對父親的訓練方式厭惡過,反抗過,後果是被剪掉了頭髮。之後她們再也忍受不了,她們將爸爸的鬧鐘調遲,等到爸爸醒來時就裝着已經訓練完了,她們還犧牲了無數的燈泡,甚至故意輸給堂哥。但一次婚禮卻讓她們改變了想法。姐妹兩個偷偷跑到婚禮上去玩,被爸爸恰好撞見,爸爸憤然離去。在房間裏,她們倆埋怨着父親對她們的所作所爲,可新娘卻說:“我多麼希望有這樣一個父親,至少他是爲你們着想,至少你們的父親把你們當作他的孩子,讓你們能擁有自己的夢想。”就是這句話,讓她們重新開始了訓練。沒過多久,姐姐一路過兵斬將,成爲了全國冠軍,進入了全國體育學院,但是這也讓姐姐一度消沉。聽從了教練說的方法,姐姐在比賽中輸得很慘。這時她的妹妹來到了學院裏,她找到姐姐讓他打電話給爸爸,然後爸爸來了城裏,幫助姐姐,最終獲得金牌。

影片中最讓我最有感觸的話是這一句:“記着,爸爸不能時刻保護着你,爸爸只教你如何戰鬥。你要戰勝自己的恐懼,試着自己拯救自己。”這句話是姐姐打最後一場賽時,她回想起爸爸以前說過的話。正是這一句話,讓她贏得了金牌。是啊,一個人最大的恐懼就是自己,有時,到了最困難的時候,你的身邊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但請相信,一個人也可以做得很好!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4

阿米爾.汗可能是我最喜歡的印度男明星了――我也不認識別的印度男明星――他的影片我看過三部,都拍得不錯。分別是:《未知死亡》、《三傻大鬧寶萊塢》還有今天要說的這部《摔跤吧爸爸》。

這部影片的故事主線很簡單:一個虎爸,爲了延續自己的摔跤夢想,玩命折騰女兒,最終成功。從兩位女主人公――吉塔、巴比塔被迫訓練時起,我心裏就在想:這不就是報紙上,我國著名鋼琴家,某郎的童年故事嗎?後來一看電影結尾,果然真人真事。

片中的很多細節,閃耀着許多人性的光輝,讓我很感動。特別是在接近片尾過程,我似乎還聽到了觀衆爲裏面的人物鼓掌和加油聲。這個充滿勵志的故事,也讓懶惰的我極爲慚愧。甚至過後還感嘆自己浪費了青春。但我還是有疑問:這種“英雄父母”造就不凡兒女的教材,是否值得所有父母學習?

傳承夢想這種事,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很多家長在看了某郎或者某成功人士傳奇經歷以後,都想着有一天兒女也能像他們一樣耀眼。進而來彌補自我感覺平庸的人生,或年少時因爲種種原因沒有實現的夢。可我必須說,這種想法挺美好,但似乎缺乏理智。爲此我提出四點疑問,僅供參考。

第一個:這種成功概率太小,付出的成本太高。搞好了,孩子可能承傳了你的夢想;搞不好他會產生大逆反。不僅會用各種方式躲避你佈下的天羅地網,還可能導致你們關係的破裂。孰輕孰重,明眼人一看便知。這如何解?

第二個:許多家長選擇的項目都人滿爲患。有些選擇需要天賦。萬一孩子不成功,時間成本又搭了進去。他會不會因爲高不成低不就埋怨你?會不會因此造成巨大的心理創傷且留下遺憾?會不會跟你說:要不是你非讓我學xxx,而讓我學xxxx,我早就在那個領域成專家了!你怎麼回答?

第三個:你如何斷定你想讓他/她傳承的夢想,將來不會被取代或者淘汰?如今科技經濟蓬勃發展,人工智能將會取代大部分工作。萬一中的,後果如何承擔?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5

今天我觀看了《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

在印度的一個小村莊裏,有一個叫瑪哈維亞的人,他是一個摔跤能手,曾經拿過好多的獎牌。但是,因爲家庭情況,他不得不了心愛的摔跤。他的妻子懷孕了,他把爲國家爭奪到一枚金牌的寄託給了孩子,讓孩子幫他完成偉大的理想。命運捉弄了他,讓他一連生了四個女。他十分失望,整天陰沉着臉。

有一次,幾個男孩兒前來挑釁她的兩個大女兒,兩個女兒氣得滿臉通紅,掂起拳頭就打。把那兩個男孩兒打得鼻青臉腫。爸爸,看到家裏有好幾個人,原來是今天早上被他們兩個女兒打的那兩個男孩子和他們的媽媽。爸爸問清楚了是怎麼回事,把他們幾個打發走之後。他的心裏就想出了一個主意:要不讓我的兩個大女兒試試摔跤?於是,兩個女兒就開始了艱苦難熬的訓練。許多鄰居和都勸他,不要讓女兒練摔跤了。可是,他堅定自己的意見。讓大女兒去參加各種各樣的,結果大女兒不負爸爸的期望,利用嫺熟的摔跤技巧贏了村裏的好多好多男摔跤手,獲得了好多獎牌。大女兒進入了國家隊,教練讓她忘掉以前所有的摔跤方法,使大女兒在國際摔跤中表現的不怎麼樣。於是,爸爸就進入國家隊,幫他訓練。

他要去參加奧運會啦,他通過自己強壯的身體,嫺熟的技巧,贏過了好多好多摔跤能手。的進入了決賽。到最後20多秒,他離對手還相差五分。這是一種完全不可能再扭轉的局面啦。他突然想起了爸爸說過的一句話:“我只能教你逃生的技巧,我不能一直幫着你。”就在這時,奇蹟發生了!他衝到對手身後,用盡自己全身的力氣把對手從空中顛了起來,劃過一個弧線形,把對手扔到了胡線外。終於,他靠着這個技巧已經得了冠軍。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幹什麼事都要到底,不能,不要認爲自己沒有用。不要在沒幹這件事之前輕易的.下結論!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6

今天,爸爸帶我去看電影《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是印度拍的,看了既會讓人哈哈大笑,也會讓人淚流滿面。

《摔跤吧,爸爸》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得過全國摔跤冠軍的爸爸,從小培養自己的兩個女兒,對她們進行殘酷的摔跤訓練,希望她們成爲世界級摔跤冠軍,圓自己的夢。大女兒吉塔獲得全國冠軍後進入國家體育學院學習,教練決定讓她參加國際比賽。六個月後,國際比賽開始了,在最後一場比賽中,教練爲了表現自己的能力,狠心把吉塔的爸爸鎖進了一間小屋。之前的比賽,可都是吉塔的爸爸坐在觀衆席指導她的,這場決賽沒有了爸爸,吉塔還能贏得比賽嗎?我心裏忐忑不安。可沒想到,在最後的5秒時間裏,吉塔想起爸爸說過的話,奮力拼搏,不放棄,在比賽最後一秒鐘得了5分,贏得了冠軍。她的爸爸趕到賽場時,終於含着眼淚說出憋了十年的一句話:“你是我的驕傲!”那一刻,我流下了淚水。

我的爸爸對我的學習也是嚴格要求,一旦沒有好好學,投機取巧,不晨讀或者做錯了一道非常簡單的題,就會吵我。記得有一次,爸爸給我檢查數學作業,發現了一道很簡單的題,我竟然做錯了,10.2-6.7=3.5,可我卻寫成了10.2-6.7=35。爸爸很生氣,嚴厲批評了我,罰我抄寫100遍!唉,怪我,怎麼就這麼馬虎呢?從今以後,我要向電影主人公吉塔學習,理解爸爸,成爲爸爸的驕傲,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一顆堅持的心,勇敢地向目標前進。

觀看《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有笑也有淚,讓人感到非常自然,通過這部電影讓我感受到9年來父母爲我付出的心血,也是那麼多,他們對我的期望,也是那麼大。我要做一個有夢想,並且努力去實現夢想的人!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7

一直盼望着去看電影《摔跤吧,爸爸》還沒來及行動,牛通社給的機會竟然從天而降,砸中了我啊!週五晚上,我和衆多牛通社小記者跟着報社的哥哥姐姐一起走進新遠影城,觀看這場慕名已久的電影。

這是一部幽默的電影,讓我們捧腹大笑;這也是一部令人感動的電影,讓我們淚流不止。隨着劇情的發展,大家和主人公同喜同悲,有時沮喪、有時欣喜,放映結束了都還沉浸在影片營造的氛圍中捨不得離開。回想起這部電影,我的腦海中閃出了一句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以前聽到過這句話,但不甚理解,看了這部電影,就覺得這句話是最好的註釋。

影片中爸爸是摔跤全國冠軍,由於經費等各種原因失去了走出國門爭奪世界冠軍的機會,他寄望能培養自己的兒子成爲世界冠軍,實現夢想。然而命運常會捉弄人,一個接一個女兒的出生,讓他的希望日漸渺茫。好在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時候,通常會再打開一扇窗。某日,鄰居帶着兩個被打得鼻青臉腫的兒子上門討公道,他在批評女兒的同時意識到了她們有摔跤天賦。夢想之光重新閃耀,接下來他帶着女兒們開始了艱苦訓練。在種種感情和身體的磨練中,女兒和父親都在成長,別的女孩按部就班陷入跟鍋碗瓢盆打交道的日子,而他堅持選定的方向,帶領女兒一步步走向夢想的殿堂。比賽總有成功有失敗,姐姐吉塔第一次參加摔跤比賽雖然失敗,但顯示出來她具有很高的水平,而且也更激起她奪勝的勇氣,此後,她在這條道路上勇往直前,收穫勝利的過程中雖然經歷了風風雨雨,經歷了思想上的波動,遭受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父親給了她生活上的保障、技術上的指導,最重要的是信念上的支持,教她發揮了自己最大的潛能,那場奪得世界冠軍的比賽讓所有辛苦、委屈都有了最好的回報。妹妹巴比塔也同樣優秀,成長爲摔跤世界冠軍。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有着夢想的方向,勤奮努力,不輕言放棄,纔會有完美的結局。“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通過這場電影,我再次用心感受。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8

這是一部足以震撼人心的電影!這是一部足以改變人的電影!

——題記

要說最近的熱播電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吳京自導自演的《戰狼Ⅱ》,想到的第二部電影就是在暑假前風靡全國的最好印度教育片——《摔跤吧,爸爸》!我也跟着,走進了電影院,欣賞這部風靡全國的教育電影!

首先講的是印度一個全國摔跤冠軍爸爸,畢生的夢想就是爲國爭光,站到世界冠軍的領獎臺上,然而他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期望兒子能夠幫他完成夢想——爲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不料命運捉弄讓他生了四個女兒,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女兒有摔跤的天賦,於是開始訓練女兒摔跤,努力使女兒變成世界級的摔跤手。在男權社會的印度女孩子練習摔跤,引來了全村人的譏諷和嘲笑,吉塔姐妹倆也受到了同學們的冷嘲熱諷,他們排除所有的困難,最終,女兒最終達成了爸爸的夢想。

每個人的身上都有無窮的潛力,不必須是針對哪一方面。片中,兩個女兒的爸爸就發覺並挖掘出了她們的潛力。剛開始她們並不想服從爸爸的旨意,但當看見另一個女孩兒的爸爸早早地就把她嫁出去的時候,才真正明白,自我的爸爸做這個選擇也是應對着全村人的指責!之後兩個女孩都考上了印度最有名的體育學校,但那教師的方法有誤,並且大女兒走進那個環境裏,不用心練習,在大賽上都取得了不好的成績。她的爸爸剛開始很生氣,可是之後一步一步帶着她往前走,最終拿到了國際金牌!這也體現出父愛的偉大!

做什麼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也不能半途而廢!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多體諒父母,多和他們溝通,瞭解他們的想法!相信自我是最棒的!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9

自己自己反思自己前兩天寫的《摔跤吧爸爸》觀後感,忽然開始擔心起來,我很害怕中國家長看了電影后深受鼓舞,並以此爲依據,變本加厲地打着“爲了孩子好”的旗號教育孩子。我不是說家長不能這樣教育孩子,只是這種教育方式要有三個前提:

自己第一,電影中的爸爸是沒有機會走向國際賽場的全國摔跤冠軍,也就是說他有可能是世界冠軍,所以他可以按照他認爲好的方式指導孩子摔跤,並且僅限於指導摔跤這一件事。中國家長要想按照自己覺得好的方式在某一方面指導孩子,勢必在自己得在這方面做得很好,這樣纔有可能使孩子在接受自己的這種指導後優於自己。否則哪來的自信以爲自己的指導就是對的呢?

自己第二,印度有它特有的國情,電影中的孩子如果不摔跤,她們將來成爲家庭主婦的結局便早已預定,所以父親逼她們摔跤確實是做出了相對更好的選擇;中國並不是這樣,沒有一個家長知道自己家孩子未來會有哪些可能,所以沒辦法自信地說某種選擇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自己第三,在訓練孩子這件事上,男主人公的妻子雖然對他表達過質疑和不滿,但在孩子面前,她始終與丈夫統一戰線,這就不給孩子任何機會以父母意見不一致爲理由不執行命令。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自己的另一半能跟自己始終保持統一戰線嗎?

自己此外,電影裏男主人公圓夢的成功不是偶然,也有他的性格原因。男主人公雖然在摔跤這件事上很自信,但是在如何生男孩這件事上保持謙虛。他和妻子認真執行所有人給的所有建議。中國家長能在自己不擅長的事情面前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議嗎?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10

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是印度拍的,印度的女人一般是在十四歲出嫁,爲的是減少家庭的負擔,出嫁以後,也只能在廚房中做飯菜。可這部電影中的女孩,卻是摔跤冠軍。

這部電影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電影中的父親在國際摔跤比賽上輸了,這位父親立下誓言: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摔跤手,爲國家榮獲一枚金牌。可妻子一連生了四個孩子,全是女孩。

某一天下午,父親下班回家,偶然發現兩個男孩子站在院子中,原來老大和老二打了那兩個男孩,父親起了一個幾乎不可能實現的念頭,讓兩個女孩去學摔跤。

在訓練中,吉塔和巴比塔的摔跤技能已經練得越來越厲害了,父親每天讓吉塔、巴比塔跟一幫男孩子在一起練習摔跤,父親在這一天,帶着一家人去看摔跤比賽。結果,吉塔輸了。

下一次比賽,吉塔又贏了,在以後的日子裏,一連串的勝利,最後又殺進了蘇連邦比賽。

吉塔比賽前一天問父親策略,父親對吉塔說,:“你只要防守,不讓對手得分,對手得不到分,就很着急,到時候你再找機會得分”

最終比賽時,父親被人騙入了一個小房間,吉塔在第一個回合中取得勝利,而在第二個回合中卻沒有,到了最後一個回合,吉塔已經輸了四分,最後十秒鐘,吉塔這時抱住對手,朝身後扔去,五、四、三、二、一吉塔對手落地了,吉塔獲得了五分竟奇蹟般的贏了。

這部電影其實只講了一句話:父親想讓自己的孩子獲得一枚金牌而付出的努力,在吉塔小時候,父親讓她每天五點起牀,把頭髮剪了,都是爲了自己的一個夢想,爲了自己的孩子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這部電影讓我懂得了堅持總會有收穫的。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11

孩子所受的影響,傳承於父母的言傳身教,發現孩子的優點,特長,鼓勵孩子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並堅持做下去,培養孩子、陪伴孩子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而作爲媽媽,有時候工作、生活照顧孩子,真的力不從心,看來影響孩子的不是他的愛好和毅力,更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孩子享受到平和的關愛。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引導,發現孩子的她點、優點,揚長避短,耐心點破,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培養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如何通過努力去實現心中所想,這需要我們當家長的在生活中摸索實踐,正確引導孩子自尊、自信、獨立、自強。

《摔跤吧,爸爸》將父愛和夢想結合的如此完美,在片中,他引導女兒們進入體育競技行業,但是,他有時偏執地對兩個女兒展開魔鬼訓練,但這何嘗不是父愛的偉大體現,劇中的吉塔和巴比塔爲了實現父親的冠軍夢,遠離零食,剪去長髮,忍受嘲笑,揹負夢想,從而成就歷史傳奇。

即使前方的道路再難,只要夢想的實現也不無可能!

看了微電影后,使我懂得了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家庭教育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要展現出正能量,樹立好榜樣,不能把自己的安排強加於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和選擇權,對孩子要信任與尊重。這樣才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在自信、愉快中茁壯成長。

給孩子一個安靜、和藹、樂觀的健康成長環境,家庭教育更應因材施教,夢想的種子要發芽,需要刻苦、需要毅力、更需要持之以恆的學習精神,在孩子的叛逆期間,我們更應該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隨和且平靜地於孩子溝通,才能讓夢想的種子破土而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12

今天看了這部片子,很慶幸自己看之前完全不知道情節,所以整個過程覺得有驚喜。如果看之前知道大概的內容,就會覺得一般,因爲這類故事的套路一樣。

最有喜感的就是前半段了,特別是孩子對父親抱怨的那首歌的歌詞,太形象可愛了,還有村子裏人們的熱心腸,爸爸對女兒外表上的“心狠手辣”,我都覺得特別可愛。後面就是努力、成功、傲嬌、失敗、懊悔、再努力,再成功,都是催情的部分。

在整個勵志情節中,爸爸不善言語,凡事只求答案的形象很貼切,以及孜孜不倦地讓女兒幫助他完成夢想,當然我雖然不贊同這點,但是劇裏女兒也心甘情願把爸爸的夢想當成自己的夢想,最後又升級爲爲女性正名:女人不比男人差。很高大上的樣子。

不過,我很好奇片子開頭,回憶年輕時摔跤的爸爸,真的很年輕,應該不是同時期拍的吧~我百度他也有52歲了,鏡頭裏年輕那會真的挺年輕的。可是,也不會是知道n年後要拍這部片子,提前準備的吧。還是說,是從他別的電影裏截取出來的?

其實看這部片子的主要原因是很喜歡“爸爸”。我看過的兩部印度片都是Aamir Khan演的,印象很深刻,因爲真的很好看,分別是《三傻大鬧寶萊塢》和《未知死亡》。特別是《未知死亡》看得很激動,故事很新穎,很帶感,除了當中色彩斑斕的舞蹈部分有點難以接受外。從《未知死亡》知道他是印度的國寶,看了《三傻大鬧寶萊塢》後,覺得他確實長得很像國寶。

還有就是印度話怎麼聽着跟韓語那麼像...

最後,運動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運動中生活,人才能有持續不斷的鬥志!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13

《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很讓人驚喜,很好看,勵志而暖心。

一開始的感覺爸爸雖然夢想很高尚,想爲國家贏得金牌,也爲實現自我的夢想,一味的期望有個兒子,自我能夠教他成爲出色的摔跤運動員爲國爭光,結果一連生了四個女孩,那個年代,女孩卻只能做家務,到必須的年齡就要出嫁,這也反應了印度封建社會婦女地位地下的社會現實。

因爲兩個女兒的一次意外打人事件,讓爸爸看到兩個女兒的摔跤潛能,一開始女兒是不願意摔跤的,從心底排斥的,並且女孩摔跤也不被社會看好,甚至被嘲笑,女兒的牴觸和反抗換來的結果是頭髮也被剪了,在一次朋友的婚禮上朋友的話讓兩個女兒感受到了爸爸的愛,兩人發自內心的開始努力訓教。

爸爸覺得訓教的不錯了開始帶領女兒打比賽,和男孩較量,開始嶄露頭角,不斷的獲得各種冠軍,最終進去國家隊訓教,教練的方式和爸爸的不一樣,加上環境的改變,吉塔不再按照爸爸的方式嚴格訓練,結果在國際比賽遭遇接連失敗,讓吉塔很痛苦,聽從妹妹的提議選擇和爸爸溝通,經過爸爸的指導和自身的努力逐漸找回信息發代表國家出站世界比賽。

賽場上的吉塔在爸爸的指導下,不斷戰勝對手,在冠亞軍決賽,爸爸被人關起來了不在現場,吉塔很緊張,慢慢的平復心態,想到爸爸決賽前一晚的談話,想到爸爸的教導,想到自我揹負的職責,最終戰勝自我戰勝對手,獲得印度史上第一塊摔跤金牌。

這是一個真實勵志溫暖的故事,整部電影充斥着溫暖,感人,搞笑,激動。這個偉大的爸爸是真實存在的,培養的兩個女兒都獲得過世界冠軍,很感人。

人要有夢想,無論遠大或渺小,努力都有可能會實現,享受奮鬥的過。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14

摔跤吧爸爸主要寫了一位來自印度的全國摔跤冠軍的夢想是爲印度奪得金牌,可因這樣那樣的原因他不得不放棄夢想。他期望自我的妻子能夠爲他誕下一名男子繼承他的夢想。可老天似乎沒有聽見他內心的渴望,給了他三個女兒。在偶然的一天裏,他發現自我的兩個女兒繼承了他引以爲傲的摔跤手血脈!這就是打了一巴掌再給一顆甜棗,但這顆甜棗卻讓他堵上一來做賭注,他深知贏了便是輝煌一生,輸了便是萬丈深淵……

他開始訓練自我的女兒,企圖把她們打造成摔跤手,可女兒並沒有懂得父親的意思,只是一味的憎惡他。但經過表姐的訴苦,女兒明白了在印度這個男權王朝時代中,父親這樣等於是向這個王朝反抗,父親的良苦用心最終被女兒明白了。女兒開始更刻苦的訓練,爲父親的夢想而努力。最終他們排出種種困難,取得了金牌。雖然過程是艱辛的,但結果卻是完滿的。

看完這部影片,心裏內心觸動很多。在那個時代裏,女人就是個累贅,生下來就是做家務,成年了就嫁出去。父親爲女兒這麼做,爲女兒未來做出策劃,敢於向社會做出挑戰,不得不的說他是一位好父親!還有他說的一句話讓人稱讚不已“我的女兒憑什麼讓別人挑選,應當是由我的女兒來挑選他們”。的確如此,在父親的眼裏女兒就是自我驕傲。

“當爸爸不在你身旁時,你要寫會克服恐懼,因爲爸爸不必須在你身旁”這句話給我的印象也很深,因爲我們喜歡事事都依靠父母,無法獨立,而我們也沒有辦法克服恐懼。所以要想強大,必須先克服自我內心的恐懼,如果連內心的恐懼都無法克服,何談什麼夢想呢,簡直是扯淡!

人生的奮鬥目標不要太大,認準了一件事情,投入興趣與熱情堅持去做,你就會成功。哪怕是最沒有期望的事情,只要有一個勇敢者去堅持做,到最終就會擁有期望。人生不就是如此,成功不就是既靠天,也靠地,還靠自我嗎?

所以趁着我們還年輕,我們還未老,趕緊行動起來,不要等到老了纔想起自我的夢想,活在當下!趁着陽光不燥,微風正好,你我共同啓航!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15

在現實社會中,人們不過是世界這個大機器運轉的一個零件,生活枯燥而又無味,沒有任何的樂趣可言,每天都如此這般,心涼了、冷了、麻木了,人也成了灰色情感的機器。《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無疑是一劑心靈雞湯,慰藉着人們的心靈。這部大型的成長影片,到底在人們的心靈深處改變了什麼?

故事其實很簡單,一位印度的摔跤能手,沒有在國際大賽上爲國家贏得獎牌,他十分懊惱,想讓自己的兒子完成他的夢想,可一連生了四胎,都是女兒,他爲此每天愁眉苦臉。直到有一天,他女兒打傷鄰家的男孩,打得遍體鱗傷,他這才恍然大悟,女兒也有摔跤的天賦。奧運獎牌誰都可以去拿,而不限於男孩。於是,他的兩個女孩從此就踏上了摔跤之路,最終奪得了2010年英吉利體育競賽女子摔跤的冠軍。

故事樸實而又溫馨,儘管故事中的主人公曆盡艱辛,遭受村裏人的冷嘲熱諷,但劇中的每一個小插曲,不僅令人深思,而且在溫馨的故事大背景下,更令人愈加堅強。在當時的印度,女孩的地位十分卑微,什麼事都幹不了,而這位父親卻寧可打破陳規舊律,也要讓自己的女兒走上摔跤之路,這不是人性光輝與強大的一面嗎?整部影片儘管不敢說改變了人們的灰色性格,但卻給人們的心靈來了強大的一擊。劇中沒有煽情的語句,但並不代表整部影片缺乏情感,每個細節都滲透着點點滴滴,令人熱淚盈眶。

透過影片,我看到了一個榮辱不驚的人,在它的背後,有一個三分鐘熱度的我,我感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比如,缺乏毅力,太容易放棄;缺乏勇氣,不夠堅強;缺乏耐心,脾氣太急躁……與她們相比,我實在是有太多太多的缺點,我離人性最偉大的一面,還有許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走出影院,我仍然深深地沉浸在故事情節裏,我很欣慰通過電影進一步認清了自己。我告誡自己,以劇中主人公爲榜樣,不斷努力,我一定能行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